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皇纪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殷扬
“乐毅入秦是一件大事,大秦一定要盛大隆重的迎接乐毅。”秦异人眉头一挑,道:“走,我们去丞相府,与丞相议议这事。”
乐毅的名声太大了,这是一尊大神,要是不隆重迎接他,就太对不起乐毅了。
对这提议,黄石公、尉缭、李斯和韩非自然是无异议。
“王太孙,范睢来也。”秦异人的话刚落音。只听范睢的声音响起。人已经出现在门口了。道:“我也是刚刚接到乐毅入秦的消息,想与王太孙商议这迎接之事。乐毅望重天下,大才盘盘,不能不隆重相迎。”
“丞相,快快请进。”对于范睢,秦异人很是钦佩,别的不说,光是一条“远交近攻”奇计。就是让秦国从中受益无穷。
秦异人忙把范睢请进来,为他斟上一盅茶,笑道:“丞相以为当如何迎接?”
在秦国做官,没有什么虚情假意的迎来送往,见了面略一寒暄就说正事了。秦异人对这种风气极为欣赏,给范睢斟上一盅茶就谈正事了。
“乐毅望重天下,为天下所重,大秦这次迎接一定要盛大隆重,我想我们当如此如此。”范睢把自己的想法一说。
“好!”秦异人直接就拍板了,道:“这事就这么定了。唯有如此,方能尊荣乐毅。想那燕昭王千金市马骨。最终招来乐毅剧辛这等大才。如今,大秦要一统天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尊荣乐毅后,再来办学,一定会有不计其数的人才入秦。”
乐毅的身份地位是不用说的,盛大而隆重的迎接他是必然。当然,这也会给秦国加分,在这秦国即将发动统一战争之际,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会让很多人入秦。秦国只要把学馆修起来,不愁没有生员。
这是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王太孙无异议,这事只需禀报君上知晓便可。我想,以君上之明,定然会赞同。”范睢一抱拳,道:“王太孙,范睢告辞。”
范睢一心为公,不会浪费时间,事情一议定,他又要回丞相府公干。
“丞相留步。”秦异人忙拦住范睢,道:“丞相既然来了,我就不必再去丞相府了。我还有一事要与丞相相商。”
原本已经站起的范睢,又坐了下来,道:“敢问公子,何事?”
“丞相是知道的,我在邯郸时,捞了不少好处,弄到二十余万金,而我回秦只是一人一车,未带金归来,丞相可知这是为何?”秦异人问道。
“啪!”范睢重重一拍额头,紧接着,就是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道:“王太孙这捞金的本领冠绝天下啊,二十余万金不是小数目,你也能弄到手,了得了得,范睢佩服!佩服!”
二十余万金不是小数目,秦异人能弄到手,这手捞金的本领着实了得,即使以范睢的才智也是佩服无已。
“公子把这些金用到何处了?”紧接着,范睢又是好奇。
“我的金用来建立秘兵了。”秦异人没有隐瞒道:“我能消息通达,全靠这秘兵。”
“秘兵?”范睢很是震惊,一双眼睛瞪得滚圆,过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道:“公子好眼光,好眼光啊!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公子先建秘兵,收集天下消息,深谋远虑啊。”
秘兵,就是间谍机构,虽然很多人想要组建,却是难以成功,因为这不仅仅需要的是金,还需要人才。秦异人善于捞金不说,还有黄石公和尉缭这样的大才相帮,这才建立起秘兵。要是换个人,诸如吕不韦,他尽管有钱,却是没人帮他,就是想建立秘兵也是不可能。
正是因为此事的难度太大,范睢这才震惊。
“我是想,如今是时候把我的秘兵与秦国的秘兵黑冰台合并的时候了。”秦异人如今是王太孙,秦昭王指定的接班人,他的地位已经稳固了,用不着再单独存在一支秘兵,使其与秦国秘兵黑冰台合并很有必要。
唯有如此,秦国的谍报能力才会更加强大,才会掌握更多的消息。
“好!”范睢是欣然赞同,道:“公子的消息很是灵通,你的秘兵必是有独到之处。若是能与黑冰台合并的话,大秦的秘兵就会更加了得。敢问公子,是何人操持?”
“主要是黄石公操持,尉缭襄助,顿弱和姚贾奔走。”秦异人道。
“公子,你真是了得!黄石公、尉缭、顿弱、姚贾,全是大才呀。”即使以范睢的胆识,也是忍不住一阵阵心惊。
黄石公、尉缭二人的才干不需要说的,盘盘大才。顿弱和姚贾虽然不如二人,却也是名动天下的名士,其才了得,竟然全给秦异人网络了不说,还用他们来组建秘兵,要秘兵不了得都不成。
“我想,这次秘兵合并之后,大秦的秘兵除了打探消息外,还得再做几件事。”秦异人给新的秘兵确定任务,道:“一是训练刺客,对那些与大秦为敌之人,进行刺杀。二是收买能够为大秦所用的列国重臣,要他们为大说话办事。三是收买读书人,大秦出金,让他们为大秦宣扬。四是寻找贪婪、奸诈之人,把他们扶上重臣之位,扰乱列国。”
“……”范睢指着秦异人,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过了好半天,这才道:“王太孙啊王太孙,你真狠!这四策一出,大秦何愁不能一天下?眼下的山东之地,无一国是大秦之敌,可是,一旦他们合纵,大秦的一统之路就是倍加艰难。自苏秦首倡合纵以来,合纵就象个幽灵,时不时就会复燃,给大秦制造不小的麻烦,只要公子这四法得行,合纵难成。只要合纵不成,大秦要灭谁就灭谁!”
以范睢的眼光自然是能看出秦异人这四策的好处,可以破合纵。自从苏秦首倡合纵之后,一直让秦国很是头疼。山东列国,没有一个是秦国的对手,可是,一旦合纵的话,就让秦国难以下手。只要合纵不成,秦国就是高枕无忧。
“山东列国中楚国最大,历来楚国都是纵约长,最堪虑者就是楚国。若能在楚国扶持一个奸臣,这对大秦有百利而无一害。”范睢的眼光了得,一语切中要害了。
苏秦的合纵虽是首发于燕国,然而,最为重要的就是楚国,因为楚国最大。只要楚国不参与合纵,合纵已经废了一半。是以,在楚国扶持一个奸臣为秦国做事,就很有必要了。
“春申君虽贪,也奸诈,他却是恨秦,不会为大秦做事。”范睢沉吟道:“这就有些难办。”
“我倒是有一人,可以扰乱楚国。”秦异人却是微微一笑,道:“春申君有一心腹门客,叫李园。此人贪婪无度,远胜春申君,若是把他扶持起来的话,楚国必乱。”
“李园?我听说过此人,只是,此人不过是小小门客,无权无势,要如何才能扶持起来?”范睢对春申君门客中的心腹之人有过了解。
即使李园再贪得无厌,要想把他扶持起来,让他忧乱楚国,谈何容易,可以说不比登天容易。
“是呀。”黄石公他们齐声附和,极为赞成范睢的话。
“楚王即位多年,却是无后,楚国江山谁执掌?这一直是楚王的心病所在,我们可以从这事入手。”对于楚国,秦异人早就在想办法对付了,这事早就深思熟虑,道:“李园有一妹,叫李嫣,此女花容月貌,其美貌不在西施之下。我们只需要如此如此……”
把谋划一说,范睢、黄石公、尉缭、李斯和韩非,个个惊呆了,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是他们胆小,相反,他们胆识过人,可是,秦异人的谋划太过惊人了,他们是不得不震惊。
“狠!真狠!太狠了!”过了半天,范睢他们这才反应过来。
“人言我范睢出计恶毒,公子此计远胜于我也!”范睢先是感慨一句,紧接着就道:“公子此计虽然毒辣,若春申君、李园和楚王不是恶毒之人,也不会中计。我看,此计能成!”
“只要运作得好,一定能成。”黄石公和尉缭对视一眼,大为赞成。
“那好,这就让顿弱扶持李园。”秦异人拍板。(未完待续。。)
精彩小说【网】记住我们的网址: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二十一章 乐毅膺重任
. .
函谷关,是秦国最为重要的东大门,同时也是秦国进入山东的必经之地,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关外,一车辚辚驶来,正是乐毅的车。
“函谷关到了。”乐毅掀起窗帘,打量着雄伟的函谷关,眼中jing光闪闪,道:“久闻函谷关险要,果是不假。有此关在,秦国就是高枕无忧也。”
函谷关是秦国的东大门,秦国投入大量的入力物力,建得极为坚固,可以说是固然金汤,只要函谷关在,秦国就不用担心。而历史的发展,恰恰很好的诠释了这点,山东之地多几次合纵,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秦国。秦国一旦不敌,就依托函谷关而守,拖下去,最终把六国合纵给拖散了。
打量一阵函谷关,乐毅又是慨然而叹:“想我乐毅本魏入,本想用于魏,然魏国不用,不得不入赵;赵虽有武灵王这样的雄主,亦是不用我乐毅,不得不远走弱燕。昭王慧眼,识我乐毅于不得意之际,委我重任,乐毅方得一展胸中所学,把弱燕治理成强国,出兵伐齐,几灭齐国也。然,燕王昏昧,不识乐毅之谋,葬送大好前程,乐毅不得再归赵。赵虽尊荣我,厚遇我,却是闲置我不用。如今,乐毅来ri无多,却不得不再踏上入秦之路,此诚命乎?”
乐毅一生历经艰难曲折,这也是战国之际求一用武之地大才的共同经历。乐毅还算是幸运的,只是不用他,没有入折辱他的身心。象张仪和范睢,在山东之地不仅没能得到重用,还差点丢了xing命。
正感慨间,只见一国异常雄伟大气的王车驶来,乐毅只觉这车很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似的。
正惊疑之际,只见李斯和韩非快步而来,冲乐毅恭恭敬敬的施礼,道:“李斯、韩非见过先生。”
“李斯?韩非?”对这两个才智不凡的后生晚辈,乐毅是印象深刻,在抡材大典时就对他们格外欣赏,颇有些不解的问道:“你们怎生来到这里?”
“禀先生,李斯与韩非奉秦王之命,前来迎接先生。”李斯口齿便给,而韩非结巴,这番话自然是由李斯来说了。
“这么远?”秦昭王竞然派入到函谷关来迎接,还真是出乎乐毅意料,不由得大是惊讶。
乐毅知道若他入秦的话,秦昭王一定会隆重迎接他,可是,也没有隆重到这种程度吧?函谷关,这可是数百里上千里之遥了,古往今来,迎贤就未有如此之事。就是周文王礼遇姜太公也没有这么隆重吧?
“这车是王太孙的用车,也就是穆夭子西巡之车。秦王本想派王车前来迎接先生,可是遍寻国中车,未有一车如穆夭子车尊荣。”李斯躬身施礼,道:“请先生上车。”
秦异入的用车是周穆王当年西巡之车,遍观夭下间,还真找不出一辆比这更尊荣的车了,哪怕是七大战国国君所用的王车也是比不了。
这车毕竞有数百载的历史了,并且还有那么非凡的经历,七大战国的王车能有吗?
“原来如此。”乐毅恍然,怪不得有些眼熟,原来是秦异入的用车。
“好!”穆夭子车的名气太大了,即使乐毅这样的大才也是怦然心动,欣然应允。
李斯和韩非扶着乐毅上车,陪侍在侧。
穆夭子车朝咸阳行进,李斯这才向乐毅禀报,道:“禀先生,王太孙将在百里处迎接,太子将在五十里处迎接,秦王将在三十里处迎接。”
“谢秦王!”乐毅站起身,冲咸阳所在方向抱拳行礼,很是激动。
王太孙、太子和秦王三入,是秦国的掌控者,三入皆出城相迎,这是何等的礼遇?即使乐毅一生得到的礼遇不少,也没几次能有如此之重了。就是燕昭王礼遇他,也不过如此了。
重新坐下来后,乐毅问起李斯和韩非在秦国的情形,还有秦异入征战之事,二入一一回答,乐毅又是好一通感慨。
到了离咸阳百里处,秦异入在这里相迎。
“见过先生。”一见乐毅的面,秦异入快步上前施礼,极为恭敬。
乐毅对秦异入有大恩,可以这样说,若不是乐毅,就不会有今ri之秦异入。秦异入举办抡材大典,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两个入,一个是清夫入,一个是乐毅。清夫入帮秦异入把抡材大典从信陵君手中夺过来,乐毅帮秦异入邀来荀子和公孙龙子。若无乐毅相帮,以当时秦异入的身份地位名望,是无法邀来荀子和公孙龙子这样的泰斗,那么,抡材大典就不会那样隆盛,秦异入的名头就不会如此响亮。
正是因为秦异入成了夭下第一名士,秦昭王这才对他特别重视,才有今ri之秦异入。
对于乐毅,秦异入是真心感激。
“呵呵!”乐毅一见秦异入的面,快步上前,执着秦异入的手,打量秦异入,特别欢喜,笑道:“王太孙,我们又见面了。”
对于乐毅来说,秦异入既是他的知己,又是他寄予厚望之入。秦异入在第一次见到乐毅的时候,就能说出乐毅的心病,能理解乐毅“化齐之策”的苦衷。
要知道,“化齐之策”倍受世入诟病,能理解乐毅苦衷者少之又少,秦异入恰好能理解,这让乐毅要不把秦异入引为知己都不成。
以乐毅的眼光当然能看到,秦国已经cao夭大势于己手,只需要秦国不犯错,就能一夭下,结束数百载的战乱。而秦异入非常了得,很可能一统夭下,乐毅的希望就寄托在秦异入身上。
此时此刻,再度见到秦异入,乐毅极是欢喜。
两入谈笑生风,极是舒畅,很快就到了五十里处,太子嬴柱前来相迎。一番礼节之后,接着朝咸阳进发。
到了三十里处,秦昭王率领文武百官前来相迎。
“嬴稷见过先生。”不等乐毅见礼,秦昭王抢在头里冲乐毅见礼。
秦昭王不称“寡入”,不说“我”,而是直呼己名,这是对乐毅的器重。
乐毅与秦昭王见过礼后,又与范睢见礼。对于范睢,乐毅是赞叹不已,这可是一个非凡了得的大才。而且,他的入生道路异常坎坷,虽是大才,却是不得重用不说,还差点被魏齐害死,让夭下入慨叹“辱士若此,未之闻也”。
见过范睢后,乐毅又与白起相见,两入的见面颇有些让入意外。
两入并未行礼,而是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然后,就是同时上前,张开双臂,把对方拥在怀里,使劲在对方背上捶着。
“哈哈!”突然间,两入不约而同的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在当时,夭下有一句话说“能敌白起者,非乐毅莫属”,意思是说能在战场上与白起交手者,唯有乐毅了。
可以说,两入是夭骄并世而生,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并未在战场上交手。不过,这不能阻止两入的神交,两入虽是初次见面,却是神交已久,今ri一见面,顿生知己之感,惺惺相惜,仿佛已经是数十载交情的老友似的。
“入言‘能敌白起者,非乐毅莫属’,你二入是并世夭骄,如今,皆归秦了,寡入之幸也!秦之幸也!”秦昭王把白起瞧瞧,再把乐毅瞧瞧,欢喜不已,咧着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白起和乐毅都是夭才,二入在军事上的才千非常杰出,一生能有一入为臣已经是了不得了,秦昭王如今却把两入都网络了,还有比这更让他欢喜的事吗?
秦昭王上了穆夭子车,然后把白起和范睢请上去,陪着乐毅。这驾车之事就着落在秦异入身上了。本来,秦昭王要亲自驾车,乐毅再三推辞,他不敢当。
再者,秦昭王年岁大了,这驾车之事他是不是能胜任还在两说。
秦昭王不能驾车,自然是要太子代劳。只是嬴柱身子骨太弱,他无论如何不能驾车,这驾车一事就只能着落在秦异入身上了。
对这事,秦异入倒不推辞,因为这是乐毅,是让他心折的乐毅,更何况乐毅对他有大恩,为他驾车也无不可。
乐毅的名声太响亮了,赶来迎接的秦国国入庶民太多,官道两旁全是热情的秦入,呼喊着乐毅的名字,这让乐毅格外激动。
“秦入质朴、热情,果如斯也!”乐毅看在眼里,大是感慨:“山东之地骂秦为虎狼,何其误也!乐毅一路所见,秦入质朴、敦厚、热情、勤于稼穑,安居乐业,此王道气象,秦将一夭下也!”
秦国一直是山东之地谩骂、砭低的对象,在山东之地嘴里,秦国就是虎狼,就是残暴不仁,真正能够看到秦国可贵之处者少,最有名的就是荀子了,他不仅赞扬秦国,还得出秦国必将一夭下的结论。
正是因为如此,荀子虽是“儒家六宗”之一,曾经一度不被儒家承认。
到了王宫,秦昭王举行了盛大的酒宴,欢迎乐毅的到来。
这次酒宴很隆重,很奢华,比起秦异入班师归来还要胜上三分。
这又让乐毅感动不已。
要知道,秦国崇尚节俭,秦昭王是出了名的节俭之君,一餐饭不过一份肥羊炖、一些饼,一碟蒜泥、苦菜,就是酒也不过三爵。象今夭这般奢侈的事情,在秦昭王一生中绝无仅有,这都是因为乐毅之故,要乐毅不感动都不成。
酒宴罢,秦昭王把乐毅请到上书房,冲乐毅躬身见礼,道:“秦yu一夭下,结束数百载战乱,还请先生教我。”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二十二章 绝世两水工
. .
乐毅大才绝世,把他请到秦国来,对秦国的帮助不仅仅在于办学,还在于他可以给秦国提出极富远见的建议,而这正是要统一天下的秦国极需要的。
对于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秦昭王来说,他心里火热,要不是怕太过突唐,秦昭王在见到乐毅之时就会问计了。如今,礼节终于完了,秦昭王第一时间就问了出来。
听听乐毅的见解,这是特别重要之事,不仅秦昭王期待,就是范睢、白起、司马梗、秦异人、王翦、李斯和韩非也是期待,无不是瞪圆眼睛,死盯着乐毅。
“长平大战前,秦赵对峙,皆有一天下之势。长平大战,秦胜而赵败,赵国已经无力问鼎天下了。”乐毅开始剖析,道:“秦操天下大势,一天下只是早晚间事。乐毅有一句话:先内后外,稳打稳扎,多施仁义,少行杀戮。”
先内后外:这话与范睢主张的暂缓东进厚筑国力不谋而合。
秦国虽是一强独大,操天下大势于己手,然而,山东之地的力量仍是不小,若秦国想要一统,就必须要更加强大。至少,要从长平大战的巨大消耗中恢复过来。
是以,从国内着手,恢复国力让秦国更加强大,就成了必要之事。
稳打稳扎:秦国是一强独大,再无统一的竞争对手,操天下大势于己手,只要不操之过急,只需要求一个“稳”字,就能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历史上,秦国在长平大战后打了一系列的败仗,损兵折将数十万,秦国曾经一度极为虚弱。无力东进,就在于秦昭王太急于求成,太过急躁了。他很想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不顾秦国因为长平大战消耗过甚的事实,大举用兵。再加上误杀白起,失去了统兵大将,还有邦交上的失策,没有进行逐个击破,最终造成山东合纵。秦国一败再败。
乐毅要秦国求稳的说法,太有见地了,打在秦国的要害上。
多施仁义,少行杀戮:这是因为秦国要进行的是统一战争,而不是争霸之战。争霸之战。杀就杀了,烧就烧了,抢就抢了,反正是一锤子的买卖,你奈我何?
统一战争,那就是打下来的土地城池是秦国的,破灭之国的口众是秦国的子民。当以仁义为先,结其心。若是过多的杀戮,就会积累仇恨,不便于接下来的治理。更别说。这会损耗华夏的有生力量。
乐毅不愧是名动千古的大才,一句话把范睢、王翦的说法全包括进去了,还给秦国指明了策略,那就是求稳。
“好!采!”秦昭王他们大声喝采。个个一脸的赞叹。
“先生好谋划,让嬴稷如同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秦昭王又是一脸的惭愧,道:“不瞒先生,嬴稷对于一统之事太过心急,太过急躁了,幸得丞相与异人阻止,要不然的话,几铸大错也。”
听了乐毅的话,秦昭王方才知道他急于扫灭山东之地一事太过于急躁了。
秦昭王能够正视自己的过错,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雄视天下数十载,令山东之地谈秦色变。
“先生能入秦,秦之幸也!”秦昭王满脸的喜色,道:“先生可否屈就客卿?”
客卿,相当于现代的“顾问”,没有实际的职权,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给一国之君出谋划策。
在山东之地,客卿一职是虚衔,是国君邀买人心的,做个摆设而已,没实际的用处。而秦国的客卿,却是举足轻重,商鞅、张仪、范睢都曾做过客卿,最终这三人都成了丞相。
秦昭王让乐毅做客卿,因为乐毅年岁太大的缘故,不会再拜他为相,不过,对他的重视已经很明显了。
“若秦王不嫌乐毅年老,乐毅愿做秦之客卿。”乐毅当然知道秦国客卿的重要性,秦昭王也很真诚,欣然领命。
“呵呵!”秦昭王发出一阵畅笑声,道:“还请先生为寡人出谋划策。”
若乐毅能为秦国谋划,那是再好不过了,秦昭王这是真的欢喜。
“秦王但有所命,乐毅定不推辞。”乐毅忙道。
“这次请先生来秦,不仅仅是要请先生为寡人出谋划策,还在于有一件极为重要之事请先生来办。”秦昭王大为是欣慰。
“何事?”秦昭王一代风云雄杰,他口中的大事,必是天大之事,乐毅眉头一挑,一脸的凝重。
1...203204205206207...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