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糖崽儿
那段时间自己精神不好,只能惨白无力的安慰母亲,之后强撑着要去给母亲做羹汤送过去。
却发现母亲在和公良静哭诉,而公良静温声细语,母亲的情绪在好转。
明明公良静和她说的是一样的话,母亲却极为受用。
那时候看着母亲和公良静相拥在一起的画面,她就想真是一出母女情深的好戏啊。
公良媛的记忆有些混乱,那段时间她的脑袋都快炸了,人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偶尔会突然的流眼泪,偶尔会发了疯似的砸东西。
侯府里的气氛也不好,直到公良媛听说二婶婶给三妹妹定了另一户人家,随家境不算富裕,但也是家中独子,已经考上举人,爹娘脾性都温和。
二婶婶很满意这门亲事,脸上终于也露出笑。
公良媛当时迷住了这抹笑,她羡慕三妹妹有一心只为她打算的母亲。
被耳边的叫声,让公良媛从那段记忆中醒来,面前是三妹妹明媚的笑容,再就是二婶婶亲善的眼神。
公良媛不用回头,就能感受到祖母那慈爱的目光。
这是全新的一切,她不再是像前世一样,是个没人心疼的可怜虫。
公良媛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都好像是阳光的味道。
她也笑了,笑容就如三妹妹一般,让人看了都心生温暖。
“三妹妹长得真好看。”公良媛真心实意的夸赞,公良琴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二姐姐也好看。”之后又怕公良媛不信似的,又加了一句,“长多了肉就更好看了。”
胡氏嗔怪的拍了女儿一下,“就你肉乎乎,还想拐你二姐姐陪你一起。”
公良琴不依了,嘟起嘴,“母亲,我这不叫胖,哥哥说我是有福气。”
这话让公良媛都不自觉笑了,她这个三妹妹其实不是胖,就是比其他闺阁小姐看着肉要多一些,胡氏说这话也纯属是打趣。
唐梨花接了一句,“媛儿是要多补补,往后也得多吃些,长成琴儿这般,我就安心了。”
这话中浓浓的关怀,让公良媛心中不由一暖,她轻轻应了一声,“媛儿听祖母的。”
唐梨花笑了,“乖孩子。”
公良琴小心的拿眼偷看祖母,看见祖母脸上慈爱的笑容,简直震惊了,她从来没见过祖母这么笑过。
震惊之后,就是对二姐姐浓浓的敬佩,二姐姐真是厉害,竟然祖母如此疼爱。
公良琴顿时对公良媛更加亲近了,她现在特别想知道,二姐姐是怎么让祖母另眼相待的。
公良媛对公良琴的想法一无所知,被她挽上手臂的时候还有些呆。
唐梨花见状摆手,“去和你三妹妹玩吧,不用陪着我这个老婆子,只是记得别吹了风,汤药也要定时喝。”
现在已经是公良媛的两个婆子笑,王婆子更是直接道,“老夫人放心,有老奴看着,定会将二姑娘照顾好,养的白白胖胖的,不让您担心。”
公良媛其实更想跟祖母在一起,不知是不是从昨天到现在,她在祖母身上汲取更多的温暖。
她竟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这么让人难受了,她好像找到了阳光。
但是祖母都开口了,公良媛想祖母是想看到她开心的吧。
于是她也放松了心情答应了,被公良琴拉着出了院子。
胡氏还在后面叮嘱,让公良琴慢着些,记得照顾二姑娘。
公良琴胡乱应了几声,等出了老夫人院子,她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抱怨道,“祖母太厉害了,待在院子里,我怕的紧。”
公良媛十分理解她的感受,但还是维护一句,“祖母挺好的。”
公良琴练练点头,苦着脸,“祖母是好,但只对你一人好。”
公良媛听了竟有淡淡的自傲,甚至想公良琴再多说几句这样的话。
两个小姑娘的相处还是很愉快的,因为公良琴的性子比较活泼,时常缠着公良媛说话。
公良媛的话也就多了些。
两人一路走着,还不知道去哪。
路上就遇到了人,正是孙氏身边的赵奶娘。
赵奶娘见着公良媛就是一脸庆幸,“二姑娘,老奴正想去寻你呢。”
公良媛看到她,就想到了孙氏,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寻我作甚?”
第163章
赵奶娘愣了一瞬,她是没想过二姑娘会有这样的冷淡态度,在这之前因为她是夫人身边的奶娘,二姑娘对她亲近的很。
赵奶娘是能感受到的,那种小心翼翼的讨好,就如同夫人院里刚进来的丫鬟,想要讨好她这个夫人面前最得脸的婆子。
期望她能在夫人面前美言几句。
二姑娘的讨好,也是为了夫人。
赵奶娘清楚的很,她同样也觉得心酸,堂堂侯府嫡小姐,竟要做到这种程度。
但是现在,二姑娘变了,与其说是变了,不如说她这才是主子该有的模样。
赵奶娘心中异样之后,也摆正了自己当奴仆的态度。
“回禀二姑娘,夫人昨夜回去后,听闻二姑娘院里的下人都被打发了,便让老奴一早去请人牙子过来,让二姑娘重新挑选伺候的下人。”
赵奶娘恭恭敬敬,把自己想到的按到了孙氏头上。
公良媛有些愣怔,听到母亲心里记挂着自己,下意识就有些惊喜,脸上也带出笑来。
但是这抹笑在想到昨日一切时,又消失了无影无踪。
公良媛的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也不用她回答。
身后跟着王婆子就出声了,“真是劳累你了,我正想着差人出府呢,没想到你竟亲自去了一趟。”
是啊,侯府的下人这么多,就是让人牙子带着丫鬟上门任主人家挑选,哪里要赵奶娘这个管事婆子亲自走这一趟。
王婆子这话就是点出了这一点。
这里谁也不傻,赵奶娘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让二姑娘知道孙氏对她有多看重。
赵奶娘方才这么注意到二姑娘身后跟着的人,现在被人指破,是有些恼怒的。
再看到王婆子那张含笑的脸,那抹恼怒就变成了尴尬和不自然。
同时还有些震惊,老夫人院里的人竟跟在二姑娘身后,兴许是送人回院子?
赵奶娘刚有这想法,王婆子就继续道,“幸得老夫人看重,往后二姑娘院里就由我来看顾了,夫人若是有什么吩咐,你可得先告诉了我。”
这话里带着打趣,也是解了赵奶娘的惑,更是告诉赵奶娘公良媛的院子,她不必再劳心费神了。
赵奶娘听懂了,心中更是惊讶,她知道老夫人看重二姑娘,没想到如此看重,连自己院子里的人都派出来了。
虽说她是侯夫人身边得力人,但对上老夫人院里的,还是低上一头,所以对于王婆子,赵奶娘说话的时候,还是带着一点恭敬的。
王婆子如今都这么说了,赵奶娘只得识趣道,“既有王姐姐操劳,那我就可以安心去给夫人交差了。”
话说到这里,赵奶娘自知再待下去也无意义,本来是来帮夫人展示关切关怀的,现在是不成了,她便跟二姑娘告辞。
公良媛并未挽留,只看着她往母亲院子走的身影,心中思绪莫名。
公良琴觉得二姐姐有些不对劲,伸出手指戳戳她的胳膊,“二姐姐,你还去看我的珍藏吗?”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第140节
公良媛回神,看她耍宝的小模样,忽而心情又开朗了。
方才两人不知怎地就说到了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公良琴特别兴致,她从小就喜欢去买那些大家闺秀看不上眼的珍奇玩意。
不过这些都是偷偷摸摸,她娘胡氏知晓了,也帮着掩护,训斥之后只让她别告诉了别人,不然有损名声。
公良琴也不是不知事的,况且就是她想说也没有机会。
以往府里只有两个姑娘,大姐姐太过娴雅,公良琴的安分是装出来的,所以她总跟大姐姐说不到一块去。
几回去大姐姐院里,找大姐姐玩,不是遇到侯夫人,就是被大姐姐拉着做女红。
几次下来,公良琴就有些受不住了,便不爱去了。
现在和二姐姐说了几句,竟意外的投机,便要拉着公良媛去自己院里看东西。
公良媛没有推辞,王婆子跟在两位小姐后面。
至于二姑娘院里已经有张婆子先去了,人牙子来就来了,等上一会,也没什么打紧的。
王婆子也没特意提醒。
这边赵奶娘转身之后,心情就有些沉重,二姑娘已经明显起了芥蒂,又有老夫人插手,夫人若是再有什么不妥,老夫人知晓了怕是更会不喜。
赵奶娘觉得自己还是要多提醒夫人。
这才回了院里,回到屋里,就没有看到孙氏的影子。
赵奶娘问了守帘的丫鬟,才知道夫人从床上起来,就担心大姑娘,让人扶着去了大姑娘院里,和大姑娘一起用早饭去了。
听了丫鬟的禀告,赵奶娘心中就有些憋气。
转身出了院子,再往大姑娘的明月阁去。
明月阁的下人见到赵奶娘当然不会拦,赵奶娘畅通无阻的就进了内院。
还未走进,就听到夫人对着大姑娘极为关切的声音传出。
以后这样的情形赵奶娘不知道见过多少遍,每每听了都是会心一笑。
现在再听,心中就有些不舒服了,因为想到了二姑娘那才病愈,还带着些惨白的脸。
夫人竟真只想着大姑娘,把二姑娘忘到了脑后。
这倒是赵奶娘误会孙氏了,今日赵奶娘出院门时,就与伺候孙氏的丫鬟说了,她去去给二姑娘寻人牙子,夫人醒了问起,就让那丫鬟说给孙氏听。
孙氏正因为听到这话,就没想着立刻过来,再有公良静那边有丫鬟过来问她膝盖可好了。
孙氏知道这是女儿关心自己,心里熨帖,再问过来的那个丫鬟,大姑娘如何。
得知公良静的膝盖已经青紫,高高肿起,就连手腕都受累,抬起都很沉重。
孙氏顿时就心疼了,她知道女儿这是还小,昨日跪了一下午,又一刻不停的抄写佛经,肯定是有后遗症的。
孙氏因为有赵奶娘顾着,又下得去手,膝盖上的淤青揉散了后,今日早晨醒来就好多了,也能下床行走,就是需要人扶着。
只是这事到底伤在膝盖处,不能请老大夫查看,孙氏心中着急就亲自过去了。
还让丫鬟带上了药酒,只来了明月阁,却找不到能动手之人,孙氏正要让丫鬟去把赵奶娘寻回来。
就看到赵奶娘走进了内院,孙氏脸上露欣喜,“奶娘快过来,静儿这膝盖的淤青还是得你来揉散,她身边的丫鬟手上没劲,连这点子小事都办不好,害的静儿还要受罪。”
说到后面,已经带上责怪之意。
明月阁伺候的丫鬟顿时跪了满地,“奴婢们该死,请夫人责罚。”
孙氏脸上带出不耐,公良静在这时候拉住了她的衣袖,温声细语道,“是她们心疼我,母亲就莫要生气了。”
刚刚还积攒了一点的怒火,顿时消散个干净。
孙氏伸出指尖点点公良静的额头,无奈笑道,“就你心慈。”
公良静也如以往一样,搂住孙氏的胳膊,十分依赖。
赵奶娘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夫人也是受了累的,该是在院子里养着。”
这话中的意思,就是说孙氏不该来大姑娘这。
本来还在跟母亲撒娇的公良静,闻言身子一僵,想到最近的事,极不自然的松开了搂住的胳膊。
孙氏看她落寞委屈的模样,更是心疼了,不由训斥几句,“奶娘这话说的不对,往后可不要再提了。”
赵奶娘低下头,后退一步,跪在地上,“是老奴逾矩了。”
院子里的气氛瞬间僵硬起来,孙氏也感觉出赵奶娘的不对劲,“奶娘这是作甚,快起来。”
说着就示意身边的丫鬟去扶人,赵奶娘顺从的被扶起,之后却再不发一言。
本来是母女俩的温情时刻,被这么一折腾,气氛奇怪起来。
两人用了早餐,便由赵奶娘再替公良静揉散了淤青。
孙氏叮嘱女儿好好歇着,她昨夜没睡好,现在也要回去补眠了,顺便还有些话要与赵奶娘说,静儿在身边不大合适。
回到了自己院子,内室中,孙氏半靠在床上,看向室中站着的赵奶娘,不由头疼,“奶娘,你今日是怎么了?”
赵奶娘低头,不说一言,她难道要跟夫人直接说,你不该与大姑娘如此亲近,指责夫人不关心二姑娘,这要她怎么说得出口。
就算是从小照顾到大的奶娘,但到底是主仆之间,这样的话不该是赵奶娘来说。
孙氏见她不说,头疼的按压了眉心,问了另一个问题,“奶娘去了媛儿那,可见到媛儿了?”
赵奶娘这回不沉默了,“老奴在半道上见着二姑娘了,只老夫人派了王婆子帮二姑娘操持,自就用不上老奴了。”
孙氏和赵奶娘的反应一样,都是很惊讶,惊讶之后就是深思。
“如此也好,媛儿能得老夫人亲眼,有老夫人护着,定不会难过。”
赵奶娘一口气哽在胸口不上不下,真想直接问一句,夫人有没有把二姑娘当成女儿。
“二姑娘才病愈,夫人合该去看看。”赵奶娘提点。
孙氏恍然,“也好,你去备上一些女儿家喜欢的东西,去看看媛儿。”
赵奶娘这才松了一口气,夫人心中还是有二姑娘的,如此就好。
依言去夫人私库里寻了几个颜色鲜艳,做工精巧的簪子,还有几匹好布料,可以为二姑娘裁两身衣裳。
赵奶娘指挥丫鬟将一切准备妥当后,再回内室,却见孙氏已然进入睡眠,只好退出去,只能等夫人睡醒了,再去汀兰苑了。
这边公良媛在公良琴院里也没呆很久,到底是刚病愈,怕她吃不消,差不多时候,王婆子便提示几句。
在公良琴依依不舍的目光下,公良媛带着王婆子回了自己院子。
此时她的院子中,已站满了人,有丫鬟婆子,还有小厮。
看来这些都是人牙子带过来的了。
第164章
婆子有王婆子和张婆子,自然就不用别的婆子了。
最后公良媛挑了五个丫鬟,两个在身边伺候的,其他三个就是顾好院子的,还有两个腿脚利索的小厮。
和牙婆说好,拿到了卖身契,自有人带她去账房领银子。
选丫鬟小厮的时候,两位婆子是没有出声的,就如老夫人所说,一切都有二姑娘自己做主。
但调教丫鬟,还是由张婆子亲自来的。
而王婆子也得了老夫人的指示,直接在汀兰苑开了小厨房,往后公良媛的吃食都由她们自己准备。
别看着王婆子逢人笑脸,实则擅厨艺,特别是药膳。
老夫人有了吩咐,对公良媛进行食补,调理前十五年来因为吃不饱而被亏空的身体。
公良媛是有些营养不良的,早产身体也留了病因,这些都要慢慢调养。
她的皮肤发黄,手上也因为从小帮着干活,冬日里长过冻疮,也有一层薄薄的茧子。
在前世的时候,公良媛觉得自己的手难看,看到别家小姐双手柔嫩,根根葱白,羡慕的紧。
所以更加自卑,不敢将自己的双手示人。
唐梨花将她所自卑的地方,都一一想了,而且写在了纸上。
公良媛自卑的地方,她会帮她填补,唐梨花会帮她成为她最想成为的那种人。
而唐梨花派过来的两个婆子都是不简单的,她们在公良媛面前争说的那些话,丝毫没有掺假。
中午的时候,老夫人院里来了人,让公良媛去一同用饭。
汀兰苑要自己开小厨房,那也得时间准备,明日才能开火。
被叫过去的时候,公良媛心中是高兴的。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这才短短的时间,她对祖母的亲近竟比对母亲要更渴望些。
原身信佛,饭桌上自然都是素食。
也考虑到公良媛的身体,刚病愈吃荤容易反胃。
一餐用的十分融洽,公良媛表现的很乖巧。
食毕后,唐梨花问她想不想识字。
公良媛前世是识字的,但是没学过几天,就不再学的。
“虽说女子无才是德,但识字才知礼才知事,祖母是希望媛儿多识字的。”唐梨花温和道。
不知为何听了这话,公良媛犹如背上了重望,被人期待的感觉很好,公良媛也知道祖母这是为了她,便重重点头,保证,“我一定会学好。”
侯府的姑娘是请了女夫子上门来教的,近日因为真假千金的事,在没处理好之前,便向夫子告了假。
等事情处理好之后,课程就要重新捡起来了。
只是真假千金这是,虽然在侯府不是个秘密,但外边的人还不清楚,只因公良山和孙氏还没商量好,该怎么对外宣布。
在本来小说中,前世和今生,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是,当年孙氏其实怀的是双生子。
但当年公良媛生下来后,便寻了名医暗地医治,稍微大些,更有大师批命,言明公良媛需伴佛前,身体才会康健。
之前之所以瞒着,是担心冲撞,现在公良媛身子好了,故而才接回侯府。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第141节
其实这个解释,细究起来漏洞百出,但也没人会怀疑公良媛的身份。
毕竟侯府又不是傻子,把别人认作自己的女儿。
但是该知道的人是会知道的,比如后来公良静成了皇子妃,当然不能隐瞒,不然就是欺君。
这件事也是给公良媛心中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本来就觉得亲生父母更偏疼公良静,而如今他们为了保护公良静,竟还编出个这么荒唐的理由。
每次公良媛和公良静一同出去赴宴,那些世家小姐打趣她们根本就不像双生子的时候,公良媛心里就在滴血。
她想告诉那些人是公良静的奶奶将她们调换了,公良静根本不是侯府小姐。
凭什么公良静的一生可以这么顺遂,而她小时候就要为了能吃上饭,去地里割猪草,做各样的粗活。
冬天里母亲生病了,她还要为小弟弟洗尿布。
没错,那个农户家里,后来又添了一个儿子。
公良媛被接回来后,公良山和孙氏只罚了当初那个偷走孩子的老太婆。
甚至还给了农户一些银子,算是了断了他和公良静的父女之情。
有了那些银子,农户可以再续娶一个,来为他照顾儿子。
这些公良媛都知道。是在公良山和孙氏瞒着她的情况下,知道的,更给公良媛之后的疯狂偏执加了一把火。
在公良媛看来,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公良静。
但其实公良山也是有别的考量,侯府养大的女儿,再送回农户,就是被白白糟蹋了,如果能和什么世家联姻,也是为侯府做了贡献。
只是这些他都没有说出来,孙氏则就是为了不想让公良静受苦。
这是没有唐梨花时的剧情发展,而现在唐梨花不会任由公良山和孙氏再做下那样的决定。
没有各自回到原位,那也该清楚各自的身份。
这些念头在脑中转着,唐梨花却没有直接和公良媛说。
而是简单的与她说说读书识字的事,两人相谈融洽。
而这边睡了一上午,醒来吃过了午饭,来到汀兰苑的主仆二人,听到守门丫鬟说,二姑娘被老夫人叫去了。
只得回身走了,准备过些时辰再过来。
本来准备回自己院子,但孙氏又想到公良静的腿,便转弯又去了明月阁。
赵奶娘也没阻拦,只是手中怀里抱着布匹,手上拿着锦盒,跟着夫人。
进了明月阁内室,公良静身边的丫鬟就要过来接赵奶娘拿着的这些东西,却被赵奶娘直接避过。
却因为一时不慎,碰落了锦盒,里面的几根簪子掉落出来。
赵奶娘赶忙将布匹放在桌子上,蹲下身去捡。
好在是锦盒落地的时候,里面的簪子被撞了出来,没有受到多大的冲撞,簪子没有碰坏。
饶是如此,将簪子收入锦盒中,赵奶娘还是瞪了一眼那个毛手毛脚的丫鬟。
丫鬟被吓得直接跪下,“奶娘饶命,奴婢只是想接一下,不是成心。”
赵奶娘没好气,“那你要是成心,这几根簪子是不是得碎成渣。”
丫鬟更是害怕得头磕在地上,求饶。
这边的动静也引来了孙氏和公良静的关注,本来孙氏在询问她的膝盖,瞧到这边,就将两人叫过去。
丫鬟将方才发生的事说了,“赵奶娘给大姑娘带了东西,奴婢想接一下就撞上了。”
闻言孙氏有些愣,公良静先开了口,“奶娘别怪她了,她也不是故意,这些东西累得奶娘了,往后让丫鬟拿着便是。”
公良静的声音软软乎乎,因为孙氏对赵奶娘的看重,公良静对赵奶娘私下也是当长辈看的。
孙氏这会才回过神来,神情有些不自然,那些东西是给媛儿选的。
同时暗恼自己方才怎么没把东西直接留在汀兰苑,但为了不让静儿尴尬,孙氏就决定把东西留下了。
至于媛儿那边,再回去选别的也可以。
只是孙氏打算的好,赵奶娘却没有这么想,直接道,“大姑娘,这是送给二姑娘的,老奴方才才没让她接,只是没想避过,她还要上手,这才摔了盒子。”
1...7576777879...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