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六零年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洲是
其实娉婷还想开蛋糕店,火锅店或者服装公司什么的,可她自己现在是没那个力,又怕市场需求达不到要求。而且这些事,肯定还是要有靠谱的合伙人才行,就她一个人,好多事也干不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管做什么生意,前期投资少不了。现在家里的存款有两万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还是要紧着用,毕竟花钱容易赚钱难。
翟仲凌听了娉婷的话在黑暗中抬了抬眉,他是真没想到娉婷还有这个心思。这个媳妇经常让他“刮目相看”,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发愁。
可他也忍不住考虑了事情的可行度,确实有可操作的空间,但也不是像娉婷说起来那么容易。
不说那位雷放能不能请出来,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照相馆不能没有摄影师。还有场地,装修,还有娉婷说的各种业务,也要有专门的人打点才行。
“如果你想做这个,我当然会支持你,但我认为你首先应该和那位摄影师商议好,如果他的志向不是当个影楼摄影师,只想好好当记者呢?至于仲欣那里,你要是能把前期的事理清楚,再拉着她一起投资,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翟仲欣本来就是一个敢说敢做,不喜欢畏首畏尾的人,以翟仲凌对她的了解,如果事情有头绪了,她肯定会参与的。
“我需要的是他的拍照技术,可以让他技术入股,那他就是老板之一,没道理会不同意啊。不过你也提醒了我,明天我就打电话问问他的意见,要是他同意,我们再说以后的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娉婷觉得雷放能把照片拍的那么好,对拍照肯定是很有感情的。他现在在报社还没混出个名堂,如果有开影楼,当股东的机会,没道理会拒绝的吧?
当然世事无绝对,万一雷放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呢?娉婷也想好了,现在开这种照相馆肯定是头一份,以后可以变成连锁店,她要把几十年后的那些营销手段涌上来,到时候肯定能火爆北平城。
对于自己媳妇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个性,翟仲凌表示已经无力吐槽。
“我看你最近学习也挺累的,你确定你有时间去做这些事儿?”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会有的。”娉婷直接用鲁迅先生的话做了回答,顿时让翟仲凌说不出话来。
时不我待,如果错过好机会娉婷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想想以后,影楼是多赚钱的行当?谁结婚不要拍个婚纱照?外景一拍几大千上万的,要是去个旅游景点那用就更高了。
当然她也不是纯粹为了赚钱,而是她自己本身就喜欢拍照,不管做什么,当然还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事半功倍。你让娉婷去办个工厂她也没这个兴趣,等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她就准备再开一家火锅连锁。国人对火锅有多热爱?那种热情肯定能把她“淹没”,只要想一想,娉婷自己都能乐起来。
就是关着灯,翟仲凌闭着眼睛都能知道自己媳妇正在偷着乐。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娉婷的后背,说了一句,“不早了,赶紧睡吧。”
如今国家正在进行着巨大的变革,身在首都,部队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任务,翟仲凌每天也是极其忙碌的。
第二天,从学校上课了回家后,娉婷迫不及待的打了个电话给雷放。电话号码是报社的,当时也是便于联系雷放才在信里留了个电话号码。
“啊?”听到了娉婷的话,雷放惊讶的眼睛都快掉在地上。他不自觉的喊了一声,又想起自己在办公室,其他同时也都看了过来,他红着脸对着电话小声说,“要不我去找你吧,你看这在电话里也说不清楚。”
能面对面交流娉婷自然觉得更好,雷放就说了第二天去娉婷学校找她。
“哎呦,谁呀,找你都找到报社来了,肯定是交女朋友了吧?”挂上了电话,报社的其他同事纷纷调侃着雷放。
也怪雷放二十多了,到现在连个对象也没有,平常人又腼腆,说起找对象的事他总脸红。
“刚我先接的电话,是个年轻姑娘的声音,声音挺甜,人也有礼貌。‘喂,你好,我想找一下贵报社的雷放同志,请问他在吗?’”最先接到电话的那位同事也跟着起哄。
“没听到吗?约好了去那姑娘的学校,大学生呢!”
对于大家左一言右一语的调侃,雷放怎么解释那不是他的女朋友也没用,最后他干脆直接放弃了。刚刚在电话里他听了娉婷的话,到现在脑子还有些懵呢,就想着赶紧把事情弄清楚,其他的暂时也顾不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哦~?(?e`)么么哒~
最近家里事情很多,更新字数上就不能更多了……大家多多包涵(? ̄??? ̄??)
第九十五章
第二天,雷放提前到了约好的地点,北平大学未名湖畔,也是他第一次遇见娉婷翟仲凌夫妇的地方。
等娉婷匆匆忙忙过来的时候,看到雷放已经到了,赶忙抱歉的说,“不好意思,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74
我来晚了,你等很久了吗?”她刚上完法语课,课后方教授又留她说了几句话,上课的教室寄这里也挺远,这样一路过来,确实花了不少时间。
“是我早到了,离我们约好的时间还有十分钟呢。”雷放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表情很认真的对着娉婷开口。
娉婷看他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她年纪比雷放要大几岁,也就把他当小弟一样看。这种性格的男孩子,还是很讨姐姐们喜欢的。
“其实我看中的是你的拍照技术,我觉得你拍出来的照片很有灵性。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合伙开一家照相馆,你可以不用出资,就用技术入股。我也知道你现在在报社工作,也是很稳定的一份工作,所以才打电话给你问一问,看你愿不愿意出来创业?”
其实最开始大家现在也不管这个叫“创业”,而叫“下海”,真正的大规模下海经商潮其实是□□十年代爆发的。那个时候,很多干部带薪下海,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实差不多的话昨天娉婷已经在电话里说了一遍,雷放自然是听到了。只不过当时在办公室,周围坐着很多其他同事,他不方便做出什么回应,这才约了娉婷今天的见面。
今天,娉婷又把自己对于照相馆的具体设想详细解说了一遍。包括婚纱照、艺术照等,还有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以后大规模开设连锁影楼的构想。
其实雷放的态度是很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心动,他直接回绝就行,又怎么会另约时间。而且因为这件事,他晚上就失眠了,今天趁着在外采风的时间,特意早早过来等着。
可是心动归心动,他也知道这件事自己没那么快能给出答复。
他的家庭属于传统的文化人家庭,父母都是有学问的,在大革命的时候只是稍稍受了些波及,因而这些年的日子过的也不错。现在他在报社的这份工作,是父母托了很多关系给他找的,一是父母认为报社的工作体面,二是父母就喜欢有文化氛围的。
他现在在报社里负责采风,也就是到处拍一些照片,搜集一些素材,严格说起来也算不上记者。对他而言,他对拍照的兴趣远远大过当记者,可不管怎么样,如果他想辞职肯定要和父母说一声,而且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事。
“小何姐,你的提议我是非常心动的,不过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我还得回去和父母说一声。如果他们同意了,我就立刻去报社办理辞职手续。你看你能给我一点时间吗?”
因为娉婷比他大一些,出于尊重,他一直叫她“小何姐”,这样称呼既礼貌又不会显得太亲昵。
“当然可以,你什么时候有结果了就打电话给我,我等你的回话。”
心里也吃不了热豆腐,娉婷也没什么好着急的。而且这种大事情,肯定是有必要和家里说一声的,就是娉婷自己,每次有什么想做的事,也要得到家里人的支持才会去做。
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月,尽管心里焦急,但娉婷并没有任何催促雷放的意思。刚好四合院经过两个多月的修缮已经全部装修完成,翟仲凌就带着一家人去检验了装修后的成果。
“这院子整的可真好,还真别说,住这可得比住大院舒服多了。”
四合院的装修,卞颖芝是全程参与的,装修期间她也会时不时过来看一眼,现在看到最终的成果,她确实非常满意。
整个院子将古典和现代装修融为一体,厨房、卫生间进行了重点改造。花园里已经种了不少花圃,还铺上了鹅卵石,显得特别有韵味。
院子里搭了一个木制的小屋,用葡萄藤装饰,夏天的时候可以在葡萄藤下纳凉,冬天还可以在阳光下的木屋里悠闲的喝着下午茶。
至于几个孩子,最喜欢的还是为他们准备的小乐园,有滑滑梯,还有秋千架。一进了院子,孩子们顾不上看其他,看到玩具早就一股脑跑过去玩了。
娉婷最在意的是卧室,翟仲凌也按照她的意见加大了纳空间,也特意隔出空间做了一个衣帽间。书房的装修也充满了现代化气息,一整面墙的书柜,再配上同色系的书桌,显得大气又时尚。
整个四合院装修下来,光是材料就花了两千多块,加上人工用,和买房的用也相差无几了。好在最终的成果令大家都很满意,这样算下来,钱是花的很值的。
“看了真让人喜欢,这么好的房子却要空着,想想都浪了。”
现在翟景升还在部队,几个孩子也在军区大院的学校上学,一时半会也搬不过来,这让卞颖芝心里很是遗憾。
“妈,要是你喜欢,等周末了就可以过来住两天,就当是度假嘛。”
对于这个房子,翟仲凌和家里的说法就是以后大家一起住的,当然这也是娉婷的意思。这么多年以来,她和卞颖芝住一起也习惯了。卞颖芝是个难的好相处的婆婆,一直帮他们夫妻带孩子不说,也从来没有挑剔过她什么。
到了五月末,天气开始渐渐热起来,娉婷正在家里吃西瓜时,她接到了雷放的电话。一连半个月没有回复,娉婷也不知道等待她的答案会是什么。
“小何姐,我已经说服我父母了,我可以和你一起合作开照相馆了!”
雷放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激动,那天他和娉婷见面后,回去就立刻跟父母说了这件事,毫无疑问的,他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
“在报社工作多么体面,好多人想去都去不了,你又没上过大学,我和你爸爸是了多少力气才把你弄进去的?现在你要去跟人合伙开什么照相馆,你是想气死我们吗?你想想看,要是亲戚朋友知道我们的儿子去做个体经济,这说出去我和你爸哪里还有什么面子。”
雷放低着头默默的听着母亲的唠叨,这些说辞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到,无非是顾及面子之类的。如果之前他的决定还不够坚定的话,在听了母亲这一番说辞后,他反而坚定了离开报社的决心。
谁也不愿意成为父母眼中一无是处的儿子。他现在在报社,连个编辑都没混上,只是一个负责采风的小记者,就是这份工作还是父母托了很多关系找来的,这多少让他有些失落。
可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起码他在拍照上是有天赋的,这种天赋不仅得到了其他人的赞赏,也获得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如果不去试一试,那我永远只是报社的一个小记者,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被别人淘汰。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为什么不能去?我现在不是去给人打工,对方已经说了,我是可以技术入股的,我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生活,这有什么不好?”
“你们一直顾及着自己的面子,为什么不能站在我的立场帮我想一想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75
,难道别人的看法就那么重要吗?”
雷放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这是他这么多年以来难得如此直白的表达自己。可他还没说完,他的父亲已经重重地把筷子拍在桌上,厉声骂道,“混账!”
“我不管你是认识了什么狐朋狗友,竟然怂恿你去做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使得你整个人都变成了一个是非不分,不懂得尊重长辈的人。我和你妈妈已经明确表态,我们不同意你去开什么照相馆,如果你不听,那以后你自己的路你自己走,我们不会管你,同样的,在经济上我们对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支援。”
父亲发了火,雷放识时务的闭了嘴。对父母,他一向是恭顺的,今天说了这么多,已经算是破天荒的一次。他知道父母一下子接受不了,那他也没有必要和他们硬顶。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围绕这个话题,今天说一句,明天说一句,也解释了他和娉婷夫妇认识的经过,和他们夫妇的家庭背景。
不知道是被雷放说到疲软了,还是了解到合伙人的准确信息后,雷放父母的态度也渐渐软化下来。
“既然你要去做这件事,我和你妈妈也不阻止你了。如果你不做出个成绩出来,你不光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我们。”
等了半个月,终于等到了这句话,雷放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私下里,雷放的母亲也满是忧虑的对丈夫说,“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我看小放的性格也不适合做什么生意,一旦他从报社辞了职,以后再找这样的工作也不容易。”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也二十出头,以后总要成家立业。就是做不好,让他受些挫折也是好的,以后他就不会再这么不知天高地厚了。”
他虽然说的这么轻巧,可要不是打听清楚了娉婷和翟仲凌的情况,他是不会这么容易软化态度的。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哦~?(?e`)么么哒~
第九十六章
雷放那里传来的消息让娉婷很是高兴,之前她等消息的时候是有些忐忑的。现在既然雷放那里没了问题,娉婷自然是要把这件事做起来。等翟仲凌回来后,娉婷就和他说了雷放已经同意了的这件事。
“你看姐姐那里是你去说合适,还是我去说合适?爸妈那会不会有意见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翟仲欣不想合伙,那娉婷一个人要把照相馆开起来还真有些事,主要是她学校那边挺忙的,雷放又是“技术型”人才,不大善于沟通,可能在拓展客源上会遇到困难。
另外一个,娉婷也担心公公婆婆会对这件事有意见。当然主要的还是卞颖芝的态度,翟景升对小辈的事向来是不怎么过问的,只要卞颖芝松了口,翟景升那里就没有任何问题。
“你现在知道担心了?”翟仲凌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媳妇才好,这是指着他能给她拾烂摊子,这才可着劲的折腾。可有什么办法呢,他就是这么心甘情愿,看不得她不高兴。
“姐和妈那里还是我去说吧,不过咱们说好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完成学业,就是照相馆开起来了,以后还是交给仲欣管。”一天天的忙这忙那,她哪有那么多功夫?说实话,他们家也不是那种缺钱,需要媳妇去赚钱的人家,要不是看娉婷有这个兴趣,他其实是不怎么支持的。
“我知道,我就是看挺好的一个机会,错过也就可惜了。”
翟仲凌难得这么严肃的和她说话,娉婷也知道他心里是不满意的。她带着些许“讨好”的冲他笑了笑,直让翟仲欣没了脾气。
“你呀,就是吃定了我会帮你才这样。”
翟仲凌出马,一个顶俩。一个电话,翟仲欣就立刻答应了下来,并且说好这两天会回家一趟,和娉婷聊一聊具体的细节问题。
而卞颖芝的态度则更加慎重一些,并没有立刻就答应。
“你们年轻人想做生意我也能理解,可这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何况还是大姑子和弟妹一起做生意。可别到最后生意没做成,反而伤了亲人间的情分,那我可是不会同意的。”
因为是在儿子面前,卞颖芝说话自然不会有太多顾虑。她和丈夫的年纪越来越大,也不图家里以后多富贵,只盼着家庭和睦,一切顺遂。自古以来,为了金钱常常会闹出很多亲人反目的事来,女儿和儿子儿媳之前关系都处的不错,她就怕她们一起做什么生意,以后反而生分了。
“妈,你放心,就仲欣和娉婷的个性你还不了解?都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让别人吃亏的。娉婷学习也忙,她也就是出点资金和仲欣一起把事情做起来,平常她是不会多管的。”
得了儿子这句话,卞颖芝最后好歹是松了口,不过最后她还是嘱咐了几句。
“赚不赚钱是小事,一家人一定不能因为合伙做生意就把感情弄没了,我们翟家向来讲究‘家和万事兴’,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
像以前,她也受了妯娌好些闲气,可为了家庭和睦,为了丈夫和小叔子之间的感情,她向来是忍让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什么事都去计较并不是过日子的良方,有时候难得糊涂了反而过的舒适轻松。
有时候晚辈想做的事,长辈其实是无法阻止的。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中间又夹着自己的儿女,她知道翟仲欣一心想做生意,现在娉婷起了这个头,不让她们去还能怎么办呢?孩子们尊重她愿意问问她的意见,就是不问直接做了,除了生闷气,她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
翟仲欣是个明显的行动派,翟仲凌打了电话和她提了之后,她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过来找了娉婷,一心想赶紧把事情落实下来。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合伙人,不过他不出钱,只出技术,对于他技术入股占的比重,这个是需要大家一起协商的。”
娉婷把之前雷放给她和翟仲凌拍的照片拿了出来,准备用事实来说话。
“嗯,照片拍的是挺好的。”明明是普普通通的风景,偏偏拍出了时装秀的感觉,对人物表情的抓拍很是到位。
“而且我觉得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不能只限于‘照相馆’,可以定义成‘影楼’。除了一些肖像照、室内照外,我们还可以走到室外,在风景好的地方帮客户拍婚纱照、艺术照等等。我们可以提供西式婚纱、中式礼服,还有旗袍、西装等等。除了拍照还有后期相框制作,给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娉婷说的起劲,翟仲欣也听的入迷。不得不说昨天翟仲凌打电话给他时,她也是因为自己太闲了,再加上又是自己弟弟开的口,她本来就想找点事做这才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现在她听了娉婷对于影楼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76
的设想后,她不知不觉就被那一副“蓝图”吸引了,瞬间充满了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斗志来。她本来就是不服输的个性,这几年在家里全职带孩子,人早就闲得发慌了。
“行,既然事情的条理你都清楚了,那我们赶紧把事情办起来。另一位合伙人我是不是得见见?另外照相馆开在哪里得找地方吧?店铺装修什么的也得弄好,这么下来,没一两个月也开不了张啊。”
“我们得先给我们的影楼起个名字才行,姐,你觉得‘蒙娜丽莎影楼’这个名字怎么样?”这也是娉婷想了两天的名字,她自己是觉得挺好的,既不俗气又容易吸引年轻人。
“可以啊,蒙娜丽莎,年轻人都应该知道的吧,我觉得还挺好听的。”这些细节问题翟仲欣并不纠结,娉婷说什么她也就听了,反正让她自己想她也想不出什么更加合适的名字出来。
第二天,翟仲欣又约了雷放,三个人谈好了开影楼的各项事宜。娉婷和翟仲欣前期各投资五千元,各占百分四十的股份,雷放技术入股,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合同签好后,翟仲欣和雷放开始选址,最后选在了海淀区的一个略带古典风格的胡同街内,刚好是北平大学和娉婷四合院的中间地带。
他们一共租了三间屋子,分别装修成了不同的风格。有采光好适合拍亮景的,也有适合拍室内照的,另外一间就是用来给顾客们休息和谈生意用的。
既然地址已经决定好了,他们也开始办理营业手续。在装修期间,娉婷让雷放找了几个大学生模特,专门去故宫、北海、颐和园等旅游景点拍了婚纱照和艺术照。这些衣服都是娉婷花了大力气托人从上海买回来的,包括拍照的相机等,前期投资就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
照片拍好后,洗成不同尺寸,再联系了出版社,帮忙印成册子,供顾客观赏和选择拍照风格时使用。
“你说这些照片对普通人来说是不是过于前卫了?不会没有人愿意来拍吧?”
翟仲欣还有有所顾虑的。前期投资她也不愿意占了娉婷的便宜,两人一人出资五千,一共投了一万元。现在租房、买拍摄器材、装修、购买服装等已经花了一大半了。
等正式开业,还需要支付人工用,到时候恐怕还是需要再追加投资的。
“还是有很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我们要把自己打造成北平独一无二的影楼,只有我们拍摄最摩登的照片。至于接受不了的也没关系,普通的照相业务我们照样接单,这样双管齐下,运营下去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
消者的心理就是喜欢贵的,独一无二的。像几十年后的那些影楼,无不是噱头满天飞,进去了不把钱包花瘪根本出不来。
当然,相片的质量还是最最重要的,怕雷放一个人忙不过来,娉婷又和他商议要不要再请一个人过来?
“我们管运营,你管技术,以后不管我们的影楼发展多大,技术方面的人才都得由你来招聘,你就相当于业务经理。”
术业有专攻,娉婷也不想大包大揽,等影楼上了正轨,她就可以高枕无忧,等着钱了。
“我之前经常在外面拍照,也去照相馆洗照片,倒是认识几个拍照技术不错的。至于他们谁更加适合我们影楼,还要小何姐你们帮忙参详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