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还砸锅卖铁......
还咳嗽装病博取同情......朱由检瞅着一个红光满面,却一个劲儿在咳嗽,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的大地主,心里好一阵冷笑。
这个士绅也发现朱由检的眼神相当不善,于是就干笑了几声,也不咳嗽了,“万岁爷有所不知,这天府之国指得其实不是四川全省,仅仅是成都府城周围的那点土地。那里多少平地,水田很多,而且很少发生水旱灾害,的确是很好的地方。但是出了城都府界,好地方就不多了......如果不是遇上战乱,也许还能好一些,可是......”
马上就有人附和起来了:“是啊,原本重庆府、叙州府和泸州也不错,可是自打奢崇明、安邦彦两贼起兵作乱,这两府一州也不行了!连成都府周围,也被这奢崇明的乱兵给祸害了!”
“是啊,就连保宁这里也被波及了......这十年间兵来将往的,都要咱们保宁供应......真是太难了!”
“是啊,都怪奢崇明、安邦彦,我们这些年真的太难了.....呜呜......”
朱由检将目光转向了总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的张鹤鸣、四川巡抚张论和总兵官李维新,也只好尴尬的笑了笑。
张鹤鸣道:“万岁爷,这个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如今,人已经死了几十万......四川、贵州许多地方都打成了白地!”
李维新也道:“陛下,现在四川虽然安定了一些,但是贵州依旧乱成一团,时不时就会有贼军犯境,局面艰难。”
张论也哭丧着脸道:“这二贼实在凶蛮难当,这十余年来,川人、黔人深受其苦,连巡抚都有两人遇害,总理川、贵、湖广军务的大将都有一位兵败自刎了......四川、贵州两省,早就已经打得民尽财穷了!天府之国已经没有了......而且为平奢、安二贼,朝廷用兵十几万,大多依赖四川供应,实在艰难啊!”





抢救大明朝 第1893章 亲提虎贲三千众,试问西南谁争锋
朱由检忽然笑吟吟看着在西南当了几年总督,却拿奢崇明、安邦彦二贼毫无办法的张鹤鸣,笑道:“张鹤鸣,你知道奢安之乱为何至今未平吗?”
“臣,臣不知......”张鹤鸣抖着声说。
他早就听说了朱由检的赫赫凶名,那可是阵斩蒙古第一勇士,大败蒙古大汗,又两次击败建州奴贼大汗夺取了燕云大山和漠南草原的狠人。
这回朱由检带着那么多的陕西饥民南来,摆明了来着不善!
可是无论朱由检想要什么,张鹤鸣这个总督,恐怕都没办法替朱由检达成所愿......因为他这个总督真的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什么声望。
一方面他是魏忠贤提拔的官员,四川、贵州的士大夫都当他是阉党。
另一方面张鹤鸣是替代丁忧的名臣朱燮元出任总督的,所有人都希望朱燮元可以夺情起复再回西南督军,所以更没人听他的了。
而这个众望所归朱燮元可是个大能人啊!他早年还是举人的时候就帮着绍兴知府萧良干治理水患,颇有成效。
后来进士及第,当了苏州知府,又遇上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苏州机工暴动!因为矿税使孙隆想征一点机税,结果惹出了以葛成为首的机工暴动,当时朱燮元已升为四川按察司副使,束装待行。因为新任知府还没到,所以苏州的官吏们就请朱燮元调兵平乱。却被朱燮元以“兵以御外寇者”为由阻止......结果在各方面的运作之下,葛成投案,判了个监禁,没几年就释放了。
到了泰昌元年,这个朱燮元又当上了四川左布政使,在第二年的九月,遇上了奢崇明叛乱,四川巡抚徐可求被杀,重庆、遵义被占,随后叛军连破四十一州县,水陆并进,包围成都。蜀王朱至澍出面,请朱燮元出面组织抵抗,而朝廷也顺势升授其为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在朱燮元组织下,仅有2000兵力的成都居然顶住了奢崇明的进攻,守了102天,最后因为朱燮元拉拢了奢崇明麾下的将领罗象乾得以击败叛军而解围!
成都之战后,奢崇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很快在各路川军,特别是石柱秦良玉等部的打击下,败出了四川,连老家永宁卫都丢了,只好跑到贵州去依附安邦彦。
在四川之乱逐渐平定的时候,贵州的安邦彦却还是闹得很大。于是朱燮元就当仁不让的被委任兵部尚书,兼督云南、贵州、广西军务,赐尚方剑,移镇遵义,全权负责围剿奢、安叛军。
在朱燮元的指挥下,安邦彦这伙逆贼也很快陷入了颓势,到了天启六年,二贼已经无力再战,只好请求招抚。而朱燮元也因为四川、贵州连年征战,损失惨重,同意招抚。
而就在这时,朱燮元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当孝子了......而招抚的事情在几个不负责任的昏官操办下居然搞砸了。后来张鹤鸣到任时,奢崇明、安邦彦又开始造反,而张鹤鸣也无计可施,和奢、安二贼打打谈谈,也都没有了结的时候。
因此起复朱燮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是朱由检偏偏不让朱燮元回到四川......而是让他在丁忧期满后,去当了南京兵部尚书。
而张鹤鸣在总督四省军务的过程中,也几次和安邦彦达成了招抚的协议,可上奏到朝廷这边,朱由检就是不许。
现在的朱由检不大喜欢招抚,当然了,海贼例外,现在明朝根本没有像样的海军,不招抚能怎么办?而陆上的贼想要受抚可不容易,朱由检上台这几年,还没谁被招抚过呢!
所以四川、贵州的平乱战争,才会拖延至今......
而朱由检现在突然问张鹤鸣奢安之乱始终不得平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看着张鹤鸣哑口无言,朱由检忽然笑了起来,自问自答道:“奢安之乱未平的原因,是朕抽不出空来西南.....现在好了,朕已经来了,乱子也该到头了!”
四川总兵官李维新没明白朱由检的话,就小声问道:“万岁爷要亲自统率六军,平定奢安逆党吗?”
朱由检一笑:“哪里用得着六军?奢安之辈不过是冢中枯骨,不堪一击......朕当亲提虎贲三千,直捣其巢穴,将其众尽灭,底定西南!”
什么?
皇帝要亲率3000虎贲去杀奢崇明、安邦彦?
不仅张鹤鸣、李维新、张论都呆了,连那帮哭穷的保宁府的大地主都傻眼了。
那可是十几万大军打了十年都没有打平的反贼,你个小皇帝就用3000人去灭门?可别是送死吧!
“万岁爷,”张鹤鸣连忙劝说道,“西南多山,利守不利功,贼众皆凭险要,且又是土司,根深蒂固,极难平定......”
“陛下,”李维新道,“贼众10万,而且能征善战,不可轻忽啊!”
“放心吧,朕不会轻忽的。”朱由检当然不会轻忽了,他这次可是有备而来的。
为了平定奢安二贼,他带来了张献忠、李锦和牛金星!
上辈子那帮西南土司遇上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啊,家里那点土地都给牛金星拿去分了,人大概也给大顺的府兵杀没了。
朱由检板下面孔道:“朕有必胜的把握......多则三月,少则一月,奢安二贼必将族灭!”
族灭!
这两个字一出,杀气就滚滚而起了!
得杀多少人才能杀到族灭?在场的众人,都感到了一阵阵凉意。
现在的朱由检身上的杀气那是浓得怎么都抹不开了......这些年都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了!
而在被他打死打败的对手,都比奢崇明、安邦彦两个土寇要厉害!
实际上朱由检并不是为了打败奢崇明、安邦彦而来,要灭他们,随便派个大将就行了。
什么李自成、张献忠、李锦的,随便派一个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
朱由检这次来四川,其实是为了粮食,为了土地......四川、贵州这十年少说都打死了几十万人,往多了说能有上百万!那得多少土地没了主人?
而且人还没死够呢!奢、安两族还不少人等着灭呢!
那么多的土地,拿出来分一分,至少有几十万陕西人有活路了,而且陕西这年头出精兵,来几十万陕西人镇着西南,西南不就太平了?
另外,奢崇明、安邦彦就是两只鸡,四川的地主老财都是猴子。杀了两只鸡,那些猴子应该就能发发善心了!一万石两万石的怎么好意思拿出来?怎么都得给个1000万石吧?
而且四川的税也交得太少......得加钱啊!怎么都得加个三倍五倍的。
朱由检又瞄了一眼那几只“布衣猴子”,冷冷道:“跟随朕入川的军户有20万......先在保宁府安顿一些日子,等朕平了奢安之乱,再来安置他们!你们再多筹点粮食,可不能饿着这些军户!”
跟着朱由检入川的这20万饥民现在都是军户了,家家户户有人当兵,是带着兵器来四川的!
说完他又看着四省总督张鹤鸣,“张制军,你是总督......明日就给朕带路!”
“臣,臣遵旨。”张鹤鸣哪敢不遵旨啊!
朱由检又道:“再派人去请四川石柱女官秦良玉,朕要和她商量平贼之策。”




抢救大明朝 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阆中古城,已经是一座要饭兵的大营了。
这座四川省北部的重镇,是保宁府的府城。虽说是府城,但是因为选择在嘉陵江的一个弯道处筑城,城池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嘉陵江的江面,北面又有一座盘龙山,使得可以用来筑城的土地有限,所以阆中古城的面积很小。朱由检率领的几万要饭兵加上十几万家眷到来之后,顿时让阆中古城及其周围变得鸡飞狗跳。
四川巡抚张论也带着一大批四川官吏进驻了阆中,一边在驾前听用,一边全力筹措粮食,供应这群叫花子兵和他们的家眷。叫花子兵虽然是饥民成军,但朱由检的治军之法素来严厉,当然容不得军士胡作非为,而且稍一安顿后,各种各样的训练任务就压下来了。三四万要饭兵再加上七八千帐前精兵,多不在城内安营,而是在北面的盘龙岭脚下下了寨,还占了几所古刹和道观,每日都要训练,好几万人山上山下的奔跑,时不时的还要“打雷放炮”,闹得阆中城内的官绅百姓都不得安宁。
而居住在阆中城中的那些要饭兵的家眷,就更让人讨厌了。十几万人挤进了小小的城池,占了许多百姓和官绅的房屋,美其名曰暂借,却不问房主是不是同意?这些人也没什么事儿做,而且又是穷苦极了的饥民,现在又有小皇帝给他们撑腰,还能有什么好事?偷鸡摸狗,打架滋事,敲诈勒索的事情那是天天发生。而且只要不出人命,还没人能管了。四川巡抚张论禁不住一帮士绅哭求,跑去朱由检驾前告了状。但是朱由检压根不当回事儿......上辈子这帮陕西要饭兵都是全川百姓士绅都变成佃户压迫了,还不知道杀了多少!现在这点事儿算什么呀?
朱由检的行在占了保宁府知府衙署,阆中城内,只有这一带秩序井然。高大的帐前骑士,布列四周,严密守护,任何闲杂人等,不得冲撞。保宁府当地的官绅从这里进出,无不在心中一声叹息:川人命苦啊!安奢未平,又来了那么多的要饭兵和一个要饭皇帝......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苦尽甘来?
街巷当中,一小队骑士正疾驰而过。当先骑士捧着一面红色牙旗,正是云贵川一带土司衙署的旗号。这些骑士的个头都不大,胯下的战马也都是小号的,只有牙旗之后一匹高大的桃花马上骑着一个身着蟒袍的高大妇人,特别引人注目。
看着这个高大妇人策马而行,街巷两侧的川人纷纷叫好:“马夫人来了,石柱马夫人来了!阆中有救了,川人有救了......”
这位川人口中的马夫人,正是名震天下的石柱土司女官秦良玉。秦良玉的夫君姓马,名千乘,据说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这个祖宗年代有些久远,真假难辨。不过马千乘的祖宗马定虎出自大宋西军,随吴繗入川却是无疑的。所以石柱土司马家的祖籍也是陕西,严格说起来也是朱由检带来四川的这些“要饭兵”的前辈呢!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在万历四十一年,因为得罪了监军太监邱乘云,被投入狱中,因为入狱前已经染病,入狱后又得不到医治,所以就早早病死。马千乘死后,不少四川的官员都替他鸣不平,所以石柱土司依旧得到保留,马千乘的宣慰使职位也由其子马祥麟继承。但是当时马祥麟年幼(其实也不太幼,17岁了),所以石柱土司的大权一直由秦良玉掌握,直到现在。
而这位秦良玉虽然是个女流,又是诗礼之家(官僚地主阶级)出身,但却是个不爱红妆爱武状的奇女子。不仅喜欢武艺兵书,而且长得也又高又状,身高接近六尺(明尺),也就一米八十几!而且还不是细长条的,而是又高又壮,看着就挺吓人的。
更难得的是,这位秦良玉还善于练兵,精于战阵!
石柱本是个小地方,在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当家的时候,只有三四千土兵,也没怎么厉害。可是到了秦良玉手中,几年之间就拉出了一支赫赫有名的白杆兵。在对抗后金的浑河之战中,石柱白杆兵结成枪阵,重创了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如果不是投降后金的明军炮手发炮轰击,轰垮了白杆兵的枪阵,浑河一战说不定就是后金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了。
而浑河之战中白杆兵的表现,也引起了明朝君臣的注意,所以在战后就派秦良玉回乡招兵。结果兵刚刚招好,就遇上了奢崇明之乱。因此秦良玉和她的新募之兵就留在四川参加平叛之战,一打就是十年!虽然打得辛苦,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秦良玉也深深的感觉到了大明朝在西南的颓势。
万历年间造反的播州杨氏无论兵力财力,都要胜过永宁奢氏和水西安氏。可是在大明天兵的围攻之下,几个月就灰飞烟灭。这才过去多少年?奢、安之乱竟然十年未平!
而奢、安十年都灭不掉的原因,其实也不是这二贼的力量多强,而是明朝的军队变弱了,再加上杨氏灭亡寒了西南一众土司的心。
现在和奢、安两军对峙的官军虽然有十几万之众,但是除了万余石柱白杆兵,其余各部的表现实在让人叹息——朝廷的官军无精打采,而且空额太多,战兵太少,根本无力进攻。而四川、贵州、云南调来的土兵则大多出工不出力,甚至还有许多人暗通水西!
水西是土司,他们也是土司......谈不上唇亡齿寒,但是少不了有兔死狐悲之感啊!
其实这种兔死狐悲的情绪,早在播州杨氏灭亡的时候,就萦绕在西南各家土司心头了。
七百多年的杨氏土司政权,怎么说没就没了?
这事儿别说一般的土司心里不痛快,就连秦良玉的夫家之中,也有一批人不满。只是秦良玉的娘家兄弟子侄,都跟着秦良玉带兵,从诗书之家混成了巴蜀将门,和大明朝的利益一致,所以才把石柱马家人中的不满声音给压了下去......可是绝大部分土司之家,都和大明朝不一致啊!
这西南的乱子,恐怕远远没有到头呢!
秦良玉正沉沉的想着自己心思的时候,她和她的亲兵,已经到了天子行在前端校场之外。
在前方开道的一名骑士忽然勒住战马,回头对秦良玉大呼道:“老夫人,前面走不通了......有兵!”
秦良玉这才抬头向前张望,发现前方的校场之内,已经是甲士成行,长枪如林。
数千虎贲之兵,赫然成阵,却安安静静,不动如山。
秦良玉也是一惊,她带兵十几年,而且还是个高手行家,当然能看出眼前这支列阵待命的精兵不同寻常了!
“老夫人,那些都是娃娃兵!”
开路的那名骑士这时又来了一句。
秦良玉忙定睛一看,果然!这些小兵一个个都嘴上没毛,脸庞看着也小,全都是少年兵啊!
“来者可是同知四川总兵官马夫人吗?”
一个穿着绿色武官服的黄脸大汉,这时候快步走向秦良玉一行,笑吟吟的发问。
秦良玉看着黄脸汉子,总觉得有点讨厌,“本官秦良玉,奉诏而来!”
“额是帐前少年军教头营千总官张献忠,见过马夫人!”这汉子原来是张献忠,他现在正在校场上指挥一个团的少年兵站队列,没想到遇上了秦良玉。
张献忠笑着又道:“早就听说万岁爷召马夫人来阆中了......只是没想到马夫人轻车简从的就来了,也不使人知会一声。所以很不巧,万岁爷今日不在城中,而是和几位蒙古娘娘出城打猎去了。不过高参议和张巡抚现在都在行在,下官马上去请他们出来迎接,请马夫人在此稍候。”




抢救大明朝 第1895章 好大的黑锅
“张抚台,这几个黑乎乎的是啥子个东西?”
“马夫人,这是六口大黑锅!”
“黑锅?这个是......御膳房用的?”
“对,对,就是御膳房用的,给皇帝炖汤用的,据说是太祖高皇帝年间传下来的!”
“哦,是祖传的黑锅?怪不得那么结实!”
“那是当然,御用之物嘛......”
在阆中天子行在的院子里面,一个四川巡抚,一个同知四川总部官,一个帐前军总参议,正站在六门24斤臼炮边上在胡说八道。
哦,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在胡说,而是有凭有据的在胡说。因为朱由检看着这臼炮的模样像口黑锅,所以就给正式命名为“太祖黑锅炮”。由于这六门黑锅炮是朱由检用来平定安、奢之乱的秘密武器,所以得保密,于是对外就称黑锅,把“炮”字儿给省了。
黑锅当然不是用来背的......用来发射24斤木托开花弹的黑锅那得多重啊?谁也背不动啊!所以天子行在中不大懂行的人,就想当然以为这六口“锅”是御膳房炖汤用的铸铁大黑锅了。
这六口“黑锅”虽然是机密,但也不会藏着掖着谁也不让见。而且炮兵还得训练呢!这些日子阆中城内时常可以听到的轰鸣,就是这六口“黑锅”在进行射击训练。
今儿早上,这六口“黑锅”刚刚拉出去训练过一次,回来以后就要进行例行保养,得擦的锃亮,还得仔细的涂抹上一层薄薄的油脂防锈。炮架(臼炮没有轮式炮架,但还是有个结实的木质炮架)也得仔细检修,如果出现损坏,就要及时修理或更换新炮架。保养维护工作结束后,如果天不下雨,六口“黑锅”就得放在行在院子里面,等着朱由检来检查——“黑锅”炮队是新建的部队,而“黑锅”炮又是新装备,因为是曲射火炮,所以使用起来比直瞄的3磅炮更麻烦,就连朱由检自己都不是很会用。
而且朱由检还给这六口“黑锅”炮配备了需要高度保密的木托开花弹,所以不能让孙大炮从澳门请来的洋将来帮忙训练,就只能亲自带着一队从少年军和少年侍卫中选出来的炮兵一起摸索了。
现在六口黑锅的维护保养已经完成,但是朱由检还和几个蒙古贵妃在盘龙山上玩耍没回来,所以这六口黑锅就搁在院子里让人随便欣赏了。
而秦良玉的好奇心也挺重,跟着高弘图、张论两人进了行在大院后,一眼就看见这六口大黑锅了,所以就问了起来。
三个人正瞎聊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整齐划一的呐喊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
原来是朱由检打猎归来了!
高弘图、张论、秦良玉他们仨也不继续研究黑锅了,都转回身,又出了行在大门,准备接驾。
秦良玉过去从没见过朱由检,这回当然得好好看看这个“一会儿昏一会儿明”的君到底是啥模样的?
之所以说朱由检这个君是一会儿昏一会儿明,是因为四川士林对朱由检的评价很飘忽。在朱由检剑斩魏忠贤的时候,大家伙儿对他都挺期待的,以为大明终于出了明君!
但是随后将近一年,这个干净利落斩了魏忠贤的明君似乎就无所事事了,甚至都没有清理朝中阉党,也没有拨乱反正,为东林君子们平反。
对于西南的战乱,他跟是置之不理,无论西南地方上的官员如何呼吁起复朱燮元,他都不予理睬,照样重用那个根本不会打仗的张鹤鸣。
而就在四川人对崇祯小皇帝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让人目瞪口呆事情发生了。这个小皇帝居然不顾内阁朝臣的劝阻,只带着所谓的帐前骑兵,来了个御驾亲征,去和入侵大同的蒙古插汉部数万大军交战!
消息传到四川,那是全省哗然!无论官绅,都认为小皇帝要步明英宗的后尘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再一次让人难以置信。小皇帝原来不是明英宗,而是赛吕布!在大同身先士卒,率军突阵,斩杀蒙古第一勇士,生擒插汉部中军万户的掌军大公主!还把蒙古虎兔敦汗撵出了长城,后来还到草原上溜达了一圈,和蒙古插汉部来了个和亲会盟......
四川的这些官员士绅乃至土司,听到这些消息,全都有一种石化的感觉。
这小孩子皇帝真是太胡来了,简直是胡作非为啊!
而且更夸张的是,这个胡作非为的小皇帝行事虽然离谱,但是上了战场就是靠谱!
甭管敌人是蒙古大汗、大金大汗,还是西北的贼寇,统统都打不过他!
其实四川的官员士绅们虽然都希望大明能出个贤明爱国之君,但是并不抱什么希望......崇祯帝一小孩子皇,宫都没怎么出过,能有多贤明?只要不胡作非为,能安安稳稳混日子,大家就觉得不错了。
1...632633634635636...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