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任凤玲下意识地抚摸下有些鼓胀的小腹,学着祁景焘的悠闲样子,靠坐在一块突出水面的大石头上,脱去袜子,把纤纤玉足伸进清澈的水库里泡涮,享受那份山林水库独有的清凉,消除大补之后多余的温

    热。

    祁景焘哪里是在泡脚他是在水库边洗脚,准备穿上鞋袜好不好为了给食材来源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他刚才脱衣服下到水库里面装模作样地捞鱼捞虾,为了趁新鲜味美,又忙着煎烤。他一直打着赤脚,踩在泥土上也没什么不习惯。直到吃完美食,才想起来该洗洗脚,把自己的鞋穿上,好走路。

    回头准备招呼任凤玲回南烟集团上班,他那双明察秋毫的眼睛一亮,却是落在水库边那双不断撩起一朵朵清亮水花的柔嫩玉足上。

    有人曾经说过,其实女人的第二张脸,不是胸,不是腿,更不是腰,而是那双纤纤玉足。而真正有品位的男人观看女人,也不是从上到下,而是自下而上,要观察的重点,就是那双柔嫩玉足。

    某个资深老司机还煞有其事地撰文说过,世上脸蛋长得漂亮的女人无数,但有极品美足的女人却是不多。对于这种说法,也算是老司机的祁景焘当时看到那篇文字还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是胡说八道,是变态小脚文化的流毒。

    但是,看到那双在阳光照耀下,宛若半透明玉石般晶莹的纤纤玉足,他突然觉得能说出女人第二张脸是脚那位老兄真是大才,脚还真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任凤玲的脸或许不是最美,而这双纤纤玉足,就属于不折不扣的极品美足。脚趾圆润,轮廓分明,足弓纤纤,线条流畅,沾水之后宛若水晶般莹润,似有着吹弹可破的柔嫩。

    祁景焘这位老司机兼大神医认为,美足美不美,最重要的还要看味道是否清新。祁景焘没恋足癖,和自己无关的美足,他也不会去特意考证一二。

    不过美景当前,观赏一番也没什么罪过。一番肆无忌惮的目测打量,发现这双美足光洁到连一丝皲裂都没有,滇中地区也不是什么潮湿闷热之地,那应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馥郁’味道吧

    “祁工,你们那个农贸公司扶植果农,大力发展水果种植经济,有没有考虑扶持菜农,发展一下菜篮子工程”就在祁景焘思考着,该如何去论证任凤玲这双纤纤玉足是否能满足极品美足最后一个条件时,惬意的泡脚打水的任凤玲早就被祁景焘那双侵略性非常强大的眼神盯的浑身不自在,主动挑起一个她关心的话题。

    祁景焘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淡淡一笑:“呵呵,我们彩云有好几个坝子本身就是最好的天然温室大棚,这几年当地政-府也因地制宜地大力打造蔬菜种植基地。我们那个农贸公司有一个种苗分公司,专门经营各种种苗,也包括优质蔬菜种苗的培育和供应。只不过刚刚开始,那些菜农还没尝到好处,还没多少成果。嗯,主要是那些蔬菜公司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市场目标,他们

    有自己的种子来源。”

    “祁工的眼光只盯着那些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吗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打造自己的菜篮子工程,滇中市城郊种植蔬菜为生的菜农也很多,你们就




第六百二十五章 家务事,理不清
    这顿客到底是谁请谁

    带着满腔的遗憾,口头上表达了自己期待再次请客吃饭的愿望,任凤玲本人也不得不回去上自己的班。

    把一皮卡大包烟拉到集团办公大楼楼底,那个精明能干的任凤玲满血复活,指挥着值班的门卫帮忙卸车,再七手八脚地把几个大纸箱搬运到七楼。把大包烟存放到仓库,进行入库登记,然后,施施然回办公室找领导交差。

    “小任,舍得回来啦”辜敏似笑非笑地看着带着一脸灿烂春光进门的任凤玲。

    “什么叫做舍得回来了那么多大包烟,搬运不需要时间啊”任凤玲心虚地说着,还装模作样地擦擦不存在的汗水,满脸的红霞,看上去还真有累的感觉。

    “啧啧啧,门卫室没人值班这种活计还要我们任大美女亲自做哼,我问问他们是不是不想干了。”辜敏说着,抄起电话。

    “呵呵,别别别,不怪他们,是我自己有事儿耽搁了。”任凤玲赶紧按住辜敏的手,轻轻接过话筒放下。

    “去技术中心拉几箱大包烟而已,你还能被耽搁了老实交代,闯四号门干嘛总不会是迷路了吧!”辜敏满脸严肃,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呵呵,今早不是没吃早点嘛,去生产区拉大包烟,顺便出去吃点东西。”任凤玲的解释有些牵强附会,四号门出去可没什么吃早餐的好地方。

    “好大的肚量,吃个早餐,需要吃两三个小时老实交代,车上那个男人是谁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辜敏已经是满脸的八卦神色,显然是掌握了什么证据。

    “都那个时候了,早餐中餐一起解决,还能省下一顿,吃的时间久一点也正常啊!”任凤玲的解释有些无力。

    “老实交代,和祁景焘去什么地方了别告诉我去向阳水库,中午我们就在那里。”

    “我们也是去水库边啊……”

    ……

    苏敏满眼狐疑地审视着凑巧先后进门的徐曼丽和祁景焘,徐曼丽满面春风地和苏敏打个招呼,抢过一个娃娃上楼而去。苏敏蹭到抱着另一个娃娃的祁景焘身边抽动着鼻子,悠悠地说道:“老公,有人半夜三更溜出去偷腥了!”

    “呵呵,偷腥可不是什么好事,抓到了。老婆,今早回到滇中快五点了,让陈老表送我回春熙小区,刚好逮住。”祁景焘知道苏敏说的是什么,老老实实地交代,顺便解释昨天的行踪。

    “噢,真是心有灵犀啊!没好好管教管教”苏敏的语气泛起浓浓的醋……香味。

    “惩罚过了,没看见回来就知道帮忙带孩子了。走,陪我去更换下衣服,穿两天,都有味了。”祁景焘避实就虚,讨好地一手抱孩子,一手扶老婆,亲亲热热地上楼而去。

    话

    说徐曼丽回到自己的卧室,把抢来的苏展鹏往大床上一放,大声呼唤:“沙祖,出来照看小少爷。”

    “老板娘回来啦”沙祖叫唤着,扑扑楞楞飞来报到。

    “陪小少爷读唐诗,今天读,……沙祖,你今天学的是哪一首唐诗”徐曼丽似乎忘记教授沙祖新知识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沙祖张口就来,读起唐诗那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很有韵律感,貌似还有那么一点带入感。

    “我哪里教过这首昨晚随口说说而已,当不得真。不行不行,小娃娃懂什么,好好听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徐曼丽边换衣服,边教沙祖学习唐诗。

    现在的沙祖非常了不起,鹦鹉学舌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听徐曼丽读上一遍就已经记住这首唐诗,开始读给苏展鹏听。可惜苏展鹏还是咿咿呀呀学不了舌,爬在床上,睁着黑宝石般的大眼睛和沙祖大眼瞪小眼。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沙祖鸟嘴一张一合,抑扬顿挫地背着《劝学诗》,一遍一遍又一遍,而它的学生却是满脸呆萌,根本就不会说话,还不如一只鸟。

    “小丽,你就这样帮我带孩子啊!”苏敏心痛万分地冲进来,从大床上抱起被沙祖教导的苏展鹏,冲慢条斯理梳妆打扮的徐曼丽埋怨道。

    徐曼丽不满地瞪了破坏她教学气氛的苏敏一眼,撇撇嘴说道:“不好吗从小熟读唐诗三百首有什么不好,别以为小宝不说话就不知道读书学习,和你搞的胎教一个道理啊!”

    “想教你就好好教,让沙祖当复读机有什么好处把孩子教坏了要你负责。”苏敏无法反驳徐曼丽的歪理邪说,只是不满意她的教学方式。从小跟着一只傻鸟学习,等苏展鹏明白事理,知道自己的启蒙老师居然是一只鹦鹉,你让人家苏展鹏情以何堪啊!

    “沙祖的普通话多标准,比你还标准呢!哪个像你,一口滇中马普,真不知道苏教授那个中文教授是咋个培养你俩姊妹的。”徐曼丽嘀咕着,挥手示意沙祖可以离开了。她这个态度可不是太好,有持宠而娇的嫌疑。

    “噗嗤!哈哈哈……”抱着祁国梁跟进来的祁景焘终于忍不住笑了,借机打断可能发生的事态升级。

    “有什么好笑的”徐曼丽噘着嘴,不满地瞪着笑得像个二傻子似的祁景焘。

    “还说人家满口马普,你还不是用普通话的发音说滇中话。咋个,喃样,这也不是标准普通话啊。”祁景焘马上就点明徐曼丽的错误。

    祁景焘的立场有问题,徐曼丽那双漂亮

    迷人的大眼睛开始凄迷,有水雾在弥漫。

    祁景焘一看不对,马上陪着笑脸说道:“滇中人学习普通话很难过关,g,k不分,还没有后鼻音。滇中师专每



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味渐浓
    每逢佳节倍思亲,许多在外工作、生活、打拼的人,一年之中也只有春节期间才最有理由,也最有时间回老家与家人团聚、陪伴父母。中国这么大,各个省市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工种春节放假的时间安排不一定一致。那些有固定工作的人,各自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回家的时间也就有先有后,可以在法定的春运期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回家时间。

    这段时间,是祁官营人气最旺盛的时期,该回家的都回来了,不该回家的也回来了。原因很简单,最近两年来,祁官营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古老的村庄总是牵连着游子的乡愁。各个家族在外开枝散叶的叔伯兄弟,在外工作的子女纷纷扶老携幼回老家过年,体验故乡的发展变化。这么多人回老家过年,本来就是超级大村庄的祁官营的人气不旺盛才怪。

    在外打拼或者在外安家落户的人回到家族祖居的村子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走亲串友,联络乡党,忆苦思甜,展望未来。

    那些在外面事业有成,有头有脸,觉得自己是衣锦还乡的人,还喜欢大宴宾客,答谢乡党,顺便,邀约家族乡党祭祀祖宗,修订家谱。

    因此,还没到大年夜,晚餐时段,村子里各家新建的住房里已经纷纷摆上酒宴,热闹非凡。晚饭后,村子里各种自发的娱乐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和村子里其他人家相反,越临近春节,在祁家花园就餐的人越少,今天更是少到只需要准备两桌饭菜的程度。从明天开始,连那些内保队员都被祁景焘强行放假,打发回家过年去了。祁家花园剩下的都是祁家自己人,准备一桌饭菜就行。

    虽然说食材质量是饭菜质量的基础,祁琳主厨烹制的晚餐菜式也简单,都是滇中家常菜,可是,消耗的时间却不短。哪怕有老妈在旁边给她打下手,顺带指点、监督,两个人准备两桌饭菜也花去一个多小时时间。

    其实,烹调家常小菜更考验厨师的手艺,祁琳心灵手巧,跟随老妈学习厨艺没多长时间就小有成就,几个家常小菜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色香味俱全,得到食客们由衷的赞美。

    食客对厨师的赞美无需言表,只需要看看饭局结束后餐桌上残羹剩汁数量的多寡就知道,食客们到底是真认可还是假奉承。

    酒足饭饱,按照祁家的规矩,吃现成的苏敏、陈雪菲、徐曼丽开始收拾残局,大厨祁琳则是心安理得地推着一辆双人儿童车,车上坐着两个萌萌哒的小侄子,陪着老妈和奶奶去村子里溜达。

    祁琳在村子里的人气值非常高,一路走去,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和她打个招呼,如果能多说上几句话更是觉得荣幸万分。

    没办法,祁琳是祁官营公认的文曲星,独一无二的女状元。她常年在外求学,出现在村子里的时间太少,平常时间难得一见。更令村子里这些乡亲赞叹的是,孤身在外的祁琳居然在京城创下声名赫赫的麒麟集团,在藏龙卧虎的京城呼风唤雨。祁琳能文能武,貌若天仙,她的光环彻底掩盖住祁景焘,成为祁官营的骄傲和娃娃们学习的榜样。

    回到村子的祁琳不是什么霸道女总裁,更不是什么傲娇小公主,只是一位归家的邻家女孩,喜欢帮哥嫂带小侄子玩耍的小姑姑。

    回到村子里的祁琳有自己少年时期的玩伴,有自己的小圈子。奶奶和老妈各自加入属于她们的圈子后,祁琳带着两个小侄子也找到自己的圈子,享受茶余饭后乡村生活的安逸和快乐。

    祁琳既然是文曲星,她在村子里的玩伴自然是那些还在上学,或者还需要上学的同龄少女,她们聚在一起才最有共同语言。

    用不着祁琳走家串户去号召,电话也用不着打,在家吃完晚餐的祁雯、殷素芳,孔丽华,祁晓岚等纷纷集拢在一起,形成一个代表祁官营新生才女的小圈子,讨论和分享着她们感兴趣的话题。

    这个圈子人数不多,也不固定,核心人群大约有四五十人,年龄跨度却非常大,从14、5岁到20多岁,身份都是祁官营能读书的女子,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也有重新进入大中专进修的适龄女青年,当然了,也不乏工作的年轻女子。在这个小群体之中,祁琳的年龄不是最大,却是这个群体当然的大姐大。

    祁官营保留的老建筑不少,祁琳以个人的名誉出资,请专业建筑队整修之后交给村委会统一管理。村委会对这些已经修旧如旧的老建筑也充分利用,开辟成不同用途的活动场所提供给村子里的人使用。

    祁琳她们这个小团伙也是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把一座明清风格老宅打造成读书学习的地方,美其名曰——读书会。

    祁琳带着两个小侄子进入这么一个群体,祁国梁和苏展鹏两兄弟变成她们的宠物,在那些少女的怀抱中流转卖萌,两兄弟也是乐不可支,非常享受这些漂亮阿姨姐姐的拥抱。

    有这么多伙伴帮忙带小侄子,祁琳乐得轻松,看着已经成为彩云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一年级新生的殷素芳问道:“芳芳,你真打算从事学前教育”

    殷素芳不假思索地说道:“是啊,我现在可是拿着幼儿园在职教师的工资上大学,属于带薪学习,大学毕业回村子做幼儿教师才正常,也才对得起那份丰厚的工资。琳琳,我们村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不比市一幼差,薄弱的是幼儿教师师资力量。现在大学生不包分配,我还打算从今年毕业那些学姐中挖一批毕业生回来呢!”

    &nbs



第六百二十七章 内陆人吃海鲜
    悠哉乐哉地推着两个小侄子返回祁家花园,祁琳发现问题严重了,哥哥和陈雪菲、徐曼丽不在家,两个小侄子他妈妈苏敏居然也不在家。

    这个时候,奶奶正忙着排演花灯剧,老妈在给奶奶打下手,回家还早得很呢。老爸倒是在家,正和一帮子回老家过年的叔伯兄弟抱着水烟筒谈天说地,正聊得不亦乐乎!

    两个小侄子肚子饿了,回到家里又找不到妈妈,委屈万分地冲着姑姑哇哇叫。可是,祁琳这位姑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这两位小侄子是母乳喂养长大的,家里也从来不备奶粉、牛奶之类的东西,拿什么给他们小哥俩填肚子

    祁琳翻箱倒柜,好不容易弄来一些流质食品,两个小侄子又不屑一顾,盯着姑姑哇哇乱叫,祁琳顿时抓瞎。

    这个时候只能找宝宝的老妈才能解决问题,一通电话拨打出去,确认宝妈的位置。祁琳把两个小侄子往车上一扔,风驰电掣地向粮仓河职工食堂赶去。

    抵达目的地,祁琳顿时炸毛了,她那位哥哥正和她那些嫂嫂郎情妾意地呆在一号餐厅大快朵颐,享用那些光怪陆离的海鲜大餐,好清闲,好浪漫

    祁琳推着婴儿车来到正准备品尝一只大虾的祁景焘跟前,气恼地喊道:“哥,你的心也太大了,大宝小宝不要啦”

    “琳琳来啦,呵呵,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快来尝尝秦师傅刚做的这道蒜蓉芝士焗龙虾。我家琳琳见多识广,正好帮我们鉴定下味道正不正宗”

    祁景焘土鳖一个,很少离开彩云之南,离开滇中老窝。滇中是内陆地区,哪里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海鲜餐厅能够供应过来的海鲜也不是什么高级海产品,还特么的死贵。祁景焘对海鲜也不是太感冒,吃过的海鲜大餐次数实在有限,一个巴掌基本上就够用了,实在谈不上什么海鲜美食鉴别能力。
1...152153154155156...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