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天上,星星一直陪伴着她,对她从来都不离不弃,她走到哪里星星就会跟到哪里。张欣然一直觉得星星是有生命的,她觉得头顶的这些星星不正是从家乡一路陪伴她来这里的那些星星吗

    “我一直都很喜欢星星,我在家乡上学时常常都能看到星星,它们就跟我的伙伴一样一呼陪伴着我,有时我觉得我们都在说着话。有了这些星星,和同学们分开后,我一边走夜路一边看着远处洒满山顶上的星星,心里也就不害怕了。”张欣然说,“那时,我就会把每天学过的知识在脑子里回顾一遍,把所有的英语单词默背一遍,一转过那道弯,哥哥必然会在那里等我。”首发s




第二百八十三章 往事
    “你哥哥为什么不在你跟同学们分开的路口接你你一个人走这段夜路,万一遇到了坏人可咋办”赵波涛问。

    “我们村没有外来人口,路上很安全。以前我哥是在我和同学们分手的路口接我的,后来我就想独自走这段路,不长,不到500米。在学校待了一整天,我是想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就让哥哥在前面等我了。“张欣然说,“不过我们约定好了,只是在有星星的夜晚我才自己走这段路,没有星星时哥哥会拿着手电筒在同学们分手的地方接我。那时,天地黑黑得混为一谈,手电筒是唯一能带来亮光的东西,一看到这束光我心里就踏实了。”

    “你哥哥对你真好。”赵波涛说。

    张欣然没有看他,依旧看着星空。在朦胧的星光下,她那张白净精致的脸上盛满了跟月亮一样的柔光。

    “你家离学校远吗”赵波涛问。

    “不远。走4公里山路就到了。”张欣然说,“我们学校条件太差了,咱们黄怀省是全国最穷的省,而南安市又是黄怀最穷的市,我们土关县更是南安最穷的县。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几年冬天,在寒冷的教室里尽管老师给大家生起了炉子,但同学们还是冷得直跺脚,学校为了省煤,就往炉子里加了些干木头,教室里常常冒着烟,干木头加多了就呛得人流眼泪。”首发s

    张欣然的讲述一点点把赵波涛拉回到了他来洛明工业学校之前的日子。他静静地看着她,若有所思。

    张欣然说:“到了初二以后,为了节约时间,我中午就不回家了,就把带来的凉饭放在教室的炉子上加热,看着外面纷飞的大要咽下。后来班主任老师发现我们边吃饭边被烟呛得流眼泪,就给我们弄了一些无烟煤,说以后热饭时就不要往炉子里加木头了,直接烧煤。要不,你们一边呛得流泪,一边吃饭这可怎么行咱学校就算再穷,也得让你们这些重点保护对象少受点罪。”

    “保护对象”张琰自言自语。

    “因为留下来学习的都是学习好的,老师都把我们称作重点保护对象。”张欣然说,“洛明工业学校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教室窗明几净,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而我至今都忘不了,有一次,在老家上学路上突然下起雨夹雪,把人浇成了落汤鸡,到了教室后就靠着这个炉子把全身熥干,更忘不了我第一次来这里时,爸爸早晨四点就起床,用牛车把我送到了通往外面的汽车。

    说到这里,张欣然声音有点颤抖,突然说不下去了。一幕幕难以抹去的片段,似乎变成了一种无法退却的心里阴影,在她心里日夜缭绕。她的眼睛里有种晶莹剔透的东西在闪烁,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动着,闪动着……

    “只有星星知道我的心,我永远喜欢它们,它们不说话,但又会喃喃轻语……”张欣然说。

    “唉!我时候跟你差不多,不过条件倒没有那艰苦。到了这里后我才知道,每个人的命运都由不得自己,我们班许多同学来自城市,大都是兵工厂的子弟,从家里条件就很好。想想,都怪我们出生在那个贫瘠的地方,要是我们也能出生在城市,父母每个月也能挣到工资,我们也就不会受那些罪了。”赵波涛说。首发h/>/>h/>/>s

    张欣然将目光移向他,注视着他,然后叹了一口气说:“其实到了我上中学时,条件已经比以前好些了,村里比我大七八岁的那一批孩子上学时,连家庭作业本都没有。”

    “这么穷那应该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吧”赵波涛说。

    张欣然没有回答他,只是继续说:“我们村有个大哥哥学习很好,但他爸死得早,家里很穷,他的作业本用完了,每次都是他妈给他一个鸡蛋让他去卖部换一张1平米大的白纸,回家后再对折着把它裁成作业本大,他妈妈再用针线缝成本子。这位大哥哥只能先用铅笔写,再用圆珠笔在铅笔写过的纸上重新作演算纸,一不心就把纸写破了。他考上了黄怀卫校,毕业几年后就把他妈接进城里再也不回村里了。”

    “那位大哥哥对我们村学生影响很大,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从那以后我们村里一共考出去了个学生,一旦考出去,也就算是彻底把穷根给拔掉了,他们都和那个大哥哥一样,似乎对村里有仇恨,就再也不回来了。”张欣然说,“现在想想,农村孩子要想考学是多么不容易,我上学时就帮家里干活,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放牛去给猪拔草,哪里像现在的同学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专门学习”

    “你不是有哥哥吗怎么还让你这个女孩子干这些”赵波涛问。

    “哥哥一天都没闲着,他学不进去早早就不念书了,但那时家里的活一年四季干不完,锄地、平地、播种,除了这些还要上山砍柴给牛铡草……农活都是要赶天气的,拔草、喷药、杀虫、从抢收麦子到碾打,哪个不是在炎炎烈日的高温下干的”张欣然说,“夏天收后我每年都要黑一层,瘦一圈,我的手都会蜕皮。好在上了初二以后,学校不给我们放夏收假了,这才把我给解放了。”

    张欣然的话把赵波涛也拉回了过去,他跟她并排坐在连椅上,思绪万千。“你说的这些我也经历过,往事不堪回首啊。我也是在一次次的劳动中体验到了农民的辛苦,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走出农村。我想,咱连干活的苦都能吃,学习又算得了什么”

    张欣然看了看赵波涛,心里有种同病相怜心心相惜之感。赵波涛突然觉得她的目光是多么的温暖,是多么的善解人意。更新最快电脑端:h

    张欣然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算是一丝苦笑。

    她说:“进入初二以后我对学习更加勤奋了,学习不到晚上1点从不上床睡觉。我跟你的想法一样,有什么苦比劳动更累更叫人看不见希望我照旧中午不回家,饭都是从家里带的,每顿午饭都少不了从家里带的咸菜和辣子酱。那时我爸爸在外地当矿工,妈妈一个人撑着家也不容易。”



第二百八十四章 仰望星空
    “我真的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就是真理,从初二那年起,每次考试我都是年级前几名,毕业时还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成了统招生以后,我知道自己将来就被分配工作了,也就跟那个大哥哥一样,永远不用再回我们村了。”张欣然说。首发s

    “你不喜欢你们村”赵波涛问。

    “不喜欢!我越来越理解那位大哥哥的做法了。不是我要背叛家乡,而是那里给我留下的尽是伤痕。除了漫山遍野的山花和夜空里的星星,我什么都不留恋。我爸为什么非得让我上中专因为,跟我一起上学的同学有少一半都没有把初中坚持下来,要是我再跑到遥远的土关县上高中,我自己都不敢保证还能坚持下来。”张欣然说,“我们村就像个原始部落,太落后了,那里的贫穷你根本无法想像。”首发、域名请记住三

    从公寓到开水房之间的这段路上,来来往往打水的同学们络绎不绝,他们大都三五群有说有笑,也有一些同学手里拿着书静默无语,只管低头走自己的路。

    张欣然说:“我非常感谢我爸爸,尽管他在遥远的地方给人家挖矿,但他会给我妈妈寄钱让供我上学,爸爸每年春节回来后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那时我就能穿上新衣服背上新书包。爸爸非常喜欢我,他给我说你是个女娃娃,别人都说让女娃娃上那么多学干啥正因我娃是个女娃娃,没体力,干不了活,所以才更要上学,更要拼命的学习,这样将来才能吃上轻松饭。”

    星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亮。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夜晚。

    “以前全家人都靠种庄稼挣钱,日子实在过得太艰难了,那时麦子一斤才卖两角多钱。我们勤俭节约一省再省,我的鞋子是破了缝缝了又补,记得几次走路时鞋底都磨透了。哥哥穿得是爸爸补过的鞋,太大了,一走就掉,后来我妈往鞋尖塞了一团棉花,哥哥才勉强走得了路。后来,我爸见种庄稼实在养不活全家人,就去外省的矿上当矿工了,从那以后我们的生活才稍稍宽裕了一些。要不是我爸当矿工,就算我再努力也不可能把中学上完。”张欣说。

    天上星罗棋布的星星挂在夜空,静默默不语。张欣然不再说什么了,她仰望星空。一颗一颗的星星向着她眨着眼睛,仿佛祝福着她的生日。

    张欣然从老大没有过过生日,也没有收到过生日礼物,只是在她生日这一天,全家人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饭。“我女子又长大了一岁,成大姑娘了”妈妈在这一天总会这样说,也许,这便是城里人所谓的“生日快乐”的祝福吧。

    初二那年,在张欣然过生日的那天晚上,她突然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有一种少女与生俱来的多愁善感,她甚至想起了灰姑娘与水晶鞋的故事,想起了一些不开心的事。

    吃完晚饭后,她就一个人披着朦胧的月光,独自走在乡间的路上。那天跟今天一样繁星满天,夜空广袤无垠。她一个人走着,走着……她多么想赶紧走出惆怅的少女时代,走出贫瘠的故乡。

    她静静地坐在陇上,双手托腮,看着满天的星星,觉得这些星星就像遨游太空的人挑着的灯笼,忽左忽右,来来回回。看着,遐想着,她从水晶鞋想到了美丽的宫殿,想到了盛大的舞会,想到了太空,想到了自己早已飞出了遥远的家乡,离开了这个她一旦离开一辈子都不想再回来的故乡。

    赵波涛一直静静地陪在她的身边,他不知道她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雅致,这么神往地仰望着浪漫的星空。

    “你真的很喜欢星星”赵波涛问。

    张欣然没有看他只是轻轻地点点头。月光下,她眼睛里憧憬着美丽的星空,也憧憬着自己的人生。

    平时张欣然从来都是书不离手,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而今天居然这么安静的坐在这里,居然主动要和赵波涛说话,而且,给他聊她的少女时代和童年往事,赵波涛心里好不感动。

    他期望这个夜晚就一直这么下去,天不要亮,他愿意永永远远都陪在她的左右。他从来没有这么近的跟他并肩而坐,听她讲过去的故事,他从她的身上能够感觉到一种青春的气息,一种柔美而好强的气息。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往来于开水房和公寓楼之的打水的同学已寥寥无几,沸腾了一天的校园里变得静谧而安详。赵波涛再次把目光投向她,月光在她脸上勾勒出了精致的轮廓。

    突然,张欣然把目光收了回来说:“公寓快关门了,今天浪费的时间够多的了。我们走吧。”

    她抢先一步拎起自己的热水瓶然后朝前走去,赵波涛赶紧跟在她的身后。

    到了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分岔路口,张欣然说:“谢谢你今晚陪我。再见!”

    “再见!”赵波涛机械地说。

    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一直目送着张欣然走进了女生公寓,她始终不曾回去,只是步子越走越快,急急地消失在了公寓里。

    汽01班的同学们实习返校后,大家从信箱里把积攒了几个月的信件取了出来。那天缑立本取完信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就请了几天假回了一趟家,他临走时担心把信弄丢了,就锁在了自己寝室柜子里。

    几天后,张琰收到了缑立本递来的信,他独自在9寝室里打开了这封迟迟未收到的来信——

    张琰:

    一个假期未见,甚是思念。此刻月亮就悬在头顶,我想起了那天晚上咱们学校里的月光。

    我刚才又翻出了你的说《为你折翼》。我相信你就是那个天使,我一直觉得,我们在洛明工业学校之前就认识……

    被眼泪打湿的信纸上,留着几个皱皱巴巴的痕迹。张琰赶紧将目光移向落款,上面的时间是1997年月16日。

    张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个日期是他本学期提前一周到校的时间。他仰面倒在床上,眼睛里噙着泪水。他将信纸捂在脸上,嘴角微微地无声地抽动着。



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耻后勇
    时间一页页翻过,这学期转眼就到了尾声,学校综合楼前巨大的“喜迎香港回归”倒计时广告墙前,同学们争相合影留念,9级学生以97届毕业生的名义陆续离开了学校。这一年,洛明工业学校的双向选择已经开始了,许多单位都涌到学校招聘。

    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减少,当上面的数字减少到个位数时,胡宛如也就该返校参加期末考试了。

    香港就要结束150年殖民统治的历史,正式回归祖国了,同学们每每看到倒计时牌就欢欣鼓舞。那年,在校乐队里给芮浩浩拍过照片的摄影师傅,依旧拎着照相机在校园里游荡,他的嗅觉很敏感,这段时间就专门守在广告墙前招揽生意。赵波涛和钱磊每隔几天就会换一身衣服,摆一个造型去那里照相。更新最快手机端:h/>s/>

    孙娟和赵利阳也爱跑到那里照相,有一天,他们四个在这里遇见了,碰巧陆贝贝也从这里经过,陆贝贝就给他们当起导演,把他们拉在一起摆了个英勇神武的造型,她还让大家抑住笑容,故意摆出冷若冰霜的表情,后来,这张照片颇有几分铁血战队的味道。

    “大片啊!这简直是美国大片的电影海报!”一拿到照片赵波涛就大声惊呼。

    这天下午,在汽01教室里张琰收到了爸爸的来信,他便撕开信封——

    琰琰:

    看到你去吉州实习的来信,我非常高兴。已有一段时间没给你写信了,抱歉!

    你比我幸运,我从来都没有进过兵工厂,就连咱们周王村后面凤凰山里的胜利机械厂都没去过。你上了兵工学校后,我有时路边这个厂子,还会停下脚步离远张望,这个厂的红砖墙早已破败不堪,墙上还带刺的钢丝早都锈迹斑斑了,不少地方都倒塌了。我突然想,这明明是个机械厂怎么还造手榴弹你是工兵人,回来再告诉我答案。

    你入党的事现在进展得怎么样怎么在信中不提了琰琰,学习是一方面,思想的提高和对理想的追求是男孩子不可或缺的,你要做一个有崇高追求的人,纯粹的人,脱离积极趣味的人。今年春节期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病逝了,全国人民异常悲恸,我当时不是给你讲了吗谁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给别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人们就会怀念谁。

    你们是国家兵器制造的技术力量,你们的事业就是为国防添砖加瓦,没有了战争,人们才能和平相处,才有条件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已经是男子汉了,明年就要参加工作,我告诉你:大丈夫志在千里,你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想想将来怎么才能为你的单位做点成绩,如果你不抓紧时间,没有真才实学,你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在学校里你要争分夺秒地学习,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工作了你就没有这么多时间学习了。

    这个月的生活费我给你汇去了,你要省着花,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一律不买,学生在一起不是比吃比穿而是要比学习,咱们是农村人,挣点钱不容易,你自己看着办吧。

    琰琰,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咱们县上给所有的民办教师全部转公办了。以后我的工资也能高些。更新最快电脑端:h

    期末考试快到了,为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

    愚父:张有志

    1997年6月1日

    读完信后,张琰把信叠好塞进信封,继续复习了起来。

    自从对张琰的处分在全校公开后,他脖子上像是挂着一个磐石,天天都抬不起头,希望文学社社长的职务被免掉了,入党的事也成了泡影,张琰变得越来越孤寂,很少跟人交谈,也很少说话。眼前的书本才是治愈自己的良药。

    “喜迎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子上的数字终于变成了个位数,这意味着离期末考试只剩下不到两个星期了,指导老师把希望文学社的所有工作全部交给了常诗诺和任建龙,张琰没有脸再出入神圣的文学社,他每天都抱着厚厚一撂书去阅览室复习。

    这次不光要参加本学期的考试,而且,还要补考以前不及格的课程。真正沉下心来,张琰觉得汽车制造专业的知识并不是特别难,他暗暗立给自己列出了复习计划,每天在复习之前都要在本子上写下“知耻后勇”四个字,然后再签上每天的日期。
1...979899100101...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