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你这么来去匆匆,也不知道什么来深城,我想你了怎么办”
王弘毅伸手捏着她的鼻子笑道:“你想我了,就去找我啊!”
肖芳眼镜顿时亮了起来,惊喜道:“真的,那我记住了哦,哪天我一定给你一个惊喜。”
看着她欣喜雀跃的样子,王弘毅叹了一口气,既然已经有了最亲密的关系,那么就不要想太多,尽量让她开心吧。
前世今生,很多事情,纠葛在一起。
很难说王弘毅会为了前世放弃今生所拥有的一切。
同样,对于前世在意的事,在意的人,王弘毅也希望他们幸福快乐,不会轻易放弃他们。
前世的他,经历了种种磨难,得到过,失去过,这一世,他都想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管是贪得无厌也好,优柔寡断也罢,我就是我,跟任何人都不一样,也用不着不去管世俗的眼光和看法。”王弘毅心中,渐渐坚定起来。
告别肖芳,从深城飞往花城。
王弘毅专门听取了花城无线电厂改制的进度情况。
“总体来说,无线电厂方面很配合,相关资产都清理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又有钱,对方又配合,这事应该可以很快搞定。”
谢劦脸上充满了信心。
“对了,最近有家华为公司的任总找我,想跟我们合作,一起参与改制,我和他聊了一下,我看他主要是想挖几个人,低价弄一些设备,懒得跟他谈,不过这个任总很指着,不断找关系!”
第181章 投资华为
“任总,你有他的联系方式没有,约他见一见!”王弘毅笑着道。
这个即将50岁的任总,他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
前世,关于任总和华为的种种新闻,王弘毅只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上了解过,没有近距离接触过。
如今的华为规模还不大,影响力自然没有未来那么大。
之前,华为靠代理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去年任总孤注一掷投入caaac08交换机的研发。
现在,华为的caaac08交换机应该已经研发成功了。它的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为华为占领了市场,从而逐步走向强大,逐步从山寨公司变成了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
王弘毅想跟这个未来的商业传奇人物聊一聊。
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进行合作。
接到谢劦的电话,任总很快便到了。
国字形的脸,面容憔悴,眼神中却充满了喜悦。
很显然,公司新一代交换机的研发成功,给他带来了信心。
第一次见到王弘毅,任总也非常吃惊,他想不到准备一口吞下花城无线电厂的天车公司老板,居然是如此年轻的一个人,看起来比她的女儿还要小。
虽然公司新一代交换机已经研发成功,年后就可以正式推向市场了。
但是任总深知,人才技术的储备,对公司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只不过公司目前还没有能力控股花城无线电厂。
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将厂里的通信技术专家及相关设备弄过来。
由于花城市政府已经跟天车公司就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所以就算任总表达了他的想法,但无线电厂领导及相关主管部门,都没有直接答应他。
他便辗转找到了谢劦,希望说通谢劦答应他的要求。
“华为去年营收1亿元,我们想进一步发展,但银行嫌我们没固定资产、没名气,不肯贷款,所以我们向社会求助,与地方邮电系统合作,把市场和资金紧密地结合起来,成功开发出了caaac08数字万门程控交换机,已经试点成功,马上就能向全国市场推广了……”
任总很真诚地向王弘毅介绍公司当前的状况,同时表明自己并不需要花城无线电厂的核心技术、专家和设备。
“花城无线电厂的经营范围很广,通信只是其一部分,将来我们也不会有直接的竞争关系,所以王总把这些设备让给我,只会给天车公司减轻负担。”
任总极力游说着王弘毅。
王弘毅微笑着,对于任总的话,他是相信的。
现在华为一门心思在做程控交换机。
这几年程控交换机的年增长速度接近100。
华为今年的销售额大约4亿元,而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明年直接翻番达到8亿元,95年更是达到14亿元。
“任总,我有一个提议,我可以投资华为,这样在技术、资金方面,我们双方可以实现互通……”
王弘毅的提议,让任总大感意外。
甚至连谢劦、丁友立等人,也十分地惊讶。
王弘毅这简直就是散财童子,到处投资啊。
华为公司很厉害么,怎么王弘毅跟任总随便聊了一下,就主动提出合作呢!
“王总是认真的”任总看着王弘毅,微笑问道。
此时的他,可以说雄心勃勃,对资金的需求并没有那么急迫。
王弘毅点头道:“当然是认真的,任总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我准备拿1000万元来投资,另外花城无线电厂的相关设备,也可以折算投资额度,具体任总可以思考一下。”
相对于2018年7200亿元营业额、593亿元净利润来说,现在的华为,无疑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
1987年,公司注册资本仅2万元。
1990年后,公司即实行广泛的“员工持股制度”,员工开始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入公司股票,此外,华为与各地电信、行业客户成立的合资公司员工,也享有认购资格。
每股1元的价格相当诱人。
1993年,华为公司每股净资产为583元,1994年每股净资产为459元,1995年每股净资产为391元,但每股1元的认购价格一直延续到2001年。
王弘毅拿出1000万元,并不指望按照1元每股的价格购买1000万股。
就算按照每股净资产583的价格,甚至更高,他也愿意。
首次如果以后,可以获得今后按照每股1元的价格认购公司股份的资格。
“而且,我入股以后,绝不参与公司任何决策管理,除了享受正常的分红扩股权益以外,其他的权力,可以完全无限期委托给任总或者公司工会。”王弘毅继续打出一支强心针。
提出投资,确实是一时心血来潮,王弘毅并不想干预华为的发展,相信它在任总的带领下,一定发展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甚至,可以比前世发展得更好。
王弘毅只是想搭便车,赚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我明白王总的意思了,我会认真考虑的。”任总点头道。
王弘毅的提议,还是让他有些动心。
虽然公司的资金暂时能够支撑,但是如果多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那么公司在市场开拓上面,会更加游刃有余,市场布局会更快。
任总回去以后,将王弘毅入股公司的事情,前前后后思考了很久,最终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任总便主动联系王弘毅,见面以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王总如果确实想投资1000万元到公司,一共可以获得200万股股份,此外这些股份不能享受今年的分红,明年开始可以公司净资产价格按比例购入公司股票……”
任总说着,将一张清单递过去,“这是我们需要的设备和专家人员,希望王总割爱,不纳入改制范围,由华为自行洽谈接手,无需王总折算成投资。”
“除此之外,就按照王总所说,你的1000万投资,只能是财务性投资,除了收益权,不享有其他权力。”
“如果王总没有异意的话,我们随时可以签合同。”
“居然给200万股股份!”王弘毅心中一阵欣喜。
对于任总提出来的条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了。
第182章 吹牛
如今的任总,虽然有一定实力,但是跟将来叱咤风云的任总相比,没有那么高瞻远瞩。
他这时候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打破华为发展瓶颈,实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新的程控交换机研发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虽然可以推向市场了,但是在产品研发完善过程中,他感觉专业人才还是很缺乏,而且设备需要进一步更新。
花城无线电厂虽然经营不善要破产了,但是其现有几名通信方面的人才还有一些设备,正式华为当前急缺的。
所以他才亲自来游说,希望拿下来。
王弘毅主动要求入股,而且仅仅只保留分红权和增值受益权,这个条件在任总看来很宽松。
反正公司增加一笔流动资金,可以更快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并且,任总还专门打听了一下天车公司的情况,发现这家公司的崛起无比迅速,而且王弘毅虽然年轻,但是却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甚至还是光彩事业的倡导者之一,跟刘咏好等知名人士交往颇深。
这样的人愿意投资,是对公司的高度认可,对公司将来的发展,也可能会形成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王弘毅很快便和任总签订了入股协议。
王弘毅投资10万股股份,占比1,将来公司增资扩股,王弘毅有优先购买权,但比例始终不得超过1。
对于王弘毅来说,这个条件,已经十分不错了。
要知道,未来华为公司的股权结构十分繁复,任总自己持股1,代表员工持股的华为控股占比99。
优先购买权,可以让王弘毅一直保持在华为的持股比例为1,仅分红一年就可以达到好几亿。
签订了合作协议,王弘毅请任总吃饭,两人喝了几杯酒,不知不觉聊到了电子行业的发展,王弘毅稍微提了一下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特别提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6g技术等等。
任总听得静静有味,虽然王弘毅现在所说的这些,俨然是羙国科幻电影中的画面,但是仔细想想,也未尝不可。
比如通信,过去靠写信、发电报,后来可以程控电话,再后来有了bp机、大哥大、智能手机。
通信的方式在发生改变,以过去的眼光看现在,拿着一部手机就可以跟几千里外的人直接对话,不也是科幻吗
“王总真是有太多的奇思妙想啊。”任总感叹,“互联网这东西,我也大致听说过,不是很清楚,不过听你这么说,将来发展大有可为,而通信技术的发展空间,也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
王弘毅点头道“正式如此,当然,这些只是我随便看了一下资料总结的,也不一定完全对,我对技术不是很熟悉,任总是专家,将来一定能够把华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我喜欢看科幻电影,羙国的一些电影里面描述的未来世界,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现实,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未来的社会,将更加智能,人与世界的联系,也将更为紧密……”
王弘毅顺便给任总灌输了一点物联网的观点。
看到他听得静静有味的样子,王弘毅心中暗道自己现在入股了华为公司,也不是白占便宜,如果任总能够从自己提到的一些信息提炼出有用的东西,对华为的发展,也是很有作用的,说不定将来华为会比前世发展得更好。
“不过,说来说去,我们软件及电子产品的基础技术研发上面,缺少主动权,投入不够,很容易受制于人啊。”
“说得简单一点,我们很多产品,实际上就是进口元件,然后组装。我们的很多电子行业公司,本质上就是组装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始终是最大的隐患。”
任总的脸微红,包括华为在内,很多企业都是如此。
而很少有人会想到自主掌握技术的问题。
就算想到了,但是电子产业的核心技术,可不是一点两天能够搞出来的,需要长期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
对于很多企业和企业家来说,赶紧赚钱才是正道,至于拿出大笔的钱去搞技术研发,则是不太现实的。
华为未来之所以有那么一点牛,其每年研发费用投入总额,比其净利润都还要高,这才促使它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
但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
毕竟,一家公司的投入,是很难带动一个行业的全面赶超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任总感叹,“我都有点想请你担任华为的战略咨询官了,将来,还要请你多支支招。”
王弘毅笑道“我都是胡乱说说,如果对任总有用,那就太好了,我是喜欢随便看些东西,不管有用没用,好玩而已。”
任总竖起大拇指道“你这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啊。”
尽管任总的年龄比王弘毅大了一倍有余,但是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对王弘毅十分地佩服。
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居然能够静下心来,去了解自身行业之外的信心,而且了解得那么深入,极为难的。
“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我比他大二十多岁,更是要奋起直追才行。”任总心中感叹。
得知王弘毅要去京城参加工商联的新年座谈会,任总便提议王弘毅给有关领导提议,呼吁国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
他道“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激活民营企业,壮大民营企业,而融资难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民营企业的发展始终举步维艰。”
王弘毅笑了笑,道“这个问题,我之前已经直接给杨总提了出来,对于银行来说,国有企业是嫡子,我们民营企业就是私生子,贷款难,指标批文难,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实际上上面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改变有一个过程,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一一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