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每吸纳一具尸身的丹力,“成圆广**界祭仪”便会产生这样一道变化,以使得侵夺而来的丹力真正和自身融化唯一,无有一丝不谐。
现在裴鸿平体内的丹生丹碎已经成形一万零七次,只要吸纳最后一具无名女尸的丹力,再经历最后一次碎丹成丹的过程,裴鸿平便将一步登天,迈入金丹四重境中!
不是下界宗门的四重境,而是上宗巨派真正的四重境极限!
就在此时,归无咎突然有所动作。只见他不知何时,已经将青珠收起。左臂泛起淡青色光芒,如清泉汇流,照耀朗朗界空。
鱼跃龙门只差半步,裴鸿本已平心头稍安。这时见归无咎似乎即将再度使用那足以主宰生死的秘法,精神陡然一紧。
先前已经证明,面对此术直接抵挡是无用的。好在裴鸿平知晓归无咎那道秘术是需要时间准备的,如果自己能够提前进阶金丹四重境,未必没有转圜之机。
当然,以金丹四重境本身的战力,依旧不足以动摇那无限恐怖的威力。但是他境界提高一筹之后,对于“逆流千棺阵”的阵力掌握又提高何止数倍。倚仗阵力,或许能够求得一线生机。
只是祭仪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丝毫着急不得。现在只能将一切交给命数,看谁的速度更快一丝!
在裴鸿平望眼欲穿的双眸内,最后这具女尸由白转黑,由黑转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最终,是自己抢先了一步!
但是裴鸿平来不及欣喜,就在第一万零八次丹成即将成形的一刹那,在金丹四重境丹力破茧而出的一瞬间----那炽烈白芒显形、物化万有的一剑,从归无咎的臂中透体而出。这一剑速度虽然不快,却笼罩一切,应物随形无所不施。
还是慢了一瞬。
裴鸿平脸色一暗,所有的雄心伟业、宏图壮志,一瞬间尽付烟云。
败了!
可是马上他就发觉不对,这一剑和归无咎先前所施的那一剑,似乎有些许的不同。
那剑光脱手未久,便蓦然消失,而自己虽然身躯僵直动弹不得,但却并未遭受丝毫损伤。
就在裴鸿平惊疑不定、莫知端的之时,不远处归无咎全身上下光明大放,一派祥光普照,天花缤纷的绚烂异景,仿佛置身于无上仙境。
悠扬洪亮的声音传来,似乎是归无咎在高声吟唱,又似乎是天外传来的缥缈之音:
“无我无人观自性,非空非色见真如……”
“道法宏深,化万千劫魔,都入无余涅槃地;祥云缭绕,昧三光七宝,直起大象洞明天……”
随着一个个清晰明彻、振聋发聩的音节在秘境中流动,归无咎的背后,突然升起一道巨山虚影。
不,这不是山!
仔细看去,这道“巨山”其实似是一个盘膝端坐的人形!只是他身形之伟岸不弱于高山巨峰,依稀竟达到千丈有余。随着黑烟滚动,雾气蒸腾,面目形体囫囵难分,唯有一双明亮双眸完全赤红,血色噬人。
裴鸿平心头一突。只看眼前的归无咎,似乎无限光明;可是那背后的巨大虚影,又似无限恐怖。这光明与黑暗的融合,正是魔神降世的异象!
眼前之景,和魔门“祀”字门祀仪秘法实有**分相似!
裴鸿平立即否定了这一念头。归无咎分明是道门越衡宗的第一真传,怎么可能驱使魔宗“祀”字门秘法。
可是下一个瞬间,裴鸿平的信念便被彻底击碎,归无咎庄严洪亮的声音明明白白传入耳中:
“照物不迷,莲浮水净;绵绵祖炁,来续我身。血食一万零八数,上祀那伽定大魔尊,尚飨。”
那伽定大魔尊,正是魔门“祀”字门第一魔尊!
&nb
第五十七章 风云定传讯争先
裴鸿平看着眼前气焰冲天、魔雾缠身的归无咎,震撼之余,更有惊心。
他所惊的,不是道门真传弟子为何能够如此决绝果断的兼修魔道功法;也不是越衡宗为何能够掌握“祀”门之祀仪密文。
裴鸿平所震惊的,是归无咎的上祀秘法,似乎过于高明!
他所修功法乃是“夺”字一门。但魔道四门素有交通,裴鸿平从落泉宗典籍中知晓,“祀”字门功法高下,与享用祭品的魔尊虚身之大小息息相关。
载籍云,与“夺”字门“成圆广**界祭仪”位分相当的宝树宗第一流祀文,当属承袭自合流之前的血灵宗、流传十七万载之秘诀《声闻破妄吹销祀仪》。
这一道祀文,据称灵形境破境金丹这一关时,召出魔尊之身高三百丈,形容魁伟犹如土山。
可是归无咎方才的破境祀仪,召唤出的魔尊身躯竟然高达一千丈有余!
归无咎见裴鸿平犹豫不定,战又不战,退又不退。长啸一声,鼓动一身沸腾道顶点的丹力,化作一道金色剑芒,冲着裴鸿平斩袭而去。
这一击淳朴返真,并未使用虚虚实实的元光显化术,乃是堂堂正正以势压人。
以往归无咎所有的斗战之法都是围绕虚实变化之道而来。此时突然转变风格,使出这一力降十会的打法,一股舒畅快意之感直抒胸臆!
裴鸿平未料到归无咎刚刚完功便果断出手。猝不及防之下不及闪避,只得奋起丹力。双掌一合,推出一道致实凝练的土黄色圆球。当中裹挟无限微尘,虚实之间,自有玄奥,正面迎接归无咎攻势。
电光火石的下一刹那,二力正面相交。
只见裴鸿平奋力击出、兼具玄奥雄浑的丹气圆球瞬间崩裂两半,随后他身躯似乎也被残余气机击中,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飞出百丈重重摔落。
归无咎又惊又喜,不料魔丹成形后,和裴鸿平的差距反而再度被拉大。心中隐有有所悟,镜珠所得之祀文,恐怕非同小可。
事实上他所料不差。近数千年来,四大魔宗合流,各承袭一道直传大魔尊的神谕秘法。既裨益破境,又积累功行,以成就在世魔尊之底蕴。
归无咎仰赖元玉精斛,在灵形境中突破金丹三变,理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裴鸿平同样做到这一步,正是借助落泉宗无上秘法《妙谛六如虚丹一炁玄篇》。
先前裴鸿平和归无咎一番交手,看似步步受制,实则只是十年经验之功的差距。并非功法层次有质的差别。
但从灵形极限到真正结丹的这一步,却高下判然。
“成圆广**界祭仪”固然是夺字门第一流的秘术。但归无咎所窃取的,恰好是宝树宗新近获得的无上秘法《无遮无量普门大祀仪》,法术玄妙远远在裴鸿平之上。因此两人同时破境成丹,位分高低却瞬间被拉开极大距离。
裴鸿平面色惊骇,形容狼狈,未曾想到双方力量差距更要超出预想。忙不迭开启了结界之力,遁入其中,奋力催动外围的逆流千棺阵,试图作最后一搏。
归无咎微微一笑,也不急攻,当场安然坐下调整丹力,调适心性。
至于敌手困兽之战,按部就班的应对即可。红尘晦暝阵三返六气流动万端,将结界团团困住。为了防止那透明异物碍事,依旧以宝物在先辅佐符箓的手段加强攻击。
今日之路,矢志不移。不行则已,落子无悔。
何为道何为魔
归无咎曾在宗门典籍载记中偶得片言。传言说,太古之时,百族千部,气血图腾之法方兴未艾。所谓修炼之门,无非损人益己、侵夺猎狩之术。彼时修炼之正宗,正是今日“魔门”的前身。
而如今的“道门”,却是兴于草莽、蛊惑群言,不入上族巨支法眼,以“邪魔外道”斥之于野。
每一次正反颠倒,都是紫微大世界发生重大变革的年代。
一言以蔽之,道门者,持定根本之门;魔门者,从权方便之门。当治世定基之时,道兴而魔衰。当混乱纷纭之时,道消而魔长;甚至于魔者自称为正道,道门辟为邪魔。名实之间,只在于治乱之变。
归无咎也曾经想过。如果载籍记载为真,三十六万年未有之变局,是否就是道消魔长、正反逆转之变呢
不过这些记载,并无任何实证,更无人亲自经历。若斥之为荒唐之言,怪诞之谈,似乎也无不可。至少临别之际,宁真君所留诸般讯息,便止局限在九大上宗相关。至于妖魔之属,虽修到极处比下界人修止步于元婴四重强上许多,但似乎并不足多虑。
直到遇到白面剑客,得知魔门千家合流四宗。这样一件影响整个紫微大世界格局的大事,宁真君临别之际未有片言交代,着实令人深可玩味。
如果是其余神通秘术也就罢了,或许归无咎此时修为尚低,眼界尚浅,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但偏偏他立身修行的根本----元玉精斛----珍贵神异到了何等程度,归无咎是心中有数的。
突破金丹三界限,归无咎心中自诩为空前绝后唯一一人。
也正因为如此,当裴鸿平站在自己面前,同样做到这一步时。归无咎才能清楚的认识到魔宗飞速飙升的实力底蕴,已经足以平视九宗。甚至在某些领域先行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阴鱼九珠,得赐精斛。归无咎一开始的道路,本是深谋远虑,小心翼翼。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出如意门,开辟贞如岛洞府,中曲岛长袖善舞虚与委蛇。每一步皆是如此。
但得知轩辕怀的消息,却将归无咎从守擂者的位置,一举转移到冲击者的立场上。自那时起,归无咎行事策略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九野山一行获得鱼龙兜,更是将他一身枷锁打散。起码在六七十年内的结丹修行中,已不必坐困荒海一隅之地。振翅凌云,周游四海,陶冶心性。从原先亦步亦趋的规划中挣脱出来,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超脱逍遥之道。
他归无咎,虽和宗门有因果缘法之约,但却绝不是任何人的棋子。
见到裴鸿平突破灵形极限时,归无咎已经有心一窥魔宗上法,怎奈以为时机未到。只是没想到局势突变,机会来得如此之快。
道与魔,更类似于正与反,而非是与非,对与错。
在天地定序之时大肆屠戮,残害生灵,自然非归无咎道心所能容;但风云变幻之际,上进途中举世皆敌也是寻常。以自己剑下亡魂上祀魔功,却是一举两得。
眼前战局已经接近尾声。
百余件剑骨玄兵配合上百枚符箓,和红尘晦暝阵中的雷火之煞、周流六气混合为一,卷成一道道凝实锋锐的鼓锤,重重敲击在裴鸿平藏身结界之上。
这道结界清光似黯,流彩稍滞,未曾过得多久就到了即将破碎的边缘。
若依靠阵法消磨作战,胜负之势早已明朗。红尘晦暝阵三转之变将裴鸿平防御结界包裹在内,而千丈之外,逆流千棺阵又将红尘晦暝阵环绕其中。当中胜负,纯粹由归无咎、裴鸿平二人功行高下而定。
若归无咎功行领先更多,红尘晦暝阵阵力自能抢先一步攻破结界;但若裴鸿平功行尚可观,内里结界挡住侵袭,外围逆流千棺阵的压迫之力愈来愈强,若提前打破红尘晦暝阵的阵脚,内外夹攻,归无咎自然无有容身之地。
目前形势甚是清楚,三道阵力强弱悬殊,裴鸿平败亡只在顷刻之间。
果然,五六个呼吸之后,覆如牢笼的防御结界终于抵受不住外力侵袭,一阵刺耳鸣响之后轰然碎裂,节节散落在地。
归无咎正要纵剑杀入,突然间有所感应,双目一凝,起身缓缓向前。
却见裴鸿平横卧在地,面色苍白,已然绝了气息。
……
不知几亿万里之外,重峦叠嶂中,万峰相合,截断一处四四方方的巨大深渊,吐出朦胧烟云,上冲天霄。
深渊之内不知几千几万丈,其实自有辉光细洒,明星漫天。一片连绵数百里的殿宇祭坛,通体琉璃,宏伟肃穆。其庄严大气,不下于越衡宗万屿浮空。
第五十八章 既出秘境游故地
瀚海无垠,涛涛成流,此起彼伏间水波俱往东去。这水色近观泛黄,极目处却与青天弥漫一色,别有幽旷宏达、超拔凌虚之逸致。
向北而望,似乎数十里外一道长堤如山,蜿蜒不绝。正与这无尽海浪偎依为伴。
就在此时,一处礁石之畔。那东流不返的水势忽然渐渐扭曲,向右倾斜。先转偏东南,再朝向正南,最后竟回首西流;西流之势又一转折,向北向东恢复本来,却无端造就一道旋涡。
随后这旋涡越旋越大,半柱香的功夫变成宽二三十丈、深十余丈的海上异象。
突然间“嗖”地一声,自那旋涡中心,一道黑色影子拔出半空,极轻灵宛转的打了个旋儿,随后足下生出一道柔润清冷的遁光,稳住身形。
这人面貌丰神俊朗,一袭玄衣,夭矫挺拔。背后斜跨一只青色背囊,另负一柄长剑。锋锐之意几乎破体而出。
归无咎低头看了一眼身下遁光,散似云雾,凝如琼浆,一派清莹可喜、澄澈入微的面貌,不由大为满意。
辨认了一番方位,归无咎调转遁光,往容州岸上靠去。
生死门中一战结束,归无咎并未急着离开,而是耐心地在其中逗留了七日之间。
这倒非是此战有甚缴获需要清点。裴鸿平自知败亡在即,自尽身亡之前,所有能够损坏的丹药、玉简、阵图、异物等等无不销毁。所留给归无咎的,除了一块拳头大小、非金非铁又绝难毁伤的异石,便只有两件品质尚可的魔门宝物。
归无咎逗留生死门中七日,乃是运使操练以小制大、气机醇和的丹力操控之法。以道门虚丹丹力,掩饰住一身魔功修为。毕竟魔道修士实在太过于扎眼,即便以“信”字门修士自居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目前来看,仰赖运炼精微本就是他自身长处,归无咎的这一份掩饰还算成功。
深深呼吸了一口略带腥咸的海风,归无咎只觉心意神识顿时放松了不少。探玄会中这一段生死相搏、奇计密谋持续甚久,至此终于可以稍稍松弛精神。
不过现在胜负既分、预先目的也大获成功,心境难免产生微妙变化。回头再去审视关键时刻一举入魔的决断,归无咎的认知似乎又产生一点偏移。
当日在战局之中,归无咎意气高昂,奋勇直进。
诚然,有轩辕怀这一大敌在前,自己的修行之道理当求新求变,自出机杼,力图后发争先,不能一味保守;
诚然,三十六万年之变极有可能是道消魔长、天地翻覆,此时天兆未显,正是落下闲子冷着的大好时机;
诚然,一万零八数的祭品整整齐齐放在自己面前,这一道奇缘突现的变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诚然,道法魔功从来并行不悖,分属两个不同的修行序列,决不至于自相攻伐。修炼魔门功法,与自身《通灵显化真形图》道法无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