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浴血逃兵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落炫影

    参谋军官摇着头,他仿佛感受到了梅春华脸上的失望。

    “他们周围可能有鬼子在,可能不方便打开电台,晚上继续呼叫,一有消息,马上汇报,不管我在干什么”

    梅春华强调着,半个直属营全部战死,士兵好补充,可是军官和优秀的指挥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冯锷,哪怕是你一个人回来也好啊”

    梅春华感叹着,哪怕是回来一个,他至少可以确认直属营的命运,不用到现在仍然怀着希望承受着无限的担忧。

    “是”

    “旅长,司令部的会议时间到了”

    参谋军官提醒着梅春华,今天的会议不是平时的例行会议了,而是涉及到补充人员和补充装备的分配问题。

    “呼”

    梅春华调整了一下情绪,站了起来,今天三十一旅出去抓了一千多壮丁回来,他准备全部留下,十八军其他的部队,要想补充,让他们自己去抓去,他不准备客气,如果叶佩高还想把自己的人弄走,他就准备向彭师长告状了。

    “现在开始开会,根据前一段时间的战斗说明,在敌后战场,我们不能再跟鬼子进行硬碰硬的战斗,在晶桥以东的一战下来,我们折损了不少人马,损失了很多装备,但是战果我却没办法向上报”

    叶佩高面对着所有团级以上的军官,侃侃而谈,可是不往上报,他们的装备没有办法得到补充。

    “我知道,弟兄们都没吃饱,可是我们现在没吃的了,晚上还要连夜赶路,等回了天目山脉就好了,出发吧”

    林子里面,最后的锅底都被弟兄们给舔干净了,林子里面一堆灰烬中,是两口干干净净的铁锅,整顿了一下装备,冯锷带着队伍继续出发,离天目山脉还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冯锷不知道这段距离还有多少弟兄会倒下,现在只有一步步朝天目山脉走,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没有补给,甚至就连吃的都没有。

    宣城以北三十公里,芜湖东南三十五公里,有一个小镇,在小镇的东边,有一条小河从车里流过,当地人叫水阳江,理所当然,这个小镇也就叫水阳镇了。

    这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镇子上的大户不少,可是他们各有靠山,有的是游击队,有的是鬼子汉奸,还有的自己有枪有人。

    宣城鬼子占了撤,撤了占的情况让这里更是混乱,这里的势力也跟游击队的活动情况息息相关,在前一段时间游击队出现在这里的时候,镇子里投靠了鬼子汉奸的大户纷纷的逃进了芜湖,可是跟关系好的大户也没捞着好处,他们送出了不少的大洋和粮食。

    现在鬼子重新大兵压境,镇子里面的几栋宅子又重新热闹起来,他们充当着鬼子汉奸的耳目,不停的把各种情报送给鬼子,当然,这里面包括哪些他们看不惯的大户。

    冯锷带着队伍已经走了一夜,天就快亮了,路上经过了好几个镇子,可是他们都没捞着补充食物的机会,有两个镇子里面有鬼子汉奸,有三个镇子已经被战火给摧毁了。

    “营长,这个镇子大,肯定有大户,进去弄点东西吧”

    闵大个子肚子早就咕咕直叫了,好不容易看着一个繁华点的镇子,他能忍得住

    “我们有多少大洋”

    冯锷问道。

    在跟鬼子的战斗中,他们除了弹药之外,黄白之物也有点收获,晚上的时候全集中到了闵大个子这里,这是冯锷准备用来买粮食用的,在有办法的情况下,他非常讨厌抢,哪怕是抢大户。

    “大洋只有五个,另外有两个金戒指,一个玉扳指,其他的就是珍珠项链什么的了。”

    闵大个子拍着腰间的布袋子,里面就是他们所有的钱财,万山村那帮鬼子汉奸并没有带给他们更多的财物。

    “还有一个小时天亮,先侦查已经来不及了。”

    冯锷看着天色,他们现在就在水阳江边,他们前面不远处就是镇子了,他们所处的位置很尴尬,因为没有可供他们隐藏身形的林子,甚至这里的芦苇荡都非常矮小,如果他们不是身心俱疲,一小时时间足够他们远离这里,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关键就是现在他们快走不动了。

    “营长,干脆直接找一家大户,冲进去,吃饱喝足再说。”

    闵大个子指着前面的镇子,惨白的月光中,小镇里面的房屋层层叠叠的矗立在他们眼前,他甚至已经感受到了早起的商户开始准备售卖早点。




第四百八十三章 欺软怕硬!
    前一段时间在这里呆着的游击队走了,根据汉奸的消息,鬼子知道这些游击队向西撤退,他们应该是过了广德宣城一线,已经退回了双方战线交错的地带,因为大部分兵力都在徐州一带,而仅有的治安师团也被用于清缴残余的游击队,所以在镇子上鬼子的兵力很少,他们晚上大多还是龟缩在城里面,等待消息白天出击清缴。

    在夏天,天亮的比任何季节都要早一点,甚至是很多大户人家的主人还没睡醒天就亮了。

    胡老财醒了,他是被吓醒的,在梦中,他看见自己的家人被鬼子一个个砍掉了头,就挂在镇口,睁开眼,看着黑乎乎的窗外,月光已经不见了,他知道天就快要亮了,在院子里,下人已经开始在拾掇早饭,一阵私语偶尔夹杂着低低的笑声。

    “哎”

    胡老财叹了一口气,他更加担心了,在前一段时间,他可没少帮主在这里的游击队,甚至还组织了镇上的人去劳军。

    “不多睡会了”

    随着胡老财坐起来,旁边睡着的妇人睡眼朦胧的问着。

    “老宋今天要来,睡不踏实。”

    胡老财摇着头,他口中的老宋是个汉奸,儿子是芜湖的便衣队长。

    “你真打算把闺女嫁给那个混蛋啊那你不是把女儿送进火坑吗呜呜呜”

    妇人直接趴在床上哭了起来,一旁的胡老财没理她,耷拉着脑袋,起床穿衣服。

    “不是我心狠,跟宋家结了亲,我们家就保住了”

    胡老财叹息着,打开门,走进了院子里,坐在凳子上,掏出烟袋,给自己塞了一锅子,开始吧唧。

    冯锷现在就在胡老财家门外面,几十个弟兄围住了这个宅子,他现在在考虑是该呢还是砸门呢

    “你说敲门你觉得里面的人会开门吗这是什么时候兵荒马乱的,里面的人只会敲锣”

    冯锷拒绝了高玉荣的建议。

    “我们是买粮食,又不是抢,作为地方一员,他们有义务支持抗战大业;我去敲门”

    政训处的军官不知道为什么,对地主老财有着盲目的信任,两个人站了出来,扯了扯脏兮兮的衣服,在木门的铁环边停下。

    “砰、砰、砰”

    富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就在即将放亮的时候。

    “谁”

    胡老财就坐在院子里,手上拿着旱烟袋,紧张的话语中带着颤抖,哆嗦的声音大声的喝问着。

    “我们是guo军,开门。”

    政训处的军官回答着胡老财的问题,脸上浮现笑容,只要有人回答那就是好事,至少不会莽撞的引来铜锣声。

    “游击队”

    胡老财快步走到门边,小声的问道。

    “是”

    政训处的军官点点头,小声的回答着。

    “你们快走吧镇子上就有鬼子的细作,白天鬼子来来往往几趟了,就在找你们啊”

    胡老财着急的说着,他并不敢开门,他害怕这些人进来就不走,如果被人发现了,那他们家将鸡犬不留,鬼子对于帮助游击队的人,那可从来不会手下留情的。

    “开门,我们不会在这里多呆,买点粮食就走,我们给大洋。”

    政训处的军官警惕的看着四周,小镇上黑乎乎的,并没有人出现。

    “军爷,没有粮食了,真没有粮食了,前段时间全都给你们了,我现在还等着地里的粮食下锅啊”

    胡老财快哭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地方,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为了保命,他前段时间,可是给游击队送了不少的粮食啊

    “还的来硬的”

    闵大个子嘀咕着,摆摆手,示意弟兄们。

    “咚、咚、咚”

    在几个弟兄的配合下,不高的院墙根本挡不住这帮老兵,几声重物落地声响起,几个士兵在蹲在院子里。

    “别动”

    一个弟兄比划着手里的刺刀,直接放在了胡老财的脖子边。

    “吱呀”

    随着弟兄们从里面弄开木杠和门栓,厚重的木门缓缓的打开了。

    “老胡,这么早开门干啥”

    这个时候,妇人也出门了,她不放心胡老财,最终还是起身了。

    “啊”

    恐怖的尖叫声响起,在她的严重,一连串的士兵正鱼贯的进入自家的院子,胡老财的脖子上甚至还搭着一把刺刀。

    “别叫”

    闵飞冲了过去,捂住妇人的嘴。

    “咯”

    妇人看着凶神恶煞一样的闵飞,直接眼睛一白,晕了过去。

    一百多个士兵,要控制这个院子还是很简单的,很快,院子里的十多个人就被集中在院子里,他们面前站着的正是冯锷。

    “我们是苏皖支队的,不抢你们的,只是弟兄们饿了,需要粮食,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

    冯锷说到这里,朝后伸手,闵飞把那个装着大洋和戒指的袋子递了过来。

    “这些东西,足够买很多粮食了,这些还不够。”

    冯锷打开袋子,露出里面的东西,然后指着院子里的两袋子稻米,这根本不够他们坚持到天目山脉。

    “我也不想在你这里搜,你自己把粮食交出来,这样对我们双方都好。”

    冯锷提醒着胡老财。

    “长官,饶命啊饶命啊真的没粮食了啊这些粮食,是我们活命的啊等地里的庄稼收了,我肯定劳军,到那个时候,我肯定给长官孝敬。”

    胡老财在地上不停的磕头讨饶。

    “不见棺材不掉泪,只要是中国人,都有抗战救国的义务,如果被我们搜出来,劳资以破坏抗战毙了你,给我搜”

    政训处的军官皱着眉头,代替冯锷发令。

    弟兄们没有动弹,眼睛看向冯锷,等待着冯锷的命令,冯锷不着痕迹的微微点头。

    “搜”

    张川挥舞着手,带着十多个弟兄冲进了院子里的各个房间,院子里传来叮当的声音。

    “营长,只有半袋子这个。”

    十分钟后,张川拎着半袋子红薯走了出来,就这,还是在一个地窖中发现的。

    “地主老财什么时候这么穷了”

    冯锷诧异的问道。

    “军爷,前一段时间,你们游击队的在镇上,我们老胡家可没少支持你们啊你们不能这么对老爷啊”

    一个下人装拌的汉子直起了腰,朝着冯锷大声的呼喊着。

    “哦这个镇子上那家有粮食”

    冯锷回头问道。

    “镇子西边的宋家,有碉楼的那家,他们家粮食多,就看你们敢不敢去”

    汉子指着镇西,嘲弄的语气响了起来,这些游击队指挥欺软怕硬啊

    “怎么走劳资有什么不敢去的”

    闵大个子问道。

    “镇子西边最大最高的宅子,都是宋家的,不过我告诉你,他们家又十几条枪,老宋的儿子是芜湖的侦缉队长,鬼子是他们的靠山”

    汉子一副不怕死的模样,不断的说着老宋家的情况。



第四百八十四章 欺男霸女!
    天渐渐的亮了,在兵来兵往的年代,镇上的人开始了新一天的活动,勤劳的百姓打开门,抗上农具,准备去伺候自己的田地,以地为食的中国百姓,永远都是这么忙碌。

    “都快点,精神点,准备出发了;劳资还等着今天晚上入洞房呢”

    镇北的宋家,一大片宅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忙碌着往篮子里面放进各种彩礼,一个骨瘦如柴的年情人挎着驳壳枪,显得意气风发。

    “管家,大少爷有没有说,太君今天什么时候到”

    在宋家,有一个三层的碉楼;在顶层,一个富态的中年人站在上面,看着忙碌的院子,眼神里面全是担忧。

    “老爷,大少爷说了,太君要晚上才到,来镇子里面过夜。”

    管家回答着。

    “让下人宰两头猪,拾掇出来;另外,鸡、鸭什么的也准备一点,以后我们宋家有太君撑腰,那一片地迟早是我的。”

    白白胖胖的中年人指着一片三角洲,那是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土地肥沃,旱涝不惧,他早就想得到它,可是那片地是其他几家的,他连手都插不上去。

    “中午的结婚酒宴结束之后,把家里所有的女眷全部送到老家去,家里只留男人。”

    中年人叹息着,太君啥都好,就是太色了,不管对象是谁,面对中国女人,他们总是肆无忌惮,自己可不想家里所有的女眷被鬼子一锅端了;当然,镇上的人他是不会通知的,鬼子来了,总得有人牺牲。

    胡老财家,所有的人看着院子里面的士兵,这些人正狼吞虎咽的吃着胡老财家最后的粮食,几大锅粥,热腾腾的,转眼间就进了这些当兵的肚子。

    “弟兄们,吃饱了,准备接客了”

    冯锷大喊着,弟兄们抱着枪,一个个站了起来,自己寻找着位置,胡家的大门已经打开,就等着宋家的队伍送上门来了。
1...239240241242243...3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