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实心熊

    就如同头天那些盲目出击导致险些全军覆没的巴尔干人一样,席素谷决定以蒙蒂纳军中央衔接处为诱饵,不但要把附近所有的蒙蒂纳军队牢牢吸引住,更要把他们全都拖进自己精心布置的巨大陷阱里。

    奥斯曼军队的进攻是在太阳刚刚升到灌木丛顶上的时候发动的。

    首先是穆色林姆步兵,这些以战俘为主的军队成为了这次进攻的先锋。

    在安纳托利亚轻骑兵的配合下,穆色林姆步兵拉开了长长的战线,向着蒙蒂纳阵地发动了进攻。

    与巴尔干团一起战斗的,是阿格里火枪兵中最精锐的第一阿格里田庄方阵团队。

    这个古怪名字并非由亚历山大命名,而是箬莎。

    很多人都以为科森察伯爵小姐之所以给这个方阵大队起了田庄这样的名字,只是因为这些最早跟着亚历山大走出阿格里的都是来自领地的田庄。

    但是只有亚历山大知道,箬莎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其实是在纪念他们当初在阿格里田庄中那个暧昧开始的时刻。

    田庄方阵团的火枪兵都是最早跟随亚历山大的老兵,他们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参加过亚历山大的第一场在布鲁依尼山谷地的战斗,也都参加过那堪称艰难的苦行行军。

    至于可以说奠定了亚历山大在托斯卡纳与罗马涅地位的比萨保卫战,奥拉尔—奇莫内战役,还有与凯撒首次交手的里窝那之战,这些士兵都曾经亲身经历。

    正因为这样,亚历山大对他们是绝对信任的,他甚至相信即便其他部队都被击退,可他的阿格里火枪兵团肯定会是最后屹立在战场上的。

    所以当挑选与巴尔干团一起守卫中央结合部的部队时,亚历山大毫不犹豫的把第一方阵团安排到了这里。

    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安排无疑是正确的。

    奥斯曼人从一开始就对南北阵线结合部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做为先锋的穆色林姆步兵悍不畏死的向着火枪兵团的阵地猛冲过去。

    虽然对面的排枪每当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吼声之后,伴随着浓烟都会有成片的子弹劈头盖脸的打过来,但是穆色林姆步兵却疯狂的向前猛冲。

    很多人在射倒后立刻就被后面的人踩着还在抽搐的身体跃了过去,而活着的穆色林姆步兵根本就不去看一眼倒下的同伴,他们的眼中只有面前不远处正随着奇怪的鼓点节奏不停的重复着清膛,装弹,瞄准,射击步骤的敌人。

    因为就在战前他们刚刚得到席素谷的许诺,只要他们能成功的击溃守在结合部的蒙蒂纳军队,他们就可以获得自由!

    对穆色林姆步兵来说,再也没有比自由更重要的了,为了获得自由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不论是他们自己的生命还是同伴的生命。

    这股不顾一切的疯狂冲锋的结果,就是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穆色林姆步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冲破了蒙蒂纳军队之前在阵线前挖掘的那些障碍。

    穆色林姆步兵们第一次发出了喜悦的吼叫,他们已经看到敌人的火枪在惊慌的后退,似乎是想要拉开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但是这已经完全没有用了,在穆色林姆步兵们的眼里,这些除了火枪只带着把马刀,甚至大多数士兵都没有穿戴盔甲的军队,已经成了他们迈向自由的垫脚石。

    但是突然传来的吼叫声打破了穆色林姆步兵们畅想。

    当他们看到挥舞着各种武器,其中以当地特有的那种威力巨大的可怕手斧居多的巴尔干人从火枪兵团队形之间的空隙怒吼着向他们扑过来时,穆色林姆步兵们只是稍一诧异,接着就一边以同样激烈的怒吼回应,一边迎着敌人冲了上去!

    双方在蒙蒂纳军的阵地前碰撞在了一起,冰冷的武器顷刻间变得炙热滚烫,相互碰撞迸溅出的火花和利刃撕扯开人的皮肤喷出的血浆混合在一起,一场残酷的肉搏大战开始了。

    穆色林姆步兵的凶猛让巴尔干人吃惊,虽然早就见识过奥斯曼人的凶残,但是这样的敌人还是让他们感到意外。

    而对穆色林姆步兵来说,巴尔干人的彪悍同样让他们感到意外和震惊。

    做为被征服者的俘虏和残余,穆色林姆步兵比任何人都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奥斯曼军队的勇猛无敌,而当他们自己成为了这支军队的一份子后,不论是因为受到的训练还是因为对自由的无比渴望,他们都成为了这支勇猛军队中最精锐也是最凶残的部队之一。

    可现在这些令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士兵却发现他们无法攻破这些当地农夫们仓促组建起来的阵型。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身穿醒目的暗红色军装的火枪兵们纷纷从巴尔干人留下缝隙当中向后撤退,然后他们就在后面稍高些的地方重新组织列队。

    穆色林姆步兵不顾一切的试图冲破巴尔干人的防线,但是他们却发现挡在面前的就如同海岸边耸立不




第七十一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十)
    带着少许炎热气息的气浪从对面吹来,潘诺尼用力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嘴唇上传来腥咸的味道的,那是他干裂的嘴角溢出的血丝的气息。

    潘诺尼对面就是一队奥斯曼人,这时候他们的敌人正有些艰难的越过一片由尸体和零散的碎石,断裂的矮墙和塌陷的壕沟为阻隔的障碍。

    潘诺尼扭头向身边看了看,他发现之前熟悉的很多同伴都已经不见了,活下来的人几乎全都已经负了伤。

    “我们这算是听了伯爵老爷命令了吧”

    潘诺尼像是自语又像是想确定什么的问了句旁边一个一边喘着气,一边用撕破的衣服用力扎住短臂伤口的同伴。

    “至少老爷吩咐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那个巴尔干人瓮声瓮气的说,因为流血过多而显得苍白的脸上似是浮起一丝不正常的红晕“这样伯爵老爷就不能把我们扒光了吊在树上了。”

    同伴调皮的话让潘诺尼想笑,不过嘴唇刚一扯动,一阵钻心的疼痛就从被敲碎的下巴上传来,这让潘诺尼只能发出简单的哼哼。

    按照亚历山大的命令,对巴尔干团的惩罚是在昨天天黑前就向全军下达的。

    虽然最终堵上那个几乎致命的缺口,而巴尔干人更是在撤回阵地之前趁机抓住机会狠狠的打击了奥斯曼人的新军火枪兵,但是亚历山大还是对巴尔干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作为巴尔干团的队官,潘诺尼受到了鞭刑,而整个巴尔干团则按照战场上对犯下共同罪责的惩罚部队的惯例,被安排到了整条战线上最危险的地方——战线中央连接南北两翼的结合部。

    按照亚历山大的推测,奥斯曼人将在这个地段发起猛烈进攻,以期截断蒙蒂纳军的南北联系。

    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个结合部被攻破,奥斯曼人就可以从容对战线两端随意发动进攻。

    正因为这样,按照亚历山大的命令,巴尔干团被布置在了这个最危险也是会面临最大压力的阵地上。

    亚历山大的判断没有错,或者说到了这个时候,只要任何一个稍具常识的指挥官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席素谷决定用最稳妥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消灭当前的敌人。

    他选择了蒙蒂纳军队由面向西北两端战线的弯曲结合部作为突破方向,在安纳托利亚轻骑兵的配合下,奥斯曼的部族军队和穆色林姆步兵如潮水般向着对面的蒙蒂纳阵地发动了进攻。

    席素谷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如果说头天陷入胶着般的战斗更多的是他在试探这支来自西欧军队的强弱,那么现在他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敌人的弱点。

    很显然这支依仗着阵地顽强抵抗的敌军的确很勇敢,但是席素谷也发现了敌人的问题所在。

    这些欧洲军队似乎有着很强烈的战斗**,或者说这种**有些过于强烈得到了盲目的地步,这让席素谷相信只要他对敌人的其中一个部分发动起最猛烈的进攻,那么就肯定可以把其他地方的敌人吸引过来。

    就如同头天那些盲目出击导致险些全军覆没的巴尔干人一样,席素谷决定以蒙蒂纳军中央衔接处为诱饵,不但要把附近所有的蒙蒂纳军队牢牢吸引住,更要把他们全都拖进自己精心布置的巨大陷阱里。

    奥斯曼军队的进攻是在太阳刚刚升到灌木丛顶上的时候发动的。

    首先是穆色林姆步兵,这些以战俘为主的军队成为了这次进攻的先锋。

    在安纳托利亚轻骑兵的配合下,穆色林姆步兵拉开了长长的战线,向着蒙蒂纳阵地发动了进攻。

    与巴尔干团一起战斗的,是阿格里火枪兵中最精锐的第一阿格里田庄方阵团队。

    这个古怪名字并非由亚历山大命名,而是箬莎。

    很多人都以为科森察伯爵小姐之所以给这个方阵大队起了田庄这样的名字,只是因为这些最早跟着亚历山大走出阿格里的都是来自领地的田庄。

    但是只有亚历山大知道,箬莎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其实是在纪念他们当初在阿格里田庄中那个暧昧开始的时刻。

    田庄方阵团的火枪兵都是最早跟随亚历山大的老兵,他们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参加过亚历山大的第一场在布鲁依尼山谷地的战斗,也都参加过那堪称艰难的苦行行军。

    至于可以说奠定了亚历山大在托斯卡纳与罗马涅地位的比萨保卫战,奥拉尔—奇莫内战役,还有与凯撒首次交手的里窝那之战,这些士兵都曾经亲身经历。

    正因为这样,亚历山大对他们是绝对信任的,他甚至相信即便其他部队都被击退,可他的阿格里火枪兵团肯定会是最后屹立在战场上的。

    所以当挑选与巴尔干团一起守卫中央结合部的部队时,亚历山大毫不犹豫的把第一方阵团安排到了这里。

    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安排无疑是正确的。

    奥斯曼人从一开始就对南北阵线结合部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做为先锋的穆色林姆步兵悍不畏死的向着火枪兵团的阵地猛冲过去。

    虽然对面的排枪每当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吼声之后,伴随着浓烟都会有成片的子弹劈头盖脸的打过来,但是穆色林姆步兵却疯狂的向前猛冲。

    很多人在射倒后立刻就被后面的人踩着还在抽搐的身体跃了过去,而活着的穆色林姆步兵根本就不去看一眼倒下的同伴,他们的眼中只有面前不远处正随着奇怪的鼓点节奏不停的重复着清膛,装弹,瞄准,射击步骤的敌人。

    因为就在战前他们刚刚得到席素谷的许诺,只要他们能成功的击溃守在结合部的蒙蒂纳军队,他们就可以获得自由!

    对穆色林姆步兵来说,再也没有比自由更重要的了,为了获得自由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不论是他们自己的生命还是同伴的生命。

    这股不顾一切的疯狂冲锋的结果,就是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穆色林姆步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冲破了蒙蒂纳军队之前在阵线前挖掘的那些障碍。

    穆色林姆步兵们第一次发出了喜悦的吼叫,他们已经看到敌人的火枪在惊慌的后退,似乎是想要拉开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但是这已经完全没有用了,在穆色林姆步兵们的眼里,这些除了火枪只带着把马刀,甚至大多数士兵都没有穿戴盔甲的军队,已经成了他们迈向自由的垫脚石。

    但是突然传来的吼叫声打破了穆色林姆步兵们畅想。

    当他们看到挥舞着各种武器,其中以当地特有的那种威力巨大的可怕手斧居多的巴尔干人从火枪兵团队形之间的空隙怒吼着向他们扑过来时,穆色林姆步兵们只是稍一诧异,接着就一边以同样激烈的怒吼回应,一边迎着敌人冲了上去!

    双方在蒙蒂纳军的阵地前碰撞在了一起,冰冷的武器顷刻间变得炙热滚烫,相互碰撞迸溅出的火花和利刃撕扯开人的皮肤喷出的血浆混合在一起,一场残酷的肉搏大战开始了。

    穆色林姆步兵的凶猛让巴尔干人吃惊,虽然早就见识过奥斯曼人的凶残,但是这样的敌人还是让他们感到意外。

    而对穆色林姆步兵来说,巴尔干人的彪悍同样让他们感到意外和震惊。

    做为被征服者的俘虏和残余,穆色林姆步兵比任何人都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奥斯曼军队的勇猛无敌,而当他们自己成为了这支军队的一份子后,不论是因为受到的训练还是因为对自由的无比渴望,他们都成为了这支勇猛军队中最精锐也是最凶残的部队之一。

    可现在这些令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士兵却发现他们无法攻破这些当地农夫们仓促组建起来的阵型。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身穿醒目的暗红色军装的火枪兵们纷纷从巴尔干人留下缝隙当中向后撤退,然后他们就在后面稍高些的地方重新组织列队。

    穆色林姆步兵不顾一切的试图冲破巴尔干人的防线,但是他们却发现挡在面前的就如同海岸边耸立不



第七十二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十一)
    当安纳托利亚轻骑兵的身影出现在阵地前时,所有看到他们的蒙蒂纳士兵的心都绷得紧紧的。

    奥斯曼轻骑兵的威名远镇,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与步兵的娴熟配合。

    很多与奥斯曼交过手的军队,印象最深的并非是他们的士兵有多么强大,而是奥斯曼将领们对各个兵种的娴熟运用和近乎完美的相互配合。

    每当安纳托利亚轻骑兵冲击敌人阵地的时候,他们的轻装步兵都会紧跟在骑兵的后面,当骑兵突破了敌方阵型后,那些轻步兵就会及时果断的涌进骑兵撕开的缺口稳固形势,紧接着奥斯曼的重步兵就会蜂拥而至扩大战果。

    这种战术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但是因为有了安纳托利亚轻骑兵勇猛的冲击力作为保证,奥斯曼往往只需要掌握好投入战斗的步兵与骑兵之间配合的节奏,那么他们就往往可以迅速突破敌阵,进而把被分割开的敌人一块块的吃掉。

    前面的骑兵身影迅速逼近,同时马蹄践踏地面的轰鸣敲击每个人的内心。

    一声声的传令此起彼伏的响起,火枪兵们纷纷举起了手里的武器。

    所有的火枪兵都尽量排列到了第一排上,几乎毫无空隙的密集枪支从侧面远远看去就好像一片探出森林的稠密枝杈。

    火枪兵们都知道以安纳托利亚轻骑兵的速度,是不会给他们射出第二枪的机会的。

    长矛手们脑门冒汗的盯着前方,他们每个人之间都有着足够一个人穿过的空隙,这是为了给火枪兵们后撤留下的,不过这么一来原本十分严密的方阵就变得稀疏起来,如果不能在火枪兵们后撤之后迅速形成密集队形对抗敌人骑兵,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奥斯曼骑兵肆意践踏的厄运。

    而在各个方阵的角落里,分别由几支重型火枪组成的射击小队也万分紧张的等待着,这些重火枪手将跟随着方阵一起面对奥斯曼骑兵的冲击,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打击那些试图依仗密集队形冲破方阵的敌军。

    “开火!”

    一阵几乎分不清先后的命令声从整条阵线的各个地方纷纷响起,随着命令,蒙蒂纳军的阵线上瞬间爆发出一片震天的枪声!

    突然响起的枪声迎面而来,这让冲在最前面的奥斯曼骑兵在瞬间似乎一顿,可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伴随着枪声,甚至是比枪声更快扑来的是夹着尖利呼啸的弹幕。

    冲在最前面的很多骑兵好像撞在了无形的墙上,有些被从马上猛的掀翻下去,有些则随着被击中的战马一起向前骤然扑倒。

    子弹在人群当中四下横飞,甚至有时候在没有洞穿一个人的铠甲后,却被弹得胡乱向着其他方向飞去,直到终于击中某个人或是某匹马。
1...302303304305306...7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