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赖嬷嬷嘴角带着不易觉察的冷笑,喝着茶,看了贾环一眼如何?老太太到底还是向着她的。
只要贾环的管事培训班人数消减,那就无法威胁到她大儿子赖大的大管家地位。
赖家能有今日的地位,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她会来事,也不是她的儿子做事勤勉,而是主子的恩典。宁国府那边就算了,蓉哥儿怕事。荣国府断不会那样。
鸳鸯站在贾母身后,隐蔽、担忧的瞟贾环一眼,她真怕三爷和老太太闹起来。她心里还是有些公心的。三爷是在为府里培养人。那些管事用不用,还不是老太太说了算!
站在鸳鸯身侧半步的翡翠心中有些感叹。三爷这会儿难的!她和晴雯的关系不错。
同为贾母房中的丫鬟,和翡翠站在一起的琥珀为人有些势利,现在三爷身份、地位都上来了。她自是不再敌视、轻视。这时心中想道到底是赖嬷嬷老辣。
晴雯在椅子后排站在,低着头。她很聪明,知道虽说是老太太说话,但摧毁三爷这些天“心血”的,是对她有恩的赖嬷嬷。心中异常难受。一头是三爷,一头是赖嬷嬷
王熙凤微微一笑,侧身从平儿手中的托盘里端起茶杯,轻轻的抿着。看好戏呢。她心里是不信贾环会束手无策。鸳鸯在路上未必没有给贾环透露消息。
不说鸳鸯,换她去,换她身边的平儿去,还不是一样会给他透露消息?这是府里的大势!环三爷今非昔比,阖府上下,谁不愿意和他处好关系呢?
但老太太经历了多少风浪?总归,接下来的应对应该会很精彩。
贾环来的路上心里早推敲了一些方案。这时,有的放矢,一脸诚恳表情的说道“老祖宗明见。族学里原本供应30人左右,一天两顿饭,供着热茶。孙儿问过林管家(林之孝),一年有150两银子就尽有了。
现在添了这么些人,花销用度确实增大。因而,孙儿的想法,第一,节约办学。每顿饭不必吃的那么好。能吃饱,有力气读即可。我在院时天天吃盒饭。族学是读的地方,不是混吃喝的地方!”
满屋子人都是心中微微一凛。贾环话里有一股昂扬、凛冽之气。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贾环接着道“第二,族学的银子来源要靠大伯、父亲的俸禄。孙儿不才,主持东庄镇重建时,对经商、买卖略有心得。因而想请老祖宗调拨个铺子给我。经营所得,除去往日上缴的数目,剩余的都可投入族学中,保管不会短了族学的用度。”
贾母给贾环一番话说的有无语。贾环这事实,道理讲的很明白,她都不好拒绝。但她心中的担忧并非是这个。
赖嬷嬷不屑的笑了笑。人人都说贾环聪明,看来,处理人情世故,不过如此。这番话于事无补。
赖嬷嬷刚这样想完,耳边就听得贾环继续道“还有件事,孙儿也要向老祖宗明,免得总有些人在老祖宗面前瞎说、聒噪。
管事培训班,一期时间大约为半年左右。学成之后,就可以给府里做事。俗话说吃谁的粮,给谁当差。班里的学生,吃的是贾家饭,听的是老祖宗、大伯、父亲的话。
我纵然算是他们的老师,和他们有这层关系在,也比别人亲厚些。但他们都是我贾府的家生子,身家性命、前途命运都是由老祖宗、大伯、父亲来决定。我是只管教,按照管事的标准来教。但并不管他们提拔、差遣。这一层意思,望老祖宗明鉴。”
贾母脸上顿时就露出笑容,心中舒畅,环顾左右,笑道“看看,我没说错吧?环哥儿果然是能说会道。这道理啊,说的我都不得不同意。”
屋内的丫鬟、婆子都附和的笑起来。
鸳鸯给贾母奉上温茶,鹅蛋脸上笑盈盈的,心里叫声好。三爷这番话说的在理,说到老太太心里去。
赖嬷嬷心里得意之情荡然无存,嘴角抽了一下,听着屋子里的笑声倍感刺耳。她自是听的懂贾环话背后的意思。
第一,为期半年,贾环是无法施恩给那些家生子的。这时间够什么?
第二,家生子的身死都由主家决定。不可能有人敢违背主子的意思,反而去投靠贾环。
这两就戳破了她在老太太面前对贾环的指责。她的企图落空。贾环的管事培训班还要接着办下去。
“咯咯。”王熙凤咯咯娇笑,凤眼妩媚,风流娇媚的人妻范儿,“环兄弟,你在院里时吃了苦的。族学现在人太多,府里供应有困难。但可以先从其他地方挪用银子过来。不会教你为难。不过,接下来就要看你的经营手段了。”
王熙凤这是帮贾母把话给圆来,润滑着屋内的局面、气氛。同时帮贾环要利益。贾环刚刚顺着杆子爬,找贾母要一间商铺用来经营。左右逢源。
贾环就笑着道“谢风嫂子支持。我既然负责族学,一年就只要150两银子。剩下的我自己解决。”
贾母微微头,环哥儿要是不使性子,说起来话真是令人舒服,笑着开口道“环哥儿你看中哪间铺子了?”
贾环也不客气,道“我前两天听琏二哥说坊中那家‘信丰当’是家里的产业。一年只有数百两银子的利。我愿每年缴300两银子给府里的银库。其他的收益,用于族学中。”
贾母笑呵呵的道“你倒是有自信。好。既然如此,你去和外头商量着办。”
贾环道了谢,告辞出来。
赖嬷嬷看着贾环出去的背影,表情沉郁,心中难受。她这一,不仅没有把贾环告倒,反倒是让贾环平白的多负责一个当铺。
并且,她和赖家算是公开得罪了贾环。这对赖家而言,怕是很不利。因为,阖府上下的人都愿意和贾环处好关系。
一场风波消散。以贾环住赖家的反扑略有收获而告终。小雨在空中飘散,浅浅的夜色缓缓的笼罩在屋檐、院落中。
王熙凤带着平儿,和鸳鸯一起出来送贾环。她是府里的管事媳妇,刚在贾母面前说了要挪其他的银子帮贾环,自是要做下面子功夫。她知道贾环有银子。
蓉小子赔了贾环不少,她丈夫琏二爷赎蜂窝煤三成股份,花了7千两银子。她为求贾环原谅,赔了8千两银子。
王熙凤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身姿丰盈,细腰酥胸。装扮的细致的容颜,在傍晚的夜色中,粉光脂艳,充满了明媚动人的少妇风情。笑吟吟的道“环兄弟,你想要我挪多少银子先给你用?”
贾环莞尔一笑。王熙凤今天帮他说了几句话,助攻得恰到好处。三个月前,他和王熙凤拉了清单算总账,她现在不敢再和他搞对抗了。话说,现在看王凤姐还真是顺眼许多。
贾环道“凤嫂子看着办吧。先挪200两银子我用着。等当铺那边有利了,我还给你。”
王熙凤娇笑着应下来。贾府现在有钱。200两银子挪动一下,不费事。她倒不奇怪贾环有钱还要用府里的银子办族学的想法,谁不想多捞些呢?
贾环哪里知道王熙凤的想法?他倒不是捞钱的想法。而是公是公,私是私。当然,他是花着贾府的钱培养自己人。从某种意义山说,这叫“扛着红旗反红旗”。
鸳鸯身姿高挑,一袭淡青色的对襟褂子,怡然一笑,道“三爷,我就说你没有夺权的意图,赖嬷嬷是冤枉你的。”赖嬷嬷只怕早就恨着三爷,今天是借着族学开除金家子的事闹腾着来告刁装。
贾环微微一笑,鸳鸯把他想的太好了。其实,赖嬷嬷今天对他的指控算是事实。
他确实要主导贾府。他现在在族学里的计划,是当做基本盘来培育的,绝非他刚才在贾母面前说的那么谦恭、温驯。他会在身边聚拢起一批自己人。
但他的夺权计划并不是暴力的、革命似的自下而上推到重建。而是采取更为温和的一种方式扩张影响力。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最先触动的就是贾府奴仆界的大佬,赖家的势力。赖家会反扑是正常的。
以他举人的身份,不可能在明面上主导贾府。所以,贾母会相信他的话,不认为他有夺权的意图。贾府,说到底还是贾母、贾赦、贾政三人说了算。但,如果贾环能影响到这三人的决定呢?
当然,这需要时间,以及贾环自身地位、实力的提升。
现在只是个开始。
他雍治8年时,在贾府内的冲突,不过是自保。那是自卫反击战,现在是攻击战。
贾环带着晴雯,和大家一起走进偏厅中。贾母等会要在这里摆饭。李纨、宝玉、宝钗、黛玉、史湘、迎春、探春、惜春都在。
王熙凤、平儿、鸳鸯是来帮忙的。贾环则是来见见府里的姐姐妹妹们,说会话。(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零三章 默契、学问、同年
偏厅之中,一屋子女孩们,再加上各自的丫鬟,香气袭人,时而笑语。进入其中就像是进了女儿国。当然,宝二哥这个骚年在花丛之中是异常显眼的。
见众姐妹的目光看过来,贾环微笑着一一致意,然后坐到探春、史湘身边。探春的丫鬟翠墨给贾环上了茶。
贾环正好和宝钗面对面。她今天穿着见鹅黄色外衫,明雅秀丽。宝钗含蓄的轻笑,一头,拿起茶杯抿茶。心中明快的情绪浮起来。
贾环微微一笑,享受着这种心照不宣、轻快的微妙情绪。他是不能坐到宝姐姐身边去的。宝姐姐是大家闺秀,脸嫩。
“环哥儿,你那族学的事情怎么样了?”史湘问起贾环族学的事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都不时的插话。刚才探春、宝钗还暗自担心着。
宝玉坐在黛玉身边,见贾环进来,就浑身不自在。因为,贾环一来,除了林妹妹,姐姐妹妹们都喜欢和贾环说话、闲聊。
见贾环几人聊天,王熙凤笑呵呵对穿着元青色披风的李纨道“珠大嫂,老太太一会儿就过来。”
李纨秀雅的轻笑,“嗯,都准备好了。”得了空隙,问着贾环,“环兄弟,你要留下来用晚饭吗?”
贾环就笑,“大嫂不用管我。我是进来和姐姐妹妹们说一会儿话。哦,这些天忙,倒是有关兰哥儿的课业没和大嫂说。大嫂现在有空暇吗?”
贾兰早早的给他说过李纨想要去拜访他的事情。只是因为族学的事忙,还没来得及和李纨细说。
“行啊。”李纨就是一笑,在丫鬟端来的水盆里洗了手,和贾环到偏厅外的小厅中说话。
宝玉松口气,小声对黛玉道“阿弥陀佛,他总算是走了。”
黛玉掩嘴吃吃娇笑。这话说的,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进小厅,灯火明亮,可以看见外面院落里的雨丝与夜色混在一起,凄迷清冷。
李纨身姿窈窕,容貌秀美,有着十足的美少妇风情,妙目注视着贾环,略显揪心。事关兰儿的前程,她很上心。
贾环沉吟了一会,对李纨道“大嫂,兰哥儿的功课我考察过,还是很不错的。大嫂不用担心。我请的塾师是我在院的同学,许英朗。生员功名。他父亲是翰林出身。他的学问很扎实。兰哥儿再读两三年,可以下场考县试。”
雍治八年在贾府中,他、贾兰、贾琮一起在恩师林举人门下就读。贾兰读的进度本来就落后于他。等林举人离开贾府后,这两年贾兰的学问并没有大长进,进度在孟子。但贾兰对大学、论语理解的并不深刻。
贾代儒的四水平就个战五渣,理解的似是而非,谬误甚多。而李纨应该没少在家教贾兰。但她对四五经理解的也不透彻。这也正常。即便她父亲李守中曾任京城国子监祭酒(正四品),她毕竟是女儿身。
贾兰实际上荒废了两年多。可贾环并不好这么直接对李纨说。他这位大嫂,看着行事和和气气,与人为善,但内心里实则是个要强的性子。
李纨勉强的笑了一下,“嗯。”还要两三年才能考县试?县试只是科举的起。她一听就知道自己儿子在什么水准线。
贾环笑着安慰道“大嫂不要对兰哥儿失望。我是国朝最年轻的神童。兰哥儿落后我几年很正常。通常是十二三岁考县试,兰哥儿三年后也才十二岁。”
李纨一想也是,给贾环说的禁不住笑起来,那有这么自己夸自己的?心里知道她心急了,柔婉的道“谢环兄弟,兰哥儿的学问日后要请环兄弟多多费心。”
贾环笑道“大嫂客气了。兰哥儿是我的侄儿,我岂有不尽心的道理。大嫂不要着急。且让环哥儿在族学里学两三年。
等把四五经学通了,我会推荐他去院读。那里有最好的先生,学问精深,又有同窗磨砺、切磋学问。兰哥儿只要肯努力,金榜题名不是难事。”
金榜题名的意思,李纨当然懂。贾环的意思是说保证贾兰一个进士功名。这不正是她所追求的吗?李纨心中感慨,又有些暖意,郑重的向贾环行礼,“谢环兄弟!”
贾环伸手虚扶,让屈身行礼的李纨起身,道“快起来。大嫂这是做什么?兰哥儿有科举的天分,我自是会帮忙。”
贾兰中进士的事情,原很明确。贾环这么对李纨承诺倒也不算是要她一个顺水人情。因为,贾兰若能到闻道院里去读,肯定会提前若干年金榜题名。李纨也不至于熬到油尽灯枯,等贾兰做官时,她却就死去。
李纨起身,感激的笑一笑,道“兰儿读,是我心里的大事。环兄弟当的起我这样谢一礼。”多余的话也没说。心中,是拿定主意的。
贾环就笑着摇头,宽慰李纨几句,进屋里和宝钗、探春、史湘、迎春、惜春、黛玉说了一声,带着晴雯望月居。
夜色渐沉。赖嬷嬷因族学在贾母面前告贾环的状的事情,在夜晚中传遍贾府、宁荣街。
宁荣街上的赖府中,赖嬷嬷在里屋里坐着,偶尔叹口气,丫鬟们烧着炭盆,在一旁服侍。赖大、赖升和赖大的儿子赖尚荣陪着说话。
见老娘又叹口气,赖升忍不住道“妈,老太太这是给贾环的话给骗了啊。您当时在场,怎么”
赖嬷嬷道“怎么没说?疏不间亲啊!”老太太明显更信贾环的话多一些。
赖升无语。
赖大沉稳的道“娘,也没那么吓人。我们家世代在府里当差,在老太太面前还是有些脸面的。环三爷能把我们怎么样?且先顺着他就是。”
赖嬷嬷轻轻的头,“这是正理。只是,我这心里一直悬着啊!”她隐约听说环三爷和琏二奶奶算过账,把几年前在府里受得委屈都讨去了。
她大儿子说的,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给府里当奴仆,听上头主子吩咐就完了。怕就怕,环三爷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贾府东路,贾赦将家来的儿子贾琏叫到跟前,问着今天赖嬷嬷告状的事情。
精美的小厅中,丫鬟们都下去了。就贾赦和贾琏两人。贾赦在桌边喝着小酒,贾琏站着话,将从凤姐儿那听来的话转了一遍,道“父亲,这事和我料的一样。赖大果然坐不住。”
他负责在贾府外头办些琐碎的事务,经常和赖大等人打交道。他心里对赖大倒没什么想法。不过,今年五月份的时候,见识到贾环在东府里的威风。一干管家,贾环吩咐的话,私下里也不敢打折扣。
他这时才有过味来,他是贾家的主子,而赖大等人是奴仆。礼遇,是恩典。不客气是常态。贾蓉、贾蔷等人叫赖大“赖爷爷”,真是有刺耳。
贾赦轻轻的笑起来,咂口酒,“你觉得环哥儿说的话有几分是真的?”
贾琏就笑了一下,“环哥儿那脾气,不是个谦恭温良的。不过,府里的事情,还是父亲和祖母说了算。他也闹腾不到哪里去。让环哥儿搅合搅合未必是坏事。”
贾赦头,微微一笑,神情略显阴鸷。因为,他看到了敛财的机会。
赖嬷嬷告状的事情,被即将到来的春节覆盖。除了当事人,茶余饭后,府里的丫鬟们凑在一起嘀咕、说笑几句。
鸳鸯、翡翠、琥珀、平儿、袭人几人就聚在鸳鸯屋里谈起过此事赖嬷嬷想找三爷的麻烦,真是打错算盘啊。
腊月二十四,小年祭祖之后,空气里的年味越来越来,贾环去沙胜府上将他四五经的笔记拿来。上面已经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都是沙提学的批注,纠正,理解、观。
贾环和王熙凤拿了200两银子,用于族学的用度,又接受了四时坊中的当铺。和吴朝奉吃过一次酒。贾环打算先保持着当铺的原样,等他腾出手来再运作。他是准备将当铺当银行来运作。他在贾母面前只是虚晃一枪。
而族学运营费用,他另有计划。这两天他已经吩咐钱槐、江兴生去购买鸭蛋,准备制作一批皮蛋,让管事培训班的学生去卖。任何培训,都不及实践来的成长的快。
江兴生是一名马脸少年,今年十六岁,是贾府的家生子,父母都在府里当差。做的是辛苦活,家中贫穷,下面又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为人聪明,沉的下心,肯用功,是个好苗子。
贾环安排管事培训班在腊月二十五放假。许英朗、张四水、柳逸尘他们都得家过年。族学这里并不关门,要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假期前来。互帮互学。首先要解决的是识字问题。实际上,族学有饭菜供应,不来的都是家境比较好的人家。而这种人不会很多。贾环也要借此淘汰一批学生。
态度,永远比能力、天赋更重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十六日下午,贾环正在内房中编写教材时,晴雯进来说,“三爷,外头传话进来,说你的同年来找你。喏,这是帖子。”
贾环微微有些奇怪。他住在荣国府内,同年哪里知道?这就像很多同学不知道彼此的家庭住址一样。只有关系好的人才知道。
贾环接过晴雯手中的名帖,先没有看,而是笑着道“还纠结啊,晚上我陪你聊会天。”晴雯和赖嬷嬷的渊源,鸳鸯打发个小丫头来和他说起。他才明白他的大丫鬟怎么最近有心事。
晴雯抿着嘴一笑,头。
贾环打开名帖,是北直隶壬子年乡试第五名,经魁邢正来访。贾环、大师兄、罗君子和他、上官昶一起喝过酒。当即收起心中的疑惑,起身去外面和邢正见面。(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两百零四章 抄书(上)
望月居的外房中,温暖如春。窗外,则是寒风呼号。树枝给北风刮的作响。
贾环和邢正、刘逸喝着茶闲聊。
刘逸,字国山,原闻道院的弟子、院首,雍治八年进学后,便离开闻道院,前往京城中专门教授秀才的首善院学习。他和贾环算是熟人。
邢正容貌普通,外面穿着淡蓝色的儒衫,再次向贾环致歉道“贾兄,今日来的唐突,还望勿怪。实在是有件事需要你鼎力协助。”
贾环刚才迎到门房处,邢正已经致歉过一次。正常情况,到家里拜访确实要先下请帖约定时间。但同年之间,来拜访,也无须如此客气。
贾环心中微动,微笑道“刑兄客气了。”
邢正向贾环拱拱手,正色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大人(张安博)奉皇命复查李大学士第四子于雍治六年秋在京城中纵马杀人案一事已经有结果。左副都御使严繁龙涉案。此事贾兄可有耳闻?”
贾环头。他前两天和大师兄、卫神童、许英朗、庞泽等人一起喝酒聚会时,说起这件事。因为,山长查处严繁龙之后,要取而代之。
案卷在腊月二十一日京城封衙之前就已经上报到朝廷,严繁龙严左副都御史下狱。
邢正道“此事看似为为寻求公平,实则是今上欲裁撤南房。南房是太祖设立,是改前明旧制,于朝政意义重大。我意欲联络同年反对此事。
贾年兄少年神童,名满天下,又是国朝百年世族子弟。请贾兄助我一臂之力!”说着起身,郑重的向贾环弯腰行了一个揖礼。双手举起一本奏章。
贾环哭笑不得,心里有种日了狗的感觉。刑老兄这是拉他一起作死啊。
如果他获知的消息没错的话裁撤南房是雍治皇帝的意思吧?所以,才有打击南房最后一位大学士李高澹这一系列的行动。跟皇帝对着干啊?风险很高的。
而且,山长一系是受益方。他难道要签名反对自己的老师不成?这位刑老兄没有打听过他的情况吗?他是山长的幕僚啊。
贾环拒绝道“刑兄,在下并不赞同你的理念。王文公(王安石)曾有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时移世易,改变未尝不可。因而这联名的事情,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邢正有些错愕的抬起头,看着贾环,“贾兄,你怎能”
贾环坚决拒绝道“请刑兄不必再说。我意已决!”就算不清楚这件事的内幕,他也不会署名。开玩笑,就一个同年的身份,一起喝过几次酒,就把前途都压上去?没这么脑残的搞法。
邢正感觉受到侮辱,站直身体收了奏章,气愤的道“好,好。没想到你贾子玉是个趋炎附势之徒,贪生怕死之辈。我算是白瞎了眼。告辞。”
邢正怒气冲冲的离开。同来的刘逸站起身,苦笑一声,拱手为礼,“子玉,今日得罪了。”
贾环摆摆手,好奇的问道“国山,这到底怎么事?”他的年纪虽然比刘国山小。而且刘国山曾经是院的前辈。但他的功名比刘国山高。刘国山此时还是秀才功名。两人互称表字,平辈论交。
刘逸解释一句“刑兄是我东林一脉。”
贾环眼睛微微眯起来,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刘逸。原来是东林党啊。旋即笑起来,道“万事小心。”
沙提学早早就提醒他不要和东林党的干将韩秀才韩谨混在一起。现在事情已经逐渐的明朗起来。东林党的大佬们看来是不甘心失败,垂死挣扎,“唆使”下面的热血小弟上,以此鼓动舆论,尽行抗争。
刘逸感慨的叹口气,东林党的事情他也不好对贾环说,谢道“谢子玉提醒,此次事了,我请子玉吃酒。”说着,转身离开。
1...8687888990...411
猜你喜欢