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淘宝人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浪拍云
但是其它的事情不计划就可能会汤,一旦考虑和计划不周到,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巨大的严重的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唐韵,这个错误张辰犯不起,唐韵是本着世界第一去的,张辰不要之一,只要名符其实的第一,这个过程中不允许有严重的失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除了正常的事务之外,张辰都在为搞定他的图任务而奋斗,不知不觉中四十来天就已经过去了
因为有很多东西都已经是印在脑子里的,特别是这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做到信手拈来只要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再配上图片,经过专业的编辑排版,就可以正式发行了这段时间里,张辰每天勤劳不缀地努力,已经写好了两册的稿子交到张沐那边了
十月的北方已经有些冷了,张辰和宁琳琅穿着相对厚实的秋装带着行李从大门出来,外边已经完成了工作的丁志强、吴勇、马占伟早已经带着护卫队员等着了,这次张辰会龙城区参加同学会,跟着回去的是他们
一行九台车从长城尊邸的大门呼啸而出,门口的保安看着阵势就知道今天又是大行动,一般都是五六台车的,一旦过七台就是比较重要的事,达到九台的时候就是很重要的事了
车队在高路口回合了闻阔海,然后继续前往龙城方向张辰回到了他在龙城的家里,丁志强一干人等只能是去住酒店了,闻阔海家里在龙城也是有房子的,两边分别之后约好了第二天晚上的同学会再见
张辰每年都还是会回到龙城这里几次,在这个给了他那么多温暖时光的家里住几天,宁琳琅每次也都会陪着一起来,两个人住在这里倒也很习惯家里各种生活用品也都准备充足,张辰和宁琳琅每次出了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锻炼之外,也就是去张镇云那里看看,此外基本上都是不出门的,一直到离开的时候
在家里做过一番卫生之后,张辰和宁琳琅在晚上六点之前赶到了三舅张镇云的家里,出门到了长辈的地方要尽快去摆件,这个是必须要有的礼貌,龙城张家的子弟没有一个不遵守这一条的
张镇云对这个二十岁之才回家的外甥亲的不得了,不只是因为有自己二姐的原因,这小子自己也的确值让得人疼单枪匹马干出了这么大的事业,就连家族都跟着沾光了,为人随和温善,对待家人又是无比大热情,想不疼他都找不出理由
张辰的三妗卫岚也知道张辰在龙城张家的地位,而且自己的女儿现在也跟着张辰在干买卖,每年都有大把的工资奖金发下来,这还不都是因为表兄妹的关系吗,怎么不见他给别人开那么多钱
所以卫岚对张辰也是好的不得了,张辰每次到龙城家里来,总是会亲自下厨做一桌子的好菜,让张辰和张镇云舅甥俩好好喝几杯,有时候她也会和宁琳琅喝上一点
张镇云知道过了年自己九成九是要提正了,大哥也要入军机处,二个和老四的位子都会升一升,而这些都是自己这个外甥的功劳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就那么能干,运气又好得不得了,好像什么事都难不住他似的
因为第二天张辰要早起,和宁琳琅去当地的古玩市场逛逛,吃过晚饭就告辞离开了,说好了改天临走时候再来和三舅坐坐张镇云知道这个外甥是靠什么起家的,自认不会有意见临走还交给张辰一件别人送他的古董花瓶,说是提前当做中秋节的礼物了
今天这只花瓶倒也还行,大雅斋的正经货,珐琅彩开光,品相完好,张辰道过一声谢也就收下来了张辰喜欢古玩是家里所有人都知道的,但凡有人收到古董之类的物件,唯一的取出就是张辰那里,连张沐这个女孩子都争不过他
张辰前脚刚刚离开不久,张镇云也因为晚上还有点工作离开,家里就又来人了来人一见卫岚就叫三姨,正是卫岚家里堂姐的小儿子,叫做曹连武的
因为多少有龙城张家的帮衬,卫岚的堂姐夫现在已经是龙城中院的院长,在地方上是绝对的实权干部这个曹连武是老来子,家里本就惯的不得了,又因为他老子的原因,在外边也很吃得开,自己搞了一间公司,在多方帮助之下搞的还算是不错
又因为卫岚的大伯死得早,两个堂姐和一个堂兄都是她父母带大的,相互之间都很亲近,连着对这个堂外甥也亲近了不少,所以曹连武在卫岚面前还是能放得开的
这曹连武平时是不敢轻易上张镇云家里的,虽说张镇云在私下里得喊他老子叫姐夫,但是在官面上却是他老子的绝对上级,大家看的不就是谁官大嘛今天到张镇云这里来,还是因为听他老子说张辰来龙城了,想要过来套套近乎,攀上这层亲戚关系,那可是好处大大滴
曹连武进门后看见只有卫岚一个人,有些疑惑地问道:“三姨,怎么救你一个人在家呢,姨父这么晚了也没在家吗我听我爸说张辰来了,他们么没在家里呢,还是和我姨父出去了呢?”
卫岚岂能不知道曹连武想什么,龙城张家第三代那么响亮的名头,而且还是第三代中的头名,能不让人眼馋吗只要能够拉上关系,那可是有着莫大好处的曹连武也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仗着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能够套套近乎什么的,总比别人容易一点不是
可卫岚同样也了解张辰,就曹连武这副德行,张辰哪能看得上他呢,所以蔚蓝也从来没有给两人机会认识过真要是介绍两个人认识了,别说张镇云肯定会不爽,就是逢年过节回京城遇上老爷子,那也肯定是讨不了好的给老爷子批一顿,那可不是轻松营生,感觉要难受死的啊
不过这曹连武却没有这种自觉,得知张辰已经吃过饭离开了以后,大为懊恼道:“唉,真是可惜啊,我今天还安排了活动呢怎么说也是亲戚,也算得上是我的弟弟了,来了龙城怎么能不接待一下呢三姨那你把张辰电话给我,我亲自和他联系,总要仅仅地主之谊才好的”
听了他这话,卫岚差点当时就晕过去,这外甥也太极品了
.t





淘宝人生 第四七八张 梅开二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淘宝人生最新章节!
感谢大师傅的月票支持这位是老朋友了,一直在支持俺,在这里也衷心感谢一下,谢谢
======
这小子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还自称是张辰的哥哥了,攀亲戚也不是这么个办法啊在龙城玩了几年感觉不错,还真把自己当成一号人物了,怕不是忘了那亲后边还带着一个戚字呢,并不是真的亲
三晋是龙城张家的根据地,真正知道张辰身份的人,想要尽地主之谊的多了去了,你算是哪根葱哪颗蒜啊,就是你老子来了也都得排到后边去
卫岚看了看这个堂外甥,平时和地方上的那些公子衙内什么的不是挺能耐的吗,做买卖也没见有吃亏的时候,这时候怎么智商下降的这么厉害呢蔚蓝甚至开始有点怀疑,这曹连武在外边到底有没有打着张镇云的旗号招摇撞骗了,就这么点的智商,能做得了大买卖吗?
其实这曹连武并不是一个多么纨绔的人,也没有一些官宦子弟身上那些毛病,个人的公司干的也算可以了虽然离张辰的成就要差无数条街,可比起那些纨绔子弟来,却要强出不少了
曹连武既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也不仗着家里的关系作威作福,也没有作奸犯科偷鸡摸狗的勾当唯独有一点不好的就是,这人很喜欢夸耀自己,在有些方面也很高调,做买卖也比较独了一些经常会和别人闹出点矛盾来
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卫岚并没有怎么讨厌他,有时候还会在一些事上帮帮他,也是因为他不会打着张镇云的旗号在外边胡来,甚至三晋省还很少有人知道他和张镇云的亲戚关
卫岚心中很清楚就自己这个外甥的德行,张辰是肯定看不上的没见人家都那么大能耐了,也没再什么地方夸耀过,高调就谈不上了张辰被称作京城世家子弟第三代中的头名人物,但是真正和张辰有关系的,打过交道的世家子弟却少得可怜,甚至还有不少世家子弟没见过这位第三代头名的
真要是把张辰的电话给了曹连武,这小子还不一定回折腾出什么事来呢张辰身上没有一点的不良恶习,绝对不会跟他去享受什么安排好的节目到时候自己这边可就麻烦了,张辰嘴上不说,可在心里却肯定会对自己有些看法的而且这件事张镇云也肯定持反对态度,自己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好
拒绝是肯定的,但也不想伤了这孩子,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连武啊张辰是老张家第三代的代表,这个你也是知道的老张家在三晋和龙城的地位你也很清楚,那些政府里边的人不知道多少想请他吃饭玩乐的呢,他从来都是改不露面所以你这里想要和他见面什么的,他多数也不会出来的
而且他的未婚妻也来了人家总要有些私人时间的对不对,你这么过去不久打扰了人家了吗张辰是干什么的你很清楚那么大的生意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也不会少了,所以咱还是别主动打扰了,有机会再见面也不是不行啊”
曹连武不傻,这话的味道肯定是听出来了,犹豫片刻后,叹了口气道:“三姨,我知道自己和人家之间的差距,这不就是想要和人家拉近关系吗我也找人打听过张辰的生意,买卖做得的确是太大了,我这点小买卖肯定够不上,所以我这不是想着跟人家靠齐呢嘛,真要是张辰能拉我一把,支持着我到京城去干点啥,我这一辈子也就有路子了”
曹连武这话不说还好,说出来就让卫岚在心里大户庆幸,得亏是自己坚持原则了,否则还真就闹出事来了啊就他这样的还要到京城去,去干什么,去专门给老张家添灾惹祸吗京城那是什么地方啊,就他这德行去了还不是三天两头给人挤兑欺负,到头来找张辰给他出气吗可京城那些大家族都不是好惹的啊,真要是一个个的惹急了,收拾了他龙城张家也都不好说什么,毕竟他那种性格很容易犯忌讳的
且不说他真到京城后能惹什么祸,张辰本人就不会给他这个机会,那孩子的眼睛太毒,什么人他一眼就看个差不多了,曹连武根本就不是张辰能喜欢的人连小涵和小沛都看不上他,就别提张辰了
卫岚心里一阵的庆幸,该硬的时候决不能心软啊再看看曹连武的表情,又安慰道:“连武,想要做买卖以后还有机会,也不是只这一次机会了姨帮你看着点,真要是有机会了,就先帮你你招呼着,好”
还能不好吗,曹连武崔头丧气地应了一声:“好”
接着好像有想起了什么似的,问卫岚:“三姨,张宁陈这会道龙城是干啥来了,他要住几天啊,如果时间长的话我就天天等着你的消息,没准我还有机会呢”
卫岚心里念叨了一句“贼心不死”,嘴上却不能慢了:“哎呀,能住几天还真不好说,吃饭时候还说过些天要去美国开个什么会,买卖上的事都排到后年去了,直说忙得要命,我想应该待不长,许是一两天就得走”
卫岚可不敢跟他说张辰是来干嘛的,要不这家伙说不来真能天天在这儿等着堵张辰,就用那个张辰吃饭时候的话把他说的忙一点,赶紧让曹连武走了才是,这家伙太不省心了
张辰和宁琳琅第二天早起锻炼过后,在外边的餐厅吃了早点,开着那台早以前的小奔驰出来的时候,丁志强带着人已经到了张辰很不想待这么多人出门,走到哪里都会显得很招摇真要是有打黑枪的,保准先打的就是他
可这帮子大头兵却不管那些,他们觉得张辰就应该是受到他们保护的,虽然以张辰的身手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帮帮忙还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张沐那件事之后,被这帮子大头兵视为耻辱,把所有的护卫等级全部提高,严防任何不测
张辰也没办法,只能是任由他们再后面跟着,或者在前面远一点,也不许整个车队一起出现,否则他可就别想好好出趟门了
以前的文庙街古玩市场现在已经基本都迁移了主要的市场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文化宫市场,一个是并州古玩城其它的一些古玩市场规模都不如文化宫和古玩城大,地段也稍微偏了一些对于现在已经不是和熟悉龙城古玩市场的人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张辰对于并州古玩市场的印象很不好,里边没什么好东西不说,商户们也大多都是骗钱的,可以说骗子比做买卖的人还多那里的商户主要业务都是和旅行社合作拉来旅游团宰客后给导游之类的一些回扣,所以基本用不着真东西
文化宫这边还好一些,市场也进行了同意的规划和安排,外边广场上有摆地摊的后边的二层楼里是开店的市场里除了几个买邮票和外币收藏的之外,就找不出什么骗子了至少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从楼下转到楼上,张辰和宁琳琅也没看到一件值得出手的东西就连上一次过来时候那间卖明清家具的,现在都已经改了卖古典实木家具了
张辰正在内心嘀咕为什么今天一件合适的都没碰上,想着是不是去其它的市场里看一下,余光就看到一个正在楼道里和人下棋的人这人的面容是那么多熟悉,还有那种笑容和说话的声音,都让张辰感觉到特别的熟悉五六年过去了,这人居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知道是保养得好呢,还是另有他法
拽了拽宁琳琅的手,等她停下来之后,张辰才小声说道:“琳琅,看到那个穿着灰夹克正在下棋的人了吗,他就是那个给我捡了王维真迹的摊主没想到这几年下来,他已经在这里开店了,想必已经很有了不小的长进走,咱们去他店里看看,既然再次遇上了,那是不是还能从他手里再捡个大漏呢,这下我倒是比较期待了”
所玩就拉着宁琳琅朝那人走过去,宁琳琅低声地笑张辰,道:“师兄你也太坏了,怎么就专门找他一个人呢上次人家走宝给你一幅王维的真迹了,你这次又想占人家便宜,你真是太坏了”
张辰边往前走,边和宁琳琅玩笑道:“唉,我们转了一上午,也没有一件值得下手的,现在又遇上他了,这和当年我收那幅画时候的情境极为相似啊所以呢,我觉得他可能就是专门在等我,等着我上门去漏呢,这是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就会有惩罚的”
说着已经到了那个人的身前,张辰完全没有捡了人家大漏的觉悟,对那位之前的摊主道:“呦,这位老板,你什么时候搬到文化宫这边了,我记得上次见你还是好几年以前呢,那时候你是在文庙街做买卖的?”
“呀,这小后生看着眼生啊,你不是龙城本地的吗,听你的口音应该是本地的啊我前两年就搬到古玩城去了,那边的买卖不好做,这才又搬到这边来,这刚过来还不到两个月呢”
这位简单解释了一下,有打量了张辰一眼,才又道:“这是今天休息下了,带着媳妇儿一起出来看看?行,既然是熟人了,那就到店里看看去,有啥看上的价钱都好说咱这人做买卖就是靠圈里的朋友们帮衬,圈里的人也都识货,不会乱给价”
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和接了他盘子的人道:“三小,你可给下好了啊,我这眼看着就赢老王的棋,下输了今天中午饭你来请”
看来这位还是像当年那么奸猾,好话说的滴溜溜,前期前来却不会因此手软既然买卖都是靠着圈里的人帮衬,那就应该是对圈里的人优待一点啊;可他随后就说了一句“圈里人都不会乱给价”,这话哈不如不说呢
张辰捡漏可是从来不客气的遇到同样赚钱不客气的人,他就是不会手软了捡漏和走宝在古玩行都是最正常的,哪怕后悔到要死也不能自打嘴巴,这是不可撼动的行规就像之前张辰在潘家园两百块收了两块三代古玉一样,那个摊主虽然买卖小,但品行确实没说的
这个家伙别人还没有怎么样呢,自己就开始给别人制造心理暗示,如果是圈内人就别怎么还价而他那句特别说的中午饭谁请的问题,就是暗示了一点,他这个人在钱方面斤斤计较,先让客人对讨价还价的信心不足了然后他就能站在不败之地了,这家伙对这套研究挺深的嘛
不过遇上了张辰,他那套可就完全没用了能够被暗示到的,都是只买他能看明白的东西;而张辰来了买走的只能是他看不明白的东西这一里一外的,张辰反而是占了心理优势,只要不是个人不好意思下手,断没有给高价的可能,就像之前的那幅王维真迹一样
张辰和宁琳琅跟着进到店里这家店主营的也是瓷器和书画,但是和大多数古玩店一样,摆放的都是以赝品为主,只有很少是真东西
这也没关系当年张辰还从他的烂货堆里边掏出来过无价之宝呢,今天只要他这边还有宝贝张辰就有可能发现并带走
看了看两面墙上挂着的书画作品,有一两幅是清代中期和晚期的作品但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家;其它的有一半以上是赝品,最多能当个摆设;再有就是现代的作品了,也多是本地一些书画名家的字画
店内的中间有五只水曲柳上了红漆多宝阁,另外还摆着几件鸡翅木的搁几,最里边是店主使用的鸡翅木书案多宝阁和搁几上都摆着各种式样的瓷器,但是却没有一件民国之前的,七成以上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仿制品做旧了的也就是在唉那几只搁几上,还能见着两只清晚期的东西,但也都是普通的民窑货,并没有什么价值
张辰也有点纳闷了,五年前他就是买这些东西,到了现在还是这些东西,打死不往清早期靠,这人怎么就不知道长进啊
这还不算什么,加和当年相似的是,张辰这次又看见了一只大号的民国笔筒这只笔筒品相和品质都要比上次五年前从这位现在已经晋升为老板的摊主手里买走的那只好很多,这只属于是民国时候的官窑,下面的款识为青花蓝的“洪宪年制”
正面纹饰是《说苑.建本》中“晋平公问于师旷”秉烛夜读的画面,画工细腻而醇厚,人物表情惟妙惟肖;背面是《荀子.劝学篇》的行楷,末尾还加注一句明代徐渭的名联“好的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这只笔筒在民国瓷器中是绝对的精品,个头足够大,甚至能够放得进小一些的轴子,太小了也放不下劝学篇那么多的字;工艺也足够精湛,瓷胎厚薄适中,腻似油脂,洁白如玉;釉色鲜亮明快,青花炫丽,骨白洁净
这些都是晚清时代一些青花瓷器的粗制滥造所不能比的,可以作为民国笔筒的精品标准器而最为重要的则是,后边的那篇《荀子.劝学篇》和徐渭的名联,那可都是袁世凯的亲笔,张辰对各个时代名人的字迹都有研究,很容易就看出来了
不过张辰想来这只笔筒的价格不会低了,绝不会像当年那样那么便宜,毕竟品相是不能比的可这就是清晚期之后大部分艺术品的市场趋势,从那个时代开始,就已经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供研究,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物件也都了解的比较多一些,想蒙人是很难的
张辰尝试着问了个价:“老板,你这只笔筒不错啊,什么价钱啊?”
老板见张辰选中的是那支笔筒,笑了笑道:“小伙子眼力不错啊,一眼就看上了好东西那可是民国的官窑,而且你看这个头,还有这品相,这么漂亮的可是不多见我看你也是懂行的人,这可是正经好东西啊,在我这店里都排的上号的,要是喜欢的话就给你便宜点,两万块你拿走”
张辰回忆了一下五年前这货好像就是这么和自己说的,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啊,多少年来连口头禅都不换一下,估计也尽是指望着蒙外行混的
于是自己也模仿起了五年前的对话场景开始要想办法蒙这位了,撇了撇嘴道:“有那么好吗?说破天去也不过是一件民国货,哪值得了那么多钱你说这是民国官窑,又说保存的好,可再好也是民国的啊我前两天在晋宝斋看了一只咸丰年的青花,比这个漂亮多了,也不过才两万多而已
民国官窑也就是产了那么一点,而且大部分还都出口了那些才是正经好东西,都是红款识的,你这个是蓝的,能好到哪里去再说了民国官窑都是在景德镇的,而李朝历代景德镇的胎都要有些发青色,可这个是骨白的,这明显不是景德镇的样子啊我也就是看着这件的品相还算行,个头也够大摆在书房里也能算是个摆设,准备拿回去摆着玩的最多三千块,就当买了它的个头了,再贵我可就不要了你可别把我当棒槌”
张辰这一通胡说啊,景德镇的瓷胎发青色是有这么回事但那都是老年间的事了,到了清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转白只是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而已,否则现在景德镇又哪来的那么多白骨瓷呢
可这句很带有专业色彩的话,却实实在在把这位老板给唬住了,赶紧又跑到外边去,把刚刚下棋的那几位给叫进来一起商议
这几个人也不是专搞瓷器专项的,说了几句也没谁能说到点上,也没谁能拿出反驳张辰的证据来这就让店老板左右为难了,论说他是想做成这笔买卖的,他在古玩行干了有些年头了,自从搬到文化宫这边来才真正有了点起色,但还是一个小买卖
现在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交易把名气闯出去,资金回笼也需要快一些,这就必须要保证薄利多销或者物件有保证了但是很显然,他手里的物件还谈不上保证,连清早期的都见不到,这买卖的好坏就可想而知了
张辰对这只笔筒也仅仅是欣赏,还没有到必须拿下的地步,那样说也是一个行内人的自然习惯但凡讨价还价肯定是这套,就看谁能唬住谁了,被唬那个的解决自然就是失败,但是行内的人都会留些余地,多少能让卖方赚一点,不至于白干
现在见这几位还要为了这么一只笔筒商量这么久,到底还是不是搞古玩的啊这么明显的东西看不出来也就算了,左右不过就是个民国货,需要这么谨慎吗,难怪永远停在这个层面呢
张辰是在是不想再看下去了,转身就要离开这个发自本心的举动极为自然,倒是正好把这卖家给唬住了,差点就能完全相信张辰的话
赶紧喊住张辰,道:“小伙子,别急着走啊,这价钱咱们好商量的只是你说这不是民国官窑,你的道理我们也都觉得对,可我这儿还是有点想不通,不是官窑怎么可能少出这么漂亮的东西呢”
正要走的张辰被他这么一叫,就在转身的过程中,看到一进门的墙角处还有一个画筒,里边插着不少的大轴张辰看着这些轴子,就想起了上次捡这老板漏的时候,那间绝世珍宝就是在角落里的,暗骂自己为什么没看到这里的画筒
1...229230231232233...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