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等朱友康母亲醒来时,看不到人了,赶紧起来找,她认为小吕去茅厕了。
可是茅厕里,院子里都找了,也不见人。朱友康母亲有些着急,这么一个大活人一觉醒来不见了,这可咋办呀。
她根本想不到,小吕会和朱友康以及朱友康的父亲睡在一个床上。
本身睡得就比较晚,再加上又睡了一觉,朱友康的母亲精神得无法入睡。她脑海里全是小吕的影子。
这到底是去哪里找呢?她伤透了脑筋。
她一边思考着小吕要去的地方,一边胡思乱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小吕在朱友康的外侧,一只胳膊搭在朱友康的背上睡了一觉,她醒来一看,朱友康仍然睡得跟死猪一样,一点知觉都没有。
小吕感觉太无聊了,农村人就是太封建,只好趁着夜色又回到了她原来的地方睡下。
第二天醒来,朱友康母亲看到小吕就睡在身边,朱友康和他父亲仍然在睡梦里。
弄得朱友康的母亲丽芝昏头转向的,她甚至认为昨夜里是自己在做梦,他根本不清楚这位小姑娘已经在自己的儿子身边,抱着她的儿子睡了一觉。
就这样,一家子稀里糊涂地凑合着睡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醒来,小吕就吵着朱友康,跟自己一块回县城,朱友康不想走那么早,他想赶在太阳落山前感到学校就可以了。
这样两个人就发生了争执,朱友康问:“你是不是今天要赶上上班?”
“不,我已经调班了,我周一才去上班。”小吕说。
“这就好,咱们折中一下吧,小吕咱们吃了中午饭就走,你看好不好?”朱友康只好与人家小姑娘商量着说话。
“好啊,那咱们今天还能去玩半天,友康哥,咱今天去哪玩儿?”小吕高兴了,就开始设计游玩儿的地方。
“好,咱们今天就去牤牛岗。”朱友康心里有些不高兴。
因为,自己回家不多,回来还能够帮家里做些活儿,跟着小吕回来,则是什么活儿也干不了,还得给老人增添不少麻烦。
朱友康开始思考着如何面对小吕,回校后如何处理和小吕父母的关系……
第二百一十八章 解谜
小吕在朱友康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因为没有蚊帐,门窗也没有窗纱和门帘,小吕没有休息好倒别说,身上还被蚊子叮咬了很多红疙瘩,怪痒痒的。
她起床后心情很不好,可是,是她自己坚持要住下的,又不好给朱友康着急,只好把气闷在肚子里。
第二天,她需要早点动身,才能按时赶到医院里上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来到朱友康家里,就是不想离开。
眼下有工作在身,又不得不提前行动,再加上她被蚊子叮咬的烦躁心情,一直折磨着她,他心里很难受。
朱友康起来后,一看到她被咬成这个样子,就对她说:“小吕啊,昨晚委屈你了,看把你咬成这样了。”
“没事,挺舒服的!”小吕打起精神,给自己鼓劲儿,尽管不舒服,也不高兴,她还是顾全大局,没有面对老人给朱友康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朱友康知道小吕的脾气,没等小吕说话,就主动对她说:“走,今天咱早点走,免得你上班吃到。”
他俩洗漱完就要走,母亲要留下他俩吃早饭,说着话就去生火做饭。朱友康对母亲说:“娘,别做了,小吕吃完饭就赶不上上班了。”
“你这小子,昨晚上也不给说一声,真误事!”母亲埋怨着朱友康,一边从竹篮里,拿出昨天中午买的油条,给朱友康带上。
朱友康说:“不用了,我们马上就走了。”
“拿上吧,半路饿了就吃点。”朱友康的父亲走到院子里关心地说。
朱友康把母亲拿出来的油条又放回竹篮里,和家里人说了一声,就和小吕一块去了蓬州县城。
从山里往城里走,刚开始是上坡少下坡多,过了一阵子,基本都是一路下坡,他们提前很多时间赶到了县城。
朱友康看着还早,就在新华书店西边那个小餐馆里坐下来吃饭。
朱友康征求小吕的意见后,按照小吕的吩咐,要了两碗西红柿鸡蛋汤,四个猪肉馅包子。
朱友康两个包子很快吃完了,小吕只吃了一个,在朱友康强烈劝说下,小吕又拿起了剩下的那个包子。
不过,她只吃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一半,她拿在手里亲自喂到了朱友康嘴里。朱友康要接过来自己拿着吃,被小吕拒绝了。
朱友康看四下里没有熟人,就大口大口的吃到了嘴里。
吃完之后,小吕要朱友康送她到医院门口,朱友康觉得不妥,坚决不从。
朱友康清楚,这也许是她的一个计策,给外人造成假象,或者是为了达到她占有自己的目的而故意为之。
朱友康觉得,不能事事让她牵着鼻子走,那样自己以后就会被动。
他推说自己要急于见一个同学,没有按照小吕的意思送她。小吕很不高兴,也很无奈地自己骑自行车上班去了。
小吕走后,朱友康觉得去哪里也不妥。
她非常想去看看何海云,估计这是一个星期天,何海云也不可能在她母亲的文化馆。于是就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沿街溜达。
朱友康爱看书,在书店门前,他放好自行车,进了书店。逛了一大圈,来到文学书籍专柜前,眼睛一亮,这不是路遥的小说《人生》吗?
他借着看过别人的,自己倒是没有。于是掏钱赶紧买了一本。买了书他才发现,还是回学校看书好。
他打算到了学校看这个《人生》。
一进校园里面,他看到老校长和那两位老教师,也就是小吕的父母,坐在甬路的大树下,手拿一把摇扇,在说话。
朱友康就默不作声地坐下来,听人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讲故事。
朱友康一听,他们在讲周六早起,在姚老师那里发生的事情。
经过一天多的突审,小青年供出了全部犯罪事实。姚老师和他的对象也向公安做了详细陈述。事情是这样的:
这个小青年叫马二鸣,父母早年离异,母亲带走了闺女,家里只剩下他和他父亲,后来他父亲又给他娶了一个后娘。
这个后娘对他很不友好,父亲在的时候是一张笑脸,父亲走了之后,是一幅仇恨面孔。所以,他从小就没有享受到父母恩爱。
相反,这女人非常好色,为了寻求刺激,马二鸣小的时候,他的后娘经常当着马二鸣的面和老他爹恩爱。甚至还怂恿这个孩子去模仿。
这孩子都十多岁了,还和他们一个床睡觉。他父亲在家的时候,后娘为了表示对他亲近,还常常把他搂在她的被窝里。
这孩子家教出了问题,后来长大了,没地方看书,就经常到外院里的树杈上读书学习。
有一天,他刚要扭头背诵英语单词,突然听到了一种怪怪的声音。他赶紧沿着声音的方向去看。
结果他从窗户里看到了不该看到第一幕,姚老师正在和她的对象做恩爱。
姚老师和对象谈得正在火热,周六的大早起,学校里非常清净,两个年轻人在姚老师的宿舍里,**了一番。
这一细节,正好被马二鸣,从窗户最上边的玻璃窗里,看得一清二楚的。
看到这一幕,小青年一下子心里膨胀起来。急促的呼吸,让他无法继续背诵英语单词。从此,外院里的树杈上再也没有了郎朗的读书声。
这正如老两口子老教师说的话,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背诵英语单词的声音。
从此以后,这位小青年开始静悄悄地躲在树杈上,等待有色电影的上演,看得多了,观察的仔细了,这孩子内心里就生出歹心来。
他毕竟还年轻,禁不住这样长期的刺激和诱惑。
于是他开始动了歪心眼儿,他发现姚老师的对象,每次跟姚老师风雨过后,就会离开走人。
其实是回到姚老师的隔壁去休息了,这是姚老师为了掩人耳目而已。但是马二鸣不知道,他认为姚老师对象是离开了这里。
这就给马二鸣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个马二鸣也不是一般的茬子。
他为了能够进姚老师的宿舍,在最近这次行动之前,他在星期五下午,从姚老师后窗里进去,已经把姚老师的门插弄活了。
这样做他认为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进屋门方便,一个是为前后逃跑提供方便。
等这一切都做好了,一大早他照样拿着书上了核桃树的树杈上,这次不是为了读书,其实好久都不是为了读书了,他是在伺机作案。
他也要像他以前所看到的那样,他要像姚老师对象那样,去分享一番恩爱,然后高高兴兴地离开宿舍,这个孩子想得也太天真了。
又一个早上,天刚蒙蒙亮,当坐在核桃树上的他,再次看到他以前看到的那一幕时,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在他身上鼓动着,使他难以控制。
等姚老师那个对象走了以后,他静静地观察了这位独自休息的姚老师,呆了一会儿之后,他看到姚老师似乎又睡熟了。
于是,在心里那股儿强大冲击力驱使之下,他利索地绕过墙头,从前面慢慢推开了姚老师的屋门……
第二百一十九章 巧合
朱友康听他们讲得有些玄乎,想插嘴问几个问题,后来想起来老校长给他说过的话,没事了在学校里少说话,多干事。也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他想问的问题是,这个姚老师还没有结婚,怎么能这样做呢?朱友康有点想不通;再一个问题是,那个马二鸣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量,竟然在大白天来学校胡闹呢?
他还想问一些其它问题,鉴于王校长的话在先,王校长又在眼前,朱友康只好保持沉默,继续听他们讲故事:
马二鸣蹑手蹑脚地推门进了姚老师的宿舍,看到姚老师一个人面对墙体斜躺着睡觉。
他缓缓地憋着气,只怕惊醒了“熟睡“中的姚老师。
他睁大眼睛,猫着腰儿,在姚老师屋子里四下搜索。很快他看到了姚老师放在办公桌上的项链、手表和手镯。
他的贪财心理开始膨胀起来,原来准备图谋不轨的思想开了小车,贪财思想占了上风。
他看了看“熟睡“中的姚老师,觉得只拿到这些财物还不满足,就开始蹑手蹑脚地拉开姚老师的抽届。
他小心地抽届里上翻下翻,搜来搜去,也没有什么新发现,有些垂头丧气。
于是,他忘记了这是什么地方,又着急地拉开了另一个抽届。
又是一阵心惊胆战的搜索和查找,这次还真的有了新发现,他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钱包,里面装着一些零钱,还有三四张照片。
其中一张是姚老师与对象在海边拍照的,美丽的姚老师手里打着一把蓝花色太阳伞,穿一件性感的蓝白条纹游泳装。
这幅照片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想从钱包里掏出来拿走,结果刚把相片掏出来,钱包一下子掉在抽地里。
这个动作发出了声音,一下子把“睡梦”中的姚老师惊醒。
姚老师侧身面对墙体,仍然闭着眼睛说:“你怎么又回来了?又找什么东西?”
这话说出来以后,可把马二鸣吓坏了,他急忙停止了手里的动作,不敢作声,准备往外跑。
姚老师没有听到回话,觉得有些异常,翻过身一看,原来不是自己的对象,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毛孩子。
当马二鸣推门进了姚老师宿舍的时候,在他拉开抽届乱翻一起的时候,在他打开姚老师钱包端详姚老师泳装照片的时候,姚老师其实并没有睡。
她认为刚才的一系列动作,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对象在捣鼓。
刚才马二鸣的到来,姚老师大意了。
姚老师立刻转身坐起来,穿好衣服,歇斯底里地喊道:“你要干啥?抓坏蛋啦?”
这一个喊声,隔壁的对象听得清清楚楚,立刻从屋里蹿来。
马二鸣一看事情闹砸了,拔腿就往门外跑,这一跑正和迎来的姚老师对象,撞了一个满满的正怀。
姚老师的对象人高马大,一下子把他反压在身下,双手摁住了他的身子,他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这就是小吕的父母那天早起看到的那一幕。
公安局来了,带走了小青年马二鸣,经过两天的审查,马二鸣最终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的父亲托人给姚老师说好话,送补偿,打算取得姚老师的谅解,私下解决,从轻发落。
因为补偿的数额比较可观,姚老师似乎有些动摇。
但是,在团委工作的对象,感觉欺人太甚,寸步不让,公安局只好依法办事,从严处理。
故事讲完了,朱友康打算回自己屋里看书,小吕的父亲叫他过去帮忙。
朱友康过去一看,哈哈,两条大鱼已经买好,看样子是早起买的,还有一堆青菜。
小吕的母亲开始用刀剁肉馅,看样子中午准备吃好饭了。
朱友康打算告诉小吕父母说,昨天小吕和他去了南丘村,可是,老两口谁都没有提及这事,朱友康又怕说出来以后,跟小吕回来说的前后不一致,张了张嘴,又合上了。
再说了,这天王校长奇怪地也在这里帮忙,他也不清楚王校长到底和这对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是什么关系。
小吕的父亲给朱友康安排了开剥大鱼这活儿,像是把他当孩子一样使唤。
他还给王校长安排了摘韭菜的活儿,似乎也不拿王校长当外人。
好像是最亲热的一家老小,分享着天伦之乐的生活。
当小吕母亲调好肉馅的时候,朱友康的鱼也收拾完毕,小吕父亲的另外几个菜料也备好了。
小吕的母亲叫来了姚老师一起包水饺,她的父亲开始下厨炒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