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谈及战事,魏延的智商就恢复了正常,思索了一下,然后略带了一些渴望的看着徐庶,『不入正门,走偏门,避耳目……莫非……米仓道?』正门就是金牛道,偏门自然就是米仓道了。
徐庶哈哈大笑,点了点魏延,『果然瞒不过文长,只不过还需遮掩一二……只需这般如此……』
魏延领命,便是又从偏门悄悄的离开了。
第二日,魏延再次前来正门求见,声势浩大,折腾得众人皆知,然后又被徐庶派人赶跑了……
第三日,魏延再三登门,然后徐庶又宣称不见。顿时魏延大闹起来,殴打门房,结果被赶来的护卫围住,捆绑起来,押进了府衙,据称是徐庶动怒,将魏延关押小黑屋禁闭,以示惩戒……
待魏延进了禁闭之处,然后前脚侍卫刚走,便是有人从里屋里面出来,和魏延换了衣裳。魏延则是迫不及待的换了衣服就翻窗而出,甚至都没有跟替身说一声辛苦。
从禁闭之处到后院之中的侍卫,已经被徐庶先一步调开,也就是从现在开始,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知晓之外,明面上魏延就是被看押在了成都府衙之内。
魏延就喜欢走偏门。所以魏延对于这一次的奇袭汉中的计划,极其兴奋,简直就像是挠到了最痒的那块肉,浑身上下都舒坦。旁人走米仓道,或许会因为山路崎岖,交通不畅,难以行进,但是对于魏延手下的山地兵来说,这些只是一些小麻烦,并不算是多大的事情。
魏延越走越快,到了自家营地的时候甚至不由得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即刻空设营地,隐匿进山,走米仓道,奇袭汉中!』
……(*^▽^*)……
在汉中之西,也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胡族,氐人。
氐人,笮人,賨人,蛮人,大体上便是围绕在川蜀周边的主要胡人了。
这些胡人也不完全是和汉人格格不入,在很多时候也会和汉人较好,就像是陇右一带,自从周朝之后,就有很多胡人,比如绵诸、邽、冀、狄、氐、羌、庐等戎,都被称之为西戎,然后一些部落渐渐的或是被征服,或是逃亡,或是相融。
之前的氐王窠,死了。
然后氐人内部就为了竞争王位,分成了四个大的部落,分别是:王贵,又名阿贵。居于汉中西北兴国山左近;杨氏,别称千万杨,因为自称有千万人,居于仇池山左近;然后下辩雷氏为首的七部众;第四部分便是河池附近的窦茂。
氐人的名字么,当然也是受到了汉人的影响,影响比较深的,就比较偏向于汉人的姓名体系,一半一半的姓名就多少有些怪异……
或许氐人自己还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称呼,但是对于汉人来说,这几个怪异或是不怪异的姓名,就是分辨他们的统属的方式。
氐人居于山林之中,平常也是生冷不忌,所以青壮时候都很生猛,但是一旦身体机能衰老,发病起来也很可悲,很多人都活不到四十岁。
原本的氐王窠,就是如此。
在斐潜还是征西将军的时候,氐王窠还能够挥舞着战斧,四处奔走在战场上咆哮,但是等到斐潜进入川蜀的时候,也才没几年的功夫,身体机能就衰败下来,默默无声的死去了,没有留下任何浓墨重彩的印迹。
河池之地的氐人就不提了,因为是在川蜀南面,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不参与在汉中之西的氐人王争夺了,基本上来说就是另起炉灶了。但是在汉中之西的三个氐人王的争夺者,王贵,千万杨,还有雷氏七部众,一直都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
雷氏七部其实原来也就一般,后来因为雷铜的原因,算是在川蜀当中有些助力,也就渐渐抖起来了。不过也正是因为雷铜是川蜀当中任职,在氐人体系当中颇有些汉人走狗的意味,不再有『纯正』的氐人味道,再加上雷氏又是七个部落,所以氐人王最有可能的争夺者,就是王贵和杨千万。
仇池山。
氐人的山寨。
仇池山在陇山之南,周边是大大小小的山沟山谷,也有大大小小的山寨。
杨千万的氐人部众便是在这里生活。因为周边都是山林,所以杨千万的敌人也是擅长于在山林当中穿行,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一片山林就是他们的家乡。
这些氐人在沿着河流开垦土地,然后种植庄家,也在山里里面放牧,蓄养一些牲畜。衣着服饰方面和羌人有些相识,但是又有一些不同,不知道是因为风俗习惯,还是说在山林里面需要隐蔽身形,氐人多数都有在脸上身上用各种植物染料涂抹花纹,甚至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武勇。
这些氐人没有形成单独的文化,也没有专门的语言,他们使用的语言依旧是古羌语,和羌人几乎一样,至于文化么……
抱歉,真的没有多少。
或许那些在岩石上的绘画,便是这些氐人留下来的最大的文明印记了。
氐人也是以农耕为重,但是同样也养牲畜,只不过不像是羌人以马为主,应该算是定居形态的农耕畜牧兼有的部落。
在这些山寨之中,最大的那个山寨当然就是号称千万的杨千万所在之处。
但是如果真的问杨千万,千万是多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杨千万恐怕也回答不出来。而就是这样一个都不知道千万到底是多少的人,宣称自己部众有千万,不知道是应该说有野心呢,还是应该说不识数呢?
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汉中那个姓张的,想要我们去帮忙……你觉得怎么样?』
杨千万坐在上首的皮子上,对部落里面的长老说道。
『是那个叛乱的?帮忙?帮什么忙?』部落长老说道,『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好主意……』
『他可能……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和川蜀的汉人打起来,』杨千万说道,『然后他希望我们能帮他……回报是他会帮我们坐上氐人王的位置……』
部落长老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个交易不怎么样。』
杨千万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我告诉他,先帮我坐上氐人王的位置,我再去帮他……』
『这样啊……好像还行……』部落长老点了点头,『但是他会答应么?』
杨千万哈哈笑笑,说道:『管他呢,如果答应了,我们自然有好处,不答应,我们也没损失什么……反正现在着急的不是我……他们的选择不多……』
部落长老也笑了起来。
两个人的笑声在山寨当中回荡着。
这个世界上,总归是有一些人待着城里的,渴望着归隐山林,但是也同样有一些人居住在山林之中,却渴望着走出山谷。
……(→_→)……
居庸关。
一队丁零人缓缓的逼近有些残破的城门。
即便是不用进城,也可以看见在城门中间的街道上堆满了各种杂物,有砖块,也有木头,还有些不知道从那里拆出来的门板,各种摔坏的器物,拥堵整个的街道,似乎是用来当做拒马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拒马』也确实有些用,至少丁零人没有办法驱马直冲,只能是派遣一队兵卒步行进去。
丁零人大统领远远的看着显得寂静的居庸关南门,渐渐的皱起了眉头。他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不安……
曹军的反击让丁零人大统领很是头疼。
当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似乎也就不太在意自己一条烂命了,但是当有了一些资产之后,自己的『烂命』忽然之间就舍不得了。
想想也是,之前穷得叮当响,牙一咬也就豁出去了,但是现在带着钱财物品,这要真豁出去了,那么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财货,岂不是便宜了隔壁老王?到时候隔壁老王花着自己搏命来的钱,玩着自己的老婆,还打自己的孩子,这只要稍微有点脑子想一想,尼玛谁受得了?
所以大家都想着让隔壁的老王上!
然后自己便是可以去玩……呃,是安慰隔壁老王的老婆去……
这就是丁零人现在的矛盾的地方。因为有了劫掠来的钱财,丁零人反而开始缩手缩脚起来,贪生怕死,迟疑不前,原本应该是可以攻下的居庸关,结果相互谦让着,硬生生的拖到了大统领来了之后,才重新组织起了有效的进攻。
夏侯渊见势不妙,就放弃了在城墙之上和丁零人的僵持,似乎是撤退了。毕竟夏侯渊手下也不是人人都是斯巴达转世,血肉之躯总归是会有些损伤的,如果说丁零人大头领到来之后依旧是强撑着,最终便只能是死在这里。
但是丁零人大统领并没有觉得就可放松警惕,他觉得眼前的曹军撤离得太过于简单了。至少在他看来,这些挡住去路的曹军,并没有真的到山穷水尽不得不撤退的地步……
所以肯定有问题,但是具体问题在哪里,就要靠人命去试探了。
果然,在丁零人小队进入了南门之后,吼叫声和搏击声便是响了起来。
丁零人骑在马上的时候,也不算是多差,但是一旦下了马背么……
虽然不能算是菜鸡,但是确实也没有差多少,在巷战之中被夏侯渊带着护卫杀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的退出了南门。
丁零人大头领依旧是皱着眉头,然后派出了更多的人,而且是直接搭上了梯子,爬上了城墙之后,才和城门之处的人一同涌了进去……
夏侯渊见状,不由得啧了一声。
之所以不防守城墙,是因为一方面当下的居庸关并不是经过历朝历代,又是明朝天子守国门时期的重型关隘,所以当下的防御体系并没有那么强,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夏侯渊携带的箭矢已经是全数消耗光了,防守城墙就几乎等同站着被丁零人射爆。
因此只能是退下来,进入巷战。
托前期这些胆怯不敢进攻的丁零人的福气,夏侯渊得到了一些时间,安排人手做了一些布置,将居庸关之内所有还算是干燥,可以燃烧的东西都堆在了街面上,一方面作为拒马来阻挡丁零人纵马进城直冲,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放火的材料。
夏侯渊看着从城墙上冲下来的丁零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点火罢!』
如果夏侯渊继续巷战,从城墙上下来的丁零人一定会绕到他们身后去的,所以现在也就剩下了一个选择,放火阻断丁零人的追击……
只是可惜,现在放火效果不怎么好。
如果说丁零人一拥而进,然后堵在街道和那些杂物拒马上,那么就有很大的杀伤力了。若是还有丁零人的大头领也进了城,自然就是最好!
只可惜丁零人大头领非常的谨慎,竟然分批进城,如此一来,夏侯渊在城内的布置迟早会暴露,因此现在也就只能是能杀伤多少算是多少了,并且城中的火焰没有熄灭之前,也可以阻挡住丁零人的前进。
只不过一方面因为居庸关也并不大,再加上夏侯渊的人手也不够,因此收集而来的可燃物并不多,另外一方面则是前一段时间都在下雨,所以火势必然会受到一些影响,不可能很大。当然在山谷野外放火更不可能,只有在居庸关这里狭小的区域,并且还有一些干燥的木材的地方也才有这样放火的条件。
火焰升腾而起,夏侯渊摆摆手,下令道,『我们撤!』
一些丁零人被陷在了火场之中,烧得吱哇乱叫,另外一些在火场边缘的丁零人连滚带爬的扑灭了身上的火焰,然后逃得远远的……
南门街口之处黑烟滚滚,直上云霄。
夏侯渊最后回头而望,似乎透过了晃动的空气和烟尘,看见了在城门外面的丁零大头领投来的愤怒的目光,不由得嗤笑了一声,哈哈笑了笑,转身就走。下一步,便是借助熟悉居庸关山道的优势,展开山中的游击了,尽可能的拖延丁零人前进的步伐。
可是笑着笑着,夏侯渊又咬牙切齿起来,因为当下他所用的这些策略和招式,其实都是他自己的切肤之痛,因为之前他就是这么吃的亏……





诡三国 第2301章一碗雕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秋天之后,这寒风就是一阵紧过一阵了。
此刻长安之中,最牵引人心的,比寒风还要更快的,便是接连而来的军情。
陇右传来的军情,还有突然叛乱的汉中!
顿时一片哗然。
在哗然之中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斐潜这个新兴的团队,至少在关中这一块,已经是渐渐敲打成型了,那些不合时宜的家伙,在一次次的锻造过程当中被剔除了出去,留下的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发表任何意见?
虽然说汉中叛乱来的突然,前因后果也让人觉得有些迷惑,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一点,至少到现在为止,斐潜并没有露出什么太大的破绽来。叛乱这种事情,说实在的,大汉王朝三四百年间也没少发生,总是有些人觉得自己牛批,自称什么天王天子天什么元帅的也常有,要撑得住才能成气候……
成不了气候的,都是渣渣。
成功者的脚下永远都是成片的失败者的尸骸。
在不能确定这些挑战者是否能成功的时候,旁观的人一般都甚少会押注。
于是乎,在关中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民间沸沸扬扬,街头巷尾,全是都是忍不住三三五五的交头接耳,但是在整个长安的官场之中,却在保持着一种诡异的沉默,没有任何人表态。
人么,基本上来说依旧是社会性的动物,处在大环境当中,谁都难免要受到旁人的影响甚至是束缚,斐潜自然也是不可能例外。
在后世的时候,斐潜几乎天天能多晚睡就晚睡,能多晚起就多晚起,那个时候斐潜手下也没有什么人,若是节假休息的时候即便是睡到中午才起床,也根本没有人在意,也没人管。
然而现在不同了。
骠骑将军府例行于卯时开始办公,斐潜即便是晚一点,也不能超过卯时。至于什么早九晚五的上班制度,抱歉,根本就木有。虽然斐潜是主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偷懒一些也没有什么人敢说他,但是斐潜知道,他偷懒一点,下面的人就可以偷懒三分,然后再往下一层继续偷懒下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汉代没有什么手机可刷,也是早睡早起的一个保证,要不然抱着手机,说刷完这个短视频就睡觉,但是看完的时候多少人是忍不住再划一下看下一个的?然后一个小时,一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斐潜又是天将亮的时候,便是爬了起来,洗漱过后,早脯便是端了上来。
『呦,是雕胡啊……』斐潜看了一眼,笑了笑,说道。
雕胡,今日的主食,又称菰米饭。
黄月英在一旁笑着说道:『便是这几日新到的,算是尝鲜罢……』
菰米,这也算是应季的美食。
在后世的时候,斐潜甚少看见过这玩意,但是到了汉代之后发现,其实这个菰米还是很常见的一种饭食。菰米从周朝之初就有了,然后吃到了唐代,到了宋代以后就渐渐的变得少了……
用来配菰米的,自然就是鱼,烤鱼。
因为在《周礼·天官》之中就标明:『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菰。』
所以什么菜配什么饭,在周朝就已经是有详细的讲究了,而后世听闻了些所谓什么红配红白配白,就觉得好像是知晓了什么秘诀一般,恨不得见人就是强调一二,其实大可不必。
论吃,华夏若是认第二,还真没什么人敢说自己第一的……
呃,除了棒子。那玩意什么都敢说第一。
在烤鱼的边上,还有一碟的酱菘,也就是腌制的小白菜。
再加上一碗肉羹汤。
早脯相对来说会简单一些,晚脯则是丰盛一点。
基本上来说,像是斐潜这样的级别的,每日大体上鱼肉都还是有的,并且饭菜都可以吃饱为止。而对于一般的普通大汉士族子弟的早脯来说,也是做个什么栗饭或是豆饭,然后配咸菜,再加个大酱汤,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普通的劳苦大众么,就没有正儿八经的饭,一般都是野菜粥居多,黑色的杂粮饼子,粗糙,抗饿。
斐潜吃着菰米,忽然心中微微一动。
黄月英也在一旁陪着吃,见到斐潜停顿了下来,愣了一下,『夫君……莫非这雕胡……没熟透?』
雕胡,也就是菰米饭,和一般的米饭不太一样。因为菰米较一般的米都要更硬一些,所以烹煮的时候也自然跟普通的米饭不一样,不仅是需要提前浸泡,而且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烹煮……
菰米,到了后世的时候,一般就很少在日常饮食之中见到了。甚至如果不是倒大一点的超市当中去寻找,还不一定有。
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个烹煮困难,导致了菰米在后世的不常见呢?
斐潜微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非也,就是想到了些事情……』
这个烹煮的困难,并不是菰米稀少的原因。因为斐潜知道,再怎样的费工夫,也挡不住华夏人追求美食的心。
那么是菰米不好吃导致被后世遗弃么?也并不是。
菰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食用,虽说后世菰米已少被人作为粮食食用,但菰米的食用历史可追溯到周朝,并作为供帝王食用的六谷之一。
菰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同时,人体所需的十八种必需氨基酸齐全。
菰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米的2倍,味道比一般的米要香一些,有青草的芳香味。
至少斐潜现在吃起来,比起什么豆饭麦饭都要更好吃,但是为什么菰米到了后世就渐渐没有出现在华夏的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呢?
斐潜吃完了饭,然后又和黄月英说了几句闲话,布置了一下斐蓁的作业,便是出了后院,然后找到了管事,询问了一些相关于菰米的事情,才算是明白了菰米在后世不常见的原因。
菰米在成熟的时候是成熟一颗掉一颗……
同时菰米容易染病害,一旦染病,就长不出菰米来了……
不过染病的也能吃,只不过不是吃长出来的菰米了,而是吃菰的根茎,也就是斐潜在夏天吃的茭白……
也就是说长茭白的菰结不出菰米,而结菰米的菰长不出茭白。
二选一。
如此一来,斐潜就明白了。
后世的人为了收获较多的茭白,不断地选择那些易于被病菌感染而长成茭白的菰加以栽培,而原本那些没有染病的菰米就渐渐的被淘汰了。
这就有些意思了……
让管事走了之后,斐潜捏着下巴上的胡须,沉思了一会儿。
这个筛选的过程,菰米的演变,说明什么问题?
对于一个农耕社会,甚至大多数人类社会,稳定是第一位的。
稳定的食物来源,稳定的资源矿产,稳定的社会结构,稳定的晋升通道,一旦稳定被打破,整体社会必然会受到剧烈的震荡。
就像是当下。
斐潜一边思索着,一边慢悠悠的往议事厅走。
在有限的条件下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就像是长安旧城体系对于斐潜所设计的庞大的官僚系统而言,无疑显得过于狭小了一些。毕竟原本长安本城之中,几个宫城就占据了将近三分二,骠骑将军府就难免有些难以拓展。
那么是搭建一些楼台,搞些二层楼或是三层楼的房屋,来解决这个问题好,还是在城北之处,再开辟一块土地作为办公场所来更稳定?
显然多层建筑体系是后世的选择,而在当下大汉,还不如另外开辟一块土地来专门办公更方便一些。
当然,将左冯翊和右扶风的人都安置到地方上去,也是减少长安城中官吏过于集中的一个办法,只不过这样分出去之后,长安三辅的事情要到斐潜这里来就会过了一层,有时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做相对应的事情。而现在的官场,这个『有限条件下的稳定』,也是当下斐潜在内政当中首要面临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大多数的穿越者来说,似乎是找到一些历史上的成名人物,就可以甩手当掌柜了,但是在斐潜当下的实际之中,并不是如此。
荀谌,荀攸,庞统,诸葛,司马等人,放在任何一个郡县都没有问题,甚至说这些人即便是担任封疆大吏也问题不大,但问题是民生政务并不是像是游戏当中那样,一个地区只要放一个人就可以运作得起来的……
斐潜需要大量的官吏,去下沉到地方去。就像是后世的选择一样,宁可产出固定数量,可以控制的茭白,也不希望得到优良不一,不稳定的,也不确保数量的菰米。
看看司马一家子,从最初的一带牛人,到最后败坏成了一带牛头人,也就知道汉代当下和历史上晋代的人才品控机制有多么差了。
九品中正制,就是个狗屁。
在九品之前之前的汉代的官吏,虽然说各自有各自的天花板,但是也有改变阶级的途径,但是在九品之后就完蛋了,阶级固化得严严实实,动都没得动。
庶族、寒门的仕官之途,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察举是轮不到他们的,但是可以通过地方主管,甚至是中央大员的征辟,来打破这一层的天花板。
若是按照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把世家出身、精研经学的称为清流,认为高贵,把庶族出身,被迫只想靠法律、实务起家的人称为浊流,认为低贱,那么高贵永远高贵,低贱永远低贱,阶级就被钉死了。
汉代之后,九品盛行,影响深远,以至于很多时候满朝都为经学或者文学之士,就没几个具备实务能力的,这国家怎么可能搞得好?
1...11121113111411151116...1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