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晋难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顾三喵
卫栋梁没想到天津府的百姓也有份,赶紧再次跪地谢恩,果儿真的是太心善了,这些本就是他和百姓应该做的啊。
那帮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实在是可恨!
“成了,随我和四爷去见一见皇阿玛。”果儿说着站起身来。
这个事应该告诉康熙,僵持终于结束,募捐该提上日程了。
康熙对此事的看法和胤禛差不多,尽管他不喜欢果儿,但在这件事上,他和果儿是站在同一阵线的,现在,果儿受的委屈,有百姓看到了,并且做出了回应。
还给了果儿台阶下,果儿可以将募捐一事揽过来了。
非常好。
这个卫栋梁很机灵嘛。
给果儿解决了这么一个难题,只拿黄酒打发,有些寒酸了,应该考察一下,若是无其他大的问题,可以提拔一下,入京当京官。
“阿玛,福晋她以后想大力发展天津府。”胤禛解释。
不是不给卫栋梁升官,是卫栋梁留在天津府可以做更多的事,若是这些事做的好了,那以后肯定升。
反正从这一刻起,肯定是要重要卫栋梁的。
康熙听了这个解释,张了张口,但很快又摆了摆手,“你们夫妇做主吧。”
这次京城的百姓,的确不如天津府的百姓。
这对夫妇开心便好。





福晋难为 第3790章 公开,透明(一)
胤禛在圆明园待了一晚,次日便带着绢布卫栋梁回京了,除了平安,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回了京城。
到了京城,胤禛先是把胤祥十四阿哥八阿哥福全叫了过来,同他们商议此事。
天津府的百姓给果儿了个台阶,接下来就是把此事公布,果儿顺理成章的消气,然后把募捐提上日程。
但果儿也公开说了,募捐这个事仁善堂就算揽过来,那形式也和从前不同。
“为防止再有人怀疑福晋私吞银两物资,她准备把每日募捐所得公开,不管是一个铜板还是一个馒头亦或者一个布条,全都列出来,贴在城门口公示,以证清白。”
“至于这些铜板馒头布条的最终去处,将来也都会贴出来,好让众人看的明白。”
“啊?”十四阿哥闻言愣了一下,“这啥意思?”
“你不懂?”胤禛反问。
“我听懂了,但有些不敢置信,这么搞的话,得多麻烦啊!而且,四嫂也有些憋屈啊!”十四阿哥眉毛拧了起来。
“是有些麻烦,所以你四嫂她准备派专人负责此事,然后从募捐所得的银两中抽取一部分当做辛苦钱。”胤禛又道。
“啊?”
胤禛这话一出,不只是十四阿哥疑惑,另外三人也脸上出现了不解,这啥意思?
将四人的神色看在眼中,胤禛慢悠悠的解释,“经过这一次,福晋她清醒了,不打算跟从前那般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了,她今后要学会算账,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更何况是她与大众。”
“现在是大众希望她把募捐一事揽下来,既然如此,那她肯定要收取一些辛苦钱。”
“她不指望借此赚钱,但也不能往里面倒贴钱,管理募捐所得的银子物资需要用到不少人手,这些人手日常的开销,她不会承担,一切花费全都从募捐所得的银子中抽取。”
“这样很合理吧?”
胤祥“……”
十四阿哥“……”
八阿哥“……”
福全“……”
四个人皆沉默。
片刻之后,胤祥出言打破了室内的寂静,“那大众同意这个法子么?”
“不同意的话,就不捐,不强求,这是个人自由。”
“那万一无一人肯捐呢?”十四阿哥问。
“这种极端情况,应该不会出现。就算是出现了,那就不捐,正好清净了。”胤禛看的很开。
有天津府百姓的表现在,肯定不会出现无一人肯捐的极端情况,凡是相信石刻预言的,该捐还是会捐。
不想捐的话,他也理解,绝对不会借此为难谁。
“募捐这个事本该如此,大众把手中的银子物资交给仁善堂,那仁善堂就该公布一切明细,这样大众放心,仁善堂也不用惹得一身臊。”
胤禛解释道。
这个法子,也是果儿这段时间给他唠叨的。
后世有许多公益组织,但因为账目不公开不透明,所以这些组织的公信力都不太好。
现在果儿搞募捐,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公益了,牵扯到这个敏感话题,最好的做法就是全部公开,全部透明。




福晋难为 第3791章 公开,透明(二)
其实上一次募捐时就该这么做了,但当时果儿没想到这一点。
上次募捐的接收者是仁善堂,这些年仁善堂的账目从未公开过,因为仁善堂的所有支出都是果儿在支撑,因此她不需要对大众负责,仁善堂也不需要对大众负责,于是她脑中这个概念就不是太强烈。
再加上仁善堂的公信力也不错,这些年来也没听说有百姓质疑仁善堂,所以她以为大众是信任仁善堂的,就没想过把这个明细公开。
拿了大众捐的银子物资,本就该给大众一个交代,这个交代该由她主动提出来,而不是被旁人质疑了才被动的公布账目。
所以,其实也不能怪别人怀疑她,是她自己没做好。
这一次果儿的想法很简单,若是她负责募捐,那就要算清楚一切账目,她和大众本就是对立的关系,根本就不需要讲感情,冷冰冰的数字才是她与大众最好的处理方式。
“不只是这一次的募捐,还有上一次的募捐,所有账目都要公开,给大众一个清楚明白。”胤禛说道此处顿了顿,而后道,“不管大众同不同意这次的募捐,上次的账目都要公示。”
“我已经交代下去了,段宏中明日就能把相关的一切明细整理出来。”
“公开,透明,接受大众的监督,这是福晋今后行事的准则。”
胤禛这话音落,在场四人再一次沉默了。
这个做法……对他们这个阶层的人来说,有些不适应。
准确来说,是胤禛的“监督”两字,让他们有些不舒服。
他们是什么身份的人?
轮得到大众来监督他们?
开什么玩笑。
这两个字扔到他们身上,简直是对他们的侮辱。
以他们的身份,何至于憋屈到这个地步啊……
有些皇帝想要银子了,巧立名目增添各种乱七八糟的赋税,强行从百姓手中夺银子。
可现在轮到果儿了,被迫拿了大众的银子,还要接受大众的监督……
憋屈。
太憋屈。
不用把姿态放的这么低啊。
唉。
太心善了。
怪不得被大众欺负。
“四哥,四嫂她根本不需要在意旁人的看法,无愧于心不就成了。”十四阿哥叹气。
“这种事牵扯到了大众,谁的银子物资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珍贵的很,所以必须公开透明。拿了旁人的银子物资,就该让旁人放心,这样的话,这种形式的募捐才能持续下去。”
“不然的话,以后就没人捐了。”
胤禛说着笑了一下,“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但福晋与我都不觉得憋屈,这种方式能避免许多争执流言,非常清净。”
他这个想法,倒不是因为和果儿相处久了被果儿影响,换做是上辈子的他,也会同意这种做法。
拿了旁人的东西,就该给旁人一个交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管放在哪个时空,哪个朝代,这种做法都是正确的。
胤禛坚持觉得不憋屈,那胤祥几个人自然也没了话,当事人都这样表态了,他们当然要跟着当事人的想法走。
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福晋难为 第3792章 公开,透明(三)
这一日,京城有了新的热闹。
今日香茗阁的报纸,免费。
不仅免费,而且还是两份。
报纸上的内容,倒不是以往的文章评选,一份刊登的是去年那次募捐的明细。
那次募捐许多人掏银子掏粮食掏其他物资,积极响应,把胤禛果儿包括康熙在内的库房宅院都填的满满当当。
这些东西,一部分人运去了各地的仁善堂,另外一部分留在了京城。
流向各地仁善堂的那部分账册,目前没办法拿到,但等拿到之后,肯定会公开。
所以今日公开的,主要是留在京城的那部分。
这部分东西,在上次沙尘暴后动用了一部分,剩下的全堆在了库房中。
这些库房,每月会给大众一个抽查的机会,也就是随机选人,随机领着人去这些库房检查,看里面的东西能不能和账册对得上。
另外一份报纸就很简单了,上面刊登的是天津府百姓写感激书的事,果儿因此消了气,决定把募捐一事揽下来。
不过,这一次的募捐,和上次不同。
这一次的募捐不仅要公开一切明细,还要收取一定的辛苦费。
若是同意这种形式,那就去城门口仁善堂所设的摊子上捐东西,若是不同意,那就不捐,朝廷和果儿绝对不会强求。
这两份报纸一出,上面的内容像是长了小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
果儿生气,这个事挺敏感的,牵扯到京城里的每一个人,关注度极其高,而且还持续了许久,果儿生气,京城里的百姓不知道如何让她消气,于是就这么一直僵持着。
现在,有人把这僵局给打破了?
天津府的知府,一个从四品的小官,走遍了天津府几万户人家,弄出了这么一份感激书?
卫栋梁的那几十匹绢布,胤禛让人放在了城门口展示,以证明他所言不虚。
京城里的人看了报纸,纷纷涌向城门口,想瞧一瞧这感激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等真的看到了实物,众人表现不一。
有的人懊恼的拍大腿,唉,他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没人站出来牵头啊,僵持了这么久,现在被一个从四品的小官抢了先!
这个小机灵鬼,今后肯定是胤禛果儿的重点培养对象!
唉!
有的人则是面上沉默,心中不屑。
诶,就这玩意让果儿消了气?
果儿也太好糊弄了吧!
这种东西只不过是付出一点时间,和每户人家的一点点血而已,如此廉价,就让果儿消气了?
这么上赶着消气,是不是也端不住了?
是不是庆幸终于有人肯给台阶下了?
那个石刻预言,果儿肯定也关心的不得了,甚至说,那个石刻预言就是果儿搞出来的,她肯定是信这个的。
现在急匆匆的消气,为的其实是石刻预言吧?
本想端一把高姿态,结果愣是没人给她搬梯子,愣是晾了她那么久,这事真是笑死人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事算是过去了,不要作天作地了,赶紧募捐吧。




福晋难为 第3793章 公开,透明(四)
不管是盼着果儿好的还是心中嘲讽果儿的,这会儿都达成了一致,赶紧募捐吧。
沙尘暴带来的阴影还未散去,众人心里头只剩下石刻预言这一个救命稻草,甭管有没有用,先捐了再说,这样最起码能得一点心理安慰。
至于这次募捐的形式嘛。
果儿把账目公开,这自然是极好的。
但是,果儿竟然要收取一些辛苦费,啧啧,真是令人惊掉下巴啊。
果儿这是真没钱了吧?
不对。
她再没钱,这点辛苦费还是有的。
现在,拿大众募捐的银子当辛苦费,和她一贯的人设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心善,结果拿大众募捐的银子当辛苦费。
聚宝盆转世,结果看上了大众募捐的那点银子。
啧啧,啧啧啧啧,这人设真是碎成了渣渣。
这是要露出本来面目了?
她抛弃了以前的人设,今后打算走什么路线?
当然,以上的想法,来自于反对果儿厌恶果儿之人。
在这帮人以外,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果儿的。
在这些人看来,果儿此举,纯粹是寒了心。
她独自一人支撑了仁善堂那么多年,结果现在有人因为这点银子怀疑她私吞,将她多年的辛苦和真心全扔到垃圾堆里踩了又踩。
这种情况下,只靠着天津府几万户的百姓,她的心怎么可能重新暖起来呢。
她啊,用这种方式证明清白。
也用这种方式与大众划清楚界限。
大众不信任她,她今后也不信任大众了。
今后大众与她,只剩下冷冰冰的数字了。
唉……
走到这一步,明明是对双方都好,但也真的是让人百味陈杂。
算了,不想了,捐吧。
有银子的捐银子,有粮食的捐粮食,有其他物资的捐其他物资,现在大众能抓住的,只有一个时刻预言罢了。
看完了绢布的众人,纷纷赶回家中,他们对果儿收取的那个辛苦费,倒是没什么大的意见。
没法子,上次沙尘暴带来的心理阴影太大了,一想到那末日般的场景,他们也没心情计较那点辛苦费了。
国难当头,保命要紧啊。
于是上次募捐时的热闹场景又重现了,京城又堵车了,许多人家的马车驴车牛车三轮车挤在一起,艰难的往城门口赶去。
上一次募捐时,果儿给银子粮食设定了最高额,超过这个数额一概不收。
这一次的募捐,原本她也定了最高额,但中间生了这么长时间的气,她就把这个最高额给取消了,全凭个人自由,爱捐多少捐多少。
捐的多了,她不会高看一眼。
捐的少了,她也不会搞歧视。
她只明确表示,她不会跟上次那样,按照这个数额给众人免费发草药药酒,她手中的订单积压太多,不可能再接新的订单。
所以,众人也不要想着这事搞攀比,看每个人的心意,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果儿把话讲的明白,但丝毫不影响众人的募捐热情,大家伙儿都被上次沙尘暴给吓着了,抓着石刻预言当救命稻草,既然要救命,自然不能吝啬。
捐!




福晋难为 第3794章 百姓万岁
养心殿。
募捐的盛况很快传到了胤禛耳中,听完了侍卫的汇报,他叹了一声。“看来众人都信了石刻预言。”
“除了信这个,他们是真的没有法子了。况且,这个也符合逻辑嘛。”弘旭坐在他身边,也在批改奏折,闻言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人是群居动物,纵观人类几千年历史,每一次大灾都是靠众志成城才过来的。”
“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人类走到今天靠的是自己,靠的是每一个在大灾大难前付出的个人。”
胤禛“……”
他扭头看了眼弘旭,问道,“那你是不是要喊一声,百姓万岁?”
“当然。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心肠坏的人,但总体而言还是好人居多,不然的话这个世界早完蛋了。”弘旭说着想起卫栋梁,他抿了抿唇。
卫栋梁这个人就很典型,能代表许多普通百姓,反正甭管是人是妖,和大众都没啥关系,是妖反抗不了,是神不用反抗,总之,专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成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占据了多数,所以不管是上次的募捐还是这次的募捐都挺成功。
“若是这一次能扛过去,我肯定要招人专门探讨记录这次的灾难,并且编纂成册,著书立说,以纪念和歌颂在这场灾难中出力出钱的每一个人。”
“你怎知他们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胤禛有些好笑。
“论迹不论心,他们怎么想我不关心,我只看他们怎么做。至少,他们在捐东西的时候,心里想的肯定是能用这些东西,度过这场灾难。”
“这个想法是真的,那他们的善心就是真的。”
弘旭说着终于抬眼看向了胤禛,“你觉得呢?”
迎着弘旭清澈透亮的大眼睛,胤禛俊脸上的笑多了起来,“你说的对,他们在捐东西时,心里想的是能借助这些东西度过灾难,所以他们的善心是真的。这样就足够了。”
“那阿玛同意我事后著书立说了?”弘旭问。
“当然,歌颂英雄,歌颂百姓,这是好事。”
“那额娘和阿玛是这场灾难中的英雄咯?”弘旭说着挑了挑长眉。
“你额娘是,重点在她身上。”
“可她的异能又不能暴露,她不管催生出多少粮食,对外只能说朝廷和她暗中种出来的,她注定要深藏功与名。”
果儿名下的庄子其实并不多,所以,到时候把粮仓里的粮食运出来时,肯定要扯上康熙和朝廷的大旗来遮掩。
果儿的功绩,不可能完全摊开的。
这样的话,她就失去了一些光芒,无法独领风骚。
“那就如实记述,一切交给后人评判。”胤禛道。
他对这个并不在意,事实怎么样,那就怎么记录。
“那你们就并肩成王了,两个都是英雄。”弘旭笑嘻嘻的道。
“这个词好。”胤禛也笑。
他喜欢这四个字。
“那你和额娘等着吧,我一定会拿出一本经典著作的!”弘旭说着忍不住握拳。
“很有创作热情?”胤禛瞧了他一眼。




福晋难为 第3795章 公开仁善堂账册(一)
“当然!有阿玛的《叶昊传》在前,我和弟弟妹妹都想要追赶,但一直没时间,也没惊艳让人眼前一亮的灵感。”
弘旭说着大脸蛋染上了惆怅,“话说,原本说好也要向额娘投稿子的,但写来写去都不满意。”
“我突然理解三叔了……”
“文学这块,也是需要天赋的,腹内所装书籍,并不能决定文章的质量。”
胤禛,“……你到此时才明白这个道理?”
他想要扶额了,摇了摇头,他有些无语和好笑,“看你额娘就知道了,她过目不忘,脑子里装的知识比咱们一家子加起来都多,可她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幼童水平。”
“文学,说到底属于创作,创作肯定需要天赋。”
弘旭“……”
他啧啧了好几声,“阿玛,我要把这话转述给额娘听!”
“她承认这一点的,并不会因此动怒。”
“唉!额娘就是太有自知之明。”
“这是优点。”
弘旭撅了下嘴巴,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然后道,“阿玛说的对。”
他抬手挠了挠头,把思绪又转到写文章这块了。
准确来说,是写话本小说。
他对八股文没啥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能流传到后世的著作。
但这个东西,还真是要靠天赋……
“别想了,干活。”胤禛扭头见他整个脸蛋都快皱成包子了,便出言打断了他。
“诶,好吧。”弘旭叹气,暂且把这事抛到脑后,拿起了奏折。
胤禛又道,“不只是京城搞募捐,各个府也要搞募捐,形式与京城的一样,只要是大众捐上来的东西,全部公示。”
虽然说京城的富人多,但只靠着京城的募捐是支撑不了整个大清的,所以地方也得行动起来,整个大清一起努力,这才叫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是该这样。”弘旭嗯嗯点头,“正巧仁善堂招收了许多新人,人手还算充足。”
天津之战中死亡将士和普通百姓的家属,除了能得到果儿发的抚恤金之外,还有一个进入仁善堂的机会。
经过近一年的筛选,仁善堂招了许多新人,这些新人正好能参与到此次的募捐之中。
“对了,我在想,要不要把仁善堂这些年的账目全部公开。”胤禛有些犹豫的开口。
“啊?”弘旭惊讶,一双眼睁的溜圆,“阿玛,你在开玩笑吧?”
“没有开玩笑。”胤禛神色严肃。
“二十年的账目,堆积成山了,怎么公开?”
“编纂成册子,放在香茗阁出售,以成本价出售,想看的话,掏银子买。”
“……谁会买?就算是成本价,那也得几千两银子一套。”倒不是说内容有多贵重,主要是账册太多,二十年的账目,涉及大清各地,堆积成山这四个字,并不是夸张,而是在陈述事实。
谁会花几千两银子买这个?
钱多没地方花么?
“不管有没有人买,先刊印出来再说。”
“干嘛非得刊印?成本价对咱们家来说也挺贵的,咱们最近穷啊阿玛。”弘旭很是不解。




福晋难为 第3796章 公开仁善堂账册(二)
“通过这次的事情,我发现这些年来大众对你额娘有太多的误解。”胤禛说起笑了一下,笑容里带着无奈,“竟然会怀疑她私吞募捐银子,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八成是不知道她这些年到底扔出去了多少银子。”
“所以我想把仁善堂的账目公开,告诉世人她这些年为了支撑仁善堂,到底投进去多少银两物资。”
1...641642643644645...8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