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难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顾三喵
外地的百姓没有亲身经历那场可怕的沙尘暴,但报纸上详细写了,而且也从其他途径知晓这事了,他们完全能想象出那种末日一般的场景。
在那种情景下,果儿都没有挺身而出成为众人的救世主,这说明她就是普通人……
真失望。
本以为走了狗屎运有了个神仙皇后,可谁知不是。
但是!
果儿亲自做了承诺,她虽然不是神仙,但只要她活着,那么就会尽力救助所有受灾且品行没有问题的百姓,不抛弃,不放弃。
这个承诺一出来,算是一颗定心丸,让不少人都安了心。
可是,这份安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有人怀疑果儿私吞募捐银两,果儿生气了……
生气之下的果儿,不管募捐这件事了,也不管石刻预言了,撂挑子了。
……
……
果儿与京城百姓的僵持,终究还是传了出去。
短短半年内发生了这么多事,一波三折,不仅京城百姓的心跟着上上下下,外地百姓的心也跟着坐过山车。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京城百姓和果儿僵持着,外地的百姓该怎么办
天津府的百姓,终于有动作了。
天津府距离京城很近,京城受灾,天津府也跟着受灾,上次丹尼尔王子攻打大清,战场就在天津。
但是,京城百姓的福利,比如说大年初一领取新鲜蔬菜,捐点银子物资就能得千年人参草药药酒,以及孤儿院医馆这些。
相比较外地百姓来说,孤儿院,医馆,这两个的确可以称之为福利。
孤儿院,招收的都是孩子,起初是无父无母的小乞丐,后来只要父母愿意,可以把自己家的孩子送过去。
孤儿院的收人范围,主要还是围绕着京城的,外地的小乞丐,正常人家的小孩子想去孤儿院,得在孤儿院招人的时候提前去京城等着。
可孤儿院啥时候招人呢
这个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因此,外地的小乞丐和正常人家的小孩子想入孤儿院,全凭运气。
医馆,这个比起孤儿院,那更能称得上是福利了,医馆有医术高超的大夫坐镇,而且以前草药充足时果儿还会提供她亲手种植的草药,并且价格低廉。
出自果儿之手的且价格低廉的草药,谁不想要
可因为名额有限,光是京城本地的人就抢爆了,根本不给外地人机会。
还有医馆未开业前果儿搞的义诊,免费看病抓药,还有种树就能换取在医馆免费看病的机会,这些全是外地百姓享受不到的。
第3780章 打破僵局(三)
另外还有人口普查,给七十岁以上老人提供肉食衣物铜板,这也是京城的人先享受的。
人口普查到现在都没结束,偏远地区的人还没见到这项措施,可京城的人早就把肉吃到肚中把衣服穿在身上把铜板揣到兜里了。
孤儿院,医馆,人口普查,基本上可以归于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大项问题,现在果儿兜底,基本上免费提供便利,这种事放在以前敢想么
做梦都不敢想啊!
闻所未闻!
开天辟地头一遭!
可果儿愣是把这白日梦给变成现实了!
除了这些摆在大路边人人都能看见的福利之外,还有一些隐形的不太明显的便利,比如说温泉庄子,里面提供的各种护肤品调养身子的东西,所用原料都是果儿亲手种的。
如此珍贵,外地人很少能抢得到。
雍亲王府名下各大店铺上新,不管是首饰还是吃食,都是京城试卖没问题了,才会在各地的分店推出,外地人想尝鲜,总是落后一步。
还有以前那些修路啊,自行车三轮车啊,水井农具啊这些,都是京城的人先享受到,等外地人也享受到这些,京城里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种习以为常,天津府的百姓这样评价:
没良心啊。
白眼狼啊。
通通把果儿提供的这项福利便利当做空气,全都视而不见,全都眼盲心瞎!
对果儿保持警惕,这完全说的过去,毕竟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但是,也不能就这样僵持着吧
果儿到现在为止可是没害过人,用她以后可能会害人来贷款踩她,太没有良心了,畜生!
既然京城本地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就由他们天津府的人来!
天津府和京城挨得近,京城受灾,甭管是干旱雪灾还是沙尘暴,天津府都逃不过,一同跟着受灾。
京城没有灾:天津之战,天津府也要受。
但是,京城的众多福利便利,天津府却是基本上都享受不到。
比京城多受灾,还没享受到福利,天津府的百姓惨哟!
心酸哟!
所以他们要求不高,果儿做到这个份上,他们满意极了!
若换做他们住在京城,他们保证天天给果儿歌功颂德!
还有天津之战时,果儿不顾身孕,亲自来了天津。
那会儿都说是老天爷显灵了,出手把敌人的热气球搞了下来,但事后仔细想一想,真的是老天爷显灵了么
八成不是。
应该是果儿做的。
若她真是个普通人,她怀着身孕,何必来天津
这不是纯粹找死么
是她,在危难时刻出手救了大清,虽然她没能扭转战局,但她功不可没。
她在天津之战中绝对有功!
还有战后的措施,她散尽家财来补偿天津之战伤亡的人,不仅补偿那些将士,连普通百姓她都补偿。
身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做到这个份上,还能怎么要求她呢
她已经散尽家财了啊。
她已经竭尽所能了。
难不成还要吃她的肉喝她的血
她做到这个份上,京城里的人竟然还与她僵持,她怎能不怒不寒心!
第3781章 打破僵局(四)
果儿生气,寒心,撂担子,这一系列的行为天津府的人完全能理解。
换位思考,若是他们身处她那个位置,只会更怒更寒心,多年的付出却养出了一批白眼狼,不仅生气寒心,肯定还有挫败感!
处在这种情绪上,她心里一定很难受。
可她呢。
嘴巴上说生气,跑去散心时顺手琢磨出了新的吃食,然后就想要在雍亲王府名下的吃食铺子推出新菜品,于是胤禛就下令收购海产品了。
这个举措,看似是她的散心行为,但实际上让渔民获利了。
仁善堂出面收购,数量不限,有多少收多少,这是给渔民提供一个挣钱的途径。
所以,多好的人呐!
有这样的国仙,甭管心里如何想,但明面上肯定要好言好语哄着啊,看看以前的统治者是怎么办事的,有对比才有差距,可京城那帮人愣是猪油蒙了心,竟然就这么和她僵持着而不道歉!
京城的人头颅高贵不肯低头,那就由天津府的人来!
天津府的百姓一直念着国仙大人的好,现在国仙大人受了委屈,他们一帮普通人,也不能也拿不出什么新鲜东西哄国仙大人开心,也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国仙大人高兴,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由知府大人亲自写一份支持果儿的感谢信,然后由全府的人在上面摁下手印,说几句话,以表达他们永远支持国仙大人的决心。
没错。
之前胤祥想的万人道歉书,京城的百姓没有写,天津府的百姓写了。
而且,这不仅是一份道歉书,更是一份感谢信,天津府的人,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八岁幼童,全都发自内心感激果儿这些年为天津府带来的一切便利。
吃水不忘打井人,走路不忘修路人,果儿所提供的一切,还有果儿对天津之战上伤亡百姓的厚待,他们全都感激在心!
他们以前被流言蒙蔽了双眼,对果儿多有猜测,他们知错了,今后他们一个字的流言都不听了,他们全心全意支持果儿,若是有违此话,就不得好死!
天津府的知府用词挺狠,连不得好死这四个字都写出来了,以证明他的诚心。
养心殿。
胤禛弘旭弘憬几个孩子看着院子里放着的绢布,愣住了。
绢布足足有几十匹,全堆在了桌子上,两个侍卫站在他们一家子跟前,分别抓着绢布的两边,给他们展示绢布上的内容。
汤东站在一边,给他们一家子解释,“四爷,这是天津府几万户百姓对福晋的一片赤诚真心,奴才检查过了,也对比了天津府的户籍册,一户不落,全都在这上面。”
绢布上,开头是天津府知府所写的感谢信,紧接着便是普通百姓的对果儿的感激。
每户人家都只写了户主的名字,还有户主对果儿的感激之语,有的是一段话,有的是一句话,但不管是一段还是一句,上面全都摁着手印。
手印全都是血手印,是户主咬破手指摁的,以表示诚心。
第3782章 这法子妙啊(一)
“国仙大人,谢谢您的仁善堂,草民家里今后又多了一个新进项,谢谢您,希望您每天都高高兴兴!”
弘旭往前了几步,在绢布跟前站定,随便挑了一户人家的话语,慢悠悠念了出来。
“这是位渔民吧”他说着挑了挑眉,视线一转,又念道,“国仙大人,谢谢您的善心,我家儿媳拿到了一笔抚恤银子,谢谢谢谢谢谢,希望您能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
弘旭啧了一声,果儿吃了神药,又有异能滋养身子,若无意外,那活到一百多岁是妥妥的事,所以,用长命百岁这个词来给她送祝福,倒像是诅咒了。
但是,不知者不怪,乡下的农人哪里知晓这些。
他扭头看向了汤东身后站着的天津府知府,问道,“你叫卫栋梁”
“回小世子的话,微臣正是卫栋梁。”被点到名字,卫栋梁忙上前两步,一脸恭敬的开口。
弘旭打量了他一眼,见他四十多岁的模样,一张国字脸,浑身上下都透着朴实憨厚,不由弯了弯嘴角,“这户姓孙的人家,是他儿媳的娘家出了事”
“正是,孙发财儿媳名叫李二花,李二花娘家被英吉利贼人杀害,全家五口人只余下一个李二花,国仙大人的抚恤金便给了李二花。”
“李二花一个出嫁女能领到四百两的抚恤金,这是孙发财意料之外的事,领到银子的那日,他高兴的当场昏了过去,自那以后,他对国仙大人感激的很,一日三餐前都要祈祷,为国仙大人送上他最诚心的祝福。”
卫栋梁赶紧给弘旭解释。
弘旭,“……高兴的昏过去”
他抽了抽嘴角。
自家儿媳娘家被灭了满门……
算了。
四百两银子,对于乡下的农人来说,的确是个梦中才会出现的巨款,这个孙发财高兴的昏过去,属于这户人家的私事,他就不做评价了。
“你记得的很清楚嘛”弘旭又看向了卫栋梁。
“小世子,国仙大人给普通百姓发抚恤金,这个差事全程由微臣陪同,所以微臣记得清楚。”
“国仙大人这个举措,让天津府的百姓感激涕零,特别是拿到抚恤金的人家,恨不能日日对着京城方向跪地叩头。”
“国仙大人的好,他们记着呢。”
卫栋梁说着,朴实的脸庞上也露出感激之色。
弘旭嗯了一声,这个想象的出来,给普通百姓发那么多抚恤金,也就果儿能做出来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属于天上掉馅饼的事,感激是正常的。
他抬手指了指院子里的绢布,“这上面的内容全是你写的”
“全是微臣所写。”
“这么说,你走遍了天津府”
“是。”
“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不足一个月。”
“那你腿脚挺快啊。”弘旭有些诧异,身为一个知府,每日不仅要忙政务,还要走遍天津府的几万户,速度的确很快。
但是。
这个事太突然了,此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呢。
他扫了汤东一眼。
第3783章 这法子妙啊(二)
天津府距离京城很近,也处在蚂蚁处的管控之下,当然,天津府太大,蚂蚁处的人手又不够,因此对天津府的管控和对京城的管控力度肯定没法比,但人家卫栋梁花一个月的时间办此事,蚂蚁处竟一点都不知道吗
有点废物啊。
汤东接收到弘旭的眼神,心中一凛,赶紧解释,“小世子,蚂蚁处天津分部此前已经向奴才汇报过此事了,奴才每三日就会关注一下进度,之所以没有提前上报,是不知卫知府到底能不能把此事办的漂亮,若是奴才在最开始就上报但结果却不尽人意,那岂不是让福晋失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