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青山县离京城虽有几百里,但坐马车来回还是很快的,在那儿买田地也不算特别远,毕竟听孙管家说,京城附近的好田地都被贵人们买光了,他们刚来京城,对周围的情况还不了解,两眼一抹黑,哪知道去哪儿买田地啊,所以还不如回老家买,顺便让儿子们看看老家的屋子情况。
因怕只让一个儿子去买,别出现中饱私囊的事,所以高氏便让三个儿子都去了,也好互相监督。
因苏大柱几人不但回了青山县,还去了老家,所以便碰上苏大妞跟丁大根闹和离。
苏大妞眼看着自己家发达起来了,而自己就因为早成亲了两年,就赶不上趟,不能嫁给有钱人家,只嫁了个泥腿子,在乡下过日子,自然是忍受不了。
她两个姑姑年纪大了,想重新嫁也嫁不了,但她才十八岁,和离了,完全可以再嫁个条件不错的,所以她干嘛不和离还呆在这乡下受罪反正她娘家现在发达了,想来她想和离,丁大根也不敢不同意的。
果然如她所料,在她的软硬兼施下,丁大根同意了。
所谓软硬兼施,硬的,自然就是威胁了,说是丁大根敢不同意,她就让娘家出面跟他谈这个事;软的呢,就说她虽跟他和离了,但儿子还是她的儿子,将来她发达了,肯定不会忘了照顾自己儿子的,这样将来对丁家兴盛有好处。
丁家人既怕得罪了苏家没好果子吃,又想着苏大妞的话也有道理,等她发达了,有能力了,不说一定会吧,但万一真还记着这个孩子,照顾他一二,那丁家的确会因为这个孩子,而发达起来,正是想到这一点,所以便同意了。
因成功和离了,刚好碰到苏大柱几人回来购买田地,于是苏大妞便趁着他们回来看一下老屋,跟着他们来到了京城。
看苏大妞和离,还想去京城,苏大柱等人不可能不带她的,毕竟她是苏大柱的亲生女儿,女儿和离了,本来就该回娘家的,现在女儿还年轻,家里又发达了,也不怕嫁不出去,更不怕要添口人家里供不起,所以苏大妞便跟苏大柱回了来。
高氏看苏大妞和离回了娘家,不由嘴角抽动,暗道这丫头,还真狠得下心,她当时说了,姓苏的苏家会养,有胆子就和离,本来只是为了堵她们嘴的,免得她们缠着她不放,非要跟着来京城,没想到苏大妞为了荣华富贵,还真狠得下心和离,准备重新嫁人。
不过回来就回来吧,多一个姑娘,将来也能让苏家多一条路,虽然苏大妞嫁过人了,就算能嫁掉,也嫁不到多好的人家,但肯定能比丁大根强,毕竟她要没和离,将来肯定一直是苏家的累赘,而现在和离了,将来重新嫁,再差也不可能比丁大根差,也不会是累赘的,这就行了。
于是当下高氏便道:“既然和离回来了,那就回来吧,你在家好好养身体,养漂亮点,等养的差不多了,让你娘帮你再找一门更好的亲事。”
要搁以前在老家,她肯定不会同意苏大妞和离回来的,因为家里穷,回来一个人就要多加一副碗筷,多一份开支,但现在,伯爵府虽然不是特别有钱,但多养一个人还是养得起的——连外孙女都养了四个,没道理养不起一个孙女——况且苏大妞离了丁大根,嫁个好人家,不会成为苏府的累赘,对苏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高氏自然没因苏大妞回来而生气。
高氏说的,正是苏大妞盼望的,当下不由笑的合不拢嘴,道:“好的奶,我一定会努力养身体,养好了好嫁个好人家的。”
高氏对苏大妞回来没意见,其他人就更没意见了,包括苏二妞等小姐妹,在她们看来,苏大妞嫁过一次人,又比她们大,不会跟她们有竞争关系,所以自然无所谓苏大妞回不回来,老实说,她们还更讨厌曹春花等人些,因为她们会跟她们有竞争关系。
但有原身记忆的安然却知道,这个苏大妞,以后可是会给苏家招来不少麻烦。
苏大妞会为了荣华富贵就和离,就说明她是个有野心的人,是个想过荣华富贵日子的人,有野心倒也不能说是坏事,但如果智商配不上这份野心,往往就会招来灾祸,而苏大妞,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
京城的水本来就深,随着康和帝几个皇子日渐长大,争夺大宝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苏家这样一群本来就懵懵懂懂,暂时还不擅长朝斗的人,在根本不了解情况的时候,一头栽进了京中这潭浑水,会被人算计,成为炮灰也很正常。
苏家遭人算计是方方面面的,苏大妞就是其中一个。
一份蜜糖裹着毒药的爱情,让苏大妞以为自己找到了爱情,同时也找到了荣华富贵,虽然她只想要荣华富贵,但如果在拥有荣华富贵的同时,还能拥有爱情,那多好呢,就晕了头,一头栽了进去,甚至将苏家卖了都不知道。
安然静静地看着苏大妞因为回到了娘家,过上了她盼望中的荣华富贵的生活,不用再在青山村,继续过着农妇的生活而高兴不已,仿佛看到了苏家驶向深渊的车轮在加速。
不过这时的她,手上没半分能力,也做不了什么,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顶多是继续修炼武功,不管怎么说,在没自己的势力前,起码要将自身的力量修炼好了。
因为从原身记忆她知道,苏家的第一次风波,马上就要来了,而从那以后,苏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团结了,这也很正常,钱是万恶之源,没钱的时候,苏家在老家虽然争争吵吵,但大家关系还算融洽,现在有钱了,而且钱的数额太大了,太有诱惑了,会让人失去理智,争斗起来,也很正常。
第1123章 新贵之家21
就像安然猜的那样,苏家的风波很快来了。
却说苏家目前表面上虽有当家主母,也就是高氏,因为什么东西都是她一手收着,这要还不叫当家,什么样才叫当家
但也可以说没当家主母,因为苏家还像在青山村那样,由苏老栓和高氏粗放地安排府里的开支,没有账本,没有管着库房的婆子,因为高氏不会记账,也不放心让下人看着库房,所以东西都是她自己收着的,每次拿东西也由她自己找,不让别人插手,生怕被人偷了她的东西。
但随着家里的人越来越多,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以及跟人交际越来越多,高氏再这样干,已经行不通了。
可以说,眼下的苏家,全是一把糊涂账。
不知道府里有多少东西——因为东西太多了,高氏数不过来也记不下来。
不知道跟京中各家交往得了别人多少人情礼,自己家付了多少人情礼——因为以前在青山村,高氏对那些村人都熟悉,再加上人家少,还能记得各家的情况,但现在京城来往的何止上百家,而高氏对他们也完全陌生,记个人名都难记住,何况记住每一家的人情往来,怎么可能。
而随着庶务越来越多,年纪大了的高氏越来越承受不住每天从早到晚地忙,累的喘不过气来。
要说这些,高氏还能顽强地扛下来的话,那三个儿子对她如此辛苦工作,不但不感激,还连连抱怨,就是压倒了高氏准备一直当家作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错,她三个儿子跟她抱怨。
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
自从来到了这个京城,又成了新兴勋贵,还是当红宠妃娘家人,那些大牌世家自然还按兵不动,没谁在这时候巴结他们,但那些不上不下的中小家族,为了给家族赌一个前程,为了让家族有个发展,便有人开始接触苏家人,想着苏贵妃得宠,他们巴上了苏家,到时让苏贵妃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好话,指不定自己家就能受益。
而这一接触,苏家人不免交际就多了。
这交际一多,总不好每次都让别人请他们吃饭,他们不请人吃饭吧——这会儿的苏家人还很朴实,有着乡下人的憨厚,不好意思总占别人的便宜。
但,想请人吃饭手上没钱怎么请于是他们就找高氏要。
京城下馆子可要比乡下小镇贵多了,更重要的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还不好意思带人去便宜地方吃,于是这每次要钱,都是十几两甚至几十两地要,这么多高氏哪愿意给的,于是十次里倒有八次要不到钱,让众人抱怨不已,觉得高氏太过分了,得了那么多钱,就一个人收着,连亲生儿子都不给点。
就算要到了,有时还会争吵,好比会责问高氏,怎么给谁谁谁多些,给自己少些,诸如此类。
吵的高氏头晕。
其实这些,儿媳们也想抗议,她们也想自己手头有点私房钱,但是,儿媳们不敢抗议,而且也没谁愿意做出头鸟,冲出去喊这事,怕让其他两家捡便宜,好在儿子们也很不高兴,他们提出来了,所以倒省了她们的事,只暗搓搓鼓动自家丈夫继续要,并表示京中其他人家都不像自己家这样处事,每家都是发月例年例的,大小主子手中都有点私房钱,就是自己家,就老两口有钱,其他人都没钱,太过分了。
她们这样一鼓动,三个儿子因在外面混,所以早就知道其他人家的确像自己老婆们说的那样搞的,再加上想要钱,涉及到自己利益,当下就跟高氏吵吵着这事,说要跟京中其他人家一样,将各项制度弄起来,其中最紧要的一条就是,月例年例要搞起来,要不然所有的钱都由高氏一人拿着,他们没钱用,每次用点钱,还要找高氏支,不合理。
这话听的高氏气的想吐血,但因儿子们的抱怨越来越厉害,再加上高氏自己也越来越难支应,于是当下高氏不得不妥协,同意参照其他府上那样管理安乐伯爵府,同时,按照其他府上的规矩,让叶氏这个世子媳妇管家,又因知道叶氏不识字,怕她弄不好账册,指明由女先生夸奖过的学习好的安然,辅助叶氏,特别是记账方面,由安然处理。
怕这样安排家里其他人不高兴,便说这是贵妃要求的,让她好好培养安然,所以让安然学着管家,这是刚刚好的事。
其实她就是不说,苏家人也不会反对的。
至于让叶氏管家,也同样没人反对——虽然二房宋氏三房刘氏想管家,但也知道,不管是京城,还是乡下,一般人家都是长房媳妇管家,所以她们没有置喙的余地,所以高氏这个安排,她们自然就接受了。
顶多是成绩也不错的曹春花,看高氏只让安然一人辅助叶氏管家,没叫上让先生同样夸奖过的她,心里有点不平静,想着还是人家会投胎,毕竟要不是苏安然是叶氏的女儿,而是她是叶氏的女儿,这会儿辅助管家的,肯定就是自己了,毕竟叶氏不会记账,而管家必须有个账册,这样一来,已经识了不少字的自己,肯定就要派上用场了,那样,自己在府里的地位,就会像安然这时这样,水涨船高了。
——至于高氏说,这是苏贵妃的要求,所以她才培养安然的,曹春花就没放在心上了,毕竟在她看来,叶氏肯定是要用自己女儿的,不会用外人的,哪怕有贵妃的叮嘱,只怕也不会用的,所以归根结底,安然能管家,就是投了个好胎,所以曹春花会因此嫉妒安然命好也就很正常了。
而安然看自己拼命表现,终于获得了回报——得到了伯爵府部分管家权——不由满意。
要知道在原身的世界里,由于原身学习成绩不好,她是没得到管家权的,叶氏不会记账,后来还是让曹春花帮忙记账的。
曹春花嫉妒她管家,但其实对她来说,管这样一个小地方她还真没放在心上,之所以想达到这个目的,不过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接触人、培养自己势力的机会。
有了这部分管家权,她就能因此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将来为复仇的事,做点准备了。
第1124章 新贵之家22
虽然苏家经过了一番争吵,经历了进京后第一次矛盾风波,不过还算较好地解决了。
而对于抢了曹春花管家的权力,安然是一点也不内疚的。
要说苏大妞是傻,在不明情况下害了苏家,那曹春花就是毒了,她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会害了苏家,但照做不误,甚至在苏家落难后落井下石,就因为她觉得当时的苏家对她不好,所以她想报仇。
所以对夺了这样一个白眼狼管家权的事,安然自然不会有任何愧疚。
虽然高氏让叶氏管家,但这个管家,其实是有限的管家,因为,钱还被高氏捏着,叶氏只能每个月找高氏报账。
唯一好一点的是,她和安然对库房进行了清点,她点数,安然登记,现在知道家里有多少东西。
虽然高氏没将管家权完全下放,不过就算如此,安然也满足了,因为她的主要目的,是借此机会多接触人,培养自己的势力,倒不是为了真的争夺完全的管家权,而现在这有限的管家权,已经能满足安然的需求了。
当然她满意了,不代表叶氏满意了,叶氏对老太太将近六十岁了,还不交出管家权,将库房清点好了,钥匙还是老太太拿着,她对库房的东西根本做不得主,其实心里是非常不爽的。
虽然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不过跟其他府上一样办事后,府里上下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每个人手上都或多或少有点私房钱了,众人自然高兴。
便连安然都不由高兴。
虽然月钱那点数额,对于苏二妞等人来说感觉不少了,毕竟以前她们一文钱都没有,现在一个月有一两银子零花钱,哪有什么不满意的——虽然这个零花钱在京中来说相对算少的,但没办法,苏家没钱发更多的月钱——但对于安然来说根本不够用。
不过有了这点钱,以后她做什么事拿得出钱,别人不会觉得奇怪了,起码能帮她从面上掩饰一番,毕竟她要是没钱,她应该是什么都干不了的,虽然她做很多事,要花的钱,根本不是这点钱能有用的。
大家都高兴,就高氏心疼,要知道府里上下这么多人,一个月光是月钱就要好几十两,她能不心疼吗哪怕按安然定下的规矩,老太太一个月发十两月钱,是全府最多的,她都心疼,毕竟在她看来,所有的钱都是她的,什么给她发钱啊,分明是其他人从她这儿拿钱。
不过所有人都高兴,高氏那点不高兴,也就没人理了。
苏家这次的风波虽然很快平息了,但并未因此宁静下来,很快又有新的风波来了。
这天,荣升为苏二老爷的苏二柱,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妖里妖气的女子,安然就算没有原身记忆,也看的出来,这应该是青楼女子,而且还不是那种清倌。
苏二柱一开始跟家里讲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刚从乡下进城没多久,还没沾惹多少京中纨绔习气,能理直气壮地带个女人回来。
但随着二伯母宋氏看到那个女人,气的眼睛都红了,嘴里叫着“我跟你拼了”,一头朝……那女人撞了过去,苏二柱便不由慢慢的理直气壮了起来。
“你干什么,干什么啊,我带个女人回来怎么了,怎么现在京中哪家老爷后院没女人啊,我才一个女人你就这样,那些一屋子女人的,人家夫人也没如何。我告诉你,你再这样善妒,小心我将你休了!”苏二柱底气足的很,他现在是伯爵之子,就算年纪大了点,想娶老婆的话,也是不难的,而且绝对不会比年纪大又不怎么漂亮的宋氏差,只会比宋氏年轻漂亮,所以他怕什么啊。
宋氏本来还当是乡下,气焰嚣张,听苏二柱这样说,不由一颤,不可置信地看向苏二柱,道:“我给你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里里外外地辛苦操持这个家,你要休我”
苏二柱看宋氏这样质问,一点也没良心不安,相反,还不耐烦地道:“只要你不吵闹,贤惠大方,我自然不会休你,但你善妒,那也怪不得我了。”
看苏二柱一点情面也不留,宋氏的眼泪不由流了出来,但……听了苏二柱这话后,她却也不敢再说什么了,怕苏二柱真的休了她,毕竟她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富贵生活,她不想休回乡下,再过那种穷苦日子,再说了,如果真休回去了,娘家兄嫂只怕会骂死她的,毕竟当初来京前,他们可还指望着她在京城熟悉情况了,帮帮他们呢,这要不但没熟悉情况,还因善妒,被丈夫休了,帮不到兄嫂,还要吃兄嫂的,回去会被兄嫂如何埋怨,都是可以想见的,所以她不偃旗息鼓又能怎样
安然看一向泼辣的宋氏,面对丈夫有了女人,竟然只能认命,不由叹息。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女人休回去就下场凄惨,所以面对男人拥有其他女人,只能这样认命。
不像在现代,就算有权有势的男人,经常也会有无数女人,但只要你不愿意,你是随时可以走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