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娇养指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行水云间
可也正因这样,连容生才觉得,教导这样的弟子格外有挑战性。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能赚钱是本事、是好事,至少在这个世道不吃亏。”连容生呼出一口气,“但你须得牢记,富而无骄只是基本,富而好礼才值得称道,你性子是稳了,今后对人也要谦冲平和,不得傲慢无礼、恃财而骄!尤其不许再顶撞长辈!”
说到最后一句,忍不住挟带了私货。
燕三郎虽然看起来聪颖稳重,但上无长辈、手握巨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带歪。连容生既然当了他的师尊,就有义务教导他为人处世。
燕三郎当然也认认真真应了句“是”。
其实他方才并非自谦,而是真心觉得自己没赚多少钱。三万两银子在别人那里,是吃用十辈子都花不掉的财富,可在他这里么……
打通第一条经脉以后,千岁就给他调整了每日药浴的方子,照方抓药更贵了!
这样算下来,每年光是药钱就得用掉上万两银子,还不计入其他任何成本。燕三郎炒房一波流赚到的钱,也就能支撑个两年不到吧。
所以,这钱只能说缓解燃眉之急,却谈不上让他一劳永逸,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连容生又随口考较他几个问题,当作基础学问摸底,燕三郎一一答了。离开云城之后,他也是日日勤勉,从未落下功课,石星兰送给他的几本书更是看得滚瓜烂熟。那里头就有石星兰从前读书做下的笔记,写着她个人的心得与看法。
千岁每每看了,都嗤之以鼻,说她为人过于软弱,这世道就该手持利刃前行。但燕三郎依旧将石星兰的每句教导都记在心底。
连容生问了几句,燕三郎都以石星兰的心法答之。前者基本满意,最后却道:“做人还是要有棱角,一味退让只会助长恶焰。”
话音刚落,千岁就“哈”地一声笑了出来。这老头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嘛,只是她的话臭小子从来不听而已,这回看他怎么办。
连容生听见喵呜一声轻响,不由得一怔,探头往书箱一看,怫然不悦:“你怎么还带只猫来!”
春明城的富家子有架鹰驱宠的习惯,亏得他对燕三郎原本是越看越满意,没料到这孩子也不能免俗吗
“师父,这猫是我救命恩人。若非它拼命相救,我早就身亡。”燕三郎应答如流,眼都不眨一下,“那时我就发过誓,一定将它带在身边,不离不弃。”
&nb
第211章 好欣慰啊
黄鹤候在耳房,见燕三郎走出,赶紧迎上前去:“小主人,如何”
“过了,明日来此上课。”燕三郎言简意赅。
黄鹤大喜过望:“真不愧是小主人,这关过得如此轻松!”连容生刻意磨硌燕三郎,连累黄鹤也在耳房里呆了大半天,又不能到处乱走,只好和边上的老门房拉呱。
那老门房对于自家门第,言谈间另有一股清高,给黄鹤普及帝师门槛有多高,全春明城有多少豪门子弟进来拜师却又怏怏而回。
按老门房的说法,全春明城都没有一家子弟能入连容生法眼!
黄鹤越听越是担忧,小主人的身家和这些大贵族相比还是弱了许多。直到燕三郎走出来报喜,他才放下心。
白猫在书箱里直哼哼:“过关就得庆祝,我要吃花胶鸡炖参!”这东西不便宜,燕三郎平时都舍不得买。臭小子背着好几万两的身家,竟然连二两银子都不愿花,也是小气到一定境界了!
燕三郎眼都不眨就应了:“好,回去给你做。”
看吧看吧,小气吧连下馆子都不愿意。
燕三郎又补了一句:“自家做,给你买最好的材料。”
千岁翻了个白眼。算了,反正不是她动手,谁做有什么区别他的厨艺也、也还能凑活了。
唉,从什么时候起,她千岁大人过日子也要靠凑活
白猫想了想,还是不甘心:“那鸡汤要熬够两个时辰,不得偷工减料!”
“好。”
“黄鹤给我盯好你家两个小的,不许再偷吃!”
让黄鼠狼不偷吃鸡,真是有点儿难度。黄鹤苦笑:“是,一定一定!”
这天晚上,春深堂的小厨房里飘出阵阵浓香。
睡在假山里的两只小黄鼠狼连咽口水,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上次偷吃东西,千岁大人震怒,险些拿它们喂了琉璃灯。
小厨房里,黄胶鸡锅已经端上了桌。千岁等了很久,迫不及待扯下鸡腿,撕下一大块皮肉放进口中,细细嚼了一会儿,才眯着眼赞叹:“好吃!”
真是焙得香糯软烂,药味儿与肉香完美融合,最难得还带出三分清甜。
据说这一锅最是美颜滋补了。千岁美美喝了一口汤,才拍了拍燕三郎的脑袋:“进步很快啊。你今后要是修行失败、走投无路,还可以去酒楼当个大厨。”
这是夸他还是咒他燕三郎无奈,就当是夸吧。“你说,恩师为何会收我进门墙”
连容生看起来不仅不好说话,恐怕还有些怪癖,否则学生怎么只有三人当然他这人有个规矩,除了王室子弟,任何学生在他这里读满三年都要出师。这段时间里,学会多少就是多少,逾期不能再接受他的教诲。
连容生说起理由也是振振有辞:这样才能让更多优秀子弟有机会来他这里就学。
但无论如何,连夫子作为老师的口碑也是极好。他的门槛虽高,收费也吓人,却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且他不开大班,将精力都倾注在有限的三五个学生身上,正满足了权贵们对于“精英教学”的追捧。
可是燕三郎拜托刑天宥牵线,也只是抱着一线希望而来,没以为自己一定能被选上。
“比你优秀,比你刻苦,比你有天赋,比你有前途的子弟,这城里不晓得有多少。”千岁舀一口热汤,在唇边慢吹凉气,姿势优雅。
燕三郎:“……”他是让她
第212章 有钱人真爱折腾
燕三郎懂了,这是涂三爷的孙子,那么就是涂家家主的曾孙。在春明城,他早晚要跟涂家人打交道,但没料到会是在此时此地遇上。
他的大宅就是卖给涂三爷的,那即是涂云山的亲祖父了,关系很近。
涂云山笑容和煦,看不出他是否知道燕三郎与自家的过节。
另外一个门生罗应亭,十二岁,是千食国来的罗氏嫡孙。罗氏非常低调,主开染坊和酱园,虽然他家子弟在春明城不张扬,可是罗亨彩缎在千食国是贡品,来这里依旧热销。至于酱园,百姓生活离不开各种调味品,酱的味道又是千人千种。
反正,罗氏在春明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几个同门微笑着互相见礼。
偌大的春明城现在挤满了两国的权贵,可是有资格到连容生这里来念书的只有三人。光这一点,涂云山、罗应亭两人就绝不敢小觑了燕三郎,这小子必有过人之处。
反之亦然。
所以这三人之间立刻就是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
连容生本身不端架子,介绍过后就拾起书本:“行了,落座上课。”
燕三郎打开书箱取书。
三个学生挨得很近,另外两人一低头就望见书箱底部垫着洁白的软毡,都觉奇怪。
再一细看,竟是一盘猫。
这时就看出两人涵养了,惊讶之色都是一闪而过,随后就全神贯注去听夫子讲课。
……
燕三郎听得仔细,竟不觉时间推移,转眼就到午时。
放学了。
莲花漏的漏箭一指,连容生就放下书本:“今天就到这里,回去温习功课,明日检查。”说罢看了燕三郎一眼。这孩子的基础相比另外两个学生是薄弱了些,但今日的课程也还能举一反三,可见天资不错。
燕三郎很恭敬地请师尊和两位师兄同去酒楼用饭。
这是礼节。
连容生摆了摆手,站起来就往后堂走:“小孩子自己去,我就算了。有我在场,你们放不开。”
他有自知之明。
燕三郎即邀请两位同门,涂、罗二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三人即往外行,还未走出泯庐大门,却见回廊另一头有两个姑娘迎面走来。燕三郎一瞧,咦,眼熟。
身边的涂、罗二人主动打了个招呼:“连姑娘。”
走在前头这女子柳眉雪肤,甚是美貌,后头跟着的应是她的丫鬟,也很秀气,却瞪了燕三郎一眼。
后者满脸无辜。
连姑娘回礼,一抬眸也望见燕三郎,不由得掩口一笑:“真巧,我们又见面了。听说祖父新收了一个徒弟,想来就是你了。”
“正是。”燕三郎面不改色地唤她一声:“连姑娘好。”
这对主仆前些日子与燕三郎在堤上偶遇,想买下白猫,被燕三郎拒绝了。唔,因为白猫发怒,他拒绝得有些生硬。
没想到……他惹到了恩师的孙女,嗯。
燕三郎知道连容生的次子一家早都搬来春明城,但因为老头喜欢清净,因此并不住在泯庐里,他也知道连容生有个孙女叫连萱。
可他没料到,是她。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怪不得连萱出门那么大排场,原来她家不缺钱,并且在这城里的地位还很超然。
罗应亭见机道:“你们认得,那是最好。小师弟要请我俩用饭,连姑娘一起来不”
连萱先看了涂云山一眼,见他点头,这才眼珠一转,望了望燕三郎背后的书箱:“你那猫儿呢,现在不会也带着吧”
燕
第213章 大疫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罗应亭也是被瘟疫迫得从千食国搬来这里避祸,只不过“石公子”一家其实躲的是**,他们躲的是天灾而已,因此格外能够感同身受,闻言慨叹:“这个世道,人人都要挣扎求生,唉!”
罗家原本在千食国即便不是第一等贵族,日子也过得好好的。这次搬迁,罗氏也是大伤元气,从此还要在别人的地头安营扎寨。
四人忽然都沉默了。
这时前方露出黑瓦白墙,连萱往那里一指:“好了,我们到地方了。今日是出来玩耍的,伤怀且留去明日。”
众人进入精舍落座,燕三郎打开书箱盖子。白猫在箱子里憋屈大半天,这时忙不迭跳出来,伸了个懒腰舒展身体。
连萱逗它:“小美人儿,可还认得我”
白猫冷笑:“再靠近点,你就知道我的爪子认不认得你了。上次欠你的龙爪手,这回可以补还给你。”
当然她的话语只有燕三郎能明白,别人听见的都是喵喵几声叫唤,甜得很。
没办法,她天生一副娇嗓子,只要不是暴跳如雷的呐喊,谁听着都要酥了骨头。
燕三郎翻译:“它说,认得。”
三人大感有趣:“你听得懂猫语”
“猫语未必。”燕三郎老老实实回答,“但听懂她没问题。”他轻轻抚着白猫,从脑袋到后背这么一溜儿捋下来顺毛,力道拿捏得刚刚好。
千岁好像对连萱有特别的敌意,他不明白为何。
哪怕白猫心里不爽,也被捋得很舒服,遂在他身边趴了下来,但是一个眼神都懒得分给眼前三人。
猫儿又叫唤一声。
罗应亭毕竟还是少年心性,忍不住问:“这回它又说什么了”
第214章 入股
原本这研究难度就出奇地大,若是说出去了最后却无果无功,那就徒增笑话而已。
这顿饭,算是吃得宾主尽欢。
……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又是小半个月。
这段时间以来,燕三郎与两位同门都混熟了,倒是只见过连萱一次,显然这位连家千金不常到泯庐来。
连容生多了个入门弟子,这消息在整个上流圈子传得很快,各家都在互相打听,究竟什么人能入得连容生法眼一听是春深堂的石凛,不少人都道:“哦,原来是他。”
自那日小聚以后,涂云山和罗应亭回家应该都被问起。因为罗应亭次日即对燕三郎更加热情,像是有意结交,而涂云山的态度也亲近不少,显然燕三郎的炒房给他们家里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燕三郎对涂云山更加留意。
罗应亭和他年龄相仿,更谈得来,燕三郎有意无意打探了几句。原来涂家曾经领着好几个晚辈去拜访连容生,只有涂云山被点为弟子。他对这机遇格外珍惜,每日刻苦勤奋,笃学不辍。
“据说过年都把自己关在书房,只有年三十出来吃了顿年夜饭而已。”
连容生就点评过两个弟子,言涂云山“拙诚”而罗应亭“巧诈”,说涂云山是春明城勤奋第一的世家子,今后会有所成;而罗应亭正相反,就凭着一点小聪明混日子。
燕三郎都听在耳里。
涂家与他有些罅隙,涂云山还是表现得若无其事,按照千岁的说法:“要么这人城府很深,要么涂家压根儿不把‘石凛’这个人放在心上,又或者涂家打算放掉从前的小小过节,毕竟你现在是连容生的弟子了,身价跟着水涨船高,为了一万两得罪你已经不划算了。”
“总之。”她下了个结论,“都不是坏事。”涂家不找麻烦,燕三郎在城里的日子就能好过得多。
从前,燕三郎哪怕是赚足了三万两银子,也不被这些世家放在眼里;但他跻身连容生门下,知名度一下就扩了出去。
这就是名望带来的好处。
此时燕三郎在春明城住上月余,对这里有更直观的了解。刑天宥来给他道贺时,燕三郎即问他道:“我看刑氏最近在春明城开了几家药行位置都相对偏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