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非10
 他再三否认,傅恒夫人才略微放心下来。
 “儿子只是觉得如今皇上正看重于我,小金川那边又起战事,只怕我此番在京中也待不了太久。”福康安又说:“我也不想将人娶进门,终日不得相见,如此未免对她不公。”
 傅恒夫人还想再劝,但触及到儿子坚毅的神色,千言万语只得转换成了一声叹息。
 儿大不由娘,说得就是她此时的心情了。
 而事实正如福康安所言,他未能在京城久留。
 不过一月,他再次带兵出征。
 在京中的这一个月中,除了进宫面圣,他去的最多的就是和第。
 但不知为何,分明他表现得还算温和,可那个叫丰绅殷德的小娃娃就是不大喜欢他。
 连抱也不肯让他抱,还推说自己不喜欢被人抱——可分明那彦成一去,他就闹着要抱抱!
 枉费他在台湾这几年还常常来信问过他这个小东西呢,小东西真是不识好歹。
 该不会是和珅教唆的吧?
 福康安想了想,又觉得不像。
 那就是对不上眼缘?
 可他自认长得也还算俊朗吧,如若不然当年也不会将那小东西的娘亲都迷得神魂颠倒了……
 想着想着,很快就近了小金川。
 有仗打的日子过得飞快,一晃眼又是两年的光景过去。
 这一日,艳阳高照,受命前来顶替海兰察的人来了。
 海兰察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不堪战场艰苦,病痛缠身,福康安特地请旨让这个跟他阿玛一样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大清的老将军回京休养。
 他虽年轻,但已磨砺出了资历经验来,没了海兰察在,倒也不觉得吃力。
 但朝廷仍派了人前来协战。
 这个人倒不是别人,正是曾有护驾之功的和琳。
 和珅如今的地位摆在那里,即便没有当年的护驾之功,本身资质不差的和琳受到重用也是迟早之事。
 成亲后的和琳,显然稳重了不少,为国效力的上进之心亦溢于言表。
 福康安这些年一直在战场和路上奔忙,说没有思乡之情是假的,原本和琳前来,他还算欣慰。是觉得有个年纪相仿的故人在左右,一来可以微解乡愁,二来闲时作伴,下下棋比比剑什么的,也可互相排解沙场寂寞。
 可他想错了!
 和琳并非独自前来,他还带了家眷!
 而这家眷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妻子——洛氏传人半夏。
 因半夏通晓医术,军医都要靠边儿站好,师出有名,所以这夫唱妇随也比一般人来的理由充分,让人无法反驳。
 所以,所谓“沙场寂寞”,仍只是他福康安一人的寂寞罢了……
 真是简单的寂寞倒也习以为常了,可偏偏寂寞之余,还要看他人恩爱——
 操练完,回到军营,和琳有人上前拿热帕子擦脸,还早备好了温度适宜的茶水……
 从战场上回来,分明赢得并不惊险,还有人一头撞进和琳的怀里,诉说担忧,分享欢喜。
 不慎受了点儿皮外伤,就有人掉眼泪。
 日久天长之下,福康安从起初的‘看不惯’,竟慢慢地萌发出了可怕想法,一颗顽固的老心,竟想要铁树开花了。
 他也想有人嘘寒问暖了。
 但他藏在心里,没跟任何人说。
 说了怕丢人。
 直到有一日,秋雨连绵之中,他亲自带着士兵在军营附近巡逻之时,意外救下了一名昏迷的女子。
 女子饥寒交迫,身上有伤。
 福康安命人将其带回军营,丢给了半夏医治。
 他们曾救下过不少流民,这并没什么稀奇的。
 可这女子醒后,却道自己孤苦无依,不愿离去,半夏心软,求着让她留在伙房帮忙。
 “来路不明,万一是奸细怎么办?”福康安直言拒绝。
 并残忍地道:“将她扔出去。”
 万年单身狗,自然没有分毫怜香惜玉的心思。
 可那被扔出去的女子,两日后,再次被他发现昏倒在后山处。
 又饿晕了?
 福康安无奈,丢了一个馕饼,一壶水,并一锭银子给她。
 可见鬼的是,他每每带兵巡逻,总能遇到再次昏迷的她!
 问她银子呢,她答被土匪抢走了,若非她机警,只怕小命不保。
 福康安再次丢去一锭银子。
 并且刻意加密了巡逻的次数——他偏不信每次都能遇上她!
 他非要打破这个邪门的规律不可!
 可事实却是无一例外。
 事已至此,他哪里还能弄不明白这女子所图——
 每一次都被他偶遇,岂会是巧合那么简单?
 接连整整十锭银子都打水漂了,且每次都说被土匪所劫,连说法都懒得换一下……是拿他当白痴吗?
 其实他早就看出来了,这女子分明是个惯骗,企图装可怜来骗取他的银子而已!
 眼见一次得手,便次次效仿。
 呵,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恩将仇报……说得正是这个情况了。
 自认为看破了女子伎俩的福康安这一次重重地斥责了女子,并威胁她:“再叫我看见一回,必不轻饶!”
 女子低着头没说话。
 自此后,接连半月,福康安果然都未再见过她的踪迹。
 一开始他只觉得甩掉了一桩麻烦,十分轻松,可一连十多日下来,他却总忍不住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来——
 这附近偶有野兽出没……她该不会被野兽吃掉了吧?
 近来天气越发寒冷,连他都着了风寒,女儿家体弱,她此时会不会正蜷缩在哪个角落里,濒临要被冻死的绝望?
 战乱之时,多出恶民,她孤身一人,何以自保?
 ……
 如此种种,他越想越觉得于心不忍,甚至有些期盼能在巡逻之时再见到她——这些时日来看,她并非什么奸细,顶多是个贪财的小骗子罢了,带回军营里进伙房帮忙,让人看着,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
 这种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肯定。
 甚至还涌现了一丝愧疚来。
 就在种种情绪达到顶峰之时,那‘女骗子’竟然又出现了!
 这一次,她伤得真的很重,胳膊都断了一只。
 “你这些日子去哪儿了?”福康安沉声质问。
 怎将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女子泣不成声地说自己被人贩子抓了去,整整关了一月之久,她不肯屈服,常常挨打,受尽了折磨。
 福康安听得揪心,语气稍缓地问:“那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女子便说偶被一江湖侠客解救,只是这侠客也解救得并不容易,侠客本人也受了重伤,她跟着侠客一路逃亡至此,求福将军出手搭救。
 福康安命人在周围搜寻,果真寻到了那名身负重伤的侠客。
 于是,将二人都带回了军营医治。
 这一回,福康安没赶人走,女子留在了伙房做事,那名侠客也说自己有着报效之心,求福康安将自己收编麾下。
 他本身倒真有些三脚猫功夫,又念他侠义心肠,福康安便也答应了。
 自此后,他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子一改之前的柔弱,说话做事日愈不惧怕别人的眼光,终日跟在他身后一口一个“将军”地喊。
 军营条件并不优渥,但她总有法子做出极好吃的饭菜、极精致的点心送到他帐中。
 日久天长,积年累月,福康安从一开始的排斥,变成了口是心非的推拒。
 她还曾让他帮着取名。
 多番拒绝不得,他就勉强取了一个。
 阿寄——
 她问何意,他便道:“有所寄托之意。”
 “寄托什么呀?”
 “寄乡情,寄国义……想寄什么就寄什么。”福康安有些不耐烦地解释。
 “嗯……将军说得在理,但我可不这样想。”
 “你如何想?”
 她托腮道:“寄有‘依附’之意,阿寄想一辈子都依附着将军!”
 福康安觉得心口处恍若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直让他脸色通红地弹坐起身,转身仓皇离去。
 又是两年过去。
 仗打赢了,也打完了。
 凯旋的消息传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命大军拔营回京领赏的旨意很快送到了福康安的手里。
 将士们欢呼着,又流着泪。
 终于能回家了。
 也有人永远回不去了,但英灵也终得归乡安息。
 福康安不小心听到和琳和半夏偷偷地商量,这次回京,便试着能不能要个孩子,还说什么洛家研制出了一准能怀上男胎的药——
 福康安不知半夏是按时服着洛河配的避子药,才一直未能有身孕,听罢只觉得成家立业这件事情,他当真被同龄人抛得太远了。
 掐指算一算,他今年已经二十有五了。
 他这回是真想成家了。
 与年纪有关,与心境有关……与阿寄也有关。
 这几年来,他已经习惯了身后跟着的这个小尾巴,习惯了她的手艺,也习惯了她的拍马屁……
 除了习惯之外,他最喜欢那双眼睛。
 仿佛在那双眼睛里,他重新找到了一直想要找寻的东西。
 拔营前夕,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他将阿寄喊了过来,问她,假装正经地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回京。
 阿寄一反平日里的事事遵从,反问他:“将军要让阿寄以何种身份回京?”
 她的眼睛里带着祈盼和印证。
 福康安双拳紧握,鼓起勇气,偏还装作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我岂是那等无情无义之人,又岂能让你没有名分?这次回去,我便与家中商议,娶你为妻——”
 “……妻?”阿寄眼睛一亮,随即便红了。
 “当然,现下京城早已不实兴纳妾那一套了。”福康安找个借口,似不愿过分吐露情意一般。
 阿荔低着头,哽咽问:“可旗人和庶人不得通婚,富察家门第这般高,岂能轻易破了规矩……婆母只怕也不会同意。”
 福康安:“……”
 你真觉得不会同意,为什么早早连婆母都喊上了??
 要脸吗?
 “我额娘并非迂腐之人!再者道,我可以向皇上请旨赐婚。”福康安对此毫不担心。
 毕竟,他的亲事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傅恒夫人乃至皇上的心病,他有意成家,所有的人高兴还来不及,岂还会当真反对到底?
 “原来将军都设想好了。”阿寄破涕为笑,并道:“其实我家中也没有过分寒酸……我也是旗人出身。”
 福康安听得一愣。
 “你不是孤儿吗?”
 “我何时说是孤儿了?孤女乃指孤身一人,我只是出门在外孤身一人而已,家人尚且健在的。”
 这是什么解释?
 “……”福康安隐约觉得自己好像真的被骗了。
 等等,她方才说自己是旗人?
 “你姓什么?”他满脸戒备地问。
 “阿颜觉罗。”
 阿颜觉罗……
 满人中,此姓并不少见。
 “那你阿玛叫什么?”他又问,神情似在审问贼人。
 “阿颜觉罗……明山。”
 明山!?
 “陕甘总督明山?!”
 阿寄点头。
 福康安彻底愣了。
 面前的人当真是个女骗子!
 不光骗他的银子,还顺手牵羊骗了他的心!
 “你隐瞒身份接近我,究竟是何目的?”福康安惊怒交加地问。
 “将军好差的记性,我都说了我是明山之女,将军竟还不明白吗?”阿寄小声嘀咕着道:“将军只怕忘了吧,你十岁那年,我随阿玛进京,将军在城中纵马,伤到了我——傅恒大人还亲自带着将军来赔过罪呢。”
 十岁那年?
 这他如何能记得?
 可……经此一提,他似乎真有些印象了。
 他年少时有几分飞扬跋扈,纵马伤人,是有过的。
 所以……她该不会是为了陈年旧事,特地寻他报仇来了吧?
 阿寄见他神情,不由翻了个白眼。
 “我这些年没有说亲,不就是为了将军吗?我让阿玛托媒婆去寻傅恒夫人,可将军偏不愿说亲……无奈之下,我只能出此下策,与将军先斩后奏了。”
 福康安听得吃惊极了。
 “如此说来,你多番受伤都是假装?”那侠客必然也是假的,他就说,怎么会有那么没出息、宁愿在他手底下做一个小兵的侠客!
 “受伤都是真的呀……若是假的,焉能骗得过将军。”阿寄小声说着,语气里半点委屈都没有,却让福康安听得抓心抓肺的难受。
 她为了自己,竟刻意将自己弄伤?
 一个贵族小姐,在艰苦的军营里伺候了他整整两年之久。
 被骗,他本该生气。
 可现下他却如何也气不起来,反而觉得窝心之极。
 阿寄忽然上前主动抱住了他。
 她身上没有半点脂粉香气,全是饭菜的气息。他嗅在鼻间,觉得温馨又安心。
 “你别生气,你若想一个人静一静,我先回家好不好?”她问。
 “回什么家!你随我回京,我立刻去信让额娘派人提亲。”福康安语气还是硬气的,被她抱着的身体更加僵硬,然一颗心却彻底软了下来。
 阿寄将脸埋在他肩上,红着眼睛偷笑。
 她就知道,她没有白忙活一场!
 ……
 福康安大婚之日,和珅与冯霁雯均前去祝贺。
 浩初偷偷松了口气。
 这个看他额娘的眼神总有些居心不良的怪叔叔终于成亲了!
 看在他迷途知返的份儿上,以后就不讨厌他了吧。
 冯霁雯带着他和一群女眷们去闹新房。
 七岁的浩初和其他小孩子一样往喜床上撒花生、桂圆、红枣等物。
 十公主也在,他便偷偷藏了一把在手里,悄悄地塞给她吃。
 冯霁雯推了推他,示意道:“……别光顾着撒东西,快说些吉利话,来时你阿玛怎么教你的来着?”
 浩初被提醒,赶忙对着喜床上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子说道:“夫妻和睦,早生贵子!”
 嘴里塞着甜甜的枣肉的十公主也赶紧凑热闹,“还要生男又生女,花生多生呢!”
 童声稚嫩喜庆,惹得女眷们笑了起来。
 新娘子也忍不住笑弯了腰。
 冯霁雯笑微微地看着这一幕,忽然想到自己成亲那日,也是这样坐在喜床上,身旁洒满了这些东西。
 那时,还是在驴肉胡同里的旧宅子里。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好在不负时光。
 ……
 
金夫 番外 江南风光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金夫最新章节!
 三月里的江南,烟柳满目,微风拂过之处,春意深深。
 程宅里,仆人丫鬟正接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听说伯伯和婶婶来了!在哪儿呢?”
 一道碧色的身影跑得飞快,衣裙上环佩相击叮当作响。
 “小姐别急!客人就在花厅呢——”刚留头的小丫头追在后面,累得脸色通红。
 自传话的仆人将客人到了的消息传到小姐耳朵里,小姐一路骑马驮着她赶回来,进了家门也半刻都没停歇。
 好不容易求来的顺心如意符都落在灵隐寺里了!
 程静安不管身后丫鬟,一路奔至花厅。
 待目光寻到了想念已久的身影,她毫不犹豫地就扑进了对方怀里。
 “婶婶,您怎么才到呀!半月前我就一直在家里等着了,哪儿都不敢去,今个儿极不容易出一趟门,就没接上您和伯伯。”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撒起娇来仍是一副孩子气的模样。
 冯霁雯不由笑了,将她扶了起来站好,点头道:“沿途赏景,多耽搁了几日。让我好好瞧瞧,两年没见,安儿可是又长高了?”
 女孩子任由她打量,还大大方方地转了个圈儿,一笑便露出一对可爱的小虎牙来。
 “嗯,又高了。已是赶上我了。”冯霁雯笑说道。
 二人说了这番话,程静安才走到一旁坐着的中年男子面前,笑着行礼。
 和珅似笑非笑地道:“如今琴棋书画学得如何?我听闻先前给你找的女先生,都被你生生给气跑了?”
 程静安闻言脸色一红,很快又恢复自然,满脸自信地道:“我本就不喜欢学那些,我跟着祖父一起习武射箭,马骑得也好着呢!”
 她口中的祖父,便是程渊。
 和珅无奈失笑。
 江南温婉的风气,到底没能教化得了山东袁氏的后裔。
 想到当初袁守侗拒不肯供出白莲教机密,他使出这么一出计谋,才算撬开袁守侗的嘴——只是,他彼时答应袁守侗保住袁家血脉,袁守侗认为是保住了一个儿子……
 不过,如今安儿活得随心自在,他想袁守侗在天之灵也不会怪责的。
 和珅心安理得地想,脑子里却是那句‘兵不厌诈’。
 程静安余光瞥见一道小小的粉色身影,眼睛即是一亮,几步走过去,在小孩子面前蹲下身道:“这就是小溪儿吧!”
 不必别人替她回答,那看起来只有两三岁的小女孩自己已经点了头,拿一双水亮水亮的眼睛盯着面前的程静安瞧。
 程静安瞧得喜欢,拿手捏她那粉嘟嘟的脸蛋儿,笑嘻嘻地道:“小溪儿,喊姐姐。”
 小溪儿眨了眨眼睛,声音软糯地喊道:“安儿姐姐。”
 程静安有些惊讶。
 “你怎么知道喊安儿姐姐?”
 “额娘教得呀。”小溪儿吐字尚不大清晰。
 “真是个小机灵!”程静安越瞧这粉雕玉琢的小丫头越喜欢,稀罕地将她抱了起来搂在怀里。
 “程世伯跟太太怎么还不见回来?”冯霁雯有些心急地道。
 她想见程太太的心思,与安儿想见她的心思,应当是一般无二,甚至更甚几分。
 在此时,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她,倒也像个盼着见到至亲长辈的孩子一样。
 这些年来,她一得空就往江南跑,一来少说也要住上一两个月。
 和珅往前不得空陪她一起,也就是这几年慢慢地才闲了一些——
 四年前,先皇驾崩,十五皇子永琰登基,年号嘉元。
 元,始也。
 这个年号,莫名地让冯霁雯的心彻底定了下来。
 新帝登基之后,另打通三处通商海岸,与外邦诸国互通有无,着重于茶叶和瓷器的输出,在与外通商之上,已有十分完整全面的规章之制。
 且扶持商户的同时,减轻赋税徭役,兴农业、重开垦。
 实则在登基之前,永琰在和珅福康安刘鐶之等大臣的辅佐下,早已为这些利国利民之策打下了坚实基础,故而才能有登基之后雷厉风行的推陈出新。
 “祖父带着祖母往西子湖畔赏景去了,来回得小半日呢!”程静安抱着小溪儿,说道:“祖母轻易是不愿出门的,可耐不过祖父固执——”
 这一点,冯霁雯是知晓的。
 程太太那性子,寡淡冷清,赏景什么的,对她而言根本提不起什么兴致来。
 偏生程世伯总觉得年轻时错失了许多美景,变着法儿地想带着媳妇四处游玩。
 故而冯霁雯这一等,直是等到黄昏时分,才等到这对夫妻归来。
 程渊提了一篓子鱼虾,交给厨房,声称要让和珅冯霁雯尝尝鲜。
 “人家在京城什么吃不着?还稀罕你这点儿小鱼瘦虾?”程太太瞥了他一眼说道:“不让你带非得带,惹得马车里腥气腾腾地……熏都熏死了。有些人还真是越老越顽固。”
 发辫花白的程渊不以为然,反倒挺了挺胸膛。
 冯霁雯走到程太太身边,亲呢地挽起她一只手臂,似笑非笑地道:“有些人还越老越唠叨呢。”
 程太太这些年来变化不可谓不大。
 冯霁雯理所当然地挨了一记眼刀子。
 程渊那边先是问了冯英廉这两年身体如何,得了冯霁雯“一切康健”的回答后,便又跟和珅问起了京城的一些事情。
 一顿饭下来,大家边吃边聊,不拘泥礼数规矩,都很是开怀。
 半个月的光景很快过去。
 这半月里,和珅与冯霁雯将江南山水景致已经赏看了遍,也学着人家泛舟春游过几遭,有名的寺庙也都去了,添了不少香油钱,平安符也求了一只又一只。
 这几日委实是造不动了,便多半是歇在府中,下棋喝茶。
 午后,小溪儿被小仙抱着下去睡了。和珅坐在榻上看书,冯霁雯便枕在他腿上静静地躺着。
 小仙哄睡了小溪儿之后,轻手轻脚地离开房间,交待一名丫鬟仔细在门外守着。
 丫鬟应下,小仙又往房内看了一眼,才放心地离去。
 她穿过一道月亮门儿,就看到了一名身着玄色衣袍的男人等在那里。
 “这儿呢。”
 小仙笑着冲他招手,原本没有表情的男人脸色顿时柔和下来,走过来握住她一只手,问道:“小姐睡熟了?”
 “嗯。太太说,咱们只管逛,晚些回来也无妨。”
 男人笑着说:“那咱们先去集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