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晋难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顾三喵

    恰好,她现在正处在困难时机,刚散尽了几亿的家产,这两年天灾又不断,只靠着她的仁善堂去各地救灾,明显力有不逮。

    既然果儿对各地的灾情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受她恩惠的百姓也该表示表示了

    上一次天津府的百姓取巧了,只摁了个血手印就换来了她的笑脸,这一次可不能如此敷衍了,这一次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她

    一文钱也是情,一个窝窝头也是爱,为了向国仙大人证明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天津府的百姓动起来,捐

    于是卫栋梁一边让人传阅那几本仁善堂账目第一册,一边也在天津府府城门口摆起了募捐摊子,流程跟仁善堂的募捐摊子一样,不管捐多少,全都一笔一笔的记录下来,他不会勉强,全看百姓自己的心意。

    为了做一个表率,他率先捐了一百两银子。

    他一个从四品,俸禄没多少,因为不是京官,胤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的灰色收入也没多少,所以他也没装阔,只捐了一百两银子。

    天津府的百姓一见知府大人才捐了一百两银子,顿时松了一口气,天津府的百姓不如京城百姓家底丰厚,现在卫栋梁给出了一个标准,他们按照这个标准再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捐就成了。




第3811章 收获颇丰
    卫栋梁的募捐摊子摆了几日,一共得了五千多两银子和一万来斤粮食。

    对于这个数字,卫栋梁是满意的。

    天津府的商人不如京城商人有钱,天津府也没那些宗室王爷贝勒公爵等贵人,能力实在是有限。

    再加上之前胤禛下令,让各地的仁善堂也开始摆募捐摊子,所以天津府仁善堂的募捐摊子早已经摆上了,因此,在仁善堂募捐摊子之后还能收到这些东西,卫栋梁是真的满意。

    搞到了这些东西,在仁善堂账目第二册送过来时,卫栋梁主动找上了天津府仁善堂分部,表示要把这五千多两银子和一万来斤粮食转交给仁善堂。

    天津府仁善堂分部的掌柜自然同意,等一切交割了之后,然后给京城那边传消息,把这事上报给了段宏中。

    段宏中又告诉给了胤禛。

    胤禛不仅让汤东往天津府转移人手,也交代了段宏中,让段宏中今后多关注天津府的情况,尽量把天津府的地位和京城并列起来,若是天津府发生了什么灾情,一定要把天津府当做京城去救助。

    胤禛早就听汤东说了卫栋梁摆募捐摊子的事,此时又听段宏中提及,他忍不住笑了,“他倒是有心了。”

    “天津府的百姓也没多富裕,仁善堂摆摊,他也摆摊,天津府百姓这下子荷包空了不少。”

    “天津府仁善堂目前收到银两不足两万,粮食不足五万斤,再加上卫知府的这些,加在一起,也不算是伤了元气。”

    天津府再穷,那也是挨着京城,而且一条平坦的青砖路直通京城,再加上靠海,平日与京城的商业来往挺密切,这点银子和粮食平摊到整个天津府几万户百姓身上,真的不至于让荷包瘪下去。

    胤禛听了这话,忍不住挑了下长眉,“也不少了,他们主动捐的,哪怕是一文钱咱们都该高兴。募捐这个事,不管钱多钱少,心意都同样珍贵。”

    “四爷说的是,奴才记住了。”段宏中忙道。

    “你和汤东把天津府的底细摸清楚了么”胤禛问。

    仁善堂在大清各个府都有分部,而且独立于大清的官僚体系之外,当地的地方官不仅无法对仁善堂下达指令,一旦有了灾情,还要配合仁善堂的行动。

    因此,仁善堂的地位是有些超然的,不仅是当地的地方官,还是地头蛇,一般都不敢寻仁善堂的晦气。

    这种情况下,胤禛和果儿便把各地的仁善堂当情报处使。

    各地的仁善堂要驻扎在当地,还要经常与京城通消息,这种情况下让仁善堂的成员多关注和打探一下当地的消息,只是顺手的事。

    而且,除开仁善堂之外,雍亲王府名下各大店铺,在大清许多府也有分店。

    这些分店与仁善堂都是有联络的,互通消息,互相依撑。

    当然,仁善堂和各大分店所打探到的消息都不属于机密,只是让胤禛果儿不至于当个聋子瞎子罢了。

    所以,以前都是胤禛把仁善堂和各大店铺传回来的消息转给汤东,而仁善堂和各大店铺单方面是无法联系汤东的。



第3812章 向天津府倾斜
    现在,胤禛让汤东往天津府转移势力,于是就让汤东主动和段宏中联系,一起摸一摸天津府的底细,好方便今后开展一系列工作。

    “回四爷的话,基本上摸清楚了。”段宏中忙把天津府的详细情况报告给胤禛听。

    以温泉庄子从前的消费水平来看,天津府能达到规格的,也就三十来户。

    温泉庄子就是个碎钞机,多少银子扔进去都没声响的,也就是京城贵人富人多,能撑得起爆满的场面,若是换其他地方,温泉庄子的生意要大打折扣。

    “打八折,也才这些户”胤禛问。

    “是。而且这只是根据他们的家底来算的,若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对护肤这方面不在意,那愿意前往温泉庄子消费的就更少了。”段宏中道。

    胤禛啧了一声,“那就打七折,六折。”

    反正温泉庄子的那些东西都属于暴利,在成本价的基础上翻了许多倍,就算是打五折,那也有得赚。

    况且,他和果儿的本意是想感谢一下天津府的百姓,想让这些人也去温泉庄子享受一下何为醉生梦死,赚不赚钱的倒是次要。

    问完了这方面,胤禛又问起了天津府的其他情况。

    俗话说,若想富,那就得先修路,想要大力发展天津府,那得先把路给修起来,目前天津府只有一条青砖路,剩下的全是土路

    “依奴才看,修路的事不如暂时放一放,京城百姓享受到的其他福利,比如说种树换取在医馆诊治的机会,孤儿院的招生,小格格的女子学堂等,这些可以把天津府的百姓划进来。”

    段宏中不太赞同胤禛的想法,他提出自己的建议。

    修路这个太慢了,不如先想一想这些不太明显的福利。

    胤禛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后笑了,“你说的是。”

    往后几年的情形,应该不太乐观,所以工程这类就暂时搁置一旁吧。

    先说一些肉眼可见的福利。

    “又是俩月没下雨,今年的庄稼怕是又要欠收,而且入冬之后,气温怕是要大幅度下降。先让天津府的仁善堂准备起来,今年天津府,不许饿死冻死一个人。”

    他对段宏中交代道。

    段宏中闻言,皱了皱眉,“不准饿死冻死一人”

    这个标准,搁京城也办不到啊。

    而且,天津府仁善堂人手不够。

    “先做准备工作,粮食御寒的衣服此时就准备起来,尽力去救,只要不是故意疏漏,也不会真的责怪你们。”胤禛放宽了要求。

    段宏中赶紧应是。

    那他放心了,他行事一向是问心无愧,绝对不会故意偷懒。

    “今后多往天津仁善堂分部调集人手。”胤禛又交代。

    去年的天津之战,伤及了许多无辜百姓,这些人果儿不仅给了抚恤银子,还给了他们一个进入仁善堂的机会。

    但这些人手,基本上都转去了其他地方的仁善堂,因为当时没想过要大力发展天津府。

    现在既然有了这个政策,那这些天津府本地的仁善堂成员可以调回来了。



第3813章 小鱼干
    与段宏中又商议了一刻钟,把一些细节交代清楚了,然后胤禛便让他下去。

    等段宏中走了,胤禛抬步出了书房,前往后殿。

    弘旭这小子依旧消沉,闷闷不乐,他便给了他几天假,让他调整放松,这小子拿了假期,立马跑去圆明园找果儿颜姝了,对他这个老父亲没有丝毫的留恋。

    没了这个小混蛋,养心殿清净了不少,每个人都忙活着手中的事情,也就四个宝闹腾了些,折腾出一些动静。

    胤禛先去看了四个宝,等亲子时间结束,太阳落山,该用晚膳了。

    晚膳桌上,少了果儿弘旭颜姝三人,热闹也少了许多,大家闷着头用膳,很难得的做到了食不言这一条。

    待晚膳结束,胤禛问起了平安女子学堂的事。

    女子学堂早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装修阶段,此前招生消息已经贴出来了,胤禛的意思就是这个招生告示在天津府也贴一份。

    还有医馆和孤儿院的事,目前果儿不在京城,这些事就暂时归平安管。

    平安听完了他的话,连连点头,“好啊我明日就找段宏中。”

    “对了,鱼干怎么样了”她想起了这一茬,忙询问。

    “晒着呢。”

    “能有多少”

    “目前已经有十多万斤了,原本用来炼制钢铁的厂房都用来装鱼干了。”

    两万多英吉利俘虏加上八旗精兵每日都出海捞鱼,忙活了这么久,成果还是很喜人的。

    一些不易储存的海货交给香茗阁鹿鸣山庄土豆馆这些店铺,亦或者是卖给其他人,易储存的就腌制成鱼干。

    当然,这里面还掺杂了食盐等调料不够,船只不够,晾晒腌制场地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好在参与者是八旗精兵,有组织有纪律,很容易指挥,就算初时有些忙乱,也很快稳了下来,各方面都走上了正轨。

    只是,好端端的八旗精兵,每日不训练,全去当渔民了。

    胤禛每每想起,也是心绪复杂。

    “水战这方面没有进步,但好歹不晕船了,非常适应船上的日子,而且很多成了捕鱼小能手,腌制鱼干小能手。”

    平安睁大了美眸,啧啧了几声,“很出乎意料啊竟然有这么多存货了”

    “捕鱼小能手多好啊,历朝历代的士兵,很多都是闲时种地战时打仗,现在不让他们种地,让他们捕鱼,本质上都一样,都是为了保家卫国。”

    胤禛听了这个安慰,笑了一下,涌上来的惆怅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说的对,都是为了大清,为了百姓。等第一批鱼干腌制好了,可以送到京城来,按照你额娘的意思,这鱼干远超乎预期,可以拿出来售卖。”

    原本按照果儿的打算,腌制鱼干就只拿食盐腌制,这样方便快捷。

    但她身为一个擅长厨艺的人,很快就改了主意,亲自调了配料,让拿着她的方子去腌制。

    这样腌制出来的鱼干,味道肯定不差,可以拿到店铺里销售。

    只是,这么一来,挣来的是银子,而不是储存食物



第3814章 拼命的果儿
    平安对此倒是没什么想法,点了点小脑袋,直接道,“那就拿来换银子呗。”

    “现在的重点是,食物不够。”胤禛提醒她。

    “先把银子赚回来嘛,能卖的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留着,等食物不够了发给大家。”平安很乐观。

    胤禛见此,只能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先瞧一瞧第一批货的销售情况吧,若是生意不错,那再调整措施。

    日子一天天溜走,很快来到了夏末。

    往年这个时候,气温还是挺高的,下去干活保管热的人汗流浃背,今年天气凉爽,但下地干活的人依旧汗流浃背——累的。

    许久不下雨,农人得浇灌庄稼,这个时候浇灌庄稼全靠人力,过程非常辛苦:

    农人拿水桶从水井中打水,然后盛满水的水桶拎到推车上,推着推车到自家田地,把水桶拎下来,把里面的水对着干涸的土地倒下去。

    古代的木桶都挺小,一木桶的水也没多少,水触及地面,瞬间洇到了土地中,一桶水,也就打湿了一丁点地皮而已。

    想要让庄稼正常生长,那必须得让庄稼喝足了水,得一桶接着一桶的浇下去。

    一天下去,整个人累的腰酸背痛。

    而且,这种情况比起从前还算是好的,这些年京城这些农田多了许多水井,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推车,这省了不少力气。

    若是没推车,水井也不充足,那农人得靠着担子,挑着水桶忙活一整日,那种程度的累比现在要多上几倍。

    可即便如此辛苦了,也不能保全多少庄稼……和一亩又一亩的田地相比,水桶能装的水太少了。

    灌溉不足,庄稼自然要减产。

    果儿这些日子在各个庄子转来转去,将这现实情况看在眸中,除了叹气,没旁的办法。

    生产力低下,百姓只能靠天吃饭,天公不作美,那百姓只能饿着了。

    她啊,得加把劲,催生更多的粮食。

    果儿干劲十足,那边一直在心灰意冷和怒火中烧之间反复横挑的康熙,终于良心发现了,叮嘱她注意身体,先修养几日,考虑持续发展,不要过度消耗。

    与此同时,弘旭也在劝她,让她注意身子,这么拼命干嘛,饿死一批人就饿死一批呗,身为统治者,照顾到大多数人就成了,想让每个人都吃的饱穿得暖,那得是神仙。

    “你连半仙都不是呢,额娘,认清楚自己的能力,要有自知之明。”弘旭这般说。

    他话音落,果儿便忍不住抬手在他脑门上弹了几下,“我也是没法子了。”

    因为种种因素吧,她信仰力增涨速度挺快,信仰力涨的快,她能用的木元素就越来越少,可她需要做的事太多了。

    她要催生粮食,还有温泉庄子的花花草草,以及用来御寒的棉花。

    这些全都靠她的异能,她不敢歇啊。

    趁着木元素还多,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
1...638639640641642...8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