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世民转身往里头走,李牧耷拉着脑袋跟着,高公公陪着笑脸凑进来,还没等说话,李牧猛地盯过去,吓得他立刻把嘴闭上了。
进了两仪殿,李牧抬头一看,原来已经散了朝了。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走了,只剩下三省六部的重臣还在,显然这是个闭门会议。
李牧用脚指头都能猜着要讨论的事情是什么,他找了个角落站定,余光瞄着其他人,心里头打定主意,你们不说话,老子也不说,反正又不是我的事儿,大不了咱们就干靠,看谁能靠过谁来。
他完全没想到,这事儿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样,在他来之前,这群人已经商量过了,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六部没钱,内务府有钱,这事儿六部管不了,内务府不管也得管,谁让李牧有的是钱。
李牧不吱声也躲不过去,李世民回到龙椅上坐好,立刻开口道:“李牧,找你来是为了突厥部族的事情,朕已经按照你的建议,让阿史那兄弟入朝宿卫了。为此可能引起的变化,朕也和诸位爱卿讨论过,做了防备。为此,六部都出力不少。但是,这事儿还没完呐,朕可是听了你的建议,软禁了阿史那兄弟,但他们的部族因此群龙无首——这个责任是不是得你来担啊?朕也不讹你,你给想个主意,看看怎么能养活这些人吧!”
这是长孙无忌给李世民出的招儿,先给李牧扣个大帽子,再把事情赖到他的身上,这样他想推脱也推脱不掉了。
这么浅显的阴谋,能唬得住谁呀。
李牧闻言,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三省六部的各位大佬,很干脆地往地上一躺,双眼无神地看着殿梁柱子。
李世民惊呆了,众人都惊呆了。这可是两仪殿啊,什么时候发生过这种事情。
“李牧,你别跟朕来这一套?怎么着,还想讹诈朕不成么?赶紧起来!”
“臣不起、”李牧不但不起,还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叫道:“臣现在心里头憋闷,站不起来了,只能躺着。”
“你有什么可憋闷的,谁把你怎么了?”
“君臣合伙欺负人呐,还有天理了么?臣年幼势微,不能反抗,只能是认怂了。陛下与诸公赢了,臣输了,臣怂了,臣被你们打趴下了,起不来了。没这么欺负人的呀,哎呀老天爷啊,躲都躲不开啊,这都要上手抢了——陛下啊,您也别麻烦了,快点派人去抄家吧,臣的家当都不要了,全给你们了,爱怎么分怎么分吧,臣只求陛下,能给一条活路,放臣会定襄种地吧,长安太可怕了,臣要回乡下,臣要回乡下啊!”
李牧这么一吵嚷,在场众人多少都有点挂不住脸了。虽然李牧的话难听了点儿,但似乎也没有说错。眼前的状况,可不就是君臣联手欺负小孩儿么?
李世民也十分尴尬,他从龙椅上下来,来到李牧跟前蹲下看着他,道:“李牧啊,咱们有话好好说,你先起来嘛。朕哪里欺负你了,朕这是对你委以重任。你看你年纪轻轻,位高权重的,朝中大事朕全都找你商量,如此殊荣谁人能比啊?这是朕对你的看重,哪里是欺负啊!”
李牧扑棱一下坐起来,看着李世民的眼睛,道:“陛下,咱说话可得凭良心啊!您是每逢大事都找我,但是哪有一次是好事儿啊?陛下,臣做官也有半年了,好像一次都没领过陛下的赏,反而每次陛下都是缺钱了找臣!陛下,您这几次找臣商量的事儿,要么就是使唤臣,要么就是找臣要钱!臣家里也没黄金矿啊,您一次又一次找臣要钱,这不就是抢嘛!”
“哎呀老天爷啊,我攒点钱容易嘛!陛下您就算薅羊毛,也不能可着臣这一头羊薅啊。您都把快臣薅没毛了,求您看看您旁边这些人吧,谁没个十万贯的家财……老魏除外,您找他们要一回,在他们脑袋上也薅一薅吧!”
第486章 大唐保险
这话可炸了锅了,除了魏征之外,众人纷纷指责。
“逐鹿侯,老夫可没得罪过你啊,你怎能牵扯到老夫身上?”
“老夫为官清廉,家中可没十万贯家财。族中的产业,与我是不相干的!”
“侯爷,谈的是突厥部族的事情,怎么还扯到家财上头了。你言重了,陛下可没说要抢你的家财,就是想让你想过办法而已。”
李牧仰头看着这些人的嘴脸,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又叫众人摸不着头脑了。
李世民无奈叹气,道:“李牧啊,朕知道总找你要钱,有些过分了。可是你也得体谅朕的苦衷啊,突厥那边数十万人,大唐才有多少人?若逼急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在场诸爱卿,虽家中颇有余财,但也都是族中的财产,论及个人,也没有那么多。朕绝非想要抢夺你的财产,就是想让你帮忙想个主意。你到底是有主意还是没主意,不要闹了!”
李牧止住笑声,道:“臣有主意,也没主意。”
“那到底是有主意还是没主意啊!”
“臣的主意,得看陛下和诸公怎么想了。陛下和诸公若是只想占便宜,那这事儿臣就没主意。”
众人一听,得嘞,算盘打不成了。李牧这小子奸猾似鬼,看样子他是要把大家都拉下水不可了。
李世民瞧了眼自己的爱卿们,心里也琢磨李牧的那番话,确实,薅羊毛也不好在一头羊身上薅,正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还是都沾点儿吧。当即把心一横,道:“好,你说主意吧,朕与诸位爱卿,尽力配合就是。”
“还有个条件!”
李世民恼道:“你有完没完,适可而止,又什么条件?”
“这个主意出完了,春闱结束之前,任何事情臣都不管了。臣还有一个师徒局,得专心致志地备考了。”
众人听到这话,都下意识地看向魏征。魏征老脸通红,把头转到了另一边,一副不关自己事情的样子。李世民忍着笑,点头道:“好,朕也答应了,这下你可以说了吧?”
李牧盘腿坐起,道:“陛下,臣想问,大军与突厥交战,臣看过统计,杀死的突厥士族也就只有数万,为何之前一向富足的突厥部族,一下子就衰落了这么多,还请陛下解惑。”
李世民蹲久了也累了,李牧不肯起,他也只好坐在地上,道:“你有所不知,突厥人的等级森严。所谓富足,指的是突厥贵族的富足,老百姓与奴隶无异。女子可以当做礼品赠与,老人和女婴,在部族危难的时候,甚至会遗弃。大唐与突厥交战,击溃了他们的军队,杀了几万人,虽看起来不多,但至少十年之内,他们是缓不过气来的。”
“这不是很好么?”
李世民摇头,道:“李牧,总揽局势,不能只看一处。在河套之北,有薛延陀。大唐立国之初,为了抗衡突厥,曾与薛延陀联手,援助其兵器牛羊。但大唐与突厥交战之时,薛延陀却没有施以援手,反而作壁上观。在我们击溃了突厥之后,薛延陀趁机吸纳了突厥的散兵游勇,壮大自己。现在俨然是一个心腹之患了,朕传召薛延陀的首领夷男,夷男却托病不来。朕便知是养虎为患了。”
“如今,帮扶突厥部族,已经不紧紧是怜悯其民。而是要让突厥人为我大唐的屏藩,为大唐的休养生息换取时间。待过几年后,朕必一扫薛延陀,让夷男知道,不忠于朕的代价!”
李牧沉默了一会儿,道:“臣心中有数了,也有主意了。”
“你说!”
“臣的主意就是,通商互市!”
李世民一怔,旋即露出浓浓的失望。不等他开口说话,长孙无忌先开腔了,道:“李牧,这就是你想出的主意?你知不知道,互市对我大唐来说,弊大于利。若是开放了互市,会让突厥部族迅速强大起来,到时候——”
长孙无忌还没说完,自己便意识到了自己话语中的毛病。
刚刚李世民刚说过,帮扶突厥人的目的,就是让突厥人成为大唐的屏藩,抵挡薛延陀部众。那么,让突厥部族强大起来,便成了应有之义。互市,便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不能说李牧的主意不妥。
但多年形成的固有思维,还是让长孙无忌心中不安,停顿了一下,又道:“陛下,薛延陀虽有野心,但其势未成,至少一两年内,不敢有什么动作。可突厥新败,其族从贵族到平民,无不对大唐心存恨意,若开放了互市,让突厥部族缓过气来,恐怕边境立刻就要大乱啊。”
李牧接过话道:“国舅莫急,我既然提出这个办法,自然有解决隐患的手段。”
“首先是开放互市,但是有限的开放。突厥人需要粮食、布匹、茶、丝绸等,大唐也需要他们的皮革、马匹、牛羊。先让突厥那边制定一个所需之物的清单出来,再由内务府牵头,负责双方的订单。帮扶也是用订单的形势,所有订单由大唐这边先预付定金,例如某地商人需要一百张皮革,这些皮革价值一百贯,那么就让这个商人先付定金三十贯,内务府会拿这三十贯,采买突厥部族清单之上所需之物先送过去,待秋后牛羊膘肥宰杀后,运来一百张皮革,再由商人支付七十贯完结这笔订单,得到的钱继续采买突厥部族所需之物。所有的贸易,必须通过内务府来完成,私下的交易,一经发现,交易双方立即处斩,不得姑息。”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唐可以用国内的剩余物资,换取急需的物资,例如马匹牛羊。而所有交易通过内务府,也可以做到限制违禁物资出境,如此即可避免国舅的担忧。”
李世民想了想,蹙眉道:“可是你怎么能确保,会有人愿意提前付定金,万一你的算盘落空了呢?”
众人皆点头,李牧笑道:“陛下,在做买卖的事情上,臣还一次都没落空过。不过既然陛下与诸公不解,臣也愿意解惑。臣问陛下一件事,如今长安街上,但凡家有余财者,都穿着皮袄皮靴,这些皮革皮毛,从哪里来的?”
“这……”若李牧不提,李世民还想不起来,但他这么一提,李世民也琢磨了起来,是啊,哪儿来的?大唐境内可没有这么多牛羊可供宰杀啊!
“都是走私来的!”李牧给出了答案,道:“所谓胡商、客商、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皮革,追究其源头,还不是胡人、回鹘、突厥这些游牧民族么?也就是说,就算不开互市,也制止不了走私。因为这是根本需要,若没有这些皮革皮毛,长安城的富户穿什么?如此,陛下不如就开了互市,但加以管控。”
“若施行得彻底,私下交易者皆斩。那么就逼迫了这些做这些行当的商人,必须得从内务府下订单。若他们不下订单,还有货。锦衣卫就要去查他们,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想瞒是瞒不住的。所以陛下一点也不用担心没有人下订单,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臣给他们划出道了,他们就得走,不走就饿死。”
这话说得霸气,李世民竟也无语了。看看旁边的爱卿们,个个面色古怪,说不出话来。李牧这话虽然说的是商贾,但何尝不是说给他们听的。有名有姓的商贾,背后就是他们这些人。
王珪在旁边听了半天了,忍不住道:“侯爷,还有一事,望请解惑。若是下了订单,但到了约定的时间没有货。这里头的损失,谁来承担?难道是内务府么?”
“王侍中算是问到了点子上!”李牧不知怎地,忽然来了精神头,站起来拉住王珪的手,大力摇晃,道:“人皆言王侍中老奸巨猾,果然是如此啊。你想到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重点,这也是我今年为陛下之内帑创收的又一大利器!”
李牧从怀里拿出一张折好的宣纸,展开递给李世民,道:“恭请陛下御览,这是臣的最新策划,继大唐矿业、大唐盐业、大唐建业之后的第四个金点子,大唐保险!”
“保险?这是何物?”
李世民仔细看去,字个个都认得,但是连起来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李世民看向李牧,道:“朕看不懂,你直接说吧。”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李牧兴致勃勃地解释道:“就拿刚才那个商人来说,他要买一百贯的皮革,交了三十贯的定金。像王侍中所言,他肯定不放心啊。三十贯可不是一笔小钱,万一到时候没货,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时便是大唐保险挺身而出的时候了,在下订单的时候,只需要花费订单额度的百分之一来购买一份契约保险,若到了约定的时候,契约无法如期履行,购买契约险的一方将会得到订单金额的一半金额的赔付。”
“也就是说,这位商人,只需要花费一贯钱,他就可以高枕无忧。若到时候没有皮革给他,大唐保险会赔付他五十贯,他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还能多赚十九贯!坐在家里就挣钱,天上掉馅饼!”
第487章 皆大欢喜
保险的概念,确实是超出唐人的思维犯愁了。三省六部的大佬,包括李世民在内,没有一个能听懂的。他们仿佛在听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怎么也想不明白,用一贯钱买了一个保险,若出了意外,赔付五十贯。定金才三十贯,多出的十九贯哪儿来的?
啊,有银行。李牧有银行,他可以把钱存进银行再借贷出去,以此盈利!好一个奸诈之徒!
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对,这钱没法存进银行啊,这钱是用来给突厥部族买物资的,已经花掉了呀。剩下的一贯钱,就算存进银行,也翻不了十九倍。若真能有这么大的利润,谁还做买卖干什么,直接买保险躺家里睡觉得了!
而且李牧的态度也让人觉得奇怪,刚才还一副没精打采被逼无奈的样子,提到这个保险,忽然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了起来。这让李世民不得不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被逼的太紧,脑疾犯了,否则怎么会说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李世民不禁有些自责了起来,看向李牧的目光也越发的惭愧。
“陛下,臣的主意怎么样,您倒是说话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不敢去看李牧的目光,道:“李牧,是朕错了,不该把这么大的压力放在你的身上。好了,这事儿你不要想了,赶紧回家休息,朕会派人通知刘神威,让他去给你瞧病——”
“啊?”李牧满脑袋问号,无语道:“陛下该不会以为臣失心疯了吧?这一份策划,乃是臣年前就准备好了的,倾注了臣所有巧思和心血,陛下怎能认为臣疯了呢,这可太伤人心了!”
李世民道:“李牧,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三十贯定金,一贯钱买了个保险,什么都不用干,赔付五十贯。本金用来买物资,还花掉了。也就是说,一贯钱最后变成了五十贯,朕能不能问问你,这四十九贯从哪出?”
长孙无忌等人也是有此疑惑,纷纷投来目光。
李牧恍然,原来是问题出在这里。他嘿嘿笑了起来,道:“这就是臣吃饭的本事了,本来呢,是不好跟外人说的,但陛下和诸公也不算是外人,说了也无妨。陛下您想想啊,假设一个人一个订单交一贯钱,一百个人就是一百贯,若所有订单都完成了,那我不就白赚了一百贯么?”
长孙无忌忍不住道:“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若一百个订单有两个出问题,你赚的一百贯就没了。若是三个出问题,你就赔本了!”
“说得一点都没错。”李牧肃然道:“但我要反问国舅,你怎知一百个订单会有几个出问题呢?你觉得可能是三个、甚至三十个、但我觉得在内务府的运作下,出问题的可能性,不会超过两个,甚至一个都没有,那这笔钱是不是我赚了?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这就像是一个赌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这个人重一百多斤,九十九斤都长胆儿上了,我就敢干,赔了我活该,不行啊?”
李世民心道,你这是胆大么?你这是坑人!你刚才说得明白,你可是拿朕的内帑去背书,若是赔了,赔的是朕的钱!李世民心急如焚,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不住地给其他人使眼色,指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把这个事情挑破。
李牧已经跟长孙无忌刚起来了,其他人谁能愿意趟这浑水。患难之时方见人品,这种时候,还得是魏征。
一直没吭气的魏征收到李世民递过来的眼神,犹豫了一下,便开口道:“李牧,你说国舅不知会有几个订单出问题,同样你也不知道。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而你却拿内帑来赌,若是赔了,赔的是陛下的钱。私以为,此事不妥。”
李牧等得就是这句话,心中窃喜,面上却涨红了脸,怒道:“老魏,你是说我在坑陛下么?我李牧什么时候做过赔本的买卖?大唐保险必日进斗金,我粗算了一下,若是执行得到位,一年纯利几十万贯不在话下。这是我呕心沥血为陛下想出的金点子,是可以早日圆陛下内帑百万盈余的金点子,我为陛下贡献了全部的智慧,岂容你这个外行人指手画脚?你懂个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