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贾诩摇着头,往回走,坐到了桌案之前,提起了笔,写了一张短签,便是纳入了竹筒之中,加了火漆,让传令兵给张辽传递回去。
这不是给张辽的指令,就像是张辽的书信也不是向贾诩咨询一样。
毕竟一来一往都是缺乏时效性的。
在没有事先约定好简单传讯的情况下,也就只能是采用人力传递这种相对来说比较简陋的方式了。
如果是在前线的张辽要等候后方的命令才能行动的话,从阳平关到姑臧一来一回都要用去接近十天的时间了,要是宋代那种脑子抽抽才能定下的规矩,一举一动都要听从后方的遥控指挥,那种延迟说不得要超过十天……
就拿之前的西羌之战来说,从真正动手到最终击溃北宫集团,也就差不多十天左右的时间。因此在消息无法即时性的传递的年代,一个优秀的前线将领,往往比后方优秀的参谋还要更重要。马后炮即便是再厉害,都往往赶不上前线的将领的一个机巧变化来的有效。
只要条件允许,或许每个人都有成为马后炮大神的潜质,但是真正面临一线,需要当场解决问题的才能,却不是每一个将领都能拥有的。
就像是张辽给贾诩写书信,并非是想要告诉贾诩关于从下辩到阳平关的新变化,然后找贾诩问策,而是跟贾诩报备,表示自己将采用什么样子的策略而已。
至于贾诩能不能收到这封书信,其实对于张辽将要采取的策略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能得到贾诩的肯定自然就是最好,但是如果说半道上信使被截杀,信件丢失等等意外的情况,张辽也同样不会坐等。
临场机变是前线将领的权柄,也同样是其重责。
骠骑给张辽的命令是攻打阳平关,但是并没有说一定要在某个时间点,亦或是多少时间之内攻克阳平关……
张辽带了一定数量的火油火药,如果真的找准机会,即便是面对阳平关这样的防备森严的关隘,找到机会一举攻下阳平关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只不过张辽判断,速攻阳平关并不能完成骠骑的计划,所以张辽决定在阳平关外,先试探一下,不急着强攻。另外张辽还表示这一路没有碰到氐人,让贾诩注意防备,因为氐人有可能会包抄张辽的后路,也有可能会干脆逆向侵袭下辨天水金城等地。
对于张辽的判断,贾诩也是认可的。
陇西当下,已经在逐步的推行最新的政策,将各地的行政机构和政务人员进行铺开。太史慈依旧坐镇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反复的陇右地区,而高梧桐和允二则是进入了祁连山中,对于北宫,嗯,或许已经谈不上北宫的西羌残部,进行纳降和收编。
现在陇西需要更强的权柄,更稳定的局面,以及……
更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所以不允许氐人来打断这个过程。
张辽的书信就是这个意思,提个醒。
西域往来长安的商队已经停滞了几个月了,虽然说这几个月的停顿并不会给骠骑将军斐潜的经济体系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毕竟骠骑的经济并非全数依靠西域,只不过汉中川蜀西域全断,则是肯定有一些问题。
这也是贾诩在陇右陇西选择时机一到,便是以雷霆之力,集合张辽太史慈还有西域的部分兵力,全力围剿,不给西羌留半点的缓和机会的原因。
氐人,也是如此。
大汉已经是太久没有动一动了……
周边的这些家伙,怕是以为大汉已经是软弱可欺了罢?
不过想来也是,这些家伙,看着大汉打一个西羌都能打个几十年,自然心中有各种各样的谋划孕育而出也不足为奇。
四十年。
十天。
呵呵……
贾诩冷笑了两声。
一名兵卒急急的从外面而来,脚步急促,引起了贾诩的注意。
厅堂之外的护卫上前,然后便是给贾诩带来了从张掖发过来的太史慈的急报。
张掖距离姑臧就比较近了,快马急驱三天就能到。
贾诩微微有些皱眉。
北宫的首级都已经送往长安了,怎么还有什么不开眼的羌人想要搞事情么?
结果拆开了书信一看,并不是羌人的事情,而是蒙恕的事情。蒙恕守城的时候受了重伤,浆养了一段时间,但是伤势一直都没好,甚至开始恶化。
蒙恕的伤势,若是放在后世,大概率还是有救的。蒙恕在战斗伤到了肋骨,猛烈的撞击导致断裂,然后其中的一些碎骨扎进了肺部,引起的创口出血然后导致的炎症。如果有后世的医疗体系条件,将碎骨去除,然后缝合创处,大概率是可以存活,甚至是可以恢复其原本七八成状态的……
只可惜当下大汉,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为无法取出碎骨,在体内的创口自然无法愈合,导致内创发炎,最终引发全身性的高热昏厥……
蒙恕自知时日无多,想要在临死之前见贾诩一面。
贾诩沉吟了良久,微微叹息一声,然后站了起来,『来人!传令,让韩从事前来……另外,去备马,某要去张掖一趟!』
……(o?o?)……
张掖。
太史慈出城相迎。
『蒙将军当下如何?』贾诩没有什么寒暄,见了太史慈便是问道。
太史慈微微摇摇头,『怕是……昏迷的多,清醒的少……』
『走。』贾诩便是直接驱马向前。
『……』太史慈有些意外,便是连忙伸手示意手下赶快先驱开道,自己则是跟在了贾诩身后。
到了蒙府之前,贾诩跳下马来,双腿不免有些麻木,走路都有些踉跄。
从姑臧一路长驱而来,纵然贾诩原本也精于骑术,但是比正儿八经的骑兵,还是多少差了一些,不过贾诩在护卫的搀扶之下,大体上恢复了正常知觉,便是缓缓度进了蒙恕的院中,然后坐到了蒙恕的病榻之前,并无表现出什么汉代人常有的忌讳疾病的习惯,就那么坐着,平静的看着蒙恕。
蒙恕躺倒在床榻上,脸颊消瘦,面色带着一种病态的潮红,喘着粗气。
『蒙将军……』贾诩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有什么想问的,不妨直言。』
蒙恕有些找不到焦点的眼睛,尽最大努力的盯着贾诩的身影,艰难的说道:『为……为什么……』
贾诩稍微沉默了一会儿,『太兴三年,我劝你去长安讲武堂,你说羌人有乱……四年,我又再劝,你又说匪贼为乱……请问,是真乱,还是假言推脱?』
『……』蒙恕艰难的喘息着,片刻之后,似乎又积攒了一些气力,『……为,为什么?』
『因为董仲颖失败了。他那条路,是错的。』贾诩看着蒙恕,『你想要走那条路,自然也是错的。北宫已经死了,从今往后,便是再无东西羌之分,不允许再有第二个北宫,亦或是韩马之流……同样的,也不允许有第二个董仲颖……』
『为……为……』蒙恕似乎想要问第三个为什么。
『从主公立基于北地,转战于南北,直至当下……』贾诩依旧是平静的看着蒙恕,『大汉平西羌,用了三四十年,而当下吾等追随主公平西羌,又用了多久……其中差别,究竟异于何处?某这样说,蒙将军能明白么?』
蒙恕呼呼的喘着气,似乎已经无力在继续说一些什么,只是将眼珠转向一旁,似乎在看着跪倒在床榻边上的蒙氏子。
贾诩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蒙将军……至于其余蒙氏子弟,亦如往常……亦如寻常……但愿蒙将军能明白……若有怨,便怨某就是……待黄泉相见之日,某再给蒙将军斟酒赔罪……』
说完,贾诩便是起身,然后再微微点了点头,便是离开了。
蒙恕也没有看贾诩一眼,只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喘着气,最后缓缓的闭上了眼……
贾诩走出了院子不久,便是听闻院中传出了哭声,就停下了脚步,闭上眼,微微叹息了一声,片刻之后,才重新往前而行。
太史慈跟在后面,走了一段路之后,太史慈忽然说道:『贾使君……骠骑……』
贾诩微微仰着头,看着天空说道,『非骠骑之意也。』
太史慈皱起眉头来,『既如此……』
『高祖初入关,与父老约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贾诩缓缓的说道,『然则余罪便可行之乎?此外,此间事要尽快,下辨之处,恐将生乱……』
『唯……』太史慈忽然不知道应该说一些什么好,最终只是脚步稍微停顿了一下,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院子,然后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o′?□?`o)……
刘邵进入了豫州,快到阳城的时候,碰到了庾嶷。
这是一个在三国史册当中只有一句话的人。
庾嶷和刘邵的关系不错,这一次前来迎接刘邵,便也是庾嶷自请而来。
在见过了郑玄的『高徒』之后,庾嶷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巴结或是鄙视的行为,当然,他主要的目的也并不是为郑玄的『高徒』而来,而是为了刘邵。
严格说一些,就是亲自到了长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有了第一手资料的刘邵。
这年头,不是谁想去那,就能去那的,没有绿码,呃,过所,即便是到了地头都会被扣起来……
虽然说刘邵多少也猜到庾嶷找他未必是为了所谓的接风洗尘什么的,但是能够不避嫌的前来,多少也算是一份情谊,便是微微拱手说道:『劭然,有劳了……』
来迎接当然也可以随便带一些糊弄人的细绢漆盒腊肉什么的,往车头上一扔就算是完事,反正钱数差不多就是,要埋怨也找不到什么错处。而像是庾嶷这样考虑了刘邵和郗虑两个人的不同需求,甚至随行人员的等级,把总额度拆分了,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到每个人手中,就自然是需要耗费一些心思了。
谁都喜欢被重视的感觉,即便是这种重视来自于一包纸巾,嗯,一小卷粗布。
庾嶷没有闻郑玄的事情,毕竟后面车中坐着是郗虑,也就说明了一些问题。更何况庾嶷关心的是长安。
『孔才一路辛劳,嶷不过举手之劳罢了……』庾嶷微微往后看了一眼,然后轻声说道,『听闻那边……陇右叛乱,汉中、川蜀陆续皆叛……已是四面楚歌矣……果真有此事?』
刘邵愣了一下,『四面楚歌?』
长安的骠骑已经四面楚歌了?
刘邵回想起他自己在长安的那些时候遇到的事情,那些在街道上或是悠闲,或是忙碌的百姓,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街头市坊之内的叫卖声,闻到了那些品种各异让人流连忘返的新奇菜肴食物……
『这个……』刘邵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说一些什么。
这种感觉,刘邵从未有过。
刘邵当然可以很简单的就回答出来,然后硬邦邦的将答案扔出去,就像是大多数的前来接风的人,都是谁便按照不同的规格领取些东西,然后往面前一送,便是完成了差事,甩着屁股就可以走人了。
可是既然庾嶷这么用心的准备了,自己却应付了事,敷衍而言,这朋友之间的情分,就算是今天还能维持,大概率也不长久了……
『大将军之处……』刘邵没有先回答庾嶷的问题,而是问道,『不知有何……』刘邵卡壳了一下,因为他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比较恰当一些。用消息,似乎不怎么样,用动向,当然也不妥,至于举措和施政,更是有些像是站在了敌对立场在说话一样,如果没有去长安,这么说似乎也不觉得如何,可是现在去了一趟之后,用这类的词语就似乎不怎么合适了。
好在庾嶷似乎也能明白刘邵的意思,嗯了一声,然后露出了一点莫名的笑意,『大将军新纳了位夫人……』
『呃……』刘邵眨巴了两下眼。
然后很快刘邵就反应过来,『不知大将军所纳夫人……』
『尹氏。原乃何大将军之儿媳。』庾嶷说道。
『……』刘邵吸了一口气,然后看向了庾嶷,两个人相互看了看,似乎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些答案,『大将军……真是……不辞辛苦,亲力亲为啊……』
庾嶷哈哈了两声,然后说道,『如此说来,骠骑将军之处……』
刘邵点了点头,然后微微偏头,往后示意了一下,『后车之中,还有长安新制之食,五行五色糕,味甚美……乃骠骑所贡天子之礼也……另有一些新奇烹煮之法,据说亦为骠骑之所创……』
『贡于天子?』庾嶷怔了一下,然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刘邵的意思,也表达的很清楚了。
『今秋收成一般……』庾嶷也往后面瞄了一眼,然后笑了笑说道,『汝进献此物……怕是又有传言骠骑饕餮成性,奢靡浪费了……』
刘邵叹息了一声,『尽臣子之本分罢……』
……《(;′Д`)》……
天子刘协看着手中的一幅画,久久不语。
这是天子刘协到了许县之后,让画工根据记忆,还有几个老臣的补充修正,最后画出来的雒阳全城图。
雒阳城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呈『吕』字型的南北二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刘协小的时候,认为这条复道很长,便是他走过的最长的路,现在才知道,这样一条在记忆里面漫长的道路,也不过才仅仅七里而已。
刘协的手在雒阳城图上的某个地方摸了摸,声音轻轻的,『父皇……我现在走出来了……但是也没有走出来……这条路,好难走……』
在刘协心中,他的父亲并非是那些士族子弟所批判的那样,昏庸无能,贪婪无厌。刘协知道,在他的父亲的书房里面,琴棋书画,经史子集都有,他还听过他父亲抚琴。
但是在很多的时候,他的父亲都显得很疲惫,总是有些精疲力尽的样子,刘协他起初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是现在他有些明白了,因为有时候他在镜子里面,也看见了他父亲的影子。
『父皇……』刘协低声喃喃自语,『董仲颖说他自己是一把刀剑……所以谈不上什么忠诚……之前我觉得他很混账……但是现在……』
『至少比一些嘴上说自己忠心耿耿的家伙……要更诚实一些……』
大殿之外,有黄门跪拜于地,『陛下……刘侍中回来了……』
『哦?郑康成可有应诏随行?』刘协放下了手中的画。
『回禀陛下……郑康成言老,不良于行,未曾前来……不过倒是有其高徒,郗虑郗鸿豫随刘侍中前来,代其拜谢陛下洪恩……』
『……郗虑郗鸿豫?』刘协重复了一下,然后目光重新落到了手上的画卷之上。
『朕知道了,退下罢。』
黄门叩首,然后身影消失在大殿门口。
『这是一把刀剑……』刘协低声说道,细细微微,就像是大殿当中角落里面萦绕的那熏炉的青烟,『还是口口声声的忠诚之辈?』





诡三国 第2349章战法的传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诡三国 !
虽然说有句话叫做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旁人,但是当真正要将这句话实行的时候,往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就比如说刘邵。
正常来说,刘邵到了许县,自然是需要向天子复命。毕竟他是代表了天子刘协前往长安去征召郑玄的,不管这个事情结果如何,是需要交代一下的,可是刘邵现在就很尴尬。
因为他复命,却不能将郗虑带来,只能是他自己前来……
给出的理由似乎像是那么一回事,但是也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更为麻烦的是,经过了好友庾嶷的提醒,刘邵知道有些话不能讲,因此在面对着天子刘协的时候,便是越发的尴尬。
『故而……爱卿便只是带了这个……』天子刘协斜斜的瞄了一眼所谓的五行五色糕点,『前来复命?』五行五色的糕点?再多几种颜色,也一样是糕点!当我是小孩子,拿盘糕点就可以糊弄了,是这个意思么?
刘邵深深的将头埋在了地板上,『臣……愚钝无能,还请陛下赐罪……』
天子刘协皱着眉头,『这倒也罢了……朕拥四海,天下皆为汉家,也不求什么金银器物……然问爱卿些长安事项,风土人情,竟然皆是不知……爱卿在长安所居时日,究竟在做些什么?』
『臣居于馆驿之中,不曾外出……』刘邵咣咣咣的叩首,『臣……愚钝无能,还请陛下赐罪……』
『……』天子刘协吸了一口气,才勉强憋住了自己的怒火,『爱卿就天天都在馆驿之中?一步都不曾外出?』
『……确实如此……』刘邵依旧不敢抬头,『若是陛下欲知长安情况,当询问郗虑郗鸿豫即可……』
『呵……呵呵……』刘协忍不住笑了出来。
气极而笑。
『退下罢!』刘协扭过头去,不想要再多看一眼刘邵。
刘邵又在地板上咣咣几个头,然后撅着屁股,倒退了出去。
大殿之中,光影切分。
刘协目光停留在那些被切割的光线之中,然后看着在那些光明之下飞舞着的细细飞尘,慢慢从冷笑变成了轻叹,然后过了片刻,就变成了磨牙的声音……
……彡(-_-;)彡……
在汉代,知识是很珍贵的。
人们对于知识,起初也是非常尊敬的,连带着,也会尊敬那些掌握了知识的人。
那么在汉代,那些人是掌握了知识,亦或是相关的信息的?
必然是这些士族公卿。
又比如像是郗虑。
若是将郗虑的身份换成后世常见的一个名词,那么郗虑就是代表了一部分的大汉当下社会当中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要负责将这些知识,当然也包括一些信息,分享给一些需要的人,但是在这个分享的过程当中,他遇到了一些问题。
刘协要见郗虑,并不是想要见,便是随时都能见的,要有一个流程。
毕竟谁也不保证郗虑是不是心存歹意,像是荆轲一样准备干点坏事情对吧?所必要的手续还是要办的,流程还是要走的,最后还需要光腚……呃,尚书台、少府和执金吾联合审查,最终才能确定郗虑什么时候见到天子刘协。
这个理由很正当,但是再正当的理由,也只是理由。
正常来说,人都是希望获取真实的知识的,而不是得到虚假的信息。
只不过这个比较难。
在大汉之中,普通人说话,若是不妥当了,轻则就是三位数大板子降临,重者便是立刻有人顺着线索摸上来查一下户籍,看看车船税刍蒿税什么的有没有按时按额交……
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某些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说一些混账话,混账到了连普通人也明白是混账的程度,但是就不见得有什么问题,这些人依旧可以在外晃荡,更不会被请去喝茶,三天两头就在外面冒泡。
而另外有些人,时时刻刻都要被审查,稍微有些沾边的,都会被禁止。
就像是现在,郗虑要见到天子,先要见荀彧。然后郗虑发现,等他到了尚书台之后,却没有见到荀彧,而是被带到了一间偏房之中,有一个面容严肃,身形消瘦的老官吏在等候着他。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确保郗虑在见到天子的时候,不至于『说错』一些什么话,『做错』一些什么事。
像这样的事情,荀彧当然不参与,只是派遣一个手下的官吏和郗虑对口供,呃,对话就可以了……
『听闻西羌叛乱,陇西陇右民不聊生?』
『这个……』郗虑扬了扬眉毛,『已是平复矣。』
『平复了?汝亲眼所见?』老官吏问道。
『这个……』郗虑眨巴两下眼,『未曾。』
『既然未曾亲眼所见,汝又如何断定陇西陇右西羌平复?』
『嗯……啊……』郗虑有些明白了,便是点头说道,『如此……西羌之乱,或未定也……呃,尚未定也……』
『善。听闻汉中有乱,川蜀不安?』老官吏又问。
郗虑沉默了一下,然后微微迟疑着点了点头,『汉中有乱,川蜀么……或有之……』
『既然汉中有乱,川蜀如何安定?莫非川蜀可越天堑,不经汉中,直抵三辅乎?』
『川蜀亦乱。』郗虑皱眉说道。
『善。听闻骠骑肆意屠戮三辅、河东、陇西大户,罢绝禁锢三辅河东等地士族子弟出仕之途……』
郗虑皱着眉头,沉默着没有应答。
对口供的官吏也不着急,依旧是盯着郗虑,眼珠子一动都不动。
『某要见荀令君!』郗虑沉声说道。
老官吏仿佛是根本没有听到郗虑说了一些什么一样,径直说道:『郗虑郗鸿豫长途跋涉,一路辛劳,不慎体感风寒,以……』
『且慢!』郗虑伸出一只手,『究竟要说些什么,要做些什么,为何不直言相告?』
老官吏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闻骠骑肆意屠戮三辅、河东、陇西大户,罢绝禁锢三辅河东等地士族子弟出仕之途,故汝不堪其辱,返至许都,可有此事?』
『……』郗虑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确有此事。』
『善。闻骠骑之民多有赋税,杂役苛重,故多逃亡,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善……』
……(;¬_¬)(╯︵╰)……
太兴五年,冬。
上庸的城墙古朴,甚至可以说有些陈旧。
在城池周边的官道上,张氏的士兵押着大车来来往往的进出。除此之外,路上已不见闲散的流民,所有的『乱民』,此时大都已被抓起来,各地、各处官道,良民不得行走外出。若有外出被发现者,或是抓捕,或是被就地格杀。
1...11461147114811491150...1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