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点点头,道:“那么臣就以内务府总管大臣的身份来处置了。首先,为皇家颜面计,这件事不宜张扬。下封口令,出了这座殿门,过了今日,此时不许再提起。”

    李世民颔首,这正合他的心意。

    “长乐门外禁卫,玩忽职守,对燕王暴行视而不见,有罪。调出宫外,发配定襄折冲府,三年不得还朝。”

    禁卫们都以为难逃一死,没想到只是发配到定襄折冲府。逃过一劫,哪里还有不满了,纷纷跪下领罪。

    处置完了无关紧要的人,李牧看向了李佑。李佑嘴上说不怕,但其实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换位思考,若他是李牧,必然会借此机会报复,以己度人,他有些怕了。

    就在他的心快要跳出嗓子眼的时候,李牧却看向了李世民,道:“陛下,臣与太上皇聊天时,听说过一件事。武德四年时,太上皇感慨卫怀王无子,改封青雀为卫王,以继卫怀王之后。可有此事么”

    李世民点头,道:“确有此事。当时,青雀作为朕的嫡次子,日后的爵位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父皇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这对青雀来说,是莫大的恩宠了。”

    “由此可以说,过继子嗣给兄弟,早有成例了”

    李世民大概听出点苗头,微微蹙眉,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李牧叹了口气,道:“今日事情,因陛下的儿子与隐太子的女儿而起,为了给燕王一个教训,也为了让燕王打消不该存在的念头。臣建议,以燕王为隐太子的嗣子,延续隐太子一脉香火,此举不但可化解眼前之难题,也可彰显陛下与隐太子的兄弟之义,陛下以为如何”

    “这……”李世民犹豫了。

    过继子嗣给兄弟,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且不说李泰的事情,在这之前,李世民有一位早薨的二子,楚王李宽,也是过继给了他的幼弟李智云为嗣子,诸如此类,例子很多。虽然名义上是过继了,实际什么也不影响,只是一个形式。

    但,还是要分情况。

    李玄霸和李智云都是早薨的兄弟,而且他们都是庶出,与他这个做二哥的,没有过任何利益冲突。而李建成,他们俩可是抢过皇位的。李建成的儿子,都死在他手里。这时若让李佑去做李建成的嗣子,天下悠悠之口,说什么的可都有啊。

    “……不妥吧。”李世民憋了半天,终于吐出了三个字。

    李牧却仍坚持,道:“陛下不是说了,此事由臣处置么陛下的担忧,臣明白。但臣以为,若是担忧可能引发的后果,而畏首畏尾,绝非大丈夫所为。陛下与隐太子之争,乃是国事。而陛下与隐太子的兄弟之情,乃是家事。陛下为兄长延续香火,此‘义’也,天下人若要诟病,那是天下的错,陛下是皇帝,何惧人言”

    李牧最后一句‘何惧人言’显然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李世民重重点头,道:“好一个何惧人言,就这样办了,朕明日下旨,按你的意思办。”

    “我不干!”李佑大叫了起来,阴德妃赶紧捂住他的嘴巴,连声道:“他答应了,陛下,逐鹿侯,他答应了!”

    李牧笑了一下,表示并不介意,继续道:“作为对今日之事的惩罚,臣建议,让燕王去高阳原,为隐太子守孝三个月。陛下觉得可否”

    李世民看了眼郑观音,犹豫道:“如此,是否便宜了这个逆子”

    &n




第352章 呜呼呜呼
    李世民一愣,他没想到,李牧会选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去完成他交代的事情。但转念一想,这可不就是个好机会么!

    君臣二人算得上是老搭档了,李牧一个眼神递过去,李世民便懂了。沉这一张脸,道:“既然是不情之请,那就别说了。”

    李牧在心里暗赞一声,沉声道:“臣必须要说!就算陛下责罚,臣也要说!”

    “李牧!”李世民‘大怒’,警告道:“有些事情,不该你管!朕让你去长乐门,是让你跟皇嫂解释魏征的事情,与其他事情无关,祸从口出的道理,还需要朕来教你不成”

    郑观音听到这儿,不由看向了李牧,她虽听的糊涂,但李世民语气中包含的威胁,却提醒了她。

    祸从口出

    李牧如此得李世民的信任,什么事情,才能称得上是‘祸’

    难道……

    “陛下,臣请求陛下,放隐太子妃与她的两个女儿出宫。”

    “李牧!”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森然,咬牙切齿道:“你不要太放肆了,朕的家事,还没轮到你来管!”

    郑观音吓了一跳,她没有想到,李牧真敢这么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但当视线掠过李牧的胳膊,这两个疑问便烟消云散了。如今自己已经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儿,能掀起什么波浪李世民想要对付自己,随便派来一个太监,拿一壶毒酒也就是了。对外宣称,染病而死。这样的例子,史书上还少么

    他完全没有必要,搭上自己儿子的名誉,再让一位宠臣流血,做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局。

    可是,这个男孩,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与我非亲非故,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我不能害了他!

    这个念头浮现在脑海,郑观音开口道:“逐鹿侯,多谢你的美意,我跟女儿在宫中生活得还好。况且,他也不会答应的。”

    郑观音看向李世民,道:“这个人,弑兄杀弟,窃取皇位,无耻之尤。你许是不知道吧,他不但杀了他弟弟满门,还收他的妻子入宫为妃,呵,这样一个人,你与他废什么话呢他留下我们母女一命,无非是想彰显他的仁德罢了,都是虚伪的把戏,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后代史官秉笔直言,必有一番公论!”

    “郑观音!”李世民被郑观音一席话,说得脸色煞白。这段话的每一句,都扎在他的心口,都是他不敢面对的东西,让他彻夜难眠的缘由!

    李世民咬着牙,眼睛渐渐红了起来。

    成王败寇,古来不变。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一个王者,王者的尊严,不容亵渎。宁教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当王者的底线被触及的时候,任何规矩都拦不住他。

    郑观音的一席话,就像是在告诉一个杀人犯。你不用恕罪了,无论你怎么做,你都是个罪人,你都必须得死。这些话听在杀人犯的耳朵里,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念头。

    既然如此,那就不在乎多杀一个两个!

    李世民恨恨地看了郑观音一眼,捡起了地上的剑。郑观音眼睛一缩,赶紧搂住了两个女儿。两个小姑娘的眼中流露出了恐惧的神色,眼泪含在了眼眶里。

    李承乾完全懵了,他从未见过李世民,如此可怖的样子。

    李牧急忙扑了过去,用身体挡着,按住了李世民的手腕,大喝道:“陛下!”

    李牧的一声叫喊,让李世民怔了一下,眼神恢复了一丝清明。他看着李牧清澈透亮的眼睛,忽然觉得惭愧。刚刚自己还教育他,不要做一个残暴的人。转眼自己就成了一个坏榜样,着实令人可笑。

    李世民把剑放到桌案上,李牧赶紧说道:“陛下,臣曾听您说过,幼年时,您以隐太子为榜样,心中曾无比敬佩这位比您大十岁的哥哥。只是后来形势所迫,无奈站在了对立面上。您也曾懊悔,当年做下的事情,但大错已经铸成,无可更改,想要挽回,也是无济于事。”

    “但臣却能感受得到,陛下的心里,不曾有一日忘却过隐太子。隐太子在陛下的心中,也一直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臣常常与太上皇聊天,听过很多你们兄弟早年间的事情。曾几何时,你们也是兄友弟恭,毫无嫌隙。世事无常,岂如人意但,臣听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一件事是正确的,难道就因为心中的芥蒂,而不去做吗”

    “陛下若真不念旧情,为何答应让太上皇出宫居住若以威胁论,太上皇之威胁,难道不比三个孤儿寡母更大么”说完,李牧又转身向郑观音施礼,道;“隐太子妃,小子也有一言对您说。小子从不怀疑,您与隐太子之间伉俪情深。若无这两个女儿牵绊,也许您早与隐太子相伴于高阳原了。但您既然惦记这两个女儿,为何不想着给她们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深锁在这宫墙之内,常年不见外人,您青灯古佛为伴,不觉憋闷,她们呢“

    &



第353章 留宿宫中
    李世民这句话,虽然没有点明,但郑观音却都听懂了。他的意思是,我答应放她们母女出宫,但你李牧要做这个担保,日后若是出了问题,我就找你李牧。

    郑观音不禁担忧了起来,这样的担保,这个孩子愿意承担么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李牧早与李世民商议好的事情。郑观音的身份特殊,可以放出宫,但绝对不能让她离开长安城,更不能让她回到荥阳去。

    郑氏一足,经营荥阳数百年。在当地盘根错节,说振臂一呼举旗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李世民就算再怎么心胸豁达,也不可能豁达到拿造反开玩笑的地步。

    因此君臣才有此一议,最后讨论出的结果就是,效仿李渊的成例。也给郑观音找个营生,同时多派禁卫,算作保护也好,盯梢也好,杜绝她离开长安的可能性。

    关于这个营生,李牧也想好了。他手里正有一件事,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前些日子,李牧下令,让工匠们把游荡在京东集附近的孩子们居住的空宅重新修葺了一下,打算成立一个孤儿院,给孤儿们栖身。

    李牧能做出这个决定,与他自己的出身有着直接的关联。他前世是一个孤儿,对孤儿院有着特殊的感情。同时他也十分清楚,孤儿院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作为孤儿院的负责人,必得是一个有责任心,同时明事理的人。

    因此,孤儿院虽然修葺好了,却一直没有正式开张。本来李牧是打算,若是再寻不到合适的人选,就让魏璎珞去负责这件事,本来也是她给这些孩子们熬粥喝。但他又想到,魏璎珞毕竟是个大姑娘,眼瞅着也到了嫁人的年纪,未来多有不便,因此一直没下决断。

    正好,李世民提及了郑观音的事情。李牧心里一想,这不是正好么。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本身就具备极高的素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德行方面也是经得住考量的,否则李渊也不会把她选做太子妃。

    她若能担任这孤儿院的院长,岂不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牧把孤儿院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这也是李世民没听过的,君臣商议的时候,李牧只是说个大概,没有具体说是什么营生,李世民也是头一次听,他没有想到李牧这么忙,还有关心孤儿的善念,心中对李牧的评价更高了。

    李牧叹息一声,又道:“臣当时只是临时起意,可怜那个小石头还有那群孩子们,想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处罢了。后来臣细致了解了一下,发现这样的孩子竟然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每个坊都有……陛下,您可知道有多少人么”

    李世民动容道:“多少”

    “仅长安城中,便有上千人!”

    “这么多……”李世民喃喃念叨,叹了口气,道:“朕之过也!”

    “陛下,中原大地经历过隋末大乱,接连突厥犯边,一直也没有得到休养生息,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若是管,怕是也管不过来。但是臣想,不能因为管不过来,就一点也不管。尽己所能,能帮一人是一人。就从长安城开始,未来终有一天,能够惠及天下。”

    李世民重重点头,道:“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不及你啊!”

    李牧笑了笑,道:“臣只不过是想到就做,不空谈罢了,这种事情,只要心存善念,并不是那么难做到。臣着人去寻这些孤儿,其中年纪大一些的,送去工厂做徒工,让他们学一门手艺,未来自食其力。而那些太小的孩子,就没办法了,只能先出钱养着,好在孩子小,也吃不了多少粮食。臣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养着一二百孩子,也不是多为难的事情。”

    李世民听着好好的,忽然听到李牧冒出来一句他没多少钱,顿时皱起眉头,道:“李牧,你休哭穷,你的买卖,哪一样不是日进斗金。多少人跟朕说,你富可敌国,你还哭起穷了”

    “陛下!这是奸贼在害臣啊!”李牧顾不得渲染情绪了,大叫道:“您忘了,臣刚捐出十万贯修葺长安巷道,哪还有钱了”

    这倒是个实情,李世民无法辩驳,他总不能说十万贯不算钱吧,他可是一个穷皇帝,说不出这么大的话来。

    郑观音却在心里觉得奇怪,十万贯这个孩子,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她拥有李建成留下的所有‘遗产’,整座太子府上下的所有财富,也不过二十万贯上下罢了。这还要加上金银器皿换来的钱,李牧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十万贯说捐就捐了

    她有点不相信,但却也没有开口问。

    李世民见说不过李牧,把话题拉了回来,道:“不谈这些,继续说正事,你此时提起这些孤儿,想做什么”

    李牧肃然向李世民施礼,道:“臣读《周礼》,其中有一篇提到,一个善待子民的国家要对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给予救济,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方能彰显仁德。因此,臣建议,办‘慈幼局’,从长安城开始,救济这些孤儿,还请陛下恩准。”

    “这……”李世民正要一口答应,但话到了嘴边,却没法说出口。

    原因无他,唯一‘穷’字而已。长安城是国都,国都都尚有千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会有多少。

    管,这个字说出口容易。但是真能做到么如今国库空虚,内帑虽有李牧维持,眼见着能看到钱了,可是四边未除,隐患尤在。孤儿们是在受苦,可是天下就不顾了么

     



第355章 渣男李世民的前尘往事
    前世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李牧就很奇怪,李世民为什么要抢自己弟弟的妻子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这都是解释不通的一件事。

    李牧还特意为此搜索过。

    相对比较主流的解释是说,李唐一脉有胡人血统,而胡人就是“抢来主义”,成王败寇,胜者全得。我赢了,我是皇帝,你的老婆就是我的老婆。

    但是这种说法,也不是那么能站得住脚。不要忘了,玄武门之变的主角可不是李元吉,而是李建成。若是想要羞辱敌人,彰显威势,为何李世民不对李建成的老婆下手,反而对李元吉的老婆下手呢

    而且李世民是要做明君的人,他不会不知道,他抢了李元吉的老婆,史书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名声。但他还是这样做了,必然有他一定要这样做的理由。以前李牧不明白,但是看到了这位齐王妃,李牧明白了,这位齐王妃在李世民心里就是王鸥的替代品!

    李世民笑了一下,对杨氏道:“好了,见也见了,你先回去歇息吧。”

    杨氏点点头,对李牧笑了一下,起身离去了。

    等杨氏走了,殿门关上,李牧不解问道:“陛下,为何……杨妃她不开口说话”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她服了毒药。”

    “啊!”李牧吓了一跳,心中暗想,李世民你个大渣男,够坏的啊!霸占了人家不说,还毒哑了人家,这也太过分了吧!

    李世民看到他的神色,就猜到了他心里在想什么,没好气道:“你当是朕给她服了毒”
1...227228229230231...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