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尝到了知己知彼的甜头的兴-鲁,此番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条几乎是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捷径了。此刻在二人的指挥所隔壁,都不约而同的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机械,24小时全天候监听俄军的无线电信号。通过电报机所发出的滴滴答答的声音,尼古拉大公所实施的内场调度,以及俄军各集团军的实力阵容,也几乎被二人给猜出了个七七八八。指挥主攻大军的兴登堡,登时就根据敌情做出了最有效的应对。
7月5日清晨,兴登堡麾下的德国第25军在三个小时的猛烈炮击之后,向部署在正面的俄国第4集团军发起了猛攻;在侦察机临空校射、并占有绝对的炮兵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德军的进攻显得极其狂猛而霸冽。与此同时,数万德军骑兵出现在波兰中南部城镇凯尔采近郊,大有切断俄国第4集团军与华沙后方的联系、同正面进攻的德军形成合围之意。俄第4集团军司令沙托夫心中微凛,连忙下令后续部队向凯尔采收缩,防止德军骑兵有可能对这一地区展开的突袭。莫约一个半师的俄军部队放弃了他们原本的进军路线,开始向凯尔采集结;小心翼翼的俄军指挥官洒出了大量的侦查斥候,唯恐自己在重蹈一个多月前萨米索诺夫全军覆没的惨剧。
两天之后,德军骑兵连续扫荡了波兰中部的数个城镇;此时俄国第4集团军的正面防线,也已经在德军的冲击下连连后退。在这一情况下,俄国大公命令第4集团军立即后撤,在凯尔采一带实施收缩防御,避免出现被德军包抄后路的不利局面。出乎大公意料的是,德军并没有在正面俄军收缩撤退后乘胜猛追,而是脱离了同第4集团军的接触,就这么放任他的军队全身而退了!
正当大公为之困惑不解的时候,又是一支超过2万人的德军骑兵出现在琴斯托雷瓦;得知这一消息,大公脑中划过一道闪电,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德国人的目标根本不是正面的第4集团军,而是在那附近准备随时猛击德军侧翼的第2集团军;而此前对方之所以会做出这么多表情,都是为了让自己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华沙正面,并将他的一整个集团军的部队都牵制在正面这片狭小的地域。凭借着骑兵的高机动性,对方可以进行快速转场,而他的主力部队显然是不具备这一条件的!
尼古拉大公当即下令第2集团军撤退。然而此时却已经太晚了。自从逼退面前的敌军之后,兴登堡的主力军队就没有再向华沙方向前行一步,而是径直转向西北,张开双臂扑向迎面而来的俄国第2集团军。其麾下的所有骑兵倾巢而出,像坦能堡之役中的弗朗索瓦的第一军一样,根据所破译的俄军作战电令来确定他们的方位,从而精准地封锁了对方实施撤退的所有路口要道。与依靠马刀砍杀的俄国骑兵不同,德军骑兵几乎人均都有一支制式的毛瑟步枪,部队中甚至还有机枪班组和迫击炮连排;一旦被他们抢到先机,俄军即便是用人命去填,也是很难再实现突破的了!
ps:
感谢书友平凡淡淡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作者现在人在内蒙古工地,诸事缠身且上网不便,更新缓慢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412章 情报的力量
. .
第2集团军的骤然被围,无疑是直接打乱了大公事先规划好的那一盘棋局。
对于俄军而言,第2集团军是他们所无论如何也不能损失的。虽然这支部队仅由3个半军组成,兵力在当前俄国东线的各集团军中排名垫底;但那几个军团却都是从后方集结起来的精锐,绝非那些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庄稼汉所能比拟。按照大公最初的设想,是让这支军队形成对德军侧翼的锋锐压力,迟滞南翼德军的推进;然而令他出乎意料的是,德军却是弃正面敌军于不顾,直接奔向这支部署在他们侧翼的部队而去!
尼古拉大公立即下令南线俄军展开救援行动。收缩到凯尔采附近的第4集团军反守为攻,全力在奥特森——尼拉凯一线展开攻势;而包围圈中的第2集团军则向东突围,与救援部队里应外合,共同杀出一条撤退的道路。为了加强救援部队的推进能力,大公还把隶属于第9集团军的一个军给抽调了过来。相比于击溃奥匈第1集团军,救出自己的第2集团军,已经成为了大公的当务之急。
然而,俄国人行动的天机再度被泄露。就当尼古拉大公下达这道命令之后不久,一封俄国第4集团军发给被围部队的电报随即被德军截获。通过这封暗通款曲的电文,兴登堡又一次在战略博弈中开了外挂全图。兴登堡后来回忆道:“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之所以能连续打败拥有数量优势的敌人,是由于俄军使用无线电报时莫名其妙的不慎,也可以说是得到了他们天真的帮助。通过窃听敌人的无线电报,我们不但能了解局势,而且能完全掌握敌人的意图。”
7月10日清晨,包围圈内外的两支俄军部队,同时向同一地域发起了猛烈的火力准备。巨大的爆炸气浪奔腾横扫,恣肆蹂躏着这片已经归于俄国版图120余年的波兰大地。由于炮弹不足,俄军的炮击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便草草收场,大量的步骑手持步枪和马刀。向有德军盘踞的地区呼啸攻去。然而破译了俄军电报的兴登堡,已经重点加强了俄军实施突破的地段的防御;早有准备的德军严阵以待,用密集交错的机枪火力,将进攻中的俄军打得尸横遍野。俄军连续发起的三次大规模冲击,都被德军给挡了回去,其中一个步兵旅还在德军的反冲击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后能全身而退的人十不存一。面对缺乏炮弹供给的俄军,德军所构筑的粗浅战壕,也一样成为了对方所无法逾越的天堑鸿沟!
就在兴登堡狠揍俄军救援部队的同时,鲁登道夫的北线部队也取得了突破。面对俄国第5集团军。和在马祖里湖战役中逃出升天的俄第1集团军残部两支军队,鲁登道夫明智地选择了先向后者开刀。
在鲁登道夫的调度下,德军以一个军的兵力在俄国第5集团军正面采取守势,两个军猛攻兵力与之大致相当的俄国第1集团军余部;而由弗朗索瓦所指挥的第1军则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即从俄军防守薄弱的地段实施突破。绕到俄军背面实施包抄。对于几乎完全破译了俄军所有电报的鲁登道夫而言,在俄军防线上制造漏洞并趁虚而入,实在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四天之后,俄军的北线局势顿时便急转直下。眼看自己有再度落入德军包围圈的危险,俄国第三军司令帕拉托夫登时骇得魂飞魄散。在之前马祖里湖战役中,他的部队由于撤退及时,最终才得以堪堪逃出了弗朗索瓦的包围圈;而当他再一次面临这种相似的情形的时候。出于对德军的恐惧,惊惶之中的帕拉托夫没有丝毫坚守待援、或是直面迎击的想法,脑海中只剩下了撤退这么一个念头!
当天夜里,俄国第三军开始撤退。为了避免第5集团军司令让他死守阵地、以至于真的死在阵地上,帕拉托夫直到次日清晨,才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他的上级。由于俄国第三军的临阵撤退。他们原本在华沙北部的坚实战线上,登时为之崩开了一个缺口。见局势有变,极其善于临场把握机遇的弗朗索瓦登时嗅到了战机:他当即命令部队转向,从俄国第三军让开的坑中砸一举入,直逼俄国第5集团军的侧翼后方。鲁登道夫随即回电批准。并下令正面的两个军全力进击。
几个小时之后,德军的炮火便在俄军阵地上炸响开了。虽然210毫米和24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都被拉到了西线的巴黎战场上,但150毫米炮弹爆炸的声威,仍是让每一个俄国士兵都感到不寒而栗。面对德军汹涌狂烈的攻击,另外几个零星的俄军师旅没有任何的想法,也立即加入到了俄国第三军的撤退队列当中去。即便是在第三军坚守阵地的情况下,他们都很难阻止德军的进攻;现在第三军已然逃之夭夭,他们又哪里还能抵挡得住?
俄军的撤退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他们的第5集团军侧翼暴露,后方空虚,弗朗索瓦的军队正在朝其侧后方全速奔袭;要想不再现马祖里湖战役的失败,俄军当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让撤退中的第三军和另外几支部队掉转头来,通过猛击弗朗索瓦的侧翼来迫使其停下脚步;二是让第5集团军全速后撤,脱离德军的弧形包围。尼古拉大公显然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北部战场,就这么因此而全面崩溃的。他当即严令帕拉托夫和另外几名师长立即返身推进,进攻弗朗索瓦的第一军;而第5集团军也适时发起反击,以在战场上作为策应。
不过,尼古拉大公却再一次失算了。他的第一集团军残部,已经在先前的战斗中被德军打出了心理阴影,军官和士兵对和德军作战普遍持悲观态度。大公的命令下达到军队,登时就让这些在德军面前临阵脱逃而暗怀庆幸的官兵们挨了一记晴天霹雳。帕拉托夫根本就没有和德国人交战的想法和自信,光是让那帮在撤退过程中变得乱乱哄哄的士兵恢复秩序,就让他给磨叽了大半天的时间;而其向弗朗索瓦发起的反击,也同样是绵软无力。俄军一旦遭遇德军的密集火力,便撤回到出发阵地后方当起了缩头乌龟,完全没有起到俄国大公所预期的效果。
原本弗朗索瓦还为此次俄军发起的反击而心中惴惴,有感自己过于奔放的突击会遭遇不幸;可一发现俄国人竟然是这幅德行,便顿时什么都不惧了。在留下一旅偏师聊以防卫之后,弗朗索瓦便再没有与这支去而复返的俄军进行任何的纠缠,而是集中力量直扑俄国第5集团军的侧后方。
面对这一情形,尼古拉大公又气又急。他的第2集团军已经被德国骑兵给兜在了圈子里,多场解救和突围的行动都被德国人给完美挡了下来,白白损失了数万军队却未奏肤功;而第5集团军在德国人的打击下也是损兵折将,呈现出了他所完全不能接受的惨烈战损比。如果这支部队再遭遇不幸的话,那么整个波兰展场上的局势将不堪设想!万般无奈之下,大公只得痛苦地命令第5集团军趁夜火速撤退,全军撤到华沙北郊,将北部大片土地放弃给万恶的德国人。
滴滴的清脆发报声,宛若俄军末日的挽歌。由于华沙通往第5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大公用的是电报下达的这一命令;这道在西线战场上是司空见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程序,在东线却是要了俄国人的亲命。
7月11日夜晚10时,在一片清朗的月光中,俄第5集团军前线部队已然收拾好了行装,开始在军官的带领下沿着道路向南撤退。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如俄国人预想中的那般平静。然而就在半个小时后,北部和西面地平线上忽然闪耀起如烟花叠爆般的橘红色光团;伴随着刺耳的尖啸声,雷鸣般的爆炸登时在俄军队伍中绽爆开来。拥聚在一团的俄军猝不及防,登时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天雷炮火炸得血肉横飞,抱头鼠窜。
赤光喷涌,火海熊熊。巨响层叠激涌,战马惊嘶,发狂似的狂奔乱跑。一辆弹药车被炮弹轰然命中,骤然爆炸开的炫目光芒如同日光初现,瞬间照亮了附近上千米的领土。炮弹爆炸后所引发的烈焰,成为了德国炮兵在夜色中进行炮击的最佳观测点。而相比于德国炮弹的直接伤害,俄军损失更多的却是相互推搡践踏;一声“德国人来啦”的慌乱惊呼,更是能引发大面积的恐慌奔突。
由于俄**官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并且他们的撤退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俄军士兵在遭遇到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之后,已然完全丧失了坚守抵挡的念头。相比于在黑夜中与未知数量的敌军进行死拼,遵循原有的命令脚底抹油,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此时,德**队已经做好了追击的准备;只待炮火准备一结束,便趁势对撤退中的俄军发起攻击。
ps: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413章 败退
. .
在德军凶狠凌厉的追击之下,俄国第5集团军原本计划中的有序后撤,顿时演变成了一场灾难性的溃退。
作为从加利西亚前线调来华沙的一支军队,俄国第5集团军的士气,在和德国人交锋之前无疑是相当旺盛的。从奥匈身上所收获的胜利,已经让这批从通古斯极寒之地中征募而来的俄军找到了战争的感觉:只要鼓足勇气,发起勇悍凶猛的殊死进攻,那么奥匈军队在略做抵抗之后便会作鸟兽散。在此前面对奥匈军队的战斗中,他们用这招屡试不爽,将奥地利人打得大败亏输,似乎重现了两百年前俄罗斯帝国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雄武景象。
然而,当他们被调到波兰战场迎击德军之后,情况登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德军虽然在重炮领域不及奥匈,但他们的兵员素质却无疑是远远凌驾于奥匈军队之上。德军士兵久经训练,意志坚定,拥有扎实专业功底、能在战斗中做出明智选择的的基层军官多如牛毛;而在轻型自动武器这种直接杀伤对方人员的火力上,德军更是冠绝欧陆。面俄**队笨拙鲁莽、丝毫不懂得互相配合、宛若一头蛮兽胡乱冲击的拙劣打法,鲁登道夫麾下的第8集团军各部官兵,登时就给予了深受法国进攻主义理念洗脑的俄军以迎头痛击。
开战仅三天,俄国第5集团军就被兵力只有他们四分之一的德国第20军给打得没了脾气。德军的机枪火力似乎无处不在,排着密集队列发起进攻的俄军步骑兵,被这密如暴雨的子弹洪流打得尸横遍野。根本不得存进。俄军天天遭到德军炮击。而对方的炮弹也是像长了眼睛一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准度落入他们的炮兵阵地、前线军营、物资仓库、以及部队人群。德军本来就以侦察见长,空艇和飞机都给予了炮兵以极佳的视野延伸;而俄**队又几乎是根本不会隐蔽,将自己的一切部署都裸身赤锃在了德军的眼前。比起大战初期的法**队,这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灰色牲口显然更有利于德军刷战绩!
当前这支撤退的俄国第5集团军,便面临着极端不利于他们的情形。德国第8集团军全军压上,正向这支俄军包抄席卷;之前他们在拥有四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都没能从德国人手中讨得好处去,更何况是现在被兵力相当的敌军进行奔袭追击?为了尽快逃到工事完备的华沙附近。保住自己的小命,俄军的撤退秩序登时变得混乱起来;士兵不再跟随自己的连队,营团脱离了师旅的掌控,俄国第5集团军的组织构架开始不断坍塌。原野上到处都是涌聚的土黄色人马,载着高级军官的汽车在堵塞的道路上疯狂地响着喇叭;大炮和辎重像从前一样被胡乱丢弃在田间村庄里,焚毁补给的烈焰照亮了西方的晚霞。
7月13日,俄军在华沙北部的战线轰然崩溃。弗朗索瓦的军团长驱百里,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击垮了俄国第5集团军的侧翼,重现了马祖里湖战役中的情形。不过让弗朗索瓦大感遗憾的是,由于俄军撤退速度过快。他只抓住了俄国第5集团军的边缘,将对方留下来断后的部队装在了包围圈中。对于弗朗索瓦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他所完全不满意的局面;他的部队丝毫不做停留,径直向撤退中的俄军猛追而去。虽然德军的重炮没能及时跟上步兵的推进脚步,但拥有大量迫击炮和机枪的弗朗索瓦所部,仍是在原野上的战斗中所向披靡。除了人多之外一无是处、已成惊弓之鸟的俄军被追亡逐北,大批俄军在追兵到来之后放下了武器。
俄国第5集团军司令决定,不对后方落在德军包围圈里面的采取任何解救的措施,这或许是在当前形势下的一个正确的决定。他的后卫部队战斗到最后,全部被歼灭。他现在已经能够体会,在灾难般的东普鲁士战役结束之后黯然去职的西北集团军群司令吉林斯基、以及前第1集团军司令莱宁坎普的心境了。唯一能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出于对危险到来的刺激和恐惧,他的大批部队在快速撤退中挣脱了吞噬俄国西北集团军群的虎口,逃到维斯瓦河河畔的华沙城内,免于遭受莱宁坎普所部的命运。为此,俄国第5集团军付出了4.5万人被俘、约300门大炮扔弃、以及超过10万人死伤的高昂代价,战斗减员已经超过一半。而将第5集团军侧翼卖给了德国人、事先就见势不妙溜之大吉的俄第3军,同样没有逃脱损兵折将的命运:当他们撤回华沙的时候,只有莫约三分之二的人能全身而退。
相比于堪堪逃回了一多半人马的第5集团军,南线的俄第2集团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下辖9个独立骑兵师的兴登堡所部,拥有无与伦比的机动力;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德国骑兵们就对这支15万人的俄国集团军实现了包围。
虽然这一次的第2集团军,不像此前坦能堡战役那样在开打前就已经断粮四天,无论是西伯利亚军和突厥斯坦军都拥有充沛的体能和作战意志;但德军的实力,也同样是有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提升。直接参加坦能堡之役的德军只有三个半军,而目前兴登堡手中却握有5个整编军和海量的骑兵,总兵力比上次多出了一倍有余。由于俄国第2集团军已被德军围在彀中,俄国大公无法用有线电话与之联络,内外勾结全靠无线电报进行鸿雁往来;破译了俄军电报的兴登堡便总能料敌于先,根据俄军的部署计划做出调整,并在战场上屡屡克敌建功。
为期三天的突围和救援行动中里,俄军死伤了三四万人;大量人和马的尸体如山堆积,广袤的波兰平原上已然满是尸体、火焰、弹坑和硝烟。然而他们花费如此大代价所得到的,仅仅是德军不到五千人的伤亡。如果德军东线部队能配属哪怕数艘巨型轰炸飞艇的话,俄军在进攻中的损失还将会有大幅度的飙升。
7月13日,德军向包围圈内的俄国三个半军发起了总攻。斯柯达制24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雷霆怒吼宛若春雷激涌,爆炸掀起的冲天气浪如飓风,如海啸,四下喧嚣横扫。在战役打响之前,奥匈总司令赫岑道夫应鲁登道夫的请求,将两个装备15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的超重炮营借给了德军指挥使用,现在便是它们发挥其作用的时候了。在德军精心部署炮兵阵地、并派出校射飞机进行引导修正之下,这些奥地利炮手们,终于将自己手中武器的威力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重磅炮弹接连怒撞在包围圈中的俄军工事之上,沙石水泥瞬间土崩瓦解,冲天飞炸。见到自家的炮兵部队竟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负责在德军当中实施沟通联络的奥匈上校已经震惊得无以复加;如果奥匈炮兵能发挥出这支在德军中的炮兵的三分之一的水平,哈布斯堡双冠旗下的军队也不会被俄国人给摁着打了!
按照兴登堡原本的计划,是不准备就这么快对包围圈中的俄军部队收网的。因为当前俄军的斗志尚存,其食物粮秣也远没有消耗到告罄的地步。时间拖得越久,对德军而言就越是有利;如果能继续维持当前现状一个星期,那么德军不仅可以等包围圈中俄国第2集团军的战斗力,因食物匮乏而像当初的萨姆索诺夫所部一样自行衰竭,而且还能实施围点打援的策略,促使俄国人派出更多的部队来援救这支部队,从而在防御战中尽可能的消耗俄军的力量。对于掌握了俄军无线电通讯所有秘密的兴登堡来说,这一行为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然而,战场另一边的局势,却是不允许他再采取这种稳妥的策略了。原因无他,在持续近十天的战斗中,负责掩护他侧翼的奥匈第1集团军,一直都在艰难抵挡着俄国第9集团军的猛烈攻击。而随着俄军从乌克兰前线调派而来的2个军的抵达,奥匈第1集团军登时压力陡增,司令丹尼尔已经向兴登堡发出了急切求援的电报。如果这支奥匈军队被击溃的话,兴登堡不仅在侧翼将面临一个新的俄国大集团军的攻击,他在给予了自己全力支持的赫岑道夫面前也无法交代。
有鉴于此,兴登堡果断下达了总攻的命令。而最终的情况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德军虽然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总体推进步伐仍是相当迅速。面对火力狂猛、各兵种密切配合的德军部队,在人数上居于劣势的俄第2集团军根本没有任何能够翻盘的机会;尽管俄国大公已经竭尽全力催促他的第4集团军发动救援进攻,但**终究是无法战胜自动武器和大炮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pt猫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414章 覆灭
. .
平心而论,俄军基层官兵并不缺乏勇气。他们在忍耐痛苦这一领域上,更是因为其所流淌的战斗民族血液而冠绝世界。但在武器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当前,决定战斗胜败的因素早已从野兽体格变成了久经训练、装备精良和战术过硬。而拜罗曼诺夫皇朝的那个衰颓腐朽的政体所赐,几乎所有的俄**官都在殚精竭虑地做着贪污盗窃、溜须钻营和斗纸牌的事情;至于采购军械、训练牲口、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这些末流,有责任心去关注它们的俄**官的数量简直是寥若晨星!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里,拥有近四个军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就被占据兵力优势的德军给揍得七零八落,大量的旅团蒙受惨重损失,向德军放下武器的官兵更是不计其数。截止到7月14日夜,俄国第二集团军便已经濒临崩溃,他们被压缩在一片纵横不过五六公里的狭小地段,与外界的物质联系完全隔绝。德军的大炮昼夜轰鸣,将大量毁灭性的炮弹倾泻到俄军部队的头顶;从夜空中望去,仿佛有一场流星火雨正密集撞落在那片地区。
“科洛多夫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一间用油灯点亮的战地指挥所里,一名身着上校军服的俄军参谋长正急切地向身旁的司令官询问对策,脸上满是凝重和焦虑的神情。不时有巨大的爆炸声从远方传来,隐隐可见远方黑暗中所骤然亮起的那一团团橘红色的光辉。而让俄军官兵感到万分痛苦的是,这些轰然迸炸的火浪云团,绝大多数都是德**工企业所制造出的威力巨大的炮弹;而俄军那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火炮,早已经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得七七八八了!
1...158159160161162...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