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嗯,若真如声伯所言,那陛下应该早就暗中谋划此战了!”文天祥听了也惊异不已,这两者相距少说可有半年之久,那时张弘范尚未受命平定江东,自己都不曾想到会落于其手,何况远在崖山的小皇帝。
“应该如此,到崖山后陛下时常出海钓鱼,吾想正是那时就开始准备,不仅将崖山岛周围的地理、水文调查的清清楚楚,还对潮汐和气象了然于胸。但让我不解的是陛下似乎对张太傅如何迎敌,张弘范如何破阵都十分清楚,因而才能欲伏兵马,占尽先机!”刘黻皱皱眉说道,“哦,还有陛下好像早已算定履善会兵败被擒,并会随敌军来此,因而早早便命人整日盯着囚船,寻机解救。”
“这……这也太……”文天祥听了结结巴巴地说出话来,陛下连自己兵败被擒都算定了,好一会儿才道,“昨日我被救出都觉是梦中一般,本以为此次定要杀身取义了,根本想不到还能重归朝廷。
“履善可曾听闻《生祭文丞相文》”刘黻听其如此说,突然想起一事问道。
“还有生祭吾的文章,吾未曾听闻过,还请声伯告知详情。”文天祥愣了下,又洒然一笑道。
“呜呼
第425章‘寓教于乐’
“陛下,慢一些,不要摔倒了!”正当刘黻和文天祥聊着朝中之事时,突然听到王德的喊叫声。
“不行,会他们抓到的!”两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陛下一路小跑着从舱外蹿了进来,嘴里还不住的喊道。
“陛下,怎么如此慌张,何人在追赶”大船虽然抗风浪能力强,但在飓风的侵袭下也不免左右摇摆,文天祥两人看陛下踉踉跄跄的冲进来急忙起身相扶,并将他护在身后问道。
“是两个小魔头,快将舱门关上,千万不要告诉他们朕来过这里!”赵昺从身后探出头来看看,一转身拉开窗户,抓住窗棱纵身一跃圆滚滚的身子已经上了窗台翻了出去,那边值守的侍卫急忙将皇帝接住,他还不忘回身抹去窗台上的脚印叮嘱二位。
“两个小魔头!”文天祥两人面面相觑道,这船上到处都是陛下的侍卫,可谓戒备森严,谁敢在这里将小皇帝撵的像兔子一样到处跑呢
“两位小祖宗,陛下没有来过这里,不要乱闯……”两人还没弄清楚是谁,门又一下子被推开了,王德挡在门口试图阻止谁进入。
“我看到了,陛下就是进了这个舱门!”这时一个梳着髽鬏的小脑袋从王德的腋下伸了进来,左右张望着喊道。
“是吗哪里有啊……啊,刘世伯!”又一个小脑袋伸进来,猛然看到文天祥二人,讶然道。
“小孩子胡闹,惊扰两位大人了!”王德回头看看屋里并没有陛下的身影,拱手赔罪道。
“王大官,无妨,让他们进来找找吧,否则他们还要闹翻天的!”刘黻连忙还礼道。
“快让他们进去吧!”那个小女孩仰着脸冲王德喊道,王德让开了门,她又看着小男孩未动,拉住他的手硬拽了进来。
“这二位是谁啊”文天祥此刻明白陛下口中的小魔头就是这两个孩子了,笑笑问刘黻。
“这位是摧锋军统制陈任翁的女公子,那位是陆相家的八郎,当日与敌对阵便都迁于舟上!”刘黻指指两个孩子说道,“你们还不拜见文世伯!”
“拜见文世伯!”两个孩子相互看看,上前施礼道。
“哦,免礼,只是我这个世伯身无长物,连个见面礼也拿不出来!”文天祥拉过两个孩子上下打量着,想起自己失散的儿女,病死的幼子,眼中闪着泪光笑道。
“世伯不必客气,淑儿听父亲说文世伯乃是当世大英雄,能得见已是淑儿的荣幸!”小女孩摇摇头说道。
“陆正问文世伯安!”小男孩就规矩多了,规规矩矩地施礼道,脸上还带些羞意。
“两位世伯真的没有见过陛下吗”舱中除了软榻和长几别无长物,一目了然,根本藏不住人,但淑儿仍不放心地问道。
“淑儿快走吧,陛下不在这里!”陆正有些紧张地拉拉淑儿的衣襟道。
“两位世伯,陛下真的没有来过吗大人可不要骗小孩子的!”淑儿眼珠转了两圈看向两人问道。
“淑儿,你先告诉世伯为什么要追陛下”刘黻却没回答,笑着问道。
“陛下做了一个自己会蹦着走的小鸟,却不肯给我们玩儿,只好先抓住他了!”淑儿可能是怕两位老人听不懂,乍着胳膊并脚蹦了两下说道。
“哦,是有意思,但你们也不能追着陛下到处跑啊,你父亲知道了又要罚你了!”刘黻板着脸说道。
“没事的,父亲说我们可以和陛下玩儿的,陛下也很和气,没有恼的!”淑儿一本
第426章论势
文天祥与小皇帝的两次见面,一次是刚刚获救是,那会儿与敌军激战正酣,陛下指挥千军万马围捕张弘范,他略施小计迫其现身,并要了其的命,那时陛下立于船头指挥若定,侃侃而谈,不失大将风度。而这次却是以一个顽童的形象出现,爬窗抢东西与寻常家的孩子无异,虽然他要表现的比一般的孩子成熟和聪明,可依然无法让人难以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陛下,你为万金之躯,不好与他们在一起嬉闹,若注意行止!”文天祥知道小孩子顽皮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一国之君如此就显得不合规矩了,于是劝道。
“呵呵,文山先生言重了,朕也不过是一凡人,与天下芸芸众生并无区别,也要吃饭、喝水、睡觉,挨了刀一样会死,只是托祖宗的洪福,众臣的拥戴才得以登基,有众军的庇护才免于受缚于敌,否则于这乱世之中又与街头的乞儿有和区别。”赵昺笑笑言道。
“陛下所言不错,但君无威不立,还当自重!”文天祥听了皱皱眉,陛下有亲民思想不是坏事,但太过则失威严,觉的还是有必要劝谏下小皇帝。
“文山先生,如果疏远众人,整日板着脸就能生威,庙里的金刚有人怕吗”赵昺板起脸问道。
“陛下说笑了,臣并非此意。”文天祥听了一愣,怎么觉得这孩子不会好好说话,竟讲些歪理!
“呵呵,文山先生,朕随意惯了,还勿见怪!”赵昺看出文天祥有些不快,笑笑道,“朕以为治理天下,让万民归心,威或不可缺,但不可一味为之。而若朕这个年纪,每日绷着脸,摆出生人勿进的模样,你们是不是也会觉得朕有毛病啊!刚刚你们也没有跟他们两个板起脸说话,一样是有说有笑。”
“呵呵,臣执拗了,反倒不若陛下洒脱!”文天祥想想也是其是皇帝,也是个孩子,怎么可能如同木偶一般呆坐。
“现在哪里是洒脱,而是得过且过,不知明日会飘荡到何处!”赵昺听了笑脸一下僵住了,变成了苦笑道。
“陛下切勿悲观,我们尚有二十万军民,无数拥戴陛下的臣民,何愁寻不到一处立足之地!”文天祥没想到自己一句话触及了陛下的伤心事,赶紧宽慰道。
“履善,陛下正为此事忧愁,你可有良策”刘黻往前凑了凑问道。
“以吾所见,鞑子如今势大,与其难以争锋,而要避敌锋芒,养精蓄锐,择机再战。”文天祥想想言道。
“那履善以为行朝前往何处为上”刘黻又问道,心下琢磨其当前看法与陛下却是相似。
“当前敌酋忽必烈发大军十数万南下,欲一举剿灭行朝,泉州、福州、广州、静州皆驻有重兵,东南沿海各州县皆已丧失,守将或败或降,只能待敌军少退再谋立身之地!”文天祥言道。
“文山先生之言,朕却不敢苟同,敌军一日不退,我们便要一日漂于海上,粮饷无处筹措,兵员无法募集,不出年余便会耗尽积蓄,无需敌军征剿便会自溃。否则只能冒险攻打沿海州县筹集所需,但若是失利就将耗尽最后一点精血,再无力回天。”赵昺听了摇头道。
“那陛下有何高见”文天祥想想
第427章一桃降三士
赵昺打开窗户想故技重施却发现那边已有埋伏,不知道他们如何说动了船上其他的几个孩子已经将舱室团团围住,他急忙关上窗户别上插销,又一个箭步冲到门前上了门栓,将‘敌兵’全部挡在舱外,不过他想走也出不去了。
“陛下好身手啊!”文天祥看小皇帝身材肥胖,此前上下窗台都需他人协助,以为其必然身形缓慢,没想到在这‘危急’时刻居然动作异常灵敏,跃上窗台,关窗、跳下、闭门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等外边的人破门已经完成,这反应和速度怎么看都不像刚才那个慢吞吞的小胖子。
“履善,陛下可是泉州少林元妙大师的亲传弟子,已经习武年余,至今苦练不缀,虽未有成,但手脚却是十分灵活,同龄的孩子是奈何不了他的,即便成人想要抓住他也要费番力气的!”刘黻捋捋胡子笑笑道。
“嗯,习武乃是辛苦事,陛下居然能坚持不懈,真是难得!”文天祥也赞道。
“唉,习武何止是辛苦,元妙师傅的板子打在身上疼得很,若是回去后发现朕荒废了功夫,少不了又是一顿胖揍的,而师傅只答应教朕五年的!”赵昺一边听着舱外的动静,一边回头搭话道。
“哦,元妙大师还敢责打陛下”文天祥有些吃惊地道。
“何止是元妙大师,朕的几位师傅,除了应先生和蔼外,江翊善和邓侍读都是动辄便要训斥一番,朕在他们眼里与寻常弟子并无特殊的,都是说打便打,说骂便骂的。”赵昺扒着门缝偷窥外边动静道。
“呵呵,应和父、江宗宝、还有邓侍郎都是当世人杰,常言名师出高徒,陛下有福气啊!”文天祥笑着答道,他知道应节严为人沉稳老道,善解人意,做事深谋远虑;江璆也是名门之后,又得江万载多年教导,也是他们这一辈人中的翘楚;他对邓光荐了解不多,但也知其才名,年轻一辈中的人杰;而这位刘声伯据说与陛下也有半师之谊。有了这些人的辅佐,难怪陛下能开创出一番局面,培养出这么个精灵古怪的弟子。
“前后都有人,他们是想瓮中捉鳖啊!”赵昺顾不得答话,来回走了两圈发现出路全部被堵死,搔搔头皮嘟囔道,“门前他们埋伏了四个人,后窗有五个人,打是打不过了。可那小丫头是没这么多心眼的,难道她说动了陈墩这小子来帮忙,否则她和陆正那傻小子是识不破我的计划的。”
“陈墩是谁”文天祥也想看看陛下如何破除当前困局,并未多言,听他有说出个名字便问刘黻道。
“陈墩乃是故去的前参知政事陈文龙的少公子,陈参政殉国后其流落甲子门被陛下收留,他比陛下年长几岁,却顽劣异常,也是个难缠的小家伙,入朝后在陛下身边当伴读。”刘黻介绍道。
“陈墩,你小子居然也来捣乱,担心晚上没肉吃!”赵昺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物冲门外喊道。
“陛下,非我不讲义气,而是实在想看看你又做出了什么宝物,只要让我瞅一眼便走!”屋外果然传来了陈墩地回答声。
“哼,就知道你小子坏事!”赵昺恨恨地说道,“好,我答应你,但是只准你一个人进来,其他人可不行!”
&
第428章顾虑
赵昺手中的小鸟现在来说很多人都很熟悉,就是那种童年时几乎人手一只的以发条为动力的铁皮小鸟,他复刻这个当然不是为了重温童年旧梦,而真是有用,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做成了这个模样。他视为珍宝的其实就是提供动力的发条,在现代这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可在大宋却是有多少钱也买不到。
制造发条首先是要有良好弹性的钢材,这种钢材不止可以作为发条,还可以制作弹簧,可就是如此的小东西却让赵昺困扰多时。当初制造弩炮便需要使用弹簧片控制棘爪,那时事情紧急只能以弹性稍好的所谓百炼钢制作,可也成了场噩梦,弩炮会经常在使用中因为弹簧片的失效而发生故障,需要经常进行更换。训练中还好,战时就很麻烦了,会严重影响发射速度,使用开花弹甚至危及炮手安全。
当时赵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统计弹簧片的故障率,算出平均值后,然后再制定一个安全值,每当达到数值时不论好坏都要更换。这样虽然保证了安全,可增加了保养次数和备件的储存量。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要消耗十斤熟铁才能得到一斤‘百炼钢’,且是全手工操作,所以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过这还是次要的,主要是在战时就要贻误战机。
因此入朝后,无所事事的赵昺就令工匠们试着改进工艺,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做出来当然还要进行试验,那么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他就想到了发条,以此来测试钢材的弹性和韧性及抗疲劳性,也就有了这只蹦蹦跳跳的机械鸟。可一个没看好就让小魔女给发现了,闹着要玩,赵昺怎么舍得,结果惹出了这么场被群孩子追杀的闹剧……
赵昺略施小计本想让他们闹起来自己趁乱跑了就完事啦,可他突然发现文天祥看向自己的神色有佯,便意识到其可能觉得自己连一件玩具都舍不得与其他人分享,觉得自己太过吝啬,他只能佯作不知,不动声色的将鸟儿给拆了,借机解释了这东西的重要性,而非自己不舍。这并非想的多,他清楚文天祥其人生性豪爽,视钱财如粪土,且很少服人,一番长谈刚刚给其留下点好印象,自己不能因为一只鸟儿给毁了。
安抚好了这位,可没想到刘黻又来了句‘一桃杀三士’,此语原并非如此,而是引申自‘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原意是春秋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三人意气相投,在朝中彼此互壮声势。由于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时任国相的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担心他们如果势力越来越大会威胁到国君的地位,于是拜见齐景公把心里想法一说,齐景公虽然觉得除去三位勇将未免可惜,可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便将除去三人的任务交给了他。晏子便让齐
第429章各有说法
“开门!”赵昺虽觉得文天祥未必会那么向,但还是觉得稳妥些好,他计议已定让王德开门。
“唉哟,你踩了我的脚了!”
“不要挤,让我先进!”
“陛下,只答应让我看的,不要拉我!”……门一开,一帮孩子跟头把式的冲了进来,嘴里还不住的吵闹着。
“放肆,两位大人在此,你们怎么这么无礼!”赵昺看看冲进来的几个人,皆是借宿于社稷号上众臣的子弟,他们肯定经过一场‘恶斗’,一个个的衣衫不整,灰头土脸的,心中暗笑可脸却绷得紧紧的,厉声喝道。
“快站好,陛下生气了!”陈墩虽然在陛下面前整日嬉皮笑脸,其实心中一直对这小孩是又敬又怕,尤其是经此战后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由于自尊心作崇,口中一直不愿承认,让外人以为自己‘真’的怕了小皇帝。不过他也是出身名门,还是知道轻重的,他们如此就闯进来是十分失礼的。
“参见陛下,拜见两位世伯(世叔!”大家都是世家子弟,年纪虽小,可自出生便要学习礼仪,急忙整理衣冠各自行礼道。
“陈墩,朕问你!”赵昺见众人停止了喧哗,肃立眼前指指陈墩道,“你在这些人中年岁最长行事应为众人表率,是不是应该带头尊礼守法,谨守规矩,教导幼小”
“是!”陈墩躬身答道。
“好,如今朕在此与两位重臣议事,你却率众人在外吵闹,是否错了”赵昺又问道。
“禀陛下,属下错了。不过陈淑儿并未说起陛下与两位大人议事,总是不知者不怪吧!”陈墩再次认错,不过却面色轻松,还不忘为自己辩解。
“哼,你比淑儿大了多少,难道也不辨是非,自己有错反而把一切过错推于一个女孩子身上,不知羞吗”赵昺冷哼一声沉声问道。
“陛下,属下并无推脱之意,我……我错了!”陈墩还想辩解,但看陛下脸已经沉了下来,恨恨的瞪了身边的陈淑儿一眼答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