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魔王娇养指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行水云间
    “他们是村里人,你是么”

    采买管事塞了一小锭银子给他:“我们小少爷家里人还等着药物救命呢,赶了几十里的山路过来的,也不容易。我们买完药立马就走,一刻也不多留!”

    兵头子却把银子推了回来,顺便瞪他一眼,“不行便是不行,哪来这么多说道!”

    另一个老兵也上前帮衬两句,声音倒是和缓:“头儿也是为你们好。这村子出事儿了,就算我们放行,你们能进也不能出,还不如现在掉头走人。”

    话音刚落,他就见到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少年凑近了,仰头问他:“村里有甚变故”

    兵头儿不愿与孩子多费口舌:“雨女无瓜,回去吧。”

    燕三郎却不死心,反而又走近一步:“要封闭多久,我们可以等。”

    “那谁知道呢”兵头儿冲他摆了摆手,“或许两三天就行,或许十天半月,谁也拿不准,我看你不用等了。”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轰隆两声响,连地面都隐约颤了几下。

    燕三郎对这类动静已经很熟悉了:爆炸。

    他身后的猫儿也抬头远眺,向着红磨村的方向支起了耳朵。

    爆炸声,就来自那里。

    兵头儿脸色一变,对手下道:“带五个人,速去支援。”而后转向商队,脸色转冷,“看见没,那里不太平。你们快走,否则我把你们路牌扣下!”

    于是关卡的县兵又分出五人,跳上一辆大车赶往红磨村。商队也没奈何,只得转向来路。

    杜领队就来问燕三郎:“您有何打算”

    都走到这里了,燕三郎不假思索:“先回旅栈住下,观望情况。”他手里的针胎花只够半个月用量,在那之后就有些麻烦了。

    秋天已经过完一半,还往山里走的商队越来越少,先前用饭的旅栈必有客房。杜领队也觉得这是个办法,于是率队往回赶。

    夕阳落山之前,商队终于赶到旅栈、安顿下来。作为贵客,燕三郎得了个单独的房间。

    众人赶了十来个时辰的山路,快到目的地又不顺利,还得折返,这会儿早累得精筋力尽,伙计们吃过晚饭就倒头大睡。

    燕三郎洗了洗脸,反锁房门,这才打开书箱盖子:“怎样”方才他靠近县兵,就在对方身上放置了鬼面巢子蛛,让千岁躲在书箱里窃听实况。

    白猫跳了出来:“你运气可真不好。先遇上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雨山洪,再遇上百年难得一见的官民冲突。”

    “官兵冲突”燕三郎皱眉,这词儿可不常听说。

    “根据他们聊天漏出来的片段,县里派人到这里办事,被红磨村的村民拦住了,双方起了冲突,各有受伤,看样子还是县兵吃的亏大。消息传回去,县令大怒,命人将村子围了。”白猫打了个呵欠,“在这风头浪尖上,我们来了。”

    “何事导致冲突”

    “这几个县兵没有明言,但我听他们提起县令大人的儿媳妇,据说就死在花神池。”白猫站到窗边,眺望西边的山冈。太阳就快下山了,余晖温柔,给她周身柔软的白毛镀上一层温柔的金红,就像针胎花的光泽。

    燕三郎这才发现,桌上放着一朵花,金灿灿地,可以媲美这时的阳光。

    他拣起来轻嗅两下,嗯,没有香气。耳畔传来千岁的声音:“有人说,这花很纯粹,只用美貌示人就好,不须借助其他手段。”

    “谁说的”这话也忒古怪了。

    猫儿没回头,只有垂下来的尾巴尖轻轻拍打窗台。

    燕三郎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来她的下文,还以为她不打算回答了。

    太阳落山的那一刻,千岁却轻轻道:“靖国女皇。”

    这个名字,燕三郎还是很有印象的。玉桂堂大获成功的戏目红颜碎,讲述的就是靖国女皇生命最后一程的故事后来他在连容生塾里上学,夫子抓功课抓得很严,这些历史掌故现在更是必考的课目。

    所以他知道,那也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壮志难酬。

    “靖国女皇喜欢针胎花”

    猫儿喵呜跳下窗台,在燕三郎的裤腿上依恋地蹭了两下。他低头看一眼,就知道这么爱巴结主人的白猫已经是本色演出了。

    他摸了摸猫脑袋,听到倚在窗边的红衣女郎嗯了一声:“她喜欢极了。所以靖国皇宫到处都栽种针胎花,其中的金色针胎花更是特别培育的变种,除了王宫里,别处都不会有。”

    “别处都不会有”燕三郎看了看手上的金花,“那这朵”这朵金花就是千岁从红磨谷采摘下来的,此花失了生命力就会褪色。如果别处都不会有,红磨谷的金花从哪里来

    “谁知道呢”千岁悠悠道,“或许在那之后,金色针胎花也流入民间了呢。”

    夕阳下山,光线一下黯淡。她倚在窗边,侧颜被勾勒出孤冷的线条。燕三郎看着她,终忍不住问出那个问题:“她是木铃铛的前一任主人么”

    靖国女皇的去世时间,和千岁被封印的时间好似差不多如果千岁跟随的上一任铃铛主人是靖国女皇,也难怪她看不上黟城的乞丐了。

    千岁倚着不动,眼珠子转了过来:“你猜”

    燕三郎老老实实道:“不知道。”

    千岁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再仔细猜猜。”

    燕三郎不猜了,换好衣服,拉开房门往外走。

    “去哪儿”

    “吃饭。”他自回旅栈以后,水米还未打牙呢。

    这小子,生气了千岁抚着下巴,笑眯眯地跟了上去。

    燕三郎的异常并没有持续很久,或者说,他根本不曾流露出生气的模样,无论千岁怎么逗他。

    真没劲,她想,怎可能有个人两年多都不曾真正发过脾气尤其在他这个年纪。




第329章 拒马桩
    旅栈的食物难以下咽,但燕三郎不挑食,依旧吃得仔细。千岁观察过,他啃过的猪蹄干净得就像天生不曾长过肉。

    他自幼就养成了不浪费一丁点食物的习惯。

    饭后天也黑了,燕三郎和管事和杜领队简单交代几句就回屋了。他的房间在后排二楼,安静不受打扰。

    燕三郎闭紧门扉,在桌上留了张字条说明自己外出,然后乘着夜色掩映,从窗户溜了出去。

    岂有进宝山空手而归的道理区区一个关卡,自然挡不住千岁和燕三郎。

    这一回翻山越岭,千岁不再像从前那样单手拎起小少年。燕三郎运起身法,紧紧跟在她身旁。

    他再不愿再像个物品一样,被她提来提去。何况他现在神通渐长。

    在两人脚下,十余里山路也很快就到尽头。

    白天拦住商队的关卡设在河上的桥头。这原该是条小溪,但在几雨之后已经变作了五丈来宽的小河,并且水流湍急,普通人想游过去而不被发现,有难度。

    当然普通人不包括燕三郎和千岁。

    她趁着河桥无人通行时放出红烟,关卡里的哨兵就直了眼,任他两人大摇大摆走过长桥也视而不见。

    两人拐过桥头树林,都是轻噫一声。

    林子后头的空地上,居然多出偌大一片营地,这会儿灯火通明,其中还常见人影晃动。

    “看这规模,至少驻扎着四五百人。”千岁也惊讶了,“蓊溪县里和红磨谷的冲突,已经这样剧烈了么”

    红磨谷的村民再多,毕竟也不是专业兵团哪,都说民不与官斗,属地的县尉怎么会调集这么多兵员来封锁红磨村

    有几人正好路过树林,没看见燕三郎二人,但留下了几句话随风而来“县令夫人都来了……谈判……”

    “打伤人了,不能善了……”

    燕三郎轻声道“你能找到主帐吗”

    “从方位来看——”千岁往东一指,“应该在那边。”时人以东为尊,并且这片空地也是东边的地头更干燥。县兵来这里毕竟不是跟正规军打仗,不需要在营里伪造中军主帐当作幌子。

    下午的兵头子只知道奉命行事,对村里的变故也是一知半解。想要面面俱到,只有问首脑人物。

    千岁和燕三郎捺下性子,安静等待。

    过了不久,就有个婢女走去主帐,看来先前那几人说县令夫人也来了,这话并无谬误,否则县兵围堵红磨村,为什么还会带上女子

    在她前往河边取水途中,千岁将刚刚从兵头子身上收回来的鬼面巢子蛛又扔到她身上,而后对燕三郎道“走吧。”

    两人小心绕过营地,直往红磨村而去,一路上避过许多巡逻的卫兵,而后就望见了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湖。

    这一路过来望见的水泽不少,但燕三郎几乎是一眼就认定了“这是花神湖”

    “花神池。”千岁纠正他,“至少原来是。”

    池子变湖泊,这是暴雨的功劳。“这是整片山谷的低洼处,积水都会汇到此地。”

    “庙呢”

    千岁往远处一指“喏,在山头上呢。”

    湖岸边有一小片矮丘,丘上光秃秃地,只有一个小庙尤其打眼。

    它占地最多也只有二十余平方,但是描金绘彩,飞檐斗拱,造得相当华丽。看来若非矮丘上就这么点儿地方,红磨村是很想将它扩建开来。

    她默默感受了好一会儿,才道“这庙香火旺盛已极,连里面的雕塑都是愿力缠身。”言下好生羡慕。

    “红磨村对它推崇已极,村里人又多。”

    千岁撇了撇嘴。她累死累活陪着臭小子做任务攒愿力,何等辛苦,结果一座小庙里的木雕泥塑赚得都不比她少!

    “我也该给自己建个庙,立个祠。”她抚着下巴陷入沉思,“享受香火供奉。”那可比自己出面做任务快多了。

    “除非神明。”燕三郎在黟城也见过许多土庙,“同样是庙,有的香火鼎盛,有的残败不堪。”

    “庙和人一样,讲究经营有道。”千岁仍然好奇,想见识一下花神雕塑是何等模样,不过这愿望暂时实现不了。

    因为,从湖边到庙边灯火通明、人影幢幢,看起来人数居然比县兵的营地还要多!

    当然这些人绝不是县兵,从衣著判断,他们只是百姓。

    这里距离红磨村只有百步之遥,这些人,自然就是红磨村的居民了。千岁看到来走动的老幼都有,忍不住道“真热闹。”

    燕三郎已经瞧出了门道“他们要守住花神庙和池子,不让县兵靠近。”

    说罢,他伸手一指,千岁就看见湖前的石板路上居然摞起了拒马桩!

    “哟,厉害了。”她越发兴致盎然。

    拒马桩可是不折不扣的暴力设施,在两军对战中用来抵御敌人的骑兵和先头部队入侵所用。布在这里的桩子,都用粗壮的圆木捆扎而成,表面还覆盖带刺的荆棘,可说是武装到牙齿了。

    桩前的地面上,有乌黑的血渍,看来有人在这里流过血受过伤,就不知有没有出过人命。

    并且她也没漏看,桩子后面走动的村民,手里还执着武器。

    那是枪矛,是刀剑,是正儿八经的杀伤性武器,可不是农人所用的锄头钉镐!

    深山当中,居然有一窝子村民胆敢公然对抗官兵,这和反贼有什么区别了

    千岁观察了好一会儿,才问燕三郎“下一步计划呢”

    眼下局势不明,就算他们潜入红磨村,人家也未必有心情跟他们做买卖。

    “绕开村民潜去周家,确定他们手里有没有针胎花存货。”来路上,采买管事已经告诉燕三郎,手里有存货的大户姓周,住在村子东头,“如果有,弄走。”

    能买就买,如果不能买……他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千岁喜得伸手揉他头发“你终于开窍了!”她还以为这小子要先调查官民之间的矛盾呢。依她看来,这就是捉个跳蚤放自己头上挠——没事找事。

    赶紧弄到针胎花,然后撤退,不就完了么



第330章 张家长李家短
    想到这里,她又望了望小山丘上的花神庙。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座精心修造过的小庙;但在千岁眼里,它却在黑暗中熠熠闪光,那是愿力的光芒,别人看都看不见。

    要不要弄个明白呢红磨谷这地方,实在有些蹊跷。

    燕三郎淡定地避开她的魔爪“采买管事也不确定他家有多少存货,能不能满足我们的用量。”他原本的确货银两讫、正当交易的。可是官兵封锁村子,他也不能大摇大摆进去跟周家做交易,否则被当作奸细抓起来都是最好的结果。

    拒马桩两边都是高耸的岩壁,官兵过不去,却难不住千岁两人。她干脆从顶端攀了过去,燕三郎正想钻入小路,她突然目光一凝,轻咦一声“看看谁来了。”

    燕三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见到一个老太太从花神庙里出来,挎着篮子走向湖边。

    伍夫人

    这会儿她独身一人前来,小孙子周弦毅并没有跟着。

    池边有个两岁大的孩子独自玩耍,娘亲在林子里跟旁人聊天,没顾得上她,结果孩子迳自往水里去了。

    伍夫人赶紧上前几步,弯腰将她抱起,笑眯眯道“哎哟,这水可不能碰呀。”

    她牵着孩子返回高地,孩子娘亲才发现娃丢了,赶紧冲过来一个劲儿道谢。伍夫人好好说了她两句,这才走开。

    村民来来往往,都跟伍夫人打招呼,她一一应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越发和气。

    千岁也得承认“她的人缘确实不错。”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红磨村这些村民敢跟官兵公然对抗,堪称刁民之典范,对伍夫人依旧客客气气,可见她在村子里口碑很好,旅栈掌柜并没有说错。

    伍夫人走到池边,拿石子儿在地上摞起一个小堆,再打开篮子,居然从里面拿出一摞纸钱,对着池水拜了几拜,口里念念有辞。
1...8990919293...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