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皇纪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殷扬
“是呀。”公孙龙子品行极好之人,也来激励道:“长者未必能,幼者未必不能,李斯,有话你尽管说。”
“二位先生说得不错,李斯,你有话就说。”秦异人微一点头,道:“大秦朝堂上,历来就是畅所欲言,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
“既如此,臣就放肆一回了。”李斯得到秦异人、荀子、公孙龙子三人的激励,大是振奋,头一昂,胸一挺,道:“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里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这不是《谏逐客书》吗?”秦异人的下巴差点砸肿了脚面,眼珠子差点瞪掉了。
《谏逐客书》千古名篇,不仅是一篇上佳章,更是具有巨大的历史贡献,正是因为这篇章,秦始皇这才果断的终止了逐客之事,进行补救,总算没有酿成大祸。
如今。秦异人就没有逐客之想,只是在利用这事做章,想多招揽些人才,顺便除去那些不甘心的宗室子弟罢了。却是没有想到,在这时节。李斯还是把这名篇写出来了。
“难道冥冥中自有天意?”秦异人很是惊讶。
“好章!好章!”朝堂上一片叫好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李斯一路念下来。人人喝采,念到指责这一段,就引来一片非议声。
“过了,过了。太过了。君上就未有此意,这都是宗室子弟有非份之念者所为。”一众大臣维护秦异人。
秦异人挥手阻止秦异人议论,道:“这是做章嘛,有些夸大是应该的。李斯。接着说。”
“诺。”秦异人连这样的指责之句都没有生气,这令李斯大是振奋。声调有些高,接着念往下念,很快就到了结尾:“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好!采!”
“好!采!”
一阵接一阵的叫好喝采声如同炸雷似的,人人脸上泛着如醉醇酒的神色,更有人摇头晃脑,大声吟咏起来。
“怎么样?”秦异人问道。
“如此佳,千古名篇是也!自愧不如,自愧不如。”荀子甘拜下风。
“虽说被一个后生比下去了,我公孙龙子还不会厚着脸皮硬要充好。李斯,了得,了得!”公孙龙子也是赞不绝口。
“好!就把李斯的章传遍天下,令天人都知道,大秦是爱才的!”秦异人很快就有了决断了。
“君上大气魄,臣等佩服!”一众大臣齐齐躬身,颂扬秦异人。
李斯这篇章虽是了得,是好章,却是有些指责秦异人,秦异人竟然要传遍天下,这份气度气魄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若是换个人的话,一定会秘密此事,断不会传出来,更别说传遍天下了。
“谢君上不罪之恩!”李斯最是感慨,他这章绝对是好,就是有些不敬,秦异人如此处置,谁都得服气。
“李斯写得如此好章,寡人也来献丑一回,就几句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马或有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列国吏民茂才使绝国者,皆可入秦。”秦异人眉头一挑道。
“……”秦异人这几句话非常不错,很有气魄,然而,他说完之后,整个朝堂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怎么了?你们这是……难道寡人这话不好?”秦异人大是诧异。
“好!采!”突然间,一众大臣振奋难言,个个扯起嗓子大吼,红光满面,激动不已。
“呜呜!”范睢更是哭了,抹着眼泪,道:“臣昔年被魏齐陷害,受尽凌辱,不堪为臣,先王却是重用臣,臣实是奔踶之马负俗之士也。”
“不独丞相是如此,我等山东之士,谁个不如是呢?”一众来自山东之地的大臣个个眼泪汪汪的,激动不已。
他们在山东之地没有出头之日,没有用武之地,这才不得不入秦,正应了秦异人“马或有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的话,要他们不激动都不成。
李斯和秦异人的章很快传遍天下,引来一片赞誉,山东士子纷纷入秦,络绎于道。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四十九章 决战郑国渠
. .
秦国王宫,上书房,一片欢喜气氛,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逐客这事被秦异人善加利用,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山东士子纷纷入秦。这对于极需要人才的秦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呵呵!”范睢发出一阵畅笑声,笑得眼睛都快眯到一起了,冲秦异人道:“君上,你可知入秦的士子几多?”
“这个寡人知晓,到眼下是八百三十六人。”秦异人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
“君上,你错啦。”乐毅摇摇头,道:“那是昨儿的数目,今儿已经达到九百一十四人,这还是到官府入籍的士子,还有不少正在赶来而未去官府的士子呢。一天之内就增加了七十八人,实在是个好消息。”
“是呀。这还仅仅是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入秦的士子会更多。”范睢眉头一挑,很是欢喜。
“这都是李斯的章写得好。”秦异人也是欢喜。
眼下的秦国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一天就能增加七八十人,一个月下来就有两千多人,这还是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更多。有了这些人才,秦国就能大量贮备人才,等到将来扫灭列国,一统天下之后,要治理天下就容易多了。
“李斯的章固然是好的,不过,若是没有君上的大气魄,这些士子也不会纷纷入秦呢。”乐毅也是一脸的喜色,冲秦异人笑道:“君上,你猜猜这些入秦士子是怎样赞誉你的。”
“嗯,这可猜不着。”秦异人还真没有心思却管这些士子如何赞誉他,他要处理的公务极多,哪有时间。
“士子们说君上有大气魄,‘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这话感动的士子不知几多。观古今,真正能做到此点的又有几多人呢?就是商汤用伊尹、周王用太公、穆公之用百里奚,也远远不如呀。”乐毅眉头一挑,脸上的笑容一敛,道:“这些山东士子在父母之邦不得意,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君上能有如此气魄,他们能不入秦吗?”
入秦的山东士子不是所有,至少也是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山东之地不得意。无用武之地,有些人甚至差点送掉性命。秦异人能说出“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的豪言,要不感动他们都不成,要他们不入秦都不成。
要知道。这种豪言,古往今来又有几多人说得出来?又有几多人敢说出口?
士子入秦固然是喜事,不过日子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很快就到了来年春季。这一年,秦国遇到了百年罕见的旱灾,连续两月无雨,情形大为不妙。
“噗!”秦异人骑在骏马上。吐出嘴里的灰尘泥沙。
此时的秦异人跟个泥人似的,头发上、脸上、脖子上、身上,到处都是灰尘泥沙,乍一瞧。跟个泥人似的。
不仅人是如此,就是他胯下骏马也为泥沙灰尘厚厚的包裹了一层,跟匹泥马似的。
随秦异人而来的黄石公、尉缭、韩非、朱亥、孟昭、范通、马通、盖轰和鲁句践他们个个如是,都成了泥人。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关中大旱,天干物燥。风一吹,就是一片泥沙,灰蒙蒙的一片,令人连眼睛都睁不开,让人产生身在沙漠中的错觉。
“寡人十天里跑遍了关中十九县,县县如此,如同在西域的莽莽黄沙中似的,再这样下去,关中今岁将会颗粒无收,这可不行。”秦异人吸口气,一脸的凝重,沉声道。
“是呀。”黄石公满脸的担忧,道:“大秦眼下最缺的就是粮草,若是今岁颗粒无收,这会令大秦一统天下的时间推迟数载呀,这得想办法。”
眼下的秦国不缺金银,就是缺粮草,若是有充足的粮草早就开始了灭国大战。长平大战把四代人的积累消耗一空,到眼下秦国都没有恢复过来,再有这大旱,秦国的统一大战至少要推迟三五载,这是不能接受的。
“立即回去,召集所有大臣商议此事,今岁一定要克服这事。”秦异人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透着一股坚定。
就这样,秦异人一边朝咸阳赶去,一边派人把郑国、李斯、蔡泽这三个修水渠的人召回。秦异人回到咸阳没多久,郑国三人也赶了回来。
秦异人、范睢、白起、乐毅、王翦、蒙武、黄石公、尉缭、韩非、郑国、李斯、蔡泽、荀子、公孙龙子聚在一起,商议抗旱之事。
“寡人十天里跑遍了关中十九县,只见到处都是泥土灰尘,风一吹,灰蒙蒙一片,跟在西域的莽莽大漠中似的,这就是说关中今岁的大旱非常厉害,若是再不能有水的话,关中今岁就会颗粒无收,这不是大秦能接受的,如何克服旱灾,你们畅所欲言。”秦异人脸色特别凝重,扫视着群臣,只见众人个个眉头紧拧着,难有妙法。
“君上,这事儿挺棘手的。”范睢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道:“在旱灾刚露出苗头之时,臣就要各县准备抗旱。一开始,附近还有水可以挑,到眼下各沟渠里的水都干了。不要说给庄稼地用水了,就是国人庶民连喝水都出现困难了。有些村子为了吃水,要去数十里外的地方挑。更令人担忧的是,就算是这样,这些水源依然还在枯竭。”
范睢的话已经够令人震惊了,然而,荀子说出来的话更加令人震惊。
“据我所查典籍,关中今岁的旱灾是百年一遇,其危害相当之可怕呀。”荀子抚着额头,一脸的震惊。
“百年一遇?”众人一听这话,差点骇倒在地上。
亲眼看见这旱情,深知其可怕,再闻这话,谁能不震惊?
“谁有抗旱的法子?”秦异人充满期待的问道。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没有办法。唯有一脸的无奈。
秦异人看在眼里,一颗心直往下沉。虽然关中殷实,家家有余粮,即使今年颗粒无收,秦人也不会有饥饿之虞,可是,这会大大推迟秦国的统一之路,这不是秦异人能接受的。
“照这样看,唯有一法可以解决了。”秦异人眉头一挑。沉声道。
“什么法子?”众人一脸的期待,死死打量着秦异人。
秦异人善谋善断,深得众人信服,他说有法子定是有法子,要众人不充满期望都不成。
“寡人想来想去。唯有把水渠修成一途了。”秦异人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成一个川字。
“噗嗵!”郑国一个没坐稳,一屁股摔在地上,大声尖叫起来:“君上,这不可能,万万不可能之事呀。”
“说说看,怎生不可能?”秦异人问道。
“关中水渠干系甚大。臣等虽是奔走操劳,修得并不多。要想修成此渠,所费之力甚大,不是今岁能完成的。”郑国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狠狠打击秦异人。
“据寡人所知,各种勘查已经完成,只需要动工便可。是吧?”秦异人问道。
“话虽如此,然而。如此浩大的水渠,哪能在短时间内修成呢?”郑国仍是一阵阵心惊。
郑国渠是一条由长四百余里的干渠和不计其数的支渠毛渠组成的集灌溉和排水于一体的浩大工程。不要说在战国时代,就是在现代社会,这也是一个大型工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无异于痴人说梦。
“你是担心人手不够,是吧?你说吧,你要几多人?”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
“这……”郑国眉头紧拧着,开始计算。
“君上,若能有百万之众的话,或许能赶在夏粮之前完成,还有一季收成。”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斯突然开口说道。
“李斯,休得乱说。”蔡泽喝斥一句,道:“百万之众,岂是那么容易的?”
在人口稀少的战国时代,百万之众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即使以蔡泽之明智,也是一阵阵心惊。不仅仅是蔡泽心惊,就是范睢、白起和乐毅他们也是一阵心跳。
要知道,当时的秦国只有五百万人口,百万之众就是秦国五分之一的人口了。而且,用来修水渠的一定要年轻力壮,秦国所有的丁壮差不多也就是百万之众了。
“李斯,你说说看,要如何使用这百万之众?”秦异人却是问道。
李斯的才干不用说的,非常了得,更难得的是他善于工巧计算之道,很善管理,他既然如此说了,必然是有所得。
“君上,臣以为眼下的勘查已完,可以把水渠进行分段施工,每段都派水工前去指点。”李斯侃侃而谈。
“好!”众人齐声叫好。
设计已经完成,只需要同时开工就行,这的确是个加快工期的好办法。
“其次,可以把丁壮分成两批,一批歇息,一批施工,如此一来,人歇渠不歇,就能加快进程。”李斯不愧是未来的丞相,对于这等事儿特别在行。
“好!采!”经过李斯这一处理,这效率就会提升一倍,由不得众人不叫好喝采。
“为了加快工期,还可以派出老弱妇孺,要他们为丁壮做饭烧水,把饭食送到工地上,如此一来,还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李斯的心比针细,连这等事儿也想到了。
“好!”秦异人大是欣慰,问郑国,道:“照李斯所说,能否在夏种前修好水渠?”
“君上,虽然勘查已完成,可是,地下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到时就要改道,是不是能够修成,臣不敢说这话。可是,臣却要说,可以放手一搏。”郑国想了想道。
郑国是绝世水工,他的话就是权威,他说可以放手一搏了,那就一定可以一搏,众人大是振奋,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五十章 亲自上阵
. .
秦异人缓缓开口道:“郑国说得对,地下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就会遇到岩石,或是不宜于施工之处,不得不改道,这会多费时间,使得原就很紧张的工期更长,兴许今岁不能修成水渠。”
地底下的事儿,不要说在战国时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在现代社会,也会是一个大的挑战。有些时候,因为勘查不到,遇到意外的情况,这实属正常。
若真要如此的话,这对极需要水的秦国来说,就是莫大的因难,这会让今岁颗粒无收,听了秦异人的话,范睢他们的脸色无比凝重。
“可是,我们要反过来想,若是能把这水渠修成了,关中从此以后就再无后顾之忧,就能旱涝保收。”秦异人话锋一转,道:“即使今岁不能用上水,来年还可以用,这渠迟早都得修,若能提前完成当然是最好。”
“嗯。”关中虽是富饶之地,然而,并未做到旱涝保收,遇到旱灾和涝灾,仍是令关中受不了,今岁的大旱就是一个明证,范睢他们大为赞成秦异人这话,无不是重重点头。
“是以,寡人决定了,搏了!”秦异人猛的站起,眼中精光闪烁。
“搏了!”范睢他们齐刷刷的站起身来,齐声大吼,人人眼睛射出精光。
“君上,可是这百万丁壮在哪里去找呀?”郑国却是苦恼。
百万丁壮相当于秦国举国的丁壮了。秦国要是东拼西凑的话,是能拿出百万丁壮的,可是,用到丁壮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军队就是个丁壮的消耗大户,数十万秦军就是数十万丁壮。如此一来,秦国万难再拿出百万丁壮了。
“是呀。”众人大是附和郑国这话。
“王翦,蓝田大营里的士卒,除留下十万交给上将军坐镇,防止山东有变外,其余的停止训练,全部开上去修水渠。”秦异人冲王翦道。
“诺。”王翦欣然领命。
训练秦军是必然的是,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水渠修成。而不是训练秦军。这事缓缓也没什么,毕竟没有粮草的话,即使秦军再善战,也是无法扫灭列国。
秦异人要白起率领十万秦军坐镇蓝田大营,防止山东有变。这是应该的。山东列国亡秦之心不死,就连秦昭王和嬴柱驾崩都来联兵讨秦,遇到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之年,山东之地会不会出幺蛾子只有天知道了。
“还有,给各处关隘传旨,除了留下守备兵力外,其余的士卒全部开到关中来修水渠。这事儿。就交给上将军处置。”秦异人冲白起道。
“诺!”白起忙领命。
各处关隘需要几多兵力驻守,白起这个上将军最是明白了,由他来处置最是合适。
“丞相,你立即发布政令。要各地年十五以上,五十五以年的男子,皆入关中修渠。”秦异人冲范睢道。
虽说把秦军调出来了,可以解决数十万丁壮。却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得从各地征调。
“君上请放心。臣一定办好。”范睢信心十足。
“这样算下来,百万之众差不多了吧?”秦异人脸上泛起笑容。
最难办的百万丁壮一事被秦异人解决了,众人放下心头一件大事,露出了笑容。就连很是担心的郑国,也是笑了。
“君上,有了丁壮还不够。”郑国脸上的笑容一敛,道:“分段施工,需要的水工很多,眼下关中的水工远远不够用。臣之意,是不是把李冰调回来相帮。”
李冰是绝世水工,若有他加入的话,这水工一事就解决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众人齐声赞成,道:“是呀,李冰不可少。”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一成,蜀中已成天府之国,原的险山恶水已成富庶之地,这令人振奋。众人对李冰是寄予厚望。
“这个办法不错。”秦异人重重点头,道:“不仅李冰要来,还要把挑选一批精于治水的水工一并到关中来。嗯,顺便的,还要巴蜀之地挑选丁壮来关中帮忙。”
“这事可行,就是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范睢很是赞成。
巴蜀的交通很不方便,诗仙的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深入人心,从巴蜀赶到关中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范睢这话有理。
“君上,李冰离蜀的话,这太守是不是让王绾接任。”范睢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李冰是巴蜀太守,他若离开的话,这巴蜀的政务就没人主持了。而王绾精通政道,由他接受巴蜀太守再合适不过了。
“王绾合适。”众人齐声赞成。
“不!”秦异人却是否决了,在众人的诧异中道:“巴蜀太守由李二郎接任,王绾辅助。”
“呃!”众人一脸的震惊之色,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
要知道,李二郎还不到二十岁,由他做太守,这太惊人了,要众人不惊讶都不成。
“若无李冰,则无巴蜀之富饶。虽说李冰离蜀是不得已,大秦也不能落人一个过河拆桥的口实,这太守就由李二郎接任吧。”秦异人主意已定。
“君上说得是。这事是大秦重视人才的明证,一旦传开,定会有更多的士子入秦。”范睢率先赞成。
“如此也好。”众人也明白过来,不再有异议。
“李斯,你善于计算统筹之事,这施工就由你来打理,蔡泽辅助。”秦异人冲李斯道。
“我?”李斯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一脸的震惊之色。
李斯虽是才干不凡,毕竟太过年轻,他就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秦异人会把这事儿派给他。要知道,郑国渠可是干系重大,把这等重大的事儿派给他,那是对他无比的信任,这令李斯激动难已。哽咽道:“君上!”
李斯是楚国一布衣士子,不为人重视,来到秦国后,秦异人对他极为重视,由不得他不激动。
不仅李斯震惊,就是范睢、白起和乐毅也是震惊不已。他们也没有想到,秦异人把如此重要的大事派给李斯这个年轻人。
“如此甚好!”紧接着,范睢他们又是大为赞成。
李斯虽然年轻,在政道上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计算统筹一事上却是得天独厚,谁都得服气。这次修渠,要发百万丁壮。这就需要一个极善统筹计算之人来打理了,遍观朝中,还真找不出一个比李斯更合适的人。
“诺!”李斯吸口气,平抑一下心神,昂头挺胸,昂昂而言,道:“君上但请放心。无论如何,这水渠一定要在夏种前修好!”
“好!”秦异人对李斯的回答大是满意。
“君上放心,臣会竭尽全力。”蔡泽忙道。
蔡泽的年岁比李斯更大,而且。他还是计然名士,由他来打理的话,不是不可以,只是在统筹和计算一事上。他不如李斯。当然,若是比对经济的规划。李斯又不如蔡泽了。
事务一派定,政令以极快的速度传遍秦国,接到命令的秦国各地的官府高速运转起来,开始调派丁壮,赶去关中。
秦人奉公,凡有公事无不力图完成之。这修水渠一事,干系着秦国能否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秦人自然没二话,无不是欣喜难已,带上工具,在官府的指挥下,奔赴关中而去了。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秦国各地出现一队队奔行如飞的丁壮,如同一条条长龙似的,直奔关中。
蜀中,李冰接到旨意,把李二郎和王绾召集起来商议。
“君上深恩,令二郎接掌巴蜀,李冰感激无已,无以为报,唯有把关中水渠修成以报君上厚恩!”李冰感动得眼中泪水滚来滚去。
“君上此举圣明,却是算错了一件事,二郎甚有政才,何须我相助。”王绾打量一眼年轻的李二郎,大是赞赏。
1...244245246247248...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