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风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石头与水
“帝都城哪个不知道他不好惹。”
“襄阳公那事,毕竟过去这些年了。何况,此次大军南下,随军的将领官员不在少数。他呀,是借着户部立威。”
“可既是立威,为何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哪里是轻轻放下了,你信不信,户部之事,今夜就能传遍帝都豪门哪。”谢国公笑,“所以,我才与陈侍郎说,他要与卢青争权。总不能叫他拿户部做筏子,咱们这里就傻呆呆的凭他利用。”
谢长允笑道,“原来这是祖父的离间之计。”
“也不全然是离间,林靖那性子,倘不是真能在本事上压制了他,他能居人之下?明争不大可能,但暗地里难会有较量。”谢国公道,“反正这是他们军中事,与咱们不相干。这些事,我能说,卢青是老将,军中多年,这关外军,还是头一回打交道,卢青未尝不想试一试关外军的深浅。”
谢国公一笑,“随他们争斗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第173章段天羽之十五
第173章
谢尚书对于林靖不可谓不了解,倘是七八年前,要让林靖屈居人之下,就林靖那目中无人的性子,他能服谁啊!但,今非昔比。并不是说林靖就改了脾气,他依旧是眼里没什么人,但对于官场上,这几年的打磨,林靖当真是今非昔比了。
起码,卢青看来,这林四并不似人们传言中的模样啊。
林靖与徒小三一并去卢家拜访卢大将军,卢青大将军对于关外军自然也是愿意拉拢的。林靖还说起昨日之事,林靖笑道,“现在这衙门,当真是狗眼看人低,一看我们的条陈是关外的,润手都涨三成。要说那三成润手,我自不放在眼里,只是咽不下这口气。我还把大将军的名头抬出来了,大将军猜怎么着了?”
卢青其实昨日就听闻了些事,此时却还得做个未知状,林靖哈哈一笑,“当晚户部那个陈侍郎就亲自把批条给我送到了驿馆。亏得帝都有大将军,不然,我们这些外官,还不得叫这些狗东西们欺负死。”
卢青请二人坐了,笑,“那是他不认识阿靖你,但凡认识你的,谁敢耽搁你的事。”
“大将军此方差矣,怕就是因认得我,才故意为难我们关外军。”林靖坐卢大将军右下首,道,“我不在帝都这些年,现在又自立一族,就得有人想试试我的深浅。哎,这帝都我久不回来,如今看来,还是老样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卢青问,“你们该办的手续齐全没?要是还有什么没办的,只管交给我,我让阿俊去办。六部衙门口素来高傲,他们还肯卖我几分薄面。”卢俊深,卢青的长子,极寡言的人。
林靖道,“都办妥了。也是三哥,上回来帝都,没得机会去六部瞧瞧,这次来,非得亲自去。结果,还真是遇上个没眼力。”
卢青道,“眼下我们就要南下缫匪,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一定要与我说。便是六部,现在也不敢耽搁缫匪的事。”
卢青论年纪也不算老,正当不惑之年,对于一个大将军,这是当打之年哪。林靖徒小三皆不过二十出头,卢青瞧着他们也是满脸欣慰,说起去岁寒州城抗击蛮人的战事来。卢青道,“当时接到寒州城的战报,我日夜担心寒州城的战事。说是蛮王二王子主战,其实还不是蛮王在背后撑腰,我就担心寒州城的安危。你们能靠关外军便守住寒州城,拒蛮人与城外,可见,关外军战力之强,并不逊于禁卫军。后来,你们驰援帝都,我算是开了眼界。”
林靖道,“要说别个,当真是不敢同帝都比。关外那地界儿,大将军也知道,匪盗众多。大将军年轻时也曾在龙城任将军,据说大将军初时在帝都风度翩翩,阖帝都都有名的儒将。后来,在龙城呆了几年,回帝都述职时守城的官兵拿着您的身份
红楼之开国风云 分卷阅读291
路引瞧了三遍,都没敢叫您进城门,还是请了他们上官来,才放您进的城。”
这也是卢青年轻时的逸事了,卢青笑道,“就像阿靖你说的,关外别的不说,匪盗猖獗。我初时到关外,也风度翩翩,那时一出门,关外的女娘们都偷眼瞧我,爱慕的很。后来打了几仗,那时候的兵很不成样子,我五千人马缫三千山匪,都能大败而归。我是急了,重练兵马,跟关外的将士们处的时间长就知道,关外人格外有血性。待我把兵练得差不多,我基本上也就是关外人皮帽子大皮袄的模样了。后来我奉旨回帝都,不要说守城的小兵,乍一回家,我娘都没认出我来!”
卢青话语风趣,林靖徒小三皆不禁一笑。
卢青道,“关外这地方,我呆过,这地方,是个苦地方。不过,阿靖你当年去关外,当真是好眼光。许多人,觉着关外寒苦,乱,不愿意去。需知,大乱方能大治。”
“好一个大乱方能大治。”林靖拊掌赞道,“大将军见识,远超常人。”
卢青与林靖互相恭维了一阵,彼此都觉着,对方是可合作之人,这才谈及正事。林靖道,“我有一事不解。”
“阿靖尽管说。”
“为什么只有十五天的军粮?”林靖道,“我们南下缫匪,千里迢迢,军粮十五天一供应,倘是叛匪截断我们的运粮路线,不必打我们就能饿死啊。就是当初自关外驰援帝都,我都是备了一个月的粮草。”
这林四,眼光当真刁钻!
卢青道,“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朝廷粮草得从各地调度,就这半个月的粮草,还是你大哥……”
林靖立刻将手一摆,道,“我已经自立一支,不算兄弟了。”
卢青好悬没噎着,有心说点什么,可想着这毕竟是人林家的家务,卢青便继续说粮草的事,“我与林国公与户部吵了一个多月,才定下了粮草半月一押送。粮草并不是全部从帝都走,这次我们带走的是帝都的粮草,之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都已提前筹备了粮草,介时会按旨意,南下送粮。”
林靖徒小三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卢青也是老将,道,“你们放心,各地的粮草情况,我都亲自去查看过了。”
徒小三此方释然,“大将军行事细,真乃我辈楷模。”
卢青道,“这样大事,如何敢不细。”
林靖道,“只要粮草充足,这战事,咱们就成了一半。”
卢青一笑,“看来,阿靖是有必胜之心。”
“打仗么,一半打得是粮草。咱们远途奔袭,大军十几万,最忌讳的就是粮草供应不足。”林靖道,“至于其他,有关段天羽的事,这人来历未明,我们关外消息不畅,我只打听到了说他挟金陵王称帝了,不知是不是真的?”
卢青脸色严肃,微微点头,道,“我这里关于段天羽,打听到的要多一些。此人原是在军中为一百户,江南大灾,民不聊生,先时便有漕匪之乱,好在很快平息。没想到,第二年,江南仍是大灾。百姓们没吃的,那是要造反的。江南匪乱,不止段天羽一人。他原是靖匪军中的百户,头一年漕匪之乱时,他便战功颇多。只是,江南官场……段天羽的战功被人冒领……”话到这里,卢青脸上露出深恶痛绝之色,沉声道,“军功!都是将士们靠性命拼出来的!夺军功,如夺人性命!”
咽下一口气,卢青方继续道,“段天羽找上官说理,反得了一顿鞭子。想来,江南军中不平事多矣。段天羽一怒之下,就联络了军中好友,他颇有战将天分,杀了顶头的千户后,一呼百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竖了反旗。”
林靖道,“当时驻守金陵城的大将军好似姓谢,那位谢将军,可尚在?”
卢青道,“一直没有谢将军的消息,多半是殉国了。”
林靖道,“谢将军这样的身份,活必见人,死必见尸,倘是段天羽杀了他,砍下头来还能威慑朝廷。倘是别人杀了他,献给段天羽,必可得赏赐。就是知会朝廷,也自有好处。今无消息,也不好就当谢将军死了。”
徒小三补充道,“再者,段天羽锐气之盛,当年在帝都城外,下官是亲自交过手的。依段天羽杀性,大将军,不知可有没有原江南军将领的阵亡名单。”
“这个有的。”
林靖道,“可否容属下一观。”
“我猜你们在关外,消息怕不比帝都灵通,这些我都准备好了,一会儿你们带走细看都好。”
林靖徒小三脸上俱露出喜色,卢青看他们对战事上心,亦是满意颌首。卢青诚恳道,“阿靖阿李(徒小三,现姓李),我年长你们几岁,咱们说话亦是投缘,有话我便直说了。你们皆是年少有为的将领,你们对江南战事,可有什么看法?”
林靖道,“我官职最低,我先说吧。”
其实,便不是官职最低,林靖也想先说,他自来就爱对事发表“高见”。林靖道,“先说段天羽此人,他的本事,咱们在帝都城外都见过的。这人自然难对付,但,咱们这些人也并非无能之辈。在我看来,此次南下,难对付的并不是段天羽,而是江南莫测的形势。”
“大将军,当初段天羽带的兵你也瞧见了,那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好的军队。而要练出这样的兵,我不信段天羽的上官是这么一个贪图属下军功的将领。”林靖道,“咱们都是领兵之人,也都练过兵,想要有兵的战力,这支军队就不能没有气神。而有气神的军队,起码,将领在行事上,先要能服众。在军中,如何服众,不过四字,赏罚分明!”
“所以,在我的判断上,段天羽那些‘谋反’的经历,起码是不准确的。这支军队,有备而来。”林靖直接道,“我怀疑,金陵王不是被挟持而登帝位。金陵王,本身就是这场战乱的主导。而段天羽,便是他麾下猛将!至于谢将军,如果他没死,不是被俘,便是已降,其他可能性非常小了。”
卢青神色复杂,看向林靖,“阿靖,金陵王毕竟是一地藩王,没有确凿证据,不好这样讲。”
“大将军,我如果有确凿证据,就直接上奏朝廷了。金陵王死活,与我不相干。我的意思是,南下剿匪的战略,我希望,能以此为前提做出考量。”林靖道,“咱们十几万人南下,大将军,我就与您交了底,有些事,不得不防啊。”
卢青微微颌首,望向徒小三,徒小三道,“阿靖所言,便是我想说的。”
卢青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没原则的将领……知道寒锦二城关系好,但卢青也没想到,会好到这种程度。
卢青道,“阿靖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吧,这话虽没人明面儿上说,但就是本官,私下也怀疑过金陵王之事。只是,眼下却是不好这样讲的。
红楼之开国风云 分卷阅读292
”
林靖道,“将来纵需要讲时,若是在战前,大将军只管知会我一声,这个话,让我来说。我反正阖帝都都晓得的不讲理。”
卢青哭笑不得,“这什么好名声不成?”
“总要有人唱个黑脸。”林靖道,“这一战,我与三哥带了五万关外兵,倾尽全力,我希望能将他们安稳的带回去。”
如林靖、徒小三这样的年轻将军,纵是关外的土鳖,但凭俩人的年纪,在帝都亦是热门。卢青亦是很喜欢两人,中午留饭,二人也没客气,待用过饭又说了半日江南的军略,此方告辞离去。
经此一会,卢青对林靖大为改观,便是做了一天壁花的卢俊深都说,“传言多有谬误,看林靖此人,风范、心胸皆无愧于当世名将之流。”
卢青颌首,又叹了口气,“可惜呀!”良久,复又说了声,“可惜了。”
卢俊深有些不明白,卢俊深道,“虽则林家逐林靖出族,依儿子看来,倘没有出族之事,怕也没有今日的林靖。”
“我不是说这个,年轻人,多些磨难历练没什么不好。”卢青道,“陛下于襄阳公一事不能释怀,林靖这样的人,竟不能重用,于朝廷可惜呀。”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第174章段天羽之十六
第174章
林靖与徒小三离开卢家后,两人的心情都不是特别好,徒小三虽则不若林靖在卢家侃侃而谈,但他是个心里有数的。俩人也没在帝都城闲逛,很快回了驿馆。
徒小三道,“其实,我原还想同大将军说一下军中大夫配置的事,但看军粮这样要紧大事,都只能十五天一送,我就没提。”
林靖叹道,“根本不用提了,反正咱们军中也自有大夫,如果朝廷再派几个来,就算添了人手,如果不派过来,咱们也不短这几个。”
徒小三道,“我不是说人手,你想想,人手都这样有限,可见以后的药材供应了。”
“别说药材,就是军粮,我也不那么放心。”林靖的性子说急吧,那真是急,但该有的心机,他一点儿不差。林靖拉了徒小三一并坐榻上,低声与徒小三道,“不知是不是今次咱们奉命南下的缘故,军需粮草半点不在咱们自己手上,我总是放心不下。”
徒小三道,“反正咱们与朝廷大军总在一处的。要只要帝都军吃的,就有咱们关外军吃的。”
林靖纵是智计过人,奈何他与陈柒宝不合,对于南下之事,他是半只手都插不进去。林靖道,“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况,我大哥是兵部尚书,我大哥的性子,向来端严正直。卢大将军也是用兵老将,想来,这已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林靖一掌击在坐榻光润的扶手上,道,“三哥,我就是觉着,这仗打得没劲。不要说一心一意对付叛军了,就咱们还得担心后勤供应。真是没劲。”
徒小三宽慰他道,“你虑事,素来是未虑胜,先虑败,这是你的好处,咱们能有今日,也是你处处谨慎的结果。眼下,我看卢大将军也没太好的法子,咱们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林靖也没什么太好的法子,“只得如此了。”
林靖还是头一遭打这种一点把握都没有的仗,并不是段天羽不好打,给朝廷打仗的坏处就是,心不齐。心不齐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林靖做不了主。
林靖性子,一惯是他说了算的。
这辈子头一遭给人当属下,要听人指挥,何况,林靖对朝廷真是各种不放心。尽管他哥就是兵部尚书,林靖也别扭的晚上一宿没睡好。
最让林靖翻白眼的是,他失眠一宿,徒小三晚上睡的像头猪,那叫个香哟。
晚上失眠,林靖白天神便不好,好在中午歇了一个时辰,徒小三怕他晚上再失眠,干脆约了林靖晚上去晚市逛一逛。林靖毕竟七八年没回过帝都,何况,他本就是个爱热闹的性子,一直逛到晚市摊,林靖方与徒小三回驿馆,这回腿都走酸了,林靖洗澡时就困得神智不清了。徒小三把他从漆桶里抱了出来,看阿靖兄弟被热水泡得白里透粉,整个人都酥了一般,徒小三当下就觉着鼻头一配,然后,忙不迭的找了帕子擦鼻血,又拍了些凉茶到脑门儿上。
徒小三把林靖安置好,出门洗个冷澡才好了些。
待他回卧室时,林靖自然早已睡熟,徒小三真的是没忍住,他一只手悄悄伸进林靖被窝,捏了林靖屁股一记。当然,不只捏一下,还摸了两把。徒小三当真认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像他,纯粹糙爷们儿,身上的肉跟铁打一般,像阿靖兄弟,就又软又嫩,豆腐似的。他与阿靖兄弟也认识这些年了,少年时唇红齿白不稀奇,兴许林靖早产,自幼身子不大好的缘故,他即便过了弱冠之龄,仍是满满的少年气。
徒小三看他白玉般的面上透出淡淡粉色,心下便不由的漫上点点淡淡喜悦。
第二天,徒小三受了他弟一通埋怨,徒小四说他哥,“要知道你跟阿靖也去晚市,咱们就一起了。”
徒小三道,“阿靖前天晚上没睡好,原本是想昨天早些睡的,他又睡不着,我们才出去走了走。”
徒小四哼一声,不领情,“走一走,走一走,走一走就走到了宵禁。我还担心你们宵禁前回不来呢。”
徒小三拿出哥哥的架子,“那怎么也没见你晚上来我这里定省啊。”
徒小四道,“怕打扰兄长大人休息呗。”
许念听着兄弟二人斗嘴,给小舅夹了筷子芦笋虾仁,林靖道,“这帝都,虾子都没我们关外的大。”
许念想着,小舅自小在帝都长大,老家是山东琅琊,现在说起话来却是一幅关外人的口气,不由笑道,“芦笋关外肯定不多见吧?”
“这倒是。”林靖跟徒小三打听,“三哥,我听说江南是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蔬的。”
徒小三笑,“也没那么夸张,冬天一样下雪,鲜菜种地里也活不了。不过,雪毕竟下得比北方少,要是在暖和的屋子里种些菜蔬,倒是能活。而且,冬天稍微回暖,就有冬笋吃。阿靖,你爱吃笋子,在江南,春天那笋子一茬一茬的往外冒,多的都吃不完。”
徒小四也跟着点头,“是啊,早上我们都不吃饭,去山上寻了笋子来,就地拢些干叶子点了,把笋子在火堆里一扔,烤上一盏茶的功夫再扒出来便熟了,剥壳就能吃,又鲜又嫩。采多了家里吃不了,就泡在罐子里做酸笋,要不然便是晒干了做笋子干。还有春天的早杏,夏天的杨梅,秋天的桔子,一年四季,吃的东西太多了。”
徒小四显摆起来就没个完了,“我还跟我哥去过扬州城,扬州城,你们谁去过?”
红楼之开国风云 分卷阅读293
甭看林靖与许念皆出身大族,但他们是正经北人,而且,都没去过江南。这一下子,徒小四就得意的了不得,“说你们见过大世面,连扬州都没去过啊。”
林靖问,“都说扬州的琼花最好,小四,可是真的?”
“啊?”徒小四一下子给林靖问住了,转头问他哥,“哥,穷花是啥花啊,怎么花还有穷富之分不成?”
徒小三瞪弟弟一眼,“你有空多看看书!”
徒小四道,“我到扬州也没顾得上看花看草,我就记得扬州城的包子,唉哟,跟我们老家的不一样,包子就包子呗,接理,肉的多放肉,菜的足放菜,便是实惠。扬州城的包子不一样,它里面好些汤汁,我头一回吃,还把舌头烫了。我哥去药铺子里给我买烫伤药就花了一两银子,兴许是花多了,我哥心疼,可是骂我了一通。后来,我包子也没吃成,就跟我哥回金陵去了。”
林靖喷笑,“合着你去了一趟扬州,景没赏景,吃个包子还烫了嘴!”
林靖很是笑了徒小四一回,徒小四瞪林靖,“惯爱取笑个人的。”徒小四不晓得,这爱取笑人,也是林靖这支独有的血统啦!
许念亦是忍俊不禁,不过,许念没有林靖夸张,林靖非但笑得大声,还说徒小四,“刚看你那得意样,还以为你对扬州城多熟呢。”
“怎么不熟,我至今记得当时坐船是怎么走的。要是咱们能去扬州,我还能带你到当初我吃包子的铺子里瞧一瞧!”
徒小四颇是不服。
俩人拌几句嘴,许念跟他舅打听,“小舅,咱们要南下了吧?”这在帝都也呆好几天了。
林靖点点头,“这么些人,总不至于要把咱们养在帝都,每天得空耗多少粮草。就等出征吉日了,再过个四五天吧。”
临出征前,许念总要去跟大舅一家子辞行的。
林靖也一道去了趟林国公府,原本,林翊交待了门房不叫林靖进门,俩门房为难的紧,对林靖道,“大爷说了,再叫四老爷进门,我俩的差使就都别想要了。”
林靖一伸脚咣咣两脚,“行啦,你们就说是被我打进来的。”
门房:……
看门房还犹豫,林靖道,“要不,我真打你们一顿。”
门房也机伶,知道眼下若死拦着不叫四老爷进门,四老爷若是在夫人面前告他们一状,那估计他们差使也是甭想要了的。于是,俩人嗷嗷两声惨叫,之后,倒地不走,看那模样,就差假装吐两口血便厥过去了。
许念唇角直抽,林靖大摇大摆的就进去了,亲自辞了大嫂子。越氏细细的叮嘱了舅甥二人许多的话,一人一个包袱,越氏道,“都是便宜好带的,有些是成药,再有就是一套软甲。在外打仗,贴身穿着。”
林靖道,“大嫂,我有呢。”
越氏道,“你爱干净,这个当个替换。”
林靖便了,叔嫂二人有说不尽的难舍之意。林靖辞大嫂子之前,还去见了舒先生,师徒俩说了个把时辰的话,在林翊落衙前,林靖就先走了,省得林翊回来,兄弟俩再干仗。许念是在大舅家用的晚饭,用过晚饭,林翊便让许念在家歇的。
待得夜间,林翊与越氏道,“把先时家里着的软甲寻两套出来。”
“做什么?”
“给阿念穿,这在外打仗,大妹妹岂有不牵挂的。”
“阿念一人也穿不了两套啊。”
林翊不愧与越氏老夫老妻,林翊道,“软甲这东西,贴身,其实穿着不大舒服,打仗又容易出汗,总得有个替换。”
“哦,替换啊!”
林翊催越氏,“到底放哪儿了?先找出来,明早大军就开拔了,这事儿可别忘了。”
“急什么呀。”
“我说先找软甲。”
越氏没好气瞪丈夫一眼,哼道,“我就看不上你这口是心非的样儿!我已经给啦!”
林翊轻咳一声,“哦,那就早些睡吧。”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就要南下啦~~~~~~~~~~~~~~~~
☆、第175章段天羽之十七
第175章
大军在二月中自帝都开拔,南下剿灭叛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