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安然想着,自己解决的很快,估计这个盗匪团伙其他人还在装粮食,应该还没走,现在打电话,速度快的话,应该来得及将人拦下来。
李父李母听了,回过神来,赶紧去打电话。
很快,李父挂了电话,道:“村里主事的说马上跟巡逻队的人说。”
安然点了点头,道:“那就好。”
李父看了下地上呻吟的几人,道:“这几人怎么办?”
“打110,让警、察将人拖走呗,或者给村里巡逻队打电话,将人交给他们。”安然道。
李父想了想,道:“打给警、察吧,万一巡逻队的人没拦住其他人,有这些人在警、察手上,也能揪出来其他人。”
安然点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当下李父便报了警。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警、察便过了来,看到四人倒在地上呻吟的样子,不由吃了一惊,为首的警、察道:“这是怎么回事?”
安然道:“我出手重了点,不过,他们有四个人,我怕出手轻了,一时没打倒他们,他们反扑起来,我们会顶不住,所以才出手重的,我绝对是正当防卫啊,我家客厅有摄像头,不信的话,你们可以看。”
前一段时间,安然给家里装了摄像头,这样一来,就算她不在家,李父李母碰到今天这样的事,有摄像头,将人拍下来了,提交给警方,也有机会将人逮到,将粮食弄回来的。
当下警、察做了笔录,调取了摄像头数据,便将人提走了,这样一阵闹腾,差不多快三点了,安然怕孩子醒过来没看到她会着急——安然没把妙妙点很长时间的睡穴,毕竟点的时间太长,对身体不好——于是便上了楼。
看了下妙妙,妙妙睡的还熟,并未吵醒,安然放下心来,继续睡觉。
而李父李母是老人,这会儿闹清醒了,一时睡不着,便打电话给村里询问情况。
第二天安然问李父李母询问的结果。
李父道:“都逮到了,还真不少,有二三十人,一开始跑掉了一些人,但我们送到警、察局的那几人招供了,然后警、察又出动,将其他人也一网打尽了,被那些人抢走的粮食也抢回来了,巡逻队的人刚打电话给我,说了最新情况的。”
安然笑道:“大家的粮食都追回来了就好,要不然很多人又要没吃的,那就不好了。”
毕竟末日还有好多年呢,要是这会儿就没粮食了,再过几年,国家也不发平价粮了,就要更活不下去了,到时看他们家有吃的,别来围攻他们家就不好了,而周围的人都有吃的,就能放心些。
“巡逻队的人说,这次多亏了你,还从警、察局那儿听说了你一个人打四个人的事,都说看不出来你这么厉害。”李父兴奋地道。
这是他最兴奋的事了。
以前他一直担心,他们家是老弱妇孺,没个身强力壮的男丁在家,家里粮食别被人抢了——所以李父才会将粮食放在自己的房间,就想拼命保护呢——现在看大女儿身手这么厉害,比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还厉害,李父就放下心来,想着经过这次的事,他女儿身手厉害的名声传遍四里八乡,远路来的盗匪不了解情况不敢说,但最起码,本地人是不敢看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就敢抢他的东西了。
之前他也怕本地有吃不上粮食的人,日子久了,熬不下去了,别拉帮结派,欺负他们这些家里没儿子顶立门户的人家——虽然他还有小女婿,但是小女婿就是个坐办公室的,像乡下人这样逞凶斗狠也是不行的,这个世道,现在乡下需要的是逞凶斗狠的人——但现在安然厉害,不输男人,不,甚至比男人还厉害,他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解决了这桩大事,安然也是放下心来,在长假结束,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城里。
不久,张圆圆又来找安然八卦。
这时她刚送走在她家呆了一个月的王父王母。
却说之前王新国养了王父王母一个月后,就将人送到了张圆圆夫妻这儿。
他们这会儿再没理由推脱,只得养着了。
好在经过了一个月,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等王父王母来时,多余的东西都收起来了,只剩下从国家买的那些口粮,水也收起来了一部分,以防被王父王母大手大脚败光了,以后小孩子没淡水喝。
于是准备到小儿子家大吃大喝一个月,过点好日子的王父王母,看张圆圆每天拿出来的就那么点东西,跟他们在老大家吃的差不多,这怎么行,不由怒了,王母还好一点,王父是过不得差生活的人,当下便怒道:“上次来的时候,明明有很多东西的,那些东西呢?!就拿这点东西打发我们,有你们这样对娘老子的吗?你们这是想虐待父母吗?”
王父是过不得差生活的人,也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末日前攒不下来钱,毕竟王母是传统农村妇女,要不是王父大手大脚,将钱花了,王母难道还敢在丈夫不花钱的情况下,她将丈夫赚的钱全花了么,所以老两口中真正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只是王父罢了。
张圆圆都懒得搭理他,王父发了半天火,张圆圆才不咸不淡地道:“这一个月吃了呗,这还不正常。”
“怎么可能,那么多东西!”王父王母不相信。
张圆圆道:“不相信拉倒,反正东西只有这么多,爱吃不吃,不喜欢就去老大家,要么你让王庆给你寻去,反正我手头上只有这么多。”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92章 极旱世界28
各人孝顺自己的父母,王庆要想孝顺他爸妈,她也不拦着。
不过她想,王庆肯定也不想东西全被他父母吃光了喝光了,所以肯定不会拿的,反正这么多东西,也能勉强糊口,就是不像王父王母预料的那样,能大吃大喝罢了,这有什么啊,老大家不也是勉强糊口么,其他人家不也是勉强糊口么,这个世道,谁家还敢大吃大喝啊,毕竟天知道末日哪天才能结束。
哦,在老大家只要勉强糊口就行了,到了他们家,就不行了?这样吃就是虐待父母了?不就是觉得他们家东西多,他们可以大吃大喝,没吃到所以生气吗?可是凭什么呢?他们东西多就可以让他们糟蹋?这末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呢,要像他们那样,整天大手大脚,存不下来多少东西,将来要是国家不发平价粮了,他们又没存粮,到时没吃的了怎么办?总是要为未来考虑考虑的,不可能在有吃的时候,就像他们那样,今天不管明天的事,马上就糟蹋光了。
他们糟蹋他们自己的东西她不管,但要来糟蹋她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东西,那就不行。
而且,也别冲着她吼,他们又不是她的娘老子,觉得不好,吼他们儿子去啊,孝顺也该他们儿子孝顺才是,吼她什么啊。
所以当下张圆圆便让两个老找王庆去。
王父看张圆圆懒得搭理他们,将他们推给王庆,也不好继续吼她了,毕竟人家都让他们找王庆了,他们还一直拼着她也没用啊。
于是当下王父笑了笑,便向王庆期期艾艾地道:“小庆啊……这么多东西不够吃吧?”
王庆冷淡地道:“我一个年轻人,还要上班,都够吃,怎么就不够吃了?况且,我看大哥家好像也只吃这么多吧,大家都吃这么多,怎么就不够吃了?”
经过他父母逼他给水的事,王庆已经对王父王母越来越厌恶了。
末日前,他们夫妻手头还算阔绰,两个老大手大脚,找他要钱,他都还能忍,现在,仅有的一点资源,没了就要活不下去了,生死存亡面前,他们根本不顾他的死活,想抢他最后一点东西,这触及到了他的底线,自然就受不了他爸妈了,所以这会儿便这样说了。
王庆这样说,王父表情就不由尴尬了,当下只得沉默了,毕竟,儿子都只吃这么点,他还能说什么。
况且,他还提到了王新国,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们在他大哥家都只吃这么多,在他家吃这么多怎么就不行了,让王父也无话可说了,他能说他在老大家吃的不好,就等着到他家好多吃点好的吗?
等王庆吃过了,准备去上班,王父一直盯着他,想看看张圆圆有没有塞额外的吃的东西给他,一旦塞了,他们就准备闹,说张圆圆他们给他们吃一点点,自己躲起来吃好吃的。
可惜,没有,王庆吃过了,都没跟张圆圆有什么交流,就走了。
张圆圆没去上班,开始收拾家务。
原来,因王父王母来了,张圆圆便跟丈夫说了,她不上班了,在家打理家务,要不然家里没人,王父王母肯定会到处翻东西的,到时将那些东西翻了出来,全吃了用了,以后他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王庆自是同意了,他也不想将来没有吃的喝的,于是张圆圆这会儿便没上班了。
“我一直上班的,现在因为要养两个老,不得不上班,少了几千块钱,你说气人不气人?”张圆圆跟安然抱怨。
安然知道张圆圆的苦处,要换了她,家里有王父王母在家,她也不放心家里没个人,免得上班去了,东西不是被王父王母吃光了,就是搬到了老大家去了。
于是当下听了张圆圆的抱怨,便不由点了点头,道:“碰到这样的人,你也真够倒霉的。”
张圆圆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都说有些人坑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坑儿子的,我们也不指望他们像其他人家父母那样,给儿女助一臂之力了,但是,能不能别害儿女们,我们不是不养他们,但也不能提超过我们条件的要求吧?现在这当口,还不想着节俭度日,还想大吃大喝,他们想坑死自己我不管,但能不能别坑我们,就不说我们了,好歹我儿子才几岁,他们一大把年纪的人,好意思将东西吃光了,让孩子将来活活饿死吗?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安然淡淡地道:“你还不明白吗?他们几十年来,都是这种自私自利的人,只顾自己过好日子,儿女的死活他们从来不管,自然更不会管孙辈了,要是管的话,当年会一分钱没存下来,在你们买房子的时候,一分钱的忙也帮不上?倒也不是说做父母的一定要帮儿女买房子,但从他们一分钱存不下来,也能看的出来他们的生活态度了。”
别提王母疼爱王美美,那也是因为,不需要她花钱,花的是王新国的钱,所以她才疼爱她,毕竟嘴上关心几句,谁不会说啊。
况且当时显的那么疼爱王美美,也是有原因的,就是怕自己的亲孙女,被原身母女欺负了,所以才会格外护着她。
看看现在刘美华回来了,安然母女走了,王母对王美美也就那样了。
张圆圆听了,不由拍了下大腿,道:“可不是嘛!”
每次一看到别的人家父母能帮到儿女,他们家两个老帮不到就算了,在儿女供房养孩子,经济紧张的情况下,还要榨儿女的钱,张圆圆对王父王母就不由不喜,这也是她跟王父王母关系一直不好的原因。
“之后他们没吵了?”安然好奇地问道。
“还吵啊,但是我在家看着家呢,他们也不能到处翻东西,而王庆也不理他们吵,于是过了一个月,便不高兴地去了老大那边。”张圆圆道。
“你能轻松一个月了。”安然道。
张圆圆叹了口气,道:“还是你舒服,不用侍候公公婆婆,我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93章 极旱世界29
却说时间很快到了十二月,市里决心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将淡化海水供应的事搞成功,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全市人民,所以一直在加班加点搞海水淡化的事,新闻上也每天报告进度,给已经快扛不下去、没水的市民们信心。
的确是快扛不下去了。
两个多月停止供水,对城市来说,简直是场灾难。
就算有人存了水,但有些人预估不足,以为市里的海水淡化很快会上市,所以存的不是那么多,毕竟不是谁都像安然还有张圆圆这样,存个两三吨的,大部分人,存个一吨就差不多了,毕竟大储水箱,搞多了在家里也占地方,不少人家地方不大,这会儿既要存水,还要存粮食等各种东西,家里挤满了东西,哪里放得下好几个大型储水箱,毕竟城里可不像乡下,地方大,城里不少人买的房子都是很小的,哪来那么大面积,摆太多东西。
因为摆不下那么多东西,所以停了两个多月水,很多人家储存的水快完了,也就很正常了。
一开始缺水的人家,找别人还买得到,随着缺水的人越来越多,买水的人越来越多,剩下有水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有水的人也怕淡化的海水一时不来,不敢卖,于是想买水就越来越难,很快一斤水的价格,便超过了一斤大米的价格。
这也很正常,毕竟大米现在有国家平价粮供应,暂时是涨不起来了,但水暂时没得供应,而人又不能不喝水,所以会一路疯涨很正常。
来安然家买水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还是回头客,知道她家有水,在别的地方买不到了,便又到她这儿碰碰运气。
因为安然知道很快就会供水,所以便卖了点给他们。
反正也不会多卖,就紧着自己存的两吨水卖,卖完为止,她也不会从空间再拿多余的水出来继续卖,毕竟空间里存的水,是要给妙妙喝的。
很快,海水淡化终于供应,而安然在这期间,前前后后卖掉了一千斤左右的水,得了几十万块钱,以及几百斤粮食——有些人没钱,是拿粮食来换的。
看得了这么多钱,安然便拿去将房贷全还清了,还多余的钱,安然换了点粮食——因为有国家平价粮供应,现在粮食只要有钱,还真买得到,多的是像王新国这样,家里钱不够用,要拿粮食换钱用的。
淡化的海水,除了每吨价格高,味道不好喝,据说还对身体不好外,没别的什么毛病。
就是只能保证居民们最基本的供应,想随便用水不可能。
当然这是现在,将来随着发展,水多后会好一点,但也不能随便用,而是分阶梯——基本供应的水,用现在的价格供水;超出的水价格特别贵,不是有钱人家花不起。
虽然只能保证居民们最基本的供应,但淡化海水能上市,就说明水的问题解决了,于是之前疯涨的水价一路暴跌,不过再怎么暴跌,也还维持在一斤一百块钱,之所以还有这么贵,是因为,有人像安然和张圆圆一样,想买淡水给孩子们喝,这样一来,有人买,再加上淡水越来越少,这钱就跌不下来,事实上,后期淡水的价格还会继续走高,因为想买淡水的人一直有,但淡水资源却越来越少,作为差不多接近于不可再生资源,可不是越来越贵。
之所以说差不多接近于不可再生资源,是因为虽然干旱,导致基本上不下雨,但也只是基本上,现在一年还能下一场雨,就是雨不大,想接水的话,只能接一点点罢了。
既然还能下雨,还能接到一点点水,将这天然水过滤一番,自然就是淡水了。
另外也有人在南方以前土地湿润的地方打深井取水,还有人去冰山上取冰化水,这些也都很有效果——冰山取冰化水是禁止的,毕竟要照顾冰原动物的生存需要,但总有人冒险偷取。
也就是说,淡水还是有的,就是少罢了,因为少,又有人需要,所以才会贵。
水有了,粮目前国家还在供应平价粮,大家也算有的吃,于是差点乱起来的q市又平稳了下来,安然也松了口气,暗道很好,起码在国家的平价粮断供前,治安情况会平稳了,老家也不用担心了。
有了海水供应,李父李母暂时有水喝了,安然便提议,花点钱,将家里的井再打深一点,这样也许能有更多的水。
之前不敢打井,是因为市里停水,他们就靠井水过日子,现在有海水喝,暂时可以用海水撑一段时间,等井水弄好了,再喝井水,不管怎么说,井水总是比海水好些。
原身老家q市,算是南方水乡城市,要不然市里也不会有大河穿过,既然如此,这地下水还是很丰富的,所以要是打深一点井,是肯定会有水的,能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维持很长时间的供水。
李父李母被安然劝的动了心,当然主要是,安然表示她之前把存的淡水卖了不少,赚了很多钱,有钱打井,所以让他们放心打,又说她还期待着以后能喝淡水,省得妙妙喝海水呢;还有,要是水量充足,还可以种地,更多的话,甚至可以卖了赚钱。
安然这些话,彻底打动了李父李母,他们也听说淡化的海水不好,他们老了喝不碍事,可不能让小孩子喝啊,况且要有多余的水,能种地多好呢,于是李父李母听了安然这话,便同意了。
安然看李父李母同意了,当下便找来施工队打井。
最近这种打井的施工队挺多的,毕竟很多地方的人都想把井挖的更深点,想有水喝,所以他们的生意自然越来越繁忙。
末日了,有些公司倒闭了,但也有些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显然,这种打井的企业,日子就很好过,反正生意不缺。
因为生意不缺,所以这打井的价格,也比末日前贵多了,直接是以前的十倍,就这,他们还不愁生意,反正整个q市想打深井的人可不少,这家不做那家做。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94章 极旱世界30
施工队拿了钱,很快就将本来的井又加深了十米,安然一看,果然,水量又充足了起来,不由满意,暗道这样一来,出的水就算不够卖,地也能继续种了,那她就又能继续从空间里拿菜出来吃了,要不然李父李母没种菜,她拿菜出来吃,人家还会怀疑她东西是从哪来的。
而这件事,在原身世界自然是没发生过的,毕竟原身穷的叮当响,哪有钱打井,而因没钱打井,原身老家的井水便随着持续干旱,没水了,之后一直喝海水。
喝的水不好就算了,还没多余的水种地,这也导致在国家不供应平价粮后,李家的粮食不够吃,粮食不够吃,老两口总是省下来给原身母女吃,于是便因营养不良,提前过世了,总之,这就是一环套一环的。
平稳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很快三年过去了,国家的粮食储备渐渐见底,当国家公布了这个消息,并且调低了每个月供应平价粮数额的时候,人们开始恐慌起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国家的粮食储备不可能一直都有的,只是不少人不想考虑这个问题,想麻痹自己,毕竟事实太残酷,会让人接受不了。
但,再怎么不想面对事实,事实也在那儿,又跑不掉,所以当国家直接公开说,粮食不够了,要调低每个月供应的时候,人们不恐慌才怪了。
唯一好的是,这些年国家鼓励人们种土豆红薯,还有挖深井取水,大面积种植海水稻,等等,让市面上不是一点粮食都没有,只是很贵罢了。
也有些人用淡化的海水种田地,虽然用淡化的海水种地的话,肯定会超过自来水厂给的最低配额,超出部分贵的很,但再贵,跟种出来的粮食比,还是划算的,所以便有不少人用淡化的海水种田地。
虽然有这些东西,但国家调低了平价粮供应,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情绪,之前一直没涨的粮食,再次出现上涨趋势,而安然知道,这一次涨上去,就降不下去了。
虽然降不下去了,还有国家的储备粮供应越来越少,但因为还供应一点,所以人们倒不至于饿死,就是吃的越来越少,很难扛住那种饥饿感,而同样的,虽然没饿死,但不少人会死于营养不良,还有长期挨饿带来的其他疾病,人类平均寿命会大幅度下降。
当然了,这都是没钱的人会这样,有钱的人,只要你有足够的钱,还是能在市场上买到高价粮食的,不说别的,沿海可以种海水稻的地方,还有南方挖了深井有水的地方,都能种不少粮食,有些人家种了有多余的,就会卖了,就是大家都知道粮食宝贵,所以卖的很贵就是了。
q市虽然不算水系最发达的地方,但地下水也还不错,自从到处挖深井后,不少人家又开始种上了田地,再加上淡化的海水,所以倒还能勉强有点吃的,不少人家甚至能卖点,好比安然父母,种的就能卖点。
自从挖了深井,井水又丰富后,这几年他们种了不少田地,也用海水种了些,再加上他们看粮食卖的贵,所以吃的节省,将省下来的都卖了赚钱,于是这些年,很是赚了些钱。
因是安然帮忙挖深井带来的,所以也给了安然不少粮食,导致安然现在的粮食相当多。
安然让老两口多吃点,别饿坏了身体,不划算,但两人总是劝不听,说他们吃够了,再吃多就浪费了,好在安然替他们看过,他们虽节省,倒没真的饿坏了,顶多就是从不多吃,勉强够饱罢了。
但安然怕长期下去,对身体不好,所以三五不时就会给他们送老年奶粉,他们拿了怕不喝浪费,只好喝了,所以补充了点营养,倒不像原身世界中那样,因为没有吃的,身体饿垮了。
地下水系丰富的地方日子还能捱,地下水系不丰富的地方,面对国家调低每月供应额度,这日子就不好过了。
好比c国北方不少城市就有些扛不下去了。
乱倒没乱起来,但不少人已是南下,跑到南方混日子了,尤其是一些海岛,尤其受欢迎,因为海岛,既能种海水稻,还能吃海鲜,再加上国家的平价粮供应,日子过的很好,所以不少海岛瞬间就涌入了大量北方人,反正现在有网络,只要带了身份证和户口本,到哪儿都能买国家的平价粮,不用怕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就不好买国家平价粮了,于是哪地方活不下去了,人们就跑到那些能活下去的地方讨生活。
只要不违法犯罪,国家倒也没管人口的流动,毕竟总不能看着北方群众饿的扛不住啊。
说起来,c国虽然因饥饿引起了其他疾病,人均寿命降低,死了一些人,但这些人,相较于c国的人口总数来说,真不算什么。
1...430431432433434...8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