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国家的粮食储备按正常消耗量,能撑一年,现在每个月发出来的那么少,自然没达到正常消耗量,按这个消耗量,国家的粮食储备够发三年。
三年后,国家粮食储备虽然没了,但不少有先见之明的人,在这期间省吃俭用,颇存下了一些粮,还能撑一会儿。
说膈应,安然这天还真膈应到了——安然也是没想到,原身第一任丈夫丁涛后来娶妻生的儿子,竟然跟妙妙在同一个幼儿园。
——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不好,但幼儿园还是开着的,幼儿园的收费并未涨价——敢涨价,没人读了怎么办,开幼儿园的也是要赚钱糊口的啊——所以每家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送孩子读书的。
那孩子三岁,今年才念幼儿园,之前都是那孩子的妈妈送来的,所以安然一直没想过那孩子就是原身第一任丈夫的孩子,直到这天,原身的第一任丈夫丁涛过来接孩子,安然才发现,原来原身第一任丈夫的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读书。
这在原身世界,是没发生过的事。
这也很正常。
原身虽然极力挽回王新国,但这会儿已经跟王新国离了婚。
离了婚,手上物资又全给了王家,再加上手上没钱,在城里便呆不下去了,于是便带着妙妙回到了乡下,靠父母养着去了。
至于妙妙读书,自然也因没钱而没读了。
既然没读书,自然就不会在这儿碰到她的第一任丈夫,所以没发生这样的事,很正常。
看到原身的第一任丈夫丁涛,安然不由恶心。
虽然王新国耳根子软,王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但丁涛比王新国更极品,重男轻女,马上跟生了女儿的老婆离了不算,之后孩子成长,也没尽过一天抚养义务,要不是安然懒得跟他搞事,要不然就他这行为,都能够上遗弃罪。
王新国那样的,还不算特别极品,这样的人,才叫真正的极品呢!
安然看到了丁涛,丁涛自然也看到了安然。
看安然似乎过的很好,皮肤依然白里透红的,他的女儿妙妙小脸儿也同样白里透红,一看就营养充足,长的很好,再看看自己,已经因长期吃不饱,面黄肌瘦,就算是他疼着宠着的儿子,吃的饱,但因吃不到好的,也显的干瘦,根本不像妙妙长的那样好,丁涛就不由判定,安然肯定吃的好。
想起对方出身农村家庭,父母都种田,丁涛不由明白了两母女这会儿能吃的很好的原因,想着肯定是她父母有存粮,她吃的好的缘故呗——其实不然,李父李母虽然有米有菜,但自己种的菜,品种有限,安然能带着孩子吃的好,是因为她空间里存有各种各样的菜,营养丰富才好的。
想到了这一层,丁涛当下不由转起了眼珠子,想着,李安然过的好,要是自己能蹭到好处就好了。
不过李安然是成年人,不好蹭,找她只怕不行,只能找妙妙。
妙妙还小,一听说自己是她父亲,只怕肯定会乖乖听自己话的,到时哄着她从家里偷东西给他,岂不是好,五岁的小孩,应该听的懂他的指挥了。
丁涛越想越美。
……可惜的是,丁涛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
他以为妙妙一听说自己是她父亲,就能好控制,帮自己从安然家里偷粮食,但……他忘记了一件事,安然跟他离婚后,很快就结了婚,当时妙妙年纪还小,根本不记事,所以,在她看来,她的爸爸是王新国,这个新冒出来说是她爸爸的人,她觉得,肯定是冒充的。
于是丁涛好不容易瞅到空,跑去跟妙妙说是她爸爸,想让她偷东西给自己,结果是,妙妙根本不认他。
而妙妙回去后,便将有个陌生叔叔冒充自己爸爸的事说了,安然一问,马上就知道是丁涛找上了妙妙。
其实不用妙妙说,安然也能知道,就是要翻看一下录像罢了——安然怕有人伤害到妙妙,所以是在妙妙身上放有微型监视器,还有防御道具的,虽然在幼儿园,别人并不能害到她,毕竟老师不会让陌生人将孩子接走的,不过为防万一,安然还是做了这样的准备。
现在看这准备还是应该的,毕竟要不是准备妥当,这会儿丁涛万一对妙妙如何了,还真是防不胜防。
当下安然并未跟妙妙说丁涛的身份,毕竟妙妙还小,安然不想这时候说这样复杂的事,让孩子产生错乱,况且,也怕孩子知道丁涛真是她的亲生父亲,会因年纪小,不懂事,被丁涛哄骗,所以当下安然只跟她道:“妙妙真聪明,咱们离陌生人远一点。”
不过,既然丁涛出现了,只怕不会善罢甘休的,是肯定会想办法,逼自己在妙妙跟前承认,他是妙妙爸爸的,到时要是说了当年的真相,这么小的孩子,听说亲生父亲抛弃自己,只怕对孩子的心理不好,于是当下安然便决定将丁涛收拾一顿,让他不要出现在妙妙跟前。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81章 极旱世界17
刚好丁涛也算是欺负过原身的人,应该也算原身要报复的目标之一,她这会儿将人收拾一下,既能防着他伤害到妙妙的心灵,还能帮原身报仇,也算一举两得了。
于是这天,安然便尾随丁涛,听他跟新妻子说,他今天会去幼儿园,继续找前妻之女,力争说服她偷东西给自己,到时他们家就要有粮食吃了。
安然看他果然要做这样无耻的事,当下便沉下了脸,暗道,既然你还真是这样想的,那就别怪我教训你了!
丁涛自然是有车的,但最近为了省钱,出行的时候,也是尽量不用汽车,而是用小电动,这时丁涛去幼儿园,便骑的小电动,安然超近路,走到了他前面,然后埋伏在一个没监控的地方,看他骑过来了,便拿石子当暗器,击中了丁涛的车轮。
丁涛只觉得车子似乎撞上了什么东西,一股大力袭来,一下子就失控,冲向了路边绿化带,摔到了地上。
虽因电动车车速不快,但摔到地上,也让他摔骨折了,安然琢磨着,他起码要在家躺上三个月。
这就行了,等三个月后,妙妙就放假了,等明年,安然会帮妙妙换个幼儿园。
刚好,原身因为没钱,给妙妙报的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幼儿园,现在趁着这机会,她给妙妙换成附近另外一所更好的双语幼儿园,虽然路要远一点,大概要走十五分钟,但现在又不下雨下雪,骑小电动也不过几分钟的事,不麻烦。
因丁涛骨折住院了,针对妙妙的骚扰果然停止了,这让安然不由放下心来。
解决了外忧,安然就有心情看外面的消息了。
官方这次启动粮食储备,原身所在的这个q市也就罢了,有q河可以提水种地,还不到活不下去的时候,但北方本来就没多少水,遇到这样的干旱,早就扛不住了,要不是国家督促北方的超市加大粮食供应量,让粮食虽贵上天,但好歹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一点,要不然早乱起来了。
而现在不少超市国家怎么督促也拿不出更多的粮食了,正要扛不下去了,国家启动了粮食储备,好歹稳定了人心,没乱起来。
所以这次国家启动粮食储备,那也是看北方的情况十分危急了,所以才启动的,要不然依南方的情况,暂时不启动都还能挺得住。
c国的情况还算稳定,而国外,很多国家已经乱的很了,这么长时间过去,又有几个国家乱了起来。
说实话,要不是这个世界的c国军事力量强大,要不然安然还真担心外国垂涎c国庞大的粮食储备,会发兵攻打c国,好抢c国的粮食,毕竟因为c国人口多,粮食储备也多,要是打败了c国,抢到了粮食,能够那些人口少的国家吃好几年的。
万幸c国军事力量强大,就算有人垂涎,也只能吞口水,拿不到。
而不光外面的世界缺水,便是本地的水,也开始出现问题。
却说市里的大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日照,再加上人们不停地提水,水量越来越少,岌岌可危。
市里看水厂的饮用水都要成问题了,便禁止人们提水。
同时怕人们拿城里的自来水接回去浇地,也对每人每月用水量做出了限制,超出了直接断水。
虽然只要你不拿去浇地,限制的量还是够你日常开支的,但这样一来,种地就不行了啊,于是这个措施一出,周围乡村种地可就出问题了。
安然家还好,好歹国家每月每人提供五斤米可买,再加上井水还有,家里的存粮也充足,有喝的,也有吃的,所以就不用怎么担心。
但那些家里没多少存粮的,这会儿不能种地了,就只有国家那点粮,吃起来就有点够呛了。
好比王家。
之前王新国回来种地,的确比在外面还要好,但现在,地不能种了,这日子就难熬了起来。
而刘美华之前重新嫁给王新国,就是因为他家里有地,种地有吃的,现在不许去河里提水,不能种地了,王家很快也要没吃的了,自然心情不好了起来,想着自己的运气怎么这么差,之前跟那个小老板,以为能发达了,结果呢,老天干旱,小老板生意做不下去,没钱了,她跟不下去了;看王新国家有田种,有吃的,重新嫁给了王新国,以为这次能过好日子了,结果,又没水可种了,要再一次混不下去了,看每一次都是这样,让她心情能好得起来吗?
偏偏王母还整天念叨,让她再生一个孩子,说到时一个月可以多买五斤粮。
她本来是不打算生的,毕竟怀孕辛苦,她不想辛苦,但现在看王家这一年多种的田地存下来的粮食,要因断水慢慢消耗光了,到时吃的要成问题了,而刘美华现在也难找到更好的对象,踹了王新国,也不得不衡量起王母的提议了。
不过……到时要真生了孩子,王父王母就不能跟他们夫妻一起住了,毕竟,她生的孩子得来的粮食名额,凭什么给王父王母吃?王家可是有两个兄弟的,凭什么王父王母跟他们一起,占他们的便宜?也要让老小家分摊的。
不,什么分摊啊,这些年王父王母一直都是王新国养的,现在就该老小养了,她可不是李安然那个傻鸟,会让王父王母占他们的便宜!
王父王母自然不知道刘美华已打算等生了孩子,就将他们赶走,却说很快,因市里大河里的水越来越少,市里供水从之前的开始限量,变成开始限时,只在早上七点到八点供水,超过这个时间,就没有水。
之所以限量之后还限时,看起来似乎有点多此一举,其实也是为了在看似没减少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供水,毕竟指不定谁哪天有事耽误了没接水呢,少接几天水,到时就可能消耗不到限制的数量,毕竟官方虽然限量了,但量还是够用的,但要少接几天水,肯定就接不够这个量,这样一来,这水不就能省一点了吗?
而且限时供水还能减少水损,毕竟城市管道总有漏水的地方。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82章 极旱世界18
限时供水后,安然早就准备了储水桶,还没什么,按时间接呗。
但那些还没买储水桶的,看到这个消息,一来生怕哪天彻底没水了,二来也要存些水用于冲厕所和洗衣洗澡,赶紧去买储水桶,毕竟家里的小水桶之类,根本存不了多少水,那是肯定不行的。
于是很快,储水桶的价格一路疯涨,这也很正常,一个城市,不说全部,也不说一半,哪怕十分之一的人跑去买储水桶,也会推高储水桶的价格。
于是这天张圆圆过来看望安然的时候,看着安然那个容量一吨的储水桶装满了水,便不由羡慕地道:“还是你有眼光,早早就买好了这样的大桶,不怕没桶接水,我好不容易抢到个桶,容量只有半吨不说,价格比你这个一吨的还贵三倍,真是亏大了。”
虽然安然跟王新国离了婚,不过她们因为玩的好,再加上路也不远,所以并未中断来往,两人还经常碰面。
不错,虽然王父王母他们回到了乡下老家,但张圆圆夫妻还在城里上班,也住在城里,不过他们也有在老家种地,每天下班,就和丈夫驱车回老家种地。
当时他们是这样想的,不管怎么说,上班总有一份工资,辞了的话,要是老家的地也种不了了,可就啥都没了,毕竟末日找工作难。
现在看来,他们也还算有成算,这样做对了,毕竟现在乡下的地,没水,光靠井水,种不了多少了,而他们在城里还有一份工作,好歹还有钱能买得起国家每个月提供的粮食。
像有些人没工作,乡下的地也种不了了,连国家提供的粮食,都没钱买呢,好比王新国就是这样。
现在乡下的地没法种了,王新国又回了城里,准备找工作,乡下的地交给王父王母种,反正靠着那点井水,也种不了多少地方,王父王母两人足够应付,关键是他要搞钱,要不然连国家提供的粮食,他们都吃不起。
但,小城市本来就难找到工作,更何况是现在这光景呢,更难找了,找了好久也只找到一个只给两千块工资的工作,工作还辛苦,要是以前工资这么少,还这么辛苦,王新国肯定不会做的,但现在,要买粮食,然后刘美华也怀孕了,以后生孩子要钱,他不工作怎么行呢。
不错,刘美华如两个老所愿地怀了孕。
也幸好怀了孕,要不然她要呆在乡下不工作,专门吃现成的,估计要跟老两口起矛盾了,现在她怀孕了,怀孕的人最大,况且怀的是将来买粮的希望,所以老两口自然不会说她怎么不工作,都让她休息着,好好怀孕,赶紧将孩子生下来,到时他们每个月能多买五斤粮食。
安然听了张圆圆的话,提醒道:“要有钱,还多买几个桶,我看之前是限量,现在是限时,哪天大河的水全干了,只怕就要没水了,到时怎么过,可就是问题了。多存点水,到时也能应付。当然了,你要是准备回乡下过日子,那倒不碍事。”
南方地下水系发达,乡下的井水挺能扛的,有些人家的井较浅也就罢了,那些挖了深井的人家,还能扛好几年,根本不用担心,因为等深井的水也没了时,海水淡化早就遍地开花,供应上了。
张圆圆道:“我肯定呆在城里,好歹有工作,有收入,毕竟我还要养孩子,还房贷呢,再者,城里消息也灵通,买东西也方便,要一直在乡下,有什么消息,等传到乡下,再来买,可能早就买不到了。所以等有钱,我会听你的话,再买几个桶的。我也看这趋势不好。”
安然听了张圆圆的话,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是。”
不说别的,还房贷还真是大事。
像王新国,之前失业回来,没钱交房贷,还是用乡下地里种的东西兑换了点钱交的,现在,地不能种了,没东西可以兑换钱交房贷了,怕断供,也只能上班了。
不过上班那点钱真的不够交,但王家人也舍不得将房子卖了,特别是王新国,是真不愿意卖房子,毕竟当时之所以跟安然离婚,就是怕房子落到了安然手里,结果还不到一年,就将房子贱卖了,这要是传到了李安然耳里,岂不是要被她笑话?——现在房子不贱卖根本没人要,王新国的老房子,开价十来万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到时卖了只怕还不够还银行的贷款呢,岂不是白卖了?
所以王家人宁愿将每个月买的国家储备粮食拿点出来卖了,换钱交房贷,也不打算将房子贱卖了。
说起来这也是城市的一个无可奈何的现象了,很多人都是房奴,一旦没工作了,房子又贬值了,卖了也不够还银行的贷款,于是就只能将国家提供的粮食卖掉一点还贷款,好在现在大米很贵,卖掉一斤就有一千块,只要卖掉几斤就够还,要不然真要坑死人。
所以说起来,只要你有钱,你能买到更多的米,因为总有人因为钱不够用,要将国家提供的平价米卖了换钱生活。
安然因为没工作,所以也装作卖米的样子还房贷,然后继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因为城里不少人都这样干,所以没谁怀疑她怎么有米拿出来卖的事。
安然因为有水,不缺水用,但老家种地需要水,于是每个星期便送两百斤水回去,让他们种地。
李父李母担心她水不够,自然不要,安然表示她跟妙妙两人用水很省,够用,不用担心。
李父李母只得拿了。
因安然一个星期给了他们两百斤水,所以李家种的地没减少。
不少有地的人家也跟安然学,宁愿将城里的水不用拿回来种地,也不在城里用了。
当然了,别人不像安然水多,他们拿不了多少水回去的,毕竟就算你不在城里呆了,在早上接了水就回去,但你回去了,也是要消耗水的,就算在农村,你可以在野外上厕所,或用旱厕,不用水冲厕所,但总要吃饭,喝水,洗衣,洗澡吧?这些都是基本需要,而城里限水是按照人的基本需求来限量的,不可能多给的,既然如此,除掉这些日常用水,又能省下来多少呢,所以自然不像安然给家里带的水多。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83章 极旱世界19
虽然别人带的水没安然多,但好歹也带了点回去,小小的种了点地,虽然比不上以前用河水的规模,但能种点东西,比北方赤地千里,根本没水种还是要好一点。
北方城市早就限水了,而且限量很少,只够喝的,洗衣洗澡都够呛,哪来多余的水种庄稼。
不过,北方也不是完全的绝望——官方已开始在北方试点海水淡化技术。
以前就有海水淡化技术,就是成本高,且产水量自然不及直接从河里抽水多,另外就是水质还是有点问题,现在到了末日,不管是成本高,还是产量小,甚至水质是不是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毕竟能有一点水,解决百姓的饮用水问题就要搞。
所以现在北方好几个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已经喝上了淡化后的海水。
虽然据说水质没以前的淡水好,长期食用对人身体不好,但……现在能有水喝就不错了,那些想讲究也讲究不了了,毕竟长期喝也许不好,但你不喝的话,七天后就要挂了,自己选吧。
水的问题,在南方包括q市还好一点,就是房子车子贬值罢了。
之前城里房子在贬值,是因为一些没有贷款的人,为了有钱买吃的用的,或者囤货,不得不将房子低价卖了,现在,因为有国家供应的平价粮买,卖房的人就少多了,所以现在房子价格又回升了,毕竟实在缺钱,将平价粮卖掉几斤,也有钱用了——就是卖了粮,自己要勒紧裤腰生存罢了。
看到这种情况,张圆圆就跟安然表示:“可惜我家没钱,要不然,先前房子跌的那样狠,买上一两套,就赚大发了,现在好了,价格不但没跌,还涨了不少,亏了,亏了。”
安然点头称“是”,不过心里却想着,放心,你要想买的话,以后还会有机会的,等国家没平价粮卖了,外面的粮食价格疯涨,人们为了买口吃的,还会有人贱价卖房的,到时再买也不迟——而这也是安然暂时没买房的原因,因为她还在等时机。
不过她买的话,也不会买q市的房子,这个十八线小城市的房价,估计就算以后末日结束了,房价回升,也升不到哪儿去的,倒是一线城市,现在房价跌的厉害,以后一旦末日结束,房价肯定会飙升,所以买哪儿的房子,显然一眼就看的出来。
就是,这样混乱的时候,长途跋涉,跑到千里之外去买房,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但,世界上哪有没风险的事,为了给妙妙一个衣食无忧的未来,她到时也只能冒险去一趟一线城市了。
不过未来房价还会跌的厉害这种事,她自然不好说出来,毕竟不好解释她怎么知道这种情况,所以只能听着张圆圆的遗憾,没法说什么,反正到时她就知道了。
很快又过了新年,新的学期开始了,安然将妙妙送到了之前看好的另一个更好的学校。
而丁涛腿好之后,发现学校里没有妙妙,只得罢了,没继续寻找了,毕竟他是要上班的人,总不能请假去附近幼儿园一个一个地去找,而下班去找,学生又不在里面,除非找那些学校要学生的花名册,但是,哪个学校会无缘无故拿给自己呢,毕竟这涉及隐私,不现实,所以丁涛只得罢了。
其实他要真想找,还是找得到的,只是前次才想找妙妙谈事情,就摔了个骨折,在床上躺了三四个月,让他躺怕了,觉得这事有点邪性,干脆就不找了,反正现在国家有平价粮卖,他有铁饭碗工作,有钱买得起粮,也不用担心没吃的了,所以暂时就不找了吧——等以后要真活不下去了,再找不迟,毕竟李家粮食那么多,估计能撑好久。
自从丁涛找上了妙妙,安然一直盯着他,现在看他好了,能下地了,没再找妙妙了,便放下心来,也就没继续找丁涛的麻烦了。
所以也亏的丁涛老实了,要不然再搞事,估计就不是腿摔骨折那么简单的事了。
而随着时间推移,q河的水越来越少,于是从限量限时后,市里再一次限量,这一次限的量,只有本来的一半。
本来那么多水就只够最基本需要,稍微奢侈一点都不够,现在只有一半,连基本需要都满足不了了。
那些乡下有老家的人还好一点,大不了领了水回老家,但那些乡下没老家,本来就是城里人的人,没处可去,这下可就麻烦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尽量不洗澡,不洗衣,将水留下来吃喝冲厕所,毕竟厕所是不能不冲的,要不然味道难闻。
而减少了一半的水,让安然拿回家的水,也减少了一半,要不然不好解释,市里减少了一半的水,她不减少,哪里来的水自己用。
虽然安然拿回家的水减少了一半,但这会儿充分掌握了省水种地技巧的李父李母,却没减少多少地,种的还不少。
但安然知道,限量减少一半还只是开始,撑不过一个月,就会再减一半,最终会是一点水都没有了,到时有一阵子会有点混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