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所以,等过两年广州新城建设起来之后,父亲也会邀请陛下南巡,但这只是暂时的,想要咱们南北两地持续的安稳和平下去,只怕,咱们必须得终结大唐这种都道总管的制度。”
冯智戴这么一说,孙享福马上就明白了,他自己既然没有心思造反,那么其实也不用太担心皇帝的猜忌怀疑,大不了这个官职不做了,不过,却是要帮助皇帝防备好后来者造反的可能,如果孙享福自己能做大唐的第一个大都护府都督,和大唐最后一个大都护府都督,那就是最完美的了,在离职的时候,解散安北大都督府,使其不对中央政权造成威胁,是孙享福必须要做的工作,并且,最好将这个想法告诉李世民,和他一起来操作。
“智戴兄言浅意深,小弟受教了,具体怎么做,智戴兄可有什么建议?”
闻言,冯智戴却是摇了摇头,他冯家在岭南,跟孙享福在北地的处境其实是一样的,抓实权,强武备,搞经济,才能保持属下的百越各族不生乱,但地方官员,实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对国家是有害的。
可真正说让他冯家将权力解体,下放到各部去,却又可能使各部族再度乱起来,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依靠着皇帝对于自家的信任,或许,现在还能撑几年,可冯盎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还能再活几年很难说,就算冯盎死后,依旧让冯家世袭掌控岭南,可下一代的皇帝,能够信任下一代的冯家掌权者吗?
到那个时候再动起来,可就是天翻地覆了,因为,冯家在南方,要经济实力有经济实力,要民心有民心,要武备有武备,还有地利优势,朝廷就算发展的好,也未必能轻易的打的下来,到时候的局面可能会像前面几朝一样,打打停停,把纷争一直延续下去,这是冯盎和冯智戴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眼光放的长远的人就是这样,想的多,孙享福想了一阵之后,就不想了,因为,他隐隐的已经想到了破解北方局面的办法。
长孙冲,就是他破解北方的办法。
如果,未来安北大都护府辖下的几个郡级城池的主官,都像长孙冲一样受牧民百姓爱戴的话,那么,即便安北大都护府撤销了,北方也不会乱,那几个预备刺史,现在就不应该在善阳跟着自己这个在政治上无比懒散的家伙学政了,应该去跟着长孙冲,学一些与牧民百姓打交道的实际,好用的方法。
至于军事,则是将主将苏定方调回长安,将安北军分散到各郡就好,目前来说,这些事还比较遥远,起码是几年以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所以,有的是时间另想办法。
于是,孙享福拍了拍冯智戴的肩膀道,“嗨,现在没有办法,不代表以后没有办法,这不是还没有到哪一步么。
不过,你的提醒却是让我受益不少,明天的阅兵,我再出最后一次风头,以后就不出风头了。”
听孙享福这么说,冯智戴也不再把自己搞的那么深沉了,他同样相信,这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自己一时没有想到罢了,再度恢复微笑的表情看向孙享福道,“怎么,看你的样子,对安北军的信心很足啊!”
“呵呵,玩视听效果,这个世界上,估计还没有人能超越我,智戴兄就瞧好吧!”
“那你要记得,尽量把功劳归到陛下头上,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跟我冯家一样,已经够了,所以,该是要学着藏峰了。”
孙享福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又走出去了几步,才转头向冯智戴抱拳道,“明天还要参加阅兵,咱们今晚要多少休息一下,精神状态才会更好一些,来日小弟若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定然会与智戴兄一起商议的。”
“如此,咱们就各自回营休息吧!”
挥手道别之后,孙享福很快就躺在了自己在军营的床板上,一时半会,却还睡不着。
冯智戴与他关系,不用多说,即有恩情关系,又有朋友情谊在,算是这个世界里,孙享福最值得信任的几个人之一,他既然这么正式的提醒自己,就证明他已经察觉到皇帝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随着大唐的经济趋于稳定,国力开始蒸蒸日上,把目光放在有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上,才是皇帝应该做的,李世民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帝,所以,他已经在用手段了,放李承乾在善阳学政,就是一个比较巧妙的手段。
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在他需要你交出权力的时候,你主动交出权力,那是识时务,有忠心。而如果是被动的交出权力,即便最后都是交了,但皇帝的心理,会有一个疙瘩。
这种疙瘩,以前在孙享福跟李世民之间有很多,差不多都够煮疙瘩汤了,因为他从不主动将自己弄出来的好东西献给李世民,导致李世民很怀疑他的忠心。
后来,通过了好多事情,这些疙瘩才慢慢的解开。而现在,他已经不是初到这个世界的菜鸟了,所以,他会尽量避免再产生这种疙瘩,那么,这就需要他找机会好好跟李世民聊聊了。





大唐农圣 第326章 阅兵开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天刚蒙蒙亮,孙享福就被军营里嘈杂的声音吵醒,阅兵仪式虽然在上午十点左右才举行,但提前做准备是必须的,一大早的,士兵们就被各自的将军喊起来,洗漱,吃早餐,上厕所,喂马等,在临出发前还要披甲列队。
看大家正有序的安排自己的事情,孙享福就放心,快速打马回到了府中,这里,李世民也在吃早饭,吃完早饭之后,他还要整理仪装,孙享福自己也要整理仪装,和大家一起随意的吃了点东西之后,便由红梅和春桃帮他穿戴起来。
这套服装跟他在长安穿的那套从二品的朝服可有点不一样,事实上,那种朝服在大夏天里根本就没法穿的出去,即便是丝绸制的,圆领窄袖的穿上三层,也能把人身上的热气全捂住,让你整天淌汗水。
所以,孙享福的这套仪装按照这个时期的定义来说,更具胡风。
绿色马裤,长筒马靴,被热水壶熨的笔挺笔挺的白色衬衫,亮点是那个大领花,再套上一件束身的马甲,戴上一个有着少许帽檐和防脱落的扣子的乌黑帽子,十足的一套后世的骑马装。
此前就是因为他在善阳经常要骑马出行,才叫制衣作坊将其设计出来的,众人看过之后,发现这么穿非常精神,尤其是骑马的时候很有美感,于是,今天要大量骑马的孙享福便决定穿它了。
等他这一身装扮亮相之后,马上就吸引了李承乾等人的目光,这种干练利索的装扮可比他们复杂繁琐的仪服看上去舒爽多了,前前后后看了一遍之后,李承乾就想给自己也来上一套,不过一时半刻可是做不好的,只有以后再弄了。
这套衣服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好评,他认为一点也不够威风。于是,他在几个内侍的伺候下,穿起了他那套圆领窄袖,里面还垫东西的龙袍。
这种圆领窄袖的衣服,必须要肩宽背厚,穿起来才有威风的感觉。所以,李世民只要外出,都会在里面垫一层可以防护箭矢的金丝甲,然之后,为了增加威仪感,他还会穿上一个宽大的坎肩,算算这些衣服的重量,估计都有好几斤了,孙享福只怕他早上喝的水太多,到了现场会狂出汗。
一个时辰后,所有人都准备好,车驾起行,这个时候,城门外早已经汇聚了数十万百姓,因为今天是休浴日,孙享福还特意让人告知了善阳周边村寨的百姓,都可以来城下观礼,是以,预先垒好的几百米看台上,已经站满了人,甚至没有抢到看台位置的百姓,自然的往两边排到了好远的位置。
“告诉郭破,陛下要登城楼了,鼓乐起。”
几个传令兵今天会一直跟着孙享福,但凡他有指示,他们会立即在原地挥动旗帜,而望远镜中锁定了他们的传令兵,会马上将旗语中的命令告诉指挥现场的将军郭破执行。
当李世民和众多皇子,贵妃,公主在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城门外,震天的鼓乐声便响起了。
“陛下,您在城内接受百官参拜,然后带着百官登上城楼,城外的鼓声就差不多正好停止,您就可以宣布阅兵仪式开始了。”
“嗯,这设计倒是巧妙。”
李世民说罢,便按照孙享福的安排,在城内的水泥大道上站定,接受百官的参拜之后,沿着城墙的楼梯,登上了城楼,至于韦妃,杨妃,以及除李承乾之外的皇子皇女,就只能在百官之后,去城墙上自己找个位置看热闹了,在军队面前,皇室成员中,只有皇帝和储君有地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数百张大鼓敲击的声势只有站在城头上的时候才能彻底的感受到,而当李世民走上城头的时候,被鼓乐声震撼的观礼嘉宾和百姓的情绪,已经被推到了最高点。
然而,随着,李世民的站定,城墙上整排的令旗手发出命令,所有的鼓乐声一起停止,那些还沉浸在音乐中的百姓,心脏便像是骤停了一般,见到城墙上那个众星捧月般的身影的时候,竟然有一种无比激动的感觉出现。
《男儿当自强》的曲调在数百张大鼓,上千乐手的演奏下,声震百里,让所有的人都听的热血沸腾,有些人,甚至激动的流出了眼泪,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了。
“令,大唐皇帝亲军,大唐十六卫军,大唐安北军,大唐臣属薛延陀汗国护卫军,城前列阵,接受检阅。”
“咚,咚,咚······”
慢鼓点在李世民的一声令下之后,重重的开始敲击,他们总共会敲击一百零八下,待鼓声停止的时候,百姓们就看到了从左侧,往城门前浩浩荡荡走过来的骑兵队伍。
玄甲骑兵作为皇帝亲军,又是大唐训练最足的职业军种,其军容和装备,只是一个亮相,便让所有观礼的嘉宾心头一震。
此刻,已经向大唐称臣的夷男,心里就全部都是庆幸,李世民有这样的军队在手,也难怪颉利和突利不是他的对手。
而室韦,靺鞨,霫,契丹,等部,甚至还有高昌王子麴智盛,此时也对大唐的军力有了个直观的认识,难怪大唐如此强大,可以灭掉突厥,原来人家真是有两把刷子。
玄甲骑兵的特点就是人马俱装铁甲,全服武装的状态下,就像个钢铁怪兽一般,让人产生畏惧心理,夏日的阳光很足,光线照射在这些铁甲上面,被反射出来,晃的人眼睛都睁不开,这种效果更加让百姓对于这支军队生起了敬畏之心,他们的登场,顿时让所有在场的汉人百姓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不自觉的,他们的胸膛,脊梁都挺了起来。
五千俱装铁甲的战马,走起路来蹄声却一点也不乱,知兵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支军队的训练强度,当他们的队伍来到城门前时,黝黑的狼牙棒被他们整齐的举了起来。
“敬礼!”
领兵将领独孤谋一声大喝,所有士兵将狼牙棒打斜,转头看向了城头方向的李世民,而他们胯下的马匹,却是依旧有节奏的迈着步子,向前行进。
“今日得见大唐天军,方知大唐为何如此强盛,小王真是有些后悔劝父王向西突厥称臣了。”麴智盛情不自禁的感叹道。
也不知道他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反正他旁边的室韦,靺鞨等其它几部的首领,此时是张大着眼睛和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半野人状态的他们,什么时候见识过这样装备精良的军队。
李世民的眼神扫过他们的表情时候,心里不免有些得意,然之后,他发现城下看台上许多百姓有异象,好多汉民百姓,居然热泪盈眶的在擦自己的眼泪。
这是在一种激动的流泪,并非伤心,在这一刻,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大大的提升了。而那些胡人牧民百姓,则是用比较敬畏,崇拜,甚至羡慕的眼神看着这支军队。
想来,此刻,他们恨不得自己也是这军队中的一员吧!
玄甲军之后,由各卫大将军率领的十六卫军士纷纷登场,虽然他们并不像玄甲骑兵那么俱装铁甲,但各自的装备,都有亮点,像连弩兵,链锤兵,这些原本大家并没有见识过的兵种,俱都掺杂在其中,这些兵种,在对抗骑兵的时候,可是有巨大的杀伤力,大唐各卫都配备有这样的兵种的话,可见其整体战力之强。
然后,阅兵仪式的第二个大亮点来了,安北军要上场了,与前面一大溜骑马的不同,安北军先上来的是步兵长枪兵,而且,他们装扮,好吧!大家绝对没见过。
一水的绿色军装,长裤,武装腰带,上身马甲装束的轻甲,只是护住了关键部位,帽子,则是一个圆圆的大铁盔,下面还有绳索扣着,很精神。
这些士兵的特征很明显,都很年轻,而且身高相当,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脸上都刮的干干净净的,没有留胡子,看整体脸型,区别其实不是很大,要是让观礼人知道,这些步兵里面,有一大半是胡人的话,他们一定会很惊讶。
“敬礼!”
当第一排的的步兵昂首挺胸的走到了城楼门前的时候,领队的将校也和前面的队伍一样,大喊了‘敬礼’两个字,然后,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所有的士兵斜抱长枪,脸转向了城墙。
“嘭,嘭,嘭······”
士兵们腿绷的很直,硬皮靴踏在地面的声音整齐的响起,就仿佛先前大鼓敲击的声音一样了,三千人的方阵,竟然用脚步声震慑了一个有几十万人的现场。
已经在城墙下列队站好的左武卫列阵中,冯智戴一脸感叹,难怪昨夜孙正明敢说,今天他会再出一次风头呢!这场面,也确实太拉风了。
城墙上,李世民看到这支军队的时候,也是眼前一亮,而众多在城上观礼的大臣,也是忍不住,纷纷表示赞叹,这安北大都督府,治军有方啊!
然之后,节目没有完,而是高潮迭起,下一阵出场的,还是步兵,刀盾方阵,又是三千人,同样整齐的踏步从城门前通过,向李世民敬礼。
如果,不是百姓们不敢喧哗的话,现在,估计会大声欢呼,因为有了盾牌掩盖一些身材上面的不等,这整只军队齐的看上去像是刀切的一般,倒不是说他们的真的有像后世我国军人专门练出来的那么整齐,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齐的不能再齐了。




大唐农圣 第327章 从点点滴滴做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在后世的阅兵式上,除了步兵方阵之外,最耀眼,也是最后才出场的,当然是重型武器装备展示了,待安北军,左护军和右护军两万骑兵通过城门之后,又有席君买统领的八千全部穿着新式装备的轻骑兵从城门前通过,最后,才到了重甲战车兵通过。
由厚实的钢板制作的板甲,一副就有七八十斤重,由双马拉动的战车,车轮高大,宽厚,轴距宽,懂车的人就会知道,这样的车子,很难翻车。
而在像这样的战车上,装配的可不是什么执锐配弓的士兵,而是一架架放大版的连弩,只需要双人操作,这些连弩就可以不断的发射出重箭,每个马车上,至少装有四大箱重箭,这玩意推到战场上,不但可以高速移动射击,而且,能够快速持续射击,几百支重箭,对着密集人群射击,最终杀死的,很可能是过千人,因为很少有甲胄能够不被这种大弩重箭穿透。
而像这样的大型连弩车,安北军一下子,就开出来一千架之多。
这充分的体现了孙享福把军事装备生产上流水生产线的好处,一旦一个东西被他属下的人研究出来,在善阳,是很容易量产的。
在连弩车之后,就床弩车,它与连弩车的连续射击不同,体型更大,而且一次只能射一支箭,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敢小瞧他在战场上的杀伤力。
因为,他的箭枝,往往比胳膊还粗,而且,射程达到千步,一旦像安北军这样装配了千架,很容易想象到敌军还在千步以外的时候,遭受到一千只胳膊粗的大箭的射击,是什么画面。
再之后,就是体型最大的投石车了,这可是车载投石车,与以往的体型高大,难以移动的投石车不同,它只有一根四五米长的投杆,需要四个人操作,在它没有发射的情况下,谁也无法预估它的射程和杀伤力,但是,聪明的人应该能想到,安北军既然将他放在最后出场,就已经能证明这种投石车在安北军的配置中是杀伤力最大的。
这些战车可以很快的通过城墙旁宽阔滑道上到城墙上面去,而善阳的城墙上面的宽度,是可以跑这种车的,这就是建造城墙,和设计战车的时候,做好规划的效果。就连李世民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脑子里也在想象着,敌人要是想攻破善阳城,得用多少人命来填。
最后在城门前通过的是薛延陀汗国的护卫军,让所有百姓和大唐的官员很奇怪的是,他们穿的,竟然是跟安北军一样的服饰。
民族融合,当然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孙享福的套路,李世民看到薛延陀护卫军出场的时候,用尽可能真诚的语气夸奖了夷男治军有方,他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随便拉出一支人马来,就有能够堪比大唐主战部队的英姿,已经很难得了,以后薛延陀汗国的安全问题,他很放心之类的话。
然之后,所有军队在城墙下列好了队伍,就轮到李世民下去检阅,讲话了。
一辆敞篷的大马车在城门下停好,李世民和李承乾登车,孙享福以及十六卫的大将军纷纷上马,跟随在马车的后面。
车子才从城门洞子里出来,站在马车上的李世民,就朝对面看台上的百姓们微笑的挥了挥手。
他这个小动作,顿时引起了百姓们的一阵欢呼,其中就有一个叫刘大旺的老汉激动的双腿颤抖,之前远在城墙上,也就看到了一个轮廓而已,现在,就在几丈远的马路上,他才真正看清楚了李世民的容颜。
原来,他就是皇帝,他还在自己的村子里喝过自己泡的花茶,吃过村里百姓制作的鲜花饼。
他并不是天上盘旋的龙,也不是活在人间的神,是一个比大多数人还厚道的人,吃了村里几个饼,居然送了村里一车香甜的瓜。
这一刻,刘大旺的心情很乱,激动忐忑什么的,都有。
同样认出了李世民的,还有和刘大旺一起来城里看热闹的村民们,此刻,他们也仿佛身在云里雾里,脑海里的思维都断绝了,马车上的人朝他们笑,他们居然也跟着笑了起来。
有的时候,领导人获得民心的支持就是那么简单,简单的一个微笑,足以。
与那些穿铠甲的大将军们比起来,孙享福这一身骑马装就显得太显眼了,安北大都护府的牧民百姓对他都不陌生,看着他在最前排拱卫着皇帝的车架前行,顿时觉得,咱们北方之地,在大唐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没见着咱们的主官在朝堂上名列最前排么。
李世民自然不会像后世领导人一样喊什么‘同志们辛苦了’,只是面色端庄,略带几分和蔼的享受着所有士兵和百姓的注目礼,等马车走到队伍的尽头,调转了马头,回到所有方阵的正中央位置的时候,他才面朝士兵,背对百姓,开始讲起了自己的台词。
“朕得你等,甚幸,大唐百姓得你等,甚幸。”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李世民只是说了一句开场白,便叫所有的士兵们都激动不已了,山呼海啸的呼喊,一如此前长安的那一次阅兵一样,震彻云霄。
这种场面的渲染力极大,孙享福为什么让尽可能多的百姓过来观看阅兵仪式?就是想让他们感受一下这种氛围,这种万众一心的感觉。
果然,没几下,百姓们中的汉民,也加入了士兵的呼喊之中,然之后,那些归到大唐治下才一年多的草原牧民百姓,也都跟着呐喊了起来。
盲从的百姓,在任何时期都多,从着从着,有些会从到坑里去,有些,则是走上了康庄大道,这些牧民百姓,就是踏上了康庄大道的人。
对于这样的场面,李世民很享受,而城墙上,看着李世民和李承乾在车驾受万民欢呼的李泰李恪等诸多皇子们,很羡慕,很嫉妒。
还有像麴智盛,莫赫弗,阿肃郎,安琪达戈尔,莽古尔,等周边部落的首领级人物,心里也是五位杂陈的,他们虽然落后,但不傻,可以看出自己的部落与大唐之间的差距,身为一方势力的首领,他们的日子,恐怕还没有住在善阳城内,一些普通富户们过的舒坦,此刻,他们心里,都开始想要改变自己部落的生活状态了。
呼和声进行了几轮之后,在李世民的伸手示意下,终于停了下来,然后,李世民又开始讲话了。
“朕自登基以来,对内荡平四方,对外擒突利,败颉利,将北方之地尽归于唐,皆有赖将士用命,百姓尽心······”
夸奖的话,谁都爱听,李世民是最善于用最低的成本,收获大家最大的支持和爱戴的人,所以,他虽然没有带稿子,但这一番长篇下来,让许多将士们都感觉皇帝就像是自己的知己,自己为国家做过什么,皇帝居然都知道,都记在心里,他们不为这样的皇帝卖命,为什么样的皇帝卖命?
然后,李世民开始疯狂发福利了。
首先就是北地百姓今年的人头税全免,这是自前孙享福就跟他商量好的,像安北大都护府这样的地方,还是不要有太多的杂税为好,钱没收上来多少,反而会让百姓感觉自己在被剥削,而且,善阳的主要税收业务,在商业方面,不差这点人头税钱。
其次就是,皇帝这次来北方看望大家,是给大家带了礼物来的,整个安北大都护府境内,只要是上了户籍的百姓,包括刚出生的奶娃子,皇帝都送两件夏衣,这是皇帝私人送的。
这一举动,不仅让安北军的士兵感动不已,还让看台上得知自己即将收到皇帝礼物的百姓也欢呼雀跃起来,免人头税,每户首先就省下了几十文,再给每人派发两件价值几文钱的衣服,这皇帝简直是太好了。
1...137138139140141...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