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重量这么大,普通人要是在卫生间接了,肯定没法放到客厅,不过安然可以先收到空间,然后再拿出放在客厅即可,要是有人问她是怎么将这么大的储水桶放到客厅的,她说她拉了根水管接的就行了,不怕被人怀疑。
时间过的很快,很快就到了九月底,这会儿正是各地收获水稻的时候。
很快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网络:据可靠消息,今年全世界水稻收获数量,还不及去年的一半,大概只有三成。
去年因干旱,就已经有些减产,不及往年丰收,今年再一次减产,数量甚至只有去年的三成,这要按往年计算,只怕连三成都不到,这么多,未来一年哪里够吃?
别说从别的国家进口,就c国这庞大的人口数量,估计全世界的大米给c国,也不够用。
于是此消息一出,网络哗然,紧随着的是,大米价格暴涨。
虽然有人说,据说国家储备粮能吃一年,但,又有人跳出来说,谁知道那些粮库里是不是真的有粮。
总之人心不稳之下,蜂拥到超市抢大米的人真不少。
因暂时没出现大问题,所以官方暂时没处理这些事,随众人疯抢。
事实上,官方此时头疼着呢,他们一边要操心怎么让老天下雨,好种植作物;一边要维持秩序,让国家不能像f洲有些国家那样,早因干旱太久,粮食不够动乱了起来,不知道多少百姓饿死,或死于战争;还要操心要是一直干旱下去,哪来粮食维持这么庞大体量的人口生存。
所以疯抢粮食,又没乱起来,真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安然便看着粮食价格,从之前的二十块一斤,在短短时间内,一路疯涨到五十块,然后还在持续上涨中。
要知道之前因为觉得新稻要上市,所以粮价涨速一度曾缓下来过,部分产粮区还稍降了些价,但现在,上涨速度再不能遏制了。
之前涨到十块的时候,就有人说吃不起饭了,现在涨到了五十块,甚至还不止,就越发有人说吃不起饭了,这也很正常,任谁一个月要花两三千块钱吃米饭,都吃不起的。
再加上菜也涨了,一个月花在吃饭上的钱,要按之前的水平吃,起码超过一万,这谁吃的起啊,所以不少人家只能节省开支,饭不能不吃,就减少菜的开支,尽量控制在五千以内。
两千多块钱的菜钱开支,平均一天七十多,在末日前还是不错的,但在末日后就不够看了。
菜价虽然不像粮食涨的那么疯狂,但在粮食涨价的带动下,比末日前也涨了差不多十倍,没办法,有些人家条件差,买不起大米,就去买比米便宜的菜充饥,导致菜也跟着涨价了,况且因为干旱,粮食减产,菜也减产了啊,所以不涨价才怪了。
也就是说,现在一天七十多,只相当于以前七块多的水平。
一天只开支七块多,怎么也不算好日子。
而且其中能填饱肚子算粮食的诸如土豆、玉米、红薯等价格飞涨,涨的慢的只有那些不怎么能填饱肚子的菜,以及价格本来就贵,现在更贵,比大米还贵的东西,好比猪肉,现在已经涨到了一百多块一斤,这样贵,大家就宁愿买大米了,好歹大米暂时还只要五十块,因为一般人减少了消耗,所以它们涨价的速度才没粮食这么快。
不节省不行啊,虽然物价飞涨,但工资却没怎么涨,不节省能行么,不够用啊!
之所以工资没怎么涨,是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都因物价飞涨快经营不下去了,哪还有钱涨工资,你觉得工资低,那不干好了,反正有的是人干,毕竟现在物价这么贵,谁也不敢失业,甚至一些以前手头有点小钱,所以宅在家里,每月只开支一点点,将就过日子的人,现在因开支变大,为了吃口饭,也不得不出来为了吃饭而工作,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压力,让工资不但没涨,还要担心失业。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因为饭菜涨价的缘故,平常十一(这个世界十一也是国庆长假)会回来的王新国都没回来。
本来王新国是想回来的,但王母跟他说,如果他回来了,安然和妙妙肯定就会跟着他一起回他们家吃饭,知道现在一天光吃饭要花多少钱吗?两个人在他们家呆个七八天,起码要吃掉一两千的饭菜,毕竟他回来了,肯定要买些鱼啊肉啊等好吃的,她们母女没钱,可能很久没吃过好吃的,到时少不得会放开肚皮使劲吃,到时她们母女可不是要吃掉那么多东西。
而现在他一个人的工资,除掉房贷,还有他自己的开支,管他们三口在家吃用都有些不够用,哪能糟蹋在安然母女身上。
王新国被他妈说服了,于是国庆便没回来。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70章 极旱世界6
安然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她的妯娌张圆圆跟她说的。
张圆圆很有些八卦天性,喜欢跟人叭叭叭这些事。
安然听了不由啼笑皆非,其实她巴不得王新国不回来呢,毕竟她还不想他回来要同房,她为了不同房得花钱买幻梦道具呢,现在不回来还省了她的事,多好呢。
王新国虽然没回来,不过作为一个忠厚老实人,他对安然母女也不是完全不关心的,所以这天便委托王母,过去看一下安然,看看她的情况怎么样,毕竟她辞了工作没有收入,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过的。
于是这天王母打电话,问安然可在家里,在得到肯定答案后,便过了来,看望安然。
安然听说王母过来,便收起了那些明面上的东西,其余搁在各种柜子里的东西,她倒不用怕会被发现,一来放在柜子里的,也是箱子,不能一眼看到东西,王母就算打开了柜子,总不可能继续打开箱子;二来王母也不会特意翻她的柜子,以前来的时候,她也就是随便看看就走了。
安然想的不错,王母来了后,没翻她柜子的意思,只是四处看了看。
“给你带了点我做的南瓜粑。”王母道。
最近粮食贵,所以王母便买了点南瓜,做了南瓜粑,南瓜虽然也涨价了,但比面粉和大米可便宜多了,做成南瓜粑,吃起来顶饿,且比纯粹吃米饭或馒头要便宜,所以王母三五不时便做点粑吃着。
几十年前也发生过灾荒,当时的人们便是这样过来的,做各种杂粮食物吃。
安然接过王母递过来的袋子,道:“谢谢妈。”
不管她跟王新国说了什么,但总归没闹到她跟前,而眼下人家送东西给她,她总是要谢谢的。
王母看了下她的客厅,惊讶地道:“你放这么一大桶水在这儿做什么?”
安然道:“这天天没雨,我怕城里别哪天停水了,所以便接了点水,储存在这儿。”
王母笑着摇了摇头,道:“傻丫头,你没去看大河吗?大河还有水,咱们市的自来水,都来自大河,只要大河有水,咱们就有水。”
这个十八线小城市,是有一条大河的,不过这也很正常,偏南方的城市,很多城市都是有河的,倒是北方那些城市,有河的很少,这持续一年的干旱,他们的供水压力很大,而原身所在的城市,暂时的确还没这方面的烦恼,不过也很快了,因为很简单,有很多人去河里打水,运到农村去种地,导致河水供不应求,谁让现在家家几乎都有车呢,运水不难。
“防患于未然嘛。”安然笑呵呵地道。
王母听她这样说,也就没说什么了,然后看了看安然的厨房,问道:“最近物价涨的厉害,你是不是很久没给孩子烧过肉吃了?不说猪肉了,那东西贵的很,我想你可能很久没买过了,那鸡肉吃过吗?鸭肉呢,鱼呢?”
安然听了她的询问,不由觉得好笑,想着,怎么,你这样问,是打算给我一点吗?王母小气的要命,肯定不会给的,既然不给,问干嘛?有意思吗?
其实如果王母打开冰箱,就会发现里面一大碗鱼,那是安然想吃鱼冻,故意放在里面冻的;还有半碗红烧鸡块,那是炒了一大碗,安然和妙妙没吃完剩下的。
虽然外面物价飞涨,很多人家已经吃不起菜甚至吃不起饭,但因安然准备周到,生活水平跟末日前没多大区别,甚至还要好一点——原身因为钱不够,平常很是舍不得吃穿的,但安然现在有大米在手,能兑换不少钱,自然不怕没钱用,所以生活水平比以前,自然还要更好。
王母看安然听了她的询问,只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便自动以为安然最近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暗道自己没让儿子回来做对了,要不然就这母女俩最近过的差日子,指不定就要在他们家胡吃海塞了,到时岂不是要吃穷了儿子?
“你没工作,没收入,哪来的钱买东西?”当下王母自认为体贴地不再问安然那些尴尬的问题,接着这样问道。
安然糊弄道:“我以前存了点钱,暂时还能支撑一会儿,米菜我爸妈都给我送,我只要买点日常生活用品就行了,所以开销也不大。”
反正王家并不知道原身手上有多少钱,所以撒这个谎也不怕被她戳穿,只有安然自己知道,原身为了买这个房子,掏空了所有的积蓄。
王母听她这样说,便不再继续追问了,当下便道:“现在粮食和菜太贵了,我和你爸准备把老家的田地种起来,种点萝卜白菜。”
安然倒不惊讶,正是因为王母王父重新种起了庄稼,有点吃的,所以刘美华才想勾搭王新国。
于是当下只道:“现在到处干旱,老家哪有水种呢?”
王母道:“不怕,先看看家里的水井还有没有水,要是没有,大河里不有水吗?我们从河里打水,放在车上带回去,就算来回跑要消耗汽油,但细算起来,还是划算的,毕竟我们浇一次能管几天,不用天天去浇。”
虽然没天天浇,菜可能长的不好,但总比买菜吃划算。
安然听了,不由暗道,看来这会儿开始,就有人开始打河水的主意,用河水种菜了,难怪后来河水扛不住了。
要是一个人种倒不怕,但,成千上万甚至上十万的人从河里取水种地,河也扛不住啊,毕竟由于干旱,河水本来就很少了。
不错,王父有车的,到时装些水在后备箱,带回去种上一小块地,的确是划算的。
只要菜钱能省下来,这开支就能省一大笔了。
“现在菜贵,只怕种了会有人偷啊。”安然道。
王母道:“这我们也考虑到了,不用怕,我已经跟你王婶说了,让她帮忙照看一下,作为回报,我们给她带水。”
所谓王婶,是王家老家的邻居。
安然听了点了点头。
王母完成了儿子交代的探望任务便回了去——自始至终没说种了菜,到时给安然送点的话。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71章 极旱世界7
这也很正常,菜这样金贵,王母怎么舍得给呢,会送六个南瓜饼给安然,还是她儿子王新国吩咐她照顾下安然,她才咬着牙给的。
不过安然也不白拿她的东西,当下给了她一段冬瓜,一把青菜,这是原身父母拿来的,虽然因为干旱,大面积种植成了梦想,但种一块青菜,再在地边种上几个冬瓜南瓜之类,利用井水浇灌,还是不难的。
虽然给的东西不多,但无论是冬瓜,还是青菜,现在都很贵,加在一起,是绝对比王母拿来的六个小南瓜饼值钱的。
王母看着冬瓜和青菜,越发下定了决心,要回老家种菜。
以前她看李家给安然拿菜,从来没羡慕过,现在看人家自己种菜,在这样物价飞涨的时候,还不缺菜吃,就很是羡慕了。
不过因为她了解,因为干旱,李家也没种多少菜,所以倒不好意思找他们要菜吃,顶多是李父有时给安然带菜,也给他们送点,他们高兴地收下罢了。
安然等她走了,便出去又卖了一袋半米,抵这个月的房贷、“花呗”等还款。
以前她要卖六袋百斤装的大米才够用,现在只用卖一袋半就够了,谁让现在的米,价格一天一个样,不,甚至是几个小时一个样呢,好比她现在卖的时候,已经涨到五十五块一斤了,一袋半,值八千多块钱,够她还房贷等欠款,毕竟那些欠款又不会涨。
想想也挺黑色幽默的,末日前,原身累死累活工作一月,要将三分之二的钱拿去还房贷,房贷像一座大山,压的她喘不过气来,日常生活非常节俭。
现在呢,大米五十五块一斤,她只用卖六十斤大米就够还房贷了,而末日前,六十斤大米只值一百多块钱,也就是说,相对于末日前来说,她一个月只用还一百多块钱的贷款,变相地相当于,房价贬值了。
也是了,现在人们吃都吃不饱,房子很快就不会在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名单了,事实上,到明年这会儿,由于粮价太高,很多人为了口吃的,又或者为了投机,开始将多余的房子出售,想换点钱买粮,毕竟只要老天一天不下雨,卖房换粮绝对是赚钱的买卖。
末日前,房价如葱一直没出现,现在出现了。
除了卖米维持生活,安然还给父母打了电话:“爸,妈,现在物价飞涨,你们赶紧存点生活用品吧,要不然再这样下去,钱握在手里要成废纸了。”
李父道:“早买了,我们已经买了不少了。就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下雨,这要是很快就下雨了,我这把钱花了那么多,以后怎么过日子?那可都是我跟你妈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钱啊。”
李父李母是农村人,没退休金,所以就攒了一笔钱做生活费,这时看物价飞涨,跟着买了些东西,但心里还是担忧,很快就会下雨,到时钱白花了,然后他们没养老钱了。
安然忙安慰他们道:“据我得来的消息,暂时还没看到下雨的迹象,爸妈你们放心买。”
李父道:“唉,要真不能下雨,我肯定把钱全花了,免得以后东西买不起了。”
“多买几个储水桶,趁着水井里还有水,多存点水,我看再这么下去,别哪天井里没水了。”安然道。
“成!听你的。”李父道。
看父母听进去了,安然放了点心。
只要物资充足,这十多年就不难挺过去。
其实这次物价飞涨,大城市的居民还好熬一点,但小城市的居民,就开始难熬了,真的要吃不上饭了。
原因很简单,大城市的工资收入高,很多都是月薪一万以上的,但小城市,好比原身所在的十八线城市,平均工资才四千,夫妻俩才八千,而米菜价格,全国差不多,这样一来,小城市居民,光吃的就要用掉五千,这还是吃的不怎么好的情况,要想吃好的,一个月八千可能要全用于吃饭,这样,米菜价格要再继续涨下去,可不是要真的吃不上饭了;而按大城市的工资收入,还负担得起这个开支。
而安然知道,米菜价格真的会一直涨下去的,到明年四五月播种季节,仍然干旱,仍然没什么人种田后,大米价格很快会突破五百块一斤,然后就是想买都难买到了,毕竟持续干旱两年,市面上的粮食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就算有,也被人囤在家里,轻易不会卖的。
下午,安然去幼儿园接妙妙,感慨地看了眼路两边的绿化带。
暂时绿化带还没因干旱缺水死掉,因为市里洒水车,每天都会洒水,毕竟本市大河还没干涸,有水洒得了,市里自然就洒了,免得还没旱到那种程度呢,市里所有的绿化全干死了,荒芜一片,那成什么样子。
不过……安然看到,有人在绿化带里种菜,安然明白,这是想蹭官方的水。
官方只要那些人不将绿化带毁了种菜,也随他们。
况且在这些地方种菜,其实是很不安全的——很容易辛辛苦苦种了,最后被人偷了,毕竟你又不能二十四小时看着它们,所以一般种的人多是路两边的店家,他们一边开店,一边在店门口的绿化带里种下菜,有时间盯着,要好一点,不过也保不齐有人会在他们晚上店关门之后跑去偷,这年头,菜价太贵,以前人们对路边绿化带里种的菜,绝不会多看两眼,毕竟嫌它们灰尘重,吃着不健康,现在也会偷了,要不怎么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呢,没吃的了,人的道德观会直线下降。
接妙妙的时候,幼儿园园长跟他们这群接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道:“这个月结束以后,不提供午餐了,你们把孩子带回去吃吧。现在粮食太贵,园里供不起了,涨价吧,又怕你们有意见,所以干脆取消了午饭。”
事实上,在今年九月,新入园的时候,在幼儿园吃一顿午饭的价格,园里已收一千块一个月了,要知道以前只收四百块的。
就这样,只收了两个月,幼儿园还是遭不住,让他们自己管孩子饭了。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472章 极旱世界8
家长们没意见,毕竟之前涨到一千块一个月,已经有一些工资收入不高的家长不把孩子放幼儿园吃饭了,毕竟幼儿园一个星期才吃五天饭,一个月下来,大概也就吃二十二餐饭,就收一千块,有那个钱,还不如在家吃呢,虽然接送孩子耽误点时间,但比起花费,也是值得的了。
妙妙也喜欢在家里吃,一来妈妈做的好吃,幼儿园做的没妈妈做的好吃,她吃不下;二来家里的伙食好,学校的伙食不好——随着米菜价格越来越高,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伙食,也越来越差,有些小朋友,家里最近吃的不好,还能习惯,但她家里吃的好,在学校吃的不好,她就扛不住,所以愿意回家吃。
对于接回家吃饭,安然是无所谓的,因为孩子的幼儿园,就在小区附近,离家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她接送很方便。
至于需要自己烧给孩子吃……反正她自己中午也是要吃的,烧一个人吃,还是烧两个人吃,没区别,所以更无所谓了。
妙妙回家吃的好,没什么变化,但有些小孩子,回家吃的比幼儿园还要差,因为随着外面米菜的价格越来越高,有些收入不高的人家吃的伙食越来越差,一些小孩子,明显瘦了下来。
进入十二月里,因为太阳一直照着,既不下雨,也不下雪,所以今年是个暖冬,哪怕到十二月了,还有二十度左右,而往年这时候,差不多只有几度了。
这时候大米的价格突破了一百块一斤,这么贵,很多人没法天天吃了,不少人已经转吃其他的东西了,好比土豆或红薯、南瓜等,这些东西价格还没这么离谱。
据说由于水稻需要水,今年很多没水的地方没种植,那些没种植的地方,总不能荒着,不少便种了土豆或红薯这类较耐旱的作物,虽因干旱产量减少,但因种的比往年多,今年的产量比往年还有增加,虽然这两样的产量再怎么增加,也及不上大米减少的量,但好歹产量没降不是?而且据说接下来国家会提倡在没水的地方种土豆和红薯来维持粮食供给,这两样东西,只要浇少少的水,就能维持生存,总之比需要大量水的水稻能抗旱。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安然知道,之所以人类能在一直不下雨的情况下,坚持了十多年,一是海水淡化技术遍地开花,解决了人类最基本的饮用水困难;二就是土豆和红薯的广泛种植,只要用一点点水,它们就能生存,它们的产出勉强顶住了大米和面粉的空缺,虽然人们仍然没吃的,很饿,但维持了最低程度的需求,挺过了十多年。
这也就是现代,要搁在古代,十多年干旱,估计人们全都拥到了海边,去吃海产,然后把海产吃光了,要不就是饿死,人吃人了。
但是现代,人类有了滴灌技术,能用一点点水种植一些耐旱作物,靠着这些耐旱作物的产出,人们活了下来,甚至没像古代那样发生动乱。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c国这样有执行力的大国才控制住了,很多执行力不足的国家,很快就撑不住了,好比f洲,因干旱了一年多,他们本来就粮食不足,现在更不足,于是已经乱成一团了,那里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不过各国都头疼自己的事,也没谁有心情关心那地方的情况了。
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普通人虽然过的很不舒服,但因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所以大家的埋怨声也不是特别大。
要是自己一个国家的问题,可能人们还受不了,既然是全人类的问题,尤其是看着f洲,还有一些战乱地区的情况,自己这边,虽然日子的确不好过,但好歹没动、乱,超市还正常营业,大家能买到东西,顶多东西有点贵,也就没多少怨言了。
不错,现在超市还在正常营业,就是价格遵循市场规律,特别高罢了,一些产品限购,好比大米,一般规定每人每天限购五斤。
不过现在一百块一斤,就是不限购,买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这是国家控制的结果,要不是国家控制,规定每个超市,每天或多或少必须提供一定量的粮食,要不然,依商人的本性,肯定会囤积起来,等到更贵的时候再卖的。
而那样的话,人们看超市里没有食物卖,会加大恐慌心理的。
但在政、府干涉下,没谁敢不听话,不卖粮食,除非不想干了。
不光c国干涉,一些强调市场绝对自由的国家,也同样干涉,不干涉的国家,商人囤积粮食,市场上找不到粮食,饥饿的人们就发生了暴、动,早乱起来了,有几个被市场绝对自由、国家绝不调控洗脑洗傻了的国家,就是这样干的,结果就是,这些国家在末日前算发达国家,这时也成了一团乱,这时候政、府再想控制,已经控制不住事态发展了,毕竟街上到处都是持枪的暴、徒,数量远超于士兵,想一时控制住动、乱,怎么可能呢,动、乱要是这么好控制,f洲现在也不会成为地狱了。
安然知道以后大米会涨到天上去,但她并未趁着现在大米价格低,从超市买大米,因为她有大米,不想抢其他人的口粮,顶多就是偶尔买一两次,装装样子,这样当她以后有米时,别人问她怎么还有米,她可以说,她在以前有米时,买了不少存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