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坦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臧福生
在华国早年间有句体制内的说法,说是不管多绝密的文件,下发到县团级的时候,就成了通告。当天的会议,虽然不能说是绝密的。
但因为没有形成文件,最多也就是个口头上的事情,政府的意思就是先内部讨论,但第二天张凡都差点被烦死。
先是茶素和他认识的一些商人,比如什么青花的、矿业的还有各个房地产的老板,电话里里面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总的一句话就是,张院需要入股吗?钱不是问题。
然后就是鸟市的,几乎有点牌面的老板都和张凡打电话,特别是给张凡在鸟市长期留包房的酒庄老板都明说了,他也是食药局颁发的牌照,可以出资和张凡强强联合!
弄的张凡是哭笑不得,“你好好弄你的洋酒就行了,医疗行业你懂吗?不怕赔了啊。”
“我懂啥,可你懂啊!怎么样,到底行不行,我凑吧凑吧还是能出个十亿左右的。”
酒庄老板一副慷慨就义的架势。
“行了,你别凑热闹了。”张凡没办法给他解释,医院不同于药企,但大家都觉得医院研究的应该都是西地那非一类的东西吧。
所以……
“好吧,张院说啥就是啥。有好事千万别忘了哥哥啊!”酒庄老板一听,知道估计个体商人没戏,也不多纠缠。
“倒是基建你可以参与一下,我们前期投资数额估计你也知道了,有兴趣可以去招标。”
张凡对于酒庄老板的人品觉得还是可以的。其他和张凡熟识的鸟市大老板,最多也就节假日发个信息,说不定还是秘书给弄的。
而酒庄老板则不同,张凡结婚,当时婚车没辙,人家一揽子包了,在鸟市,不管张凡来不来,喜来登的酒店包房永远给张凡留着。
张凡怎么说都不听,而且逢年过节的就会派人来给送点小礼物,红酒就更不用说了,要不是张凡拦着,所谓的拉菲都能拉来一车,人情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哎呀,张院你把基建这样弄,就不怕人家给你盖个平房出来?”
“呵呵,要相信政府!”张凡笑了笑。
“哦,哈哈,看来是我多心了,张院啥时候来鸟市,你小嫂子怀孕了,你给把把脉,看看是男是女!”
“别胡扯了,行了,我挂了!”
酒庄老板一听张凡这样说,他就知道张凡有后手的,也就不多说了,都是既能憋得住尿也能憋得住话的人,转头就开始胡说。
其实张凡也不担心,因为当时和丸子国的协议是两家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当初这话是丸子国的专家非要写在意向书上的,他们就怕张凡撤梯子走人。
张凡把基建交出去以后,那么监理验收就交给了丸子国的人,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
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事情,也就和丸子国的人能搞一搞,如果是西方国家的人,他们绝对不懂华国文化。
两个医院随着就医人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病患知道了茶素医院的肠道肿瘤技术了。
边疆,要是说谁是原住民,其实从根子里说,这地方就没什么原住民。
自古以来,这地方中西碰撞,你来我往的,三天两头的这地方的人打成狗脑子,从秦汉到我大清,这地方就没太平过,麻子在这里差点让他女婿给弄翻了车,这地方很多地名都是蒙语,结果蒙人在这人数也不多。
然后老徐勾搭着老左在这里留下了一部分湘湖子弟。这才遮挡了几十年毛子流着口水的毛手。
后来,国家的几个野战部队脱了军装穿上民装,这才让这一片安定了下来。更有几千湘女进天山才算正儿八经的稳定了下来。
然后一批知识青年来边疆,算是彻底让这里越发的稳当了。
所以,在边疆当地特有的风俗千奇百怪,有湘江的风俗,有江浙的风俗,有老魔都人的风俗,最后汇聚成了边疆特有的风俗,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
后来有离开的,也有留下的,估计留下的占了很大部分。再后来,很多人为了子女想回到老家,有结果好的,兄弟姐们都帮衬的。
也有结果不好的,爹娘老子全没了,回去哥嫂一脸的官司,遗产?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反正是悲欢喜乐什么事情都有。
邵华妈妈有个年轻时候一起在公社吃苦受罪的姐妹,西湖人。
一手的醋鱼做的是让张凡能把舌头咽进去,邵华妈妈学了很久,总是欠一点味道,估计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邵华叫她嬢嬢,算是邵华妈妈不多的朋友,这种朋友,有时候比亲人还亲。
张凡也跟着叫嬢嬢,几年前,这位嬢嬢的孩子高考不理想,她想着让孩子去内地去西湖,总的来说毕竟西湖的机会多一点。
一家三口,带着边疆的棉花,边疆的干果,大包小包如同逃难一样去了西湖。
几十年物是人非,父母离世,两个哥哥成家立业各过各的日子,当年的家因为拆迁早早就没了影子。
一家人就是想着去看看孩子在西湖能不能发展,如果哥嫂们能帮忙最好,帮不了也无所谓,也算了了一个心愿。
结果,到了西湖,两个哥哥言语中支支吾吾,嫂子们更是防贼一样提防着他们一家,话里话外就是去边疆是国家让你去的,你也没养老也没送终,家里拆迁的事情和你就没关系了。
这位嬢嬢知道,当时自己的孩子还小,离不开她,两地真的是千里之外,父母生病的时候,她心如刀绞,眼泪只能往肚子里流。
现在她不是去分财产的,就是想着自己还有娘家,还有哥哥。但是,父母没了,终究娘家也就没了。
当时哪叫一个尴尬,大哥二哥如同便秘一样。他们一家三口放下东西就出了门,话都没多说,孩子也算懂事,自己去了华国最大农村变成的城市,在那里做盒饭,搞餐饮,不算是大富大贵也算是能站住脚了。
两个哥哥看着家里大包小包的西北特产,心里其实也难受,可钱财这个玩意真的是说不来的东西。看着妹子黯然的离开。
两个哥哥强行的塞给了妹子几千块钱。这位嬢嬢要不是还惦念儿时的亲情,估计都能把钱扔到他们两人脸上。
终究还是她的哥哥!他们能做出来,可她做不出来。
西湖之行彻底是灭了他们一家回乡的期盼。
时来运转,运气这种事情永远都说不成。
这位嬢嬢的大哥二哥,因为拆迁各分了三套房子。如果这房子放边疆,估计也没多少。
可这地方在西湖啊,三套房真的是金子垒起来的。算是正儿八经的中层阶层了。
结果,她大哥退休没几天,就出现便血,如公鸡一样,走一路挤一点,不带着尿不湿,还以为来例假了。
去医院一检查,肠道肿瘤!
然后一家人,急匆匆的去了丸子国,人家有钱,三套房放着,当然得要去丸子国了。
结果,丸子国的医生推荐去华国茶素。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一家是太清楚了,茶素还有一个妹妹在那里!
医路坦途 268 小鬼子不是糟老头子
医院,特别是大城市的医院,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人多,病床要等,就连住宿都不好找。
所以,很多去外地求医的人先要打听打听当地有没认识的亲朋好友,如果有医院工作的最好,没有的话,人头熟悉的也行。
有些大型医院,巨大到连大门都有七八个。外地人去了,熟悉医院周边环境就要好几天,很是难心,所以有什么都别有病。
茶素市医院随着各项实验室的成立,特别是肠道外科,经过丸子国的一波推荐以后,来就医的人越来越多。
天南的海北的,讲外语的说各种普通话的,什么地方的人都有。
当时,欧阳和政府的领导觉得两个医院空空荡荡的,什么时候才能有点人气啊。
领导们还没反应过来,三个医院就已经人满为患。肠道手术率比其他地方完整切除率高好几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治愈率也高好多啊。
不光领导们没反应过来,就连茶素市民都没反应过来。
就好像睡了一觉起来,忽然多了很多亲朋好友。以前都不联系的亲朋好友忽然开始频繁的联系起来。
大家都觉得好像世界忽然充满了爱。
邵华的嬢嬢也退休了,孩子的房子婚事是她心头的一个大石头,所以,虽然退休了,但还是继续努力着,她家也有土地。
就在邵华的庄园旁边,邵华最近弄的薰衣草基地倒也火了一把。
姑娘当时想的很明白,就是花季搞旅游摄影,花败了然后卖精油。她家大面积的种植薰衣草,农场的工人们一寻思,都跟风种植薰衣草。
没想到,还真的成了一个景点。
万亩的花海,一阵微风吹过,乖乖,一波一波的蓝紫色花浪,然后微风中带着花香,真的是煞为壮观。
张凡也抽时间去看过,好看是真好看。而且,有些姑娘来一次不够,还要经常来。
特别是在qq空间里,你穿着白纱照了一幅照片,我也要穿白纱,你穿了一个天蓝色的如同花仙子,我肯定也要变成花仙子。
姑娘愿意多来,那么愿意跟着来的人就更多了。农场的人说按人头收费,邵华不同意,大家也愿意听她的,照相取景什么的都免费,但不能踩踏。
这一下来的人更多了,好像沾了什么大便宜一样。听说免费的,一到周末一到节假日,乖乖,如同车队从市区发来了一样,甚至还有鸟市的爱美人士。
一时之间,满农场带着如同磨盘大的帽子,穿着能当地毯的长裙子,明明够长都要人从后面端着了,可肩膀上却是缺了料的。
照相不要钱,可吃饭要收钱啊,平日里张凡发愁的羊肉,土鸡,土鸡蛋一下子脱了销,张凡给他老娘说,羊肉不吃也就行了,鸡蛋总要留点吧。
“不干活的人,还想吃鸡蛋!”这是他老子的话,不过回家的时候,还是装着鸡蛋的。
不光张凡家的老人们见到了回头钱,农场的人家也高兴,养活的鸡鸭牛羊做成菜,比卖给二道贩子赚的多了。
邵华乘着人多,也打出了她庄园的名号,蓝色妖姬!听着像是海妖一样,可挡不住别人爱听!
用张凡的看法来说,这个万亩花海,好看是真好看,不过也就是个好看。说花香,反正这玩意不太符合张凡的嗅觉。
一些照相的姑娘,双手捧着脸蛋,眯着眼睛,鼻子凑在花的上方,如果有个蝴蝶那就更美了。
一个一个西子状,好像迷醉了一样,不知道的以为被熏晕在枝头。
可张凡怎么闻怎么觉得有股子牛吃饱了青草打出的饱嗝味道。不过这种想法也就自己想一想,说出来估计得让邵华追杀。
她自己都带着口罩,说是怕晒黑,估计也闻不了这个味道。怎么说呢,华国人的香味讲究一个淡雅,讲究一个悠长。
而这个花,味道浓烈而霸道。比如这个玩意做成的枕头,就连男士的头油味道都能压制,怪不得法兰西的人民相当的喜欢这个玩意。
就在邵华嬢嬢家生意最繁忙的时候,她接到了她大哥的电话,他们已经好多年没联系了,也不知道她大哥怎么知道她电话号码的。
一通电话下来,大哥的语气里全是一股的死亡的气息。
电话不打都不行,从鸟市坐飞机进了茶素,看着这个边疆小城市,他们的心里哇凉哇凉,这么小的城市能有什么好医院好医生呢。
一家人真的是觉得上了小鬼子的当。结果一家人到了茶素市医院,心里哇凉哇凉变成了火热然后又变的哇凉哇凉。
因为肠道专科就医的人山人海,挂号处天南海北的方言,这让他们心里火热起来,没效果绝对没这么多的人。
结果一问挂号的,说号挂完了,明日赶早。
一家人统一的遗忘了这个城市里还有一个至亲的妹妹。
城市的医院好像是一夜间强大起来的,而城市的其它行业,并未接到通知。
然后,医院周边的饭馆,只要能把饭做熟,不要贵的离谱,一个两个的生意火爆,连放了学的孩子都被抓紧去洗完,小屁孩不停的诅咒让饭馆火爆的原因。
医院附近十公里的酒店宾馆连房子都没有。
一家人有钱也花不出去,这地方不是大都市,毕竟是个小城市,忽然之间涌进来的人群,让本地人也是奇怪。
“天上掉金子到茶素了?”
一家人终于在一个城市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小宾馆。
第二天,五点起床,进了医院,结果排队的告诉他们来晚了。
“要不给他小姑打个电话吧!”这个时候女人觉得自己男人受不了了,而且毕竟他们是亲亲的亲兄妹。
男人低头一句话都不说,只是蒙头回小宾馆。
当天,一家人都没睡觉,下午就去了医院排队,终于挂到了号。
茶素的医生安排他们去了二分院,然后等待手术。他们打听啊打听,终于知道了,这里的人都是为什么来的。
想让张凡给他们做手术,可他们绝的如此名气的医生,还是领导,他妹妹是不认识的。然后托关系花钱,找老乡拜朋友。
千打听万打听,最后打听到自己的妹子和张凡的丈母娘是一个农场出来的,而且据说关系相当好。
这个时候,不得不打电话了。
医路坦途 269 你也有两股颤颤的时候?
有时候,男人心狠,有时候女人心狠。比如邵华的嬢嬢,她真心不想理自己的哥哥,各过各的日子,老死不来往,其实也没什么。
可想想小时候,在弄堂里追着哥哥们,再想想火车站,两个哥哥拿着钱非要塞给她的时候,她的心软了。
她老公也是个好人,真的,看着老婆难受的样子,对着老婆说道:“他们不是人,咱还是人,既然求到门上了,又是事关人命的事情,能拉一把是一把。”
这话说的邵华嬢嬢眼泪汪汪的。她受点罪无所谓,当初自己老公跟着回娘家,连口水都没喝上,现在大度到这种程度。
邵华嬢嬢抱着自己老公,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又是幸福又是酸楚,都没办法描述了。
两口子开着车去了市区,路上原本想着到时候怎么样给自己哥哥一点脸色,怎么样给他说说他的不是。
结果,当看到自己哥哥如同老了几十岁,就想当年的父亲一样,再看看一脸灰败的脸色,什么过往,什么仇恨,都化作了泪水。
两个年过半百的兄妹,抱在一起,就在茶素街头上,哭的是那么的让人不解。
“阿哥啊,你到底怎么了!”
或许是人到了最最衰弱的时候,才能看透这个世上的一切。
两家人的泪水从眼眶里溢出。
把事情给自己的妹子说清楚以后,妹子先把嫂子和侄子安排在了自己在市区的房子里。他们当初和邵华家是一个院子,后来张凡带走了老丈人他们,所以也不在一个小区了。
邵华嬢嬢想了想,还是没去直接找邵华和张凡。虽然和邵华也很亲,但毕竟求的是人家丈夫。
女人让男人回家招待自己哥嫂,她又转身去了农场。
其实他们都想多了,因为收了人家丸子国的重症呼吸科的设备,人家要求主刀必须是张凡。一个重症呼吸科好像听起来也没啥。
如果按照国家级别的三家医院来配备这种科室,估计全国没几家医院能有这个能力搞起来。
所以拿了人家的东西手就短了,所以目前的肠道肿瘤手术的主刀全是张凡。倒是让张凡的普外手术数量蹭蹭蹭的往上冒。
不过也真的是累。天不亮就进了手术室,天麻黑了才能离开医院,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人与人是不同的,随着环境或者地位的变化,别人对待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一个妹子,没人撩拨。不是人家难看,也不是人家脾气不好,是因为人家太优秀了,优秀到男孩子都不敢去撩拨。
而张凡现在其实就和一个又漂亮还优秀的妹子一样。大家不是不敢撩,而是想把撩的机会留在最后,留给最重要的时刻。
亲朋好友们,特别是邵华家的亲戚,情谊根本不来打扰张凡,逢年过节家里就如闹社火一样,人山人海,但愿意张口求张凡的几乎没有。
而这一次邵华的嬢嬢红着眼睛找到邵华妈妈的时候,邵华妈妈不得不帮了。
邵华妈妈先给邵华打电话,然后又和老头子商量,都没敢给张凡老娘老爹说,深怕让张凡难做。
张凡回家,邵华这么一说,“嗨,我以为什么事情,让你们娘两这么为难,就算不说其实手术也是我做。”
邵华一听,赶紧给让张凡亲自给老娘打电话,邵华妈妈接到张凡的电话后,心里满意的都没办法说了。
而邵华在晚上更是温柔的如同水一样。夫妻之间,其实平日里邵华也有小性子,但相对来说还是很照顾张凡的,毕竟张凡太累了。
偶尔邵华格外的温柔,让张凡觉得提高手术水平,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邵华嬢嬢的事情在茶素发生的不仅仅是一例,以前在亲戚里,边疆人谈不上被歧视,但总是有种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感觉。
别人一听你是边疆的,就相当惊奇的问道:你是边疆人?
总是让边疆人不舒服。而且往往一说边疆,就是山边海外的。
结果,这一次,好多茶素人长面子了。
亲戚一打电话就问,你们茶素的市医院你了解吗?
你认识茶素市医院的医生护士吗?
都让茶素人民有种忽如其来的自豪感了。
送走了去丸子国进修的人,张凡抓紧时间做肠道手术,都感觉不到时光的流失。
周末的时候张凡他们又接待了一帮鸟市的肠道专家,他们也来茶素市医院了,说是来调研,其实就是来偷师。
原本边疆医科大对茶素医院,待遇就是个实习医院,结果这次来不光愿意和茶素医院成为和合作单位不说,还要放一个硕士点。
“要不是茶素医院的论文期刊目前还没有发展起来,这边放个博士点都没问题的。张院的水平现在带教博士一点问题都没有。”
边疆医科大的院长亲自来茶素,话里话外的夸奖张凡和茶素医院。
其他的夸奖,比如什么技术啊和其他医院的合作啊,张凡都能坦然受之,结果人家一提这个事情,张凡那叫一个窘迫啊。
他自己连硕士都磕磕绊绊的,带博士真的让人汗颜。
幸亏这种会议欧阳是不会缺席的,不然张凡都没办法接话了。
人家的夸奖其实也有另外的意思,就是你们牛逼怎么了,牛逼也要紧靠我们学校,不然你们连个博士点都申请不了。
硕士点的成立不光是大学自己同意就行,还要申报给教育部,而且茶素这边也需要重量级的医生,不过普外的赵全平勉强够资格。
所以,当青鸟的师傅一个电话,让张凡做毕业答辩的时候,张凡罕见的没有拖延。如果放以前,师傅要是让张凡去青鸟。
张凡绝对是磨磨蹭蹭,就如没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不愿意进学校大门一样。
不过这次张凡觉得应该是念书的日子要结束了。
邵华的农场忙,张凡就独自一人飞到了青鸟。
北方沿海的城市,其他几个城市张凡不是很了解。
但青鸟他还是熟悉的,青鸟这个城市略微带着一点点小资的情怀,所以每到夏天年轻男女们穿着花裙子花衬衣从各地来这地方旅游。
张凡没心情观光,下了飞机,路宁小师哥带着张凡就往医院跑。
“小师弟,可以啊终于硕士要毕业了,恭喜啊!”
路宁开着他的德国造,一边调侃着张凡。
“行了,师哥,你都博士毕业好几年了。这次多亏你提供数据,不然我估计师傅都要骂人了。”
“呵呵,你啊!你有用点心在研究上,师傅肯定会高兴的。”
张凡撇了撇嘴。
普外的硕士生毕业答辩,青鸟的医科大的学生死的心都有了。
往年都时候学校的老师教授,结果今天不知道教育部犯病了还是大佬们想吃海鲜了,几乎普外牛逼的大佬全来了。
“我就去,什么意思啊,硕士答辩的教授全是院士,方东的吴老、西湖的陈老,就连器官移植的大佬夏老爷子都来了,这是要把我们全军覆灭吗!”
两个医疗硕士狗看着教授名额都快哭了。
两个都是普外的硕士生,单位都找好了,就等着拿学位证去上班了,结果,当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都如同酿了一回狗一样。
“不是说夏老爷子和裘老爷子不对付吗?咱院长是裘老爷子的亲传弟子啊!”
事到如今,自己写的论文到底什么成色已经没办法改变了,死到临头来八卦,估计也是华国人的特色,死不怕,死前一定要八卦!
“不会吧,都是大佬怎么会不对付呢?”
“傻子,这都不知道,来,来,来,我给你普及普及。”
其实,他们这一届因为有个插班生,所以几乎普外的大佬全都来了。倒也不是专门来难为他们的。
在一般的医院,其实能成为大佬的医生,都是医院里的人自己封的。
医疗大佬,什么学生桃李遍天下的这都不重要,了不起给等你挂了再给你弄个医学教育家罢了。
也不在乎你职位到了哪一级别,就算成了卫生部部长,大家也不怎么认可。
真正能成为大佬的,首先在这个行业得有高度职业高度,第二必须有首创,这两点最重要,其他的都是附加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