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六零年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洲是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e`)么么哒~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了,“大东北食品生产加工厂”的厂房的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一个半月内,何成军除了去其他工厂“偷师学艺”外,其他时间几乎都驻扎在了工地上。
 “和你一比,我们可真是惭愧啊。”三个合伙人,黄三和马志明明显没有那么卖力,看到何成军这样,他们两心里还有些不大好意思。
 “没事儿,反正我已经占名头当了个厂长,这不就是我该干的事儿吗?”
 一开始他并不知道帮他们打招呼的人是谁,也是后来和娉婷通了电话后才知道是翟仲凌。这个厂子原本就是何成军的主意,现在解决贷款的也是他的关系,黄三和马志明商议后,都放弃了厂长职位的竞争,直接给了何成军。
 端午节快到了,自从娉婷和翟仲凌结了婚后,翟家每年端午都要包不少粽子。知道卞颖芝准备包粽子这天,许桂兰还特意坐车从小院过来帮忙。
 “都说不用你特意过来,就百十来个粽子,我和巧梅两个人,用不着一个小时就包好了。”
 “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干,不如过来帮帮忙,跟你们说说话也好。”
 现在不用种地,家里连鸡鸭都没养,她除了在院子里整了一块蔬菜地外,每天也就是上街买个菜,和周围的邻居唠嗑闲聊。
 “行,你要是愿意啊,每天过来找我们说话都行。”卞颖芝笑着把包粽子要用的糯米、粽叶之类的规整好,“你看看,这是已经淹好的五花肉,还有蜜枣、红枣、蛋黄、红豆,就各样包一些,用不同颜色的线扎上,这样吃的时候也能分得清。”
 “我们那吧,不大容易找着新鲜的粽叶,还真不咋兴吃粽子的。娉婷这个习惯吧,可能也是去了金陵以后才有的。”许桂兰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说。
 粽叶一般生长于南方,这会儿的物流也不是特别发达,因而北方端午会特意包粽子吃的人确实不大多。
 “那是,金陵那的人确实挺爱吃粽子的,我在那过了几年,这些东西也没少吃。不过我也不大爱吃,有就吃两口,没有也就算了。我们家以前端午是从来不包粽子的,顶多是买几个回来应应过节的景,也是娉婷喜欢,这才每年都包一些,留给她早上吃早饭。”
 “这外面买的不如自己家包的那么香,你闻闻这粽叶的味道,煮出来连糯米都透着香味呢。”
 三人一起包起来挺快,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百十来个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煮粽子的时候,卞颖芝又在水里放了不少鸭蛋和鹅蛋,说这样煮出来的蛋,也会带着粽叶的香味。
 粽子包好后,许桂兰就要回去,卞颖芝要留她吃饭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225
 也没留住。
 “我中午还剩了不少饭菜,不回去吃也浪了,这天这么热,饭菜隔不了夜了。”
 “你也让娉婷给你买个冰箱,这样有什么吃不完的菜也能放冰箱。”
 许桂兰听了急忙摆手,“真不用,我也不能吃冰箱里的东西,平常就我一个人,饭菜简单的很,哪用得着冰箱啊。院子里有口井,有什么要保鲜的,泡在井水里,也能保不少时间呢。”
 这些老方法,带着生活的智慧,虽然有些土气,可却是非常实用的。
 端午这天,老北京人要吃五毒饼,还要扔灾、朱砂判儿,嫁出去的女儿这天也要回娘家。
 刚好娉婷和翟仲凌这天都有假,早上吃过早饭后,两人就准备带着孩子去许桂兰那里。
 按理说娉婷的娘家应该是东北,可现在许桂兰在北平,“娘在哪家就在哪”,去小院也就相当于回娘家了。
 “妈,我和仲凌中午带着孩子在那吃饭,下午去什刹海看划龙舟,可能要到晚上才能回来了。”
 走之前,娉婷和卞颖芝说好了你第一天的安排,得她为了等他们回来吃饭而耽误时间。
 半路上,翟仲凌特意绕了些路,给许桂兰买了端午节的礼品。
 “礼品还是你去挑吧,反正是女婿送岳母的礼,不管你买什么我妈都喜欢。”在翟仲凌征求娉婷意见的时候,娉婷这样调侃道。
 最后翟仲凌在金器店里买了一对金耳环,又在食品店里选了一个食品礼包。
 “看来你的小金库挺丰富的,这对耳环得不少钱吧?”上车后,坐在副驾驶的娉婷拿起耳环看了看,款式没什么新颖的,不过克数还挺说的过去。
 “我可没藏什么私房钱,还不是你平常给的零用钱,我也没怎么花,攒起来不就多了。”翟仲凌一边开车一边小声解释,后座坐着几个孩子,他可不想打破自己平常在孩子们心中威严的父亲形象。
 娉婷本来就是故意闹他,翟仲凌的经济情况,她即使不能百分百掌握,也能掌握其中的百分之九十。毕竟从两人结婚开始,翟仲凌就把家里经济大权交给了她,每个月的津贴也是一分不少。翟仲凌也不是那种会在金钱上弄虚作假的人,这方面娉婷还是挺放心的。
 至于娉婷自己,也不是个手紧的,知道男人身上不能没钱,时不时也会给一些他备用,得他用钱的时候闹出笑话来。
 “今天我可是把我几个月的零用钱都花光了,你可得补给我才行。”
 听到翟仲凌最后嘟嚷的这句话,娉婷直接笑出声来。
 “行,回去就拿给你。等会儿我就去告诉妈,这副金耳环是你用自己的小金库给她买的,她肯定更中意你这个女婿了。”
 两个人一路“打情骂俏”,倒是挺有夫妻情趣。好在几个孩子在后座打打闹闹,也没时间关心自己那对,虽然已经老夫老妻却还一直粘粘糊糊的父母。
 到了小院,平平最先下车,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姥姥,姥姥,我们来啦。”
 许桂兰听到声音,立刻从厨房走了出来,一把抱住了跑过来的平平。
 “哎呦,我的乖乖,你可别跑这么快,放心摔着了。”
 说话间,娉婷和翟仲凌也带着孩子走了过来。
 “快,姥姥给你们买了好些好吃的,你们赶紧去看看,有没有你爱吃的。”
 听到有好吃的,平平挣脱了许桂兰的怀抱就往屋里跑去。只见桌上摆的满满当当,除了端午节应景的五毒饼,还有稻香村的一大盒点心,另外水果也有苹果、香蕉、西瓜和桃子。
 “妈,你买这么多吃的干嘛,他们就四张嘴,哪能吃的了这些?”
 许桂兰抱着最小的均均,拿了根香蕉给他剥了吃,笑着说,“吃不完就带走,我外孙子们过来,我这个做姥姥的可不得准备好吃的嘛。”
 其实她也知道,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吃食,她的这些外孙外孙女们,从小到大也没缺过一口吃的,买这些都是她这个做姥姥的一片心意而已。
 “妈,那你也过来看看你女婿给你买的过节礼,这次可是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呢。”
 娉婷说完,还冲着站在一旁装深沉的翟仲凌笑了笑。
 许桂兰接过娉婷手里装东西的布口袋,打开后就看到那印着红双喜的锦盒,根本不用看里面的东西,她就知道女儿女婿买来的肯定不便宜。
 等她打开锦盒一看,那对份量十足的金耳环就出来了。
 “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也就是过个节,你们这也太破了。”许桂兰一边感动一边“斥责”着,“仲凌呐,妈知道你孝顺,以后可千万别买这么贵的东西给我,你说我一个老太太,平常除了上街买个菜,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用不着戴这些。”
 “妈,你就着吧,要不是我的零用钱不够,我还想给你买个金手镯呢。”
 翟仲凌一本正经的说着笑话,把许桂兰和娉婷都逗笑了。
 “厨房里我还炖着菜,你们坐着,我先去看看。”
 知道女儿女婿要带着外孙们过来,她可着劲儿的准备了不少好吃的,今天一早更是四五点就起床准备了。
 最后娉婷陪着许桂兰一起去了厨房,翟仲凌也没闲着,他看院子里堆了一些没来得及回屋的煤和柴火,就帮着许桂兰把它们运到了专门放杂物的屋子里。
 厨房里,娉婷和许桂兰唠起了老家的事,特别是何成军办厂的进度,许桂兰听的直入神。
 “现在成军出息了,你大伯和大伯母好福气啊。”
 对许桂兰而言,何跃廷夫妻两最有福气的还不是儿子能够办厂,而是儿子能够承欢膝下,又这么的懂得尊重长辈,孝敬长辈。
 “妈,瞧你说的,难道你就没福气啦?”
 娉婷话里有话,许桂兰也听懂了她的意思。
 “当然,我也是有福气的,有这么好的闺女和女婿,可比别人强上不少。”
 等到中午开饭的时候,又是满满当当的一桌菜。
 “姥姥家的盘子可大了,比我家的大多了。”
 均均的童言童语,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e`)么么哒~
 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许桂兰一起吃过饭后,娉婷和翟仲凌就带着几个孩子去了什刹海。
 娉婷也问了许桂兰愿不愿意去,许桂兰直接拒绝了。她在北平住了也挺久的,还真没怎么去那些景点逛过,也就是去□□看了一次升国旗。
 “我年纪不小了,现在是越来越不爱动弹,去了也是拖累你们。”
 走之前,她还真把那些吃的打包让娉婷带着,说是给几个孩子在路上吃。
 什刹海是北平著名的风景区,临近北海,因四周原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226
 有十座佛寺,故也称“十刹海”。它除了水域辽阔外,周边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景点,恭王府、宋庆龄故居以及醇王府等,都很值得一看。
 在去的路上,娉婷就和亮亮说好,请他帮忙照看好弟弟妹妹们。
 “今天过节,还有龙舟比赛,人肯定特别多,你们可千万要注意,不能只顾着好奇,万一走丢了那可麻烦了。”
 “妈,我们都这么大了,怎么会走丢呢?再说我认识回家的路,实在不行打个三轮车回去,要不去姥姥那也行,姥姥离的近一些。”
 亮亮已经答应了,倒是平平说了几句反驳的话。对这个女儿,娉婷有时候也很头疼,不知道是该多爱一些还是该多管教一些。她是有些小聪明,可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聪明后,往往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平平,我一直跟你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可你总不放在心上。这个社会并不像你认为的那么安全,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是有很多犯罪在进行的。”
 “特别是你作为一个女孩子,更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如果你走丢了,被人拐跑了怎么办?你这么小,还没有自保的能力。”
 娉婷再一次因为安全问题教育了平平,正在开车的翟仲凌也开口说了几句。
 “妈妈说的话你们要好好记住,即使你们现在有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你们只要照做就好,等你们大了,就会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
 他们夫妻之前就已经商量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一个□□脸,一个唱白脸,这样容易让孩子逃避问题,产生错乱。
 翟仲凌的态度是对的,可他说的话,特别是那句“良苦用心”,总让娉婷有种,自己是为了孩子做了什么“牺牲”的错觉。
 娉婷和翟仲凌难得严肃的训话,让平平有些不大高兴。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大家对她总是不自觉的偏宠一些。
 都说“穷养儿,富养女”,三个男孩子,确实没那么金贵,就是最小的均均,在家里受的照顾都没有平平的多。
 一旦受宠,性格难会带着些娇气,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可她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委屈。
 “妈,你放心吧,我会看好他们,不让他们乱跑的。”这时候是亮亮站出来,承担了作为哥哥的责任。
 孩子多的家庭就是这样,大一些的孩子难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虽然娉婷和翟仲凌对亮亮很少提什么要求,但他一直自觉的履行着自己作为大哥的义务。
 “你帮忙看好平平和安安,均均我和爸爸带。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我和爸爸对你们也很信任,相信你们自己能处理好这些事。”
 看到平平还是有些不高兴后,娉婷又出言安慰了几句,“平平,妈妈刚刚可能有些严厉,那也是因为我很紧张你们的安全问题。今天我和爸爸难得有时间带你们一起出来,不愉快的事我们先放在一边,高高兴兴的玩好吗?”
 娉婷安慰过后,平平的心情明显好了一些。等翟仲凌的车到了什刹海,看到车窗外的热闹场景后,平平立刻恢复了日常状态,开开心心的下了车,刚刚的不愉快简直忘到了九霄云外。
 “你看你女儿,我还当她要生挺久的气,结果忘性倒是挺大。”
 翟仲凌看着跟着亮亮和安安一起跑远了的女儿,笑了笑倒也没说什么。在对四个孩子的态度上,他对女儿确实更慈爱一些。
 下车后,翟仲凌一把抱起均均,和娉婷一起跟在几个孩子身后。
 “这里挺凉快的,难怪以前达官贵人都用来避暑呢。”
 可能是水多,树多的关系,这里的气温明显要比城区低一些,走在路上,娉婷都能感受到阵阵凉意传来。
 今天过节,又碰上了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他们往赛点去的路上就有不少人。
 到了赛场边的堤岸上,娉婷发现除了来看比赛的游客外,还有不少卖吃食的小摊小贩,这样的配置,已经类似几十年后的风景区了。
 离比赛开场还有二十来分钟,娉婷就先给几个孩子一人买了一杯西瓜汁。
 “你渴不渴,要不我也给你买一杯吧?”
 翟仲凌有个习惯,从来不在路边或公共场所吃东西。今天出来匆忙,又带着几个孩子,娉婷也就没带水杯,她也是怕翟仲凌会渴。
 “不用了,我先去前面找个地方,你带孩子喝完了再过来。”
 翟仲凌给娉婷指了指大致的方位,这也是他经过观察后认为比较合适观看的位置。
 离比赛时间越来越近,参加比赛的队员们已经蓄势待发,从出发点传来的鼓声响彻整个湖面。
 大家的热情高涨,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在这个氛围里,人的情绪很容易北带动起来。
 “我觉得今天可能是黄队拿到冠军,你看那些人多魁梧,一看力气就很大。”
 “我认为红队的优势更大一些,他们的队员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身强力壮,又不缺乏经验。你再看他们的肌肉,纹理清晰,肯定经常训练。”
 “那不如我们来打个赌好了,谁输了谁就从这里跳下去,在水里游一圈,再喊一声‘我是怂包’,怎么样,你敢吗?”
 无意中的围观,让娉婷也不好奇起来,她看了看那几队队员,还真猜不出哪一队会是今天的冠军。
 “你要不要也猜一猜?”
 娉婷侧头看了眼翟仲凌,心里也好奇翟仲凌会怎么说。
 “原则上,每一队都有机会获得胜利,毕竟比赛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不是比谁更强壮就行的。”
 娉婷本来就是随口一问,并不是非要什么答案不可,可他们身旁那几个刚刚打完赌的人也听到了翟仲凌的话,顿时不干了。
 “这算什么答案?这不就跟没说一样嘛?”
 “就是,那要是这么说的话,不管谁去都有机会拿冠军了?”
 “咱们别理他,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这是在他女人面前臭显摆呢。”
 娉婷听了后满脑袋黑线,再看看翟仲凌,满脸都写着无奈。
 “算了,一群小年轻,还是别跟他们计较了。”娉婷在翟仲凌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你放心吧,我没那么禁不住。”
 同时,他还拒绝了娉婷想换个地方看比赛的想法。
 很快,比赛开始,红、黄、蓝、绿、黑,五队在鼓声停后出发,绿队没掌握好时间,稍稍慢了一步,其他四队同时出发。
 “加油,加油!”
 “黄队,加油!”
 “红队,超上去,用力啊!”
 热情高涨的众人,纷纷为参赛队员们呐喊助威。
 五百米的距离,五队选手奋力向前冲刺,岸上观战的游客激动的随着船的移动而变换着位置。几个孩子也想跟着船跑,娉婷一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227
 把拉住了他们。
 “就在这里看,你们跟着跑很容易发生意外,万一被人推倒了怎么办?”
 娉婷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小孩的哭声,翟仲凌听到后立刻就准备过去。不过在看到孩子的父母很快抱起摔倒的孩子,看孩子的情况也不像受了重伤后,他也就继续站在了原地,只是表情有些凝重,眉头也紧锁着。
 作为一名军人,随时随地都在关注他人的安危。龙舟赛是一个娱乐活动,本意是为了增加过节气氛,让广大民众得到快乐,可现在看来,现场明显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正当他在思考,回去后要不要写一份相关报告时,比赛结束了,获胜的是绿队。
 “不会吧!绿队不是一开始就耽误时间了吗,怎么会是绿队赢了呢?”
 “厉害了,绝地大反击!”
 “绿队能赢也是有运气的成分在,红队和黄队在到达终点前撞船了,绿队这才赶了上来。”
 “别说什么运气不运气的,反正绿队赢了,怎么样,你们都赌输了吧?”
 赌输了的两个人很是无奈。
 “你不会真让我们从这跳下去吧?”
 “说话算话!赌不起的话可以不要赌,不能赌输了就想赖账吧?”
 输了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有些犹豫,另一个经不起激,“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水里。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e`)么么哒~
 第一百三十三章
 看了一场热闹后,娉婷和翟仲凌带着孩子在什刹海附近逛了一圈,出了恭亲王府后,又转到了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是一条古玩街,它从清朝开始就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条街道。
 夫妻两带着孩子们买了些文具用品,又让孩子们给翟景升挑了几件小古玩。
 翟景升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他休息的时候,通常也就是下下棋,或者跟几个老友约着一起淘些古玩。他对古玩没有什么企图心,只把这个当成是一种乐趣。
 一旦碰到自己心仪的物件,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它的种类特征,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至于东西买回去是不是正品,他也并不去考究这个。
 “你们回去就和爷爷说,这些都是你们帮他选的,他肯定特别喜欢。”
 孩子们挑的都是些鼻烟壶、扇子之类的小东西,看起来鲜艳又好看,只有亮亮稍稍花时间挑了一套砚台。
 家里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翟景升和翟仲凌后头练字,亮亮前两年还拜了个有名的书法家做老师,现在他的字已经写的很有派头了。也可能是这个原因,他才会在众多“古玩”中独独挑了一套砚台。
 眼看时间不早了,出来前还和卞颖芝说好了会回去吃完饭。买好东西后,一家六口离开烟袋斜街,一路往停车场走去。
 娉婷和翟仲凌一起牵着均均,平平跟着亮亮和安安走在前面,她嘴里还唱着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首歌,《幸福在哪里》。
 回到家后,几个孩子把买好的东西拿给了翟景升,看到孙子孙女们用心为他挑选的礼物,他内心欣慰的同时,也帮他们一一讲解了这些“古玩”的历史。
 “鼻烟壶呢,明末清初的时候出现,清朝是鼎盛时期。这个鼻烟壶它的材质是瓷的,你们看,它上面的图案,是两只小狗在牡丹花丛里嬉戏,这个牡丹花上的红色镶的是玛瑙,它的绿色的叶子,粗略看应该是玉石。”
 “你以这个价格买下来可以说是非常划算的,它即使不是古玩,以它的工艺看,也是非常值得藏的。”
 被肯定了的安安非常高兴,一向淡定从容的脸上满是笑意。他一直敬佩翟景升和翟仲凌,和亮亮一样,他一直以成为爷爷和父亲那样的男子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说完鼻烟壶后,翟景升又继续讲解着其他物品,他对亮亮挑的那套砚台倒是挺感兴趣。
 这时候,刚好翟仲欣和江学亭带着孩子们一起过来吃晚饭了,江海和江洋一看外公正在“讲课”,也跑过去当了听众。
 “我们也是老夫老妻了,在一起过了快二十年。该怎么样相处,也一直在努力磨合。只能说为了这个家庭,我们都在尽心尽力。”
 翟仲欣过来找娉婷说话,看到他们夫妻相处恢复到了从前的状态,娉婷调侃了几句后,翟仲欣叹了口气感慨了一番。
 “上次吵过架后,我回去也进行了反思。想想看,江海也要考大学,没几年说不准我都要当奶奶了,我和学亭说,咱们以后也别再吵架,一起把日子忙好。我们有两个儿子呢,不为别的,也要为儿子,为以后的孙子着想。所以现在,他对我开影楼的事也没以前的那种抵触心了,我也觉得这样挺好。”
 从年轻时候的如胶似漆,到如今的相濡以沫,不管中间有过多少不愉快,毕竟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彼此都成了对方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他也不容易,在体制里上班压力还是挺大的。现在他的年龄到了一个瓶颈期,如果不能更进一步的话,他心里也不大甘心。为了这个,我们最近都在跑动关系,包括他家里也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