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当下张母便道:“我刚才听彩蝶说,现在陛下经常找其他人侍寝,虽然因为你怀孕了,陛下找其他人侍寝,也是应该的,但她怕陛下经常找其他人,时间久了,你别失宠了,所以便提议,让咱们家里再派个姑娘进宫,给你固宠,毕竟去家里姑娘那儿,总比去其他妃嫔那儿好,你看如何?”
安然听了张母的话,在听说这还是彩蝶帮忙出的主意,不由无语,想着这一帮子人都是什么脑子啊,聚在一起都想的什么馊主意啊,还派什么张家姑娘帮自己固宠,到时那人进了宫,不说帮自己固宠了,搞不好张家还会因此分成两派,不团结,惹出一堆的事来,自己也会平添一个变数,毕竟对付其他人容易,对付家里人,搞不好整下去了,因为是张家姑娘,搞不好还有求情的,所以她傻了才让张家送姑娘进来!
想着这一帮人脑子都不太好,难怪当初张家随随便便便被人套路了,陷入了党争,被人陷害贬谪了。
于是当下便赶紧挥手制止了,道:“放心好了,我不会失宠的,不用派人。”
张母听了不由急了,道:“现在可不是你想当然的时候,这万一咱们没做准备,让你失宠了可怎么办?”
安然道:“那就到时再说,反正我不想咱们家再派人。”
看张母还想说,安然便直接拿肚里的孩子说事,当下便道:“你们要是非违背我的意愿,逼我帮家里朝宫里塞人,到时我要因为生气,孩子要是不保了,然后那姑娘也没得宠,你们两头不落好,可不要怪我。”
安然这样一说,张大太太等人就不由急了。
刚才几人听了彩蝶的话,还曾心中一动,寻思着自家的姑娘是不是有那个福气进宫,到时得宠呢——所以安然想的是对的,的确不能放张大夫人几人的孩子进宫,看看,这还没进宫呢,就盘算上了,没办法,不是她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人天性自私,自然更维护自己的女儿,要真进了宫,她们必然不会再跟安然一条心,甚至为了自家姑娘更得宠,搞不好还要争宠,给她使绊子,所以怎么能放人进来——这时安然这样一说,想着要真是这样,到时安然的孩子没了,甚至失宠了,然后自家的姑娘也没得宠,的确要两手空空了,于是当下便点头道:“娘娘说的也是,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张母一听安然拿孩子说事,也不敢强逼了,于是当下便道:“好好好,咱们不提这事了。”
想着,不管怎么样,先等女儿将孩子生下来再说吧,到时要真失宠了,再派其他姑娘进宫帮她固宠不迟,反正不能影响她肚里的孩子。
安然看将张母等人劝住了,便放下心来。
一边的彩蝶听安然这样说,也不敢再劝了,好在暂时安然还没失宠,陛下每天还会来安然这儿看望她,她也要好一点。
送人进宫的风波就这样消弥了,却说自从汪妃倒台后,宫中又平静了起来,显然,刘妃、曹妃和汪妃的下场,让一些人害怕了,就算心里仍然想整安然,但也不敢了,顶多是在心里暗暗诅咒安然。
眼看着诅咒似乎也没什么用,安然的肚子越来越大,什么意外也没发生,众人便开始祈祷,她生个女儿。
可惜,安然可不想生两次,就想一次成功,让张家放心,自己也不用操心将来该领养哪个皇子,所以运用高科技后,十月瓜熟蒂落,生的自然是皇子,自是让那些人的愿望落空了。
其实以安然的能力,便是个公主,她也能将人扶上皇帝的宝座,但为了省点事,还是遵从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生的是儿子。
看安然竟然生的是皇子,那些人甭提多失望了,尤其是三皇子的母妃,那真是失望极了,想着这下好了,只要张安然的孩子不是差到没法入眼的地步,估计陛下都会立她的孩子为太子了,这让她哪里能接受得了呢,毕竟元丰帝眼下四个儿子,三个儿子出事了,只剩下她一个人的儿子好好的,眼见得就算皇帝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儿子,但因只有这一个儿子没出事,可能也会将就立她儿子为太子了,结果,张安然的命就那么好,好不容易怀孕,还一生就生了个儿子,这让她能不失望么?可能是后宫那么多失望的人中,最失望的,毕竟其他人还没孩子,失望还要好一点。
好在她想着,皇帝年事已高,指不定哪天就过去了,到时张安然的孩子还没长大,还没立为太子——毕竟元丰帝总不能立个小孩子为太子,就算元丰帝想,大臣们也不见得会想——到时她的孩子还有一争之力。
想到这儿,三皇子的母妃方安了点心,没控制不住,现在就去加害安然的小孩子,免得一旦像刘妃等人那样被发现了,别失去了竞争的资格。
安然也没去管她怎么想,只要她不对她出手,她可以暂时不管她。
元丰帝老年得子,心中非常高兴,本来安然已极为得宠,已封为贵妃了,但因安然生了皇子,元丰帝高兴之下,再一次给她升了级——晋封安然为皇贵妃!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04章 妖妃15
其实元丰帝是想立安然为皇后的。
以前没立,是因为安然没孩子,他觉得还缺点火候,现在孩子有了,他觉得可以立为皇后了。
但,朝廷不少大臣反对,毕竟他们可是一直喊安然妖妃的,既然喊她妖妃,自然就不可能同意立她为皇后了。
再说了,立安然为皇后了,她有儿子,立为皇后后,她的儿子就自动成为了嫡长子,大周一般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或立贤,也就是说,如果同意立安然为皇后,那她儿子就要成为太子了,这怎么可以呢,要知道前头四个皇子年纪都不小了,不少大臣都是投资在前头四个皇子身上,这让他们改弦易辙,更要命的是,还改弦易辙到他们之前一直抨击、可能跟他们有矛盾的张贵妃那头,他们怎么愿意呢,他们可是很怕安然记恨着他们,现在投靠了可能也讨不了好,所以自然就反对了。
哪怕四个皇子有三个倒台了,也不耽误这些大臣还在他们身上投资,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谁会真的倒台,那些倒台的,也许现在是暂时蛰伏,就等着时机,再爬起来呢?
看大臣们反对,自是气的元丰帝大骂,说这是朕的家事,你们凭什么干涉。
大臣们表示,什么家事,立后事关国本,这是国事,以家事来衡量,不行。
最后元丰帝气的够呛,但因拗不过满朝文武,却也没办法,只能暂时给安然封赐个皇贵妃。
前头说了,只要不侵害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也不是百分之百不反对元丰帝,但会看心情反不反对元丰帝;当然了,要是侵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那是百分之百会反对元丰帝。
因皇贵妃跟皇后是不一样的,再加上之前拒绝了元丰帝,他们怕一直拒绝,会让元丰帝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听元丰帝说立安然为皇贵妃,也就让步,同意了。
遇到这样一群力量庞大的集团,元丰帝也是无可奈何了,有时不免跟安然抱怨:“也不知道老祖宗是怎么做事的,给我留下这样一个大祸害,现在想整顿都整顿不了,他们已经成了气候。”
安然点点头,暗道综观她了解的几个世界,碰到这种情况,想整顿,非有大能耐不行,一般都是王朝倒台,一切推倒重来。
不过呢,普通人是没办法,但,她可是闯过无数世界的人,却还是有办法的——从内部解决不了,那就从外部瓦解,等到外面都是新世界了,他们这群顽固分子,死守着他们的利益,那点小利益,根本无法阻止别人朝外边花花世界的向往,到时看着外边的花花世界,也想去更广阔的世界兴风作浪,没了斗志,自然就瓦解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外面得有新世界,于是当下安然便问道:“咱们的海贸发展的怎么样了?有去更远的地方吗?臣妾现在是发现了,去的地方越多,收获越大,毕竟外面总有好地方,不像咱们这边,发财的机会,都被上上下下的人抢光了。”
元丰帝听了安然的话,点点头,道:“有让他们去更远的地方,我们现在正在建立各处的小据点,就像你说的,免得一旦发生什么意外,飘在海上没个退路。现在已经建立了二三十个小据点了。海贸的收益很好,真是多亏了爱妃当时让朕组建舰队,现在咱们算是不缺钱了。”
这个小据点的主意,自然也是安然提的,要不然元丰帝是根本想不到的。
当然了,表面上,安然说是为了让大周舰队有个退路,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安然是想慢慢发展海外移民,大周的人口还在急速增长阶段,人越来越多,地方却只有那么大,于是很容易发生动乱。
等将活不下去的人组织起来,慢慢移民海外,既求了生路,又将动乱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一举两得。
不用担心这些移民在外面会不安全,有大周水军,不,现在是大周海军了,保护,他们可不是那些手无寸铁闯南洋闯西洋的人,没人敢对他们如何的,要不然,要是谁敢伤害大周子民,大周海军就有借口对某个地方出兵了。
——这自然也是安然跟元丰帝说的。
大周不移民,也会有西洋的人移民,特别是一些大荒岛,不去占了太可惜了,与其以后让别人占了,咱们自己人过去占了不好吗?
因为有钱了,又有据点了,这海贸的发展,就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的越来越快了。
元丰帝生怕那些海军占的便宜太多——舰队肯定占了不少便宜,现在元丰帝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不能占太多便宜——同时为了分散风险,按安然说的,组建了多支舰队,这样就能避免只组建一支,对方欺负元丰帝不了解外面的行情,故意只上交一点点收益。
其实安然让元丰帝多组建几个舰队,分散风险、防止一只舰队容易出现捞油过多的情况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多面开花。
以后将是海洋的世界,舰队太少,没法在这个广阔的世界成为霸主,就算不成霸主,那也是越多越好,起码别被人打。
安然听元丰帝说,海军在依照她的计划发展,便放下心来,当下便恭贺元丰帝道:“恭喜陛下的小钱钱越来越多!”
这样即将开始的大旱,元丰帝也能给天下减税了,到时就算动乱,应该也不会像在原身世界那样严重了。
元丰帝不知道安然的打算,不过就算不知道安然是在救他和这个王朝,此时听了她的恭贺,心里也是很美的,当下两人又是一顿商业吹。
而安然被封为皇贵妃,自是在后宫掀起了波澜。
在安然孕期还算有点得宠的各路妃嫔,本以为凭她们的本领,能成为新的宠妃,又想着安然怀孕生产坐月子,人肯定糟蹋的不成样子,所以还故意在安然坐满了月子,给小皇子办满月酒时,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想在满月酒宴上压倒安然。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05章 妖妃16
结果呢,就发现张贵妃虽然有轻微发福,但,绝对不丑,相反,现在轻微发福,还让她显的丰、满妩媚了许多,似乎比以前还要漂亮呢!一点也不显老,更不显丑,明明她们这些新得宠的妃嫔,不少都比安然年轻,但气色上看,还没安然艳光四照,简直被安然艳压了。
就不说安然的手段了,光是安然这个样子,元丰帝也不可能厌了她。
于是那些妃嫔,除了其中两个怀孕了的,其他不由气馁,知道自己想成为新的宠妃,那是不可能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气馁,好比那两个现在怀孕了的,就不气馁,想着自己也怀孕了,可算是托张安然怀孕的福,轮到了侍寝,怀上了,要不然,就张安然这生产过后只怕还要专宠的架势,以后她们想再怀孕就难了。
要是张贵妃,哦不,张皇贵妃是好孕身体,经常怀孕也就罢了,那样她们还能在她怀孕的时候,经常捞点汤喝喝,但可怕的是,张皇贵妃身体不易受孕,以后天知道哪天才能怀上,这样的话,要是她没失宠,还像以前一样专宠,她们以后连汤都要喝不到了了,所以,她们可不是运气好,赶上了趟,怀上了,不管以后是男是女,总算有根脚,比那些没有子女,孤单寂寞的强。
就是,宫里危险,之前多少人怀孕被害了,她们要注意安全,别再被人害了就是了。
不过,在元丰帝大怒,处理了刘妃、曹妃和汪妃后,估计最近要安全一点。
这倒是的,要换了以前,有两人怀孕,只怕也会血雨腥风,但现在,被元丰帝搞怕了,搞事的少多了。
当然了,主要也是那些没怀孕的人,除了少数特别嫉妒这些怀孕了的,一般对怀孕的人,没有那些已有皇子的人忌惮。
最主要的还是已有皇子的人忌惮,毕竟虽然安然有了皇子,看起来似乎皇位争不了,皇帝可能要将皇位给张安然的儿子了,但,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所以有皇子的人自然不愿意看到有新人怀孕了。
好在现在四个皇子的母妃去掉了三位,只剩一位,而这一位,也被之前几个吓怕了,暂时准备收手,也要好一点。
所以这两个怀孕的人,也算是赶上了好时机,估计能顺利将孩子生下来。
而安然成了皇贵妃,张家人自然也高兴。
不过,份位高了,他们虽然高兴,但还及不上安然生了皇子让他们的高兴,毕竟有了皇子,位份都不值什么了,相反,位份再高,要是没有皇子,也只会是一时荣耀,将来也会被其他有皇子、然后皇子登了大宝的妃嫔打入尘埃——张家人不知道哪怕安然没皇子,也不会落到他们想的那一步,所以自是这样想的。
现在有皇子了,想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毕竟就安然得宠来看,皇子被立为太子应该不成问题;就算不会立为太子,那起码也比没皇子好,毕竟有了皇子,起码有了一争之力,没皇子,以后迟早是落魄的命运。
而随着安然生了皇子,又晋封皇贵妃,张家越发炙手可热,门庭若市起来。
好在安然早在之前坐月子,张家人来探望时,就提醒过他们,说是她生了皇子后,张家可能会更加烈火烹油,炙手可热,来奉承的人可能会更多,让他们脑子放清醒点,别被别人捧多了,捧昏了头,做了什么错事。
所以这时虽然被人奉承的是有点飘飘然,但因安然之前的叮嘱,再加上十多年前贬谪吃苦的事张母张父等人还记忆犹新,所以还能收住情绪,没飘那么高,同时也敲打家里没吃过贬谪苦的姑娘小子新媳妇等,让他们不要在外面太张狂了。
因为家里清醒的人较多,所以张家还算稳住了。
安然倒也不怕张家最后真的保持不了清醒,因为张父张母年纪一年大似一年,十多年前还在流放之地吃了不少苦,身体不是太好,估计要不了多少年,可能就会过世,到时两个老人家过世了,张家子弟要有不肖的,她该处理的就处理好了,难道还怕什么,皇帝外家出事了照样处理,将来她自然也一样,对父母不好处理,对兄弟甚至侄子等,可就没那么多不方便的地方了。
却说就像所有人想的那样,安然生产过后,并未失宠,元丰帝依然专宠于她,相反,那些在安然怀孕期间得宠的妃嫔们又渐渐失了宠。
也不怪元丰帝又不太去其他妃嫔那儿了,既然安然没失宠,元丰帝经常来安然这儿,那,哪还有时间去其他妃嫔那儿呢?毕竟元丰帝现在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小伙子时那样,天天召妃嫔侍寝,一般一个月也就十回左右——虽然他几乎每天都来安然这儿,但并不是天天都让安然侍寝的,很多时候,都是来看孩子的。
本来招人侍寝的天数就不多,还经常去安然那儿,别人能轮到几天呢?
而元丰帝不知道的是,安然根本没跟他同房,只是给他用了幻梦之术,让他以为做了。
而因为没跟安然真的同房,顶多偶尔去其他妃嫔那儿时,是真的行房了,而这个次数是很少的,所以其实就算安然没帮他调理身体,他元气饱满,身体也能保持的很好。
那些在安然怀孕期间新得宠的妃嫔,看安然生产好了,可以侍寝了,就又没她们什么事了,都不由一肚子火,想着这个张安然,难怪前朝大人们说她是妖妃了,还真是,要不是妖妃,为什么她都快三十岁了,还生了孩子,照理说应该会变丑失宠的,结果,还能继续专宠,反而她们这群年轻妃嫔还失了宠?毕竟要按正常情况,不应该是年纪大的失宠,年轻的得宠么,怎么到了张安然这儿就不一样了,不是妖妃是什么?
想到这儿,众人便不由暗暗给前朝大臣们打气,想着,赶紧多弹劾张安然几次吧!等前朝大臣们给陛下施压,让陛下不得不收拾了张安然,她们的机会就来了。
还甭说,不知道是不是她们的祈祷应验了,前头大臣们最近,弹劾张安然的声音还真的越来越大了起来。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06章 妖妃17
众失宠妃嫔听说有许多大臣弹劾张皇贵妃,不由大喜,赶紧派人去打听为什么最近前头大臣们又开始弹劾张安然。
不大会儿就听宫女太监们回来说,说是最近外面总是干旱,不少大臣们便说了,这是老天看皇帝宠幸妖妃,震怒了,给的警告,陛下要心念黎民,就应该马上下罪己诏,然后处理了张皇贵妃。
众失宠妃嫔听到这个报告,不由欣喜若狂,想着,这些大臣们真给力,这理由,杠杠的,到时天灾控制不住,皇帝没办法,指不定就会拿张皇贵妃开刀了,毕竟女人哪比得上民心啊,为了稳定民心,肯定得这样干,历史上的皇帝,可没少做这样的事。
到时要是皇帝给了张皇贵妃一条白绫,以后宫中没了张皇贵妃,那局势肯定又会恢复到之前的样子,这样一想,她们能不欣喜若狂吗?
跟宫中妃嫔欣喜若狂不一样,这一波弹劾,却是让张家人又惊慌起来,越发低调了。
要知道本来安然得宠久了,家里一些年轻人还有些不听长辈的意见,觉得不用活的那样窝囊的,毕竟家里有宠妃,干嘛要那么怂啊。
现在好了,那么多人弹劾张家人,再加上被大人们一吓,说在外面做事要小心点,免得被人套路了,陷害他们张家人,到时娘娘别兜不住,要被他们连累了,到时就要再一次贬谪到寒苦之地了,他们也吓倒了,于是再一次低调了起来。
所以说,这波弹劾,对张家人倒也有好处,起码有警示作用,让一些有些膨胀的人收敛一下。
不过张家的长辈们担心过虑了。
一开始元丰帝还不将大臣们的弹劾当回事,只像平常应付他们废话时那样,当他们的弹劾是放屁,自己不听就行了。
眼看着弹劾越来越多,上朝时也说这个事,烦都烦死了,元丰帝的叛逆心理起来了,这天上朝时,看那些大臣们又说起了这事,便不由勃然大怒,当时就在朝廷上拍桌怒吼了,道:“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人也好意思说皇贵妃是妖妃,老天给朕警示才让天下大旱!朕看老天是给你们警示才是真的!”
“早在皇贵妃怀孕的时候,皇贵妃说读史,看自古以来,每年各处都有大小天灾,过个十年二十年往往还有大灾,说是海贸赚了点钱,不如多修水库和水渠,旱季水库能蓄水,水渠也能方便灌溉,涝季水渠能方便排水,不会积涝,再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以高一点的价格多收点粮,一来囤着备战灾年,二来风调雨顺的时候,老百姓的粮价总会被人压的很低,我们代表朝廷出手,高价收购,对老百姓也是好事。朕当时想着,皇贵妃在怀孕,要为她肚里的孩子积德,就按她说的做了,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让朕不用担心眼下的大旱。”
“而你们呢,干啥啥不成,整天只知道争权夺利,连国库空虚也没办法解决,还是皇贵妃说去海外赚点钱,朕才有点钱,修建水库和水渠,买粮预防天灾,朕还准备给重灾的地方免税,让老百姓不至于饿死,而你们在这样的大灾之下,做了什么实际的事吗?没有,你们只知道在朝廷上干嚎,说朕不该宠爱皇贵妃,要朕处理了皇贵妃,好像朕处理了皇贵妃,天下大旱就能立刻停止了似的,要是朕真的处理了皇贵妃,天下大旱没立刻停止,你们敢给朕的皇贵妃陪葬吗?要敢给这个保证,朕现在就下旨处理了皇贵妃!”
“相反,要不是皇贵妃让朕从海外赚了点钱,现在这样的大灾,国库又不能缺钱,缺钱朝廷都运转不了,朕只怕不但免不了税,不能开仓放粮赈灾,还要加税,好维持朝廷运转,给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人发俸禄,你们连朕的皇贵妃都不如,还好意思骂人家是妖妃!看看你们自己,配吗?”
“朕现在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不要给朕添乱就行了,好好约束你们的家人,谁敢在这时候发国难财,故意囤积粮食,就想等着干旱到一定程度高价卖出,朕让他回家啃老玉米去。”
其实本来,元丰帝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些是安然跟他说的,因为他想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但,架不住一堆猪队友架火起衅啊,让元丰帝忍不住说了出来,并且越说越气,觉得这全天下,竟没一个人比皇贵妃更能干了,不,不是更能干,而是,皇贵妃总为他着想,这些大臣呢,不是没能力,只是,他们将能耐,用在了勾心斗角,还有争权夺利上了,他们只想着他们自己,没想过为他这个皇帝分忧,所以显的比皇贵妃还无能些。
那些大臣从没想过,大旱的事,元丰帝早有准备,当下不由傻眼了。
他们当然还可以继续嚎,将皇贵妃整死了大旱就能解了。
但……万一真将皇贵妃整死了,大旱没停止,这个皇帝疯了,只怕还真会让他们陪葬,他们好好的高官厚禄不要,给个女人陪葬怎么可能,他们又没疯了,于是当下便没人嚷什么了。
不过也有人暗道,难怪元丰帝整什么海贸,原来是张皇贵妃的主意么?那以前,元丰帝变聪明了,能压住朝廷局面,他们一直没找到的高人,不会是……张皇贵妃帮他出主意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