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之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疯狗先生
“哈哈哈,好,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刘预哈哈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迎奉天子之事,你们去一个人也就够了。我这里还有一件事,也是非常重要。”
司马超和司马禧听后,又是心中一慌,小心翼翼的问道。
“大将军所谓何事”
刘预看了他俩一眼,严肃的说道。
“这件事,不再中原之地,而在江东!”
“江东”
司马超两人都是一愣,那江东可是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琅琊王司马睿的地盘。
“不错,就是江东,司马越奸猾误国,祸害天下,而司马睿就是其外藩群丑之一,如今司马越已得天诛,却不能让司马睿逍遥法外。”
“所以,需得有一人,前往江东取代司马睿,安抚江东士民。”
司马超和司马禧听到这一件事后,都是心中暗暗叫苦。
琅琊王司马睿已经在江东经营数年,虽然不是根深蒂固,但也不是随便一个藩王就能赤条条前去取代的,要是司马超或者司马禧就这么孤零零的去了,最终的结局肯定逃不掉非命之死。
想比返回洛阳劝说天子迁都,这去往江东的事情,可就是大大的凶险了。
司马超和司马禧满脸的犯难,这时候,原本亲密同进退的二人,也已经不似之前了,不管是谁,都把去往江东视如畏途,谁都希望让对方去。
毕竟,与返回洛阳劝说皇帝迁都不同,要是去洛阳,不管结果如何,那都是皇帝的主意,就算是如何劝说皇帝,也都是由他们自己发挥的。
但是,这种去往江东取代琅琊王司马睿的事情,首先就是行台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传于各州郡,那诏书上会明明白白写着司马某某的名字,这可是躲都躲不掉的,到了司马睿的面前,就算是解释清楚了这件事,也恐怕会遭遇一些莫名其妙的“险事”。
这种只凭一纸诏令,就能取代琅琊王司马睿的人,恐怕只有已经死去的太尉王衍了,毕竟琅琊王司马也是被王衍的族弟王导、王敦联手扶植起来的。
“梁王一直有贤良之名,与琅琊王司马睿又是近宗,在南渡江东的士人之中一直最有声望,这江东一行,肯定还是梁王更合适啊。”齐王司马超立即说道。
这梁王司马禧和琅琊王司马睿是近支的叔伯兄弟,关系可远比司马超近的多。
“不不不,我已经继嗣梁孝王,如何能与司马睿论什么近宗,要我说,还是齐王合适。”梁王司马禧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飞也似的摆手否定了齐王司马超的说法。
“要我说,还是齐王合适,齐王是文皇帝之后,更加的尊崇显贵,到了江东,肯定能立刻令众人俯首听命。”梁王司马禧立刻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甩到了齐王司马超的头上。
齐王司马超的曾祖父就是大晋文皇帝司马昭,祖父是差一点当上皇太弟的司马攸,所以从皇族关系上来说,的确是比琅琊王司马睿高贵许多。
眼见着这俩人几乎要吵了起来,刘预就是一阵好笑。
其实他根本没有真的指望这两个闲散藩王之中,真的能有谁取代琅琊王司马睿,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用行台的名义,向占据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那里埋钉子。
因为,自永嘉之乱之前,琅琊王司马睿就已经基本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其后更是消灭了江州刺史华轶,把从荆州至扬州一带的整个东吴旧地全部占据,要不是因为内部纷争不断,其实力一度能北伐中原。
所以,刚刚吞并行台数万人的刘预,想要给江东的司马睿多找一些麻烦,省的他有机会轻松的解决江州刺史华轶。
因为,同样出身平原华氏的江州刺史华轶,早已经与司马睿不和,最近在刘预谋主华琇的几次书信后,华琇的这个族兄,很快就暗中成了刘预的盟友。
正好可以利用此次晋廷行台落入刘预之手的机会,给处于争斗下风的江州刺史华轶增添几分助力。
第238章 自取灭亡-上(3/5更)
“咳咳!”
刘预轻咳两声,制止了司马超和司马禧之间不怀好意的“相互吹捧”。
“二位不必担心,我早已经料定,司马睿此人必定不肯束手就擒,哪怕是行台敕令,也多半不会尊奉的。这取而代之必定不会顺利。”
司马超和司马禧早已经“相互夸赞”的面红耳赤,这时候听到刘预这么说,都知道这件事情背后有玄机,都眼巴巴的盯着刘预。
“这江州刺史华轶忠君任事,才学家世都是当代之表,所以这安东将军府,就可以先驻与江州,以华轶兼为参军,都督江南诸军事。”
听到刘预的话后,司马超和司马禧这明白,原来这江州刺史华轶已经变成了刘预遥相呼应的盟友了,既然是去往江州,那就肯定不需要直面琅琊王司马睿了,既然这样,那以后就有了缓和的余地,至少性命无虞总是应该可以的吧。
不过,刚刚争论一番的二人,此时也已经不好意思继续争抢了。
最后,还是由刘预做了决定,以齐王司马超为返回洛阳迎奉天子的人选,配合司空荀藩等人处理此事。以梁王司马禧为安东将军,都督江州江东诸军事,驻扎江州。
很快,这些命令就由专门的书吏给誊写了出来,从乱军中找回的宝玺也郑重其事的盖上了。
刘预望着帛书上鲜红的宝玺,心中就是一阵爽快。
司马越从洛阳跑路的时候,几乎把一切能携带的关乎大权恶东西都带上了,如今司马越一死,行台的高官宗室几乎被石勒团灭后,一众侥幸活命的中下级军将官员,对于刘预的命令都是丝毫不敢迟疑的执行着。
不过,唯一可惜的是,这两份行台的敕令上,原本用来署名一众高官公侯的地方,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寥寥几个人,因为有资格在上面署名的行台诸公,大多都已经变成了石勒的刀下亡魂。
刘预看着这两个由自己发出的敕令,心中一阵欣慰。
首先,把梁王司马禧扔到江州后,就能让江州刺史华轶更好的牵制扬州的琅琊王司马睿,令他无法迅速吞并壮大。
最后,把皇帝司马炽迎奉到兖州后,刘预就将完美复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
只不过,刘预现在还没有当年曹操那般的力量,能再远行千里去往龙潭虎穴一般的洛阳,所以只能借助联合司空荀藩等人的势力。
在刘预想来,石勒大败而逃,那么历史上,石勒宁平城屠杀晋军行台后,又歼灭洛阳东逃大军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了。
如此一来,从洛阳往东的路途,应该能安定一段时间了,就能让刘预率领这些晋军残部返回兖州,慢慢消化这一次的胜利成果了。
当处理完这一些安排后,负责收拢晋军溃兵的人员也赶回来复命了,与之一起的还有,负责清理战场的行台官员。
“大将军,现在一共收拢行台军士、官吏共有两万八千余人,因为已经快天黑了,东南两个方向的搜寻尚未进行,恐怕得等到明天,才能重新开始搜寻。”一名晋廷官员说道。
因为在青州骑兵抵达后,石勒的胡虏就集结放弃了追杀晋军溃兵,这就导致许多的晋军溃兵得以拼命逃脱,许多人甚至跑出去十几里远,更有甚至恐怕更远,这就导致,当石勒的胡汉军队被击败逃跑后,这些溃兵也根本无法得知,只能派人慢慢的搜寻,然后重新集结。
刘预知道这些情况,也知道除了慢慢实施,根本没有捷径可寻,毕竟是方圆数十里的荒野,别说是几万人,就是几万大象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可寻到哪些军将、长吏”刘预问道。
此时的行台诸军中,几乎全都是中下的低级武官,原本那些精锐的军将,基本都被太尉王衍等人调到自己身边护卫了,几乎被石勒发现后尽数屠杀了。
此时,刘预比较希望,能在搜寻收拢溃兵的时候,找到一些有能力有威望的军将,来帮助他让维持这些行台诸军的秩序。
因为当胜利和获救的喜悦褪去后,最实际的问题将马上袭来。
那就是刘预手中根本没有粮食,来喂养这数万困乏劳累的晋廷残军,就算是几日后,青州步军赶到,其携带的粮食,也就是勉强能够半途之用。
这样一想,要想不让这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晋军能维持秩序和纪律,就得有能得到他们信任的军将帮助刘预。
“回禀大将军,下官手下的兵丁,倒是的确搜寻找到一个。”那名官吏立刻回答道。
“哦是谁”刘预立刻感兴趣的问道。
“平虏将军,钱端。”官吏恭敬的说道。
听到这名字后,刘预苦苦思索,却是一无所得,这个名字在他的印象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看来应该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将领。
“好,那就让他速来见我!”
不管有用没有,有名无名,刘预都决定先赶鸭子上架,让其帮助自己维持那些晋军的纪律,否则,凭借区区两千青州骑兵,是不可能顾及过来的。
======
司州,河南郡,阳城。
在颍水河畔的大道上,一支王公贵族、官员、士兵、平民混杂的队伍,正在沿着颍水河畔缓缓的向东南行进。
这个庞大的队伍,左右宽度上百步,窄窄的官道早已经不够行走,许多的人马都是从田野之中直接往来奔驰,其长度更是延绵十里。
这支队伍,正是自洛阳城中出逃的留守官员和宗室,许多的洛阳军民有紧随其前行,人数将近十万之数。
为首的正是东海王的王妃裴氏、东海王世子司马毗、右卫将军何伦、河南尹潘滔,另外还有随行护卫的龙骧将军李恽,平东将军王秉等军将。
“何将军,我们为何不直接往东走,而是要绕行呢”年轻的东海王世子司马毗向身边的右卫将军何伦问道。
“世子,青州贼人刘预,如今肯定坐镇兖州,要是我们往东走,岂不是就落入了青州贼人的圈套中了。”何伦瓮声瓮气的说道。
对于司马毗这个不谙世事的东海王世子,何伦最近的耐心是越来越少。
“何将军,那这绕道荥阳,就不会有贼人了吗”
第239章 自取灭亡-中(4/5更)
对于这种问题,何伦已经懒得回答了。
以如今天下大乱的样子,任凭你怎么走都有可能遇到敌人,不是胡虏,就是流寇,要么就是可恶的青州贼人。
所以,何伦选择的这一条绕行路线,只不过是避开青州兵可能聚集的仓垣、鄄城一带罢了,根本不可能完全存在那种遇不到敌人路线。
再说了,以如今何伦统率的三万兵马,就算是遇上石勒或者王弥这种巨寇,都是可以一战的。
毕竟相对来说,占据地方城池要塞的青州兵可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
自从在洛阳城内,得知东海王司马越突然暴毙与项城后,以何伦为首的留守军就知道,这样一来,洛阳是肯定保不住了。
司马越死后,行台的百官和中军肯定不会再想返回洛阳这个极度危险的孤城了,所以何伦、潘滔等人立刻就与东海王妃裴氏等人商议撤离洛阳,至于目的地当然是徐州的东海国,毕竟徐州刺史裴盾可是裴妃的胞兄,其兵力也是尚可,足以继续护卫裴妃等人南下江东继续执掌权柄。
这时候,天色已经下午,何伦派出去搜寻粮草的军队也陆续回来了,所谓的“搜寻粮草”其实就是派军队劫掠附近的村寨居落,否则何伦他们一路行来早就已经饿死了,要知道他们离开洛阳的时候,洛阳城中的粮食几乎已经绝迹了。
“把这些,给王妃和世子送去。”
在劫掠而来的物品中,何伦发现了一些蜂蜜和肉脯。
最近几天,东海王世子一直叫嚷着要喝蜂蜜水,并且多次要何伦搜寻,对于这种养尊处优的傲慢,何伦已经感觉自己快要不能忍受了。
此时,见到这些难得的食物,终于能让东海王世子消停一阵了。
就在右卫将军何伦指挥手下,给诸军分配休息驻扎的营地时候,一直晋军骑兵从前方急速飞驰而来。
来者正是何伦派出去四散游弋警戒的斥候。
“将军,前方七里处,发现了一支来历不明的人马。”
这名斥候见到何伦后,就立刻回报到。
“有多少人。”何伦镇定的问道,自从离开洛阳,这一路遇到的大小蟊贼没有几十,也是十几了,不过,任你再多的流民乱贼,都不是何伦手中晋军的对手。
“最少是三千人,全都是骑兵,其背后似乎还有许多,具体的数目,末将也没有探出来。”这名斥候部将说道。
何伦听到竟然是三千骑兵,而且这还只是前军,就心中一惊,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千骑兵,这肯定是遇是胡虏了。”何伦低声说着,如今的中原司、豫二州,能有这么多骑兵的势力,除了胡汉的王弥和石勒等人,绝对找不出其它人了。
“速去再探,这一次多带些人手,尽量查明来路和人数。”何伦立刻命令道。
然后,右卫将军何伦立刻命人把龙骧将军李恽、平东将军王秉两人找了过来。
“这么说,肯定是胡虏了。”龙骧将军李恽听后,连想都没想就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毕竟这么多的骑兵,也根本不需要怎么思考。
“三千骑兵,还只是前军,那要是全军抵达,我军只怕要有一场恶战了。”平东将军王秉说道。
“也不知道,是王弥,还是石勒”
这时候,他们三个人还不知道,石勒已经率骑兵突袭宁平城去了。
距离何伦等人大约七里地的颍水河畔,刚刚率领三千骑兵赶到的王弥,正在等待前方斥候的回报。
在何伦所部发现了他们的时候,王弥的手下也发现了这些晋军。
“将军,晋军就在前方大约七里的地方,人数甚众,怕不下有十万人,不过军兵估计不过两三万之数,其余皆是男女丁口。”
很快,王弥就得到了斥候的回报。
“可看清了是什么旗号”王弥继续问道。
随后,这名斥候,就把自己看到的晋军旗号给说了一遍,王弥听后立刻大喜。
“这都是洛阳精锐诸军的旗号啊,这么说来,洛阳城岂不是一座空城了。”王弥已经兴奋的脸都要扭曲了。
“哈哈哈,既然石勒小儿,突袭晋虏的行台,那我就直接破他的国都,擒他的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