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晋难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顾三喵
京城地区的百姓不知道自己侥幸躲过了一劫,突然下雪,气温骤降,仿佛一下子来到了寒冬腊月,富贵人穿上精美保暖的皮裘,点上火盆烧上炕,日子照旧。
不过是一个寒冬罢了,影响不了他们什么,日子照旧。
家境普通的百姓则是翻出厚厚的棉衣,也烧上炕,日子也没受多大影响。
冬天的日子不就这样么,几千年来都是这么过的。
但贫寒之家的人就惨了,没有足够的棉衣,烧炕也没足够的柴火,很快就有人冻出病来,可是,生了病,却没几个钱去抓药。
若是家中银钱充裕,他们早买棉衣干柴了,何至于会被冻出病来。
比起贫寒之家的百姓,还有更惨的,那就是没有家的流浪汉乞丐一类的人。
这种人御寒的衣物更薄更破旧,藏身之地也没有炕这种东西,他们染病的更多。
面对着这些情况,仁善堂和朝廷都有措施,他们会发一些御寒的衣物,会搭建粥棚,会设个只收取草药钱的诊病摊子。





福晋难为 第3836章 京城百姓察觉到不对
今年仁善堂和朝廷的措施一如从前,往年怎么办,今年就怎么办。
虽然京城是大清的心脏,但不管是康熙还是胤禛果儿,从来没对朝廷和仁善堂下过不许冻死一人饿死一人的命令,所以,一般情况下,每年京城地区都有冻死饿死的人。
这种情况很常见,大众都习以为常,光京城就有百万人口,再加上附近的县城,那人口就更多了,不管是朝廷还是仁善堂,都无法完成不冻死一人不饿死一人的奇迹。
但是。
今年京城地区一如从前,可天津府却不是。
天津府光仁善堂都就二千多人,在卫栋梁的协助下,提前把物资运送到各个县城,有的甚至还精确到小镇。
再加上对几万户百姓提前摸了底,知道谁家情况困难,还有一直在乡下巡逻的医疗队,所以气温骤降后,仁善堂反应迅速,目标明确,带着物资直奔那些贫寒的人家,发棉衣麻布,发粮食,发草药,尽力去完成不冻死一人不饿死一人的要求。
天津府百姓的这种待遇,很快传到了京城。
没办法,两地挨的太近,来往比较密切,再加上这种阵仗实在是太大,提前许久就开始安排,所以根本瞒不住。
有对比才会有差距,若是不知道天津府的情况,京城地区的百姓日子照旧,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但现在猛然得知天津府几万户百姓都得到了朝廷和仁善堂的妥帖安排,不可避免的,他们酸了。
富贵人家自然不缺御寒衣服粮食草药,他们酸的不是那点东西,他们酸的是果儿胤禛的态度。
这对夫妇对天津府百姓如此好,是想要干什么?
此前的义诊摊子和温泉庄子认真说来,也不算什么大事,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是真真切切关系到人命的,而且还是在义诊摊子和温泉庄子之后。
若是只有义诊摊子和温泉庄子,那他们就当做是对那几万个血手印的感激。
可是,现在果儿胤禛投入这么多物资,还下了不许冻死一人饿死一人的命令,这仅仅是为了感激那几万个血手印吗?
若真是如此,那这对夫妇给天津府的谢礼也太丰厚了吧。
以前也没觉得这对夫妇是如此知恩图报的人呐。
天津府的人就摁了个血手印,给果儿架了把梯子,这值得果儿如此回报吗?
不至于。
真的不至于。
以前真没觉得这对夫妇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设!
若真的是这个人设,那么这对夫妇今后对天津府肯定还有偏向措施,这是准备大力发展天津府吗?
那京城怎么办呐?
京城才是大清的都城,是心脏啊。
不好好发展京城,去发展天津府?
就因为那几万个血手印?
这也太意气用事了吧!
脑子被驴踢了吧!
这是把国家大事当做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吗?
太可怕了!
不成,得去找康熙了,不能这么胡来啊!
还没真的当皇帝就如此偏心天津府,若是胤禛真的坐上了龙椅,那是不是要把天津府当做大清的都城啊?
是不是要迁都?
不可以!
必须找康熙!




福晋难为 第3837章 都坐下,基操
畅春园。
消息灵通且能面见康熙的一些人,忍不住冒着严寒去了畅春园。
说起来,已经入冬了,果儿也气消了,可不管是康熙还是果儿,都没有回宫的意思。
这到底是干嘛呢?
康熙虽长久不管政事,但一般朝臣宗室求见,他还是去见的。
坐在暖烘烘的书房里听完了这些人的话,他挑了挑眉,随后笑了。
这个事他当然知道。
他也知道果儿胤禛的安排,迁都是不可能的,但为了感谢天津府的百姓,胤禛果儿有把天津府变成陪都的意思。
其实大清这会儿有陪都,那就是盛京,在未入关之前,这是后金的都城。
后金是大清的前身,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大金,定都盛京。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大清,之后大清入关,占领了北京城,于是乎就迁都北京,而原先的都城盛京退居第二,成为大清的留都。
认真说来,陪都和留都不是一个概念,但在大清,这俩都指的是盛京,所以也没做明确的区分。
但是,盛京虽为大清陪都,但谁让胤禛果儿对这个地方没啥感情呢。
特别是果儿,根本没去过盛京。
而天津府的百姓却是给她架了把梯子,让她有台阶可下,这种情况下,她偏向天津府很正常。
只允许京城百姓不信任她提防她,就不许她偏向给她架梯子的天津府么?
天下可没这样的道理。
所以,面对着这帮人的不满,康熙很是淡定的表示,这夫妇俩的确想要把天津府发展为大清陪都的念头,至于如何实施,这个目前还没具体的措施。
不过,京城的百姓莫担忧,毕竟紫禁城在北京,大清也定都北京城百年,不管如何,北京城都会是大清的心脏,绝对的政治经济中心。
只是,资源是有限的,既然决定发展天津府了,那么今后各种资源肯定向天津府倾斜,就比如这次的送温暖措施,定下了天津府不冻死一人不饿死一人的政策,那么京城这边肯定就顾不上了。
可果儿也没办法嘛,谁让人手和物资都不够呢,天津府的百姓刚给她架了把梯子,她肯定要紧着天津府来嘛。
至于京城百姓,不要矫情嘛,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每年都有冻死饿死的人,今年肯定也不例外啊。
反正朝廷和果儿都尽力了,都无愧于心。
至于其他福利,比如说温泉庄子医馆孤儿院女子学堂这些,其实这些也没出现几年,往前推二十年,这些东西都没有,可京城百姓不照样过来了嘛。
所以不要大惊小怪,小事情,真的是小事情,都坐下,人之常情,基本操作罢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该吃吃,该喝喝,日子照过,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成了,果儿只是想要发展一下天津府罢了。
她一没对京城百姓征收乱七八糟的税变着法子从百姓手中夺银子夺物资,二没有仗着身份到处欺负人,所以一个个都跑来找他干啥?
指望他给主持公道?
这不是搞笑嘛,果儿也没干啥伤天害理的事啊。




福晋难为 第3838章 传遍京城
果儿不搞苛捐杂税。
果儿不徇私枉法。
果儿不鱼肉百姓。
果儿只是把给予京城百姓的福利,收回来一些。
但是京城百姓有什么资格谴责她呢,毕竟她给予的那些福利,全是用的雍亲王府的银子。
这些年来,她不但没拿过国库的一文钱,还经常往国库里捐银子。
所以,这会儿康熙面对着这帮人的哭诉,很是理直气壮,“朕还能管着儿媳妇的私库吗?她私库里的东西,朕拿什么脸面去管?”
他一个当公公的,哪儿来的脸去管儿媳妇的银子?
就算是德妃这个正经婆婆,也没资格去管儿媳妇的私库,因为这年头女子的嫁妆属于私产,旁人动不得。
所以这会儿找他干啥?
他劝不了,也完全理解果儿的决策,所以散了吧散了吧,甭来扰他清净了。
若真的要生怨,那也甭怨果儿,毕竟当初是你们这帮人先看不上她的,现在她不拿热脸去贴你们的冷屁股了,甚好。
身为皇家儿媳,现在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就该高冷嘛,更别说她还是大清的国仙,是神使,这么多身份堆在她身上,她想怎么干什么就干什么。
等她真的危害无辜百姓了,再来找他这个皇帝主持公道。
康熙明着嘲讽,把这帮人全挤兑走了,等这帮人走了,他一边慢悠悠的品茶,一边想接下来的事。
这才刚开始呢。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由着果儿的性子来吧,她高兴就好。
且说那一帮专门出城去找康熙告状的人,他们灰溜溜的回了京城,心情沉重,很快就把康熙的话传了出去。
果儿胤禛的确打算把天津府变成大清的陪都呢!
今后这夫妇俩人的政策要向天津府倾斜了!
身为皇城根下的人,今后待遇要比不上天津府那些乡巴佬了。
哎呦这可怎么办啊!
怎么办?
京城那帮富人贵人都懵逼了。
就因为那几个破血手印,果儿竟然要把天津府发展成大清的陪都?
这也太任性了吧!
大清已经有陪都了啊,盛京!大清的老巢!
这会儿再搞一个陪都,有什么用?
就因为那帮人给她架了把梯子?
太意气用事了!
建一个陪都,这么大的事,她竟一个人决定了,她竟一个人决定了!
太可怕了!
把大清交到她手中,实在是令人恐惧!
康熙真的不管?
还有胤禛,骂了他多年的吃软饭的小白脸,所以他现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真的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在有留都的情况下再建一个陪都,太荒谬了!
必须阻止啊!
胤禛早就预料这帮人心里会怎么想,所以他早就交代汤东了,一旦消息传出去,那立马下水军,在各大店铺和街头巷尾向大众表明一个事实:
发展天津府的一切费用,都是果儿自己负责。
她自己挣的银子,她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在没有动用国库的情况下,身为国仙和神使的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除了康熙,谁都无法阻止她。




福晋难为 第3839章 普通百姓慌了
胤禛下水军的目的是强调果儿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个事实,他并不是想控制舆论,所以,等汤东的水军把这个事实宣扬的人尽皆知,他就让汤东收手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京城众人的反应了。
那些富人贵人听到这个事实,嘴巴上沉默,心里却是有些不服气。
果儿赚的钱,不还是从他们身上挣的吗。
若是他们不去雍亲王府名下的各大店铺捧场,那果儿上哪儿挣银子去?
果儿从他们手中挣了银子,结果现在要把这银子用到天津府那边,他们难以服气!
至于普通百姓,这个事实对他们来说犹如当空一道响雷,震的他们大脑空白,等回过神之后,忍不住哭嚎了。
怎么能这样呢?
怎么可以呢?
他们觉得他们日子过的一般,可在这一般的基础上,果儿还要收走一部分福利,太残忍了吧。
他们今后的日子,要由一般模式变成困难模式了吗?
医馆孤儿院女子学堂这些,他们要和天津府的人争名额吗?
过年给老人发放肉食粮食铜板、大年初一发放新鲜蔬菜还有仁善堂的救助等,他们要排在天津府后面吗?
要哭了啊。
真的哭了啊。
这点儿东西对富贵人家来说不算什么,对家境普通的他们来说却是异常珍贵,医馆关系到救命,孤儿院女子学堂关乎未来的出路,这与他们的未来息息相关啊。
在名额本就紧张的情况下,他们还要和天津府的人争?
凭什么啊?
就因为那个破感谢书?
果儿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她要是喜欢感谢书,那早说啊,他们肯定做出上百个送给她,一口气让她过足了瘾!
她自己不提,现在却把一切怪罪到他们身上,太可恶了吧。
他们无辜啊!
今后他们办啊?
不去雍亲王府名下各大店铺消费捧场吗?
上次果儿在天津府搞义诊摊子时,他们因为愤怒,已经不去雍亲王府名下各大店铺捧场了,各大店铺的客流量明显减少了。
在各大店铺客流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果儿依旧坚持要发展天津府,要确保天津府今年冬不冻死饿死一人,这说明果儿根本就不把他们的捧场当回事。
他们去捧场,那果儿挣不了几个钱。
他们不捧场,那果儿也损失不了几个钱。
所以果儿根本就不把他们当回事,坚持要偏向天津府。
……
……
搞清楚这个事实,这些人心里头当真是哇凉,身心都像是坠入了冰窖,每一根毛孔都冒着冷气。
他们对果儿,无关紧要……
他们威胁不了果儿,果儿却是可以轻而易举的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
而且果儿的行径还是正大光明不怕谴责的,因为他们从前享受到的福利,都是她掏的银子……
多年以来,她一直都像是平衡器,她赚富人的银子,然后去救助穷人,以达到大清的稳定平衡。
现在,她要把救助的对象,偏向天津府的人,而他们这帮京城的人,根本就奈何不了她。




福晋难为 第3840章 认清楚自己的位置
认清楚自己位置的普通百姓,流眼泪的真不少,甚至许多还产生了恐慌情绪。
从前刻意忽略的、对果儿那种需要卑躬屈膝的敬畏,在此时终于冒了出来。
果儿的形象一直都是温和的,仁慈的,心软的,这些年来,尽管她的身份一直在往上涨,但她的视线始终搁在弱势群体上,她放在社会底层百姓身上的视线,从未偏离过。
所以,即使她身份越来越高,但其实很多普通百姓是不怕她的。
普通百姓对皇权那种根植到骨子里的奴性、敬畏、恐惧等情绪,在果儿跟前是没有的。
她脾气好啊。
她从不滥用权力仗势欺人。
她也不拿鼻孔看人,在她跟前只要没违法乱纪,那即便是规矩错了,她也不会在意,她也不会故意端出高姿态令人生畏。
她真的非常平易近人。
这样一个温和无害的她,实在是令普通百姓无法恐惧和敬畏。
不然的话,也不会经常议论她身上那乱七八糟的流言,也不会打心眼里不信她,更不会和她僵持了那么长时间。
在潜意识里,他们知道只要他们不违法乱纪,那果儿就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可这一次,果儿周身的温和消失不见,她高冷了起来。
她也没搞压榨欺压那一套,她只是要收回一些福利。
可即便如此,过惯了舒坦日子的普通百姓,也接受不了。
自己的生活水平要由一般模式进入困难模式。一想到今后的艰难,从前被忽略的奴性敬畏恐惧一下子全冒出来了。
以前她不计较,那是她大度。
现在她开始计较了,那以后……
且不说那些福利了,万一她要搞一些苛捐杂税呢?
一瞬间,很多普通百姓都有了最糟糕的打算,果儿今后若是不给他们福利,还变着法子剥削压榨他们,那他们也不能把她怎么样吧?
她虽温和,可现在寒了心,谁都不能保证她今后会如何……
想到这种最糟糕的情况,普通百姓对于上位者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害怕卑微敬畏顿时全涌了出来,他们哭,他们害怕,他们懊恼。
遇见个温和的果儿,所以就以为她会永远温和,根本不怕她,作天作地。可谁知道,天津府用一个破感谢书,就把她的温和给撬到天津府去了。
从前那种舒坦日子,真的要一去不复返吗?
他们悔啊!
普通百姓不擅长演戏,恐慌之下,难免就表露了出来。
于是乎蚂蚁处很快发现了,汤东让人收集了一些消息,然后又在傍晚入宫了。
养心殿里正在用晚膳,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就是果儿不在,热闹少了几分。
等汤东汇报完情况,不等胤禛开口,弘旭先噗嗤一声笑起来了,“这会儿慌了怕了,晚了。”
“以前额娘真的太善良了,惯得他们蹬鼻子上脸,今后就该高冷起来,不给他们一个好脸色。”
“那倒也不至于,你额娘又不会总板着脸。”胤禛摇了摇头,随后对汤东道,“让人放出消息,就说福晋只是政策向天津府倾斜,其他的跟从前一样,不会鱼肉百姓。”




福晋难为 第3841章 不值得,他们不配
“啊?阿玛,这个没必要吧?”弘旭听了胤禛这话,有些不满,“他们不是把姿态放的很高嘛?正好趁着这一波吓一吓他们啊。”
“恐慌之后,就知道感恩了。”
“我赞同大哥的观点。”弘憬出言,支持弘旭。
“我也支持大哥的观点。”平安大力点头,“这帮人啊,以前额娘待他们太好了,所以他们不仅不敬畏额娘,还把额娘给的那些福利当做是天经地义。”
“他们不知道感恩啊。”
“这样的人,待他们好有什么用?就该狠狠吓唬他们,让他们一直处在恐惧当中,这样,等将来他们发现额娘并没有把他们怎么样,他们反而会感谢额娘的仁慈。”
“阿玛,你说我这种观点对不对?”
说道最后,平安美眸亮晶晶的看着胤禛,希望让胤禛认可她的说法。
胤禛“……”
这个说法,也没什么不对。
毕竟人性本贱,你让他们一尺,他们会得寸进尺,你抽他们一巴掌,他们恐惧之后也就老实了。
只不过,他心情有点复杂。
果儿把她家乡那一套平等温和搬到这里,并且坚持了快四十年,可现在来看,没多大用。
这帮人不知道感恩,只会蹬鼻子上脸。
果儿怕是又要伤心了。
他该去看看她。
心里头有这个念头,把手上的紧急事务处置了一下,他带着四个宝和平安去圆明园了。
四个宝想额娘,他也想果儿,他不只是想,他也担忧果儿。
气温降的突然,果儿肯定要没日没夜的催生棉花。
等到了圆明园,印证了心中所想,胤禛便不顾果儿的反对,强行拉着她休息。
“就这帮不知道感恩的凉薄之人,你救他们做什么?死就死了。为了这种人累坏了身子,不值得。”胤禛故意板着脸,把汤东向他汇报的那些言语原封不动的转述给果儿,好让果儿知晓那帮人的前后嘴脸。
为了这么一帮人让作息跟着木元素转,没必要,也不值得。
果儿听完了胤禛的话,眨了眨眸子,随后冷笑了一声,“后悔了?”
“悔的恨不能撞墙。”
“那只有悔么?”
“还有哭嚎,但实际行动也就是朝着皇宫或者是圆明园的方向跪拜,口里各种念叨。”胤禛道。
“怪不得我信仰力又涨的快了。”果儿叹气。
她还指望着普通百姓怨恨她呢,这样她信仰力增涨的就慢了,谁知道这两天倒是比从前更快了。
头疼。
“他们就不能有骨气一点吗?继续恨我埋怨我嘛!”她很苦恼,一张脸蛋皱成了包子。
“他们还担心你会欺压他们,哪里敢和你扛?”
“那跪的也太快了,就不能坚持坚持?从前晾着我的那股劲儿。”
“那时候还不是仗着你脾气好,所以敢作天作地,现在你不温和了,他们立马就软骨头跪了。”胤禛说着抬手捏了捏她气鼓鼓的脸颊,“不要为这些人浪费感情,他们不配。”
“这场天地给的考核,咱们拼尽全力就好,不需要拼命。”




福晋难为 第3842章 她得拼命
尽力就好。
不需要拼命。
果儿听了这话,一张脸蛋皱的更狠了。
“其实这些天,我一直也在想这事儿。”她一心能多用,催生粮食的时候不免会想这个想那个。
她现在真的端了高姿态,对京城百姓冷了下来。
但是,若要让她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百姓被冻死饿死,她心里还是迈不过这个坎儿。
1...648649650651652...8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