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我们没有时间这么消耗弹药,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伦德施泰特看了一眼身边的特种作战部队的军官,开口说道:“用你的人,你的办法,将这个城市切割成4块,我会填补进最精锐的掷弹兵,阻止敌人逃窜穿插。”
他指了指在废墟上摊开的地图,在整个斯摩棱斯克市区上画了一个十字,两条交叉的线如同两把锋利的刀子,切在了整个城市的中央:“然后我会让新兵开始一个一个清理这些地区,只要他们无法在城市里乱窜,我打算以五千到一万人的代价,加速夺取整个城市。”
朱可夫在正面战场上虎视眈眈,伦德施泰特不敢在一个已经合围的城市上耽搁太久。他害怕德军后勤乏力的虚弱一面被对手洞察,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德军面临的问题将是非常严重的。
不怕朱可夫立刻做出反击,毕竟德军现在手里还有储备油料以及够用的弹药。就怕朱可夫用短促突击敲打整个防线,在消耗了德军有限的物资之后,再集中力量发起进攻,那才是最致命的。按照伦德施泰特和勃劳希契两个人最好的估计,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德军至少要把整个白俄罗斯在拱手让给苏联。
这种情况下如果苏联不选择西进,而是选择南下,古德里安和曼斯泰因就相当的危险了。一旦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进退两难,那么整个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就彻底失败了。德军将陷入无休止的消耗战之中,即便是最终获胜,也要失去争霸世界的力量与机会。
“原谅我的冷血,上校。”伦德施泰特叹了一口气对负责特种作战的军官遗憾的说道:“我是一名元帅,有时候我必须做出艰难的取舍。为了确保胜利,我只能遗憾的将成千上万的士兵推到前线上去送死。这就是战争,无奈的战争。”
那名军官点了点头,对面前的元帅说道:“我完全理解您的心情,我的部队是为了减少伤亡组建的,但是当时间还有其他的元素高于伤亡控制要求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必要固执的执行战术了。”
前线上,一名德军步兵在墙角处探出了自己的脑袋,看了看对面寂静的街道,那里房顶上还燃烧着少许的火苗,玻璃窗碎裂殆尽,一扇扇窗子黑洞洞的,看上去像是吃人的嘴巴。
他缩回了自己的脑袋,然后对着身后的步兵打了几个手势,从他的武器看得出来,这支部队并非是德军实验用的那个营,也并非是什么主力部队,而只是一支用来在城市作战中消耗的步兵。他们手里的武器以毛瑟步枪居多,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配备冬季作战用的白色罩衫。
后面的一些德军正在费力的把重型装备推上来,他们推得东西有些像一门大炮,只是比起德军的75毫米口径野战炮来,这个家伙要高一些,也看上去更笨重一些。
两名德军士兵用手卖力的搓着轮子,其余的士兵有的用力推,有的用力拉,终于把这个体积不小的武器弄到了拐角处,这个时候上面罩着的帆布才被人扯开,露出了武器的真正面孔。
这是根据前线需要定制的量产版“步兵腓特烈”,也就是原来步兵们自己改进的多管铁拳火箭发射器的工厂正式生产版。它的武器代号是“马克思”,不过士兵们还是喜欢叫这个玩意“建筑物破坏者”。这个名字他们沿用了差不多一年,所以更亲切也更容易让人记住。
“预备!”随着在前线指挥的排长大声的喊出了口号,一群德军士兵突然发力,把这门多管火箭发射炮推过了墙角,架设在了宽敞的街道上。对面苏联人的子弹雨点一般打在这门火箭炮上,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
一名士兵膝盖中弹,倒地惨叫,被两名战友拉着身上的战术背心背带拖回到了拐角处。随着一声令下,工兵压下了发射装置,这门火箭炮就在剧烈的晃动中,开始喷射出一枚接着一枚的火箭弹。
“小心!注意安全!”随着一声命令,大家都尽量压低了自己的身体。随着嗖嗖的声音,喷射出来的火箭弹随着整个火箭炮架子的略微摇晃,散布到街道尽头那栋大楼正面,如同一柄重锤,一下一下敲打着建筑物的墙体。
烟尘开始蔓延,大楼的墙体随着窟窿的不断增多,随着火箭弹爆炸之后承重结构的土崩外界,开始缓慢的坍塌,最终在白烟中轰然倒下,带着里面几十名苏联士兵,倒向地面碎成瓦砾。
一名德军士兵借着烟雾,冲出了墙角,越过还在冒烟的火箭发射车,跑到了街道的另一侧,他端起手里的突击步枪,掩护跟着跑过来的另一名士兵。
这个士兵跑过街道之后就匍匐在了路边,动作麻利的架设起了一挺机枪,让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敌人的方向。他的身边,第三名跑过来的德军副射手把弹药箱丢在身边,然后托起机枪的弹链。
然后更多的德军开始靠着墙向街道的尽头摸索前进,他们前进的非常迅速,弯着腰尽量减少自己中弹的可能性。很快这些士兵就完全占领了这条大街,后续部队开始进入楼道内,逐一排查有无苏军士兵藏匿。
枪声从稀疏逐渐变得密集起来,德军与反扑的苏军隔着几个建筑物激烈的交火,伤亡开始逐渐增加,原本几乎空无一人的德军野战医院,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躺满了整整400名负伤的士兵。
原本计划坚守一个月的斯摩棱斯克,在德军新式打法造成的分割环境下,无法形成有效的支援和调动,只一天的时间里就丢掉了四分之一个城市。德军有条不紊的梳理街道,忍着伤亡强行与苏军轮番作战,让苏联守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39年3月25日,斯摩棱斯克巷战依旧,但是苏联的天气,已经从寒冷,变得略微暖和起来。
我的第三帝国 838.第838章 839哪里才是尽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的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空气依旧是那么的干燥,冬天即将远去的时候,整个俄罗斯境内似乎都没有降雨的意思,但是这里的道路因为雪水融化而变得泥泞,影响德军推进速度的因素似乎又多了一个,那就是让人恼火的泥巴还有坑洼。
前线的德军现在的状态还算不错,至少南部还有中部两支德军主力部队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中。伦德施泰特还有克卢格两人的部队在围困了斯摩棱斯克之后停止了前进,而南部的德军在推进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威胁到了斯大林格勒之后,也没有再向前进攻。
但是这并不代表泥泞的道路没有给德军造成麻烦,漫长的补给线让德军的后勤部队郁闷万分,他们不得不和泥泞还有崩坏的道路做斗争,把前线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补给品准时的送到作战部队的手中。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这是一个规模浩大甚至比前线作战还要让人崩溃的繁杂工程。德军后勤部队甚至要比前线作战部队的兵力还多,他们拼命的和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作战,除了安全之外比起前线作战部队并没有什么别的优势。
“缓慢!缓慢一些!这些设备有多贵你们知道么!”一名德军铁道兵正在指挥一辆火车头推着一台运满了铁轨的车厢,沿着正在一点一点修复的铁路前进着。他的两侧是一群德军工兵,还有一些征用来的乌克兰民夫,这些人正在从车厢上卸下一节铁轨,并且把这些铁轨按照规定的位置固定在枕木上面。
再往前,是十几辆大型卡车,上面堆满了新的枕木,一些士兵和民夫正在热火朝天的将这些枕木和这条铁路上旧的原本就有的枕木混合在一起,然后一个混合一个排列在一起,变成密度符合欧洲要求标准的铁路。
因为历史原因问题,事实上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境内,铁轨被分为三种不同标准,分别是德国实行的欧洲标准铁轨,以及落后古老的窄轨,还有一些是苏联标准的宽轨——虽然德国援建的铁轨都是欧洲标准,但是这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境内,都勉强只有一半左右的数量。
剩下的铁轨需要改造,但是修建铁路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至少在战时修建铁轨,是一件消耗资源极大的事情,成百上千吨钢材都要变成铁轨,而不是坦克,对于产能还有资源都不充裕的德军来说,这是极度痛苦的事情。
“咣当!”一根铁轨被几十个民夫还有士兵准确的放在了枕木上,另一侧还有士兵以及民夫在缓慢的放置另外一根,施工现场惹祸朝天,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拿着仪器设备的德军技术人员,正在商量如何改进一些不平坦的地段以及架设平行的更多的铁路线路的问题。
德国工兵将铁轨还有枕木的位置固定好,然后开始在上面嵌入铁道钉,施工的速度如果按照平时的观念来说,已经算是非常迅速了,可是这种近似于疯狂的铁路改造进度,依旧没有办法满足德军推进的需求。
“听说那边修复的工作进行的倒是挺快的,也基本能够保持运输畅通了。”一名工程部门的军官背着手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他的身边还有负责铁路铺设部队安全警戒的党卫军军官,以及白俄罗斯当地亲德政府的官员。
“符合第三帝国标准的铁路在苏联毕竟不多,这些铁路也是苏联红军撤退的时候,重点摧毁的目标。”党卫军警卫部队的军官看着远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进着的铁轨修建,开口说道:“在党卫军士兵的保护下,修复这些铁路的工作还算顺利,但是并不足以满足前线部队的使用需求。”
那工兵部队的指挥官冷笑了一声,毕竟他肩膀上挂着上校的军衔,已经算是后勤部队里前线指挥官里货真价实的高级官员了:“前线,那些前线的军官也好,士兵也好,从来就没有满足过。给他们送去了油料他们就缺粮食,送去了粮食缺弹药,送去了弹药之后他们又把油料烧光了。”
党卫军的军官点了点头,颇为赞同自己暂时的上司:“是的,不过他们确实进攻迅速,现在最远的一支部队,距离斯大林格勒也只有不足30公里了。而且我听说,因为运用了特种部队还有直升机进行了更快速度的推进,那里的铁路线保持的还算完好,这就更不容易了。”
事实上南线的铁轨因为之前苏德合作时期的关系,铁路建设是苏联境内最好的。那里有几条完全由德国人承建的铁路,也有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除了被苏联人撤退的时候破坏掉了一些之外,大部分铁路都成了德军拿来就用的资源。
可是话分两头,一方面因为南部有高加索的油田,所以在苏德蜜月期的时候建设的最好,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高加索的油田实在对德军太过重要,所以德国投入了整整4个集团军的兵力,意图在高加索打开局面。
但是4个集团军的德国部队,给后勤带来的压力超过了原本的预估,至少目前看来,这些好不容易修建起来的铁轨,只够给这些集团军保持一半左右的补给物资。
中部地区,伦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还有克卢格的f集团军兵力较少,但是他们越过明斯克之后,就再也没有可以用的铁轨了,虽然在奥尔沙附近地区缴获了几辆苏联火车用来转运物资,但是依旧有些杯水车薪的窘态。
德军缺乏运输油料的油罐车,这些设备都是国内都不多的高级设备,短时间内很难补充生产,而苏联的类似设备都在复地,自从苏德开战,只有少量被德军俘获。宽轨的油罐车就更是稀少,德军至今只凑够了一列宽轨油罐专列,负责支援a集团军的作战。
“让士兵们再加把劲吧!牢骚归牢骚,至少我们干活的不用送命不是么。”那工兵上校对身后自己的副官开口说道:“尽快把这条铁轨铺设到奥尔沙,这样的话,我们还能节约不少运力出来。”
“报告!”工兵上校的雄心壮志还没有开始,就有人来泼她的冷水了。一名通信兵走到上坡上,气喘吁吁的报告了他一个不算好的消息:“上校,刚刚传来的消息,一股苏联游击队袭击了我们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一段铁路,一列军列被毁,我们损失了40多人,还丢了大约4吨多的粮食。”
“附近的党卫军巡逻部队呢?他们干什么吃的?”那名负责保卫铁路安全的党卫军军官皱了一下眉头,开口问道。
“党卫军随后赶到,抢救回了剩余的物资,他们扑灭了苏联人放的大火,歼灭了那些袭击火车的苏联人。可是两截车厢已经被焚毁,他们也无能为力。”那名通信兵看了看电文上的内容,回答了另一个长官的问话。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压力,人为的破坏让很多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德国人最擅长的精密调度在火车运输上演变成了一场灾难。他们依靠密集而又计算得体的火车运输时刻表来最大效能的发挥手里的铁路干线,可是一旦某个节点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铁路运输瘫痪。
在德军本土,从西线调往东线的物资几乎可以用让人惊讶的速度运输,铁路干线的效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但是从火车进入波兰之后,再到达明斯克,这一路就要下降一倍的速度;再往东去,从明斯克到达斯摩棱斯克附近,速度要再下降三倍。
仅仅是减速,或许德军还能够忍受,可是运输成本的上升,才真的让德军有些崩溃。往往一桶油料运输到东部最前线的时候,就代表着有另外一桶油料在路上被消耗掉了,这才是让短缺物资的德军,最不满意的地方。
“元首已经决定在波兰还有白俄罗斯境内的一些地方,设立物资囤积地点了。至少在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将致力于改善后方的物资运输条件,打击越发猖獗的苏联游击队。”党卫军的军官看了看西面的方向,似乎是在对自己说,也似乎是在对身边的工兵上校说的:“剩下的事情,就要看我们的铁路到底能铺设到什么地方了。”
“咣当!”又一节铁轨沉重的落在了一排整齐的枕木上面,发出了一声闷响。德国工兵用铁锤敲打着铁道钉,一声接着一声,他们挥汗如雨,拼命的修筑着看不见尽头的铁路,拼命的修补着似乎永远也修不好的铁路。
“我们会尽力铺的,拼命的铺。”那名工兵上校盯着不远处又向前延伸了一截的铁路,眯起眼睛说道:“可是,敌人在想尽办法破坏这些铁路,我们自己的将军们希望我们铺设更多的铁路,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啊……”
我的第三帝国 839.第839章 840分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的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一个白俄罗斯的小站,一个忙碌的早晨。这里现在是德军一个重要的物资储备基地,也是通往前线的物资中转站。德国人希望火车来承担最主要的运输,因为毕竟火车使用的动力源,是德国人最多的煤。
站台上,堆积如山的货物应有尽有,按照德国人固有的严谨精神,还被分门别类摆放的清清楚楚。远处的铁轨上,一辆冒着白色烟雾的火车正在缓慢的驶入这个小站,一些负责登记的德军士官已经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68号列车已经开始进站了!68号列车已经开始进站了!请站台上的人员注意安全。”站台上的遮雨棚角落,巨大的喇叭里传来了小站仅有的一名女铁路兵甜美的声音,惹得一些德军士兵脆响了口哨,大声的起哄开来。
一名等在站台上,准备搭乘这列火车返回波兰的将军皱了一下眉头,看向自己的副官。带着一丝不满的声线,他开口抱怨道:“这些士兵已经离开家1年了,他们没有和亲人们一起过圣诞节,没有和自己的女人上床,在前线对着一群该死的苏联人已经整整一年了。”
他看向那些对着小站广播站方向疯狂叫喊大笑的士兵们,叹了一口气说道:“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回家好好洗个澡,挂掉胡子,然后抱着自己的孩子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而不是为了国家战斗在这种地方。”
“事实上他们确实要回家了。”副官看了看那些武器已经被收缴起来的士兵,不以为然的回答自己长官的话:“在这里劳动完之后,他们就要乘坐我们这列火车,返回德国境内度假,假期长达一个月,真是个让人羡慕,不是么?”
为了解决前线士兵厌战的问题,还有加强军队与后方人民的沟通,让所有人都切身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和富饶,庞大的德国陆军正在实行前线部队的轮换制度。
在前线征战满6个月的部队,按照功勋大小的顺序,奉命返回德国境内,进行15天的个人长假,与15天的集结整编休息。而前线的部队空缺,将由b集团军与c集团军抽调的部队填补。这是一个漫长而且必须长期坚持的计划,目的是让德军新组建的部队经历真正战争的洗礼,也让更多久经沙场的部队,可以得到休整,保持更良好的战斗力。
当然了,休息放假虽然是诱人的糖果,在吃到这颗糖果之前,这些部队还要经历最有一场考验。这算是一种人力资源见缝插针的利用,充分证明了精密的德国统筹人员那种偏执的精打细算。
随着金属摩擦的声响,68号列车终于在站台上停了下来,黑色的火车头下面涂着已经略显陈旧的红色油漆,火车车头的两侧,锅炉外面还焊接了挂装装甲板的支架,上面挂着一整块厚重的防弹装甲钢板。
第二节是装着煤块的车厢,有了这个车厢火车才能奔驰在铁轨上,再往后面是一节临时改装的装甲车厢,上面堆放着沙袋,沙袋上架着一挺醒目的mg42机枪。几个德国的党卫军士兵扛着步枪靠在沙袋上,有些懒散的看着站台上的友军。
“干活了!干活了!赶紧把这些物资运到仓库里去,你们就能早点坐上回德国的火车!”一名军官对着站台上早就等待着的大群士兵喊道,所有人都嗡嗡的骚动起来,大家的热情也瞬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毕竟对于每一个在前线战斗了快要一年的士兵来说,回家这个词汇是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即将迎来的假期兴奋着,这是对他们厮杀屠戮了漫长时间之后,最大的褒奖。
“哗啦!”刚刚跳下火车的随车党卫军士兵们,打开了带着封条的车厢,然后用力的将滑门拉向一侧,露出了车厢里面满满的军火物资。这是一列军火专列,车厢里面全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木箱,木箱上用巨大的黑色印刷体标记着弹药的口径还有种类。
“禁止吸烟!禁止吸烟!你们想要炸死在这里么?”一名军官大声的提醒着自己的部下,很多人赶紧夹出了嘴角边叼着的烟蒂,丢到脚边猛烈的踩踏着。他们熬过了敌人的炮火,在枪林弹雨下穿梭,可不想被炸死在回家的站台上。禁止吸烟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几次了,终究还是不如亲眼看见危险品来的管用。
“开工!把这些东西搬到那边等待着的汽车上,汽车装满了就往规定的库房里堆放!小心一些!轻拿轻放!你们都是和这些物资打过交道的人,知道这些玩意儿有多危险!”一名军官一边挥手示意,一边命令自己的部队开始干活。
大家开始行动起来,有些人立在站台上,等着车厢上的士兵把弹药递给自己,有的人则站在更远处,一个接着一个的传递着如此危险的军火物资。原本还嘈杂的站台上逐渐变得有条不紊起来,因为部队人数庞大的关系,列车上的东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人连接成的传送带,一直连到了小站外面的公路边,那里停放着一辆接着一辆的大卡车,这些卡车带着不同的牌照,有些是德国的军用车辆,有些是在苏联缴获的卡车,上面还挂着苏联军队使用的牌子。
更让人觉得搞笑的是,甚至还有一些汽车来自德国民间,使用的是法兰克福、慕尼黑以及柏林的牌照,这些汽车是被军方征用来的,为的是弥补前线机械化不足。接着还有挂着法国牌照的法国汽车,比利时荷兰甚至是波兰的老式汽车,反正能用来代步拖拽东西的机械,德国人似乎都不介意把它们弄到前线来。
“国防军第2军后勤部的卡车,我们的卡车都是军用的,耐用皮实,超载一些完全没有问题。”一名从前线来到这里补充的第2军后勤部军官,示意他的卡车还可以再装载一部分物资,可是登记清点的调度士官就是不答应,他据理力争,毕竟这些军火其他部队也都等着分配呢。
“那剩下的空间怎么办?总不能让我的汽车只装一半儿的货物回去吧?”那军官双手一摊,一脸你不给我物资我就不回去的表情,看得出来这个军官也是到这里无赖的老油条了,毕竟争夺补给物资这份工作可比打仗简单不了多少。
“剩下的位置装粮食还有油料吧!多装一些吃的东西,少装一些油料,战略储备的油料也有限。”那调度员也是一脸“我很给面子了,你别得寸进尺”的表情,指了指另一边的仓库说道:“赶紧挪出位置来,你们a集团军的党卫军第13装甲师后勤部的人还等着呢!”
“唉……打仗的时候恨兵少,领物资的时候恨人多,真是让人头疼啊。”那军官哀叹了一声,示意自己的手下挪开汽车,赶紧去下一段仓库那边抢个好位置,总之前线的补给是什么东西都要,装点儿什么回去,都是抢手货。
他这边前脚刚走,那边又是一排汽车开了进来,打头的汽车上跳下来的军官一身党卫军的军服,看上去几天没有清洗了,有点儿邋遢。不过这个军官可并不邋遢,相反身材高大的他还带着几分英俊潇洒的意思。
这军官跳下卡车,跑到调度军士面前,立刻露出了一脸谄媚的表情,掏出香烟来就往调度军士手里塞,一边塞还一边套近乎:“我们刚刚打了一场狙击作战,弹药消耗太大,急需补充!急需补充!”
“两盒?”那调度士官一脸的不屑,用钢笔在记录本上敲打了两下,然后回过头来,对身后路过的一个同事说道:“让那边香烟处的记一下,党卫军第13装甲师,10条香烟领取完毕,带他过去签字!”
说完之后,一边示意让一脸谄媚的党卫军军官挪开,一边大声的提醒道:“110箱子弹!多装10箱,别乱套了!看清楚了!数错了每个人罚300马克!”
他一边喊,一边熟练的把手里的两包香烟丢给了负责盯住每辆卡车的统计员,然后向着远去的党卫军军官挥了挥手里的记录本子:“谢了哥们!下次有什么好东西,我给你们13师留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