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事实上,他很愿意看到,安然跟安乐侯府关系一般,因为外戚势力要太强,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容易出现外戚干政的事,特别是在安然能力这么强的情况下,如果她跟安乐侯府的关系还很好,安然自己也就罢了,她是个有分寸的人,他倒不担心她会如何,但安乐侯府可不见得有分寸了,指不定就会野心膨胀,搞出什么事来。
所以安然不跟他们走很近,他很愿意看到。
因太上皇后的殿宇,跟太上皇在同一个宫殿群中,所以从太上皇殿宇出来后,很快就到了太上皇后的殿宇。
看到了太上皇后的殿宇,建元帝和安然就没再继续叨叨了。
太上皇后跟王元娘一样,也出自世家,不过她运气不太好,年轻那会儿生过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倒是顺顺利利长大了,现在已经出嫁,不幸的是儿子早夭,之后也一直没再生过孩子,导致中宫无子。
中宫无子也就罢了,一般情况下,就算别的皇子即了位,她这个皇后也能顺利晋升为太后,老老实实不作妖,也能过的不错的。
但倒霉的是,她自己不作妖,丈夫作妖,现在好了,把一家子全作了进去,被新帝看了起来。
所以虽然出身世家,有背景,但因既没儿子,丈夫又作妖,指不定哪天新帝不高兴就会让她跟着丈夫被病死,毕竟自从科举兴起后,寒门崛起,世家不像以前那样,能左右朝政了,在一些大事的时候,有背景也不一定就能扛得住。
所以这会儿看建元帝和安然来了,给她见礼,自是老老实实接待了,一点也不敢像太上皇那样嚣张,想着希望自己对安然好一点,到时新帝能放自己一码,只要不被病死,哪怕是让她住在这个逼仄的宫殿(相对于以前的坤宁宫,这地方的确很小了),她也不会抱怨的。
出了太上皇后的殿宇,安然问建元帝,道:“她……你准备怎么处理?一直跟太上皇一样关着?”
安然觉得,太上皇后真是受了无妄之灾了,挺可怜的,所以才会这样问。
当然了,主要也是以后她要在宫里呆着了,建元帝对各人的态度,她还是要摸清楚的,到时好夫妻一致,别搞的建元帝对谁是这种想法,她不知道,搞另一种想法,被人挑拨,破坏夫妻感情。
她呢,会尽量尊重建元帝的想法,建元帝准备如何对哪个,她就跟着走,不过要是跟自己的三观太不合了,那她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看建元帝可采纳,要不采纳那就不掺和,毕竟不关自己的事,总不能为了一个陌生外人的事,还跟建元帝吵起来吧?除非她脑子有问题。
建元帝道:“按理说,她是无辜的,我对她太差有点不合适。但是,父皇我都关起来了,不把她一起关着,反而对她不好,毕竟到时要是将她一个人放出来了,她真的就在外面呆着,宫外的人只怕要说她跟丈夫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了,那对她家族里的那些姑娘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处,会影响到她家族姑娘的名誉,肯定会有人说,她们家的姑娘,都是这样的,不能娶,她家族看到这样的流言,肯定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到时可能会要求她住回去,跟父皇一起呆着,但那样一来,就相当于她违背我的命令了,到时她只怕又会担心跟我搞僵关系,这样一来,可不是要让她为难了?所以为了她好,最好把她跟父皇一起关着较好。”
安然听了,不由连连点头,道:“你说的倒也有道理,唉,世事难两全,想让她日子过的好点都难。”
“没事的,我们私下照顾她一下,让她过的好一点就是了,以后宫里你当家,你照顾她一下,还不是顺手的事?”
安然点点头,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吧。”
安然只问了皇后,至于其他妃嫔就没问了,毕竟皇后都不能得到特殊对待,其他妃嫔更没那个资格,根本不需要问,顶多以后看到人还不错的就照顾一下,至于以前曾跟信王母妃等人那样,上蹿下跳过的,那可能不但不会对她们好,还要收拾她们了,毕竟无论是她,还是建元帝,都不是什么圣母,会搞以德报怨那一套。
很快两人就到了淑妃住处。
淑妃自然不是跟太上皇他们住在一起,毕竟现在建元帝当家,怎么可能把老娘幽禁起来,而淑妃不跟太上皇他们住一起,也不会像太上皇后那样,会被人说她不共患难,毕竟当初太上皇要杀她、她娘家还有建元帝,可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所以她不用在太上皇被建元帝幽禁后,还搞共患难那一套,陪太上皇他们那群人,挤在一起。
在李老太爷的私下交代中,淑妃是被他列为重点注意的人物,说是她在宫里,得罪太上皇后甚至太上皇都没事,但千万不能得罪淑妃,毕竟淑妃是建元帝的生母,要是讨淑妃不喜了,到时别惹的建元帝也不喜欢她,以后日子难过。
安然当然知道淑妃跟太上皇后甚至太上皇都不一样,但,也没像李老太爷说的那样担心。
说到底,李老太爷,包括安乐侯夫妇等,看待问题的眼光,都还局限于这个时代的婆媳纷争这种小格局上,觉得媳妇要是得罪了婆婆,这日子就不好过了,却没想过,她根本不用在乎这些,说到底,她跟建元帝是合作的关系,建元帝只要还想跟她合作,他自己就会摆平淑妃,不会让她为难的。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20章 遗珠归来48
事实上,就算哪天建元帝觉得他们不需要合作了,纵容淑妃为难自己,真因此闹僵了,那也没什么。
建元帝让她不好过了,她离开便是,她以后武功会越来越高的,难道还怕建元帝能怎么着她么?
况且就她那次救淑妃,淑妃的表现来看,这人也不像是那种无脑之人,应该也不会干为难她的那种傻事吧。
不管淑妃以后会不会为难安然,但今天,淑妃显然没想为难安然,当下看安然过来,一点也不像其他婆婆那样,端坐在那儿等着儿媳敬茶,而是赶紧亲热地拉着安然的手,笑道:“好孩子,快来坐,别站着了,站着怪累的。”
看安然夫妻俩在她身边坐下了,淑妃又笑道:“其实我一直想找你为上次你救我的事道谢的,只是你一直在忙,我也不好意思打扰,现在好了,你进宫了,我终于能当面好好地道个谢了。”
安然听了淑妃的道谢,不由微微一笑,道:“娘娘不用客气,是陛下让我来的,实在不敢居功。”
“你当然是有功的,要不是你来救的我,他要派了个什么男人来,那这时外面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呢。”淑妃道。
虽然当时安然救她,的确是像安然说的那样,是因为奉了儿子的命令来的,但是,要是安然不愿意,那就只能男人来救她了,那对她的名声肯定不会有好处的,现在外面的人都知道,她是被安然救的,起码想泼她黑水的人,在这方面泼不了了。
安然听淑妃这样说,不由笑了笑,不过这个恩情,她可不敢领,虽然已经嫁给建元帝了,不过在安然心里,他们还是合作的关系,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夫妻,这样的话,自己要敢冒领他的功劳,现在他对自己还不错,可能不会说什么,要是哪天两人闹翻了,将这事翻出来,说她不识趣,揽功贪功,那就没意思了,所以当下自然不能领情。
淑妃跟她道了谢,这才让小夫妻给她敬茶。
敬过茶,淑妃给了见面礼,又拉着小夫妻在这儿用午膳。
自始至终,都没提昨晚建元帝还没来,安然就将盖头扯了下来的事。
不错,既然那个嬷嬷是淑妃派的,那昨晚发生的事,她自然也跟淑妃说了。
虽然淑妃也不赞成安然那样弄,不过今天是大好的日子,她自然不会傻到在这种时候,提醒安然那样做不对,就算想说,也要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所以自是啥也没说。
吃过午膳,安然和建元帝才从淑妃那儿出了来。
“你娘真热情。”安然笑道。
“看的出来她很喜欢你。”建元帝道。
“呵呵,那就好,我还怕自己不被婆婆喜欢,到时别跟民间婆媳一样,闹矛盾就没意思了。”安然道。
建元帝道:“这一点你可以放心,我娘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你们应该能处好的。”
安然道,暂时看是挺好的,就不知道将来怎么样了。
至于建元帝的话,她自然不会相信,毕竟一般人对自己的儿子肯定会很好,不会露出厌恶之情,但对外人可就不一定了,所以自然只能日久见人心了。
安然跟建元帝大婚后不久,建元帝婚假结束继续忙碌国事,而安然也开始按建元帝的吩咐,让太上皇及其妃嫔以及侍候的下人挪窝。
太上皇看建元帝要把他赶到西北角的太安宫呆着,一开始的确是生气来着,觉得建元帝这样对他这个老子,太过分了,本来还想闹一闹,好闹的去不成的。
但转念一想,又想着,现在在宫中醒目位置,被建元帝看着,做什么都不方便,等到去了西北角那荒僻的地方,他要做什么,也许就能方便了,于是当下太上皇便没继续吵了,随建元帝将他打发去了太安宫。
不过等去了太安宫他就后悔了。
到了后,他才发现,太安宫虽然因为偏僻,地方足够,所以殿群比之前在皇宫中间位置的殿群要大,住起来要宽敞许多,但……也正因为位置偏僻,派重兵看守,也不会像在皇宫中间看着那么显眼,让进宫陛见皇帝或皇后的各位大臣、夫人侧目,所以建元帝就派了很多人在那儿看守,守的像铁桶一样,他本想在这儿做什么更方便,结果更不方便了。
以前在皇宫中间,由于看守的人不是那么多,有时候他还能派些忠心的太监,趁着看守的人不注意偷溜出去,联络一番,现在呢,这边看守的人太多了,想偷溜出去根本不可能,跟坐牢完全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太上皇能不后悔么?
但这会儿后悔已经没用了。
要是在之前的地方后悔,他还能派人出去传话,说不去太安宫,到时朝中有一些支持他的大臣,也许会帮他一把,让建元帝没法将他请去太安宫。
但现在来了这个守卫森严的地方,再说不想呆在太安宫,消息都传不出去,还能怎么办?就只能在这地方老实呆了。
不过就算不能出去,太上皇也决定给建元帝制造一点麻烦,不能就这样认命。
不过在目前被幽禁的情况下,想给建元帝制造麻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他没事做,整天都有时间想,就这样想了几天,还真让太上皇想到了个好办法。
于是一方面因为想给建元帝添点负担,另一方面因为被建元帝整下台,心中苦闷,太上皇便在太安宫开始造起人来,想着自己那些妃嫔多生几个,到时建元帝就算不给他们封亲王,起码要封个郡王镇国将军啥的,太差不合适,这样一来,以后总能让建元帝荷包出点血,可不是会给他增加负担,毕竟国库里有多少钱他清楚,本来就因连年跟昆族打仗,在边关花了不少钱,国库没钱,没钱还要养自己这么多孩子,让他着急去!
暗道你不是想当皇帝吗?让你看看当皇帝有多辛苦!
因太上皇现在不像以前要忙于政务,有时没时间去后宫,现在他有的是时间去后宫,再加上他又是有目的地流连后宫,所以很快,太安宫怀孕的人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21章 遗珠归来49
太上皇后宫很多妃嫔怀孕了,这个消息,建元帝很快就收到了。
“据报上来的已经有八个了,以后只怕还会多,他不会给我搞出一百个弟弟出来吧?”建元帝接了报告,不由按了按眉心,有些无语地跟安然道。
不怪他这样担心,大周皇族曾有人无所事事,搞出过一百个儿子事的,虽然社会上的人笑着恭喜对方,百子千孙,有福气,但对朝廷上的上位者来说,可就笑不出来了,要知道宗室自有一套分封机制,这百子千孙都要分封,一下子就要让王朝国库瘪下去不少。
那还是某个亲王搞出来的,分封的也都是镇国将军以下的小爵位,还好一点。
这太上皇要搞出上百个儿子出来,这皇帝的儿子,他不说封亲王,郡王那也是必须的,要不然民间就要传一个他苛待弟弟的话来。
但……一时间冒出来上百个郡王,要消耗多少国库,那个画面太美,他还真不想看到。
就算不是郡王,是镇国将军,都是要不少银钱养着的。
要是国库有钱,那也罢了,但关键是国库没钱,哪里养得起呢?
所以这让建元帝就有点愁的慌了,毕竟,他总不能不让太上皇生孩子,但要是不禁止的话,以后孩子越来越多怎么办?
他还有自己的孩子要养呢——安然这会儿也怀孕了——可不想养那么多弟弟!
——不得不说,太上皇这一手,还真为难了建元帝一把。
安然早就知道太上皇这样干的缘故,这时看了,便道:“他要是故意这样干的,有目的施为,还真有可能。不过也不用怕,不就是多几个人吃饭的问题么,你要想想,人多不是好事么,王朝的人口越多越繁盛啊,毕竟咱们打败了昆族,江山又多了地方,人少岂不是显的荒凉?”
“他们可是要俸禄的皇族哎,人口多有什么用?”他还是愁的慌。
“等爵位一代一代降了,迟早还会是平民,到时就有用了啊,你作为一个统治者,还嫌治下人多啊,真是。”安然道。
要是现代那么多人可能还要觉得多了,但在这个时代,这么大面积的王朝,人口只有一亿左右,这也叫多?再多一倍也不怕的啊。
况且在经常发生战争的冷兵器时代,人多,意味着一旦遇到外敌入侵,种族不容易被人诛灭,看看历史中那些小民族是怎么消亡的,很多就是因为人少,打着打着,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就消亡了,人口多的大族,抗力可就要厉害多了。
“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关键是目前国库没钱啊,我是为钱愁的慌。”建元帝道。
安然看他担心这个,当下便道:“这个你不用担心,钱的事,有的是解决办法。”
其实这个王朝,跟其他世界不少王朝一样,商业不发达,海运也不发达,所以国库才会没钱,安然因为偷懒,也就不会帮建元帝出主意,让他如何通过振兴商业和海运大把捞钱,毕竟这个太复杂了,她要真出主意,那肯定得写企划之类的东西给建元帝看,免得用嘴说,三两句说不清楚。
但安然是来这个世界休闲的,要不然也不会没继续接橙色任务,只接了个紫色任务,就是因为上个橙色世界实力被土著全面压制,过的不爽,所以才接的这个任务,这会儿自然就不会操这个心,只准备帮建元帝出点小主意,帮他捞点钱。
“哦?梓童这样说,是有什么好办法?不会是指用抄家的办法吧?之前抄了王家,的确抄了些银钱出来,不过这种事总不能年年做,况且也没多少人家,像王家那样财大势大,就算一年搞一回,也总有耗尽捞不到钱的时候。”建元帝一听安然这样说,就觉得她似乎有什么好办法,所以便这样问。
“当然不是抄家。”安然摇头道。
“要不是抄家,我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总不能是增税,这肯定不行,我登基了不说给老百姓降税,还增税的话,不得给老百姓骂死啊。”
“也不是增税。”安然道。
“那是什么办法?梓童别卖关子嘛。”建元帝道。
安然道:“很简单啊,可以卖虚衔啊,我看朝廷以前也给一些为朝廷做了很大贡献的人一个虚衔,当作荣誉奖励,也就是说,虚衔这东西朝廷不是不愿意给,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设个价格,卖一卖呢,相信那些大商人,都是愿意买个虚衔,免得见人就跪的。”
经历的世界多了,哪些世界有什么好的治政经验,安然都是知道的,所以这时随便说一个,就能帮到建元帝了。
这方法的确能来钱,而且跟历史上的卖官鬻爵也不是一个性质,不过建元帝一听安然这样说,头就摇的像拨浪鼓,道:“不行不行,这样搞,除了那些真正想从政的,谁还愿意辛辛苦苦科举当官,直接花钱买个头衔不就行了,毕竟就算不领实职,也照样地位高。这样长期下去,可是会让朝廷找不到人才的。”
“不啊,可以设置能买到的虚衔上限,比如设置,只能买到七品以下的,这样既全了那些商人不想当白衣的想法,也能为朝廷赚到钱,还能顾全读书人的贵重,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安然道。
建元帝听了,这下没再反对了,沉思了起来,半晌之后,建元帝笑了,道:“梓童这办法不错,也许还真可行。”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这个你要推行成功了,以后不愁没钱花了,而且不像增税,会伤到普通老百姓。”
“好,我来试试吧……按你这个说法的话,朝廷上的阻力应该不大。”建元帝道。
“我也觉得阻力应该不大。”安然道。
安然知道为什么阻力不大,因为不少官员家的孩子,未必就是有出息的,到时要是考不上科举,还没荫封资格,难道就要变成白身吗?现在有这样一个捐虚衔的方法,哪怕是虚衔,孩子以后也不是白身了,也能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了,如此一来,对朝廷大臣们也是有好处的,所以阻止的人自然就少了,特别是那些家里孩子没出息的大官,就更不会拒绝了。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22章 遗珠归来50
而果然如安然和建元帝所预料的那样,推行捐虚衔丰富国库这事的阻力的确不大,不多久朝廷上就没什么强有力的反对声音了,建元帝也就开始试推广运行了。
当第一个月看收到的钱多的能数到手软时,建元帝不由笑的合不拢嘴,向安然道:“还是梓童有办法,这方法太有用了。”
心中不由想着,这李安然,武力值高,脑子又极聪明,看,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国库缺钱的事,她要行武周之事,只怕还真做的了。
不过……他相信安然不会这样做,因为安然每天就忙着打坐修炼,后宫的事,她都交给可靠的嬷嬷去做,很少插手,问就是懒,说是之前三年在边关太辛苦了,现在要好好休息,以后就过悠闲生活。
她这态度,无疑让建元帝放了心,要不然,要是安然雄心勃勃,不得不说,只怕建元帝还真要怕她会篡位。
不错,建元帝不怕别人会篡位,因为他知道别人篡不了,但换到李安然身上,别看对方是个女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她就有一种莫名的信任,觉得这女人就真的能行,所以也难怪他会担心这事了。
不怪他有这样一种莫名的信任,除了安然在几次大事上(造反、筹钱等)出手举重若轻,他就不会小看她,光是安然现在在宫里,虽然将后宫诸事交给可靠的嬷嬷去做,她除了按他的吩咐,盯着太上皇那边的情况外,基本上不参与,但每次一碰到疑难问题,那些女官解决不了,找她时,她总能轻松解决,建元帝就知道,安然相当有能力,甚至不比他内阁那群人差。
听了建元帝的夸奖,安然笑道:“能帮到你就好。”
顿了顿,安然又道:“其实帮你想的这个主意,我也存了一点小私心,你也知道的,我养父养母家,家里上下都是白身,可以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现在我成了皇后,能因我得到好处的只有安乐侯府,没有养过我的安乐侯府,相反,养了我十五年的养父养母,却不能得到任何好处,还在底层辛苦奔波着,这让我不免有些心疼他们,但我也不便就他们向你提什么要求,免得大臣们说难听的话。现在好了,能捐虚衔了,我准备给养父家买个虚衔,也算报答他们当年养我的恩情。”
安然这是故意说破,免得赶明儿给李父买了虚衔,建元帝别怀疑她当时说那个提议的动机,心里不舒服,所以还不如提前说了,这样一来,坦坦荡荡的,建元帝应该就不会说了。
果然她这样说了后,建元帝没有一点不高兴,相反还点点头,道:“你这样做倒也挺对,毕竟他们两个养大了你,是该给点回报。”
安然说给李父买个虚衔,自然不是假的,当下便给李父买了个七品虚衔。
七品虚衔作为目前能买的最高品级,自然是要不少钱的,不过好在安然的钱是足够的,很快就给李父买了个,让人通知李父。
之所以只给李父买,没给李父几个儿子买,一来是因为那么多人,全都买的话,银钱上有些紧张;二来是因为李父几个儿子,还在读书呢,安然想着万一他们要有出息了,自己能考科举,却因为自己给他们买了虚衔,不能参考了,那就不好了。
——虽然目前来看,几人都不像是能考上的样子,但就算那样,起码也要等到真的考不上去再说,现在就给买了,倒要叫他们以为有她就万事无忧,不用奋斗,那却是害了他们。
李父看安然给他捐了七品虚衔,然后李母张氏自动拥有了七品孺人身份,不由高兴。
虽然这品级不高,但也是跟七品知县差不多地位了,对乡间出身的李父来说,太大的官他没什么感觉,但对牧守自己一方的父母官,知县,他还是有感觉的,想想之前在乡下时,对知县那多畏惧啊,现在呢,自己就成了自己畏惧的对象那么大的官,那立马就有了身份上的感觉,这样一想,能不高兴吗?
当下就递帖子进宫,要给安然磕头感谢。
他们进宫,安然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后宫男的一般不让进,特别是李父跟安然,还是养父养女的关系,没有血缘,那就更不方便进了,所以进来的,就只有张氏。
张氏一进来就哽咽了,道:“让娘娘破费了,娘娘在宫中也要花钱,我们没钱给您花就算了,哪能让您给我们花这么多钱。”
1...383384385386387...8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