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祁景焘那本来高涨的热情,顿时被这家伙一盆冷水给浇灭,搞半天自己眼里的好东西,在别人眼里却是不好吃的东西
不过想想,祁景焘却又释然了,这跟你去苹果的产地买苹果是一个道理,你稀罕,人家才不稀罕,快要吃吐的东西而已。不过祁景焘还是不屑,这些老外本来就是暴殄天物,那么多本可以很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做的吃好,真的是没救了。
摆了摆手,祁景焘打断了巴尔卡这家伙的喋喋不休,催促着说道:“好了,好了,巴尔卡,赶紧给我找个网兜过来,我还要下去呢。”
等到巴尔卡拿了个网兜扔下来之后,祁景焘把这个还在乱蹦的家伙扔到船上。然后拎着网兜,保护着苏敏再一次潜入了海底,直接钻进了珊瑚群里,开始慢慢寻找起来。
还别说,或许真的是因为是在产地的原因,两人在珊瑚群里兜了一小圈,居然捉到了十几只大龙虾。而且看那个头还都不小,基本上都有三十公分以上了。这下可把第一次下海,亲自徒手捕虾的苏敏给美的都快找不到北,比划着指示祁景焘把她亲手捕获的龙虾转移到戒指世界养起来。
毕竟龙虾好不好吃还在其次,主要是这种捉虾的方式太特别了,而且是有自家老公陪着在海底下和大龙虾斗智斗勇,最后总是她获得胜利,一时间苏敏都以为自己是捕虾能手了。
或许是因为正好有片珊瑚礁群的原因,这片海域还真是挺繁华的,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小鱼,在这里游来游去。
而在珊瑚礁的底部,则是龙虾和螃蟹们最喜欢待的地方了。祁景焘刚把一只张牙舞爪的青龙虾放进网兜准备作为今天的晚餐,苏敏又发现了个好东西,转身冲着祁景焘招了招手,居然一个人率先朝着目标游了过去。
没错,苏敏是发现了在珊瑚礁旁边,正有一只在海底横行霸道的大家伙。眼前这只有着青灰色外壳的大螃蟹,苏敏如果生长在沿海都市的话,应该知道就是国内海鲜市场上,经常能看见的梭子蟹了。
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蟹,梭子蟹在国内的销量那是相当可观的。不过,和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那些家伙相比,眼前这只背甲直径有将近二十厘米的大家伙,应该是属于比较罕见的另类。
而看见一条美人鱼游过来,作为螃蟹家族里少有的会游泳的家伙,它居然丝毫没有要逃跑的意思,而是在原地不断的挥舞着蟹螯,大有和被它吓唬住的美人鱼大战三百回合的架势。
可惜,它的体型虽然对于同类来说是巨无霸了,但是在人类的面前还是不值一提的。随着祁景焘尾随而至,探手越过这家伙的头顶,双手拿住它的背甲,轻轻的把这家伙给拎了起来。
“啧啧,好家伙,竟然敢吓唬我老婆。”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大螃蟹,祁景焘直接把这家伙放进网兜里面,准备当会儿上船就把它蒸了,给苏敏吃。
哪里想到,这家伙进入网兜之后,本来就不太平静的网兜里更加热闹了。都是在海底横行霸道惯了的主,这下莫名其妙的被关起来了不说,居然还和敌人关到了一起,那没啥好说的了,开干。
顿时,不大的兜里螯光四起,不是你夹着我不放,是我给你来一螯,打得那叫一个热闹啊。
看着被捕还不消停的几个家伙,两夫妻也有些无语,祁景焘更是赶紧挥动手中的网兜,在海水里来回的晃悠了几下。你们别打架啊,万一谁谁谁把谁谁谁给弄死弄残了,一会就不是生猛海鲜,可就不好吃了。
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鲍的诱惑
夫妻两个继续在这片珊瑚礁群里转悠,乐此不疲地寻找着、观看着、捕获着他们感兴趣的生猛海鲜。不过,这个时候这片海域却似乎没那么平静了,看着突然从两人头顶呼啸而过的那个顶着一把长枪的大家伙,祁景焘被惊的直砸嘴,苏敏也是一脸的怕怕,紧紧依偎在祁景焘身边,似乎不再嫌弃这副欧美帅哥的外表形象。
飞驰而去那条大家伙别说祁景焘,连第一次下海潜水的苏敏都不陌生,光看它前面那根锐利的长枪,就能够表明这家伙的身份——长鳍金枪鱼,是金枪鱼种类中体型较小的一种,体长为1米左右,体重15公斤左右,大的个体可达45公斤。胸鳍特别长,肉近白色,多水分,肉质柔软。光它前面那根锐利的长枪,让人不敢在大海里和它近距离的接触。
要知道,和它有根同样长枪的剑鱼,那根长枪,可是能够刺穿55厘米厚的木质船底的。这可是有图有真相,,那块被剑鱼刺穿的木质船底,至今还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面供人参观。
直到目送那个大家伙游的远了,祁景焘这才长舒了口气,看来,海底确实不是那么安全的地方,危险系数比陆地上大多了,攻击也是全方位的。
祁景焘本人是无所谓,可是,万一苏敏这位宝妈被那家伙给来个突然袭击,野蛮冲撞……,想想这种可怕的后果,祁景焘感觉脚底发凉,暗自为自己不久之前得意忘形之下,把苏敏一个人留在海底而后怕不已,幸好苏敏比较黏糊自己,跟着自己浮到海面上了。
安全意识必须认真抓,天天抓,时时抓,想到这里,祁景焘马上放出意念扫描一下,发现不止刚才过去那个大家伙,这片海域似乎来了不少类似的大家伙,莫非,到了它们的午餐时间
祁景焘刚想把这些闯入这片海域的大家伙收进戒指世界,不过看看海面上漂浮着的那条游艇,还有正站在甲板上连连挥舞双手的人影,祁景焘马上放弃这个念头,带着苏敏朝海面慢慢浮去。
回到游艇,祁景焘一脸得意地提着手中的网兜冲巴尔卡笑道:“巴尔卡,今天让你尝尝波士顿龙虾到底好不好吃”
巴尔卡耸了耸肩,不以为意地笑道:“麦克,这片海域有最好的海鲜,难道你没好好找一找”
“什么才是最好的海鲜那些长着尖嘴的大鱼”祁景焘不明所以。
“鲍--鱼啊,大鲍--鱼,我有一次带客人过来这片海域潜水,发现这片海域有好多大鲍--鱼。要不是怕影响你们潜水的乐趣,我早就亲自下海撬鲍--鱼了。”巴尔卡一副为你们考虑的样子,看上去很是猥琐,思想更加龌蹉,以为孤男寡女在海底干嘛了
“真的下面有鲍--鱼鲍--鱼唉”祁景焘还没来的及训斥巴尔卡,一旁的苏敏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了一句。
“真的,绝对是真的,如果你们在那些岩石上,或者岩石缝隙中好好寻找一下,绝对能发现那些鲍--鱼。”巴尔卡很有经验地指点着这对貌似菜鸟的潜水者。
苏敏跃跃欲地拉着祁景焘嘀咕了一阵,祁景焘便笑着宣布——他们要重新下海。
巴尔卡赶紧阻止更换氧气瓶就要下海的祁景焘和苏敏,笑容满面地问道:“老板,你们以为拿只网兜就能抓到鲍--鱼
“抓鲍--鱼有什么特别的”祁景焘好奇了。
“你们以前没抓过鲍--鱼吧鲍--鱼这种东西,它的吸附性可是很强的,据说足足有两百多公斤的吸附力,所以才能顶住海流的冲击,进而依附在礁石之上。”
苏敏闻言有些不屑地说道:。“不是吧鲍--鱼能有多大,那么大一点点的小东西,吸附力能有那么大。”
巴尔卡没理会苏敏的质疑,继续笑着道:“捕捉鲍--鱼的话,需要用小刀或者铲子,下手要注意快、准、狠,在它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把它们从礁石上铲下来。不然的话,鲍--鱼贝壳里面的小触手会形成一个类似于吸盘的构造,紧紧吸附在礁石之上,到时候你就算是拿着铲子,想要再把它们铲下来也是很费力的。”
正说着的时候,一个船员已经拿着几把银色不锈钢的小铲子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说道:“老板,把这些小工具带上,抓鲍--鱼肯定没问题。”
祁景焘接过来掂了掂满意地笑道:“行,那这样,我们要下海了,你们就等着吃鲍--鱼大餐好了。”
说着,带上苏敏再次下海,这次祁景焘不敢大意,放出意念搜索扫描一番附近海域没什么凶猛海兽,这才拥着苏敏潜到海底,专门找那些有岩石的地方寻找鲍--鱼。
由于当心那些大鱼,祁景焘使用上意念扫描能力搜索海底,没过多久,还真让他在一个隐蔽的岩洞找到了一个鲍--鱼的聚居点。方圆几百平米的岩洞石壁上,居然密密麻麻扒满了大大小小的鲍--鱼,而且,看那些个鲍--鱼的个头还都不小的样子。
看着眼前这些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厚的石灰质贝壳,牢牢扒附在岩石上一动不动的家伙,祁景焘总算知道,自己以前隔空扫描搜索的时候为何发现不了鲍--鱼的踪影了。
鲍--鱼,也称为海耳、鳆鱼等,鲍科鲍属软体动物,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倭国北部和墨西哥湾,是名贵的海洋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
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另外在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
在华夏北方海域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孔,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孔。华夏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
鲍--鱼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鲍--鱼的头部很发达,它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口。
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它是一个几丁质的带子,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鱼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
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的足部的肌肉。鲍--鱼的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其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鱼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
在鲍--鱼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味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缝螺、有名的红翁戎和钥孔螺都是这样……
脑海里回想着鲍--鱼的相关资料,但是祁景焘下手却一点都不慢,按照要领,看准一个,直接挥动手中的小铲子,加上他的手劲和准头,可以说是一铲一个准,把稳、准、狠三字要诀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七百六十八章 吃货本色
当然了,祁景焘不是赶尽杀绝那种狠人,他捕捉鲍--鱼还是有选择的,只要大的,小的……也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刮,差不多弄满一网兜上好的鲍--鱼祁景焘看了看手中的网兜,大概估计了一下,保留下来这些鲍--鱼也差不多有五六十个大鲍--鱼,足够今晚的晚餐了。
这个时候,祁景焘才想起关心一下老婆的战果,游到在一块岩石后的苏敏身边一看不由乐了,苏敏还在和一只鲍--鱼战斗着呢!
看着自家老婆那副既怕弄伤鲍--鱼,又不愿意放弃的不依不饶的样子,看上去很可爱!可是,鲍--鱼被惊动之后真的很固执,为了保命吸附的非常牢靠,吸盘和岩壁吸附的严丝合缝,让人无处下手。
祁景焘就想不明白,这里明明有那么多只鲍--鱼,没必要非得盯上一个和它较劲吧偏偏这位宝妈就和它较上劲了。
海底之下不方便语言沟通交流,祁景焘也不打扰苏敏的固执。周边那些岩石上还有更多的鲍--鱼,他只好一个人动手,把附近几个岩洞石壁上扒着那些密密麻麻的鲍--鱼都弄下来,移民到戒指世界浅海区域安家落户。
看看附近的鲍--鱼已经所剩无几,实在是不好意思继续赶尽杀绝,祁景焘这才再次来到苏敏身边,拍怕她的肩膀示意一下。苏敏指指那只大鲍--鱼,乖巧地让开位置,祁景焘会意地上前一步,伸出小铲子用力一铲,直接把鲍--鱼吸附那块岩石铲下一片,才结束这次博弈。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猎物当然要收藏起来作为宠物,这个时候氧气灌里已经告警了,苏敏不得不带着一丝遗憾,在祁景焘的协助下慢慢上浮到海面,回到甲板上。
祁景焘和苏敏刚刚回到甲板之上,巴尔卡就迫不及待地接过网兜,打开一看不禁眉开眼笑地喊道:“老板,你们的运气太好了,哈哈哈,你快来看,双头鲍啊,这绝对达到了双头鲍的标准。”
不过看着一脸漫不经心的祁景焘,和看傻子一样看着他的苏敏,巴尔卡使劲拍了拍脑袋,傻傻地问道:“莫非,你们不知道双头鲍意味着什么”
苏敏撇撇嘴直接回卧室洗浴更衣,祁景焘却很给面子的配合巴尔卡的热情,不紧不慢地说道:“怎么会不知道,鲍--鱼的等级按‘头’数计,每司马斤,也就是港秤,约合655克。有2头、3头、5头、10头、20头不等级,‘头’数越少价钱越贵;有所谓的‘有钱难买两头鲍’之说。目前以网鲍头数最少,吉品鲍排第二,禾麻体积最小,头数也最多……”
巴尔卡若有所思的看着侃侃而谈的祁景焘,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啊,比如眼前这个吃货,对于食材总是有着非常独到和深入的了解。
祁景焘可不知道巴尔卡内心的想法,不过,就算是知道他也不介意,吃货怎么了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人自称是吃货,其实哪里是什么吃货。没有一定的资本是成不了吃货嘀,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享用美食,自己偷偷流口水。
当然了,吃货和美食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个合格的吃货面对旁人的冷嘲热讽,要淡然的一笑置之,继续享受美食,吃自己的食物,让别人羡慕嫉妒去吧,这才是一个真正吃货最正确的心态。
一个合格的吃货对于美食,一旦认定,就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简直可以达到风雨无阻的地步,而且不会被他人的意见影响,因为在他们心中,自有判断的标准和行动的原则。
一颗强大且乐观的心
另外,一个合格的吃货还必须有一副好的牙口,俗话说得好“能吃就是福”。那吃货必备的生理条件,自然少不了一副好的牙口,而且也是依靠它,来品鉴各色美食,体验不同味道。
当然,一个消化能力强的胃也是必须的。吃货的准则并不是一通乱吃,对食物的搭配和营养是有追求的,而且得考虑到自身消化系统,而不是吃成大胖子才可以算一枚吃货。注重养胃,荤素搭配!
还有就是,一个合格的吃货一定要下得了大排档,上得了米其林,对生活有着无限美好的向往!吃货不仅能吃,而且还要会吃,懂吃,他们是凡间的美食家。
其实,吃货就是有相当经济基础的美食爱好者对自己的戏称。吃货吃完之后还要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不是单单为了生理需要。由此可见,成为一个合格的吃货有多不容易所以,如果谁当面告诉祁景焘他是个吃货,他一定会很自豪!
苏敏洗澡更换衣服出来,看见祁景焘还在哪里侃侃而谈,唠叨什么鲍--鱼的种类、分布和烹调方式,不禁好笑地说道:“好了,好了,别背你那些资料了,咱们的晚餐吃些什么”
快要被侃晕的巴尔卡借机脱身,无所谓地说道:“吃什么当然这要问麦克这位美食家了。”
祁景焘大手一挥,得意洋洋地说道:“还能吃什么,当然是吃海鲜大餐咯,咱们自己捞的不吃,难道还留给别人吃不成”
“嘿嘿,那些鲍--鱼拿去卖了足够我们吃几天了。”巴尔卡嘟嘟囔囔地说着,拎起满满一网兜鲍--鱼送厨房去了。
游艇上那两位大厨用祁景焘和苏敏捕捉到的海鲜,给大家来了满满一桌的清蒸海鲜大餐。清蒸波士顿大龙虾、清蒸梭子蟹、清蒸鲍--鱼,这顿晚餐在巴尔卡他们看来已经足够昂贵,足够丰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