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唉!

    不过还是有高兴的事情,首先要感谢“抢你的棒棒糖”兄,成为本书第五位盟主,感谢老铁。

    另外,我的书评区终于有人盖楼了,“我真不是张小凡”兄,建立一个贴,一楼50币,盟主封顶,大家没事可以去水几贴,助力他早日盟主。

    抱怨了几句,主旨还是一句话吧,希望大家能订阅。精品好像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执念了,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把这本书写进精品去。

    最近看评论,有不少人对女主的问题发表了观点。

    首先,没有粉丝值的朋友,你的观点无论对错,我都不会理会的。

    然后,我要回应一下订阅的书友朋友们。关于女主呢,我看到有人不喜欢张天爱,有人不喜欢王鸥,有人喜欢魏璎珞,有人讨厌李知恩。我想说,这种结果,正是我所想要的。一个人物的生命力,在我看来,总得有人讨厌,有人喜欢,她才鲜活。因为人就是这样的,怎么可能所有人全都喜欢呢




第276章 奏折
    太极殿。

    高公公带了一份‘豪华套装’回来,没错,他代表李世民随礼去了。

    按说作为皇帝,没有哪个臣子有这么大的面子。但李牧在李世民的眼中毕竟不同,李牧做了很多事情,李世民一直觉得心里有亏欠,这次李牧的买卖开业,他怎么也得有所表示。

    送钱就太俗气了,李世民想到他为李牧题过很多次墨宝,例如逐鹿侯府,跑马地、京东集等,忽而来了灵感,为新开的铺子题了一块匾额,三个飞白大字‘凤求凰’。

    《凤求凰》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凤凰不是一种鸟,而是两种,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后人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李世民赠送这块匾额的意思,便是把李牧比作凤,白巧巧比作凰,寓意二人鸾凤和鸣,是非常高的褒奖。

    但李牧却不是很领情,因为他已经想好,这店铺既然是为了白巧巧开的,就朴素直接一点,直接叫‘白鹿园’得了。现在皇帝送了匾额过来,圣意大如天,无奈只好把原来的匾额换下,开业大吉的日子换匾额,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不过在外界看来,却满满都是羡慕嫉妒恨。在李牧来长安之前,公认当朝第一人,圣眷第一人,非国舅长孙无忌莫属。现在的当朝第一人,还是长孙无忌,但这圣眷第一人么,却有不少人觉得,得改成李牧了。陛下对他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这么惯着的。

    凤求凰的匾额上,李世民还特意用了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正是李牧寻回的传国玉玺。这便把这块匾额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要知道迄今为止,李世民为他人用此印只有两次,第一次用在了给李牧的‘逐鹿侯府’匾额上,第二次,便是这店铺的匾额上了。

    有了这块匾额,识字儿的人,都该知道点分寸,谁人敢闹事,岂不是找死一样么若是早点挂上,今早就也不会出现挑事的情况了。

    李牧也给足了李世民的面子,旁人的回礼是一样,给他是一套。他倒要看看,李世民会不会用香皂洗澡,会不会给自己抹香水,香喷喷……

    高公公把东西从精美的木盒里拿出来,放到李世民的案头,笑着说道:“陛下,逐鹿侯甚有礼数,给所有人都准备了回礼。多是一样两样,但给陛下的是一整套,都在这儿了。侯爷特意嘱咐,这是最新的产品。哦,还有一张胖达卡,侯爷也特意嘱咐,这是头一张,头一张一定要献给陛下。”

    李世民一样一样拿起来看了,香皂跟肥皂,他已经用过了,现在每日早晨洗脸,便是用的香皂。但是香水,他只是看过,没有用过,长孙皇后也只有一瓶,宝贝着呢,不给他用。李世民虽然贵为皇帝,但总不好意思跟自己的老婆抢香水,只好忍着,越发好奇了。

    人性就是这样,越得不到越想要拥有。李世民终于得了一瓶香水了,当着高公公的面,他不好表现出急切来,便一边说着话,像是随手为之似的,把香水瓶拧开了。

    “这东西真的有香味么朕倒是不怎么信……”说着话,咕咚一声,倒出来半瓶,都洒在了袖子上。

    浓郁的兰花香味散发了出来,李世民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这东西怎么这么大味儿!咳咳咳……呛死朕了!”

    高公公忙叫人拿衣服过来,帮李世民换上,即便如此,残留在手臂上的香水,味道仍然不小:“陛下,老奴听逐鹿侯说,这香水用着是一滴一滴的用,金贵着呢,这一小瓶就十贯钱,哪有像您这样一下倒半瓶的呀,不是这么用的。”

    “罢了,这也不是男人用的东西。”李世民挥了挥手,道:“就……给皇后送去吧。”

    高公公拿过香水,眼珠转了转,道:“陛下,老奴听皇后身边的人说,皇后用的是玫瑰花香的,这兰花香,恐怕不合皇后的心意。”

    “那四妃之中,谁用兰花香,送去就是了。”

    “陛下,不可啊,若某一位贵妃有两瓶香水,而皇后只有一瓶,这……”

    “啊!”李世民恍然,道:“顾虑的是,差点出事。那你就随便处置吧,不要让皇后和四妃发现。”

    “喏。”高公公把香水收在了袖子里,低着头抿嘴乐,没花一文钱,得了半瓶香水。这可是好东西呀,当太监的,都有难言之隐,由于割了那么一刀,冷着了,冻着了,就会禁不住挤出来一点儿,就算不冷着冻着,捂着也有尿骚味儿,因此香囊是太监一宝,每个太监都有香囊随身。

    但香囊怎么跟香水比,有了这香水,尿骚的问题便得以解决了。

    李世民到底是个粗汉,对香水只是好奇而已,没什么兴趣。但他看到随回礼一起来的信,却产生了兴趣。

    信中罗列了持有胖达卡可以享受等特权。

    其一:持有胖达卡者,享有送货上门服务。每个可以使用一次,店铺内商品限购一件,不必排队,长安城内送货上门。



第277章 魏征登门
    宫中有专门往来太极殿与皇城各司的传话太监,这可是一个肥差,宫里的人,哪有白跑腿儿的,就算是抠门的人,也得打赏个几十文行脚钱,因此这传话太监的位置,非高公公这个总管太监的干儿子不可,而且还是轮换制度,每个月都换人,好处总不能一人得了不是。

    各衙门基本上都能混到行脚钱,唯独一个地儿,别说行脚钱了,连口水都没有。这个地方便是御史台,以前萧瑀做御史大夫的时候,偶尔还能有点,但魏征做了御史大夫之后,竟严令御史台上下,不得与宫中有金钱往来,如果被他发现了,他就会奏本弹劾。

    太监们哪受得了这个,再说,为了几十文的赏钱也犯不上。因此这御史台,便成了传话太监最不愿意来的衙门。

    但是无奈圣命难违,不愿意来,也得把话传到了。

    今儿打发来的也是高公公的一个干儿子,来到这御史台,在魏征的值房寻到了他,硬邦邦道:“圣上口谕,魏征接旨。”

    魏征正在写字,听到声音搁下笔,躬身向太极殿方向行礼,道:“臣魏征,聆听圣谕。”

    太监把魏征的奏折丢在他的桌案上,道:“陛下说了:魏征,你断了这个念头,山东士族与朕离心离德,朕断不应允!”

    魏征看了一眼散开的奏折,上面鲜红的一个大叉,力透纸背,便能猜想到李世民看到奏折时的愤怒程度了。

    “请公公转告陛下,魏征知道了。”

    太监看了眼魏征,咳嗽了一下,伸出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捻动。他是这么想的,传话不给赏钱也就罢了,带话还不给,有点说不过去吧,堂堂国公,三品大臣,不能如此不要脸吧。

    他显然是低估了魏征,魏征看到太监的暗示,微微一笑,道:“公公的手可是抽筋了”

    “……”太监的表情僵在脸上,甩了一下衣袖,冷哼了一声,道:“不劳魏公费心,咱家复命去了。”

    说罢,转身便走。

    魏征也不送,自顾回到案后,把被退回来的奏折捡起来,随手丢到一边,又拿起笔,沾了墨汁,继续把未完成的墨宝写完。

    财源广进!

    四个大字,乃是隶书,工整有序,虽不及当世书法名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却也有自己的风骨在里面,不失为一幅好作品。

    魏征写完了,端详了一下,用了印。等墨迹晾干,魏征把这幅作品卷了起来,用红绳系好,拿着离开了值房。

    他前脚走,后脚高公公就来了。太监被魏征落了面子,回去自然要添油加醋。魏征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但在他惟妙惟肖的表演之下,愣是演出了傲慢的感觉。同样的一句话,不同语气说出来,意思截然不同。李世民看了太监的模仿,心中便想,魏征这厮,这是摆明了冷嘲热讽啊!实在是气不过,便让高公公亲自跑一趟,要魏征过去,他要当面问话。

    可是高公公到御史台时,魏征已经走了。询问值房书吏,得知魏征今日告了假,早退了半日。这倒是稀奇的很,高公公是知道魏征的习惯的,他除非是像前些日子,实在病得起不来了,平日里是不会告假的,早退的事情,更是不会发生在魏征的身上,他今日竟然告假,这是为何呢

    高公公是猜不着了,只好回去如实报告给李世民。这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工夫。李世民的气也消了差不多,心想着总不能为了这么点的事情,派人去追魏征,便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但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山东士族要修路这件事,他绝对不会应允。任凭魏征怎么折腾,不答应就是不答应,他就不信,山东士族还敢反了不成!

    ……

    从开业到售罄,一个时辰不到,剩下的时间,都是用来收礼和记账了。期间给孩子们授课结束的魏璎珞也带着珍珠过来帮忙,魏璎珞能写能算,珍珠又是个勤快能干的丫鬟,主仆二人一起帮忙,缓解了很大的压力。

    “一共多少钱”

    “等一下。”魏璎珞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四则运算,而且算得飞快,李牧站在旁边看着,心算还没结束,魏璎珞已经算出来了,道:“礼品折算全部加上,差不多三万贯上下。”

    “才这么点钱。”李牧大失所望,拿起账本翻了翻,嫌弃道:“这些勋贵也是太抠门了,随个礼嘛,几十贯也拿得出手还是程伯父出手阔绰啊,三千贯,还是很给我面子的。欸这里怎么有个一万贯,哪个土豪如此大方”

    “还能是谁,便是你那三……”李知恩差点把‘三姨太’三个字说出来,还好及时醒悟,住了嘴,李牧瞧了她一眼,李知恩不好意思地吐了下舌头,改口道:“是牡丹夫人,刚刚在你去前院的时候,她来过了。正赶上人多,便又走了,说是先去天上人间等咱们。”

    “哦,原来如此。”李牧恍然,看着账本上写着的一万贯,心中也是惊讶。他知道王鸥不缺钱,这点从程咬金的言语中,还有王鸥平日的做派上都看得出。但他没想到王鸥是如此的不差钱,随礼一万贯,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李牧自认



第278章 走后门
    李牧越骂越气,抬手往门口一指,道:“走走走,不差你那点东西,想来你也送不出什么值钱的玩意儿,我也不稀罕!”

    魏征尴尬无比,想要反驳两句,无奈自己一点也不占理,叹了口气,便要离开。

    “侯爷!”魏璎珞突然跪在了地上:“璎珞求您了,请不要骂我爹爹,他毕竟是我的爹爹呀——”

    “哎呀,你怎么又跪下了——”李牧伸手去拉魏璎珞,李知恩在旁边瞧见了,赶紧走过来把李牧的手挡开,一边伸手拉魏璎珞,一边对珍珠说道:“你跟着哭什么啊,又不是你的爹爹,还不把她拉起来哭哭唧唧,又跪又求的,若是让路过的人听见了,还以为咱欺负人了呢。”

    珍珠听到了话,赶紧和李知恩一起把魏璎珞拉了起来。白巧巧见状,也劝道:“夫君,魏公毕竟是来道贺的,哪有赶走之理,再说也有璎珞的面子在,不好这样。还是把贺礼收下,等会一起吃个便饭,不说是款待,总得礼数周到。”

    李牧叹了口气,道:“老魏啊,看看你这女儿!多么的孝顺!再看看我这夫人,多么的通情达理!为什么如此优秀的人,都聚集在我的身边,而你的身边,只有一些整日嚼舌根的杂碎你难道就没好好想过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呀,做人有问题!”

    魏征不理会李牧的冷嘲热讽,把手里拿着的墨宝递了过来,道:“身无长物,写了一副字,权当贺礼了。”

    “又是一派廉洁自许的架子,我稀罕你的字啊你没看到我这店铺门口挂的匾额么那是陛下御笔亲题,加盖了传国玉玺的匾额,与国同休懂吗你这破字,值得一挂”

    “我是从后门进来的,前门的匾额,没看见。”魏征与李牧打交道时间久了,也掌握了一点应对他的办法,说不过,辩不过,索性就豁出去脸皮,他也没什么办法。

    果然,李牧没辙了。有句话说得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当魏征把面皮放下的时候,还真有点无敌的意思。他总不能真的叫人把魏征打出去——且不论魏璎珞的感受,就说这事情本身。魏征没钱人所共知,人家上赶着来道贺了,被打了出去。这说明什么说明整日把视金钱如粪土的挂在嘴边的逐鹿侯差钱呐!这个名声传出去,脸往哪儿放

    犯不上啊犯不上……

    李牧冷哼了一声,伸手把魏征的墨宝接了过来,扯开红线瞅了一眼,道:“财源广进用你说啊,我李牧做生意,哪一个不是财源广进得了,懒得跟你这穷酸计较,来日你开店铺,我也送你一副我的墨宝,保准比这张纸大,算是礼尚往来!”

    &nb



第279章 待客之道
    盒子里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宝贝,按李牧前世来类比,这东西可以叫做《五年模拟三年高考》,或者叫做《黄冈密卷》,孔颖达带来的,是上一次科举,也就是大唐立国之后,武德年间,中国历史有记载的第一次科举的考试内容。这次科举,便是孔颖达负责的,所有题目,都出自于国子监教授之手,然后由孔颖达挑选,呈给李渊最终决定。

    这盒子里的东西,便是孔颖达作的手札。一共有三本,第一本是国子监的教授们出的所有策论题目,未使用,以及使用的都在内。除题目之外,还有出题的教授所作范文一篇,本是为了给皇帝解释出题思路所用,对考生来说,无异于最佳的参考。

    第二本,主要介绍经义。虽说经义主要是靠死记硬背,但出题却有偏重。孔子孟子言论何其多也,涵盖的方面也广,其中不少都是对谈。科举着重的是所谓大义,而一些小义,则几乎不会出现在题目中。这一本经义节选,是孔颖达多年的心得,也算是他的‘教案’,背下了这本书,经义一项,便十拿九稳了。

    第三本,则是上次科举出类拔萃者的文章合集。孔颖达做事虽古板,却也有古板的好处,严谨又认真,他对自己负责的第一次科举十分看重,因此私下把出类拔萃者的文章抄录,订成一册,如今也拿来送给了李牧。

    李牧看到这三本书,十分高兴。本来他对于考状元,其实并不是那么认真。考是要考的,但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当不了状元,也就是输给魏征一千两黄金的事儿么,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能赢,谁想输呢毕竟让魏征叫自己为恩师,是非舒爽的一件事。

    之前李牧分析过这件事,他熟读《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二百篇》,从小到大学《语文》有名的文言文也背了不少,作为一个孤儿,小学考中学,中学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平时在学校里每个月一次月考,每周两次随堂测验,期中,期末——大学考四级、六级,计算机资格证书等等,他也算是身经百战了。至少他非常有自信,自己一个人经历的考试,比所有学子加起来都要多。

    对考试,李牧无所畏惧。唯有一点担心,就是他不知道这大唐的考试是怎么回事。现在有了孔颖达出品的“辅导材料”,李牧心里就不慌了。不就是做题嘛,太简单了。要知道前世高考可是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一共六门课,大唐的‘高考’只考一个语文,这要是考不明白,都对不起前世熬的夜。
1...201202203204205...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