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一世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晨光路西法
最关键的是,富尔区的那个案子,省纪委直接接手过去,葛成名被双规,牵扯出一大批干部,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富尔区要乱,陆睿这个市委书记头痛不已的时候,省委忽然越过仁庆市下发文件,任命张海洋为富尔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并且由省纪委书记陆默的秘书,省委办公厅综合三处处长董建民空降下来,出任富尔区区委书记,主持区里的全面工作。
这一手给了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感觉,想不到陆书记居然早就想好了退路。
“书记,这一次,来者不善啊。”
既然大家已经坐到了一条船上,包远征和陆睿说话,也就没有了那么客气,他很清楚,陆睿身后有大靠山,但是如今的g省省委,各方面的势力错综复杂不说,就连省委一把手郭嘉轻易也不能够全面掌控局势。更不要说如今的仁庆市,眼看着就要出成绩,被中央领导看重。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摘桃子抢政绩的地方,省里面的大人物们也许不在意这个政绩,但是他们的下属,他们派系内的那些有希望向上前进的干部们,恐怕眼睛里面早就盯着仁庆市这些位置呢。
包远征在省里面也有自己的关系,否则也不可能屹立不倒这么多年。做省委督查室主任的时候他得罪了那么多人,依旧能够全身而退,自然也有他的门道。省里面的很多消息,他也都听说了。
“是啊,很多人巴不得我们出错呢。”陆睿意味深长的对包远征说道。
“富尔区的班子很重要,我看不能随便乱动。”包远征诚恳的对陆睿说道,他很清楚,陆睿对富尔区的那个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和蔬菜大市场的规划下了多大的功夫,从规划到建设。包括资金等等方面。陆睿动用了不少关系,目的也十分简单,那就是一定要赶在一号首长再次来到仁庆市视察工作之前。让这个项目能够见到成效。这等于是陆睿的一个标杆工程,无论如何不能够出差错,也绝对不允许外来的势力插手。
陆睿听到包远征的话。满意的点点头,包远征看似耿直,但是却并不迂腐,有些时候看事情还是很全面的,能够体会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
“张海洋做了区长。但是富尔区政府的工作还有很多,我看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市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么?”陆睿对包远征问道。
投桃报李,既然包远征靠向自己,陆睿也会给他适当放权,最起码对于政府方面的工作,陆睿不会插手,反而会给与他最大的支持。再加上如今的仁庆市各级干部的使用,陆睿已经有了很大的话语权,适当也可以使用包远征的人。
果然,包远征听到陆睿的话,脸上露出一个高兴的神色,没有人不喜欢自己手中权力增大,更何况包远征眼看着就要退居二线,如果能够在自己仕途的最后时期提拔一些自己的人上去,以后也是一份不小的人情。
虽然官场上经常出现人走茶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对于那些在自己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提拔自己的领导,很多人都是十分照顾的,毕竟官场当中不仅仅要注意搞好跟同事跟下级的关系,还要搞好别的关系。老领导虽然退下去了,但是越是高级别的领导,就算退下去了,也是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意见的。
当官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每一个官场中人都以自己这个体面的工作和身份为荣,而这个所谓的体面,可不仅仅是衣着方面的体面,还包括了行事的体面,这也就要求着每一个官场中人都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严格要求自己,除非他不想往更高的层次前进。
体面人做事,就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未雨绸缪。体面人的功利不能流于表面,否则别人一看就觉得其是个功利势利的人,这样的人又哪里有体面。每一个官场中人,能够走到高位,必然有自己的为官之道。对于领导,必须要让领导有面子,对于下属,则是要让他们被自己拉拢的有面子,最关键的是,官场中人,要学会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
那位跟太祖爷对峙了几十年的校长大人曾经说过,结交一个人,要“结人于未发迹之时”,更要在人际交往当中学会以德报怨。就好像陆睿当初结交欧文海,就是在他人生最低落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在如今的这个体制之下,只要一个领导想要被提拔,他就不能够忽视老同志的力量,有时候,一个老同志的口碑,就能够决定一个市长的升迁。
“我看文化局的李明奇同志不错,能力和经验都是上上之选,之前在基层也做过经济方面的工作,让他去富尔区很合适。”既然陆睿让自己推荐人选,包远征也毫不客气的推荐了自己的人。
“李明奇?”陆睿嘴里面念叨了一下,对包远征问道:“是不是文化局的那个副局长?”
包远征点点头:“就是他,之前,是黄占军同志把他调到文化局去的。”
话不用多说,陆睿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看样子这个李明奇是得罪了黄占军,所以才被发配去了文化局那个清水衙门,否则真正有能力又有靠山的干部,怎么可能被赶去文化局呢。估计是包远征上任之后,那个李明奇选择靠向他的。
想了一下,陆睿点点头道:“既然市长同意,那就定他吧,回头书记碰头会,咱们先定一下,然后再拿到常委会上面过一过。”
他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毕竟自己不太了解这个干部,就算是包远征举荐的,也需要组织部门派人核实一下情况,然后再拿到常委会上面去讨论,虽然陆睿能够保证自己的提议在常委会上面肯定得到通过,但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民主集中制不仅仅是要集中大家的意见,更是要进行民主讨论的。
包远征闻言点点头:“书记说的对,是应该慎重一些。”他很清楚,陆睿并不是针对自己,而是考虑的很周全,毕竟如今的仁庆市被很多人盯着,稍微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授人以柄。
“对了,书记,省政府让我们提名常务副市长的人选,我觉得郭市长很合适,您看呢?”
接下来,包远征又对陆睿提起了常务副市长的人选,周正业这个前任常务副市长已经到京城去治病了,陆睿派遣杜海涛亲自过去为他安排的医院,又通过关系帮忙找到了最好的医生,但是经过专家会诊,还是没能够挽回他的身体,医生已经下了结论,周正业的身体熬不过半年的时间,因此这个常务副市长的人选问题,成了仁庆市乃至全省各方势力关注的目标。包远征现在提起来,自然是希望在自己退下去之前,帮助陆睿在市政府找到一个新的代言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在自己退休之后,成为市长人选的有力争夺者。
这个自然就是所谓的官场卡位了,因为只有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才能够在权力更迭当中取得主动权,否则一旦你的政治对手占据了有利位置,那就会对于你的布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后的工作。
就好像如今的仁庆市,虽然包远征距离他退下去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谁都不能够保证省里不会突然调整仁庆市的班子,更何况作为市长的位置来说,只有常务副市长和市委副书记才最有资格去争取。而仁庆市如今的市委副书记庞仁梅的年纪也不小了,可以说用不了五年的时间,他肯定也是要退下去的,这样一来,谁成为仁庆市的常务副市长,理论上他就最有希望成为仁庆市市长最有力的争夺者。
对于包远征来说,既然如今已经跟陆睿同坐一条船,他当然希望陆睿的人能够接自己的班,毕竟不管怎么说,作为自己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对于仁庆市包远征是有感情的,他也愿意看到仁庆市发展起来,等到十几年或者更多年之后,自己再回到这里,仁庆市的历史上也会铭记着是在自己和陆睿的手中,仁庆市才腾飞起来的。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青史留名,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想法。
更何况,包远征也不相信,依照着这位陆书记的手段,他会允许仁庆市的新市长不是他陆睿的人。
.全部章节
权倾一世 第1123章 老干部(第二更求月票!)
. .
,市长,这个事情我看还是算了吧。”陆睿听到包远征的话,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没有点头,反面是摇了摇头。
包远征同言一愣,这可是常务副市长的人选,按照道理来说,郭正通无疑是陆睿手下这些人当中最有希望坐上常务副市长位置的人,外面也都在谣传陆〖书〗记会力挺郭正通做常务副市长,但是陆〖书〗记居然说算了,并不是放一放,这表明在他的心里面,根本就没有考虑让郭正通做这个常务副市长。
确定了这个事情的包远征,脸色变得微微有些古怪,却没有再说什么。
有时候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说的太明确的,既然陆睿己经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第1123章 老干部(第二更求月票!)包远征自然明白该怎么做。虽然心里面对于陆睿和郭正通之间的事情还有些疑惑,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官场中人,他是不会开口询问的。
陆睿轻轻的笑着,包远征心里的疑惑他自然知道,不过有些东西,尘埃落定之前,还没有必要掀开。
权力并不在乎真相,也不在乎结果,权力仅仅只在乎权力的平衡。
对于市里面如今的某些传言,陆睿并不在意,他倒是想要看看,
郭正通这个自己的心腹,能不能经得住这次考验。
晚上,陆睿出席市老干部局组织的重阳茶会。茶会名义上是老干部局组织,实际是市委办公厅张罗,毕竟这都是要hua钱的就老干部局那点活动经费,给老干部们看病都未必足够,更不要说搞这样的活动了。茶会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部分老同志的座谈会,第二部分是办公厅安排的酒席。毕竟有些老同志,人虽然退下来了,参政议政的热情却还是很高涨,平常,他们没什么机会见到市委〖书〗记现在市委〖书〗记坐在他们面第1123章 老干部(第二更求月票!)前,他们终于捞到了机会,说了很多话。
说实话,对于这些老领导,曾肖贤是很不满的,这些人退休之后,拿着比普通群众更高的收入和待遇,却什么都不做,只是每天看看报纸听听戏,下下棋凭什么?难道因为他们曾经身居高位么?要知道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是他的本职工作,就因为在位置上做出了贡献和成绩,下台之后就要享受高干病房?就要拿着高额退休金?“两个高工比不上一个机关勤杂工”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深刻的折射出现行体制当中某些高高在上拿群众的血汗钱享受的〖真〗实情况。
曾肖贤依稀记得自己前几天看到陆〖书〗记办公桌上面有个文件,是民政局反应的情况,说的是原本承担“托底”作用的公办养老院,正在自主经营中慢慢变味儿:条件优越的养老资源被“特权”老人争相占用,而普通老人却因挤不进大门晚景凄凉。
仁庆市因为近几年财政有些好转,在陆睿的亲自指示之下,兴建了一批养老院,用于接收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弱势群体。但是,如今的状况却变成了因为公办养老院“物美价廉”成为“特权”老人争相享用的“蛋糕”
后来曾肖贤在陆睿的命令下去了解过,公办养老院接收自费老人的收费标准普遍在每月1000元到2000元而民办养老院的收费标准每月至少要三四千元。有些地方的民办养老院在入院前还要收取上万元的赞助费,令经济困难的老人望而却步。公办养老院是国家事业单位性质的保障机构,应优先接收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等弱势群体,通俗讲就是发挥“托底”作用。但因为一些人的自私自利,公办养老院以低廉的“托底”价格接收自费老人,诱使不少有钱有势的老人争夺优质公共养老委源。
从始至终陆睿都是满脸笑容的听着这些人的话,但是曾肖贤在一旁听着,心里面却很不是滋味,他无数次冒出一个词为老不尊。
这些人,毕竟已经离开领导岗位对于目前的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凭着道听途说的一些东西,胡乱放炮。也有些老同志,极有可能受了某些人盅惑,还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大放厥词。
他们的意见集中起来,共有几点。
第一点,说陆睿太懦弱,完全没有一个市委〖书〗记的魄力。就任市委〖书〗记快要一年的时间了,下面班子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调整了几次班子,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说明这届市委班子考虑问题缺乏全局观,进而怀疑本届班子对权力的控制能力。
曾肖贤很想和这些老干部辩论一番,他很想问问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你们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么?盲人摸象之所以摸不准,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他们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全部,只是凭着自己的片面感知,做出错误的判断。某些老干部谈到的问题,正是盲人摸象的结果。市委〖书〗记上任,就一定要对下面的班子来个大调整,这是谁定的规矩?这种办法,或许适合一时一地一人,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地方所有人。市委〖书〗记如果不进行这样的调整,就说明他工作没有魄力。魄力与班子调整之间,怎么产生逻辑联系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权力控制能力和班子调整,就更没有逻辑联系了。陆〖书〗记作为市委〖书〗记的权力控制力弱么?
起码仁庆市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
至于老干部们的第二点意见,则更让曾肖贤觉得离谱,他们居然说这届市委上任已经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提出大政方针。〖中〗央班子每一届,都会提出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比如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比如科学发展观。但是仁庆市委这届班子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提出一个指导思想,这容易造成全市党员干部缺乏统一的目标,出现思想混乱。除了没有确定指导思想之外,对各个区县的经济工作,市委采取了放任态度,这也是不对的。尽管经济工作,主要由政府抓,可政府工作,毕竟在党的领导之下。经济工作,是当前华夏的主要工作,党不抓主要工作,那该抓什么对此,曾肖贤同样是一肚子看法。党要管党,这是大家早已经形成共识的,党如果什么都抓,那还要政府干什么至于说指导思想,这就更加的荒谬了。看到陆〖书〗记一脸微笑的周旋在老干部们当中,他对于陆〖书〗记的佩服更加厉害,换成自己,恐怕早就受不了了。陆〖书〗记却还是一脸淡然的倾听着大家的意见。
如果仅仅是这些,曾肖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这些老干部们最喜欢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人一旦退下来了,手里面没了权力,就喜欢寻找还在位置上那些手中有权力的领导们的缺失,这样好像能够让他们的心里好受一些,满足他们的某种恶趣味。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开始拿仁庆市如今的干部任用说事。这让曾肖贤感到十分的诧异,难道说,他们是在为什么人造势么?
曾肖贤暗暗的观察着陆睿,发现陆〖书〗记始终面带微笑,每一个人发言,他都认真地听,仔细地记录。当然,他到底写没写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至少从表面上看,他是在认真记的。看到这一点,曾肖贤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才是真正的上位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局面,都能够保持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的修为,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除此之外,老干部们还提了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参政议政的关系不大,更多的涉及老干部自身的利益,诸如大多数老干部的住房都很破旧,能不能集中修缮一次。但几遇到这类问题,能当场拍板的,陆睿便会指示相关部门限期解决。
后来曾肖贤才知道,陆睿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冷静。
人或许可以通过训等方式,让自己的表情得到高度控制。但有些东西,并不是强大的意志力所能控制的,比如酒量的变化。一个人的酒量,往往是定数,由于情绪的影响,不同情绪段,酒量会有适当的增减,而情绪影响较大的时候,增减的幅度也会大。陆睿的酒量不错,
但是他从不过量饮酒,这是整个仁庆市官场,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事情。他是市委〖书〗记,他说不喝就不喝,他说喝就喝,没有人敢劝他酒。
只有那种大家都是市委〖书〗记或者大家全都没有职位顾忌的场合,他才可能放开量喝。这样的场合,一般人是见不到的,曾肖贤是他的秘书,又十分细心,因此见到过几次。
不过,也仅仅局限在那么几次而已,曾肖贤一直都以为,陆〖书〗记是一个很能够控制自我情绪的人,否则又怎么可能在三十出头就成为正厅级高官,得到〖中〗央领导的看重呢。
但是今天,陆〖书〗记明显很生气。(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权倾一世 第1124章 陆睿的心思的(19:19)
. .
陆睿不是那种酗酒的人
每一次喝酒
陆睿都会控制着自己的量
除非是实在不能够推辞的
否则陆睿一般都不会多喝
而且杜海涛之前就交待过
让曾肖贤在陆书记喝酒的时候紧跟在他身边
市委办公厅事前做足了准备
酒杯故意找那种特小的
一杯只有一钱多
这样即便是陆书记敬酒给别人
也喝不了多少
不但如此
曾肖贤在酒席当中亲自跟随着陆睿
每一次给陆书记倒酒
他都是只倒了一半
到了后来
曾肖贤瞅准机会
将服务员手里的酒换成了水
他对陆睿的酒量很有把握
觉得这样的量
对于陆书记来说
不在话下
可实际上
酒席散时
陆睿还是有了微微醉意
喝完了酒
曾肖贤送陆睿回别墅
书记
明天我晚点过来接您吧
曾肖贤一边坐上副驾驶的位置
一边对坐在后座的陆睿说道
他看陆睿今天没少喝
琢磨着让陆睿好好休息一下
陆睿摆摆手
忽然对曾肖贤道:
小曾啊
我送你一句话吧
曾肖贤一愣
心说您这个时候送我什么话啊
不过心里面虽然这么想着
嘴上却一脸高兴的说道:
好啊
书记的话一定是金玉良言
陆睿一笑: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是文章
这就是我送给你的话
以后遇到事情的时候
多想一想
曾肖贤若有所思的点头:
谢谢书记
黑色奥迪缓缓开动
陆睿慢慢的闭上眼睛
脑海当中却在思考着如今的状况
想不到啊
想不到
陆睿真的没想到
仁庆市的这潭水
居然深到了这个地步
刚刚老干部们的话看似漫无边际
实际上却还是有迹可循的
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
那就是希望能够在仁庆市的政绩蛋糕上
分一杯羹
本土派
如果这些人不是本地派的利益代表
是怎么说都说不过去的
刘部长
还是周副省长呢
陆睿心里面暗暗的思考着这个事情的幕后黑手
第二天上午
陆睿早早的来到办公室
一边看报纸
一边批阅着文件
书记
庞书记来了
曾肖贤敲了敲门
对陆睿说道
点点头
陆睿说:
请庞书记进来
书记
打扰您了吧
庞仁梅一进来
脸上就露出一个笑容来
陆睿摆摆手:
没有没有
我也正要找你呢
对于这个市委副书记
陆睿还是很满意的
起码庞仁梅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什么
在关键问题上从来不给陆睿添乱
并没有像当初陆睿和杜振海那样针锋相对
两个人相处的倒也挺融洽的
书记
是这么个事情
组织部那边报上来一个名单
是咱们市委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的事情
我琢磨这个事情还得您给把关
庞仁梅一脸笑容的递给陆睿一份文件
陆睿笑了笑
把文件接了过来却没有打开
而是摆摆手
让曾肖贤给自己和庞仁梅两个人倒茶
曾肖贤给两个人泡完了茶
转身退了出去
顺手把门给带上
老庞
最近工作怎么样
陆睿并没有看那个文件
而是关心的问起了庞仁梅的工作
作为市委副书记
庞仁梅分管的工作很多
包括市委党校在内的诸多部门都要他负责
这也是陆睿因为他懂分寸而放给他的权力
庞仁梅闻言连连摇头:
书记
说实话
这上了年纪就是不行了
有时候精力真的跟不上
他这是实话实说
虽然陆睿给了自己很大的权力
但是岁月不饶人
庞仁梅确实很辛苦
陆睿笑了笑:
我也听说了
我看你不要太拼命了
有什么工作
吩咐下面的人干就好了
何必非要事必躬亲呢
他之前听过一些报告
庞仁梅是个很负责的人
有些事情明明不需要他亲自到场
但是庞仁梅依旧是事必躬亲的亲自过问
非要做到尽善尽美
两个人又说笑了一会儿
陆睿这才拿起那个文件对庞仁梅笑道:
科级干部培训班
是市委党校组织的吧
庞仁梅点点头:
是的
庆东同志他们组织部审核了名单之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