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世民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满脸震惊,看着手里的土豆:“你说什么?这东西能产两千二百斤?”

    “就在陛下住过的‘水晶宫’里头,栽种的就是土豆。臣那水晶宫占地约有三分地,产量约六百斤,按面积核算,一亩地差不多就是两千一二百斤的样子,绝对错不了。”

    “这怎么可能……”在种稻谷,粟米只有亩产一百到二百斤的大唐,一个作物能有两千斤的产量,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这东西能吃,天下还有饿着的人么?

    李世民盯住土豆,喃喃道:“这东西能吃?”

    “当然能吃了,不能吃种来干什么?”

    “它、它是长在土里的?这怎么吃,洗干净了咬着吃么?”

    李牧笑了,他就喜欢看李世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充满了一种报复的快感。李牧眼珠一转,竟点了点头,道:“估计是吧,臣也没吃过。”

    “朕试试!”李世民急不可耐,搓了搓土豆上的土,这会儿他也不嫌弃了,一口就咬了下去!




第613章 邀名
    “这什么味儿啊!”

    李世民把嘴里的土豆吐出来,呸了两口,埋怨道:“这东西若是这个味道,那也不能吃啊!”

    “陛下,您把它当成果子啃能行么?这是粮食啊,稻米也没有生着吃的啊。”李牧一脸‘你这个外行’的样子,好像是在嘲笑李世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似的,李世民闹了个大红脸,却无法反驳,其实他还真就五谷不分。像他这样的出身,从小就是被人伺候的,想吃什么吃什么,啥时候在意过这种事情。

    “少说废话,那你说,这东西怎么吃?”

    李牧‘认真’地想了想,道:“臣以为,万物无不可煮,先煮着试试。”

    “对,煮着试试!”李世民把啃了一口的土豆递给高公公,道:“传旨御膳房,把这个、这叫什么来着?”

    “土豆。”

    “对,把这个土豆给朕煮了!”

    高公公接过土豆刚要去办,李世民又改了主意,道:“算了,朕亲自走一遭。”

    高公公吓了一跳,赶忙拦着,道:“陛下不可啊!御膳房乃是庖厨之地,陛下怎可自降身份,不可,万万不可!”

    “如何不可啊?”李世民瞥了眼角落里的起居郎,大声道:“朕虽贵为天子,按理来说,不适合入庖厨之地,但若为社稷百姓故,则无甚不可。古有神农氏尝遍百草而得药,今日,朕便身先士卒,尝一尝这个土豆能不能吃,有何不可?”

    李牧赶忙跟话道:“陛下说的是太对了,此等爱民之举,唯有贤明之君才想得到,陛下高风亮节,足为万世帝王之表,臣身为陛下的臣子,找到这种土豆之人,也是十分的敬佩啊。”

    君臣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高公公也明白了,瞅了眼奋笔疾书的起居郎,也不知是脑子短路了还是进水了,竟然问了一句:“起居郎,记下来了么?”

    起居郎抬起头,木然地看了眼三人,点了点头,道:“记下来了。”

    李牧走过去瞧了一眼,褚遂良还要拦着,被他抢了过来,只看了一眼,就气得差点蹦起来,只见起居注上头写着:“……君臣做戏欲邀万世之名,宦问曰,记否?答曰,已记。”

    “你这个混账东西,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叫啥名字,下值了别走,宫门口等着,本侯要揍你一顿!”

    “李牧,又放肆了。这是朕的起居郎,颇有一笔好书法啊。他的父亲便是褚亮,前些日子朕任命他在獬豸院,你见过的。”

    “褚大学士?”李牧心里一惊,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木头一样的家伙,难道此人便是褚遂良么?看样子约莫二十**,还真差不多。

    “你就是褚遂良?”

    起居郎点了点头,木然道:“正是。”

    “你为什么这么不开眼啊?本侯与陛下,那是发自肺腑之语,又没有撒谎,你这写的是什么?这不是败坏我与陛下的名声么?”

    褚遂良木然地想了想,道:“我只是据实记载,你们的话就是这个意思。”

    “错!”李牧耐着性子跟褚遂良掰扯,道:“我们的话是不是这个意思,跟你一个小小的起居郎没有关系。我来问你,起居郎是干什么?”

    “写起居注的。”褚遂良答道,然后又补了一句,道:“起居注就是要据实记录,一个字都不能更改的。”

    “我知道,不用你告诉我。”李牧哼了一声,道:“但是你,你不是一个合格的起居郎?你记载的东西,全都是废纸,一点用处都没有!”

    褚遂良终于不再是木然的表情了,怒道:“逐鹿侯你凭什么这样说?我全都是据实记载,一个字都没有掺假!”

    “哈!”李牧嗤笑一声,指着褚遂良的鼻子骂道:“你还有脸说据实?刚刚我与陛下的对话,你据实记载了么?我们说了那么多,你只记载了几个字。”他把起居注贴在褚遂良的脸上,质问道:“你看你写了几个字?我们谈论的是土豆,你这上头有土豆二字么?”

    褚遂良争辩道:“起居注就是这样的,要言简意赅,若是每一句都记录,难道废话也要记录吗?”

    “欸?说道点子上了!”李牧嘴炮的功力,岂是褚遂良能够比拟的,气势早已稳压:“你怎知哪一句是废话,哪一句不是废话?再者说了,你也说要据实记载,但你做到了么?你写的话,很明显带有你的主观判断。你觉得我与陛下是在邀名,我们就是邀名了么?你凭什么替后人判断?就不能有后人觉得,我与陛下是一心为公?难道在你的眼里,陛下就处处是错处,我也处处是错处?你有什么资格判断?你算是个什么东西?”

    褚遂良是个老实人,哪里受过这样的言语,急的脖子都红了,声音也大了:“逐鹿侯,你怎么可以侮辱人?”

    “我侮辱你?嘿,我还没揍你呢!”李牧撸胳膊网袖子,被高公公拉住了,褚遂良气得发抖:“士可杀不可辱,我今天撞死在——”

    “你放屁!”

    褚遂良抽噎:“我撞死都不行吗?”

    “撞死就完了?我说你是诽谤陛下,辱没朝廷栋梁,也就是本侯,你的罪过大了,你是心怀不轨,意图谋逆,我倒要问问你爹,这是个什么罪过,是杀头还是流放,是连坐还是夷三族!”

    “我、我……”

    一个老实人被逼到这个份上,李世民也看不下去了,道:“李牧,你就别与他为难了,朕看不算什么大事,他就是耿直了些——”

    “陛下、”李牧正色道:“您太宽厚了,这不是耿直。臣窃以为,他这才是邀后世之名!”

    李世民不解道:“这话从何说起啊?”

    “陛下,这就是文人的酸臭之处了。起居郎,说的好听,但不过就是个文书,还不如军中的录事参军,随便一个会写字的都能做。但他,却肆意的评价皇帝,评价大臣。臣议君,下议上?合乎礼么?起居郎就是记事,你记事就好了,评价用得着你?起居注在那儿,后世自有分说,有人看了好,有人看了坏,那是后人看的,用得着你引导?你把这些议论添加进去,为的是显出你是一个正直的人?我就呸了,小子,你还没有资格!”



第614章 教训
    褚遂良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终是找不到反驳之处,只好一躬到底,道:“我知道错了,受教了,既然逐鹿侯说出了我这么多错处,我便不做这起居郎罢,请陛下允许臣辞官。”

    “呵,辞官哟,吓唬谁呢?”李牧并不打算放过他,他会说这么多话,不是为了羞辱褚遂良,而是为了让褚遂良为己所用。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在李世民临终的时候,顾命大臣唯有二人,一个是长孙无忌,另一个就是褚遂良。这小子虽然现在还什么也不是,但只要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在他发光之前笼络,才能有用,否则就晚了。

    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拉住李牧的胳膊,嗔怪道:“也不怪朝野都叫你‘疯狗’,咋还逮谁咬谁,咬住就不放呢?你现在贵为正三品,他不过是从六品,你俩之间天差地别,你为难他,别人怎么看你?李牧啊,朕可得说你几句了,这样不对。”

    “陛下,臣的眼睛里揉不得砂子,若是没看见也就罢了,看见了,臣就不得不说,请让臣说完,没几句了,说完咱就去御膳房。”

    李世民见也管不了了,也不管了,任由李牧去说了。

    李牧站在褚遂良面前,道:“褚遂良,你会写出这样的话,并不能说明你的品德有问题。而是你心中存有偏见,你身为士族,好友至交也必定是士族。前些日子,士族门阀在我手里、不,也可以说是在陛下这儿,吃了大亏了。即便你心中没有愤恨,但你的朋友有,他们在你耳边谈论起这些事情,你听到了,心中难免会偏向他们。带着这种偏见,再写起居注时,就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偏见,这样的起居注,难道不是废纸么?”

    “人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这没有关系,但你要知道,你的职务是什么?你是做什么的?你若不是起居郎,你大可肆意批判,这长安城里头,每天都有文会,每天都有行文作诗骂我的,你看我跟他们计较了么?”

    褚遂良忍不住道:“你怎么没计较?前些日子,你还传出话来,谁在骂你,你就揍谁,你这不叫恐吓么?”

    “呃……”李牧略有尴尬,李世民看他的表情,忍不住笑出了声,一副看戏的样子,好像在说,看你怎么办。

    换了别人,这就是打脸了,但是李牧不在乎,他的脸皮厚:“对呀,这是我说的呀,就是恐吓,咋了?常言道,大丈夫敢作敢当。他敢骂我,我佩服他呀,但是骂了我,挨揍,不也是活该么?谁让本侯就是这么横,就是有这个实力揍回去呢?你们要是不服气,也立下功劳,封侯拜相,等你们的功绩超过了本侯,压我一头的时候,你们也欺负我不就完了么?谁让你们没这个能耐的,怪我呀?”

    “你、你……”

    “你什么你!”李牧已经有点不耐烦了,道:“小子,记住这句话,本侯的面子全是自己挣的,官儿也不是白来的,就算你们诟病的封侯,那也是我豁出去命抢来了传国玉玺换的,怎么不见你们抢来?酸个屁呀!”

    “那是我们没碰见!”

    “我让你没碰见了?让我碰见了,这叫天命所归——”李世民听到这话,冷哼了一声,李牧赶紧找补:“天命所归不懂么?老天爷就是要这个传国玉玺归陛下,借我的手给陛下送来,气运加身,你也羡慕?要不你去找个道士做做法,看看气运能不能也加你一手,省得天天气人有笑人无,记个起居注都像司马迁写史记似的,动不动就史家之言。人家司马迁是没了卵子才那么多怨气,你也没卵子了?”

    高公公脸色一绿,又不敢作声,偷偷地瘪了下嘴。

    李牧说得痛快了,转身又赔笑:“陛下,耽误您时候了,咱们去御膳房吧。”

    “你呀,就是管不住这张嘴!”李世民挥了下手,道:“褚遂良,你回家歇息几天吧,朕也是觉得,你并不十分适合做起居郎。”

    褚遂良经此一遭,精神已经受了重创,浑浑噩噩的应声行礼,看着李牧等人走出去,才失了魂一样收拾东西,返回家中,当夜便生了一场大病,好些日子才转好。

    ……

    “唔……”李世民吧嗒吧嗒嘴,脸色有些说不清。他看了眼碗中还剩下的半碗土豆,露出了为难之色,犹豫了一下,递给李牧,道:“你吃吧。”

    “臣不饿。”李牧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这个土豆粥是用李世民啃了一口的土豆做的,他可没有吃男人口水的习惯,想起了就恶心。

    李世民也不强求,把碗放下,叹了口气,道:“李牧啊,说实在话,这东西虽然能吃,但朕觉得不好吃,清淡无味,不如稻米,更不如粟米,还是、还是差些。”

    “陛下,臣想问一句,若是没有饭吃的百姓,他会觉得这食物不好吃,就不吃了么?”

    李世民一愣,旋即明白了李牧的意思。这天下还有无数流民,还有很多没有土地吃不上饭的老百姓,他们不会在意土豆粥好吃不好吃,有的吃就不错了。

    李世民惭愧不已,啼哩吐噜把一碗粥喝掉,道:“朕错了,朕以后每天都要吃一顿,用来自省。”

    “那可不行。”李牧赶忙道:“陛下,要不是您,这俩都不能给您吃。这土豆如今只有六百多斤,多了一点儿都没有,这些可是要做种的,等今年秋天收成了,您想吃多少都有,现在可是经不起您吃啊。”

    “也是、”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牧看错了,他总觉着李世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长出了一口气,看起来他确实是不喜欢吃土豆。

    李世民把碗筷放下,道:“李牧,你要去定襄,朕知道你是有正事儿要办,不拦着你,但你得快去快回。两个月,你能回来么?”

    李牧苦笑道:“陛下,臣若是快马加鞭,确实俩月能回来,但臣这次去,首先是为了个私事儿,臣有个媳妇儿在张家寨,您是知道的,臣得先成个亲,怎么也得一个月吧,三个月如何?”

    “两个半月,不容再议!”李世民一副不能商量的样子,道:“多带快马,沿路置驿,内务府的事情,朕会让他们八百里加急问你的,你不能不管!”



第615章 再三封赏
    如今要提起长安城的风云人物,李牧必定要稳坐头把交椅,不止是这长安城,整个大唐,也传遍了逐鹿侯的事迹,离长安城越远,传得越邪乎,都不像个人了。

    他的一举一动,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李牧打皇宫离开,次日便传出‘土豆’的风闻,接着又有消息,李牧此去的目的地是定襄,他有个还没过门的媳妇儿在那边,这回是去迎亲的。同时,皇帝陛下又连下了三道旨意,其一,是给李牧的‘第三’个媳妇儿封诰命,依旧是五品诰命夫人,娶个媳妇儿就给个诰命,就算是皇亲国戚,也没这等的待遇,但谁也说不出什么,纵然是魏征,也不敢多言,毕竟李牧的功劳在那儿摆着,你要是说不行,皇帝就要提一提封公的事情了,为了不让李牧封国公,几个诰命还是忍了吧。

    第二封旨意,则是给李牧的老爹的。一般人都是封妻荫子,而李牧则反过来,他的老爹从前不过是一个执戟长,此前皇帝已经下旨,封子爵,修祠堂供奉。但李牧这会是衣锦还乡,皇帝为了给他壮面子,又加封了一级,改封李牧之父李敢为‘马邑县伯’,立祠供奉。公侯伯子男,这已经是第三级的爵位,一个小小的执戟长,未有大功,追封到了伯爵,简直是亘古未有的事情,远远超出了礼制,但因李牧故,李世民还是毫不吝啬,给予了封赏。

    这第三道旨意,则更加让人无语。皇帝为了保障李牧的安全,特赐一营禁卫作为李牧的仪仗军。要知道,大唐对军队管得很严,不是打仗的时候,即便是如李靖,身边也不得有部众,几个家将亲兵,还要被御史弹劾,不敢多留,而李牧却有一营的仪仗,此等派头,就算是王爵也是比不了的。

    不出意外的,御史纷纷弹劾。但被李世民一句话就给堵了回去,他问,若李牧出了意外,谁能再赔他一个逐鹿侯?这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李牧的作用在那儿摆着,谁也替代不了,御史们无可奈何,只能是铩羽而归。

    得知李牧要远行,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关心的人还真不少。当然了,对李牧来说,只用嘴的关心是进不了大门的,礼物堆积如山,有出门用得着的东西,最多的还是金银,零零散散加一起,又是好几万贯。

    李牧也没闲着,先是到孙氏那儿把事情说了一遍,包括陛下追封的事情,要回定襄的事情等等。孙氏也惦记着老家,但她现在已经嫁给了唐俭,犹豫再三还是没说出来要回去的话,只是嘱咐李牧多烧些纸钱,祠堂好生修缮云云。李牧一一答应,心中却不禁有些慨叹,这夫妻之间的情意,还真不好说。他虽没见过李敢,但听孙氏说起,李敢对孙氏也是很不错的,不能生育在这个年代可是大事,李敢没有休妻,捡了个孩子也视如己出,说明这是一个很好的人。
1...419420421422423...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