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难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顾三喵
弘旭一同带回来的,还有果儿画的围巾羊毛衫羽绒服的款式图,那些图都是彩色的,漂亮极了,身为一个小姑娘,瞧见这些漂亮的东西,当然要和小伙伴分享呀。
颜姝瞧见了围巾和款式图,圆圆的眼睛亮了起来,艾玛,和羽绒服配在一起,超级好看!
“要不设个奖励制度吧,谁先把织法琢磨出来了,那就给谁赏金。”颜姝出主意道。
她已经迫不及待了!
平安大力点头,的确得设奖金!
“只要是不错的新款,那就赏一千两银子。”
“诶,穷了。”颜姝听见这个数字,肉乎乎的脸蛋上显出惆怅之色。
若是搁以前,那平安绝对小手一挥,非常财大气粗的扔出五千两银子来,结果现在只能给一千两。
穷了。
真的穷了。
各方面都要精打细算了。
“还挺不习惯的。”平安笑了。
当然,是苦笑。
一文钱真是难倒英雄汉啊。
福晋难为 第3940章 围巾(三)
弘旭织的那条围巾很快就到了绣娘手中,不过,平安对这件事上了心,也跟着学了织法,然后拿一些好看的毛线织了好几条围巾。
款式依旧挺朴实,但最起码在色彩上悦目了一些,于是她就拿来送人,养心殿的几个女孩子人手一个。
这种围巾和旗装非常不搭,两者掺和在一起挺违和的。
但几个小姑娘都挺喜欢,反正不出门,在养心殿戴一戴也挺好的,保暖性不错,挺暖和的。
这个时空,女孩子经常会给心上人送一些亲手做的小物件,向红叶目前正在追弘憬,觉得荷包帕子这些不够新颖,她便跟着平安学了织法,打算给弘憬织一条围巾。
平安对这种行径非常鼓励,她自己虽然喊着单身万岁,但绝对不会干涉旁人追求爱情,向红叶大胆又热情,对弘憬的感情也极其深,她是非常看好这一对的。
当然了。
她有自己的私心。
弘憬若真的非要寻一人成亲,那不如选一个爱他的,这样今后若是出了什么问题,那伤心的也不是他。
这种私心,是她对自家哥哥的维护,而且她还很坦诚的告诉给了向红叶。
都是做妹妹的人,向红**理解平安,她对自家大哥我也是这种心态,若是寻不着两情相悦的,那就娶一个爱自己的。
向红叶学了织法,又认认真真研究了各色毛线,趁着晚膳后睡觉前的那点时间,很快就织了一条围巾出来。
把围巾送给弘憬,弘憬收了,但观他神色,并没有太多笑意。
他这种反应很正常,色彩搭配的再悦目,那掩盖不了那围巾朴实的本质,弘憬什么身份的人呐,怎么可能因为这样一条围巾就对她笑成花呢。
不成。
难得有一个连果儿也不擅长的领域,她一定得多琢磨琢磨,这样才能给弘憬惊喜。
说实话,弘憬挺难追的。
弘憬身为果儿的儿子,自小所用的全都是这世上最顶级的,眼界也非常开阔,去过杭州去过西藏,见多识广。
因此,这世上很少有东西能让他觉得惊喜。
向红叶处处不及他,因此追的有些辛苦,她拿不出什么新鲜的玩意引他注意,她只能靠着言语各种撩,这种方式吧,若是过了,那就显得她轻浮。
可若是撩的少了,又不足以彰显她对弘憬的情感。
所以这个度很难把握,向红叶追弘憬追的挺辛苦。
现在,终于有一个全新的领域了,她要把热情投入进去,努力给弘憬一个惊喜!
当围巾在养心殿小范围的传播时,整个大清依旧在运转。
过了元宵节,搁往年太阳就不是摆设了,正午的阳光已经有了刺目的威力。
但今年与往年不同,过了元宵节,气温没有回升的趋势,天气总是阴沉沉的,还伴有小寒风,很少见太阳。
太阳偶尔出来一次,也总是被云朵挡住,一身威力被减去八成,完全成了摆设。
在这样的天气中,田地里的麦苗哆哆嗦嗦的生长着。
福晋难为 第3941章 围巾(四)
只有极少的一部分麦苗没能熬过寒冬,被冻死在田地里,但是,因为今年天气的确比往年要冷的多,所以,余下的麦苗即使被冻死,也被冻的奄奄一息,长势非常不好。
而且,除了气温低之外,还有干旱。
去年冬天挺冷,前期的雪也多,但过了年之后就没下过雪了,所以,再这么下去,该给麦苗浇水了。
麦苗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胤禛出城转悠了一圈,脸色比天气还要阴沉。
得。
庄稼减产已成定局,挽回的可能性太小。
还是把精力放在捕鱼和养殖上吧。
南方虽然也冷,但毕竟靠近赤道,比起北方,气温高了不少。
今年广州的气温达到了零下,虽没下雪,但水面结了薄冰。
但这薄冰肯定很快就会化开,冰一化,就可以捕捞了。
胤禛给十阿哥写了信,让十阿哥对这事儿上心一些。
去年只是刚开始,今后的气温说不定会越来越冷,所以得趁着现在多搞一些食物。
与此同时,朝廷鼓励百姓养殖家畜的公告也传了下去,很快就能传遍大清各地。
对于这个公告,百姓们先是愣了一下。
等仔仔细细的把公告读了几遍,不少人蠢蠢欲动了起来。
朝廷和仁善堂愿意低价提供草药,还包了销路,百姓们只需要好好养家畜就成了,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
很心动啊!
百姓们不知道朝廷此举的深层含义,看完了这个公告之后,脑中最大的念头就是养这些家畜挣钱。
挣钱。
这当然是普通百姓要干的事。
家贫的,穷的连小鸡仔小猪仔这些都买不起,当然养不了。
家富的,府上有专门的庄子和人养着这些,完全不需要他们这些主子操心。
不过,穷的连小鸡仔都买不起和富的有庄子专门养家畜的人都属于少数人,这个世界上,还是家境一般的占据了大多数。
今年庄稼肯定减产,粮价上涨是板上钉钉的事,伴随着粮价上涨,那普通百姓肯定要缩减其他开支,因此,现在多了一条挣钱的路子,大家伙儿都挺高兴的。
养殖家畜,这虽然耗时长久,但小孩子都会做,把这活计交给家中的老人小孩儿,壮劳力不需要太操心。
也不指望养的多好,平日里有蛋吃,过年了能宰了吃肉亦或者卖了换钱就成。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养这些完全不是负担——普通人家本就养了一些家畜。
现在既然朝廷鼓励多养,那就多养一些。
只从胤禛执政,朝廷的公信力好了不少,再加上这事儿有仁善堂的参与,那就更不用怀疑了。
到目前为止,仁善堂的公信力还是非常强的,整个大清的百姓对它都极其信任。
于是有些死寂的京城氛围,恢复了一些热闹,百姓们忙活着养殖家畜和扩大养殖规模的事,这些人在京城属于多数,因此汤东在傍晚入宫向胤禛汇报京城动态时,用了欣欣向荣四个字。
京城这潭水,终于有了春天的气息。
福晋难为 第3942章 春来了(一)
京城这潭水,终于迎来了春的喧闹,但是,在春风吹不到的地方,一些人依旧处在寒冬之中。
比如说,那些买不起小鸡仔的人家,这些人家也有很强烈的养殖意愿,甚至还特意去了仁善堂询问,能不能由仁善堂出资,给他们提供一些小鸡仔。
普通百姓对于衙门这些朝廷的机构有着天然的敬畏,别说是进去了,就是平常在这些机构门口走过时都小心翼翼,下意识放轻呼吸。
但仁善堂不一样。
仁善堂和它的主人一样,非常平易近人,别说是普通百姓了,就是最底层最贫寒的百姓,也敢直接去总部表达他们的想法。
就像是现在,普通人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孵蛋购买小鸡仔亦或者是其他家畜幼崽,那些贫寒的人家看的眼热,就忍不住去了仁善堂,想让仁善堂伸手帮他们一把。
他们也不是故意卖惨哭穷,大家都在京城住着,他们这些人家家里具体是什么情况仁善堂一清二楚,他们是真的把养殖家畜这事当成了挣钱手段,他们是真的需要仁善堂的帮助。
汤东和段宏中都和胤禛讲了此事,胤禛询问了一下大概情况,犹豫了一会儿,有了决定。
免费提供家畜幼崽,这不可能。
因为现在雍亲王府阔气不起来了,每一文钱都得精打细算。
况且,养殖家畜,这事儿和平日里的救灾不一样,仁善堂若是不对灾民伸出援手,那灾民就要饿死病死冻死,总之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仁善堂必须帮忙。
但养殖家畜不一样,这事不牵扯到人命,不急迫,所以仁善堂没有必须出手的理由。
仁善堂是负责救灾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灾民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而养殖家畜目前属于脱贫致富,仁善堂真管不了这块。
若是仁善堂强行管了,为贫寒百姓免费提供家畜幼崽,那必然会引起普通百姓的不满。
凭什么对贫寒人家免费提供家畜幼崽啊?
身为普通百姓,是听不得免费这两个字的!
胤禛已经在免费草药这一项上吃过亏了,他绝对不会在这一个坑里跌倒两次。
所以,不管贫寒百姓如何恳求,仁善堂都不可能免费提供家畜幼崽。
但是。
这一些百姓,是果儿不惜赔上寿命也要拉一把的人,所以胤禛自然也不能放弃。
胤禛的决定是赊账。
仁善堂可以给贫寒人家提供家畜幼崽,但这些人家必须得在欠条上摁手印,等将来这些家畜长大卖了换钱,要把欠的银子还给仁善堂。
不过,养殖有风险,万一中间出了什么事家畜死了,那这些人家照样得还钱。
若是还不上,那就去仁善堂当苦劳力,打工抵债。
这个法子是可行的,没有大的漏洞,段宏中得了命令,赶紧张罗起来了。
现在全京城的人都在搞养殖,家畜幼崽也不好找啊。
家畜当中,最常见养的最多的是鸡,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先放一边,反正有人工孵蛋这个技术在,小鸡仔就成最好寻的家畜幼崽了。
福晋难为 第3943章 春来了(二)
鸡的需要量太大,段宏中干脆招了一批人,专门孵化鸡蛋。
当然,鸭蛋鹅蛋也少不了,鸭蛋和鸭的吃法多样,午后时光恋的鸭脖闻名大清,很是畅销,需求量一直都很大。
另外还有鹅,鹅和鸡鸭比起来,普及率差的有点多,反正百姓精力有限,有鸡鸭差不多就够了,鹅的话看市场,百姓自愿养,段宏中不鼓励。
鸡鸭鹅好解决,猪牛羊就不好解决了。
这些家畜的幼崽少,不好找,特别是牛,在这个时候,不要农活都离不开耕牛,因此耕牛金贵的很,百姓不能随意宰杀,管理最严格的时候,普通百姓只要养了,那就得上报给官府。
猪牛羊的幼崽稀少,对此段宏中也没有好的法子,除了鼓励之外,并没有其他有效的手段。
当百姓们在为养殖家畜忙活的时候,春天来临了。
当然,这个春天指的是日历上的春天,和气温没啥关系。
胤禛又下了命令,鼓励百姓去田间采摘野菜。
今年庄稼肯定见减产的,粮食少,那就不能放过野菜了。
京城地区和大清的其他地方比起来,相对富庶,百姓家中有吃的,对野菜就不太热衷。
但今年情况特殊,胤禛特意下了命令,鼓励百姓去田间采摘野菜。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呀,绝对不能辜负大自然的心意。
况且,就算人不吃,也可以采摘回来给家畜吃嘛。
为此,胤禛和几个孩子商议了一下,想出一本野菜集,详细的标明各种野菜的功效和做法,好鼓励百姓对野菜重视起来。
今后的情势不乐观,必须培养百姓吃野菜的习惯。
但是,这个事目前又不能明着讲,免得引起恐慌,所以只能从侧面引导。
“莫名其妙的,突然出一本野菜集,一些人会不会多想?”弘旭问。
得拿出一个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啊。
“是这个理儿,寻什么理由好呢。”平安摸了摸下巴,有些苦恼。
胤禛思索片刻,开口道,“这样行不行,你额娘爱吃野菜,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现在世人都知晓她与我起了争执,正处在冷战中,所以你们为了讨你们额娘欢心,就从《大清植物大全》里摘抄了一部分内容,组成了野菜集。”
“你们把这本野菜集送给她,想让她消气儿。”
这个事儿胤禛为什么要与几个孩子商议?
因为这几个孩子参与了《大清植物大全》的编写校对出版。
《大清植物大全》中收录了大清境内的所有植物,所以,也不需要特意找人写书,只需要几个孩子翻一翻《大清植物大全》,把里面能吃的野菜列出来,然后编纂成书就成。
因此,若是把这个事与他和果儿的分居扯一起,应该能让众人信服吧?
“诶?还能这样?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有点弱啊,大家伙儿会觉得牵强吧。”平安听完这话,有些诧异。
“我觉得可行。”弘旭一拍桌子,然后对着胤禛竖起了大拇指,很是兴奋,“阿玛这法子真好!”
福晋难为 第3944章 春来了(三)
“额娘喜欢吃野菜,特别是白蒿,额娘只要有空,肯定要亲自去田间挖,这事儿不少人都知道。还有荠菜,荠菜饺子也是咱们从小吃到大的。”
“现在咱们特意搞一本野菜集送给她,她看了肯定开心——因为此举为她喜欢的野菜做了推广。”
“所以说,两件事看上去关联性不强,但其实是符合逻辑的。”
弘旭挺认真的给平安解释,他说的全是实话哦。
面对实话,平安自然没了反驳之语。
果儿爱吃白蒿,还亲自去田间挖,这的确是很多人都知晓的事。
胤禛看最能反驳的平安无言,便笑了一下,“那就定下来了,这事交给你们几个,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阿玛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尽早把这本野菜集捣鼓出来的!”弘旭拍着胸脯做保证。
若是手脚慢了,那野草可就老了,多浪费啊。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浪费任何食物!
《大清植物大全》里面有关植物的记载虽然详细,但现在要出的野菜集,重点在做法上,换句话来说,这本野菜集其实就是本菜谱。
这是果儿的领域,必须得请教果儿,因此等几个孩子将里面记载的野菜全部摘抄出来之后,弘旭带着手稿去了圆明园,想让果儿过过稿,指点一二。
果儿依旧在为催生棉花而奋斗,作息依旧跟着木元素走,她底子厚,虽这么熬着,但短期内也没明显的变化,弘旭见了她之后,围着她转了几圈,没发现与上次见她有什么不同,便只能遗憾的长叹。
若是果儿明显憔悴了,那他就有理由去劝果儿休息了。
他这副模样落在果儿眸中,果儿有些想笑,当然,也有感动,她先是问了京城亲朋好友的情况,然后才询问弘旭的来意。
等听完了弘旭的话,她点了点头,“这本野菜集很有必要。”
“是阿玛想出来的诶,你不夸一夸阿玛吗?”弘旭笑嘻嘻的道。
“倒也不必特意夸奖,毕竟这是小事,若是太郑重其事了,那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弘旭,“……这不是想给你们搭一个和好的桥梁吗?怎么就上升到侮辱智商了?”
“目前还处在尴尬期,不用和好。”
弘旭“!”
他惊了,大眼睛睁的圆溜溜的,“额娘,你想冷战到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觉得能面对他了,什么时候结束。而且,这不是冷战,是我单方面的内疚,不敢面对他,我是在逃避。”
果儿纠正他的说法。
哪里就是冷战呢,她和胤禛没有吵架,她是自打脸对不起胤禛,而胤禛是崩溃之后处在复健中,就她和胤禛此时的心态,真的不适合相见。
弘旭“……”
天了噜。
都老夫老妻了,干嘛还要搞的这么认真?
他真的不懂。
“额娘,你还记不记得这是你们成亲二十五年的银婚年?”他问。
“记得。”果儿说着抿了抿粉唇,然后长长呼了口气,“但谁让遇见这么一场灾难呢。”
福晋难为 第3945章 春来了(四)
“我与他的感情,在这场灾难跟前,无足轻重。等以后再说吧。”果儿垂下了眸子,继续催生棉花。
弘旭“……”
无足轻重?
若是他阿玛听见这个词,又得心痛了。
感情为什么要给天灾让步啊?
就不能自私一点儿?
不能理解果儿,但看果儿不愿意多说,弘旭只能闭了嘴巴,说起了正事,“额娘,回别墅看看这野菜集吧,若是有什么疏漏,你就给补上。”
“不用,让人拿来笔墨纸砚,你念,我听,若是有疏漏,我指出来,你记下来。”果儿道。
反正她能一心多用,一边催生棉花一边听弘旭念书对她来说真的是小事情。
但是。
她这个做法,让弘旭真的想暴躁了。
至于么?!
停下来歇一歇能怎么着啊?
不就是会死几个身份低微之人吗?
那些人活着本就没什么价值啊!
怎么就不能学一学他冷酷一些呢!
弘旭的嘴巴快要撇到耳后根去了,还翻了个大白眼,腹中有万字小论文想要吐槽,但瞧着果儿身后那堆如山的棉花,他做了几个深呼吸,忍了。
算了。
他额娘这样又不是第一日了。
他让人搬来桌子,拿来笔墨纸砚,又准备好茶水,这才开始把手稿读给果儿听。
他读累了,就换苏玖来,两个人接替读了一整日,这才读完。
弘旭在圆明园待了一晚,翌日一大早就带着修改好的手稿回京了,时间紧,任务重,得快点儿把这野菜集刊印出来出售。
这本野菜集是打着讨果儿欢心的旗号编纂的,重点不在谋利,因此价格很低廉,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只添一文钱,也就是说,一本只挣一文钱。
而且,因为一些百姓不识字,且买不起,他又让人把野菜集张贴在城门前,派专门读给围观的百姓听。
野菜集,这本书出来,在京城掀起了一些浪花。
没办法,胤禛果儿两人的关注度实在是太高,世人的视线一直搁他们身上,他们不管做什么都能引起众人的关注。
富贵人对野菜是不感兴趣的,他们就算是大鱼大肉吃多了想换换口味解腻,那也是**心种植出来的蔬菜,他们的视线落不到野菜身上。
但眼下这本野菜集是果儿几个孩子折腾出来的,而果儿的确喜欢吃野菜,于是他们终于把视线转到了野菜身上,随便买一本瞧瞧,又吩咐家中的下人挖一些,准备尝尝鲜。
普通百姓对野菜是有兴趣的,他们把野菜当新鲜蔬菜吃,每年都要田地里按照自己的口味挖一些。
现在野菜集出来,他们挖野菜的情绪更高涨了。
这野菜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喂家畜嘛,实在不行,晒干了还能当干柴用,所以多挖一点总是没坏处的。
至于贫寒人家,这些人都是把野菜当主食吃的,每年青黄不接时,他们都会涌向田间挖野菜。
今年,在野菜集的推动之下,野草顿时红火了起来,这让他们有了紧迫感,别和他们抢口粮啊!
福晋难为 第3946章 榆树(一)
野菜红火了起来,雍亲王府名下的吃食店铺紧跟潮流,按照野菜集上的做法,推出了几款新品。
当然了,野菜甭管怎么折腾,那就是野菜,卖不出什么天价,也就是给大众一个引导,让大众品尝了之后,回家尝试着自己做。
各大铺子推出的野菜新品,算是卖家秀,但因做法简单,所以普通百姓做出来的买家秀也很是不错。
而且,还有一点儿。
很多野菜其实属于草药,能给治疗一些日常的小疾病。
比如说蒲公英,车前草,鱼腥草等,都是既能当做野菜,也可以当做中草药的。
野草集里面,果儿不仅给出了菜谱,还给了药方,若是百姓有了什么症状,可以对照着症状自己采药。
于是乎大家伙儿挖野菜的热情更高涨了,每日城门口进进出出的,全都是挎着篮子亦或者是拎着布袋的人。
以上,这是城内的状况。
京城外面的广大县城和乡下,百姓们挖野菜的劲头比城内百姓足的多。
京城的百姓进出城门都要检查,而且晚上还会关闭城门,若是回来的晚了,肯定要被关在城外,因此行动上很不自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