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可是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前些日子见过高昌使团的场面后。真腊王子便跟髯多娄商量,高昌世子是通过逐鹿侯李牧牵线搭桥,利用了国舅长孙无忌的关系,最终达成了目的。他们也想效仿,但是苦无敲门砖。

    真腊的国力,毕竟比不了高昌,用钱开路,没有那么多钱。大象倒是有,但是还在路上呢,算算日子,再有两个月能到长安就不错了。

    怎么办,是个问题!




第411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通过多方打听,真腊王子得知了一个消息。逐鹿侯对‘种子’非常感兴趣,他曾花费一千贯,在一个南越商人手中收购了一种名为“土豆”的种子,号称可亩产数千斤。

    这么夸张的数字,真腊王子自然是不信的。不过这也给他提了个醒,他虽然没有“土豆”,但他也有种子,稻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真腊王子决定以此做敲门砖,去见李牧碰碰运气。不过,他对这个种子没有抱多大信心,因为大唐也有稻,而且大唐的主食是麦和粟米,稻并不是主流食物,而且种稻,需要的条件要比种麦和粟等苛刻得多,逐鹿侯未必会喜欢。

    但即便这样,真腊王子也一定要去试一试,因为他等不起了。若再拖下去,真像鸿胪寺的主事说的那样,得两个月之后才能见到大唐皇帝陛下,真腊也许——早已不复存在了。

    ……

    李牧到家刚洗了手准备吃饭,门房赵有财便来报,有客来访。敢在黄昏拜访,李牧还当是多重要的人物,等他出来一看,竟然是一休这个小光头。他旁边站着一个“矮矬丑”,浑身散发着一股子卑微到极点的臭味,李牧用脚指头猜了一下,此人必定是倭国使团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嘴角往上勾了一下,并不搭理他,抬手摸了摸一休的小光头,道:“小光头,你倒是爱管大人的事情。不过我这个人,可是只认钱,不怎么讲情面的。就算你带他来了,我也不想给你面子——来呀,送客。”

    犬上三田耜早就听说李牧的脾气,说翻脸就翻脸,脾气上来了,谁也没面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赶紧拜倒在地:“倭国大使犬上三田耜拜见逐鹿侯,今日冒昧前来,还请侯爷恕罪!”

    李牧回头斜睨一眼,道:“大使太客气了,现在到过年还有二十多天,你提前拜年,也没有赏钱。还是该去哪去哪,别在我这儿碍眼——滚。”

    犬上三田耜涨红了脸,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李牧的一个滚,仿佛在他嘴里塞了一坨屎,已经把他的话给堵死了。

    “逐鹿侯!”

    一休忽然开口,李牧停下脚步,回头凝眉看着他,道:“小光头,我对你的印象确实挺不错。但也仅限于不错而已,你是个小孩子,最好不要管大人的事情。不然,你给我留下的那点好印象,也就就没有了。”

    一休仰头看着李牧,一双眼睛明亮:“我只是不明白,为何我们礼数周到,您却要恶语相向呢?我听师傅说,天朝上国是礼仪之邦,可是为何我们来到长安后,上国却处处失礼。我很不明白,还请侯爷解惑。”

    犬上三田耜吓得脸色都绿了,赶紧捂住一休的嘴巴,惊恐地伏在地上:“小孩子胡言乱语,请侯爷恕罪……恕罪……”

    “哈哈哈……”看到这两个倭国人截然不同的反应,李牧忽然笑了起来。他指了指椅子,道:“正好今日得空,我便跟你说道说道,那个什么‘犬’,你在旁边听听也无妨。”

    犬上三田耜赶忙道:“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一休并不坐,仍然站在李牧面前,等待他的回答。李牧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不解和埋怨,这种感觉他能够理解。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或者一个地方,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而实际与他的幻想严重不符时,大致就是这种感觉了。

    “一休,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请您问。”

    “你我本不相识,我也没有允许你来我家做客,但你还是来了。你听说我待客礼貌,便也想我待你礼貌。可我不认得你,你我之间也不是朋友,我为何要礼遇与你?”

    “唔……”一休答不上来,但他毕竟是个聪明的孩子,眼珠一转,道:“可是《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话没错,有‘朋’自远方来。倭国与大唐,从未有过来往,何谈‘朋’字?”李牧冷声道:“你们对于大唐来说,并非‘朋’,也非‘客’,你们是不告而来,不请自来。可知我大唐皇帝陛下为何不愿见你们?若我记得不错,前朝隋炀帝时,倭国大使曾言,倭国王乃是‘日出之处天子’,称前隋炀帝为‘日落之处天子’,口气何其大也!”

    “我大唐是继隋国运,执掌天下。按这种说法,若是见了你们,不也是‘日落之处天子’了么?撮尔小国,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古往今来蛮夷之国,没有比你们更加无礼了。所以在刚才我从你的口中听到‘礼’这个字,便觉非常可笑。蛮夷也敢谈礼?可笑至极!”

    犬上三田耜吓得不敢说话,倒是一休小孩心性,虽聪明,却不知轻重,不懂脸色。闻言便道:“我觉得说得没错啊,我们国家的天子,难道就不能称为君主了么?”

    “不能!”李牧掷地有声地说道,一休呆了一下,道:“为什么不能?”

    “天子,君也。《周礼》有言,千乘之国可为侯,万乘之国方可为君。乘,战车也。古时,四匹马拉一辆战车,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徭役二十五人,共计百人。大唐兵甲何止百万,自是万乘之国无疑。故而,大唐天子可称为君。倭国,满打满算,能凑足百乘已是难事。如此弹丸之地,也敢狂妄称君?便是诸侯,也未够格!”

    “……”小光头气得鼓鼓的,抿嘴想了半天,狡辩道:“我们不用遵循《周礼》。”

    李牧冷笑一声,问道:“你写的字、读的书、过的时令,使用的历法,都是跟谁学的?”

    “是……”一休不说话了。

    “不觉得无耻了些么,小光头?用我们的文字,学我们的知识,过我们的时令,用我们的历法现在你告诉我不用遵循《周礼》,这都是谁教给你的谬论?”

    一休沉默不语,好半天,躬身施礼,道:“小和尚错了,多谢侯爷指点。”

    李牧笑了起来,摸了摸他的光头,道:“还行,还能知道自己错了,殊为不易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次我就不跟你计较了,回去好好反省,时机到了,陛下自会见你们,时机不到,耍小聪明是没用的。”

    李牧扫了旁边冷汗淋漓的犬上三田耜一眼,道:“大使觉得本侯说得可对么?”

    “是极是极,侯爷的话字字珠玑,对得不能再对——”

    李牧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道:“有什么事,不要指望孩子来办。孩子再聪明,也只是孩子。多教孩子点好,别把好孩子,都搞成你们这样——还有,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底细,你真正效忠的人,是倭国的国王么?”

    “啊!”犬上三田耜大惊失色,他惊恐地看向李牧,整个人都定住了。

    李牧见他的反应,也有些惊讶。他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就是诈一句而已,因为他的印象中,日本那头都是幕府执政所谓天皇只是傀儡罢了。其实这是他的记忆模糊了,幕府时代距今还很遥远。

    李牧冷哼一声,故作高深,不再言语。赵有财见状,过来送客。一休又向李牧深深施礼,似乎想要说什么,最终也没说,跟着犬上三田耜一起离开了。

    李牧打了个哈欠,刚起身要回后院。赵有财又转了过来,李牧瞧着他,没好气道:“你这个门房当得可真是……我要你何用啊!”

    赵有财一脸委屈,却也不敢顶嘴。李牧烦躁地挥挥手,道:“叫进来吧!”

    赵有财带着真腊王子进来,李牧扫了他一眼,道:“你又是哪里冒出来的,找本侯什么事?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真腊王子没想到李牧如此‘粗鄙’,吓得不敢说话。还是他旁边的髯多娄用眼神示意他,他才反应过来,赶忙深施一礼,把手上的布袋高举过头,恭敬献给李牧,道:“小王来自真腊国,听闻侯爷喜欢收集种子,特来献上鄙国稻种,请侯爷笑纳。”

    “种子?”李牧对种子,一直都是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稻种,他作为一个穿越的人,吃米饭长大的人,实在是难以适应大唐吃的‘粟米’,这玩意跟他穿越前吃的小米还不一样,严格说起来,有点像是狗尾巴草的籽儿,吃起来的滋味一言难尽。

    还是大米好,但大唐的水稻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唐的水稻,米粒都特别的小,着实是非常的难吃。

    这时有人献上稻种,怎能不引起他的兴趣呢?

    李牧把布袋接了过来,挥挥手,赵有财请真腊王子和髯多娄坐,又叫小竹帮忙端了两盏茶过来。真腊王子登时受宠若惊,他看刚刚走出去的犬上三田耜的脸色,本已绝望了。没想到却得到了礼遇,逐鹿侯的茶,是一般人能喝到的么?听闻那高昌世子砸了两万贯钱,才勉强喝了一盏而已。

    李牧把布袋打开,伸手抓了一把米,看到狭长的米粒,眼睛顿时一亮。

    这种米,已经无限接近他前世吃到的大米了。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一道提示。

    【占城稻】.

    很熟悉的名字,只是李牧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了。不过既然是系统认证的东西,必然是好东西。李牧瞄了真腊王子一眼,不露声色,把稻种放到旁边,脸上挂上了笑容。

    见李牧笑眯眯地看过来,正在品茶的真腊王子急忙放下茶盏,正襟危坐地看着李牧,像一个等待老师批评的小学生一样。

    “不必紧张。”李牧笑了一下,道:“真腊国王子,是吧?”

    “是是是,小王摩托。”

    “啥?”

    真腊王子以为李牧没听清,又重复了一遍:“小王摩托。”

    “……”李牧又点懵,两秒钟才反应过来,这个家伙的名字叫‘摩托’,不禁哑然失笑,道:“好名字。那,摩托王子,你献稻种给我,必是有事相求。无功不受禄,你有什么需要,说出来吧。看在稻种的面上,我能帮上忙的,尽量会帮。也许聊得愉快,咱们还能谈一笔生意。”

    摩托喜出望外,激动得站了起来:“若真是如此,那就太感谢侯爷了,侯爷大恩大德,摩托没齿难忘,多谢侯爷!”

    “先不忙激动。”李牧指了指椅子,摩托赶忙老实坐下,李牧道:“先说事情。”

    “小王想面见大唐皇帝陛下,请求大唐皇帝陛下,出兵驰援真腊国!”

    听摩托说完,李牧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真腊国,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一直有这么一个国家。但真腊国从诞生之日起,便是中南半岛的另一个国家‘扶南国’的属国。虽数百年来,真腊国的历代国主都没有放弃过独立的想法,却一直没能实现。真腊国一直都被扶南国欺压,若一直这样倒也没什么,几百年早就已经习惯了。可是到了摩托的老爹这一代,扶南国的国主已经不满足于欺压了,他们要吞并真腊国。

    真腊国不能抗衡扶南国的大军,节节败退,周边国家摄于扶南国的威胁,不敢出兵帮助真腊国。眼瞅着国家就要沦陷,真腊国主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派出自己的儿子,带着重礼绕过扶南国来到大唐,期望大唐能出兵相助。虽然真腊国主自己也知道,山高路远,大唐不一定会帮忙,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至少,他把儿子送了出来,就算身死国灭,血脉至少还能存续下来。

    摩托一边说,一边哭,提起他的父亲,更是悲从中来,涕泪横流。李牧对此并不是太感兴趣,他是大唐人,真腊就算覆灭了,跟他也一点关系都没有,稻种才是他关心的东西。

    李牧看了看摩托,道:“你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这不是一个小事,还得从长计议。”说着话锋一转,把话题带到了稻种上面,道:“说说这个稻种吧,这个稻种是否容易种植?产量如何,你可清楚?”



第412章 说不通我就自己干!
    “……陛下,这真腊稻种,性早莳、早熟、耐旱、粒细,宜于高仰之田。最难得是生长周期非常短,从种到收仅五十余日,产量相对大唐稻种也更高。大唐稻种,亩产不过二百斤。而这真腊稻种,亩产三百至四百斤,且一年两熟,保守估计,亩产也是大唐稻种的三倍以上……”

    李牧仿佛回到了前世跟甲方爸爸推销策划案时候的状态,充满了激情,李世民坐在桌案后,愣愣地瞧着他,好半天才憋出一句:“李牧啊,你……最近是不是有点……”他抬手指了指头,没有明说,意思却表达很清楚:你是不是脑子犯病了?

    李牧气急道:“陛下,臣现在非常认真地在跟您说一件事关民生社稷的大事情!您怎么一点也不重视啊,您这种样子,简直……望之不似明君!”

    “哟呵,望之不似明君都出来了。”李世民无语笑道:“李牧啊,这不是明君不明君的事情。而是你说的这些事情……唉!也罢,左右无事,朕就跟你说说。”

    李世民叫高公公拿来一把椅子,李牧坐了下来,李世民开口道:“民生之事,历朝历代的君主,没有不关心的。民以食为天,若不能让百姓吃饱,社稷便不稳。除非是亡国之君,否则怎么可能不在乎呢?”

    “但在乎,也不是像你这样做事情的。先不说这稻种的事情,就说你前两天说的那个‘土豆’,号称什么亩产三千斤。李牧啊,你说这可能么?最好的地种出来的粟米,不超过两石,不到二百五十斤。这已经是有记载来,最高的产量了,而且还得是风调雨顺的年头。你张口就说三千斤,这谁能信?就算是仙草仙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李牧心累到了极点,他真的很想大吼一声,老子没吹牛逼,土豆确实能亩产三千斤啊!前世他乘轻轨的时候,听轻轨上面播报的新闻,东北某试验田的新品种土豆,创纪录最高亩产一万零六百斤。虽说这是特定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品种,但他的土豆还是系统造物呢,就算没这么厉害,保个底还保不了么?三千斤没问题的呀!

    还有这水稻,前世他在读书的时候,《地理》课本中有写,水稻亩产四百公斤左右。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数据了,这些年稻种不断改良,南方优质水田亩产五百公斤是很平常的事情。他脑袋里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个级别,因此他早上问虞部郎中大唐水稻产量,得知亩产只有二百斤的时候,着实还吃了一惊呢。

    由此可见,袁隆平教授作了多大的贡献。想到前世看得那些穿越小说,这个穿那个穿,有啥用啊,要是袁老穿越了,中国早就世界之巅了。

    虽然李牧没袁老的技术,但是他的心情是一样的。既然大唐的稻种产量低,引进真腊稻种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么?最重要的是,虽然土豆的产量高,但他吃不惯土豆。引进稻种,最直接的利好就是可以解决他自己的吃饭问题。

    但他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压根就不信。这可真是心累啊,难道要他表明穿越者的身份,告诉李世民,陛下,臣来自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了你,我说啥你听就得了,问那么多干屁啊!

    李牧腹诽的时候,李世民还在继续说教:“……再说这真腊王子,李牧啊,你还是太天真了。你觉得他说的话是真话么?他不过是打听到你对种子感兴趣,投你所好罢了。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万物皆有时令,怎么可能有一年两茬?这岂不是违背天时了?反正朕是不信的。”

    李世民苦口婆心劝道:“你啊,一直嚷嚷着事情多,累。还是把心收一收,管好自己的事情,这谷物民生的事情,自有朝中诸公操心……”

    “我的陛下啊!”李牧没好气道:“您怎么就不信臣的话呢,臣说得句句是真啊!臣着急啊!”

    “术业有专攻,这是你的《师说》中的话,对吧?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怎么做事又糊涂了呢?朕为皇帝,用人自然是要扬长而避短,你在工部做得非常好,朕对你一百个放心,万分的信任,可曾对你有一丝的掣肘?但是这邦交和农事,朕觉得你还是不要操心了,好不好?”

    见李牧无语叹气,李世民又道:“真腊国的事情,咱们大唐不能管。原因有二,这真腊所在的地方,距离大唐何止万里之遥,且不说真腊,就是大唐的琼州等地,那也是不毛之地,没有几个人,瘴气丛生。除了发配罪犯,谁去那种地方?再说,大唐乃是天朝上国,像是真腊、扶南、林邑这样的小国,大唐应该一样待之,若是偏帮一国而攻一国,出师无名,为人诟病,你怎么就不懂呢?”
1...302303304305306...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