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环莞尔一笑。宝姐姐和黛玉在贾府里相处了有三年吧?日常也是一起玩笑。倒是没想到他今天有眼福,能看两人在一起笑闹。
嗯,养眼!
有宝钗、香菱、莺儿、如意,再有林黛玉的加入,贾环的抄计划进度加快。第二天,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也过来顽笑、抄。
贾环从繁重的抄活动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关注到族学中。正月二十日,族学即将开学。招生的时节要到了。
管事培训班一期,一共62人,贾环不打算再招生。这其中就态度而言,已经淘汰了近十人过年在家里玩,而不是来学习。
只有,当你觉得学习就像呼吸一样必要的时候,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潜力。而这十人显然没有达到贾环的要求。在随后的考核中,将会掉队、被开除。
考核无处不在。你不知道,那是你的事情。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贾环并非循循善导的良师,会对差生予以照顾,反复的引导。他信奉的是残酷的商业法则。准确的表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唯有实践、竞争,才能淘汰出能力出众的人才。吹尽狂沙始到金。
另一边,贾家子弟的学习班,现有44人。随着,他在贾府内地位的提升,以及族学消息的传开,预计此次开学,还会有更多的贾家子弟前来学习。
贾家在京城中余下六房约有三百人。在七岁至十五岁之间适龄的子弟不可能只有四五十人。
十九日晚,夜间时分下着一场小雨,住在贾府外西廊下的五嫂家中,贾芸正在和母亲说话。一油灯,照亮着屋中的贫寒。
但凡府邸、衙署、寺庙一类的大建筑群,南北朝、隋唐时期都以廊环绕院落。敦煌壁画中可见。西厢记中一步步转廊。廊外侧的街巷称廊下。而宋以后,廊被东西厢房和墙壁取代。
贾芸的住处,就是荣国府西边的一处小街巷中。几年前父亲去世,家境贫寒。
贾芸坐在椅子上,道“娘,我去族学里读,一则是年龄过了些,怕三爷不收。二则是我在外头赚不到什么银子,多少能补贴下家里。”
五嫂子道“你一贯伶俐乖觉,怎么犯糊涂?你去读那什么捞子的学习班考秀才有什么用?去读管事培训班才是正理。那里年龄限制是20岁。家里你不用管。你在族学里有茶有饭。我一个人还养不活自己?”
贾芸沉默了一会儿,决定下来。
同一时间,宁国府内宅中,秦可卿正在花厅中叮嘱着兄弟秦钟明日上学的事情,软语细声,一一列出来,极为细致。性情温柔又细致。屋檐外小雨潺潺。
秦钟约十一二岁,眉清目秀,粉面朱唇,容貌与秦可卿有几分相似,虽然心里有抗拒,但他姐姐给他争取来的读机会是一番好意,他也不能辜负。
秦可卿叮嘱道“你前一年多因宝叔的事情给赶出贾家族学。父亲日夜为你操心,要给你谋给出路。明日这一次去,要改着些,努力读上进。环叔的学问、人品都是极好的,你要学着。望你读出头,光宗耀祖。”
秦钟娇怯的答道“知道了,姐姐。”他第一次被赶出贾家族学是因为贾环告状宝玉和他有不正当的关系。宝玉挨打,他雍治十年春时也没脸再来。
姐弟两正说话时,尤氏带着大丫鬟银蝶儿并几个婆子、丫鬟一起过来探望。
寒暄一阵子后,尤氏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喝着茶,笑着道“知道你是个细心的人,想来你兄弟也不缺什么。我送哥儿几两银子做见面礼。族学里既然提供着茶水、饭食,不拘买什么心、零嘴吃。”
银蝶儿拿着四颗“如意吉祥”的银锞子给秦钟。
秦钟便看向姐姐。秦可卿娇媚笑着推辞道“嗳哟,婆婆又不是第一次见我这兄弟,还讲这个?”
尤氏只是笑,执意要送。她已经感觉到贾蓉在府内的收敛、变化,心里松口气,她的危机解除,在东府内宅的地位稳固下来。而秦可卿和贾环关系亲近,她自是要再和秦可卿交好几分。
秦可卿推辞不得,只能收了。她还没明白今天婆婆这是怎么事呢。
第二天上午,正月二十日,小雨未歇,贾环带着钱槐、胡小四和柳逸尘、张四水一起从望月居步行到族学。
族学已经扩建,除了原有的几间黑瓦青砖屋舍组成的院落,隔壁的院子给贾环买下来,建了六间红砖瓦屋。才建的新房子,有种崭新、朝气蓬勃的感觉。
贾家子弟的学习班还是在原来的教室中。管事培训班的62人则在新的院落中。
贾环和柳逸尘、张四水说笑着,先到塾师的休息间兼办公室的屋里,放下雨伞,开窗透气。族学里雇佣的杂役过来添茶倒水。贾环几人铺开笔墨,准备报名的花名册等工作。今天预估会有新的贾家子弟前来就读族学。再者,需要名。
许英朗年后便不再来族学里代课,贾环目前还发愁要物色一个塾师人选。目前先由他和柳逸尘一起兼任。他的精力毕竟还是要放在管事培训班上。贾环对贾家的子弟读要求要低一些。
族学之中,贾琮、贾兰、贾菌等人陆续的到来。贾蔷、贾瑞两人还分别特意过来恭敬的打个招呼。
贾环笑一笑,挥手让他们先教室,他等会去教室名。
钱槐和胡小四两人则去了管事培训班那边。
随着学生们全员抵达,准备正式开学,族学里逐渐的热闹起来。这时,门口进来一个六十多岁的便服老者,并一个俊俏模样的白衫少年,身边跟着的则是贾蓉的心腹小厮,寿儿。
贾珍死后,他的小厮都给贾蓉打发到庄子里。就留了寿儿和喜儿在身边使唤。
寿儿伶俐的给贾环作揖行礼,“三爷,小的奉大奶奶的话,将钟哥儿带到。”
贾环笑着从案后起身,道“这位想必就是蓉哥媳妇的父亲和兄弟了。”
六十多岁的便服老者便是秦可卿的父亲秦业,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从五品),看起来很有些年老体弱,拱手道“不敢。久闻青松先生大名,今日有缘得见。”
贾环就笑一笑。这称呼讲究的!他年纪还小,还没到取号的时候。这是一位官迷。好像是今年秋冬就要挂了。身体差成这样,还在朝廷里做官,也是蛮拼的。
寒暄、客气两句,贾环看向秦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俊美俏丽,一副含羞带俏的女儿模样。只看秦钟俊美的相貌,娇怯的做派。贾环敢肯定贾宝玉多半和秦钟有一腿。
秦钟还没说话,脸先红了,记着他姐姐的叮嘱,低着头,娇怯的道“见过环叔。”
贾环微微皱眉,很有些不喜。男生女相这种事,他不是没见过。但秦钟这一副伪娘的做派,就很令人不舒服了。容貌是天生的,但举止、语言、神态就是自己的事情。身为男儿,一男子气概都没有,搞什么鬼名堂。
聊了几句,贾环让秦钟先去教室里,又送走秦业。正准备去名时,门外进来一名十五六岁的青年。身量偏高,斯文清秀。正是昨晚下定决心前来报名的贾芸。
贾芸笑着给贾环行礼,道“贾芸见过环叔。”
贾环眼睛微微一眯,轻笑起来。廊下芸二爷前来报到了。这个苗子比秦钟强。(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一十七章 开学(下)
贾芸说话很伶俐,很有眼色。
贾环和他聊了几句,没同意他去管事培训班,而是先打发去学习班里读书识字。贾芸并无异议,转身去了教室。
贾环坐下来喝口茶,笑着隔壁书桌边的问柳逸尘和张四水道“这个学生怎么样?”
柳逸尘在咸亨商行里干过一段时间,道“看起来很善于沟通,培养一下,会是一个好掌柜。”
张四水附和的下头。
古代商业里的职业等级分为学徒、小伙计、站柜、大伙计、账房、掌柜、大掌柜。掌柜大约就是某一项业务区域负责人的职务。这个评价还是不错的。
贾环就笑起来。贾芸具备培养价值,人的品性也不错。但能力能到什么程度。要看后面的发展。
管事培训班的第一期,他不打算在里面招收任何贾家子弟。这是他的基本盘。等第二期再说。
将贾芸丢在学习班里,并非是不管不问。而是因为他的体系,需要以掌握基本的文化为基础,文盲是玩不转的。
当年,在书院救灾,贾环拥有一百多名识字的学子,所以搭建框架,维持秩序。文字所能承载的信息永远比大脑、口语多。


约上午九许,贾环带着柳逸尘到教室中名。张四水则是前往管事培训班。
往日宽敞的教室,今天略显得有些挤。在贾环进来后,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
贾琮、贾兰、贾菌等人都坐在书桌前,努力的坐直身体,看着一身蓝色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贾环。这是标准的读书人装扮。很令人羡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贾环走到教室正前方的讲师书案前,环视了众多贾府子弟一眼,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可以说,贾家下一代的菁华,都在这里。贾宝玉这种人除外。但凡有进取心的人,都会来族学里学习,当他的学生。
贾环沉稳的道“今天开学,我讲三件事。第一,等会名、报名,登记姓名、资料,发学贴凭证。”
在族学学习过的荣誉,不能只是说说,还是发凭证。日后作为一种资格证。这些规矩,手段都要用起来。
“第二,族学学生将来做什么。是不是认得几个字都是白学了?我认为不是的。分为两部分,有意科举的人,完成学业后,我会推荐去闻道书院学习。想要谋生的人,完成基础功课后,我会安排去管事培训班。”
贾环说的是就业问题。
贾家子弟的培养方向以科举为主。对贾家来说,读书人不怕多,只怕少。但读不进去书的人,学完基本的文化课程后,可以转向管事培训班,学习算术、钱粮、管理、经商等学问。
在周朝这种封建社会,识字的人是一种资源。他要充分的利用起来。
以家生子为主的管事培训班,则是以培养职业经理人、各类人才为目的。这样才能让贾府的商业事业做大,做强。
贾环接着道“第三,我再重申一遍,学规不准犯。你们很多人是有前科的。新来的学生,将学规抄十遍。三天之内要求背诵下来。由贾琮、贾菌、贾芝负责检查。”
这三人都是贾家族学月考的前几名。
贾环说完,教室里响起这一阵吃吃的笑声。就有几人偷看秦钟、香怜、玉爱三人。再加上宝二爷,这几个当日在族学里有不少流言蜚语。学规第五条不准男风。发一起,处理一起。
贾环知道这些贾家子弟在笑什么。自他敲打了贾蓉这小子之后,他对贾家的整风运动,有新的看法。贾家上下,骄奢淫逸之风太严重。
整风要从娃娃抓起!


贾环说了三件事,开始登记、检查寒假作业等事宜。
由柳逸尘安排贾瑞、贾蔷、贾芸等年纪大些的学生去杂物室里搬桌椅板凳,安置新来的学生。
登记名后,族学中贾家子弟总计有60人。
贾环对族学未来两三个月的课程安排,一个是强调规则、纪律,要求背熟族学学归,要求打扫卫生。一个是安排启蒙课程蒙童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千家诗、增广贤文、幼学琼林。
对管理制度,则是参照小学学校。设班长一名,副班长若干。全部以成绩说了算。分若干学习小组,由优等生带差生。
他和柳逸尘轮换,每天先讲一个小时的大课,再回答问题,或者讲讲小故事、道理。下午用于自习,鼓励讨论,每天由班长、副班长检查学习进度,要求背诵过关。每月一考。另有种种惩罚手段,不一一赘述。
贾环将课业压的非常紧。书到今生读已迟,何况贾府这帮打流的子弟。
上午忙过学习班的事情后,贾环下午则是到管事培训班这边。这边的管理制度则要更为精细。62人分六个小队,各自选出队长。基础、底子都很差,互帮互学。搭起议事、讨论的架构。
这些人面临的第一次挑战就是向市场出售松花皮蛋。
自年前,贾环安排钱槐、江兴生购买鸭蛋制作松花皮蛋后,自此有二十多天,皮蛋已经制作完成。剩下的就是出售回笼资金的问题。
贾环将任务下发,一队一队的指导。下午的时光很快流走。
开学第一天便在忙碌中结束。
如果说,族学里的整风,重塑贾家子弟的三观,是贾家当的一股清流。
那么,管事培训班的第一次实战,则是贾环夯实自身基础,积累力量的开始。
微弱的力量从无到有,正在缓缓的积聚,如同初春的嫩芽从冻土中顽强的长出来。
春天快要来了。


正月二十一日是宝钗的生日,贾环随大流跟着贾府的姐妹送了礼。随后,两天抄书完成。再随后,销售皮蛋的计划启动,随即,遇到各种问题采购、制作、扩大再生产,市场部门,决策管理,财务账本这些事情都集中爆发出来。令这群家生子出身的少年们措手不及。
贾环亦并不禁止他们各自回家询问父母,再回到族学这边来讨论,然后拿出新的方案来。一条条讨论出来的,幼稚并不成熟的方案拿出来,再到现实中碰到“头破血流”。再讨论,再修改,再总结。时间在忙碌中过的飞快。
而这次销售皮蛋的事情也在贾府内传开。褒贬不一。但族学那边的账目是公开的。贾府管事级别之上的人都知道环三爷卖皮蛋亏了200两银子。
数目不大不小,正好够的上贾府上下一些人说说闲话。比如荣国府管事赖升就在不同的场合私下里讥讽过贾环。比如宝玉的长随李贵,茗烟也说过一些闲话。
二月初七的上午,贾环带着钱槐、江兴生到荣国府的管事处办事。族学的供给银子由贾家有官爵者供应。具体下来,就是贾府的公中来出钱。
宁国府那边贾蓉的银子自是一次拨付到位。大管家李华不会在这小事上和贾环为难。
但荣国府这边都采取的是一个月拨付一次的方式。柳逸尘给贾环提过,最好还是一次性将一年的银子拨付到位,便于管理、调度。贾环今天过来是来谈谈这件事。
管事处里小厮、管事来来往往,俱是向贾环行礼,“见过三爷!”
贾环微笑着头,“都忙你的。”
赖大和林之孝两人得了通报,连忙出来,将贾环迎着到小厅里喝茶。寒暄后,三人在桌几边坐下来。
赖大年纪约五十多岁,穿着蓝衫袄子,带着帽子,一副管家装扮,满是皱纹的老脸上浮现着谦和的笑容,缓缓的道“让三爷跑这一趟,是我的罪过。请三爷恕罪。”
贾环不动神色的微微一笑。喝着茶。等待赖大的下文。
赖大感叹的道“人老了,就特别固执、胆小。我因听三爷的长随来回话说要一次性领取族学里的银子。怕出了差漏,请三爷来当面对一对。”
贾环看赖大一眼,似笑非笑,缓缓的道“是我的意见。”
赖大笑呵呵的道“那就成。我立即让银库调银子来。林兄弟,麻烦你跑一趟。”
林之孝应声出去。他是贾府里管银库的管家。
赖大再赔笑道“三爷,若是银子赔了,公中这边,只怕难以再拿出钱来给族学使用。”贾环让管事培训班的小年轻们卖松花皮蛋亏了200两银子的事情,贾府早就传遍。
贾环放下茶杯,笑道“赖管家的意思是不看好我啊?”
赖大忙说几句软话。又说规矩如此,往三爷不要怪罪。身段放的很低。说话间,林之孝拿了银子进来。
贾环放下茶杯,从林之孝手中接过一封银子,带着钱槐离开。林之孝和林之孝家的,这两人在贾府中有着很大的权力。就贾环的估计,他有八成是贾母的人。
出门口的时候,钱槐抱怨道“真是的,这小事要三爷亲自跑一趟。东府那边的李大管家多好说话。”
林之孝脸色微变。
赖大看着贾环的背影,笑了笑。没说话。拿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未完待续。)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一十八章 去库存的办法
环三爷的长随钱槐在贾府东角门内的议事房中抱怨赖大管家故意刁难的事情很快就传遍贾府。
议事房,顾名思义。是管理贾家上下几百名男奴仆的地方,由贾琏总管。荣国府的五大管家赖大、林之孝、单大良都在此办事。吴新登管着库房,张才则是负责收租。
贾府上下一千多人的吃喝用度,议事房这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传开。
赖大管家固然身段放的很低,且合情合理,但小小的刁难的意味还是很明显。这被视为赖家与环三爷在赖嬷嬷告状之后的又一次冲突。
这个小小的刁难,放在环三爷运营族学亏损200两的背景下,就显得意味深长。大约能和“不看好”、“落井下石”、“进逼”之类的词汇连接在一起。
二月上旬,春分时节,连着几天晴朗的天气。淡淡的春意从解冻的河流、吐芽的杨柳、浅绿的树枝中,从族学外的小街巷中奔跑的孩童身上,可以感受。
下午时分,贾环去梨香院看望偶感风寒的宝钗。春秋两季,因季节变化最容易感冒。刚到望月居中,和如意说了没两句话,三姐姐探春的丫鬟翠墨过来请贾环,“三爷,姑娘请你过去坐坐。”
贾环知道探春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他,笑着答应下来。带着如意,跟着翠墨往南进角门,到东跨院后面的抱厦厅。
此时探春的屋中,探春正和黛玉喝茶说笑。明亮的厅中,桌几边摆设两把椅子,探春一袭薄荷色的棉袄,姿容美丽,明眸含笑,“三弟弟来了。”
贾环笑着一头,“嗯。”再和黛玉打个招呼,“林姐姐在三姐姐今天这里顽?”
林黛玉今天穿着青白色相间的淡色外衫,长发梳着少女发髻。插着一支漂亮的步摇。容颜精致,气质婉约,年纪虽小,自有一股妩媚风流的神韵,带着江南烟雨般的雅致。轻笑道“环哥儿你不欢迎我啊?也是,你们姐弟要说亲密的话,我可得避开。”
贾环笑一笑。林黛玉这段时间帮着他抄,时常在望月居里见面,算是熟人。
探春笑道“哪有什么亲密的话?林姐姐坐着罢。”让贾环坐下,问道“三弟弟,怎么这段时间府里都在说你在族学里卖皮蛋亏了200两银子的事情。不应该的呀?”
她弟弟在商业上是什么水平,她心里是有数的。东庄镇的发展、兴衰,她和宝姐姐、珠大嫂一起做针线时还说起过。
贾环就笑,“让学生实践的商业案例。亏损很正常。到时候要总结得失。三姐姐也听说了?”
探春头,微微担忧的道“你闹这么大动静啊。府里上下都关注着。三弟弟,要留心着呢。”
贾环洒脱的一笑,道“嗯。最终当然是要盈利的。”其实,赖大在他面前提一句,他就已经改变想法,要让卖松花皮蛋这个项目盈利。想看我的笑话啊?
夜里时分,春寒料峭。一辆马车从荣国府后的北街缓缓的驶出来,前往位于京城内城南城的大时雍坊。
贾环今晚到昭武将军(正三品)陈英勋公子陈也俊家中拜访、喝酒。
夜晚时分,朝廷大臣居住的大时雍坊中灯火通明。贾环的马车径直驶入陈府中。
下了马车,陈府的家仆带着贾环前往府中的一处花厅。跟着贾环来的钱槐、江兴生两人则是到偏厅中等候。
江兴生是一名马脸少年,年纪约十五岁,穿着深蓝色的衣衫,一副家奴装扮,临时借来的衣服明显有些不合身。
一路走着,江兴生小声道“钱哥,你说三爷打算怎么让卖皮蛋盈利?”
钱槐翻个白眼,理所当然的道“这我哪里知道?到时候听三爷吩咐就是。”这小事,三爷会搞不定?开玩笑吧!
江兴生一阵无语。钱哥是三爷的长随可以不想,但他是学生,却不能不想。这是学习的过程。
阖府上下,现在没有人看好他们这群少年能卖松花皮蛋赚到银子。眼看着亏空越来越大,这让他心里很沮丧,想要争口气。
钱槐和江兴生在聊天时,贾环抵达陈府内的一处院落。十几个侍候的小厮在院落的屋檐、台阶处。阵阵声浪传来。
贾环缓步进了花厅。今天的主人陈也俊笑着迎过来,“贾兄弟来了,快请。”招呼着贾环落座。
贾环笑着拱手“陈兄!”又和其他几人打着招呼。
今晚有卫若兰、冯紫英、韩奇三人当陪客。都是相熟的人,正月里还一起喝过酒,并不拘礼。圆桌处,每人身边都陪着一位美貌的花魁。贾环亦不例外。身边的美人身姿修长,约十七八岁,绮颜玉貌。正是五凤馆的头牌水仙姑娘。
寒暄之后,陈也俊吩咐上了酒菜。众人都是随意的说笑、喝酒。
陈也俊笑着道,“贾兄弟说有事求我,这话从何说起?”他父亲在九边军中效力,并不在京城中。以贾府在勋贵世家中的关系网,贾环背后的右副都御使,那有什么事情要求他?
贾环笑一笑,道“听说灯市口的同福酒楼是陈兄的家产。我最近带着一帮学生做了些松花皮蛋,想请陈兄行个方便,在酒楼里推几道新菜。”
“哦?”陈也俊很有兴趣的看着贾环,“皮蛋谁没吃过?贾兄第有新吃法?”
卫若兰、冯紫英、韩奇三人也是很好奇。
1...9293949596...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