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清英的预想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步入主殿的阿列克谢刚和威廉交谈没几句,整个场面便成为了威廉一个人声讨布尔什维克的舞台,其中不乏极端蔑视和侮辱的词汇:还好这仅仅是一次私人的会见,威廉说出的话语并不会像历史上那次“野兔狂灾”一般搅动欧洲局势。不到一个小时之后,威廉本人也觉得索然乏味,他随即在象征性的颁发给阿列克谢一枚霍亨索伦王室星芒勋章的同时,也以自己公务缠身为由,对来人下达了逐客令。
看着阿列克谢快步远去的削瘦身影,威廉眼中目光复杂,似是回忆起了什么;过了半晌,他方才轻声开口道:“埃特尔,尼基的这个孩子,真像20年前的你。我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治好他血友病的拉斯普京,会得到尼基的绝对信赖:即便是在众怒沸腾的情况下,他对拉斯普京的信任也是丝毫不减了。”
“也天幸那位拥有奇特治疗能力的江湖术士进入了俄国宫廷。否则的话,我们要想解决东方问题,还不知要花费多少精力。”清英悄然避开了威廉的话题,微笑回答道,“现在,我们可以向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诸位白军领袖放出消息,称沙俄皇太子阿列克谢现已身在柏林,令他们速速遣人前来朝拜。”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和苏俄不就等于立即处在敌对位置上了么?”威廉有些犹豫地说道。清英微笑道:“阿列克谢是父亲的表侄,他之所以出现在柏林,完全可以说成是与亲属相聚。只要有这层关系在,我们就没有和苏俄完全撕破脸。更何况在营救过程中,我的人将嫌疑矛头全部指向了南方的邓尼金;就算苏俄高层对此心知肚明,我料定在当前情况下的他们,也只会根据这些证据顺水推舟,而继续和我们保持相对和睦的关系。阿列克谢还活着的消息传开之后,必然是白俄振奋,赤俄惊惶,我们就等着看俄国内战的好戏吧。”未完待续)
ps:不知什么原因,作者无法正常进入评区,因此也就无法正常加精和打赏了,还望诸位发表评论的友们见谅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29章 内政之虑
. .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清英便和以霍尔维格为的国务秘书们一道,投入到了各项战后策略的制定中去。[23[]x这些策略涉及内政、经济、军队、外交、谍报等诸多领域,而每一项都包含有大量的具体分支,其中彼此之间更是存在着复杂的关联。然而,这些事务却都是今后的德国所亟需解决的,其中甚至直接决定了这个帝国今后的国祚;在这种情况下,清英也唯有不辞辛劳,全力处理各项事宜。
在内政上,德国需解决的便是军队复员、烈属抚恤、和伤员补贴等直接问题。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这一位面的德国在战争中取得了足够多的利益,完全可以融化掉这些淤积在经络中的黑色血液。随着第一批战争赔款从法国和苏俄输送至德国的金库,在战争中蒙受创伤的个人和家庭,都在德国高效的政府运转下得到了一笔丰厚的资金,这足可保证他们生活无虞、甚至是有余力进行投资创业。
而从军队中退役的复员军人,除了能领到一笔钱作为生活费之外,德国政府还着力为他们安排了大量再就业的途径。广袤的东欧占领区和新获得的海外殖民地,都需要数量不菲的警察来维持正常的秩序;而那些颇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则更是在德国政府的推动下,成为了众多小国聘请军队教官的热门选。除此之外,随着德国对各占领区的接收控制,其骤然提升的消费需求,必然会促使国内各个相关的工厂企业大规模扩充生产。如此一来。德国国内本身的就业岗位也将大幅增加。而这一系列措施也无疑能够解决军队的复员。
其次。便是德国自统一以来所一直存在的历史性积弊:邦国政府和容克寡头。
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前,中欧大地上的日耳曼民族一直都处于分裂的邦国统治阶段,最多的时候甚至有多达数百个王国、大公国,和上千个半独立的领地。虽然威廉一世在1871年宣告了德意志的统一,但这些原有小国却是以联邦的形式加入到以普鲁士为的帝国当中,使得其在行政上仍旧保留着相当的独立性。截止到帝国建立之时,不属于中央直接管辖的王国、大公国、公国、候国仍旧有21个之多;他们都拥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武装军队,且宣誓效忠的目标并非是德皇、而是其邦国的直接领。即便是到了战争时期。身为最高统帅的德皇也无法获得这些军队的绝对指挥权,而是只能维持原有的框架体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德国第6集团军:这个在施利芬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集团军,便是巴伐利亚王国的嫡系部队,他们只听命于王储鲁普雷希特,而根本不对帝国总参谋部负直接的责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德国的政体与和当前的英联邦十分相似:诸如加拿大、澳洲等国共尊英王为君主,但他们都保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其军队在战争中也是以加拿大军团、澳新军团等形式出现在战场。这种松散的联邦形式,显然不适应当今这种举国性的战争格局:一旦下一场战争爆,德国就必须挥其全部的气力。绝不能容忍在内部出现任何力量的浪费。
而容克寡头也同样是当前德国所亟需引导或是解决的一股势力。自从神圣罗马帝国时代起,容克贵族就是德意志境内诸国的统治核心。在上千年的传承积淀中早已涉足到了国家的各方领域;随着近代德国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风潮的急剧崛起,这股势力更是在资本积累的过程当中膨胀成了一个绝对堪称恐怖的庞然巨物。工业容克把持着造船、煤炭、钢铁、机械等所有工业领域,几乎垄断了德国火炮和装甲制造的克虏伯军工便是最典型的代表;而传统的农业容克也在德国“举国一体奔向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中,从农民手中兼并了大量的良田土地。当前,德国大部分耕地也都被容克地主所掌握,真正属于普通民众的只占极少数!
由于资本家追求利益的本质属性,使得这些容克们必然会在联邦议会中全力捍卫自己的利益;而这也无疑将形成一股极其强大的政治力量,即便是皇帝和宰相也不能违逆他们的意愿。当年俄国之所以会同德国交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德国大量进口廉价俄国小麦的做法眼中损害了农业容克的庄园收益。在这些人的联合施压下,使得俾斯麦不得不猛烈提高俄国入境农产品的关税,自此遭来了俄国更进一步的忌恨。而工业容克捆绑德国政府的决策则体现在威廉的“世界帝国”声明: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德国资本家们必须向海外猛烈扩张市场,而这一举动的后果便是让德国从一开始就处在了当时仍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上,根本无法获得如美国一般韬光养晦的展机会。
虽然现在德国的欧洲劲敌已经被尽数击倒,但清英也显然不会让容克们这般恣意膨胀下去。如果继续维持现状,属于霍亨索伦的皇权必定会被这帮垄断了国家力量的寡头们徐徐架空,最终成为只能按其意志行事的傀儡。
不过,联邦政体和容克贵族却都是当前德国的国本,急切之间绝难根治;如果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则必然会扯到腿上那根本拉伸不开的肌腱,使得整个人失去平衡轰然摔倒在地。历史上,因改革步伐过大而最终坑死了自己的最悲剧典型莫过于苏联了:戈尔巴乔夫一味追循彼得大帝的足迹、意图让苏联实现如西方一般的开明公正,却浑然忘了俄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皮鞭、农奴、迫害、和大屠杀闻名世界的恐怖属性。过度的放开枷锁使得苏联出现了震惊世界的解体,其国家实力瞬间从两极之一的世界巅峰直坠谷底;与此同时,国家的经济和科研能力也都一落千丈,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即便是在普皇三任总统的2o多年之后,也是只能啃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本艰难度日!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顺时改革并非是前进,逆流守旧反而是更加明智之举。做为源自后世的穿越者,清英便绝不会去重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覆辙,而是只会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点改变这个帝国的根基。当前他这具身体的年龄刚过而立,而岁月的流逝度也在这具身体上出现了诡异的近乎停滞,这使得清英完全有信心通过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对于德国境内的各邦国,清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去触碰其最敏感的政治独立,而是只在军队领域上做文章。在和平时期,各邦国的军队不再只是只呆在自家老窝不动,而是应当在帝国各地轮值驻扎训练;但逢事起,这些部队也将和普鲁士嫡系混编一处,在同一个帝国的旗帜下执行任务。如此,各邦国的地方军队便能逐渐摆脱其原本宗主所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并为今后德国中央政府谋求对军队的统一指挥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力量强大的容克,清英也不可能向他们直接选战,而是采取各种手段徐图削弱了。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便是大力展他自己所在的霍亨索伦的势力,以求在不使得现有容克利益受到损害的同时、让皇权在帝国政治中拥有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清英已经为今后的霍亨索伦家族选定了几个极具前景的展行业,涵盖了石油、通讯、内燃机、飞机制造等一系列相关附属产业;一旦霍亨索伦家族能在这些领域实现垄断,那么凭借其原本就在土地、铁路、和航海上的主导地位,便足可将一大批容克控制在自己旗下,使他们尊奉皇室的意愿。
此外,便是逐步健全如后世一般的法制,使得容克寡头们逐步减少在漏洞空隙中回转腾挪的余地,徐徐削弱对方的势力。一些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将以立法的方式被建立起来,将民众的意愿挟持起来以对抗眼睛里只有利益的资本巨头。当然,这些法令的力道便需要仔细审度了。不过在众多国务秘书的智囊参谋之下,谨慎行事的清英也很难做出什么动作过大的举动。
至于经济,对此并无过多造诣的清英便尽数扔给了帝国的部长要员们,让他们去制定各项展策略。很快的,德国政府要员们便在方向总纲上取得了一致。未来的德国将向东欧占领区和海外殖民地大量投资,并着重建造自己的商船队伍,以便实现如英国一般的海洋贸易和如俄国一般的内部攫取。而与此同时,德国也将继续对从巴格达到科威特的铁路修筑,并以此加紧对奥斯曼帝国的经济渗透;从某种角度而言,奥斯曼也同样可以看作是一块拥有众多人口和海量石油资源的优质殖民地,既然他们已经在战争中倒向了德国,那么德国就再不应该将它从自己的手中放走。(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寺高义、绍江、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30章 东方军售
. .
碧空澄澈,烈日高悬,林间的夏蝉不知疲倦地恣意鸣叫着,仿佛丝毫都没有感受到中欧大地上的秋季的来临。
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清英终于为德国在今后各个领域的展上都确立了一个方向和开端。在外交上,德国将努力把奥斯曼帝国纳入自己的同盟体系,以便让自己的势力全面扩张至中东,从而形成对印度和英属非洲殖民地的直接威胁。在战略上,德国将大力经营此番从英法手中所接收的南美圭亚那殖民地,在扼守英国南大西洋航道的同时,也成为能远望美国的一个重要前哨基地。在谍报上,北美情报局也将在随后的时间里得以建立:由于本位面的德美两国并未爆战争,德国人在美国境内的行动无疑仍是相当的便利。
与此同时,德国对俄国的武器出售和人口贩卖计划也逐渐实施了起来。无论是新生的红色苏维埃,还是沙俄旧军官们建立的白俄反对政权,德国手中所持有的大量俄制军火,都是他们扩充己方势力的外购选。俄国士兵们不仅对这些武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十分熟悉,其在修理和弹药补充上的便利更是其他国家的制式武器所无可比拟的;只要各方的军队高层不想看到自己购买的高价武器面临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巨大折旧风险的话,在有自家货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选用自家货!
而迄今仍旧关押在德国各战俘营和工厂中劳作的俄军俘虏,则更是令当前俄国境内的割据势力们为之望眼欲穿。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都毋庸置疑,只要给予枪支。就能在短时间内拉出一支能够在内战中砥柱中流的军队。现在统一的俄国中央政府已经不复存在。布尔什维克用武力解散立宪会议的做法早已使得各方只能用拳头来解决俄国政权的归属问题:倘能有数万精锐为己方所用。其作用又岂是那些临时从田间强征出的庄稼汉所能比拟?
当德国政府的使节向各方白卫军势力宣布阿列克谢皇储尚在,并表示出能有俄制武器和战俘出售的时候,无论是追求共和的高尔察克、还是心系帝制的邓尼金,他们无不额手称庆,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采购武器和释放战俘的谈判中去。盘踞北高加索和顿河一带的邓尼金手中资金稍少,暂时只从牙缝里挤出了不足一千万卢布的现款来购进军火;而财大气粗的高尔察克则是准备直接支付6o吨黄金、折合过1亿卢布的硬通货,以求同时得到军火和俘虏。对于盘踞在赤塔地区的谢苗诺夫武装,高尔察克径直向柏林方面保证他定会在短期内打通西伯利亚铁路线。以便通过符拉迪沃斯托克实现与德国的交易。
德国与白卫军之间的往来交易,显然瞒不过迁居到克里姆林宫内的苏俄统治者。对于德国政府的这一背叛行径,广大布尔什维克党员都感到震惊愤怒且难以接受:毕竟在此之前,对方已经和自己有了整整十年的合作,双方的不少人员更是在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过,乌里扬诺夫本人却是对此看得相当透彻:当年双方的蜜月期,是建立在推翻沙皇统治这一共同的基础之上,现在德国解决东方巨患的目的已经达到,其和己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自然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前沙俄皇太子阿列克谢在柏林受到德皇接见的消息传来之后,则使得苏俄高层更加确定了对方在这场俄国内战中的态度倾向:毕竟能够在自己眼皮底下将阿列克谢救走的。也只有那帮同样在俄国扎根了十年的德国特务们了!
“乌里扬诺夫同志,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克林姆林宫内的病榻前。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斯维尔德洛夫满是忧虑之意地说道,“德国人准备开始向白军售卖军火了,盘踞在北高加索的邓尼金集团能够轻易通过黑海航运得到大量的武器;而东方的高尔察克虽然在西面被我们封锁,可他们还可以利用那条西伯利亚铁路在远东和德国人进行接触!那支在赤塔附近出现的匪帮毕竟力量有限,很难对西伯利亚铁路实现牢固的阻隔;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也没有任何手段去拉拢和支持那帮匪徒,他们被高尔察克消灭或招抚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乌里扬诺夫背倚靠垫,其光亮的秃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过了半晌,他方才缓缓开口道:“既然高尔察克他们能用钱购买武器并赎回俘虏,我们为什么又买不得?依我之见,我们也应当向德国人提出这方面的要求,以扩充红军的实力。相比于偏居一隅的邓尼金和被隔绝东方的高尔察克,我们无疑比这些叛乱分子更具备和德国人实际达成交易的能力。”
斯维尔德洛夫有些不解地说道:“可是乌里扬诺夫同志,德国人还会把武器卖给我们么?他们不仅劫走了前沙俄皇储阿列克谢,现在更是和那些白卫军来往密切;种种迹象都表明,他们已经将敌视的矛头转向了我布尔什维克,并选择扶持白俄力量来与我们为敌了。”
乌里扬诺夫淡淡道:“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点,却并没有洞悉这里面的全部核心。德国政府对苏维埃的立场的确较半年前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立即就和我们撕破脸。正因如此,柏林才会将德皇与前沙皇太子之间的会晤定义为亲属间的见面,而德国的报刊媒体也并没有大肆宣传沙皇一家被我们所处决的始末,只是任由民众自的去酝酿感情。如果德国真的要与我们拔刀相见,其国内媒体早就会以幸存的前沙皇太子为媒介,就我们处决沙皇一家之事展开铺天盖地的宣扬和声讨,又哪里会出现像今天这般的平静?”
乌里扬诺夫长长呼了口气,话语也变得从容自信起来:“此番,德国政府之所以会和白军展开接触,除了在意识形态上与我们的对立之外,更多的却是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虑。我们在停战条约中一共许给了他们24o亿马克的赔款,现在却连零头都没有付清就陷入了国家分裂和内战将启的局面: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必然会借助当前的紧张局势,通过战争财的形式来获取收益。而大部分都落入高尔察克手中的沙皇金库,则无疑是令德国人最为眼红的财富,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也正是德国人开启此次军售行动的核心目的!”
“正是出于钱的考虑,德国人才没有选择和我们直接对抗,而是留了一线后路,以便能让内战中的苏维埃同样有理由向他们购进物品。”斯维尔德洛夫恍然道。乌里扬诺夫点头道:“这虽然只是我的推测,但其正确性却几乎有着绝对的把握。因此,只要我们也开出合适的价钱,德国人也必然不会拒绝放到眼前的马克。对于红军而言,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人同样是相当缺乏的内战必需品;虽然德国人肯定会收我们高价,但这总比支付什么都得不到的赔款要好太多了。”
事情的展果然不出乌里扬诺夫所料。面对莫斯科政府所奉上的绿油油的外汇纸币,德国大使登时笑逐颜开,仿佛从来就没有杀死13名苏维埃士兵抢走阿列克谢、及与白俄进行热烈交易的情况出现一般。虽然清英本人对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行事手段没有任何的好感,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却仍是只能和这些旧友新敌共叙昔情:他们出手的阔绰程度比不上手持大量黄金的高尔察克,不过占据俄国腹心之地的他们却胜在后劲绵厚,能够相对长期而稳定的提供数额不菲的财富。
在此期间,远东地区还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眼见俄国内乱将启,与俄国积有宿怨的日本以护侨为名,派出大批战舰横渡日本海峡,并将多达两个师团的6军部队护送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登6。在压抑了过八年之后,日本终于对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领土动手了。从某种程度上言,自身工业底子在列强中排名垫底的日本,比起德国更担忧、甚至是害怕俄国在今后会报当年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而现在占领这个对方在太平洋上的唯一海港,便是为了让“俄国太平洋舰队”成为历史名词、从而杜绝俄国对日本本土构成威胁的一次重要的预防性行动!
尽管日本政府再三表示这不会影响到西伯利亚铁路的运作,柏林和高尔察克之间的交易仍可正常进行,但德国政府却仍是对此产生出了相当的警惕之意。在他们的规划中,日本应当把目光放向海洋去和美国角力,而绝对不是在亚洲大6上大肆扩张,纵使这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出于敲打对方的考虑,德国在美国公然谴责日本这一公然侵犯他国领土的声明之后,也对日本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令其再不可进一步在6地上展开行动。(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21412s、vnxjhdxjsjts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31章 巡洋舰之议
. .
“根据德意志驻莫斯科大使传来的消息,布尔什维克已经准备了价值5ooo万马克的外汇和各种实物,以用于向我们购买装备和赎回战俘。在之后的一个月内,他们还将保证用相同的资金向我们购入其他物品。”夏洛腾堡宫内,清英面带微笑地对坐在书桌后方的皇帝说道,“现在我总算明白当初那些美国人的心情了。这种发战争财所带来的收益,的确没有任何一种正常经营能够比拟。”
听得对方的话语,威廉的容颜上却没有露出多少喜色。虽然现在德国向俄国各方割据势力所售出的军火都是市价的两到三倍,对遣返战俘所收的“赎身费”更是昂贵得能用这笔资金训练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但在他的心中,这却都是将本该无偿支付给德国的战争赔款变成了正常的交易买卖。对于当前俄国的纷乱局面,威廉根本不像拥有后世思维的清英那般欣喜庆幸;现在唯一让他感到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赔款损失的,就只有高尔察克手中的那笔黄金了。
似是看出了威廉所想,清英随即开口道:“我们的运输船队已经驶入了印度洋,现在正向新加坡航行,预计在一个月内,他们就能抵达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在两艘轻型巡洋舰的看守下,运兵船上的五万名俄国战俘都异常顺从,没有做出任何寻死的叛乱举动。不过,我们那两艘担任押运任务的轻型巡洋舰却并不适应这种远洋旅行,它们不仅需要频繁在海上进行加煤,其中马格德堡号的舰艏主炮更是在一次风浪中被打坏。在设计之初。这些巡洋舰都被更多的赋予了北海战斗的能力,而对于其航海性能便没有过多顾及了。”
威廉眉头微微一皱,脑中随之浮现出了这支远洋船队的详细信息。
三个星期之前,割据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与德国达成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军购订单:包括25万支步枪和6oo门大炮在内的军火将被前者买下,与之一并交货的还有5万名被俘的俄军人员。在高尔察克的加价要求下。这些战俘全部都是此前德国在坦能堡战役中抓获的俄军俘虏。做为圣彼得堡履行法俄协约而向德国发起进攻的第一批军队,他们无疑是整个俄国陆军当中的绝对精锐;只是由于后勤不力,使得他们在没有任何军粮的情况下连续强行军并血战了超过三天的时间,这才导致了一年前他们在东普鲁士遭遇全军覆没的奇耻大败。
由于这批军火的数额极大,加之还有组成一个军都绰绰有余的前敌国战斗兵力,德国便必须为这支船队派出护航舰艇了。而随着旧式海外装巡根据华盛顿条约的退役拆解。使得德国海军只能用公海舰队中的轻型巡洋舰来担负这一使命——毕竟德国这次黑心军售是上不得台面之举,使用引人瞩目的主力舰护航无疑是在世界范围内给自己拉仇恨;况且在和平时期用主力舰来护航商船,也无疑是有大材小用之嫌。有鉴于此,德国才最终派出了自己的现役轻型巡洋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