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咱们要和西班牙人争霸太平洋海上,靠慢速的鸟船还是不行,得造软帆船。不过也不必造飞翔号这样的盖伦战船得重新设计一种可以安装至少8门18磅短炮的600吨级战船,要求使用软帆,可以高速航行,拥有较强的适航性。”
海军革命已经开始了!
在定海锚地之战中,两三枚开花弹就能废掉一艘几百载重吨的大船所以未来必然是属于开花弹的!
因此战船必须要重新设计,那种可以安装上百门大炮的木质风帆战列舰恐怕不会再有机会称霸海上了。
少量的大口径“轰击炮”才是未来海军战列舰需要的主炮。
所以大明海军必须抓住海军革命的机会,抢先完成变革。
在朱慈烺决心要开启海军革命的两天后,他最能干的知府罗大公就护送这英法两国的“礼物使团”抵达了南京。
安置好了使团后,罗大公就立即入宫请见,向朱皇帝报告发现小洋马的事情了。
“玛丽.曼奇尼?很漂亮吗?多大年纪?什么来路?”
朱慈烺听说有法兰西美人计,马上就来了兴趣,脸上的表情都精彩起来了。
他当然是不好色的,后宫人数也不多但是并不代表他害怕美人计!天朝帝国的皇帝,当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还能怕个西洋美人?
“陛下,”罗大公笑着,“这个法兰西小女子有沉鱼落雁之容,年约十七八岁,据说是法兰西红衣主教马萨林的外甥女,来自意大利什么都好,就是信天主教。”
“马萨林的外甥女?他还真舍得下血本啊”朱慈烺笑了起来,“好好,朕倒也会一会这个玛丽.曼奇尼!至于信天主教,朕不在乎,朕是实行宗教宽容的。”
“陛下,臣素知天主教是实行一夫一妻的”罗大公露出了一些忧色,似乎在替朱皇帝担心,“只怕她不肯为妃啊!”
这就为妃了人家明明是来留学的!
“这不是问题”朱慈烺笑着,“西洋天主教国虽然搞一夫一妻,君王也不能纳妃,但是他们有皇家情妇制。”
“情妇?还皇家情妇”罗大公愣了又愣。情妇不就是偷吗?这是奸夫妇啊!
“怎么?你不相信?”朱皇帝心情不错,笑呵呵的问罗大公。
“哦,臣只是在想西洋是有女王的,”罗大公道,“女王当朝是不是可以养奸夫?这奸夫是不是叫皇家奸夫?”
“哈哈哈”朱慈烺给罗大公给逗乐了,“没想到你还会说笑话!朕回头见了玛丽会问一问的。不过在朕见玛丽前,你还得辛苦一下,去替朕谈一下条件。
你去和她说,朕毕竟是大明天子,自有天家的颜面要顾及。她如果想当朕的皇家情妇,朕可以答应不过她可不能像那些欧洲君王的情妇那么自由自在。明白了吗?”
这意思当然是不能给朱皇帝戴绿帽子了!而且还得接受看管,没有人生自由了。
朱慈烺是丑话先说的,小洋马玛丽.曼奇尼如果愿意接受,那么就到朱皇帝身边来,只要能得宠,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如果她不乐意,就当到中国来旅游了,哪儿来就哪儿回吧!
“臣明白,臣明白”罗大公笑着点头,“臣一定和她好好说说,尽可能劝她入宫为妃。”
他倒是信心十足小洋马就是豁出去来使美人计的,哪有往回缩的道理?再说了,这小洋马的确有专宠后宫的资本,有什么好缩的?
“这倒不必,”朱慈烺笑道,“皇家情妇就很好别有味道!”
朱慈烺并不愿意让这个西洋美女的子嗣拥有继承权,哪怕封王也不大愿意。倒不是因为种族问题,而是信仰问题。
马萨林的外甥女,一定是个坚定的基督徒
“陛下圣明!”罗大公说话的时候满脸都是笑容,一看就是在替皇上高兴真是忠臣啊!
抢救大明朝 第968章 法兰西也要崛起啦!(求订阅)
“欢迎你们的到来,柯尔贝尔先生,曼奇尼小姐。从法兰西到中国的旅途,可是相当遥远......特别是对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而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不远万里而来?”
说话的是孔代亲王,同时他也是大明的胜国公,所以他现在就穿着一身红底的丝绸蟒袍,在自己位于应天老山的西洋式的国公府内,一脸疑惑的看着远道而来的法王特使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和玛丽.曼奇尼。
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本来是红衣主教马萨林的私人财务助理,得到一个特使的职位,飘洋过海来中国也属正常,但是玛丽.曼奇尼这样一个可人儿不在法兰西呆着,跑到中国来干什么?
听到亲王的提问,因为旅途劳顿和晕船显得精神萎靡的柯尔贝尔只是微微一笑:“因为红衣主教殿下认为大明皇帝是一位拥有神秘力量和渊博知识的东方君主......为了法兰西的利益,需要有人足够接近他进行深入而且细致的观察。”
柯尔贝尔说完就瞄了玛丽.曼奇尼一眼。这匹小洋马倒是很能适应航海生活,哪怕是在大西洋上遭遇暴风雨的时候,她都没有怎么晕船。不过在离开法国的时候她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看着都让人心碎啊!
亲王则皱着眉头,仔细打量了玛丽.曼奇尼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我想红衣主教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皇帝陛下的确拥有一些超乎想象的知识!在我提交给巴黎的报告中,已经不止一次提及此事了。”
虽然朱慈烺并没有大开金手指的本事,但是他前世的数学还是挺不错的,所掌握的某些知识拿到十七世纪还是比较领先的。而且他还记得一些比较容易实行的武器装备的改良方向。比如套筒刺刀、米涅弹、木质弹托、木管引信、尖头弹、榴弹炮、木柄手榴弹、定装弹药......对了,还有沙袋!
金手指虽然不大,但是已经足够让接近朱慈烺的孔代亲王感到震惊和狂喜了!
惊的是这位中国帝王居然拥有如此天才的头脑,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发明了那么多看上去并不高深,但是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装备。
喜的则是法兰西,不,而是他自己将会是这些创造和发明第二大的受益者!因为他虽然不是这些武器的发明者,但却发明它们的人更清楚应该如何加以运用,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威力。
只要他能路易十四国王亲政后回到法国,那么欧洲大陆上将没有任何一位将军可以抵挡住他指挥的法兰西的军队!
法兰西的崛起,将会在他和路易十四国王手中实现!
柯尔贝尔这时又说道:“除了殿下提交的报告,红衣主教殿下在去年还从他的好友,新任的教宗亚历山大七世那里得到了汤若望神父和其他在大明太学、京学中任教的耶稣会神父的报告。所有的报告都表明,如今的大明皇帝拥有一些超乎寻常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应该,也不可能来源于他所接受的传统的中国式帝王教育!
所以教宗陛下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大明皇帝,以解答他心中的一些疑团!”
教宗心中的疑团和“鸟人”有关!
汤若望在罗马期间,将朱慈烺很可能见过天使,并且从天使那里得到了某种启示和一些知识的猜测,写成了报告,提交给了当时的教宗因诺森十世。因诺森十世则无视了汤若望的报告。
不无视还能怎么样?如果承认大明皇帝见过天使,那么中国人的“天理”和基督教的“天主”就能划上等号了!
这会造成基督教的信仰危机!
当然了,教宗也不能把大明皇帝当成异端对待,因为人家本来就不是基督徒,而且最关键的是朱慈烺还是当今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没有之一!
不过去年刚上任的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却是一个相当开明的教宗,在他看来“发现天主”也是主的关爱——主如果不愿意被中国人发现,他们又怎么可能发现万能的主呢?
所以基督教也不应该对发现主的人抱有敌视的态度......因此亚历山大七世希望能在自己的任内,在天主教和大明王朝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与此同时,作为主在人间的代表,亚历山大七世很希望弄清楚“鸟人事件”的真相——他那么虔诚的侍奉主,都当上教宗了,都没见过长着翅膀的天使,朱慈烺怎么就见着了?
“也就是说,曼奇尼小姐还肩负着教宗给予的神圣使命?”孔代亲王看着这个意大利来的小尤物,心想:当皇家情妇还当出神圣感了......这种荒唐的事情也就只有意大利人干得出来了!
玛丽.曼奇尼微微的笑了笑,“我不知道什么神圣使命,不过我的确想接近这位全世界最有权势,也最富有的君主......就像那些围绕着欧洲国家君王的漂亮女人一样!
亲王殿下,您觉得我的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吗?”
“哈哈哈!你倒是挺直接的,不像个意大利人。”孔代亲王大笑了起来,“好吧,我会在老山宫附近为你安排一所欧式风格的别墅居住,直到大明皇帝召见你。
护送你前来老山的上海知府一定已经把你推荐给皇帝了......我想你的目标一定是能够实现的!
柯尔贝尔先生,说说你的目标吧,你想从大明皇帝这里得到什么?”
“亲王殿下,”柯尔贝尔先生的表情严肃了起来,“我想为法兰西赢得一个崛起的机会!”
孔代亲王笑了笑:“我想我们的英国朋友克伦威尔一定要拥有同样的想法吧?他也派来了一个相当庞大的使团,他的目的是什么?”
柯尔贝尔听到孔代亲王的问题,只是苦苦一笑,摇摇头道:“亲王殿下,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您的问题......因为克伦威尔这两年变得越来越疯狂,他很可能已经疯了!”
“疯了?”孔代亲王一愣,“你说克伦威尔疯了?他干了什么事儿?难道是想当英格兰国王?”
“他应该是想当的,但那也算不上疯狂。”柯尔贝尔道,“克伦威尔在去年发布命令,在英格兰各地设立地方军事政权,划分国家为十一个军区,每个军区都由他的心腹将领负责管理。而且他还下令引入清教徒规则,包括处决通奸之人,废止戏剧表演和游戏,关闭酒馆和妓院,禁止咒骂,禁止宗教仪式......现在全欧洲都知道这位英国最有权势的人已经完全疯了,而且他身边还有一群同样疯狂的清教徒军官!”
“天主啊!他想干什么?”孔代亲王大吃了一惊,“难道英格兰人造反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
“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柯尔贝尔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英国清教徒一定野心勃勃,也许想要撕碎整个西班牙世界帝国......”
“撕碎整个西班牙世界帝国......虽然疯狂,但也不是不可能!因为西班牙人的东方舰队刚刚袭击了大明海军的定海锚地,”孔代思索着道,“而且还引发了一场海军革命!
现在的问题,只是英国想得到什么?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大明又想得到什么?”
抢救大明朝 第969章 哪有什么腐国?(求订阅)
发生在1640年到1648年的英国革命,虽然被后世部分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定性为一场旨在反对王权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
不过后世的资产阶级赚了钱以后肯定不会想去英格兰共和国这样一个据说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生活的,因为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生活”!
这个国家现在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不许看戏,不许跳舞,不许玩游戏,不许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许大吃大喝,不许睡懒觉,更不许大手大脚花钱什么的。至于搞小三小四什么的,差不多就是死罪啊!至于同性之爱,呵呵,想知道啥是基督之怒吗?
在现在的英国,只许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最好一天八小时用于休息、吃喝、生产小清教徒和向天主祈祷,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工作!连礼拜天的宗教仪式都要尽可能的节省......
被后世喷成渣的“996”,在英国的工作狂清教徒看来,简直就是懒惰到了道德败坏的地步!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么努力工作赚到钱后还不许大手大脚的花用,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就可以了。节省下来的钱统统投入再生产,更不必考虑消费拉动经济什么的......如果消费不足,那就大搞基本建设和发动战争吧!
后世有哪个资本家会向往这样的生活?去这个地方投资发展制造业倒是不错。
至于反对王权专制......现在的英格兰虽然没有了王权,但肯定是全世界最专制的国家,没有之一!
哪怕朱慈烺这个东方专制君主,也没他那么专制,也干不成他在英格兰国内干成的那些事儿。
而这位在英格兰国内拥有绝对权威,已经到了可以藐视王权程度的(嫌王权太小)的独裁者,现在觉得西班牙王国霸占美洲大好地盘的行为一定不是天主的意思......那么好的地盘,居然让不会建设只会浪费的西班牙人占了,简直就是对天主的亵渎,作为天主最虔诚的信徒,英格兰的清教徒怎么能容忍这样背叛上帝的事情继续下去?
不过英格兰的实力相比拥有世界帝国的西班牙而言还差了一些——虽然西班牙本土一片萧条,根本不能和富裕发达的英格兰相比,但是腓力四世还拥有南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一带)和意大利北部以米兰为中心的领地,那些地盘都是相当富庶,工商业非常发达,而且还有发达金融业可以向西班牙国王提供巨额高利贷,以支持西班牙的巨额军费支出。
而且西班牙世界帝国的体量极大,在美洲还拥有辽阔的领地和大量的人口以及金银收入。
另外,同属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西班牙提供德意志雇佣兵。
也就是说,来自美洲的金银所支撑起来的信用可以为西班牙融到巨额军费,而借到钱的西班牙又能购买产自米兰、南尼德兰和其他德意志工商业城市,甚至产自荷兰的武器装备,然后再雇佣一些德意志的佣兵,从而组成一支能为西班牙王国而战的军队。
而西班牙本土的人口是多是少,工商业是否发达,对于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世界霸权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面对体量巨大,还可以从意大利、德意志和南尼德兰得到战争资源的西班牙世界帝国。小而强的英格兰、法兰西和荷兰,虽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败西班牙,但是也没有能力给予西班牙真正致命的一击——西班牙的陆军、海军也不算弱,英格兰、法兰西和荷兰的陆军再怎么强悍,也没有能力杀到马德里去把腓力四世赶下王座。
所以谁和西班牙打仗,都不能指望速胜,而只能做长期的打算!
而长期的持久战对于体量很大的西班牙世界帝国而言,又是比较有利的。
以英国和法国的实力,想要在一场持久战中将目前还算强大的西班牙拖垮打碎是不现实的,除非他们能找到一个和西班牙世界帝国差不多体量的大国充当盟友......
而且这个大国还要足够富有,还要对西班牙世界帝国的“财产”垂涎三尺。
放眼世界,符合这个条件的国家可实在不多啊!
作为克伦威尔的亲信和英国新教徒政权的外交家弥尔顿的接班人,托马斯.马维尔很早意识到已经走向海洋的中国,将可以帮助英格兰击败西班牙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而且中国也是英格兰唯一的选择!
奥斯曼帝国和印度这两国的体量虽然也足够,但是他们够不着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所以很难从打碎西班牙世界帝国的战争中获取利益。
其中的印度莫卧儿王朝和西班牙人一直都没什么过节,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的一大堆麻烦事儿要对付。
奥斯曼帝国虽然和西班牙矛盾极大,但是他们一旦出手,很有可能会引发整个欧洲大陆对天方教东扩的担忧,到时候哈布斯堡王朝又可以站出来扮演基督捍卫者了......
而在英格兰和西班牙的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托马斯.马维尔就将联合东方的大明帝国一起撕碎西班牙世界帝国的设想提交给了克伦威尔,并且从这位一国之主手中得到了驻大明大使的职位。
现在这位英格兰共和国驻大明帝国的大使,就站在南京内城西面的三山门上,俯瞰着南京外城秦淮河畔的一派繁忙。
这个时代南京的秦淮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小小的水系,有许多分叉支流,从南京东西一直流到南京城西,最后注入长江。其中位于南京内城的一段,那是相当腐朽奢靡,很不符合清教徒的世界观,所以托马斯.马维尔是一眼都不会去看的。
他现在观察的是三山门(内城城门)和江东门这一片的秦淮河沿岸地区——这里是南京的手工业区,开设了至少两百间“机房”,也就是纺织厂。行销欧陆的中国丝绸,就有相当一部分产自此地。
南京的“秦淮机房”,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都处于高速成长期。机房的规模不断扩张,拥有几百张乃至上千张织机的大型机房不断出现。和机房同时扩张的还有印染坊和缫丝坊。
前者多位于南京内城的南护城河(其实也是秦淮水系的一部分)和外城的大小驯象门之间。
后者则都开在南京外城的东部,也就是北人难民和军眷的聚居区——那里在十几年前还都是大片的农田,土地都属于陵卫,后来朱皇帝将土地分给了追随他的军人和义民。
而这些军眷和义民为了增加收入,就在分到的宅地上栽种桑树养蚕。一开始他们所养的蚕并没有什么竞争力,不少人都养亏了本。朱慈烺为了收买人心,只好替他们想办法,从江南各地高价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蚕农传授技艺,还自套腰包向支持退役军官在南京东城开办缫丝坊。
不过这些在朱皇帝支持下开办起来的缫丝坊大多经营困难,浪费了朱皇帝好多真金白银。直到五年前,有个从军队退役下来从事缫丝业的坊主冒了行业的大不韪,采用了“杀生法”,将收上来的活蛹直接放到热水中煮......从而得到完整的蚕丝!这个方法很快就被一帮不怕杀生的北人坊主效仿,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南京东城的缫丝坊就迅速崛起,称霸东南,也连带着推动了南京的机坊和印染坊发展。
现在出现在托马斯.马维尔眼前的南京外城,俨然就是一座火热的资本主义之都了,繁忙而富庶的城市,让马维尔感到了一些亲切,同时也察觉到了一点危险!
这里没有一点东方古老国家该有的腐朽和萎靡啊!虽然不能和清教徒的英国相比,但是架不住人多地广啊!
抢救大明朝 第970章 原来中国也有清教徒啊!(求订阅)
“特使先生,去江北浦口的船已经准备好了。”
打断托马斯.马维尔思绪的是英国驻大明的使臣亨利.皮特,他本来是个闯荡印度的奸商,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挂了个名。后来因为赶上了“折耳马”的风口,大发了一票——原来朱慈烺大肆收购印度折耳马的行为养肥了一大批的英国奸商,这是因为莫卧儿王朝警惕性很高,担心荷兰人会利用贸易手段侵略印度!所以就故意压制荷兰东印度公司而扶植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总之,要感谢朱皇帝的慷慨和莫卧儿王朝的智慧,让亨利.皮特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
在折耳马贸易的风口过去后,亨利.皮特也结束了在印度的生意,然后花钱买了一个驻大明大使官儿,跑到南京一边当大使,一边当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
托马斯.马维尔回头看了眼皮特,发现他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仍然保持着挺拔的身材,而且精神抖擞,身上也没有一点烟味儿,也没随身带着烟斗和烟草袋......一看就是个非常自律的清教徒!
“去浦口?”马维尔问,“使馆不在南京城内吗?”
马维尔是和柯尔贝尔他们一起抵达上海,不过却没有一起往南京去,而是在上海呆了两天,然后又去了趟苏州。在上海和苏州考察了一番大明的制造业后,才来到南京,今天刚到,一入城就先去看来城东的缫丝坊,然后又到城西看机房。现在日近黄昏了,都不知道今晚上睡哪儿呢?
亨利.皮特回答道:“是的,特使先生。使馆不在南京城内,而在江北的老山。”
“为什么要把使馆摆在江北的那个......老山?”马维尔感到有点奇怪。
“因为南京城内太腐朽,太堕落了,”亨利.皮特一脸正色,“不是清教徒应该居住的城市。相比之下,江北的浦口和老山更适合一位正直的清教徒居住!”
这话的意思就是南京城吃喝玩乐的地方太多了......江北的浦口和老山就好了,都是有钱都花不出去的好地方!
“什么?中国还有适合清教徒居住的地方?”
“当然了!”亨利.皮特说,“中国也有清教徒!”
“真的?我怎么没有听耶稣会的人说过?”
亨利.皮特解释道:“因为他们不是基督徒,他们信仰的是......天主!”
“他们是***?”马维尔还是没明白。
“不是,他们并不通过宗教仪式和神职人员探寻上帝,而是主张信徒直接和天主进行交流。”亨利.皮特说,“而且他们还主张禁欲,主张信仰天主,就应该去除人欲!”
他说是理学主张的天人感应和存天理、灭人欲......听上去和清教徒的观点真有点像!
马维尔点点头,显得非常赞同——对啊,就是这个味道,中国果然有清教徒思想!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走,”马维尔道,“我们去看看中国的清教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