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与入夜之后便关闭坊门,静悄悄毫无声息的其他坊不同,平康坊是长安城108坊中唯一一个通宵达旦的坊。过了坊门,便是灯笼高挂的各家酒肆、商铺、当然更多的是青楼园子。
赌坊原来有一两家,都不成气候。唐时的玩法和器具还是少,多是猜枚和叶子牌这种粗浅的玩意。私下里玩的多,真正当买卖的少,最主要的是赌这回事,在常人眼中都是对半的,输赢各占一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赢得多,所以不敢坐庄开买卖。
就算敢,来玩的客人也会担心,万一我赢了,你不兑付怎么办客人几乎没有拉帮结伙来的,面对店家总有些难以支撑的感觉,这样一来,赌坊自然就不怎么兴盛了。
但李牧开的四海赌坊,则完全没有这些弊病。首先他这里的玩法和器械,都是从前没有的,新奇性和可玩性都很高,不至于觉得无聊。而信任问题,则更没有人会担忧。一个往大街上撒钱的人,他会差你那十贯百贯的不兑付么
虽说李牧在外的名声褒贬不一,但是唯独在钱的方面,他的诚信一直是响当当的。最开始他说自己视金钱如粪土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是一个笑谈,但是现在这已经成为了他的标志之一,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就连他的对手,虽然想不通,但也绝不会怀疑他做什么事情是为了钱而做的。
四海赌坊现已成为平康坊的地标之一,来玩的客人络绎不绝,每日流水数万贯,而且还在飞速的增长中。目前的盈利率,李牧从未对任何人说起,他弄了十几个账房,采取的是交叉记账法,记账的账房只负责一个部分,准确多少他们也不知道,只有把所有账本摆在一处,才能看出来到底赚了多少。
目前还在上升期,每日纯收入万贯以上一点也不吃力。
这让李牧觉得,长安城的韭菜还是茁壮啊。而且是没人割过的韭菜,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李牧来到长安城之后,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大唐百姓的文化娱乐活动太过于缺乏了。他曾在西市采购的时候,看到有人围了一个场地,两个昆仑奴摔跤都能吸引百八十人围观,可见大唐的百姓平时是真的没啥娱乐。
人的喜好,归结起来也不过就是四个字,吃喝玩乐。能与吃喝并称,可见玩乐对于人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刚需,所以李牧把自己的生意版图,放在大唐还没有人系统经营的“玩乐”之上,这就如同杀入了一片蓝海,广阔的市场没有任何竞争者,钱来得又快又容易,简直就是美滋滋。
李牧和李思文打门口走过,瞥了一眼,见客人不少,二狗忙前忙后的支应着,他也就没进去,而是来到了对面,还没开业的丽春院。
经营丽春院的主要目的,是收容教坊司无处可去的人。李牧并没有想做“荤”口的生意,所以他把半个平康坊买下之后,已经与原来在这里的女子们谈过一次了,还有想从事原来工作的人,可以领一笔遣散费,然后去平康坊别的园子讨生活。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这个时代,可谓是仁至义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李牧的不是。
有这样想法的人,都已经领钱走了。现在还剩下的,要么是人老色衰,要么是不想再过原来的生活,打算重新开始的一些人。李牧给她们开出的条件是,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会保证她们的吃穿。然后视每个人的情况,再给一份工钱。在这样条件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额外的福利,那便是日后如果遇到了情投意合的郎君,丽春院会给一份嫁妆,好让从丽春院出去的姑娘,在婆家不受人歧视。
如此人性化的待遇,让选择留下的人,心里头多了一份保障。对李牧的其他安排,也都尽己所能的配合。
但是,情况却不是那么乐观。
试想,若是长得漂亮,或者说原来在教坊司就有相好的人,谁能选择留下呢能留下的,要么是人老珠黄,要么是长得一般,真正又漂亮又年轻还有才艺的人,整个丽春院满打满算,可能也就是金晨银月两姐妹了。
简单来说,丽春院约等于是原教坊司的下岗员工再就业基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李牧贴钱在保障她们的生活。除了一部分前段时间挑出来,被选去四海赌坊当服务员之外,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还在为自己未来的命运担忧着。
谁也不相信会有人一直养着他们,就算李牧有的是钱,也不可能的,这是所有人共同的想法。她们都觉得,也许李牧是最近忙,没想起来她们,等想起来那一天,也就是遣散她们的时候了。
按照李牧的做事风格,或许会给一笔遣散费。就像之前选择离开的那些人一样,但她们毕竟与那些人不同。那些人拿了钱离开之后,或是去了别的园子,或是投奔了相好的,都有安身立命处。而她们这些留下的人,自身的条件本来就不好,没有投奔
第459章 隐情
“停停停、”李牧摆了摆手,乐声顿止,金晨也尴尬地停了下来。手脚局促。
她不知自己是哪里做错了,惹了李牧不高兴。
李牧看向一脸慌张的女子们,眉头微皱,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呀,太奢靡了。本侯的名声你们没有打听过么清如水来明如镜,清正廉洁说的就是我,我这边正吃饭呢,你们在旁边又唱又跳,搞得我像一个贪欲享乐之人,这不是污蔑我的名声么”
众人听到这话,刷刷跪了一地,金晨抬头看向李牧,楚楚可怜道:“侯爷,我们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为了取悦……”
“我用不着啊!”李牧板着脸,道:“我是有家室的人,与那些蝇营狗苟之辈截然不同,这一点,我的兄弟可以为我作证,他与我形影不离,何时见过我沾花惹草你们的算盘打错了!”说着,他瞥向还在啃肘子的独孤九,道:“说句话,是不是啊”
独孤九吃饭的时候摘下了面具,不方便说话,但又不好不给李牧面子,敷衍地点了点头。李牧立刻道:“看见了吧,我有证人。本侯是个正经人,你们这套在我这里行不通!”
众女登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男人还有不偷腥的她们不信!但是见到李牧如此正经,不由又开始怀疑,或许侯爷就是那个例外若真是如此,做他的夫人真是太幸福了。可是,为何听说他还有三个侍妾呢这又是怎么回事。
就在众女懵懂的时候,李牧的眼睛却在瞄向金晨的腰肢。啧啧,这个腰细的哟,不愧是西域的舞姬,这股子风情就是长安城没有的。
男人哪有不偷腥的啊,就算不真个干什么,看看舞蹈养养眼还不好么只是他现在不是一个人,旁边还有一个独孤九,这小子的心理问题很严重,而且嘴巴极其地不严,指不定回家就顺嘴说漏了,到时候巧巧那边倒是没什么,毕竟老夫老妻彼此有信任在,但是知恩那个丫头可是不得了,她要是知道了还不闹翻天
男人哪有不怕麻烦的啊,想想还是算了,其实心里头的苦,旁人哪能知晓呢
不过李牧也不是傻瓜,他看得出来,今日这些女子的不同之处,她们必定是有话想说,所以才有如此的殷勤。
李牧抬了抬手,示意众女子起身,道:“本侯行事,一直都是直来直去。这样不但节省时间,也少了很多乱七八糟没用的心思。我看你们今日的架势,像是有事想说,那便派出个能把事情说清楚的代表来。看在你们深夜给我做饭吃的份上,能办的,我就掂量着帮你们办了。”
众女听到这话,登时大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推举了金晨,让她做代表,把事情说了一遍。
李牧听罢之后,才明白,原来是担忧自己的未来,才如此惶惶。
“哎呀、这事儿怪我。”李牧抹了下嘴巴,道:“我这段时间太忙了,没来得及与你们说以后的安排。不过也就这几天了,因为时间上要来不及。既然今儿赶上了,我就跟你们说说,也好让你们安心。”
“你们看那些有相好的、还想做原来营生的,我都已经打发走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咱们丽春院,做的本就不是青楼的营生。咱们是一家戏院。”
“戏院”
众人听到这个词,非常的茫然。因为在唐朝,连戏班子都没有,更别说戏院了。在唐朝这个时期,就连“念”故事的读报人,也是李牧搞了大唐日报之后才有,这是一个娱乐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
其实不止是唐朝,往后的几个朝代,依然也是如此。唐诗宋词元杂曲,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脉络的。在唐朝,能吟诗的人,就是明星。而到了宋朝,宋词的诞生,才进一步推动了娱乐业。一些不得志的才子,写些唱词,给艺伎们唱。再继续演变,到了元朝,才有了更长,故事性更强的元杂曲,再往后到了明清,才有的戏班子,戏园子。
李牧在唐朝搞出来戏园子,绝对是提前了千年的创举。所以他根本就不担心会不会火的问题,在这个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只需要分出角色来,弄几个人在台上念词都能蒙混过关,因为没有过,新鲜呀!更何况,他也没想搞的这么寒酸,毕竟上大学的时候,他还混过话剧社,演过隔壁戏剧学院毕业大戏《雷雨》的“雷雨”。
做导演,也是他前世的梦想之一。虽说动机多少有些不纯,但谁还不能有个幻想了。
他也没指望这些女子能明了他的意思,这事儿也不用她们搞得太明白,只需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在一片空白没有比较的市场,做了就是好,排出来的戏,好看赖看都是看,谁也说不出不好来。
来到唐朝,李牧最大的快乐就是这个,因为他做的都是以前没有的事情,不用被比较这件事,就很开心。
李牧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叫做“戏”,以及他接下来的规划,总算是让这些女子放下了心。众人退下,但金晨却没走。李牧瞧她一眼,金晨拿起酒壶,道:“我
第460章 家中事
金晨此番入长安,是因西突厥厉兵秣马,而骆驼谷在西突厥东征的必经之路上。一旦大军东进,骆驼谷便如螳臂当车,必灭无疑。
对于隐族来说,历史已经证明了,以他们的武力来说,对抗不了蛮族。所以为今之计,只能是在灾祸来临之前,向前辈们一样,把族人迁徙到安全的地方去。
可是,如今不是战国时期,那时候荒芜的地方很多,有地方可以迁徙,现在哪里还有无主之地了躲到沙漠中都不得消停,还有地方可去么
天地虽大,却无有容身之所。无奈,只好择一势力而投靠。但因隐族独特的母系社会结构,为各方势力所不能容,迟迟无法行动。在这个时候,高昌国的一位王子,也就是鞠智盛的弟弟,通过来往沙漠的商贩,得知了隐族的一些事情,便通过这位商贩联络隐族。
双方约定,若隐族能派出杀手,帮他除掉他的大哥鞠智盛,便在高昌国给隐族一块地盘,让隐族依附在高昌。虽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但也好过在沙漠等死。隐族上下商量之后,便答应了此事。
没有想到的是,当金晨带着杀手还未追上高昌使团的时候,高昌国便被乌斯满给抄了老巢,与隐族联手的那位王子,也惨死在了兵祸之下。金晨得知消息,不甘心回沙漠,便在定襄落了脚。
在定襄,她得知了很多大唐的消息,其中就有关于李牧的种种神奇。
李牧在定襄,是一个传说。不少曾与李牧一起守卫定襄城的流民,如今都已经成为定襄城的中坚力量,在他们口中说起的李牧,除了不能腾云驾雾之外,跟神仙也没啥区别了。
听得多了,金晨便想,与其投靠高昌国,不如投靠大唐。而这位神奇的逐鹿侯,便是最好的引荐人之一。
于是金晨和银月便动身前往长安,在半路上遇到了回程的高昌使团。银月为了履行隐族与已死的高昌王子之间的约定,深夜去刺杀鞠智盛。被金晨所阻拦,也因此事,二人与鞠智盛结识了。
面对这件事,鞠智盛显得非常冷静。因为对他来说,来自兄弟的刺杀,他早已经习惯了。而且此时刺杀他的兄弟已经死了,他就更加不在乎了。
得知金晨想要去长安寻找李牧,鞠智盛显得非常热情。他主动介绍了很多关于李牧的事情,并透露给金晨,李牧最大的弱点,便是“好色”。
这是他通过李牧和张天爱的事情,总结出来的道理。李牧明知道张天爱是马匪之女,动机不纯,却仍然选择跟她在一起,不是“好色”还能是什么
金晨的姿色,半点不弱于张天爱。因此鞠智盛便断定,若是金晨有意去勾引李牧,李牧绝对控制不住。若是有金晨为他探听消息,吹吹枕边风,日后他与李牧的合作,也会事半功倍。
于是,鞠智盛开诚布公地与金晨谈判。他愿意拿出同他那个已经死掉的兄弟一样的条件,即,在高昌境内给隐族划拨一块地盘,让他们从沙漠搬出来,以换取金晨在李牧身边为他传递消息。而且他也会为金晨提供一个身份,让她可以更好地接近李牧的身边。这个身份便是他送给李牧的舞姬,金晨和银月,替代了原本打算送给李牧的舞姬和乐伎。
对于鞠智盛来说,这对他百利而无一害。隐族的战斗力虽然不行,但是当炮灰还是够资格的。他把隐族安置在高昌的西侧,若是西突厥打来,隐族还能抵挡一阵,当个屏障和预警。其心,不可谓不歹毒。
金晨不是没想到这一点,但她无法不答应,因为西突厥随时都可能东进。隐族在沙漠一日,就危险一日。虽说早死晚死都是死,但是能晚死,谁愿意早死
合作达成,金晨和银月就这样来到长安。
她俩虽然在隐族内部,地位尊荣。但实际上,她们也是没出过门的宅女。长安城的一切,对她们来说都是新鲜的。而且由于听了鞠智盛对于李牧的主观判断,认为李牧是个好色之人,误以为接近李牧很简单。但实际接近之后发现,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李牧这个人,太过于复杂,她们根本捉摸不透,也无从下手。
想要跟李牧说隐族的事情,更是寻不到一点机会。就算有机会说了,她也不能确定,李牧会不会帮这个忙。对于未来,全都是担忧。
想到随时都可能覆灭在西突厥铁蹄下的族人,金晨和银月哪还能睡得着了。聊着聊着没了话,就这样睁着眼睛发呆,一直到了天亮。
……
李牧和独孤九是起了个大早,在姑娘们醒来之前,俩人就悄悄地溜走了。他们从丽春院出来的时候,正是平康坊安静下来的时候,夜里玩乐了一夜,这会儿也都该休息了。随后的整个上午,平康坊都是安静的。得过了中午之后,前一天的客人才走。收拾打扫一下,迎来今天的新一拨儿客人。
而这个时候的长安城,正开始苏醒。
李牧和独孤九晃荡到了西市,吃了个汤饼。然后雇了一辆牛车,李牧
第461章 有客到!
人真的是复杂的动物,理性和感**织,以至于非常多的事情,不能完全用理性去考量。
就拿白闹儿和白巧巧这对父女来说,在白巧巧成长的过程中,白闹儿可以说没有尽到一点做父亲的责任,在他续弦之后,女儿对于他的作用,就是养大了嫁出去,给儿子凑一份彩礼钱。
白巧巧对这样的父亲,自然是失望的。所以在李牧提出带她离开马邑的时候,白巧巧答应了,因为她对这样的家庭,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但在感性的部分,白巧巧又放不下父女亲情。也因此,让她觉得很对不住李牧。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李牧挣回来的。而且从前白闹儿对李牧的态度如何,她再清楚不过。李牧如今能对白闹儿这么好,白巧巧心里依旧是百倍的知足了。
而对李牧来说,白闹儿的重要性,完全是取决于白巧巧,对他来说,这个人可有可无,但他是白巧巧的父亲,这件事是事实,无法改变。因为白巧巧是他的夫人,所以他照顾白闹儿,这就是全部的理由。
这其中,其实有一个误会。
误会的根结在于,白巧巧以为李牧是“忍辱负重”和“不计前嫌”的,但对李牧来说,他的灵魂是穿越而来,从前白闹儿对李牧有多坏,这件事只存在于原来的李牧残存的记忆中,他没有感同身受。
若他不是穿越来的李牧,或许不一定为了白巧巧而原谅李牧。这一点从原来的李牧残存的记忆中对白巧巧的观感,能够窥见一二。
原来的李牧对白巧巧,可谓是冷淡至极。即便白巧巧常常过来照顾孙氏,尽己所能的接济李家。李牧也从未对她假以辞色,甚至还因为白闹儿的关系,对她也连带产生了恨意,只是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