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白马掠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琅骑竹马




六百一十 狼烟四起
    或许,世上于冥冥之中,还真的有不可逆转的大势、难以违背的命运这回事,该发生的,无论是始终要发生。

    一场注定要倾塌崩解的大山,是任谁也无力回天。

    放眼天下事,其实又何尝不是恰似如一局残棋

    随着博弈棋手的一个意念,小小的棋子儿,就得从一个遥远的位置,不辞辛苦的,再跑到另一个位置。

    黑白两子,则犹如两队兵马正在拼命厮杀。

    随着形势异常的错综复杂,黑白两子互相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无法分出胜负,甚至都无法分清敌我。

    忠臣、奸臣,于滚滚浪潮之中,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够那么轻易的辨别得清

    一人一心,百人百心,就连那些输出各种人才的士族,和各路诸侯之间,也注定不会是铁板一块。

    当然了,那些都是后患,至少在现在,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的“盟友”。

    互相依附,互相扶持,共同走向诸侯的“强者之路”。

    地狱的隔壁,就是隶属于强者的天堂。

    在这个混乱动荡的时代,百姓的悲苦哀嚎之声,一丝一毫也传不进深宫内院,而诸侯的豪华院落里奢靡的享乐之音,却能传遍整个天下……

    ...

    “报!大人,长安城中,有暗密细作所传来的加急情报!”

    豪华的地室内,一名一头干枯的发髻犹如风中的残叶,脱落的十分厉害,青黑的眼圈中双目昏暗无神,干瘦的脸颊就像贴在了骨头上,看上去就像一只骷髅般恐怖的男子,慵懒的侧躺在软厚的塌上。

    在他下手方,负责情报收集的细作单膝跪地,正恭谨的递上一个蜡丸。

    男子接过捻碎一看,只有寥寥数个字,“长安惊变,董卓身陨,帝崩。”

    “嘿嘿……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啊!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汉帝你终于死了!”先是为之而一愣,而后现在于偌大的密室之中,瘦高的黑影,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野心,咧嘴大笑。

    ...

    “这就是传递过来的加急讯息”

    男子摇了摇头,走到书桌前,拿开了灯罩,将手中最近得到的回呈放在了烛火上。

    火红的焰火熊熊燃烧,男人的手一松,那封回呈掉在了地上。

    “....”

    没有通报,也没有任何声音,一个人影悄然接近,在地上的回呈还没有燃烧殆尽之前,半跪在了他的主人的身前。

    男子微微抬头,一个中年男子,身着黑衣,笼在黑暗之中,就跪在他的身前一丈外。

    从他的手中拿过了一个竹管,高高在上的主人挥了挥手,让他退了下去。

    男子对于黑影的半天才管,这是他暗中建立一支神秘的情报组织内卫。

    从竹筒中拿出了一个信条,展开一看,不禁愕然。

    原来当他打开了一看,上面的“天子崩殂”四个字,赫然在列,他的眉头不禁紧皱。

    “唉,死了也好,毕竟不过一区区稚童,这大争之世中,却容不得半点妇人之仁。”

    ...

    儒雅的脸颊上,铁青着一张脸,双手颤抖的捧着一封密报,脸色出现了一股不正常的红晕。

    噗嗤

    “董贼!”一口鲜血喷出,狰狞的嘶吼道。

    ...

    再有北去,冀州岸侧,刚刚平定下来的都城中,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走进内厅,其布局奢侈,两侧的暖阁里都摆放了大量的铜火盆,里面燃烧着价比黄金的上等松碳。

    随着炭火的升腾,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松木香味,一道道暖气白雾般的弥漫其中,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天子驾崩,速速前问刘虞之提议如何”冀州的新主,也是怦然心动的开口询问一下。

    &nb



六百一十一 路有冻死骨
    天若无主,国之将亡。

    泱泱大国的大汉王朝,即将迎来最后的苟延残喘,硝烟即将弥漫在每一个版图之上,也许在未来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很难轻易被平息。

    此刻烽火狼烟飘荡而起的小打小闹一般的动乱,也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的预兆罢了。

    但这星火之力,从燃烧起的那一刻起,只会越来越大,最后,必将形成燎原之势。

    一路前行,高郅一行人等,也是深深体会到了乱世动荡的凄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亲眼目睹,很难相信,饥饿寒冷,能够轻易杀死大片大片的人,带走他们脆弱的生命。

    “啪塔...塔塔塔...”

    马蹄阵阵,兵锋前行,除去耽搁在路上的时间,高郅等人正式迈入并州境内。

    一行人里面,多有少时离开并州老家,现在才归来的并州士兵,如今见到自己家乡如此凄凉的一幕,众人都异常沉默,只听得见马蹄踏地声,水壶撞击声,再就是齐整整的铮铮兵戈声。

    高郅冷峻着脸颊,一言不发,握持着马缰的手指却是下意识的捏紧。

    乱世啊!

    当真是残酷无情!

    越是前行,高郅他身上的气势,便愈发的凝重。

    此时的他,或许在战争军事指挥方面还略显得几分稚嫩,但单论起其实力来,却是也已经真正已经登上强者之列了。

    尽管他身上凝聚的气势,一直显得没有丝毫变化,但那隐隐的危险气息,却足以让任何人,感到凝重。

    就像是沉睡的猛兽般,即便没展现威严,却依然让低等生物畏惧。

    无形之中,高郅他在气势话语间,也开始颇具几分压迫性,就像滚滚碾压而来的洪水,很容易让人喘不过气,感到窒息。

    他无意中释放出来的气势,十分具有压迫性,这种压迫,不仅仅是面对敌人,对自己身边的人同样具备。

    高郅的心里,时刻绷紧着渴望变强的心。

    随着在东汉的经历越多,见识越多,高郅他原本刚刚到这里“天真”的想法,就越发淡薄。

    他也是终于抛弃了以前除了“历史名将”,不重视其他人的想法。

    在这个时期,同样有着许多强大的武将,只是随着时间长河的磨灭,他们或者衰老,退出历史舞台,或者死亡,被众人遗忘。

    但这个时代,那些“未来”默默无闻的人,却是同样有着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名留青史的浪潮之时!

    百舸争流,强者辈出!

    微微吸了一口气。

    胸膛在这一刻因为吸气,也鼓动起来,再紧跟着,全身一股莫名力量波荡沸腾,无数个毛孔在这一刻似在吞吸,让他周围的空间显得气流诡异,有些扭曲。

    手掌中心处,这时也似有光芒闪烁,显得熠熠生辉,隐隐间,可以看到漩涡浮现。

    眼眸之中,信心开始积蓄,高郅信任着自己的实力,只要不断的继续变强,他无畏任何人。

    层出不穷的强者,数不胜数的奇妙景象,对于高郅来说,这是战斗的场合,却也是一场新奇的冒险。

    至于现在,他的首要任务,还是尽快与吕布大军汇合。

    并州的境域内,可也不太太平!

    虽然不论是主观因素更强的《三国演义》,还是描述更加客观的《三国志》,都很少会提及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同样曾属于天下九州,如今的大汉十三洲之一的并州。

    要知道,最早在大禹治水时,曾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之一就是并州。

     



六百一十二 匈奴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一向以强悍善战而闻名。

    最早的记载,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命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收河套,屯兵上郡,正式拉开了匈奴和中原王朝之间的斗争序幕。

    在两族连年的战火中,一位匈奴英雄横空出世在这片混乱杀罚的古老草原上……

    冒顿是当时的匈奴单于头曼之子,不过他的父亲头曼单于非常不喜欢他,就把他派往敌对的国家‘西域月氏’做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想用一招‘借刀杀人’除掉冒顿,然后改立接班人。

    父亲心狠手辣,做儿子的也不含糊;冒顿得到消息后连夜盗得好马,单人独骑用了30天,从遥远的西域逃回了匈奴王庭。

    冒顿知道父亲不喜欢他,靠着自然顺序继承王位根本就无望。

    于是这位‘大漠孤狼’干脆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决定依靠‘铁与血’,发动了兵变登位。

    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上至贵族,下到奴隶全都喜好打猎,而他采取的办法是相当的简单、直接、有效,概括起来就是四次射猎,步骤如下:

    他首先制造了一种叫‘鸣镝’的响箭,规定:出猎时,他射出鸣镝,随从部下有不随鸣镝射往同一目标的皆斩。

    第一次打猎,他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左右有不敢射者,立斩。

    第二次打猎,他用鸣镝射自己的老婆,左右仍有不敢射者,立斩。

    第三次打猎,他以鸣镝射头曼单于的宝马,左右无一人不射。

    第四次打猎,冒顿用鸣摘射头曼,左右皆随之放箭,射杀头曼。

    随后,冒顿又诛杀后母及异母弟,尽杀异己之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当头狼一旦出现老迈的症状,无法再带领狼群捕食猎物时,就立刻会有年轻强壮的公狼站出来,挑战狼王的位子,可以说每一任狼王都是踏着前任头狼的鲜血登位的,并且会立刻受到所有臣民的拥护。

    说白了,匈奴人和狼群一样,在茫茫草原的恶劣环境下,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首领带领他们才能生存下去。

    说起来,这同样是游牧民族的悲哀,当生存和道德产生矛盾时,他们选择了生存。

    当然了,这也是游牧民族强大善战的原因,以鲜血为代价的选拔之中,肯定能给他们选出最强大的狼王。

    在强大的狼王冒顿带领下,匈奴向西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

    向北则征服了浑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向南兼并了楼烦及白羊河南王之辖地,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

    至此匈奴居有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号称将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拥有能够骑马作战的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于此同时,中原地区却陷入了连年的混战,秦始皇雄才大略号称千古一帝,可惜儿子却不争气,继位的秦二世昏庸无能,导致民不聊生,而压迫必然会导致反抗,终于在一场大雨中,一位不甘心死的默默无闻的贫民青年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口号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为无数走头无路的贫苦百姓点燃了一盏明灯!--“政权是可以夺取的,皇帝是可以轮流做的!”

    中原大地陷入了群雄逐鹿的混战之中,无数的英雄都去拼命追逐那只秦朝丢失的鹿,最后一副流氓做派的泗水亭长刘邦,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高人一等的识人眼光和无人能比的厚脸皮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夺取了中原这只肥鹿!

    这是一种庶民的胜利,而这种胜利在中国两千年漫长的历史上一共只出现了两次:“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叫做--朱元璋!”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在各自消灭了内部的敌人后,两位各自民族的王



六百一十三 染血的旌旗
    在匈奴人的世界里,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如果无法表现出自己的能力,那么再怎么响亮的名号,不过是个笑话。

    在这里,残酷是天性,懦弱无能的人,只会迅速被别人撕碎、吞噬,在草原上是永远也不缺乏野心家的。

    他们如饿狼般凶狠,也一如狼的狡诈。

    因为在边境上混日子,一个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

    这种以性命为赌注的事情,培养了他们的恶,而被汉朝压抑在地上摩擦的经历,在培养他们畏惧心态的同时,亦是积聚着浓郁的怨恨。

    有怨,就必会想方设法的去发泄。

    所以,汉朝边境的地区,往往会因为不用深入内地就能抢到大批的货物,这样不但危险会小很多,还不会过度的刺激汉王朝的敏感神经的缘故,频繁遭受匈奴狼子野心的袭击。

    这一次,并州张扬调动大军与吕布形成割据争斗之势,便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大好时机。

    在相当多的匈奴将领眼中,现在已经不是汉武帝的时代了,汉朝现在的年幼皇帝,只会躲在皇宫里面哭泣吃喝,大匈奴的时代,应该来临了!

    于是,处于并州边境的雁门关,遭遇了近十年来年度最强猛的匈奴袭击。

    战鼓声咚咚的响起,瞬时间原本安详平静的像一洼湖水般的郡县,立刻就变成了一锅滚烫的费油,巨大的呼喊声,从四处响起,无数守军,开始云集。

    只可惜,虽然这些守军和百姓皆非常悍勇,可是由于大量兵力被张扬抽调对付吕布,雁门的守军不过区区千数,又怎么抵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匈奴大军

    很快,硝烟弥漫,雁门关内,腥风血雨蓦然爆发。

    “哈哈哈!去死吧!该死的汉人!”一处战局,六七个匈奴士兵,正戏谑的戏耍着,围攻一名伤痕累累势单力薄的汉人士兵。

    当先一名狰狞的匈奴士兵,带着冷笑,挥舞手中大刀,狠狠劈砍而去。
1...102103104105106...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